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路面沥青混凝土离析现象成因及控制方法论文
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离析现象的成因及解决方法探讨

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离析现象的成因及解决方法探讨沥青混合路面施工过程中离析现象是混合料积灰失效,形成石子和沥青颗粒离散等,主要原因有:
一是混合料配比不当,混合料中各成份配比不合理,导致混合料结构紊乱,积灰失效,出现离析现象。
二是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过低或加入沥青量不适当,使混合料缺乏粘度,积灰失效,出现离析现象。
三是搅拌时间不足,不能形成均匀的混合料,未达到积灰发挥作用,积灰失效,出现离析现象。
解决离析现象,首先要按照施工规范科学合理配比混合料,按要求调节温度和加入沥青量分步搅拌,将混合料调制成稠度符合要求的悬浮液,颗粒间联结牢固无空隙,使其更有利于结构的稳定性。
同时,使砂砾间粘附力提高,防止离析掉落;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检查,完善施工技术,规范施工过程,提高施工质量,以防止离析现象发生。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产生离析的原因及对策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产生离析的原因及对策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施工中产生离析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它会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给道路使用和维护带来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深入分析产生离析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1. 施工质量不过关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例不合理,或者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就可能导致路面沥青混凝土出现离析情况。
特别是在夏季高温条件下,施工人员如果不严格控制沥青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也容易产生离析问题。
2. 材料质量不过关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如果选用的沥青或者骨料质量不合格,就会导致路面沥青混凝土的离析现象。
3. 施工环境影响施工环境对沥青混凝土的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
比如在降雨天气或者高温天气下进行施工,就容易导致路面沥青混凝土的离析问题。
4. 设计和施工配合问题如果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不合理,或者设计方案与施工方案之间存在误差,也容易导致路面沥青混凝土的离析。
1. 优化施工工艺和施工环境在施工沥青混凝土路面时,要根据当地气候和环境特点,合理选择施工工艺和施工环境。
特别是在高温条件下,需要严格控制沥青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因为施工温度过高而导致离析现象。
2. 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在选用沥青和骨料时,要严格符合国家标准,并且要求供货商提供质量合格证明。
在使用过程中,也要定期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3. 加强施工质量管控在施工现场,要严格控制配合比例,保证施工过程中的硬化时间和强度符合要求。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
4. 完善设计和施工配合在设计沥青混凝土路面时,要充分考虑施工工艺和施工环境的影响因素,确保设计与施工方案的配合。
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之间要加强沟通,确保施工方案符合设计要求。
通过以上对策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离析的问题,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保障道路的安全和通行畅顺。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离析产生的原因和预防处理措施

2021年第01期90中国高新科技土木交通 | CIVIL ENGINEERING & TRANSPORTATION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离析产生的原因和预防处理措施■ 文 / 张生智摘要:公路工程中,路面施工所用材料多以沥青混凝土为主。
受到一系列复杂原因的影响,此类路面施工中容易出现离析问题,若未给予控制将导致工程寿命下降。
文章主要以离析病害为例,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多种角度出发,探讨了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预防措施离析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常见病害,严重影响着公路的质量。
常见的离析现象主要体现在级配离析、温差离析等方面。
有针对性地对这一病害进行控制,对工程质量的提升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随着公路工程数量的增加,该病害预防问题的研究也成为了建设领域的工作重点。
因此,为了改善施工效果需要对离析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进行研究。
1.离析的常见原因掌握离析产生的原因是对其进行控制的主要途径。
因此,本节从不同的离析入手,对常见原因进行了分析。
1.1级配离析对于级配离析而言,需要从混合料、集料等方面出发,对离析原因进行分析。
首先,混合料是公路工程中使用的主要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历生产、运输以及摊铺等过程。
上述过程中任何一个流程出现失误,都会导致离析发生。
一旦发生这一病害,且未及时发现,在施工后,公路路面便会出现空隙减小的现象。
一旦公路投入使用,车辆在公路上通行时,路面很容易出现车辙等痕迹。
其次,集料配比不合理是导致集料质量无法达到要求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离析问题发生的关键。
此外,如果没有对集料进行良好地存储,出现混乱混合、隔离不良等问题,也会增加离析发生的风险。
1.2温差离析对于温差离析而言,需要从混合料温度对离析的原因进行分析。
通常情况下,混合料在生产完成后,无法立即被应用到公路工程中,暂时不使用的材料会由施工人员对其进行存储。
在存储期间,外界的环境温度便会对材料质量产生影响。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离析现象控制措施论文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离析现象的控制措施摘要:从原材料质量控制、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防止沥青混合料离析的发生, 对于提高沥青路面的均匀性, 保证沥青路面修筑质量, 节约社会资源, 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探讨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离析现象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离析;控制;措施中图分类号: tu528.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沥青路面施工中的离析是影响路面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离析现象的成因是复杂的,通常由摊铺机结构、供料方式、摊铺技术和沥青混合料质量等方面的原因形成。
事实证明,如果对施工过程进行科学合理地控制,则可以有效减少离析现象的发生,从而大大提高沥青路面的质量。
一、离析种类沥青混合料离析的广义概念应该是指沥青混合料性能的不均匀性变化, 通常主要指级配离析、温度离析和碾压离析。
1、级配离析是指热拌沥青混合料各组成部分在路面上分布不均匀从而偏离了设计级配, 沥青含量的不均匀则与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不一致, 从而使配合比设计变成了一种摆设, 等于沥青路面的设计失去了控制。
2、温度离析是指沥青混合料温度出现较大差异的现象。
混合料现场温度差异较大, 温度相对较低的区域混合料比较硬, 难以压实, 空隙率大, 可能导致一系列水损坏发生, 降低路面服务能力,缩短路面的使用寿命。
3、碾压离析是指在碾压过程中, 由于不同区域施加的压实功的变化或沥青混合料在各种因素影响下自身发生了一定变化而造成的路面压实度和空隙率的变异。
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离析的原因1、原材料质量方面的原因造成离析在施工过程中一个工程的集料来自多个料场是常见的现象,同时破碎和筛分机械的不统一也会造成集料运来后规格和质量的差异, 且实际级配与生产设计级配存在较大差距也是原料方面经常出现的问题; 此外还需注意的是如果沥青材料的粘度不够, 也将促使离析现象的发生。
2、不均匀拌和过程造成离析在现实施工中存在许多拌和厂生产和材料堆放场地不规则、现场条件差的问题, 这就难以保证集料的质量。
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离析现象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离析现象的成因及预防措施论文导读:2006年6月5日,我们在K220+050--K220+350段(左幅)做AC-25C型沥青砼试验路时,发现沥青混合料出现严重离析现象。
在G310国道贾汪西段养护改善工程施工中,我们通过采用以上施工方法基本上消除了沥青路面施工中出现的离析现象,竣工验收时得到了监理及业主的好评。
关键词:沥青路面,离析,预防措施一、概况路面早期损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路面的不均匀性,而沥青混合料的离析问题是造成路面的不均匀性的主要原因,是降低路面使用性能的顽症。
发表论文。
混合料发生离析时,粗集料和细集料分别集中于铺筑层的某些位置,使沥青混凝土不均匀、配合比级配与原设计不符,导致路面产生一些破坏,缩短路面使用寿命。
本文以2006年G310国道贾汪西段养护改善工程为例就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离析现象的成因及预防措施作初步探讨。
G310国道贾汪西段养护改善工程起于G206国道贾汪南段鹿庄平交路口,止于茅村104国道平交路口,路线全长15.091公里,路面宽为12米,路基宽15米,路面结构为4cmAC-16F型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cmAC-25C型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2006年6月5日,我们在K220+050--K220+350段(左幅)做AC-25C型沥青砼试验路时,发现沥青混合料出现严重离析现象。
二、根据离析带形成的状况与特点,经过认真的观察与分析,我认识到沥青混合料产生离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从混合料的拌合方面分析:(1)、集料的大堆放置,使大颗粒流到外侧;铲运机装料方式不正确,造成集料离析;(2)、沥青混合料本身的原因:配合比设计若采用间断级配、大粒径较粗级配均易产生集料的离析;沥青用量偏大也易产生离析;(3)、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时间不够。
2、从混合料的运输方面分析:(1)、沥青混合料从贮料罐向运输车里输送时,由于高度原因,大骨料滚落在车厢附近,造成粗集料集中;(2)、运输过程中,因颠簸造成混合料离析,特别是粗粒式沥青混合料;(3)、运输车里的混合料卸向摊铺机时,大骨料滚落在摊铺机半厢附近,形成粗集料的集中。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产生离析的原因及对策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产生离析的原因及对策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是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车辆的行驶和行人的步行,为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离析的情况,给路面的使用和维护造成一定的困扰。
对于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离析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离析的原因1. 施工材料的问题沥青混凝土路面中的沥青是粘合材料,如果沥青的质量不好或者配比不合理,就容易导致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离析。
如果混凝土的配合比例不合理,也容易导致路面的离析。
2. 施工工艺的问题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工艺控制不当,比如温度控制不佳、摊铺不均匀等,都容易导致路面的离析。
如果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不好,比如下雨、刮风等恶劣天气,也会影响路面的质量。
3. 设备的问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需要使用大型的机械设备,如果设备的性能不好或者操作不当,就会影响路面的质量,导致离析的情况。
4. 施工人员的问题如果施工人员的素质不高,技术水平不够,就会导致施工质量不过关,容易产生离析的情况。
5. 其它因素其它因素包括路面的基础条件、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施工单位的施工经验和管理水平等。
二、治理措施1. 选择优质的施工材料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过程中,应该选择优质的沥青和混凝土材料,确保材料的质量达标,避免因为材料的问题导致路面的离析。
2. 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该严格控制施工工艺,保证施工环境温度、施工工艺等符合标准要求,避免因为施工工艺的问题导致离析。
4. 提高施工人员素质施工单位应该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加强培训和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的素质达标,避免因为施工人员的问题导致路面的离析。
5. 合理选择施工时机施工单位应该合理选择施工时机,避开恶劣天气,保证施工条件的良好,避免因为环境条件的问题导致离析。
6. 加强施工管理施工单位应该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达标,避免因为管理不善导致离析的情况。
浅析沥青路面施工离析现象的成因及控制办法

浅析沥青路面施工离析现象的成因及控制办法摘要:道路沥青路面施工离析是影响路面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公路工程中常出现的问题。
一般来讲,离析现象的成因是复杂的,其离析病害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控制好施工离析是保障工程质量技术的关键。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参照他人的研究成果,主要从沥青混凝土拌和料的质量入手,分析并讨论其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离析现象的成因及防治与控制办法。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离析、成因、控制办法Analysis of asphalt pavement segregation causes and control measuresWu Youbo Deng Zhirong Zhongshan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Guangdong Zhongshan 528400Abstract: road asphalt pavement segregation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quality of pavement, highway engineering problems in. Generally speaking, the segregation of origin is complex, its segregation disease has certain regularity, therefore, control the construction segregation is the key technology to ensure engineering quality.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many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according to others' research results, mainly from the asphalt concrete mixture quality proceed with, analyse and discuss the construction of bituminous concrete pavement segregation phenomenon causes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Keywords: road engineering asphalt pavement construction, segregation, cause, control measures众所周知,混凝土一般由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等材料混合而成的,混凝土的离析是混凝土拌合物组成材料之间的粘聚力不足以抵抗粗集料下沉,混凝土拌合物成分相互分离,造成内部组成和结构不均匀的现象。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的原因及控制措施摘要:沥青混合料的离析贯穿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整个生产过程。
离析现象的成因是复杂的,如果对施工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则可以有效减少离析现象的发生,从而大大提高沥青路面的质量。
下面对沥青混合料发生离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止沥青混合料产生离析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成因;控制措施一、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的成因1.1 集料变异性大集料没有专业化生产料场,不同的料场之间岩石性质不同,加工机械不同导致加工的集料规格不同,从而导致集料来源杂、变异性大、质量不稳定。
不同性质石料、不同规格集料相互掺和使用,级配变化太大,往往不能达到配合比的设计要求,生产的沥青混合料容易造成离析。
石料自身与沥青的粘附性是影响混合料离析的重要因素。
1.2 温差离析由于集料烘干筒的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天气状况等不可能恒定,拌和的混合料温度有波动。
同时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必然会降温,但降温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尤其是混合料在不盖苫布时,表面降温快,内部降温慢,造成温度离析。
降温的程度与天气、环境条件(风、温度)、混合料类型、车辆装载混合料厚度有密切的关系。
当温度差在10~16℃范围内时,将会发生轻度的离析;当温度差在17~21℃范围内时,将会发生中度的离析;温度差超过21℃时,将会发生重度的离析。
1.3 装料、卸料操作不规范混合料运输车停在拌和机下面,没有随着装入混合料的增加而逐步挪动,特别是对于大型搅拌机和大型运输车,造成混合料在运输车内象小山一样堆积,装料时粗集料向下滚得快,下料时也滚得快,造成摊铺时混合料离析。
1.4 摊铺离析混合料从运料车卸到摊铺机的过程中,因密度和温度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会产生粗细集料的分离;另外,摊铺机的螺旋拨料器在向两侧摊铺时,在加长的接头部位,如调整不好,往往会有一个不平顺的坎,摊铺的混合料在这里也会离析。
1.5 摊铺宽度太大由于追求平整度而采取全幅摊铺的方式,一方面是混合料横向移动距离太长,形成集料两边粗、中间细的粗细集料离析现象,摊铺宽度越宽,混合料的离析越严重;另一方面是熨平板对混合料的压实程度不一样,尤其是熨平板加长部分,是靠拉杆吊在摊铺机上保持平衡的,往往没有振动夯实作用,所以沿路面横向方向的混合料不仅集料级配不均匀,而且压实程度也不一样,使摊铺过程的压实度大幅度减小,进一步影响压实的完成,反过来又影响平整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路面沥青混凝土离析现象的成因及控制方法【摘要】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经常出现混合料离析现象,本文就其原因及危害进行了分析,并从沥青路面混合料的拌合、运输、摊铺、碾压等施工工艺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控制措施,从而保证了沥青路面的质量。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离析;产生;控制
在现阶段的公路施工中,沥青混凝土的骨料多采用的是碎石,但在施工中经常发现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中不时会出现沥青
混合料离析现象。
下面就二级公路改建工程施工中出现的情况,进行了专门的分析。
该项目为国道二级公路,路基宽12m,路面宽为9m,沥青混凝土的矿料级配采用ac一16ⅱ,主骨料为级配碎石,厚6cm,在施工中发现沥青混合料出现离析现象,于是对其进行了专门的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具休解决办法。
1 沥青混凝土形成离析带的原因
1.1 沥青混合料从贮料筒向运输车里卸落时,混合料形成锥体后,大骨料滚落在椎体角,形成粗集料第1次集中。
1.2 运输车里的混合料卸向摊铺机时,部分大骨料滚落在摊铺仉拌厢壁附近,形成粗集料的第2次集中。
1.3 摊铺机送料器在送混合料过程中,先将中间集料送于布料器,剩余粗集料留存在料斗中,摊铺机收斗时,形成粗集料的第3次集中。
1.4 螺旋布料器形成的离析。
摊铺机产生离析的主要环节在螺旋分混合料过程,在作业中功率消牦最大的环节也在螺旋分析过程(约为整机的50%~60%)。
摊铺机在设计过程中,主要考虑功率因素,使螺旋分料器中的物料表面位于螺旋直径的1/2-2/3处。
按照这种情况,输料量加大时,而螺旋只有位于物料内部的部分才有输料能力,因此为满足作业要求,只能将转速提高。
这样,高速旋转且暴露在空中的螺旋布料器顶端就会向物料层上部的空间抛送物料。
这是分料过程中形成离析的主要原因。
2 沥青混凝土离析的危害
2.1 沥青碎石粗集料一旦形成集中,在碾压过程中,集料非常容易被压碎,骨料表面积增大,改变原设计的路面配合比,沥青含量偏少,造成集料碾成型后松散,破坏路面结构,影响路面强度、行车安全和行车效果以及道路使用寿命。
2.2 粗集料集中,局部密实度差,孔隙率高,容易使路面渗水,影响路面质量。
2.3 粗集料集中,影响路面平整度及路面外观美感。
3 解决沥青混合料形成离析方法
3.1 从运输车辆方面来解决
从拌和机贮料罐向运料车上卸料时,分3层放料,即每卸1斗混合料,汽车挪动1个位置。
等l层放完后,再逐次进行第2、3
层放料,从而减少粗集料的集中。
3.2 从摊铺机本身操作方面来解决
在摊铺机螺旋1/2处,边端装反向螺旋叶片,沥青的选择特别重要,尤其是对于交通量路面,要首选优质沥青,沥青表层更如此。
集料的选定,主要是判定粗集料、细集料酸碱性,对于有些矿石材料像玄武岩、石英岩、花岗岩等本身就带酸性,由于沥青含有沥青酸而显酸性,如果两种酸性物质结合在一起,则大大降低了相互之间的化学吸咐力,因此沥青与集料容易剥离。
在这种情况下应采用石灰岩、矿碴磨成矿粉或者直接加入一定的抗剥落剂,增强沥青混合料的化学吸咐力。
此外,对粗集料的压碎值应有较高的要求,高等级路面一般不能高于28%,以保证路面具有一定的抗压和抗滑能力。
3.3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系沥青混凝土路面成功与失败的关键,从组成设计角度看,沥青混合料的配比应特别注意下列几个方面的内容。
3.3.1 骨料中最大粒径的确定
级配中的粗集料粒径大小与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强度和抗车辙能力有密切关系。
国内有关科研资料表明,当沥青混合料厚(h)与最大粒径(d)的比值大于2时,抗疲劳强度显著提高,但抗车辙能力明显下降,而h/d小于2时抗车辙能力增强,而抗疲劳强度减弱,应该说这是一个矛盾指标,一般情况下取h/d接近2最理想,即骨料最大粒径取接近厚度的1/2,相对而言,上面层沥青混合料粒径略为偏粗一点。
3.3.2 中面层设计
中面目应采用密级配,这一层是承上启下的结构层,一是要有良好的抗水渗透能力,防止雨水渗到基层破坏路面。
二是要有良好的抗疲劳能力,因此h/d应略。
小2为好,建议采用密级配沥青混合料。
3.3.3 下面层沥青混合料
下面层是荷载承载层和应力扩散层的结合部,因此其强度、稳定性、耐久性比较重要。
建议h/d应略大于或等于2,同时采用半开级配较为理想,由于中面层是一个完整的抗水层,雨水不会下渗,因此,不会有雨水下渗到下面层、路面基层,另一方面,半开级配可提高路面的热稳定性(由于沥青为黑色,夏天太阳暴晒吸热,其内部温度可达50-60℃),同时半开级配有较多沥青及细粒填充,故该层具备一定的耐久性。
3.4 沥青油石比的选择
沥青油石比由室内常规马歇尔试验确定,通常是由沥青混合料密实度、稳定度、孔隙率等指标初步确定,再与规范规定的上下值要求进行比较取值。
3.4.1 油石比要结合当地气候条件综合考虑
在寒冷地区冬天较冷,夏天时间较短,则油石比略为偏大较好,提高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和抗老化能力;相反在热带地区,夏天较长气温高,冬季时间偏暖,则相应油石比取低限,提高路面热稳定性和抗车辙能力。
3.4.2 油石比的确定应引进动稳定度试验
传统的马歇尔试验虽然能确定最佳级配,但由于目前国内交通量发生了显著变化,大吨位的车辆越来越多,过去的设计理论,黄河标准轴载及常规的试验手段已满足不了现在交通量增大、车载增重的需要,这就是为什么有的高等级路按标准设计、施工单位按规范施工,而路面照样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建议在车流量集中、车载较大的高等级路面,沥青混合料除了要进行常规的马歇尔试验外,还需进行动稳定度试验,这样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实际。
由动稳定度鉴定级配和油石比是否合理,这也是国内许多专家学者,通过对比总结的一条经验。
3.5 沥青混合料的施工
路面施工在寒冷地区应选在5~10月份,这期间气温较高,白天日照时间长,比较适合沥青混凝寸:路面施工,因此,施工工期尽可能安排在这一周期,如果在5月初之前或者10月底之后,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拌和出厂温度,减少运输时间,确保摊铺与碾压温度和路面成型质量。
沥青摊铺机的选用,对于路面较宽的路段,为了纵向接缝美观,建议采用2台或多台同种型号摊铺机前后错开10m左右行走比较理想,不主张宽12m以上的摊铺机一次摊铺,这是因为摊铺机越宽,通过中央分料器的距离就越长,混合料产生离析的可能性大。
4 结束语
沥青混凝土离析现象对路面质量的影响和危害是较大的,只要
从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严格要求,相信能够将离析的危害降低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