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星云湖南岸生态整治规划

合集下载

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总体规划(2021—2025年)

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总体规划(2021—2025年)

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总体规划(2021—2025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日期】2022.02.11•【字号】云农环〔2022〕1号•【施行日期】2022.02.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总体规划(2021—2025年)前言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理念。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创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保持战略定力,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将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作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2021年8月,农业农村部等6部委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为加快农业全面绿色转型,持续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提供了指南和遵循。

九大高原湖泊(以下简称“九湖”)流域是云南省粮食、蔬菜、水果等重要农产品的主产区,是云南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也是人为活动较频繁、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

但同时,“九湖”流域农业生产方式比较粗放,种植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化肥农药施用量大的农作物种植比例较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有待提升,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态环境治理还处在治存量、遏增量的关口,农业绿色发展仍处于低水平、低端化的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和2020年考察云南时强调,“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星云湖污染源的调查与评价

星云湖污染源的调查与评价

《基础综合实习》——《区域环境规划方法指南》实习报告学号::延虹专业:环境科学2011级实习时间:2013年12月16日——12月29日实习成绩:西南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3年12月星云湖污染源的调查与评价摘要:介绍了星云湖的基本概况和水环境质量,对星云湖的现状、污染源进行了调查和评价,农业面源是星云湖的主要污染源,和对星云湖的水质改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及现在还存在的问题1、星云湖概况1.1地理位置星云湖位于中国省市江川县县城以北2公里,距县城一公里左右。

地理位置为东经102。

45,至102。

48,北纬24。

17至24。

23,南与杞麓湖湖相邻,北与抚仙湖相通,属珠江流域南盘江水系的源头湖泊,为滇中高原陷落性浅水湖,是抚仙湖上游的唯一湖泊。

1.2自然环境湖面海拔高出抚仙湖1米,该北长10.5公里,东西平均宽3.8公里,最窄处2.3公里,湖岸线长36.3公里,总面积为34.71平方公里;平均水深7米。

最大深度10米,透明度约1.5米,星云湖湖湾多,湾弧多,鱼草繁茂,岸边柳树芦草成行,周围多农田,湖底平缓多泥,有机物质淤积较厚,湖水草繁茂,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也较丰富,属高原断陷湖泊,是一座富营养化湖泊,为九大高原湖泊之一1.3自然气候江川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属中亚热带半干燥高原季风气候,干湿季分明,年降雨量700~1000mm,多年平均蒸发量1995.6mm,流域风向多为西南风。

降水量受地形和季节影响十分明显,一般山区大于坝区,夏季多雨,春冬干燥。

1.4星云湖水质现状星云湖属淡水湖泊,1953年以前,沿岸乡村人畜多饮用湖水,后随着流域工农业发展,湖水逐步受到污染。

有机污染较重,已属富营养湖泊。

尽管星云湖——抚仙湖出流改道工程竣工后,星云湖水质得到一定改善,但截止2009年,星云湖水质仍属劣Ⅴ类。

2.星云湖污染源调查分析2.1污染源调查方法(1)社会调查:深入到工厂、企业、机关、学校,进行访问,召开各种类型座谈会。

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演变趋势、治理历程及成效

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演变趋势、治理历程及成效

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演变趋势、治理历程及成效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演变趋势、治理历程及成效一、引言滇池作为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泊,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重要的生态功能,对于滇西地区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过度开发利用以及不合理的污水排放等人类活动,滇池流域的水生态环境面临严重的威胁和挑战。

为了保护滇池的水生态环境,滇池流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和行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将围绕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演变趋势、治理历程及成效展开论述。

二、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演变趋势1. 生态环境状况长期以来,滇池流域的水生态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严重破坏,表现为水质恶化、湖泊富营养化、湿地退化等问题。

水质恶化主要体现为富营养化和污染物排放导致的水体浑浊、藻类过度繁殖等现象。

湖泊富营养化对滇池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使得水生生物种类和数量明显减少。

湿地退化则导致湿地面积减少、湿地功能丧失,加剧了地区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

2. 生态系统风险滇池流域的生态系统面临多种风险,主要包括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丧失和土壤侵蚀等问题。

水资源短缺主要是由于河流湖泊的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以及水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等原因导致的。

生物多样性丧失是指由于栖息地的破坏、生态连通建设等因素导致物种数量和种群数量减少的现象。

土壤侵蚀是指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以及不恰当的农业种植方式导致的土壤流失现象,使得土壤质量下降,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三、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历程1. 环境意识的觉醒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断加深,滇池流域的水生态环境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关政府部门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了公众的环境意识,推动了环境问题的解决。

2. 监测和评估为了了解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政府部门组织了一系列的水质监测和生态评估活动。

通过连续多年的监测和评估,政府对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问题有了更为全面和准确的认识,为制定治理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滇池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措施探讨

滇池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措施探讨

滇池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措施探讨滇池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泊,也是滇池流域的重要水源地和生态环境保护区。

近年来,由于工农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不力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滇池流域面临着水质污染、湖泊富营养化、湿地退化等重要生态环境问题。

为了实现滇池流域的生态修复治理,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要加强水质治理。

滇池流域的水质主要受到农业面源污染、城市污水排放、工业废水排放等因素的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加强农田面源污染的治理,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

同时,要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对于工业废水排放,要加强环境监管,推行严格的排污许可制度,对不达标排放的企业进行处罚。

其次,要加强湖泊富营养化的治理。

湖泊富营养化是造成滇池水体富营养物浓度过高、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治理湖泊富营养化,可以采取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等综合措施。

比如,可以进行湖泊沉淀物的清理和处理,减少富营养物的释放;引入优良水生植物,增强湖泊的自净能力;建设湖泊湿地,增加湿地的面积,提高湖泊富营养物的截留和去除能力。

此外,还需要加强湖泊周边湿地的保护和修复。

湿地是滇池流域重要的生态系统,在维持滇池水质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的同时,还能提供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

因此,加强湖泊周边湿地的保护和修复是滇池生态修复治理的重要内容。

可以建立湖泊周边湿地保护区,完善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采取湿地恢复、重建和扩展等措施,提高湿地的生态功能和稳定水体环境的能力。

最后,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管理。

生态修复治理的效果需要通过科学、全面的生态环境监测来评估。

应建立监测网站,定期对滇池及其流域的水质、湿地状况、富营养化程度等进行监测,了解生态修复治理效果。

同时,要加强管理机构的建设和能力建设,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生态修复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综上所述,滇池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加强水质治理、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湿地保护和修复以及生态环境监测和管理。

生态水利、环境水利、城市水利完美结合的典范——云南省玉溪市星云湖抚仙湖出流改道工程

生态水利、环境水利、城市水利完美结合的典范——云南省玉溪市星云湖抚仙湖出流改道工程
主要 河流 入湖 污染 负荷 的监 测结 果 ,隔河 平均 每年
蓄 水量 2 0 . 2亿 m。 。现状 水 质劣 V类 ,蓝 藻爆 发频 繁 ,多 次发 生水 华 ,湖泊 富 营养 化严 重 ,达到 中~ 富 营养 型 ,湖泊 功 能衰退 老化 过程 加 速 。 抚仙 湖 、星 云湖 为滇 中高原姐 妹 湖泊 ,星 云湖
为上 游 湖泊 ,两 湖 由一 条 长 2 k 的 隔 河 相 连 , .2 m 多年平 均 星云 湖 向抚仙 湖 弃水 4 6 3 0万 m。 ,两湖 均
属 珠 江流 域西 江水 系 。
向抚 仙湖 输入 的 TN、TP 、C D O 数 量分 别 占 9条 主要 河 流 入 湖 污 染 总 负 荷 的 1 . 、1 . 和 70 34
3 . 。并且 ,隔 河泄水 主 要集 中在 雨季 、大 量蓝 73 藻和 营养 盐 随水 流 涌人 抚仙 湖 ,加重 了抚 仙湖 南部
的水质 污染 ,加 速 了富 营养 化发展 ,有引发 抚 仙湖
蓝 藻水 华 的危 险性 。
种 种迹 象表 明 ,星云 湖 已成为 抚仙 湖 主要 污染 源之 一 。由于抚 仙 湖是 一个断层 陷落湖 泊 ,蓄水 量
20 年 至 20 07 0 9年三个 监测 站点 三 年 的监 测 数 据 对
境 ,推动 了城 市化 进程 ,带动 了周 边土地 资 源 的综
2 2 5 m 最 大 水 深 1 5 2 ,平 均 水 深 9 . m , 1 .k , 5. m 01
为 我 国第二 深 淡水 湖 ,湖 岸线 长 8 . k ,湖泊 蓄 82i n 水量 2 0亿 m ,透 明度 7 0 0 . m,现状 水 质 为 工类 , 为 省级 自然 保 护区 。

滇池生态治理规划方案-最新版

滇池生态治理规划方案-最新版

滇池生态治理规划方案一、背景滇池位于中国大陆南部云南省,是中国最大的高山淡水湖泊之一,也是亚洲最大的内陆湖泊之一。

长江、珠江、怒江、澜沧江和元江的源头都在滇池周边。

由于人类活动和环境污染等多种原因,滇池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已进入一个危险的阶段。

因此,制定科学有效的滇池生态治理规划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标滇池生态治理规划的目标是恢复和保护滇池生态环境,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1.恢复和维护滇池水质,实现国家水质标准的要求。

2.保护滇池湿地生态系统,维护湿地生态安全。

3.增加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湖泊生物多样性。

4.减少土地开发和建设对滇池生态环境的破坏,保障可持续发展。

三、措施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制定以下措施:1. 恢复和维护水质措施1.1:建设污水处理厂兴建污水处理厂,将沿岸城镇和企业的废水集中处理。

使用高效、环保的处理技术,将处理后的水引入滇池。

措施1.2:淘汰老旧污水处理厂淘汰老旧污水处理厂,同时对老旧水厂进行大规模升级改造,提升处理能力和水质净化效果。

措施1.3:监管农业面源污染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监管制度,限制化肥、农药、养殖废弃物等农业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通过提高农业技术成果和管理水平,减少农业环境污染。

2. 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措施2.1:建立湿地保护区建设湿地保护区,保护滇池北岸和南岸原有的湖泊湿地生态系统。

同时,在新增扩建的城镇和企业项目中,严格限制湖泊和湿地的土地开发和建设用途,杜绝新的湖泊湿地资源失去保护的情况。

措施2.2:增加湿地面积扩展湿地面积,通过开展湿地恢复、重构、生态修复等方式,增加湿地面积。

重点引入自然的恢复和纳入水生态系统调控的统一规划,保障湖泊生态系统完整性。

3. 增加生物多样性措施3.1:禁止非法捕捞和采集加强滇池湖泊的保护力度,禁止非法捕捞、采集和贩卖水生动植物,特别是对于濒危物种的保护要加强,控制濒危物种数量和分布区域。

措施3.2:种植水生植物加强湖泊水生植物的种植、生长和维护,通过水生植物的覆盖和抑制光合作用,有效改善湖泊水质,促进生物多样性。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九大高原湖泊“三区”管控的指导意见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九大高原湖泊“三区”管控的指导意见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九大高原湖泊“三区”管控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4.25•【字号】云政发〔2022〕25号•【施行日期】2022.04.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九大高原湖泊“三区”管控的指导意见昆明市、玉溪市、红河州、大理州、丽江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为指导九大高原湖泊涉湖州、市(以下简称涉湖州、市)从严制定湖泊“三区”具体管控措施,实现依法治湖、科学治湖、系统治湖、责任治湖,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一、“两线”、“三区”名称及功能定位(一)“两线”、“三区”名称“两线”分别是湖滨生态红线、湖泊生态黄线。

“三区”分别是生态保护核心区、生态保护缓冲区、绿色发展区。

生态保护核心区是湖泊岸线与湖滨生态红线之间区域,生态保护缓冲区是湖滨生态红线与湖泊生态黄线之间区域,绿色发展区是湖泊生态黄线与湖泊流域分水线之间区域。

(二)“两线”、“三区”功能定位湖滨生态红线是具有生态功能的湿地、林地、草地、耕地、荒地(未利用地)等湖滨空间的管控边界线,是维系湖泊生态安全的生命线。

湖泊生态黄线是实现湖泊生态扩容增量、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缓冲空间管控边界线,是严禁开发建设的控制线。

生态保护核心区是流域生态安全格局体系的核心区域,是湖泊生态空间管控最严格的主导功能区,禁止开展与生态保护无关的建设活动,实现清零留白,还复自然生态。

生态保护缓冲区是湖泊的重要保护区域,是严禁开发建设的区域,以生态修复为重点,提高湖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绿色发展区是控制开发利用强度、调整开发利用方式、实现流域保护和开发利用协调发展的区域,以提升生态涵养功能、促进富民就业为重点,完善生态补偿和后期管护机制,建设生态特色城镇和美丽乡村,构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

二、“三区”管控指导意见(一)生态保护核心区管控以提升水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为目标,实行最严格生态保护制度,提出最严格监管要求,引导人口和产业逐步退出,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干扰,筑牢湖泊生态安全底线。

滇池蓝藻的治理规划方案

滇池蓝藻的治理规划方案

滇池蓝藻的治理规划方案1. 滇池蓝藻背景滇池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国家重要的水利资源之一。

然而,近年来,滇池蓝藻频繁爆发,引起了广泛关注。

蓝藻在水体中繁殖过多会导致水质恶化,甚至会产生毒素危及人类健康。

因此,为了维护滇池水域的健康,治理滇池蓝藻成为了重要任务。

2. 滇池蓝藻治理现状目前,滇池蓝藻治理主要采取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手段。

其中,物理控制是直接消除蓝藻的方法,主要包括抽水、接水、自然消退等。

化学处理主要是应用杀藻剂等药剂排除藻类。

生物治理则是引进或增殖掠食性生物,如鲢鱼、花鲢、小龙虾等,来控制藻类数量。

但是,这些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真正达到治理效果。

3. 技术手段3.1 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是一种注重生态系统修复的治理方法,对于滇池蓝藻治理也有积极的效果。

具体措施包括:•科学调控水位,适当增加湖泊深度和水流速度,以减少藻类的生长条件;•建设拦河坝,控制污染源和有害物质的排放;•建设湿地、沉淀池等处理设施,提高水质,减少藻类的生长条件;•增加水生植物,增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使湖泊的自净能力提高。

3.2 多效联合目前,治理滇池蓝藻多采用化学物质排除蓝藻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极易出现负面影响,如会对水生生物、水质和湖泊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综合利用多种手段,如物理除藻、有害藻类体积削减、抑制藻类生长等多种方式,以达到治理滇池蓝藻的目的。

3.3 人工清除人工清除即手动除藻,将湖泊中堆积的藻类用网、抽水泵将其清除。

该方法虽然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但是效果迅速明显。

需要注意的是,在清除蓝藻的同时,要注意减少蓝藻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4. 总体治理策略综合分析各种治理手段,对于滇池蓝藻的治理,建议采取如下策略:1.采用生态修复与物理除藻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水质;2.研究发展多效合一的治理模式,避免单一治理手段产生负面影响;3.强化污染源减排,研究环境友好型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4.加强水体管理、监测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定期发布相关数据信息;5.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推广环保理念,增强环保法律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r t ent ea m
星云湖地处东经 1 4’ ’ 12 8 5 一 Q ̄4 ’ ’, 北纬 4 1 ’2 ” 2 。2 ’0 ”之 间 ,属 中亚热 o 7 0 4 3 3
抚仙 湖相 联 。大 小入 湖河 流 1条 ,多 年平 均流 人 4
抚仙湖水量约2 O 万m O 。星云湖流域概况见表 4
tu s v l eT e p a n n o k t e sr tg fc mb n n o o t lw t o tm r a me tt e a i tt h e - u e in a d o r m a u .h l n ig to h tae y o o ii g t p c n r i b t i o h o t t n o r h b l a e t e e o f n t n e i o
张 琪 ,钟 晖
( 明理 工 大学 艺术与传 媒 学 院 昆明 6 0 2 昆 5 2 4)
摘 要 阐述 了高原湖 泊星云湖的 自然条件、 污染根 源和景观特 点 ,在此基础上通过本 项 目星云湖 南岸 ( 一期 )生 态整 治规 划,尝试在整个流域 范围内运 用G s I分析 生态湿地 建设 、农 业面源污染控 制和 重现 滨水空间等 ,改善 生态旅游价 值。规 划采 用顶 端控 制和 底端治理相 结合 的策略 ,恢复 星云湖流域 的生 态功
能,解决星云湖流域现有的突 出问题 。
关 键 词 高原 湖泊 景 观生 态 规 划 生 态 修 复 顶端控制 底 端 治 理
Ab t c T i a e e c i e h au a o d t n fp ae u l k - n y n L k ,p l t n s u c n a d c p sr t a h s p p r d s rb d t e n t r lc n i o s o lt a a e Xi g u a e ol i o r e a d ln s a e i uo f au e . c r i gt h c lgc lr h b l a in p a n i g o o t a k o n y n L k , t r d t s S a ay i,o sr c e trs Ac o d n o t e e o o ia e a i tt l n t fs uh b n fXi g u a e i t e o u e GI n lssc n tu t i o n i e o wel dc n r la rc l r o — on O r e p l t n a d r p o u e w t r o ts a e t r v h trq ai n c - c— t n a ,o t g iu t e n n p i t u c o l i n e r d c a ef n p c o i o e t e wae u l y a d e o o u S uo r mp t
收 稿 日期 : 0 0 1一 0 2 1— l 3 作者简介: 琪 (99 张 16-),男 ,讲师。研究方向:景观设计与文化。E nd:ar2@13 0 -  ̄ M e 3 6. r 0 on

5 2—
云 南星 云湖 南岸 生态 整 治规 划
1 。
带半 干燥 高原气 候 。位 于云南 省玉 溪市 江川 县城 : 1 m ,是 云南 九 大高 原湖 泊之 一 ,属珠 江 流 1 处 1k : 域 南 盘江水 系 的源头湖 泊 ,为滇 中高 原 陷落性 浅 水 湖 ,是抚仙湖 的上游湖泊 ,通过2 .k 2 m的隔河 与
19 年星 云湖水 质 为 Ⅳ类 ,预 期规 划 实施后 99 星云 湖水 质将 达到 Ⅱ类 ,提 高星 云湖及 周边 的 生 态观光 价值 ,改 善人 居环 境 ,打造 “ 中旅 游经 滇
12 星云 湖生态 综合 整治 技术 路线 .
本 项 目一 期 规 划 星 云 湖 南 岸 1 . k O5 m,宽 10 3 0m, 体 规划 面积 :2 0h 2 0 ~0 总 1 r 。周 围交 通便 n 利 ,有大片农 田环绕 ,环境优美 ,场地及周边 的景
星 云湖 生态综 合整 治技 术路 线 见 图1 。
表 1 星 云 湖 流 域概 况
1 项 目背 景
11 概 况 .
观资 源优 良。湖泊 湿地是 湖泊 的一 部 分 ,两者并
不相 同。绝大部分湖泊具有 中间深周边浅的特点 ,
而湖泊湿地 是发 育在湖泊 的边缘 ,也就 是指枯 水期
7 .-: m J /, 2 的部分 ,并 目总面积不低于8Ⅱ 。  ̄ JJ z . l T
s v hepr lm se it di n unL ke olet obe x se nXi g y a .
Ke r s Plta a e L d c p c lgc lPln ig Ec o c l sort n To n r Bot m y wo d ae u L k s an s a e E oo ia a nn olgia Re t a i o p Co t ol t o
环 境保 护科 学

第3 期
2 1 年6 0 1 月
环 境 管理 ・
云南星云湖南岸生态整治规划
E oo i l h bl t n P a nn f h uh B n f n y n L k n a c lgc a Re a ia i ln ig o e So t a ko g u a e i Yu n n i o t t Xi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