江苏省泗阳县育才双语学校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学案(无答案)_第六单元16-1 人体的神经调节(三)

合集下载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苏科版八班级生物上册教案1一、说教材㈠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在“水中生活的动物”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它主要是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角度入手,通过对典型动物的介绍,得出动物适应陆地环境的主要形态、结构以及生理功能特点,重点关注运动和呼吸等方面。

本节强调通过比较、试验、观测与思索等学习活动来猎取知识,培育总结和概括的技能,并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教育。

㈡教学目标1、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2、通过试验和观测等活动,阐明蚯蚓和兔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概述环节动物、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3、强化“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的观点,关注动物栖息地的爱护。

㈢教学重点1、使同学说出水生环境与陆生环境的区分。

2、通过比较使同学能阐明各类陆生动物适应环境生存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特征。

3、概括环节动物、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㈣教学难点1、通过比较各类陆生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特征,使同学阐明陆生动物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特征。

2、蚯蚓、兔子在呼吸、运动等方面与其陆生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二、说教法本节采纳情景导入法,谈话法,试验探究法,观测法,饲养法。

三、说学法学法采纳小组争论法,试验法,总结归纳法。

四、教学过程由于本节教学内容丰富,可用3课时完成。

第1课时老师先引导同学通过对比用谈话式对水生环境复习总结,进而引出陆地环境与水生环境的区分之处。

老师用投影打出水生环境可供水生动物生存的因素并进行归纳总结:一、水陆环境的差异(1) 水中有大量可供水生动物食用的铒料。

(2) 水中有溶解于水中的氧,可供水生动物呼吸。

(3) 水中昼夜温差小,有温顺的环境。

(4) 水中对水生动物还有浮力,解决了动物支撑体重的问题。

接着老师提出问题导入新课:与水生动物相比、陆地动物的生活环境怎样呢?有条件的学校可放影像片让同学通过观看回答下列问题,拓展视野。

八年级苏教版生物教案上册全部

八年级苏教版生物教案上册全部

八年级苏教版生物教案上册(第一至第五章)第一章:生物和生物圈1.1 生物的特征教学目标: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命活动、生长和繁殖等。

教学内容:生物的细胞结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教学活动:观察植物和动物的标本,分析其生命特征。

1.2 生物的分类教学目标:了解生物的分类方法和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内容:生物的分类依据、生物的命名和生物的多样性表现。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进行生物分类实践,识别不同种类的生物。

第二章:植物的生活2.1 植物的器官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的六大器官及其功能。

教学内容: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活动:观察植物的器官,分析其功能和相互关系。

2.2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教学内容: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器官发育和植物的周期。

教学活动: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分析其发育特点。

第三章:动物的生活3.1 动物的器官教学目标:了解动物的器官及其功能。

教学内容: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

教学活动:观察动物的器官模型,分析其功能和相互关系。

3.2 动物的生长发育教学目标:了解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教学内容:胚胎发育、幼体发育、青春期发育和衰老过程。

教学活动:观察动物的生长过程,分析其发育特点。

第四章:微生物的世界4.1 微生物的基本特征教学目标: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如微小、无细胞结构等。

教学内容: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的结构和生活方式。

教学活动:观察微生物的标本,分析其生命特征。

4.2 微生物的应用教学目标: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和微生物的病原性。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微生物实验,观察微生物的作用。

第五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5.1 遗传的基本规律教学目标:了解遗传的基本规律,如孟德尔定律。

教学内容:遗传的因子、遗传的规律和遗传的概率。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遗传实验,观察遗传规律。

江苏省东台苏东双语学校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学案(无答案)161生命的诞生

江苏省东台苏东双语学校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学案(无答案)161生命的诞生

东台苏东双语学校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二年级生物师生学习案(8)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课题第一节生命的诞生课型自学+交流+反馈实施时间9.26
星期三
总课时 1 分课时 1 主备人崔先兰审核人崔先兰
学习目标:1、描述生命起源的主要过程
2、举例说出生命起源的实验证据
学习重难点:描述生命起源的主要过程
学习过程:
一、人类对生命起源的认识过程
1、很早以前,人们认为生命是“自生”出来的,17世纪初,范·海尔蒙特提出了生命起源的“”。

2、17世纪中叶,用实验否定了生命起源的“自生论”。

3、19世纪,微生物学家彻底否认了可以“自生”的说法。

4、提出生命是神创造的“”也一直受到人们的质疑。

二、生命起源的过程
1、地球大约已经有岁
2、原始大气中含有、、和等
3、米勒的实验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原始大气中的各种成分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

生命起源的第一步是由转变为。

4、生命起源的第二步是由有机小分子合成、等有机大分子。

5、生命起源的第三步是地球上的有机大分子在逐渐积累,相互作用,最后逐步形成能够生长、生殖、遗传的,并进一步形成原始的。

三、思考问题
1、有哪些关于生命起源的学说?其中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学说是什么?。

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集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苏教版

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集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苏教版

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集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苏教版一、教案概述1.教学内容:本教案包含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共计12个单元,涵盖生物的各个方面。

2.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培养观察、分析、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技能。

4.教学难点:生物学中的一些抽象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二、教案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第1课时生物与生物圈的概念教学过程:1.导入:从生活中常见的生物现象引入生物与生物圈的概念。

2.讲解:介绍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圈的定义和范围。

3.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生物与生物圈的关系。

4.作业: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生物圈的重要性。

第2课时生物与环境教学过程:1.导入:从生活中常见的生物与环境现象引入。

2.讲解:介绍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3.实验:观察不同环境下的生物现象。

4.作业:让学生分析身边的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第二单元生物细胞第3课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过程:1.导入:从生活中常见的生物现象引入细胞的概念。

2.讲解:介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实验: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4.作业:让学生绘制动植物细胞结构图,并解释各部分功能。

第4课时细胞的分裂与生长教学过程:1.导入:从生活中常见的生物现象引入细胞分裂与生长的概念。

2.讲解:介绍细胞分裂与生长的过程。

3.实验:观察细胞的分裂与生长现象。

4.作业:让学生分析细胞分裂与生长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第三单元生物的分类第5课时生物的分类方法教学过程:1.导入:从生活中常见的生物现象引入生物分类的概念。

2.讲解:介绍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

3.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生物分类的实际意义。

4.作业:让学生对一些生物进行分类。

第6课时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过程:1.导入:从生活中常见的生物现象引入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2.讲解:介绍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

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 学案 共42页)

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 学案 共42页)

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学案共56页)第一节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学习目标】1.讨论、分析、归纳种子植物的种类及主要特征。

2.结合课本的插图,能说出植物类群的生活习性及各类群之间的相互关系.3.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懂得关爱生命,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环保意识.【自学导航】自主学习教材P5-8,回答下列问题:1.种子植物是能够产生________的绿色植物,包括_______植物和________植物。

2.裸子植物的种子________,没有________包被;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________包被形成________。

3.植物可以为人类提供________;通过________,吸收大气中的________,同时释放________。

4.珍稀植物一般是指由于________的变迁或________而处于________的植物。

5.许多珍稀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植物资源,对开展科学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丰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合作探究】1.讨论:举例说说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列表比较种子植物与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区别及各个特征。

【分层检测】应知应会1.种子植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裸子植物的种子_____,没有________包被.多为___________植物,____ 、_____、_____很发达,生殖过程不需要________.适应于生活在_______环境中。

被子植物是常见的____________植物,被子植物一般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种子外面有_______________的果实,生殖过程不需要______,应于生活在_______环境中.2.被子植物对不同的环境有特定的适应方式:陆生被子植物一般发达,以吸收更多的_________和;水生被子植物体内通常有,以运输,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八年级苏教版生物教案上册全部

八年级苏教版生物教案上册全部

八年级苏教版生物教案上册(一)第一章:生物和生物圈1.1 生物的特征教学目标: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命活动需要营养、呼吸、排泄、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生长和繁殖等。

教学内容:生物的特征及其重要性。

教学方法:讨论法,观察法。

1.2 生物的分类教学目标:了解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熟悉生物的分类单位,如种、属、科、目、纲、门等。

教学内容: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分类单位。

教学方法:观察法,分类法。

1.3 生物圈教学目标:了解生物圈的概念、范围和重要性,掌握生物圈中各种生态系统的基本情况。

教学内容:生物圈的概念、范围和重要性,生态系统的种类和特点。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实例分析法。

八年级苏教版生物教案上册(二)第二章:植物2.1 植物的特征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如细胞结构、组织、器官和生命周期等。

教学内容:植物的特征及其重要性。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

2.2 植物的分类教学目标:了解植物分类的基本方法,熟悉植物的分类单位,如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等。

教学内容:植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分类单位。

教学方法:观察法,分类法。

2.3 植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的生殖方式,掌握植物发育的基本过程,如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结果等。

教学内容:植物的生殖方式,发育过程。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

八年级苏教版生物教案上册(三)第三章:动物3.1 动物的特征教学目标: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如细胞结构、组织、器官和生命周期等。

教学内容:动物的特征及其重要性。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

3.2 动物的分类教学目标:了解动物分类的基本方法,熟悉动物的分类单位,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

教学内容:动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分类单位。

教学方法:观察法,分类法。

3.3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目标:了解动物的生殖方式,掌握动物发育的基本过程,如受精、胚胎发育、成长等。

教学内容:动物的生殖方式,发育过程。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

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苏教版)-教学文档

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苏教版)-教学文档

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苏教版) 编者按:查字典生物网小编为大家收集发布了初二物理试题: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苏教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苏教版)第二节植物的有性生殖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2、说出花的结构与果实发育的关系;3、举例说出果实或种子与传播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表达交流的能力;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2、说出花和果实的发育关系难点: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引入:同学们,我们在初一上学期曾经学习过花的结构,首先我们一起来回忆下一朵花包括哪些结构?(花柄、花托、花萼、花瓣、雌蕊、雄蕊)问:在花的这些结构当中什么是主要结构?述: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雌蕊和雄蕊的结构。

问:大家还记不记得在雄蕊的花药里含有什么物质?述:在植物开花之后,雄蕊中的花粉会散落出来,落在雌蕊的柱头上,这个过程被称为传粉。

问:传粉有哪两种方式?1、什么叫自花传粉:小麦、水稻、碗豆、番茄;(CAI展示)2、什么叫异花传粉:油花、向日葵、苹果 (CAI展示)补充:花粉的传播也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你知道有哪些途径呢?虫媒:苹果花;风媒:玉米花师生回忆子房的结构,结合植物的有性生殖和发育过程示意图讲述:当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受到柱头上粘液的刺激,花粉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在花粉管内有两枚精子。

花粉落到柱头上便开始了受精过程,要了解受精过程,我们先来了解子房的结构。

述:花粉管过以穿过柱头、花柱,到达子房的胚中,(胚珠位于子房内)述:接下来的步骤就是通过精卵细胞的结构完全受精,这一重要过程发生在子房中,我们再来详细了解一下子房的结构。

子房:子房壁胚珠:珠被、珠孔等极核:卵细胞(靠近珠孔)述: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被称为双受精,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一起通过图片来了解。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学案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学案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学案节生物的无性生殖课时【学习目标】:举例说出生物的无性生殖方式尝试植物的嫁接。

概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学习重点难点】:举例说出生物的无性生殖方式【学时安排】:2课时【学习过程】:一、生物的无性生殖无性生殖的概念:不经过结合由亲体直接产生子代的生殖方式。

举例:出芽生殖:孢子生殖:分裂生殖:营养生殖:组织培养:图14-1-3图14-1-2孢子生殖,是很多低等植物和真菌等利用孢子进行的生殖方式。

孢子是细菌、原生动物、真菌和植物等产生的一种有繁殖或休眠作用的生殖细胞。

能直接发育成新个体。

分裂生殖又叫裂殖,是无性生殖中常见的一种方式,即是母体分裂成2个或多个大小形状相同的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这种生殖方式在单细胞生物中比较普遍。

营养生殖是由植物体的营养器官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营养生殖。

例如,马铃薯的块茎、蓟的根、草莓匍匐枝、秋海棠的叶,都能生芽,这些芽都能够形成新的个体。

扦插营养生殖的方式:压条嫁接嫁接:把一株植物的枝条接到另一株植物的枝干上,将两者的形成层对准,使它们彼此愈合起来,长成为一个植株。

接穗:接上去的芽或枝砧木:被接的植物体成活原理:利用形成层的再生能力。

成活关键:注意使接穗的与砧木的密合在一起。

这样两个形成层分裂出来的细胞,就把接穗与砧木合成.概念:植物的组织培养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这个理论,在的条件下,将植物或切下,放在适当的人工培养基上培养,这些器官或组织就会进行细胞分裂,形成新的组织。

不过,这种组织没有发生细胞分化,在适当的光照、温度和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等条件下,这部分细胞便开始分化,产生组织器官,进而发育成一棵完整的植株。

{注:组织培养需要取毒素少的组织,通常植物导管通不到的部位毒素较少如茎尖、根尖}组织培养优点:应用这项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生产出。

还可以防止的侵害。

总结:无性生殖有什么优点?【巩固练习】一、自我评价:课本第6页,1—3题二、巩固练习:下列繁殖方法中,利用了无性生殖原理的是A、扦插B、嫁接c、组织培养D、前三者都是在嫁接过程中,应是接穗和砧木的什么部位紧密结合A、形成层B、木质部c、韧皮部D、树皮切取一段葡萄的枝条,插入潮湿的沙土中,不久枝条的下端长出了根,这种繁殖方法叫A、扦插B、压条c、嫁接D、组织培养现有甲、乙、丙三个品种的苹果,将甲嫁接到乙上,接穗成活后,再用丙对其授粉,得到的苹果可食部分的性状相似于A、甲B、乙c、丙D、甲和丙下列生殖方式属于出芽生殖的是A、水螅的身体上可长出许多芽体,每个芽体脱离母体后都可发育为一个新个体B、红薯块上可和平出许多新芽c、每个蒜瓣在适宜条件下都可以发芽长成一株幼苗D、取月季的一段枝条插在土里,可长成一株新月季植株把放置久了已经长“芽”的姜或马铃薯移植入土中,便可以继续生长成一株新植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人体的神经调节(三)
【学习目标】
1. 分析比较反射的类型。

2. 说出不同反射类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学习重点、难点】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类型的判断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

【学习内容】
知识点反射的类型
【合作讨论】
小组为单位,讨论“吃梅分泌唾液”,“看梅分泌唾液”和“谈梅分泌唾液”三种反射有什么不同?从形成过程来看有有何联系?
【演练展示】
小组代表将组内的讨论意见表达出来。

说出上述三种反射的区别与联系。

【质疑拓展】
1.“吃梅分泌唾液”是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反射活动。

2.“看梅分泌唾液”是条件反射,是在曾经吃过梅子的基础上建立的反射活动。

是人和其他动物
都具有的反射活动。

3. “谈梅分泌唾液”是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人类具有语言中枢,因而能够对语言、文字发生梵音,
建立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这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

【当堂检测】
1. 有些反射活动是生来就有的,这类反射叫做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是一种比较高级的神经调节方式,是在大脑皮质的高级中枢参与下完成的。

2. 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是_______________ 。

3.有人看到别人吃肉时,自己也会分泌唾液,这是一种反射现象。

下列叙述与这种反射现象特点不相符的是()
A. 是后天形成的图1
B. 图1中的①处参与反射的完成
C. 可以消退或减弱
D. 属于低级神经活动
4.下列现象中,属于人类所特有的反射是()
A. 吃肉流唾液
B. 吮吸乳汁
C. 看到酸梅流唾液
D. 听到相声哈哈大笑
5. 下列生理现象中,属于简单的、生来就有的反射是()
A. 海狮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分泌唾液
B. 学生听见铃声,跑进教室
C. 司机看见红灯,停止前进
D. 风沙吹进眼里,出现流泪现象
6. 如图是膝跳反射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膝跳反射的神经结构是;
图中F处所指的结构是脊髓的。

(2)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成语“望
梅止渴,所蕴涵的生理反应是反射。

(3)如果在图中的A处给以适当刺激并引起膝
跳反射,则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
(用图中的字母表示)
(总结评价):
【练习巩固】生物补充习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