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淮河线

合集下载

地理词典:秦岭—淮河线

地理词典:秦岭—淮河线

秦岭—淮河一线概况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简称秦淮一线,最早由地理学家张相文提出。

在秦淮一线的南北两面,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地理风貌、农业生产方式、人民生活习俗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区别。

广义上的秦岭为中国中部一个呈东西走向的山脉,西起甘肃省临潭县北部,向东经过天水南部的麦积山进入陕西。

在陕西和河南的交界处分为北支的崤山、中支的熊耳山和南支的伏牛山。

其中崤山的余脉沿着黄河南岸向东延伸,被称为邙山。

狭义上的秦岭是指秦岭山脉的中段,在陕西省中部。

在汉代的时候就有“秦岭”之名,因为位于关中的南面,也称“南山”。

淮河在秦岭的东边,淮河两岸的河流、地形、水文特征的差异不如秦岭南北的差异明显,之所以将淮河看作中国南北分界线的一部分,是因为把它作为一个带来理解,不能只局限在某一个具体的水系上。

秦岭—淮河一线秦岭秦岭是一座横贯中国中部的山脉,呈东西走向。

西起甘肃南部,经过陕西南部一直到湖北、河南西部,全长约1600千米,是黄河支流渭河和长江支流嘉陵江、汉水的分水岭。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这里有得天独厚的生物资源。

野生动物中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贵品种,鸟类有国家一类保护对象朱鹮和黑鹳。

其中,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并称为“秦岭四宝”。

此外,秦岭还有花样繁多,并且独具特色的植物。

秦岭更是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

淮河淮河流域在长江和黄河两流域之间,发源于河南嵩县车村镇境内。

流域位于中国东部,在112°E~121°E,31°N~36°N之间,全长约1252千米,流域面积约为27万平方千米。

淮河西起伏牛山,东到黄海,南以大别山、江淮丘陵、通扬运河和如泰运河南堤与长江分界,北边以黄河南堤与沂蒙山和黄河流域相邻。

淮河地跨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和湖北5省,由于历史上黄河曾夺淮入海,现在淮河分为淮河水系和沂沭泗水系。

淮河水系在黄河以南,沂沭泗水系在黄河以北。

秦岭秦淮分界秦淮一线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南北分界线,它还有很多其他的重要意义。

八年级地理第四章第一节 秦岭—淮河线

八年级地理第四章第一节  秦岭—淮河线

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第一节秦岭—淮河线教学目标①了解秦岭——淮河线的位置及地理概况;②掌握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③培养学生读图、填图能力,搜集处理资料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⑵过程与方法:课堂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开展各种形式活动,如:讨论、填表等,使学生在合作中自主地学习和探究秦岭——淮河线以及四大区域划分等方面的地理知识,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素质得到不同程度地提升。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中通过淮河成为害河的学习和联系金宝圩沟湖塘水资源的保护,使学生意识到淮河水质日趋恶化的趋势,树立防止当地金宝圩沟湖塘水资源污染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地理特征的显著差异。

教学方法谈话法、自学法教学媒体教具①书中相关的图表;②教师自制Powerpoint幻灯片、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图片说明:每当初夏时节,南方水稻油绿,华北田野已麦浪如金。

这体现了同样的物质在不同地区出现了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是地区的差异性。

我国东西横跨5200多千米,南北纵跨5500余千米,包括了从沿海到内陆、从寒温带到热带的各种自然景观,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地理差异。

板书: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我国某东西走向的山脉,山北以旱地为主,山南以水田为主;山北树木冬季落叶,山南树木大多常绿;山北人们以面食为主,山南人们以大米为主食。

猜一猜,这是我国的哪一条山脉?二、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秦岭、淮河的走向和流向,以及它们经过的主要省份,以及秦岭、淮河的基本概况。

2.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3.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臧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三、出示自学指导:1.阅读“秦岭”部分,“淮河”部分,回答:秦岭是水系和水系的重要分水岭。

其北侧地形是,南侧地形是。

2.阅读“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注意区别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①南北两侧一月气温差异是什么?②南北两侧年降水量差异是什么?3.看图4-5,在中国地图上,把、和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经过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和4.看图4-5,图4-6。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2.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自然条件依据
B
A 夏季风
季风、非季风区
地形或地势
一、二阶梯分界线 C 气候
1月份0°C等温线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小结:四大地理区域名称、位置、划分依据
名称
位置范围
划分依据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秦岭—淮河以北、 大兴安岭以东
秦岭—淮河以南、大兴安岭以西、昆仑 青藏高原以东 山—祁连山以北
高原、平原
平原、高原、 高原、盆地、 盆地、丘陵 山地
青藏高原 高原

温度带
高寒 暖温带、中温
带、寒温带
亚热带、热带
暖温带、中温带
候 降水量
400~800毫米
>800毫米
<400毫米
气候
干湿状况
半湿润区 湿润区
湿润区
半干旱区、 干旱区
植被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首先,我们看看下列几幅图各是哪个地区的景观:
塔西克北拉荒玛漠干沙漠




江南水乡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青藏高原
我国自然地理的分区
西北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秦岭
东部季风区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观察分析 四大分区的地理界线是如何确定的?
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 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 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落叶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
草原、荒
针叶林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淮河一线秦岭-淮河一线(Qinling Mountains-Huaihe River Line,或Qinling-Huaihe Line,也简称秦淮一线),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特别是东部)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此线的南面和北面,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

目录地理意义秦岭的地理意义淮河的地理意义概念的提出分界线的范围划分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分界线区域界限地理意义秦岭的地理意义淮河的地理意义概念的提出分界线的范围划分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分界线区域界限展开地理意义秦岭-淮河一线,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水田旱地分布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水稻小麦种植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以及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蔡博峰,《中国国家地理》)秦淮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河湖冬季结冰,每当冬季来临,北风呼啸,大部分的树会落叶,不落叶的树叶多呈针状,叫做针叶树。

由于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所以河流的水量不大,水位变化大,只有夏季才形成汛期,时间也比较短,河流的含沙量较大。

而在秦淮以南地区则正好相反,冬季不结冰,树木不落叶,一年四季常绿。

河流的水量较大,水位变化不大,汛期时间长,河水含沙量较小。

秦岭-淮河是我国最重要地地理分界线。

秦岭被誉为中国的龙脉,它的西端在甘肃省境内,东段到河南省西部,主体位于陕西省的南部与四川省交界处,长约1500公里,是昆仑山脉的延伸。

秦岭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

岭南终年温暖潮湿,岭北干燥,冬季寒冷。

秦岭同时也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

秦岭的最高峰是太白山,高3763.2米,是中国内地东半壁的第一高峰(号称群峰之冠)。

秦岭是我国中西部交界处最重要的动植物基因库,有着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如大熊猫、金丝猴、朱鹮、华山松、油松等都生长于此。

地理课件——秦岭淮河一线介绍

地理课件——秦岭淮河一线介绍

学以致用
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 淮河一线
秦岭—淮河一线在自然环境上大致有以下的地理意义: 秦岭 淮河一线在自然环境上大致有以下的地理意义: 淮河一线在自然环境上大致有以下的地理意义
淮河一线是我国 (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 秦岭 淮河一线是 淮河一线是我国 (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 秦岭 淮河一线是 南方和北方 四大分区)的分界线。 (四大分区)的分界线。 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的分界线。 的分界线。
(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 温度带)的分界线。 淮河一线是我国 秦岭 淮河一线是 (温度带)的分界线。 淮河一线是我国 (4)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 秦岭 淮河一线是 淮河一线是我国 (5)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 秦岭 淮河一线是 冰,以南则不会。 以南则不会。 淮河一线是我国 (6)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 秦岭 淮河一线是 长江和黄河 水系)的分界线。 (水系)的分界线。 800毫米 等降水量线。 800毫米 等降水量线。 一月0℃ 等温线, 一月 ℃ 等温线,该线以北河流会结
吉林长白山雪景
海南椰树
知识导航 本节内容
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 淮河一线
一、秦岭与淮河 秦岭与淮河 二、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秦岭— 秦岭 三、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秦岭— 秦岭
• 重点: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的地理意义 重点:秦岭- • 难点:秦岭-淮河线一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形成 难点:秦岭- 的原因
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 淮河一线
秦岭-淮河以南 秦岭 淮河以南
秦岭-淮河以北பைடு நூலகம்秦岭 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 淮河一线
秦岭-淮河以南 秦岭 淮河以南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 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分南北

秦岭——淮河分南北

人 文 民居特色 环 境 生 活 习 饮食习惯 惯 交通工具
秦岭—淮河以北 (北方) 生 主要农作物 小麦、玉米 产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或 方 两年三熟 式 耕地类型 旱地
注意防寒;平房 为主;室内一般 有取暖设备。 面食
秦岭—淮河以南 (南方) 水稻 一年两熟或 一年三熟 水田
注重通风、防雨; 尖顶为主;室内一 般无取暖设备。 米饭
陆路交通发达, 基本无水运。
既有陆路交通, 又有水运。
中国水稻和小麦分布
一年两 熟或三 熟
南北方的生产和生活 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是 人们长期以来运用自己的 智慧,认识、适应和改造 当地自然环境的结果。
(1)我国 (2)我国 (3)我国 (4)我国 (5)我国 (6)……
的分界线。 800mm年等降水量 线。 一月均温0℃等温 线。 湿润区和半湿润区 的分界线。 亚热带和北温带 的分界线。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 寒冷干燥,四季分明。 南方地区 平原、盆地与高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炎热,冬季温暖, 原、丘陵交错 和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丰沛。 西北地区 高原、盆地为主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降水较少。 青藏地区 青藏高原 高原山地气候 气候寒冷,很多地区 被冰雪覆盖。 ○你的家乡位于哪一地形区域内? 南方地区
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
1、找一找哪条等降水量线比较接近秦岭-淮河一线?
800mm等降水量线
2、中国年 降水量分布 的规律? 我国年降水 量分布南多 北少,东多 西少。从东 南向西北逐 渐减少。
3、生产差异
北方 南方
主要 小麦、 水稻 农作 玉米 物 耕作 旱地 类型 耕地 一年一 制度 熟或两 年三熟 水田
(一)南北地区分界线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北 区 地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秦岭-淮河一线,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

秦岭淮河纬度位置32°N~34.5°N。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水田旱地分布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水稻小麦种植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畜牧业和耕作业的分界线。

以及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

秦淮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河湖冬季结冰,每当冬季来临,北风呼啸,大部分的树会落叶,不落叶的树叶多呈针状,叫做针叶树。

由于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所以河流的水量不大,水位变化大,只有夏季才形成汛期,时间也比较短,河流的含沙量较大。

而在秦淮以南地区则正好相反,冬季不结冰,树木不落叶,一年四季常绿。

河流的水量较大,水位变化不大,汛期时间长,河水含沙量较小。

秦岭-淮河是我国最重要地地理分界线。

秦岭被誉为中国的龙脉,它的西端在甘肃省境内,东段到河南省西部,主体位于陕西省的南部与四川省交界处,长约1500公里,是昆仑山脉的延伸。

秦岭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

岭南终年温暖潮湿,岭北干燥,冬季寒冷。

秦岭同时也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

秦岭的最高峰是太白山,高3763.2米,是中国内地东半壁的第一高峰(号称群峰之冠)。

秦岭是我国中西部交界处最重要的动植物基因库,有着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如大熊猫、金丝猴、朱鹮、华山松、油松等都生长于此。

正是因为诸多地位,秦岭,被称为“献给地球的礼物”。

从自然地理来分,是以秦岭——淮河一线分界。

中国零度等温线是以此划分。

传统上北边的河流有冰冻期封航,南边的则没有。

并且分界线两边的物种有较明显的不同。

从人文地理看,长江是南北分界线,历史造成的。

从农业生产及人们生活习俗来看,秦淮南北的差异就更明显。

北方耕地为旱地,主要作物为小麦和杂粮,一年一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则主要是水田,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和甘蔗、茶叶等亚热带经济作物。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米菜
秦岭-淮河
>0 南℃ 方
>800 mm
亚 热 带
湿 润
丰 富
不 结 冰
水 田 一年两熟
到三熟
水油 稻菜
、 甘
大 米

1.耕地类型:南( 水田 )北( 旱地 ) 2.粮食作物:南( 水稻)北( 小麦 )
3.糖料作物:南( 甘蔗)北( 甜菜 )
4.气候灾害:南( 涝 )北( 旱 ) 5.交通运输:南( 船 )北( 马 )
分界线。 (6)我国 南方和北方 、 水田和旱地 的分界线。
2、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一降 月水 气量 温
温 干 水 河 耕 耕作制 度 湿资 流 地 度 带 区源 类

粮经主 其 食济食 他 作作 物物
北 方
<0 <800 暖 半
℃ mm
温湿 带润
短结 缺冰
旱 一年一熟 地或
两年三熟
小花面 麦生食 、、 玉甜
课堂小测:课本P11 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①是
地区与
地区的分界线


的分界线;②与Fra bibliotek带 的分界线。

区与
区的分界线。

气候与
气候的分界线。
⑤与我国1月份
等温线相吻合,

毫米等降水量线相吻合。
课堂练习及课后练习:
《地理地图册》练习P9-10 。
秦岭-淮河一线
学习目标(考纲要求):
1、认识秦岭—淮河一线。 2、掌握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性。
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淮河线示意
(1)我国 8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 (2)我国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3)我国 一月平均气温0℃ 等温线经过。 (4)我国 暖温带和亚热带 的分界线。 (5)我国 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
教学反思
以往教学“秦岭——淮河线”一节,我过多关注了地理知识的分析与运用,学生的学习热 情不高。通过几次集中的学习及外出听课,吸收了一些先进的教学法。于是,本节课我就以小 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在情景教育中引发地理知识的学习,没想到学生热情高涨,使这节课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也使我深深感到:教学中, “以情激情”不仅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的最佳方法,而且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增进其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七、 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 山东省 学校:青州市东坝初级中学 姓名:冀云鹏 职称:中学二级教师 电话:3531960 电子邮件:1156421883@ 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州市东坝初级中学 本人 2000 年参加工作,现为青州市东坝初级中学地理教师。青州市教学能手,潍坊优质课 一等奖,东坝初级中学地理教研组组长,学科带头人,青州市地理中心教研组成员。
D. 柴达木盆地
2.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没有明显差异的是( A. 自然环境 C. 居民主食 B. 地理景观 D. 人种和宗教 )
3.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界线不包括( A. 秦岭——淮河线 B. 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 C. 青藏高原边缘线 D. 200 毫米等降水东部与西部的分界线 B. 黄河冬季不结冰 C. 秦岭—淮河以北的农作物 一般一年两熟、两年三熟或一年 一熟 D. 油菜、甘蔗主要分布在秦 岭——淮河以北 5.在右图中填注青藏地区、400mm 年等降水量线。 【课后延伸】 1、 下列词语显示了我国南北方的差异, 请你进行解释并尝试从其他方面再写出几个类似的 词语。 南船北马(交通工具) 南米北面(居民主食) 2、秦岭-淮河以南和以北的人们在修建住房的时候在哪些方面会有显著不同?为什么? 【课堂小结】 1、让学生快速浏览全节教材内容,并回忆教师的讲述内容,从整体上感知和把握所学知识。 2、让学生口头表述自己的收获。
【教师点拨】对活动成果评价 【教师点拨】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我们已经明确,作为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它联 合其他两条界线将我国分成了四大地理区域。请大家迅速阅读课本 78、79 页,完成第三部分的 5 个小题。 【板书】四大地理区域 为了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兴趣,教师可利用一个 游戏“词语大分家”来加深学生对四大地理区域的理解。 【课堂练习】1.下列地形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的是( A. 华北平原 B. 四川盆地 C. 黄土高原 ) )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一、预习课文,了解秦岭——淮河 二、完成课后习题 二、 教学课题
2,学科:地理
1.了解秦岭、淮河的走向和流向,经过的主要省份,以及秦岭、淮河的概况。 2.掌握秦岭——淮河线的重要的地理意义。 3.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4.通过分组讨论,让每个学生均能参与,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让学生在课堂上能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有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秦岭与淮河,主要介绍秦岭淮河的范围、位置;第二部 分主要说明了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第三部分则主要讲述四大地理区域。 教学重点: 1、掌握秦岭——淮河线的重要的地理意义。 2、料,找了很多教案和材料作 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 度搜索关于秦岭淮河的视频,课堂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学释疑法、分组讨论法 五、 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播放有关秦岭的视频引入。 【板书】秦岭——淮河线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 75——76 页,完成课内探索第一部分的五个小题。 【教师活动】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活动状态,与他们共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现在我们已经明确了秦岭——淮河的概况,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秦岭淮河作为一条地理 分界线的意义何在?请大家迅速完成第二部分的三个小题。 【板书】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探讨一下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并及时给予评 价。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看 77 页表格,表中列出的是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项 目繁多,不好理解。各组讨论一下,看能否用一些生活化的语言把这一表格中的内容展示出来。 【学生活动】情景对话,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一表格中的内容展示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