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梁算量

合集下载

梁、柱、板钢筋工程算量规则

梁、柱、板钢筋工程算量规则

梁钢筋工程计量规则一、楼层框架梁上部钢筋长度的算法1.楼层框架梁上部贯通筋长度的算法(1)当(hc-保护层)即直锚长度>LaE时,表明梁支座足够宽,上部纵筋可以直锚在支座里,即: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长+左右支座锚固长度 =Ln+2max[(LaE ),(0.5hc+5d )]其中:Ln ——通跨净长;LaE ——锚固长度;hc ——柱截面沿框架方向的高度(即支座宽度);(2)当(hc-保护层)即直锚长度≤LaE时,表明梁支座不能满足直锚长度,上部纵筋必须弯锚在支座里,即: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长+左右支座锚固长度=Ln+2max[(LaE),(0.4LaE+15d ),(支座宽-保护层+弯折15d )]2.楼层框架梁上部支座负筋长度的算法(1)左、右支座负筋的计算第一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3第二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4支座锚固=max[(LaE),(0.4LaE+15d),(支座宽-保护层+弯折15d)](2)中间跨支座负筋的计算第一排中间支座负筋长度=hc+Ln/3×2第二排中间支座负筋长度=hc+Ln/4×2注:Ln取左右两跨净跨长较大值3.楼层框架梁上部架立筋长度的算法架立筋长度=净跨-两边负筋净长+150×2二、楼层框架梁侧面纵筋长度的算法1.构造纵筋当梁净高hw≥450时,在梁的两个侧面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纵向构造钢筋间距a≤200;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间距的两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

梁侧面构造纵筋=Ln+15d×2(Ln为梁通跨净长)2.抗扭纵筋(1)当端支座足够大时,直锚在端支座里抗扭纵筋长度=通跨净长Ln+左右锚入支座内长度2max[(LaE),(0.5hc+5d)](2)当支座不能满足直锚长度时,必须弯锚抗扭纵筋长度=通跨净长Ln+左右锚入支座内长度2max[(LaE),(0.4LaE+15d),(支座宽-保护层+弯折15d)]3.拉筋长度的计算有侧面纵筋一定有拉筋(1)当拉筋同时勾住主筋和箍筋时:拉筋长度=梁宽b-保护层×2+4d+1.9d×2+max(10d,75mm)×2(2)当拉筋只勾住主筋时:拉筋长度=梁宽b-保护层×2+2d+1.9d×2+max(10d,75mm)×24.拉筋根数的计算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间距的2倍,拉筋根数=(Ln-50×2)/非加密区间距的2倍+1三、楼层框架梁下部纵筋长度的算法1.下部贯通筋长度的计算(1)当端支座足够大时,直锚在端支座里下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长Ln+左右锚入支座内长度2max[(LaE),(0.5hc+5d)](2)当支座不能满足直锚长度时,必须弯锚下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长Ln+左右锚入支座内长度2max[(LaE),(0.4LaE+15d),(支座宽-保护层+弯折15d)]2.下部非贯通筋长度的计算(1)当端支座足够大时,直锚在端支座里下部非贯通筋长度=净跨长+左右锚入支座内长度2max[(LaE),(0.5hc+5d)](2)当支座不能满足直锚长度时,必须弯锚首尾跨下部非贯通筋长度=净跨长+锚入端支座内长度max[(LaE),(0.4LaE+15d),(支座宽-保护层+弯折15d)]+中间支座max[(LaE),(0.5hc+5d)]中间跨下部非贯通筋长度=净跨长+左右锚入支座内长度2max[(LaE),(0.5hc+5d)]四、楼层框架梁箍筋的算法箍筋长度=2(梁宽b-保护层×2+2d)+2(梁高h-保护层×2+2d)+1.9d×2+max(10d,75mm)×2箍筋根数:(1)一级抗震等级楼层框架梁箍筋根数=加密区根数×2+非加密区根数加密区根数:[max(梁高hb×2,500)-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根数: (净跨长-加密区长×2)/非加密间距-1(2)二至四级抗震等级楼层框架梁箍筋根数=加密区根数×2+非加密区根数加密区根数: [max(梁高hb×1.5,500)-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根数: (净跨长-加密区长×2)/非加密间距-1五、吊筋的算法吊筋长度=次梁宽b+2×50+2×(梁高-2×保护层)/sin45°(或60°)+2×20d六、附加箍筋的算法附加箍筋长度算法和箍筋计算方法一样附加箍筋间距为8d且≤100,附加根数按图纸标注计算七、屋面框架梁钢筋的算法屋面框架梁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长+(左端支座宽-保护层)+(右端支座宽-保护层)+弯折(梁高-保护层)×2屋面框架梁上部负筋长度=净跨/3(4)+(左端支座宽-保护层)+弯折(梁高-保护层)例题:解:KZ1:450mm×450mm;抗震等级二级;C30混凝土;c=25mm;LaE=34d hc-c=450-25=425mm<LaE=34d=850mm,钢筋需要弯锚上部贯通筋:(10800-450)+2×850=12050mm N=2支座负筋:第一排左 (6600-450)/3+850=2900mm N=2中 (6600-450)/3×2+450=4550mm N=2右 (4200-450)/3+850=2100mm N=2第二排左 (6600-450)/4+850=2387.5mm N=2中 (6600-450)/4×2+450=3525mm N=2右 (4200-450)/4+850=1787.5mm N=2架立筋:第一跨 (6600-450)-(6600-450)/3×2+150×2=2350mm N=2第二跨(4200-450)-(6600-450)/3-(4200-450)/3+150×2=750mm N=2下部非贯通筋:第一跨(6600-450)+2×850=7850mm N=4第二跨(4200-450)+2×850=5450mm N=3构造筋:(10800-450)+15×2×12=10710mm N=4拉筋(只勾住主筋,直径取6mm):(300-2×25+2×6)+1.9×2×6+2×75=434.8mm根数:(6600-450-2×50)/(2×200)+1+(4200-450-2×50)/(2×200)+1=28根箍筋:2×(300-2×25+2×10)+2×(700-2×25+2×10)+1.9×2×10+2×100=2118mm 根数:第一跨加密区 (1.5×700-50)/100+1=11根 2×11=22根非加密区(6600-450-2×1.5×700)/200-1=20根第二跨加密区 (1.5×700-50)/100+1=11根 2×11=22根非加密区(4200-450-2×1.5×700)/200-1=8根箍筋总根数=22+20+22+8=72根柱钢筋工程计量规则一、基础层插筋计算(1)柱直接生根于基础板;(2)柱生根于基础梁上基础插筋长度=弯折长度a+竖直长度h1+非连接区hn/3+搭接长度LIEa的取值:h-c≥0.5LaE,max(12d,150)h-c≥0.6LaE,max(10d,150)h-c≥0.7LaE,max(8d,150)h-c≥0.8LaE,max(6d,150)h:基础厚度;h-c=h1二、柱纵筋长度的算法1.-1层柱子纵筋长度纵筋长度=-1层层高-(-1层非连接区hn/3)+1层非连接区hn/3+搭接长度LlE如果出现多层地下室,只有基础层顶面和首层顶面是hn/3,净高其余均为max(1/6净高、500、柱截面长边)2.1层柱子纵筋长度纵筋长度=1层层高-1层非连接区hn/3+max(hn/6,hc,500)+搭接长度LlE3.中间层柱子纵筋长度纵筋长度=中间层层高-当前层非连接区+(当前层+1)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非连接区=max(hn/6,hc,500)4.顶层柱纵筋计算(1)顶层中柱纵筋计算中柱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梁高+(梁高-保护层)+12d非连接区=max(hn/6,hc,500)注:当直锚长度<laE,且顶层为现浇混凝土板,其强度等级≥C20,板厚≥80mm时(2)顶层边柱纵筋计算情况A:当顶层梁宽小于柱宽,又没有现浇板时,边柱外侧纵筋只有65%锚入梁内;顶层边柱纵筋长度:1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梁高+1.5LaE(65%)2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保护层+(与弯折平行的柱宽-2×保护层)+8d(35%)3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保护层+(与弯折平行的柱宽-2×保护层)4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保护层+12d5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梁高+ LaE情况B:当顶板为现浇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20、板厚≥80mm时,边柱外侧纵筋100%锚入梁及板内;顶层边柱纵筋长度:只有1号钢筋和4号钢筋情况C:当柱外侧纵向钢筋配率大于1.2%时,边柱外侧纵筋分两批锚入梁内,50%根数锚固长度为1.5LaE,50%根数锚固长度为1.5LaE+20d;顶层边柱纵筋长度:边柱外侧纵筋分两批锚入梁内,50%根数锚固长度为1.5LaE,50%根数锚固长度为1.5LaE+20d1号纵筋长度(外侧根数一半)=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梁高+1.5LaE1号纵筋长度(外侧根数一半)=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梁高+1.5LaE+20d(3)顶层角柱纵筋计算顶层角柱两面有梁,其纵向钢筋的计算方法和边柱一样,只是外侧是两个面,外侧纵筋总跟数为两个外侧总根数之和计算5.柱变截面位置纵向钢筋构造(1)柱纵向钢筋连接接头相互错开,在同一截面内的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对于绑扎搭接和机械连接不宜大于50%,对于焊接连接不应大于50%(2)框架柱纵向钢筋直径d>28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三、柱箍筋根数的算法1.基础箍筋根数计算根数=(基础高度-基础保护层)/间距-12.-1层箍筋根数计算根部根数=[hn(-1层)/3-50]/加密间距+1梁下根数=[hn(1层)/3]/加密间距+1梁高范围根数=梁高/加密间距非加密区根数=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3.1层箍筋根数计算根部根数=[hn(1层)/3]/加密间距+1梁下根数=max[hn(2层)/6,hc,500]/加密间距+1梁高范围根数=梁高/加密间距非加密区根数=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4.顶层箍筋根数计算(假如房屋只有两层)根部根数=max[hn(2层)/6,hc,500]/加密间距+1梁下根数=max[hn(2层)/6,hc,500]/加密间距+1梁高范围根数=梁高/加密间距非加密区根数=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例题:楼层框架梁均为300mm×650mm,混凝土等级C30,板厚100mm,抗震等级二级,基础为800mm的筏板基础,计算:柱的钢筋工程量,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

框架梁钢筋算量例题及解析

框架梁钢筋算量例题及解析

框架梁钢筋算量例题及解析试计算图示C25框架梁砼和钢筋的工程量(三级抗震)解:1、砼工程量3-=⨯⨯V=⨯⨯=3.0m⨯++⨯127.09..2713.0)322.4(7.07.26.36.02、钢筋工程量依据砼C25、HRB335、三级抗震可得:受拉筋基本锚固长度lab=33d---- la=33d---- laE=1.05*33d=34.65dKL3上部通长筋 0.6-0.025=0.575 小于 34.65d=34.65*25=0.875 m2 25单根 L=4.2+4.2+2.7+3.6-0.6+(0.6-0.025+15*0.025)*2=16.00 m 1个接头负筋:左端支座 2 25 L=(4.2-0.6)/3+0.6-0.025+15*0.025=2.15m第一排)4 25 L=(4.2-0.6)/4+0.6-0.025+15*0.025=1.85m(第二排)第一二跨中间支座2 25 L=(4.2-0.6)/3+0.6+(4.2-0.6)/3=3.00 m (第一排)4 25 L=(4.2-0.6)/4+0.6+(4.2-0.6)/4=2.40 m (第一排)第二三跨中间支座2 25 L=(2.7+3.6-0.6)/3+0.6+(2.7+3.6-0.6)/3=4.40m (第一排)4 25 L=(2.7+3.6-0.6)/4+0.6+(2.7+3.6-0.6)/4=3.45 m (第二排)右端支座2 25 L=(2.7+3.6-0.6)/3+0.6-0.025+15*0.025=2.85m (第一排)4 25 L=(2.7+3.6-0.6)/4+0.6-0.025+15*0.025=2.38m (第二排)下部纵筋:第一跨 5 25 L=(0.6-0.025+15*25)+4.2-0.6+34.65*0.025=5.42m第二跨 8 25 L=4.2-0.6+34.65*0.025*2=5.33m第三跨 7 25 L=(0.6-0.025+15*25)+2.7+3.6-0.6+34.65*0.025=7.52m 构造筋:4 10 L=4.2+4.2+6.3-0.6+2*15*0.01=14.40m 1个接头抗扭钢筋 4 16 L=6.3-0.6+34.65*0.016+0.6-0.025+15*0.016=7.61m箍筋:L=(0.3+0.7)*2-8*0.025+18.55*0.01=1.99m根数第一跨:加密区 n=(1.05-0.05)/0.1+1=11 根非加密区 n=(4.2-0.6-1.05*2)/0.2-1=7根小计:29根第二跨:同第一跨 29根第三跨:加密区 n=11 根非加密区 n=(6.3-0.6-1.05*2)/0.2-1=17 根小计:39根合计:97根汇总:101625。

框架梁算量的基本方法

框架梁算量的基本方法

下面先介绍框架梁算量的基本方法,然后介绍软件中的计算设置,包括内容介绍、影响范围和平法来源。

一、算量基本方法:框架梁的计算包括上部钢筋、下部钢筋、侧面钢筋、箍筋、次梁加筋、吊筋以及加腋钢筋的计算。

一、上部钢筋:1.上通长筋:上通长筋=支座宽-保护层+弯折+净长+支座宽-保护层+弯折GGJ2009中,非楼层框架梁的弯折长度取自【直形非框架梁端节点】、【非框架梁上部钢筋锚入平行墙支座节点】和【弧形非框架梁端节点】,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2.支座钢筋:中间支座:支座筋=搭接+伸入跨中长度+支座宽+伸入跨中长度+搭接端支座:支座筋=搭接+伸入跨中长度+支座宽-保护层+弯折根据原位标注中支座钢筋的位置,可计算出上述两种情况的支座钢筋,其中端支座的端部弯折的计算同上通长筋。

第一、二、三排的支座钢筋两端伸入跨中长度取计算设置第2项、第3项和第4项。

当左右跨不等时,伸入小跨内负筋的L取值为计算设置第5项。

如果支座钢筋与跨中钢筋相同,软件可以自动连通计算。

3.跨中钢筋:跨中筋=支座宽-保护层+弯折+净长+支座宽-保护层+弯折端部弯折的计算同上通长筋。

如果原位标注上相邻两跨的跨中钢筋相同,软件可以自动连通计算。

上部非通长筋与架立筋的搭接长度取计算设置第1项。

二、下部钢筋:1.下通长筋:下通长筋=支座宽-保护层+弯折+净长+支座宽-保护层+弯折端支座的计算同上通长筋。

2.下部钢筋:(1)下部钢筋中间支座:下部钢筋=直锚+净长+直锚端支座:下部钢筋=直锚+净长+支座宽-保护层+弯折根据原位标注中支座钢筋的位置,可计算出上述两种情况的下部钢筋,其中端支座的端部弯折的计算同上通长筋。

(2)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距支座边距离+净长-距支座边距离不伸入支座的下部钢筋距支座边距离取计算设置第6项。

三、直形非框架梁的变截面计算:GGJ2009中,直形非框架梁的变截面计算,软件内置了3个节点设置处理各种变截面情况(每个节点设置包含了平法图集的各种构造要求),根据标高关系可以自动匹配到相应的节点设置。

框架梁工程量计算公式

框架梁工程量计算公式

框架梁工程量计算公式框架梁工程量计算,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到结构设计、施工过程以及材料使用等方面。

合理准确地计算框架梁工程量,对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计算公式、计算方法、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指导。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框架梁工程量计算的公式。

一般而言,框架梁工程量计算的公式包括梁体积计算公式、钢筋计算公式和模板计算公式。

梁体积计算公式为:梁体积 = 长度× 宽度× 高度钢筋计算公式为:钢筋量 = 底面钢筋 + 侧面钢筋 + 顶面钢筋模板计算公式为:模板面积 = 底板面积 + 侧模板面积 + 顶板面积以上是框架梁工程量计算的基本公式,当然,在具体计算时还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正。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框架梁工程量计算的方法。

在框架梁工程量计算中,首先需要作出工程的结构设计图纸,包括梁的尺寸、钢筋的布置以及模板的要求等。

然后,根据设计图纸,计算梁体积、钢筋量和模板面积等关键参数。

最后,结合实际施工情况,调整和修正计算结果,得出最终的工程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施工工艺、材料消耗以及人力资源等因素,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最后,我们来谈一下框架梁工程量计算的注意事项。

首先,要准确理解设计图纸,确保将设计要求落实到位。

其次,要严格按照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不得随意调整或修改。

再次,要仔细检查计算结果,对有问题的地方进行修正和调整。

最后,要与实际施工情况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总之,框架梁工程量计算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准确计算工程量对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理解计算公式、掌握计算方法,并注意计算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和注意事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框架梁工程量的计算,为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最新广联达框架梁的计算设置介绍

最新广联达框架梁的计算设置介绍
Lw=12*d
L=Lx-bhc+Lw弯起角度为45°
L=Lx-bhc-(hb-2*bhc)-L2+(hb-2*bhc)/sin45+hc+L2
当梁高>800,弯起角度为60°
L=Lx-bhc-(hb-2*bhc)/tan60-L2+(hb-2*bhc)/sin60+hc+L2
屋面框架梁的弯折长度取自【屋面框架梁端节点】,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弯折值。
(二)支座钢筋:
中间支座:支座筋=搭接+支座宽+搭接
端支座:支座筋=搭接+支座宽-保护层+弯折
根据原位标注中支座钢筋的位置,可计算出上述两种情况的支座钢筋,其中端支座的端部弯折的计算同上通长筋。
第一、二、三排的支座钢筋两端伸入跨中长度取计算设置第2项、第3项和第4项。
注(1)起步箍筋距支座边的距离应根据计算设置中第17项所设定的值进行计算
(2)箍筋加密长度取计算设置第16项
(3)箍筋根数计算方式取计算设置第18项
八、次梁加筋:
次梁两侧附加的箍筋数量应读取计算设置中第12项所设定的具体数值;
九、吊筋:
吊筋=次梁宽度+2*50+2*吊筋锚固+2*斜长
十、加腋钢筋:
加腋主筋=锚固+净长+锚固
影响范围:上部钢筋的长度(支座筋、跨中钢筋);
4.上部第三排非通长筋伸入跨内的长度:
来源:常用算法;
说明:支持输入函数为max、min及+、-、*、/运算符;支持代码:d:钢筋直径;la::锚固长度;ll:搭接长度;hc:支座宽;ha:梁高;Ln:梁经跨长;L:梁跨长;bhc:保护层;初始默认为Ln/3。

框架梁算量的基本方法

框架梁算量的基本方法

下面先介绍框架梁算量的基本方法,然后介绍软件中的计算设置,包括内容介绍、影响范围和平法来源。

一、算量基本方法:框架梁的计算包括上部钢筋、下部钢筋、侧面钢筋、箍筋、次梁加筋、吊筋以及加腋钢筋的计算。

一、上部钢筋:1.上通长筋:上通长筋=支座宽-保护层+弯折+净长+支座宽-保护层+弯折GGJ2009中,非楼层框架梁的弯折长度取自【直形非框架梁端节点】、【非框架梁上部钢筋锚入平行墙支座节点】和【弧形非框架梁端节点】,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2.支座钢筋:中间支座:支座筋=搭接+伸入跨中长度+支座宽+伸入跨中长度+搭接端支座:支座筋=搭接+伸入跨中长度+支座宽-保护层+弯折根据原位标注中支座钢筋的位置,可计算出上述两种情况的支座钢筋,其中端支座的端部弯折的计算同上通长筋。

第一、二、三排的支座钢筋两端伸入跨中长度取计算设置第2项、第3项和第4项。

当左右跨不等时,伸入小跨内负筋的L取值为计算设置第5项。

如果支座钢筋与跨中钢筋相同,软件可以自动连通计算。

3.跨中钢筋:跨中筋=支座宽-保护层+弯折+净长+支座宽-保护层+弯折端部弯折的计算同上通长筋。

如果原位标注上相邻两跨的跨中钢筋相同,软件可以自动连通计算。

上部非通长筋与架立筋的搭接长度取计算设置第1项。

二、下部钢筋:1.下通长筋:下通长筋=支座宽-保护层+弯折+净长+支座宽-保护层+弯折端支座的计算同上通长筋。

2.下部钢筋:(1)下部钢筋中间支座:下部钢筋=直锚+净长+直锚端支座:下部钢筋=直锚+净长+支座宽-保护层+弯折根据原位标注中支座钢筋的位置,可计算出上述两种情况的下部钢筋,其中端支座的端部弯折的计算同上通长筋。

(2)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距支座边距离+净长-距支座边距离不伸入支座的下部钢筋距支座边距离取计算设置第6项。

三、直形非框架梁的变截面计算:GGJ2009中,直形非框架梁的变截面计算,软件内置了3个节点设置处理各种变截面情况(每个节点设置包含了平法图集的各种构造要求),根据标高关系可以自动匹配到相应的节点设置。

框架梁钢筋算量基本方法

框架梁钢筋算量基本方法

框架梁钢筋算量基本方法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框梁高度800mm 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梁钢筋算量计算

梁钢筋算量计算

梁钢筋算量计算
一、框架梁上部钢筋计算
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 ,0.5hc+5d)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 LaE时,必须弯锚,这时有以下几种算法:
算法1:hc-保护层+15d
算法2:取0.4LaE+15d
算法3:取Max(LaE ,hc-保护层+15d)
算法4:取Max(LaE ,0.4LaE+15d)
(图49)
当纵向钢筋弯锚时锚固长度最终取值:(图50)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P186-189、306-307)中第10.4.1条中不难得出,当梁上部纵向钢筋弯锚时,梁上部纵向筋在框架梁中间层端节点内的锚固为:hc-保护层+15d较为合理。

(图51)二、框架梁下部钢筋计算
(图52)三、梁附加钢筋
(图53)
(图56)四、框架梁箍筋计算
五、其它梁钢筋计算
(图5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框架梁配筋 及钢筋计算演示
框架梁配筋及钢筋计算演示
KL1(3)350*500 A8@100/150(4) 2B25 G2B16
一级抗震 砼C30
HPB300级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E=ξaELa=1.15*35d HRB335级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E=ξaELa=1.15*33d
4B25 1#
6B25 4/2
6B25 4/2
3#
2#
4B25
4B25
6B25
2/4
250 250Leabharlann 4003604800
400
0
12500
4#筋 L=第二跨净长-3#筋伸入第二跨内长度*2+150*2 = (4800-400)-(4800-400)/3×2+150×2 =4400-1467×3+300 =4400-2934+300 =1766
250 250
N=2×2=4根
框架梁配筋及钢筋计算演示
KL1(3)350*500 A8@100/150(4) 2B25 G2B16
2# 4B25 1#
3# 5#
6B25 4/2
4# (2B16)
一级抗震 砼C30
HPB300级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E=ξaELa=1.15*35d HRB335级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E=ξaELa=1.15*33d
N=2根
4B25 3600
250 250
框架梁配筋及钢筋计算演示
KL1(3)350*500 A8@100/150(4) 2B25 G2B16
2# 4B25 1#
3# 5#
6B25 4/2
4# (2B16)
一级抗震 砼C30
HPB300级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E=ξaELa=1.15*35d HRB335级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E=ξaELa=1.15*33d
HPB300级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E=ξaELa=1.15*35d HRB335级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E=ξaELa=1.15*33d
6B25 4/2
2# 4B25
4B25
250 250
400
360
0
6B25 2/4
4800
12500
4B25
400
3600
2#筋 L=第一或第三跨净长/3+ max{LaE ,0.4 LaE +15d,hc-b+15d} =(3600-250-200)/3+ max{1.15*33*25 ,0.4*1.15*33*25+
时,需弯锚。
15d)
hc—b—D=500 —20—25=455 < Lae=34d=1.15*33d=1.15×33 ×25=949,所以 需弯锚。左支座需弯锚,右支座亦弯锚。
框架梁配筋及钢筋计算演示
KL1(3)350*500 A8@100/150(4) 2B25 G2B16
一级抗震 砼C30
HPB300级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E=ξaELa=1.15*35d HRB335级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E=ξaELa=1.15*33d
250 250
N=2×2=4根
框架梁配筋及钢筋计算演示
KL1(3)350*500 A8@100/150(4) 2B25 G2B16
2#
3#
4B25 1#
6B25 4/2
4# (2B16)
一级抗震 砼C30
HPB300级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E=ξaELa=1.15*35d HRB335级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E=ξaELa=1.15*33d
(2B16)
6B25 4/2
4B25
4B25
250 250
400
360
0
6B25 2/4
4800
12500
4B25
400
3600
250 250
首先判断支座是否可以直锚。
当(支座宽—b—D)≥ LaE时,可直锚。直锚长度 =max(Lae,0.5hc +5d)
当(支座宽—b—D) < LaE 弯锚长度=max(Lae,0.4Lae + 15d,0.5hc - b +
6B25 4/2
5# 3#
2# 4B25
4B25
250 250
6#
400
360
0
6B25 2/4
4800
12500
4B25
400
3600
6#筋 L=跨净长+ max{LaE ,0.4 LaE +15d,hc-b+15d}*2 =12500-500-500+ max{1.15*33*25 ,0.4*1.15*33*25+15*25,
15*25,500-20+15*25} =3150/3+max{949,755,855} =1050+949 =1999mm
N=2×2=4根
250 250
框架梁配筋及钢筋计算演示
KL1(3)350*500 A8@100/150(4) 2B25 G2B16
2#
3#
4B25 1#
6B25 4/2
(2B16)
4B25 1#
6B25 4/2
(2B16)
6B25 4/2
4B25
4B25
250 250
400
360
0
6B25 2/4
4800
12500
4B25
400
3600
250 250
1#筋 L=跨净长+max{LaE ,0.4 LaE +15d,hc-b+15d}*2 =12500-500-500+ max{1.15*33*25 ,0.4*1.15*33*25+
一级抗震 砼C30
HPB300级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E=ξaELa=1.15*35d HRB335级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E=ξaELa=1.15*33d
6B25 4/2
3#
2#
4B25
4B25
250 250
400
360
0
6B25 2/4
4800
12500
4B25
400
3600
3#筋 L= max{第一或第三跨净长/3、第二跨净长/3}*2+支座宽度 = max{(3600-250-200)/3,(4800-200-200)/3} ×2+400 =1466.6×2+400=3333mm
15*25,500-20+15*25}*2 =11500+ max{949,755,855}*2 =11500 +1898 =13398mm
N=2根
框架梁配筋及钢筋计算演示
KL1(3)350*500 A8@100/150(4) 2B25 G2B16
2# 4B25 1#
6B25 4/2
(2B16)
一级抗震 砼C30
6B25 4/2
5# 3#
2# 4B25
4B25
250 250
400
360
0
6B25 2/4
4800
12500
4B25
400
3600
5#筋 L= max{第一或第三跨净长/4、第二跨净长/4}*2+支座宽度 = max{(3600-250-200)/4,(4800-200-200)/4} ×2+400 =1100×2+400 =2600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