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历史系第一学期建议书单剖析

合集下载

历史系本科阶段荐读书目

历史系本科阶段荐读书目

历史系本科阶段荐读书目史学理论1.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

2.何炳松:《通史新义》,商务印书馆2011年。

3. 刘知几著,吕思勉评:《史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4. 彭刚:《叙事转向》(第二版),北大出版社2017年。

5. 钱穆:《中国史学名著》,三联书店2005年。

6. 乔治·古尔迪、大卫·阿米蒂奇:《历史学宣言》,格致出版社2017年。

7. 托什:《史学导论》,北大出版社2007年。

8. 严耕望:《治史经验谈》(《治史三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9.伊格尔斯:《20世纪的历史学》,辽宁教育出版社。

10.章学诚著,吕思勉评:《文史通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中国史1.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商务印书馆2017年。

2. 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3. 陈高华、陈智超等:《中国古代史史料学》(修订本),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

4. 鲁西奇:《中国历史的空间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5. 唐晓峰,、黄义军编:《历史地理学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6.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增订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年。

7. 徐宏:《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

8. 王震中:《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与王权的形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年。

9. 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2002年。

10. 葛兆光,《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

11.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修订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

12.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的政治文化》,三联书店2004年。

13. 梁庚尧:《南宋盐榷:食盐产销与政府控制(重修版)》,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4年。

历史系本科生必读书目

历史系本科生必读书目

历史系本科生必读书目作为历史系的本科生,阅读相关的经典著作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书籍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还能够培养我们的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以下是我认为历史系本科生必读的几本书目:1.《史记》《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司马迁撰写。

它以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叙述方式,全面而系统地讲述了从夏朝到西汉末年的历史。

《史记》不仅是古代历史学的开山之作,也是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参考书。

2.《战国策》《战国策》是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记载,是了解中国战国时代的重要文献之一。

它生动地展示了战国时期各国间的政治斗争、军事冲突和外交交往,对于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政治格局有着重要的意义。

3.《罗马帝国衰亡史》《罗马帝国衰亡史》是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的杰作,通过对罗马帝国历史的研究,探讨了罗马帝国从鼎盛到衰落的原因。

这本书对于我们理解帝国崛起和衰亡的规律以及帝国治理的种种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

4.《资本论》《资本论》是德国哲学家马克思的重要著作之一,也是政治经济学的经典之作。

这本书系统地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和运作机制,对于理解现代社会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有着深远的影响。

5.《东方世界的诞生》《东方世界的诞生》是法国历史学家朱利安·博格的作品,通过对东方文明的研究,探讨了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这本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东方历史和文化,还能够拓宽我们的历史视野,促使我们思考文明的多样性和交流的重要性。

6.《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是法国哲学家贝尔特兰·罗素的巨著,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哲学的发展和演变。

这本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西方哲学思想的源起和演进,还能够培养我们的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

7.《文化的转向》《文化的转向》是美国历史学家奥斯汀·库里的作品,通过对文化史的研究,探讨了文化的生成、演变和影响。

这本书对于我们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与历史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启示,也可以帮助我们思考现代社会中的文化问题。

历史系本科生精读书目四十种

历史系本科生精读书目四十种

历史系本科生精读书目四十种(参考稿)上学期有同学要求推荐一份阅读书目,许多同学都积极参与,提出了许多建议,魏亦乐同学还提供了一份十分详尽的书目,令我感动。

我考虑了很久,因为每门课都有参考书目,本书目不宜太多,觉得提供一份少而精的参考书目,尤其是作为历史系本科生理应精读的书目,可能更有意义,于是草拟这份书目。

民国时期,梁启超列出过《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胡适之列出过《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不过,梁启超称胡适的书目“文不对题”,可见,何等书重要也是见仁见智的事情。

这份书目是我个人的意见,对于世界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的论著相对薄弱,还有待完善。

之所以选择这些书,有几点考虑:一是基本典籍。

四年时间很短,不可能读尽中外经典,有选择性地读一些基本经典,非常必要。

二是史学理论的著作。

理论可以开启我们的研究思路,打开研究之门,真正掌握一种理论是受益终生的事。

三是一些代表性的名家著作,大家在读这些著作时,可以感受大师的风范,享受阅读的快乐。

现发给大家,仅供参考。

1.《论语》(版本甚多,可选择名家注疏本。

)2.《老子》(同上)3.《庄子》(同上)4.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5.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6.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7.刘知几著,赵吕甫校注:《史通新校注》,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

8.章学诚著,仓修良编注:《文史通义新编新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

9.洪迈:《容斋随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10.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长沙:岳麓书社,1994年。

11.永瑢等编:《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12.希罗多德:《历史》,王以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初版,1997再版。

13.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北京:三联书店,1956年。

14.汤普森:《历史著作史》上、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15.古奇:《十九世纪的历史学与历史学家》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 中山大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  中山大学

居民对各个王国的崩溃和分裂毫不关心; 只要他们的村社完整无损,他们并不在乎 村社转归哪一个政权管辖,或者改由哪一 个君主统治,反正他们内部的经济生活始 终没有改变。帕特尔仍然是居民的首脑, 仍然充当着全村社的小法官或地方法官, 全村社的收税官或收租官。”
印度村社的破坏 这些细小刻板的社会机体大部分已被破坏,并且正在归于 消失,这与其说是由于不列颠收税官和不列颠兵士的粗暴 干涉,还不如说是由于英国蒸汽机和英国自由贸易的作用。 这些家庭式公社本来是建立在家庭工业上面的,靠着手织 业、手纺业和手耕农业的特殊结合而自给自足。英国的干 涉则把纺工放在兰开夏郡,把织工放在孟加拉,或是把印 度纺工和印度织工一齐消灭,这就破坏了这种小小的半野 蛮半文明的公社,因为这摧毁了它们的经济基础;结果, 就在亚洲造成了一场前所未闻的最大的、老实说也是唯一 的一次社会革命。
婆罗门〔406〕主持村社的祭祀事宜。教师教村 社的儿童在沙上读写,另外还有管历法的婆罗门 或占星师等等。村社的管理机构通常都是由这些 官员和职员组成;可是在国内某些地方,这个机 构的人数较少,上述的某些职务有的由一人兼任; 反之,也有些地方超过上述人数。从远古的时候 起,这个国家的居民就在这种简单的自治制的管 理形式下生活。村社的边界很少变动。虽然村社 本身有时候受到战争、饥荒或疫病的严重损害, 甚至变得一片荒凉,可是同一个村名、同一条村 界、同一种利益、甚至同一个家族却一个世纪又 一个世纪地保持下来。
(四)文化渗透 1、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2、为侵略中国进行文化狡辩和制造舆论
结论: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就是通过这些侵略 ,一步步地把中国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奋勇反抗和谋 求国家出路的斗争。
二 、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 1、政治腐败。 2、技术落后。 3、在以上两者之外,统治者不能和不敢发动 人民。

历史学书单

历史学书单

历史学书单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中国近现代史学的经典教材之一。

该书系统地概述了中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通过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和社会变革。

本书不仅对于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轨迹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研究中国当代社会和问题的重要参考。

二、《欧洲文明史》《欧洲文明史》是西方历史学中的经典之作。

该书通过对欧洲文明的演进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从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到中世纪封建社会,再到现代工业革命和国家建设,详细描绘了欧洲历史的发展脉络。

该书着重分析了政治、宗教、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事件和影响,使读者对欧洲历史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三、《世界通史》《世界通史》是一本全面介绍世界历史的权威性著作。

该书以时间为线索,从人类文明的起源开始,逐步展示了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和进程。

通过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演变进行比较和分析,读者可以了解到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和各个国家的地位变迁。

该书对于拓宽视野、加深理解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和国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四、《中华民国史纲》《中华民国史纲》是对中华民国时期历史的系统总结。

该书以清末民初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重要事件为线索,详细介绍了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通过对中华民国时期的史实进行梳理和分析,读者可以了解到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节点和历史变革。

该书对于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轨迹和中华民国的历史地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五、《古代文明史》《古代文明史》是对古代文明的系统研究。

该书从人类文明的起源开始,对古代各大洲的文明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通过对古代文明的发展演变、社会制度和文化特点的描述,读者可以了解到古代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和各个文明的特点。

该书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六、《日本近现代史》《日本近现代史》是对日本近现代历史的系统研究。

该书从幕末明治维新开始,详细描绘了日本从封建社会向现代化的转变过程。

博士生在暑假期间应读的课外书

博士生在暑假期间应读的课外书

博士生在暑假期间应读的课外书暑假是个读书好辰光。

说到历史读物,我们不想按部就班的就媒体人视角推荐大路货,还是看看博士生的暑期在读书单吧,32位博士的100本书,学术范走起!赵玉明(社科院博士生)罗伯特•杰维斯:《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蔡炯昊(华东师大博士生)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罗志田:《经典淡出之后:20世纪中国史学的转变与延续》,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

王汎森:《执拗的低音:一些历史思考方式的反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

张光润(华东师大历史系博士生生)史华慈《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

邹铖(华东师大历史系博士生)黄道炫:《张力与限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陈耀煌:《统合与分化》,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2年。

马恒(华东师大博士生)朱维铮:《求索真文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方东树:《汉学商兑》,台北广文书局,1977年。

黄进兴:《从理学到伦理学》,中华书局,2014年。

裘陈江(华东师大博士生)王汎森:《执拗的低音》,三联书店,2014年。

《吕思勉论学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陈贵明(中山大学博士生)厦门大学刘永华教授的新书:Confucian Rituals and Chinese Villagers:Ritual Change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Southeastern ChineseCommunity,1368-1949.Brill,2013.这是刘老师在博士生论文基础上写成的专著。

他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关注闽西四堡,并在在当地进行为期10个月不间断的田野调查,可以说是国内相对早期对历史人类学研究路径的尝试。

他敏锐抓住礼生,这个中国乡村生活中极其重要的文化媒介,依托各种民间文献,特别是祭文本,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社会文化史变迁过程。

大学历史系必读书目

大学历史系必读书目

参考文献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

周启迪主编,《世界上古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米辰峰,《世界古代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林志纯、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商务印书馆。

伯恩斯著,《世界文明史》,商务印书馆。

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韦尔斯著,《世界史纲》,人民出版社。

吴于廑主编,《外国史学名著选》,商务印书馆。

朱庭光主编,《外国历史名人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汤普逊著,《历史著作史》,商务印书馆。

翦伯赞主编,《中外历史年表》,中华书局。

“精粹世界史”系列丛书,中国青年出版社。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

摩尔根著,《古代社会》,商务印书馆。

林耀华:《原始社会史》,中华书局,1984年。

东之龙、胡秉华,《穿越时空隧道—世界考古探秘》,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

吴汝康著,《人类自然史》,科学出版社。

林志纯主编,《世界上古史纲》,人民出版社。

阿甫基耶夫著,《古代东方史》,人民出版社。

费克里著,《埃及古代史》商务印书馆。

刘文鹏,《古代埃及史》,商务印书馆,2000年。

王海利,《法老墓迷雾三千年》,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

马宗达著,《高级印度史》,商务印书馆。

朱维之主编,《希伯来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

吴泽著,《东方社会经济形态史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刘学灵著,《东方社会政治形态史论》,上海远东出版社。

施治生主编,《古代王权与专制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塞尔格叶夫著,《古希腊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科瓦略夫著,《古代罗马史》,三联书店。

罗斯托夫采夫著,《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商务印书馆。

希罗多德著,《历史》,商务印书馆。

修昔底德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商务印书馆。

李维著,《罗马史》,商务印书馆。

兹拉特夫斯卡雅著,《欧洲文化的起源》,三联书店。

中山大学史学概论课程纲要

中山大学史学概论课程纲要

中山大学史学概论课程纲要总目录本课程基本情况 (1)导论 (2)历史与史学 (6)史学认识 (8)史学方法 (13)当代史学发展的若干趋势 (20)本课程基本情况一、开课系所:历史系二、开课年级:大二上三、开课教师:温春来(hsswcl@)四、修别:必修五、课程名称:(中文):史学概论(英文):Introduction to Historiography 六、学分数:3学分八、教学目标:《史学概论》是历史专业本科学生的基础理论课程,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了解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学科发展趋势,培养现代学术意识。

课程内容以史学认识和史学方法为核心,主要论述历史学的性质及其成立条件,探讨实践史学宗旨的各种方法及其有效性问题。

九、教材基本教材1、《中山大学史学概论课程纲要》2、《中山大学史学概论教学参考资料》扩展教材3、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4、乔伊斯〃阿普尔比等《历史的真相》,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5、严耕望《怎样学历史——严耕望的治史三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十、课程进行方式1.专题讲授教师讲授,教师、学生相互提问、讨论2.典籍研读学生课前熟读文献,教师课堂引导、讨论3.问题讨论学生分组、报告、相互讨论,教师点评、总结4.史料解析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通过解读史料学习、体会历史研究的方法5.论文分析师生一起分析具体的史学论文,加深对史学方法与学术批评的理解6.影视分析通过影视加深对史学性质、史学价值的认识7.学生自学鉴于时间有限以及学生的任务繁重,课程纲要中的个别内容由教师课堂指导,学生课外自学,不作考试要求十一、课室要求:多媒体课室十二、考试:平时成绩(期中论文)30分,期末考试70分。

说明:本课程纲要中所列举的书目,以黑体字突出者为必读。

导论从传统史学到唯物史观:中国人历史认知方式的巨变第一讲中国古代的历史认知方式一、强烈的历史意识1、源远流长的历史意识与史学传统(1)何谓历史意识觉得过去重要,有必要保存下来的意识历史意识+计年方法+文字→史学产生(2)史学传统A、从《史记〃殷本纪》谈起B、‚史‛的最初含义C、源远流长且不间断的史学传统2、帝王的时间正统观念(君)正朔:正,一年的第一天,朔,一月的第一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山大学历史系第一学期建议书单
中国古代史(先秦至隋唐:
顾颉刚:《古史辨自序》
李济:《安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夷夏东西说》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6。

杜正胜:《编户齐民》,台北市:联经出版社,1990。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日江上波夫《骑马民族国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4。

中国历史文献:
王国维《观堂集林》,乌程蒋氏刊本,1923。

中华书局,1959(据商务印书馆《王氏全集》本。

1991年重印。

顾颉刚等《古史辨》(1-7册,北京朴社、开明书店,1926-1941。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重版。

徐旭生(炳昶《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重庆中国文化服务社,1943。

科学出版社,1960增订本。

文物出版社,1985再版。

丁山(遗著《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科学出版社,1961。

上海文艺出版
社,1988。

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增订本,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晁福林《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杨向奎《中国古代社会与古代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

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人民出版社,1992。

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中华书局,1966。

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

高亨《文史述林》,中华书局,1980。

杨宽《古史新探》,中华书局,1965。

(可与杨宽《西周史》参阅,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金景芳《古史论集》,齐鲁书社,1981。

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三卷,中华书局1993。

李济《安阳》,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1999。

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

《续集》,科学出版社,1998。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83。

1999。

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91。

巫鸿《武梁祠》,三联书店2010。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东京文求堂影印本,1932,1935。

科学出版社, 1957重版。

容庚等《殷周青铜器通论》,文物出版社,1984据容氏《商周彝器通考》(燕京大学燕京学社,1941重编本。

胡厚宣《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二集、三集,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1944、1945。

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56。

1988再版。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

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中华书局,1983。

皮锡瑞《经学历史》,周予同注释,中华书局,1957。

另皮氏《经学通论》(中华书局, 1954,1982亦可参阅。

[台]高明《群经述要》,台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9。

刘家和《史学经学与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蒋伯潜《诸子通考》,正中书局,1948。

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重版。

庞朴《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海天出版社,1995。

何怀宏《世袭社会及其解体--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三联书店,1996。

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三联书店,1996。

朱狄《信仰时代的文明--中西文化的趋同与差异》,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弗雷泽《金枝》,徐育新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亦可参阅马氏《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

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世界史:
上古史:(法布罗代尔《地中海考古-史前史古代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魏风莲等译《新全球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选集》第三卷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著作选集》第四卷
朱龙华《世界历史-----上古部分》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TIPS:
凡以上所列参考书部分附有电子版,同学们可以利用图书馆或者网络借阅或者购买,无纸本偏好的同学可以下载电子版打印。

开列以上书单并非要求同学们全部看,只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阅读即可,再根据老师的要求,选取一部分书精读或者泛读。

切莫惊慌,呵呵~~
未注明出版社及出版时间的书目可能是文章,收录在学者个人的著作集当中或上网下载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