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年秋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测试:期末质量评估试卷(二)

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测试:期末质量评估试卷(二)

期末质量评估试卷(二)[见学生用书活页P99][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一(30分)1.下面文字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C)西溪也是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这里远离喧嚣.,是静心的好地方。

行舟绿水前,当耳边只有“咿呀”的摇橹声时,人却不会有恹.恹欲睡的感觉;岸边青树翠蔓,树影婆娑.,挡住了阳光的燥.热,我屏息凝神,感受着那晴空浩荡,倍感神清气爽。

A.xiāo yān shāzàoB.xiào yǎn suōzhàoC.xiāo yān suōzàoD.xiào yǎn shāzhào【解析】“喧嚣”中的“嚣”读作xiāo;“恹”读作yān;“婆娑”中的“娑”读作suō;“燥热”中的“燥”读作zào。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D)A.听到陶弘景的这句诗,让人不禁想起那重峦叠障的山峰,清澈见底的河流,五彩斑斓的石壁,多么优美的景象!B.大家就像是同行的伙伴,暂时目标一致的时候,就会同行,但是因为最终的目标不同,会在叉道分道扬镳。

C.这片荒坡开恳还不到两年,如今已经长出了绿油油的庄稼。

D.这次我军的撤退只为了诱敌深入,目的是为了一举歼灭敌人。

【解析】A项“重峦叠障”应为“重峦叠嶂”;B项“叉道”应为“岔道”;C 项“开恳”应为“开垦”。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C)A.餐饮服务员等职业因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等原因成为求职者“规避”的职业,甚至有求职者表示宁愿赋闲..,也不愿去当服务员。

B.有一个方法可以用来遏制..这些问题与弊病的蔓延,包括提供救济或是经济救助,从而避免受到失业导致的经济困难的影响。

C.这样精彩的故事,不知道在多少地方发生着,也许有的刚开个头,有的将要收尾,情节抑扬顿挫....,美妙动人。

D.闻香寻梅,灵峰的蜡梅已舒展姿态,散发出淡淡幽香,不张扬,清新而灵巧,现在正是探梅、赏梅时分,游人络绎不绝....。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新课标全国命题趋势卷 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2024年秋)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新课标全国命题趋势卷 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2024年秋)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新课标全国命题趋势卷单元测试卷(人教版2024年秋)——真实任务情境卷宁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源远流长,文化遗存丰富。

中国大运河·浙东运河上虞-余姚段(余姚分段)、中国大运河·浙东运河宁波段和中国大运河·宁波三江口(含庆安会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海上丝绸之路·宁波史迹被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录》。

八年级(1)班同学准备开展“关注身边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吧。

任务群一1.【文化遗产推荐】请帮助第一小组审核资料卡片。

(4分)景点庆安会馆所在地宁波市江东北路156号遗产概述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落成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地处奉化江、余姚江、甬江汇合的三江口东岸,是船商聚会、娱乐以及航运行业日常办公、议事的重要场所,为我国“七大会馆”之一。

它又名“甬东天后宫”,是祭祀妈祖的神殿,是妈祖文化的载.体。

现存建筑有宫门、仪门、前戏台、正殿、后殿、后戏台、左右厢房、耳房以及其他附属用房,馆内所建的分别为祭祀妈祖和行业聚会时演戏用的两座戏台为国内罕.见。

整体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建筑构造独特,巧妙绝纶,集中反映了宁波传统的木结构建筑技术水平与特色,堪称宁波近代地方工艺之杰作,受到人们广泛推祟。

(1)组长在审核时发现卡片画线处有两处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2分)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2)推荐人对加点字的读音不确定,请你帮他选出正确的读音()(2分)A.zǎi hàn B.zài hàn C.zǎi hǎn D.zài hǎn 2.第二小组同学在推荐遗产和景点时善于联想所学诗文,请完成表格。

(8分)推荐联想诗文出处夹山水潭潭、影春冬之时,则(1)____________,回清倒影。

《三峡》月湖鱼夕日欲颓,(2)____________。

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检测卷 含答案

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检测卷 含答案

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检测卷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6分)①一怒而诸侯俱, 安居而天下熄 。

(《富贵不能淫》)②军中闻将军令, 不闻天子之诏 。

(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③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其五))④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⑤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⑥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

(李清照《渔家傲》)(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4分)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孟子认为“得道”后的最佳局面是“ 天下顺之 ”。

②杜甫的《春望》中,写出了千古以来的人们对待战争的共同感受的句子是“ 家书抵万金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类似《中国诗词大会》的节目其实一直在许多卫视颇有人气。

当然《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异曲同工的节目,播出时都曾引起不小的hōng动。

由此想起很久之前,也是一个春节,在北京音乐厅举办的《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也曾连演数日坐无虚席。

工整优美的律绝,荡气回肠的词曲,千百年来传唱不衰。

它们不但丰富完善了汉语的表达能力,而且创造出一个独特的价值观和审美世界,成为我们共同的文化基因。

读着一首首古诗,就如同在与历史上最有表达力、最富情怀的中国人对话,你不可能不在气质上、人格上受到感染。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3分)颇(pō)有 hōng(轰)动 律(lǜ)绝(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坐无虚席 ”,正确写法是“ 座无虚席 ”。

(2分)(3)“异曲同工”中“工”的意思是(D)(2分)A.工人B.长于;善于C.技术和技术修养D.精巧;精致(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2分)你怎能不在气质上、人格上受到感染呢?(2分)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部编版2019年秋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2019年秋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A.锐不可当.(dāng) 引吭.高歌(háng)桅.杆(wéi) 澎湃.(pài)B.娴.熟(ián) 一丝不苟.(gǒu)咆.哮(páo) 歼.灭(qiān)C.镌.刻(juān) 翘.首而望(qiào)屏.声敛气(bǐng) 刹.那(shà)D.旌.旗飘扬(jīng) 沃野平畴.(chóu)纷纷溃.退(uì) 仲.裁(hō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摧枯拉朽记忆尤新震撼人心笼罩B.世事苍桑风华正茂色彩斑斓荟萃C.天翻地覆恢宏壮丽殚精竭虑缅怀D.从容不迫眼花瞭乱震耳欲聋由衷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只要你善于发掘快乐,再平凡的工作也是有意义A.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大的建树..的。

B.恒大队锐不可当,尤其是那几位年轻中国小将的表现,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足球的未。

....C.长沙以“湘江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为契机,提质大河西生态文明建设,让自然景观惟妙惟肖。

....,时空转换,似乎看见了这位伟人驰骋疆场的D.站在左宗棠故居前,我不禁浮想联翩....英姿。

4.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

将“领会”改为“领悟”。

B.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起强烈共鸣。

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起强烈共鸣”互换位置。

C.通过调查,使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

删掉“通过”或“使”。

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去掉“防止”或“不”。

5.下面有关新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标题、导语和主体通常是一则消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B.新闻语言平实概括,作者的感情不能流露在字里行间。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朴.刀(pō)恁.地(nèn)行.货(háng)面面相觑.(qù)B.带挈.(qiàn)报帖.(tiě)桑梓.(zǐ)细丝锭.子(dìng)C.纶.巾(guān)羞赧.(nǎn)贵胄.(zhòu)箪.食壶浆(dān)D.蓼.溆(liǎo)麈.尾(zhǔ)岔.气(chà)摄丝戗.金(qià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有误的一组是()(2分)A.筵席促狭如雷贯耳惊世奇才B.拜谒鄙贱思贤若渴顿开茅塞C.做揖盘缠不省人事不由分说D.聒噪怨怅谨具贺仪用武之地3.请从每句所给的两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分)(1)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陆陆续续),下起来没完。

(2)一盘红烧鸡的价钱和一黄焖鸡(不相上下谬以千里),因为这东西在云南并不难得。

4.经典诗文默写。

(6分)(1)行人莫问当年事,_____________________。

(许浑《咸阳城东楼》)(2)_____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3)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_________,________。

(《秦观《行香子》)(4)________,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3分)①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

②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③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④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山西版 2024年秋)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山西版 2024年秋)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卷(人教山西版2024年秋)一、古典之美(27分)(一)1.读经典诗文,品百味人生。

阅读语段,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0分)诗以言志,文以载道。

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采菊东篱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他归隐田园的闲情;崔颢《黄鹤楼》中的“日暮乡关何处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浓郁的乡愁;晏殊在《浣溪沙》中用“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花的凋零,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消逝的同时仍有美好事物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的哲理;杜甫在《春望》中用移情于花鸟的写法,以“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表达了感时伤世的复杂情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孟子用“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阐述施行仁政、赢得民心的政治主张;《答谢中书书》中表达作者对先贤的钦敬与追慕之情的句子是:“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用“云”“城楼”等意象描写了边塞场景。

同时,以色彩秾艳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战争场景。

请你参考示例,从这首诗中再选一句或一联,说说其中蕴含的情感。

(2分)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示例:“黑云压城城欲摧”用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我的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第3~5题。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小学五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小学五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小学五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2最新部编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小学五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 9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一、选择题。

(共12分)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提供.(ɡòn ɡ)—供.认(ɡōn ɡ) 晃.眼(hu ǎn ɡ)—摇头晃.脑(hu àn ɡ)B.停泊.(b ó)—血泊.(p ō) 监.牢(ji ān )—国子监.(ji àn )C.丈夫.(f ū)—逝者如斯夫.(f ū) 喧哗.(hu á)—哗.哗流水(hu á)2.下面加点的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师傅. 副.业 负.担 附.庸 B.俊.马 竣.工 严骏. 峻.杰 C.树稍. 船艄. 捎.话 梢.胜一筹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哪一项解释有误( ) A.其人弗能应.也。

应:应答。

B.果.有杨梅。

果:果然。

C.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闻:听说。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此次家长会上,学校领导认真总结并听取了家委会成员的建议B.今天全班都来参加毕业典礼彩排,只有龙一鸣一人请假C.中国为了实现半导体国产化这一夙愿,展现出毫不松懈的态度5.下面三幅书法作品中,哪一幅是怀素草书《千字文》(局部)( )A. B. C.6.对这幅漫画的寓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些医生自己生病了,却不愿意进行急救B.讽刺少数医生良心出了问题却不承认,不改正C.有些人总喜欢把没有生病的人送进抢救室二、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

(共2分)马老师多么和蔼可亲呀!上课时,他教我们耐心地写字的方法;下课时,他常常和我们在一起。

昨天下午,他给淘淘补了一天的课,他非常感动马老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第六单元单元测试[测试范围:第六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清(22分)1.给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冠.礼傅说.夯.实②拂.士荷.担箕畚.③棘.门被.甲按辔.④曩.者燕.脂折戟.A.guànyuèhāngB.bìhéběnC.jīngpīpèiD.nǎngyānjí2.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2分) A.往之女家B.固不可彻C.曾益其所不能D.始一反焉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

(2分) (1)必先苦.其心志()(2)富贵不能淫.()(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4)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4.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

(4分) (1)行拂.乱其所为()虞.国始龀.介胄.穷匮.yúchènzhòukuì入则无法家拂士().(2)居天下之广居().居天下之广居().(3)军霸上().至霸上及棘门军().(4)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以备胡().5.下列加点词不全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2分) A.丈夫之冠也,父命之..B.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C.何苦而不平..D.使人称谢..所以动心忍性..惩山北之塞.居无何.富贵不能淫..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3)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4)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3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畎亩(quǎn) 万仞(rèn) 荷担(hè) 拂士(fú)B.穷匮(kuì) 箕畚(qī)魁父(kuí) 孀妻(shuāng)C.始龀(chèn) 介胄(zhòu) 棘门(jí) 曩者(nǎng)D.提携(xié) 折戟(jǐ)殷勤(yīn)燕脂(yàn)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A.甚矣,汝之不惠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C.曾不能损魁父之丘D.河曲智叟亡以应3.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5分)(1)所以动心忍性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人称谢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富贵不能淫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必先苦其心志A.人恒过,然后能改B.吾与汝毕力平险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D.饿其体肤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居天下之广居 居天下之广居B.惩山北之塞投诸渤海之尾C.军霸上至霸上及棘门军D.苦其心志其如土石何6.根据要求默写填空。

(9分)(1)杜甫的《春望》中作者以花鸟为喻用拟人手法抒发对国破悲伤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城内将士严阵以待的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一诗中最能表现诗人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思想情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晏殊的《浣溪沙》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千古佳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论证“死于安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愚公移山》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尽心上》,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

C.《周亚夫军细柳》运用对比手法,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着重刻画了周亚夫“真将军”的形象。

D.《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诗人李贺运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

8.名著阅读。

(4分)他相了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扳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这段文字出自古典名著《________________》;在名著中这个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关于他的另外两个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综合性学习。

(4分)横竖撇捺,勾连交错间,记忆了历史,传承了文明。

汉字,一个个奇妙的组合,展现了无穷的魅力与神奇的力量。

文字,是文明时代的标志。

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隶书行楷,汉字留住了历史的记忆,推动着中华文明的进程。

汉字的构造和演化过程,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体现着中国人的文化心态和对世界的感知方式。

识字,更思“知”字,我市某中学将开展以“探秘汉字”为主题的学习活动。

你也来一试身手吧!(1)下面是一个汉字的演变过程,请根据前几个字形将其简体楷书写在田字格内,并根据图片字形推知其本义。

(2分)这个字的本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天雨粟,鬼夜哭,龙为之潜藏。

”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揭示了文字“出世”惊心动魄的力量。

今天,汉字中文随着海内外修习者不断增多,也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散播到世界各地。

如果有外国友人来你校考察交流,你将如何向他们介绍你心中的汉字?(不超过50字)(2分)二、阅读探究(28分)(一)(4分)望 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 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0.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

(2分)(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1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

此句写出了乱离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语意凝练,节奏感强,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二)(12分)【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鲁公治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

”公遂止。

或曰:“土可垒山。

”公善之,欲行。

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①耶?”公复止。

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

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

”公犹夷②不能决,事又寝③。

【注】①颠踬:被东西绊倒。

②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

③寝:停止。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吾与汝毕力平险(险峻)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C.北山愚公长息曰(叹气)D.鲁公治园,欲凿池(修建)1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A.且焉置土石 父曰:“无地置土。

”B.北山愚公者家人有止之者曰C.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家人有止之者曰D.何苦而不平又何忧焉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2)公犹夷不能决,事又寝。

15.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愚公和鲁公的性格特点。

(4分)(三)(12分)陆贾者,楚人也。

以客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

吕太后时,王诸吕,诸吕擅权,欲劫少主,危刘氏。

右丞相陈平患之,力不能争,恐祸及己,常燕居深念。

陆生往请,直入坐,而陈丞相方深念,不时见陆生。

陆生曰:“何念之深也?”陈平曰:“生揣我何念?”陆生曰:“足下位为上相,食三万户侯,可谓极富贵无欲矣。

然有忧念,不过患诸吕、少主耳。

”陈平曰:“然。

为之奈何?”陆生曰:“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

将相和调,则士务附;士务附,天下虽有变,即权不分。

为社稷计,在两君掌握耳。

臣常欲谓太尉绛侯,绛侯与我戏,易吾言。

君何不交欢太尉,深相结?”为陈平画吕氏数事。

陈平用其计,乃以五百金为绛侯寿,厚具乐饮;太尉亦报如之。

此两人深相结,则吕氏谋益衰。

陈平乃以奴婢百人,车马五十乘,钱五百万,遗陆生为饮食费。

陆生以此游汉廷公卿间,名声藉甚。

(选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有删节)16.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恐祸及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则吕氏谋益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何念之深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遗陆生为饮食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陈平乃以奴婢百人A.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C.可以一战(《曹刿论战》)D.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出师表》)17.请根据要求,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