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大自动打铃控制器_PLC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自动打铃控制器的PLC控制系统设计

自动打铃控制器的PLC控制系统设计

自动打铃控制器的P L C 控制系统设计-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设计任务书一.课题名称:自动打铃控制器的设计二.概述目前,学校打铃系统的控制均有专用的控制器,这种控制器由单片机或数字系统组成。

当然,用PLC控制也完全可以达到准确定时打铃的目的。

图1所示为PLC控制自动打铃系统组成框图。

图1 PLC控制自动打铃系统组成框图根据学校作息时间表,该控制系统的要求具体如下:(1)上课铃与下课铃要能分开(铃声响的频率不一样),起床、晚自习等时间的铃声为连续打铃,每次打铃的时间为15s。

(2)要具备时间调整功能。

(3)星期六、星期日不打铃,星期一至星期五按表1所示作息时间打铃。

(4)具有时间显示功能,要有秒、分、时和星期的显示。

表1 作息时间表1.根据题意,设计该PLC控制系统。

2.PLC选择及I/O及其它PLC元器件分配。

3.选择电器元件,编制元件目录表。

4.绘制梯形图。

5.用计算机绘制主电路图、PLC控制电路图、电器元件布置图。

6.编写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小结。

四.设计方案提示1.电子钟程序电子钟程序分别设有秒、分显示(00~59),时显示(00~23)和星期显示(1~6、日)。

其中电子钟计数功能可采用移位指令实现,0~9显示译码电路可用组合逻辑功能完成。

“00~59”六十进制秒、分计数的个位向十位进位的处理方法是:当个位计数到9,第10个脉冲到来时,个位数应该显示0,而十位数应显示1,这是两位数的显示应为10。

对于时显示00~23及星期一至星期日的进位方法处理类似。

有区别的是星期日显示可用数字“”表示,即星期日显示不是显示数字“7”,而是显示数字“8”。

2.打铃程序要使电子钟在显示时间7:40时打铃,可以将7:40的特征码“1”找出来,再驱动一“定时器”电路,使定时器定时15s,打铃也将响应15s。

其余上课的特殊码处理方法相同。

而当下课时,将产生特征码“2”,驱动下课打铃“定时器”电路,打铃15s后停止,但此时打铃的铃声应和特征码“1”时(即上课)不同。

plc上课铃声课程设计报告

plc上课铃声课程设计报告

plc上课铃声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功能,掌握其应用于上课铃声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2. 学生能掌握PLC编程软件的操作,并运用梯形图进行程序设计,实现铃声的自动控制。

3. 学生了解并掌握上课铃声控制系统的相关传感器及其使用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PLC上课铃声控制系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实际编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PLC技术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PLC技术,认识到科技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2. 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培养团队精神,学会尊重他人,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到科技发展与环保并重的理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PLC技术及其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和编程能力,对新技术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实现具体学习成果的评估,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PLC基本原理与功能:讲解PLC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功能及应用场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PLC技术。

教学内容:- PLC的组成与结构- 工作原理及特点- PLC的应用领域2. PLC编程软件操作:介绍PLC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使学生能够运用编程软件进行程序设计。

教学内容:- 编程软件的安装与使用- 梯形图编程方法- 程序的下载与调试3. 传感器及其使用方法:讲解与上课铃声控制系统相关的传感器,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自动打铃课程设计

自动打铃课程设计

目录1 设计方案及论证 (1)1.1 设计的应用意义 (1)1.2 设计方案选择 (1)1.3 总体设计框图 (2)1.4 整体电路原理图 (2)1.5元器件清单 (4)2 硬件电路设计 (4)2.1单元电路设计与原理分析 (4)2.1.1 基本原理概述 (4)2.2元件参数及功能简介 (5)2.2.1 主控制器AT89C51 (5)2.2.2 时钟电路DS1302 (5)2.2.3 显示电路设计 (7)2.2.4 键盘接口设计 (7)3 系统软件设计 (8)3.1程序流程图 (8)3.2程序设计 (11)总结 (15)致谢 (16)参考文献 (17)1 设计方案及论证1.1 设计的应用意义“单片机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是在教学及实验基础上,对课程所学理论知识的深化和提高。

因此,要求学生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设计与制造出具有较复杂功能的小型单片机系统,并在实践的基本技能方面进行一次系统的训练。

能够较全面地巩固和应用“单片机”课程中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初步掌握小型单片机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培养独立思考、独立收集资料、独立设计规定功能的单片机系统的能力;培养分析、总结及撰写技术报告的能力。

1.2 设计方案选择⏹设计课题简要概述自动打铃装置用于工厂,学校等地的时间控制,本设计是按照学校作息时间设定的,模拟了电子钟显示时,分,秒。

还根据学校的作息时间按时打铃,本系统有两个按钮,分别用来调时,周分,以保证时钟与标准时间相吻合。

首先设计出本系统的硬件基本框图,根据框图设计电气原理图,简要概述基本原理,按照设计技术参数设计出各部分程序。

⏹系统软硬件划分由于要依据最小系统设计,因此,极大地节约系统的硬件成本,所有能用软件实现的功能都用软件完成,如按键的去抖,采用延时,显示部分用动态显示等,这样硬件部分的设计可以采用单片机最小系统,所谓最小系统是仅有程序存储器和时钟及复位电路的为时过早片机系统。

⏹单片机选型根据课题的具体内容,任务要求,计时,校时,定时,键盘显示等功能,经多方考虑,所以本系统选项用与MCS——51系统单片机完全兼容的AT89C51低功耗单片机。

PLC电铃的设计及控制

PLC电铃的设计及控制

PLC课程设计课题内容:电铃的设计控制系别:自动化工程系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姓名:张缅学号:20110924一、程序设计控制要求要求闹钟电铃在6:15、8:20、11:45、20:00这四个时间分别持续响15秒。

要求电铃从凌晨00:00开始对一天的时间进行控制计时。

(整个程序中是用灯的亮与灭来实现电铃的响与停)二、I/O口的端口分配根据控制的要求确定I/O口的端口分配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符号输入继电器功能符号输出继电器功能SB1 I0.0 分钟校正KM1 Q0.0 电铃响铃SB2 I0.1 时钟校正三、程序设计思路应知道电铃要在6:15、8:20、11:45、20:00这四个时间点分别持续响15秒,则最简便的方法便是用特殊继电器SM0.0 (分脉冲计数器)来对分钟进行控制。

当SM0.4作为第一个计数器的输入,计满60次之后就是一个小时了,当它计满60次之后,接在清零端的该计数器的常开触点会送一个脉冲使该计数器又从零开始计时。

然后再用另一个计数器对第一个计数器计数(上限为24)便可以实现对一天的计数了(清零方式同第一个计数器一样)。

这样两个计数器便可以实现对分和小时的计数了,清零后也可以周而复始的完成这个程序了。

由于计时时间要从00:00开始,所以利用SM0.1对两个计数器进行初始化。

为了便捷的在电脑上对于该程序进行操作,则用了I0.0以及I0.1分别对分钟和始终进行校准。

为了使电铃在所对应时间准时准点响15秒,则应用一个定时器来对15秒进行控制,为了使时间更为准确,则用了比较指令来严格控制分钟和时钟同时达到题目所要求的时间,电铃的结束是用定时器的常闭加在输出设备前方来实现的。

四、程序图五、程序运行监控图1、当时间为6:15时的梯形图,如图所示:(a)(b)过T37的常闭后Q0.0则被接通。

(b)图是当T37计满150的时候T37的常闭触点会断开,则Q0.0失电,响铃15秒完毕2、当时间为8:20时的梯形图,如图所示:(a)(b)如(a)图可知当C1为为20,C2为8时的时候,M0.0被接通,则经过T37的常闭后Q0.0则被接通。

基于PLC自动打铃控制系统的设计

基于PLC自动打铃控制系统的设计

基于PLC自动打铃控制系统的设计在自动控制中,用PLC可以实现校园自动打铃系统的控制设计。

文章论述了自动打铃控制系统的主要软件部分的设计,重点介绍了基于S7-200 PLC控制的校园电铃自动控制装置设计。

标签:PLC;控制系统;设计引言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 英文缩写为PC后又稱PLC)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和通信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通用工业自动控制装置。

它面向控制过程、面向用户、适应工业环境、操作方便、可靠性高,成为现代工业控制的三大支柱(PLC、机器人和CAD/CAM)之一。

PLC控制技术代表着当前程序控制的先进水平,PLC装置已成为自动化系统的基本装置。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以其可靠性高、灵活性强、使用方便的优越性,迅速占领了工业控制领域,成为先进的、发展及应用势头最强的工业控制器。

基于PLC控制的自动打铃控制系统的设计,使用方便,程序容易修改,可靠性高,作息时间改变时,控制程序只需要稍做修改就可以实现新的控制要求。

1 控制要求分析及I/O点统计上课铃与下课铃要能分开(铃声响的频率不一样),起床,晚自习等时间的铃声为连续打铃,每次打铃的时间为15秒;要具备时间调整功能;星期六星期天不打铃,星期一至星期五按表1所示作息时间表打铃;具有时间显示功能,要有秒、分、时和星期的显示。

因电铃功率不大,可直接由PLC驱动,故选择24V直流工作的电铃,选择的具体型号为:HRE-S90D4(24V DC)。

时间调整功能可用按钮来实现,其中分钟个位,分钟十位,时钟个位,时钟十位各采用一个按钮,且均选用同一种型号,此处选择施耐德电气公司的XB2B33B1C型号按钮。

系统开关选择:选用圆形选择开关,具体型号为K22-41K两段短轴,为保护PLC不因误操作而被短路烧毁,增加一熔断器作为短路保护。

熔断器型号选择为3NE-3340-8,此种熔断器广泛用于30/400V及以下电压,额定工作电流为0.5-125A作为导线和设备的故障保护。

基于PLC的自动打铃控制器设计

基于PLC的自动打铃控制器设计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说明书基于PLC的自动打铃控制器设计学生姓名学生学号学院名称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2013年11月29日摘要在学校和很多公司单位都能看到电铃,它们被用来作为上下课、上下班等作息时间的信号.随着社会的发展,不仅电铃的需求量多了而且对其的要求也高了.通过不同方式控制的自动打铃系统逐一被设计出来。

本文介绍的是三菱PLC控制的作息时间自动打铃控制系统,详细地阐述了系统的组成、系统硬件接线和系统软件设计,并详细介绍了系统工作原理。

该系统具有外设电路配置简单、扩展方便、操作容易,可靠性高实用性强等特点。

该系统用于学校电铃的自动控制,具有周末和假期控制功能和星期与时间的显示功能,实现了作息时间无人控制的自动化、科学化管理与操作.关键词 PLC;电铃;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目录1 绪论 01.1课题设计的背景 01.2 课题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02 设计任务 (3)2.1 设计题目 (3)2。

2 设计要求 (3)3 系统总体设计 (3)3。

1 系统概述 (3)3。

2 机型的选择 (3)3.3 设计方案 (5)3。

3。

1 控制任务分析 (6)3。

3。

2 TD-200的设置 (6)3。

4 电铃电路简单介绍 (7)3。

5 编程元件地址分配 (8)3。

5.1 输入输出继电器地址分配 (8)3。

5。

2 其他元件地址分配 (8)3.5。

3 输入输出接线图 (9)4 软件设计 (10)4。

1 计算机辅助设计编程 (10)4.2 设计步骤流程图 (10)4.3 总体程序的设计 (10)结论 (15)心得 (16)参考文献 (17)1 绪论1。

1 课题设计的背景电铃作为常用的作息时间信号,铃声已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铃声作为作息时间信号,最原始的控制方式就是人工控制。

按照作息时间表敲铃,以及后来出现了电铃但没有能实现自动控制也是由人工按电钮开关来电铃发出铃声都是人工控制方式。

随着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兴的技术—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技术,而计算机向微型方向的一个分支发展,则出现了主要是用于控制领域的单片机。

plc自动打铃系统

plc自动打铃系统

课程设计(论文)题目名称自动打铃控制器设计课程名称PLC原理及应用学生姓名学号系、专业电气工程系、09自动化指导教师尹进田2011年12月29日邵阳学院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2.此表1式3份,学生、指导教师、教研室各1份。

指导教师(签字):学生(签字):邵阳学院课程设计(论文)评阅表学生姓名学号0941202046系电气工程系专业班级09自动化题目名称自动打铃控制器设计课程名称PLC原理及应用一、学生自我总结二、指导教师评定2、表中的“评分项目”及“权重”根据各系的考核细则和评分标准确定。

摘要学校以及一些企事业单位通常使用电铃声作为上下课、上下班等作息时间信号。

电铃已是学校以及一些企事业单位不可缺少的设备,随着社会的发展不但对其需求量越来越大,对电铃的自动控制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人们设计了通过不同控制方式来实现的自动打铃系统。

本系统是采用三菱PLC控制,通过输出继电器Y与数码管相连显示时间,为了操作的方便用LED代替电铃,具有手动按铃以及自动按铃功能,能通过输入继电器X对系统时间的调节。

该系统具有外设电路配置简单、扩展方便、操作容易,可靠性高实用性强等特点。

该系统用于学校电铃的自动控制,具有周末和假期控制功能和星期与时间的显示功能,实现了作息时间无人控制的自动化、科学化管理与操作。

关键词:作息时间控制系统;PLC;输出继电器Y;数码管;LED;输入继电器X目录摘要 (I)目录 (II)1绪论 (1)1.1 PLC可编程控制器的定义 (1)1.2PLC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 (1)2 系统硬件部分设计 (3)2.1硬件整体设计 (3)2.2PLC控制器输入输出点分配 (3)3主程序设计及功能 (5)3.1主程序流程图设计 (5)3.2时间控制显示程序设计 (5)3.3 秒脉冲显示程序 (6)3.4分显示程序 (6)3.5时显示程序 (7)3.6星期显示程序 (8)4 辅助程序设计 (10)4.1自动扫描程序 (10)4.2电铃控制程序 (10)4.3开机显示 (12)参考文献 (14)附录1主要元件清单 (15)附录2系统接线图 (16)致谢 (17)1绪论1.1PLC可编程控制器的定义PLC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

课程设计报告---自动打铃系统

课程设计报告---自动打铃系统

目录一、设计任务和性能指标 (2)1.1设计任务 (2)1.2性能指标 (2)二、设计方案 (2)三、系统硬件设置 (3)3.1、单片机最小系统 (3)3.2时钟电路DS1302 (4)3.3、显示电路的设计 (5)3.4、键盘接口的设计 (5)3.5打铃电路的设计 (6)四、系统软件设计 (7)4.1程序流程图 (7)4.2主程序设计 (10)4.3显示子程序的设计 (11)五、调试及性能分析 (12)5.1调试步骤 (12)5.2性能分析 (12)六、心得体会 (12)参考文献 (13)附录1 系统硬件电路图 (14)附录2 程序清单 (15)一、设计任务和性能指标1.1设计任务用单片机器件为主体,设计一台自动打铃系统。

(一)基本要求1、基本计时和显示功能(用12小时制显示)。

包括上下午标志,时、分的数字显示,秒信号指示。

2、能设置当前时间(含上、下午,时,分)。

3、能实现基本打铃功能,规定:上午6:00起床铃:打铃5秒、停2秒、再打铃5秒。

下午10:30熄灯铃:打铃5秒、停2秒、再打铃5秒。

铃声可用小喇叭播放,凡是用到铃声功能的均按此处理。

(二)发挥部分1、增加整点报时功能,整点时响铃5秒,要求有控制启动和关闭功能。

2、增加调整起床铃、熄灯铃时间的功能。

3、增设上午4节课的上下课打铃功能,规定如下:7.30 上课,8.20下课:8.30上课,9.20下课;9.40 上课,10.30下课;10.40上课,11.30下课;每次铃声5秒。

4、特色和创新自选。

1.2性能指标1.时钟:上下午(1位)、时(2位) 、分(2位)2.校对键:确认键/设置键、右移键/灭铃键、加键、减键3.响铃:蜂鸣器二.设计方案二、设计方案按照系统设计的功能的要求,初步确定设计系统由主控模块、时钟模块、显示模块、键扫描接口电路共四个模块组成,电路系统构成框图如图1.1所示通过内部定时产生中断,从而驱动电铃打铃。

电路系统构成框图如图1.1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任务书《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学院:学号:专业(方向)年级:学生姓名:福建农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2010年 9 月 1 日PLC自动打铃控制器设计目录前言 (4)第一设计任务书 (5)1、设计题目 (7)2、设计要求 (7)3、设计方案 (7)4、编程元件地址分配 (9)5、设计软件 (10)第二设计步骤 (10)第三设计程序 (11)第四结论及设计心得 (16)前言在进行PLC控制系统设计时,需要全面系统地考虑系统的控制要求,最大限度地满足系统的控制要求,从实际出发,设计一个可靠性高、技术先进合理、易操作、易维护、低成本的PLC 控制系统。

一、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同其他电气控制系统一样,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就是为了实现被控对象(生产设备或生产过程)的工艺要求,从而保证生产过程安全、可靠、稳定、高效地进行。

基本的设计原则如下。

1、满足被控对象的要求PLC控制系统设计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充分满足被控对象对控制系统提出的要求,这也是PLC控制系统设计中最重要的原则。

为了实现系统的控制目标,要求设计人员对被控对象和生产现场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详细收集有关的设计资料,包括生产现场的作业环境,生产设备的相关参数,控制设备的操作方式和操作顺序;,以及相关的管理经验等。

在制订控制方案时,要与现场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共同研究,紧密配合,共同拟订控制方案,解决设计中的疑难问题和重点问题。

在制订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案时,要从工程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系统功能的组成及实现,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①机械部件的动作顺序、动作条件、必要的保护和连锁。

②系统的工作方式(如手动、自动、半自动)。

③生产设备内部机械、电气、仪表、气动、液压等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

④PLC与上位计算机、交/直流调速器、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设备的关系。

⑤系统的供电方式、接地方式及隔离屏蔽问题。

⑥网络通信方式。

⑦数据显示的方式及内容。

⑧安全保护措施及紧急情况处理。

2、确保系统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确保PLC控制系统的安全可靠、长期稳定地连续运行,这是任何一个控制系统的生命线。

为此,必须在控制方案的制定、控制设备的选择及应用程序的编制方面都要建立在确保控制系统安全可靠的基础上。

在操作上,要保证系统操作的简单有效,尤其是在设计控制程序时,不仅要保证在正常的工作条件下的正确运行,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在非正常的工作条件下(如电源突然掉电再上电,操作人员的误操作,非法操作等),系统仍能正常工作。

要求控制程序只能接受合法操作,拒绝非法操作。

3、尽量减少工程成本和维护费用任何一个控制系统都能改善作业环境,提高劳动生产率,改进产品质量。

但是,如何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设计一个低成本、低维护费用的PLC控制系统,这也应当是进行PLC 控制系统设计时要考虑的一个基本设计原则,使得设计出来的PLC控制系统,既可靠、高效,又经济、实用。

4、适当留有扩展裕量PLC具有易于系统扩展的能力,以PLC作为主控制器的控制系统,要考虑和利用这种易于系统扩展的能力。

在进行PLC控制系统设计时,要考虑到今后生产工艺的改进和控制功能的扩充问题。

在进行控制系统组态时,要留有适当的二.PLC的基本工作原理与普通微机类似,PLC也是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

在软件的控制下,PLC 才能正常的工作。

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部分。

PLC的基本工作过程如下:(1)输入现场信息。

在系统软件的控制之下,顺利扫描各输入点,读入各输入点的状态。

(2)执行程序。

顺次扫描用户程序中的各条指令,根据输入状态和指令内容进行逻辑运算。

(3)输出控制信号。

根据逻辑运算的结果,输出状态寄存器(锁存器)向个输出点并行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实现所要求的逻辑控制功能。

上述过程执行完后,又重新开始,反复地执行,每执行一遍所需的时间称为扫描周期。

PLC的扫描周期通常为几十毫秒。

三、PLC的应用(1)自1969年针对工业自动控制的特点和需要而开发的第一台PLC面世以来,它的发展虽然包含了前期控制技术的继承和演变,但又不同于顺序控制器和通用的微机控制装置。

它不仅充分利用为处理器的优点来满足各种工业领域的实施控制要求,同时也照顾到现场电气操作维护人员的技能和习惯,摒弃了危机常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的表达方式,独具风格的形成一套以继电器梯图为基础的形象编程语言和模块化的软件结构,使用户程序的编制清晰直观,方便易学,调试和查错都很容易。

这样就破除了电脑的神秘感,推动了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

(2)PLC在现代工业自动化控制是最值得重视的先进控制技术,现已成为现代工业控制三大支柱(PLC,CAD/CAM,ROBOT)之一。

它以其可靠性高,逻辑性强,体积小,可在线修改控制程序,具有远程通信联网功能,易于与计算机接口,能对模拟量进行控制,具有高速计算与位控等高性能模块等优异功能,正在日益取代由大量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计数继电器等组成的传统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在机械、化工、石油、冶金、电力、轻工、电子、纺织、食品、交通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PLC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先进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一设计任务书1、设计题目自动打铃控制器2、设计要求学校的作息时间表如表1所示。

表1 作息时间①上课铃与下课铃的铃音不同(铃音响的频率不同,上课铃为短音:响0.5s,停0.5s:下课铃为长音:响2s,停1s),其他的铃音为连续音。

②每次打铃的时间为15s。

③星期六、星期日不打铃。

④具有时间显示功能,显示器件TD-200文档显示器。

显示内容为:年、月、日、时、分、秒及星期。

⑤具有时间(时、分、星期)调整的功能。

3、设计方案(1)控制任务分析在本次设计中,主要任务有两项:①设置TD-200,用文本显示器显示当前的时间。

②根据作息时间表自动打铃。

要使电子钟在预先设定的时刻,如8:00,自动启动上课铃的控制程序,可对这一时刻的特征进行编程,当文本显示器显示8:00时,自动启动驱动铃音电路和15s的延时程序。

(2)TD-200的设置VB0 'TD' //VB2 16#60 //设置‘语言’为中文,设置‘更新速率’为尽可能快VB3 16#B1 //设置显示为40 字符模式;ENTER 键V3.1;‘向上’键V3.2;‘向下’键V3.3;VB4 8 //设置信息条数VB5 16#00 //设置功能键对应位为M0.0 - M0.7,F 键已配置为置位M 位VW6 40 //将信息起始地址设为VB40VW8 14 //将信息使能位起始地址设为VW14VW10 65535 //全局密码(如使能)VW12 256 //字符集= 简体中文//MESSAGE 1//信息使能位V14.7VB40 ' 年月日::星期' ////MESSAGE 2//信息使能位V14.6VB80 '起床' ////MESSAGE 3//信息使能位V14.5VB120 '上课预备铃' ////MESSAGE 4//信息使能位V14.4VB160 '上课铃' ////MESSAGE 5//信息使能位V14.3VB200 '下课铃' ////MESSAGE 6//信息使能位V14.2VB240 '晚自修开始' ////MESSAGE 7//信息使能位V14.1VB280 '晚自修结束' ////MESSAGE 8//信息使能位V14.0VB320 '熄灯' ////END TD200_BLOCK ------------------------------////数据页注释//4、编程元件地址分配在本次设计中,涉及到的各种编程元件很多,要对各种编程元件科学、合理地分配编程地址。

(1)输入/输出继电器地址分配编程元件I/O端子电路器件作用输入继电器I0.0 S0 系统开关I0.1 S1 系统开关输出继电器Q0.0 HA 铃音驱动表2输入/输出继电器地址分配(2)其他编程元件的地址分配编程元件编程地址符号作用辅助继电器M1.0 M10 自锁使系统持续工作M1.1 M11 上、下课以外响铃时间到M1.2 M12 上课时间到M1.3 M13 下课时间到使能继电器V14.7 V 开启TD-200 定时器T101 T1 其他铃(15秒)T102 T2 上课铃(15秒)T103 T3 下课铃(响2秒)T104 T4 下课铃(停1秒)T105 T5 下课铃(15秒)TD-200 VB40-VB66 TD 显示时间表3 其他编程元件的地址分配(3)输入/输出接线图图2 输入/输出接线图5、设计软件(1)、计算机辅助设计编程计算机辅助设计编程是通过专用的PLC编程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程序设计,可以进行在线编程或者离线编程,也可以进行离线仿真或者在线调试。

通过专用的PLC编程软件,还可以方便地实现程序存取、加密或生成EXE类型的应用程序。

第二设计步骤第三设计程序```第四结论及设计心得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对PLC这门程更加深刻的了解,使我掌握了PLC的工作原理及PLC 的设计步骤及原理,为我以后的课程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以后的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重要的是强化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使我恐固了理论知识的同时,而且还把理论化为实践,也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遇到了很多难题,通过自己努力和老师的指导下,解决了很多难题。

使我磨练了自己的耐性,加强了独立思考、研究问题的兴趣。

我会继续刻苦钻研,多实践,解决实验中的问题,丰富自己的知识,争取更大的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