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传媒)电视塔的种类和构造

合集下载

西安电视塔万象城第一版设计

西安电视塔万象城第一版设计

西安电视塔万象城第一版设计
西安电视塔万象城第一版设计,以下是一个初步设计方案:
1. 建筑外观:电视塔整体呈现现代化风格,由金属材料构成,具有流线型的外形设计。

塔顶设置一个巨大的电视屏幕,可播放各种活动或者广告。

2. 商业中心:建筑底部设置一个大型商业中心,包括购物区、餐饮区、娱乐区等。

购物区设有大型商场,提供各种品牌的商品和服装。

餐饮区则提供多样化的美食选择,包括中餐、西餐、快餐等。

娱乐区设有电影院、游乐设施等供游客娱乐消遣。

3. 观光区:建筑中设置了观光区,包括塔内的观光电梯和观景平台。

观光电梯沿着塔体内侧上下运行,让游客可以欣赏到城市的美景;观景平台则位于塔顶,提供360度全景视角,让游客可以俯瞰整个城市。

4. 文化展示:建筑的一部分可以专门用来展示西安的历史文化,包括历史展览馆、文化艺术展示区等。

通过展示西安的历史文化,既可以吸引游客,也可以增强建筑的文化内涵。

5. 公共设施:建筑中还设置了公共设施,包括停车场、洗手间、休息区等。

这些设施方便了游客的停车和休息需求。

以上是一个初步的设计方案,具体实施还需要根据项目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

• 顶端天线
• 悬空观光廊
13级土木1班 韦利
4
设计师
江欢成(1938.11.23--) 土木结构专家。广东省梅 州市梅江区城北人。著名 工程结构专家 ,中国工程 院院士,上海现代建筑设 计集团总工程师,江欢成 设计事务所所长,曾领衔 设计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 和印尼雅加达电视塔等, 任世界第三高上海金茂大 厦设计总监
13级土木1班 韦利
3
建筑数据
• 球体
• 观光层
东方明珠塔最有特色的是把11个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的球体串联在一起。两个大的球 体直径分别为下球体50米和上球体45米。连接它们的是三根直径为9米的擎天立柱。最 高处球体直径是14米。整个建筑物的支撑完全靠三根深入地下的擎天立柱。 东方明珠塔有15个观光层。最高的观光层——太空舱位于350米,低一点的有位于263 米的主观光层和位于259米、90米的室外观光层。旋转餐厅位于267米。东方明珠塔中 还包含展览、餐饮和购物等其他功能。还有一个被称为太空酒店的20间客房也在两个 大球之间。 发射广播和电视信号的天线长118米。 2009年5月1日,位于东方明珠电视塔259米高的悬空观光廊——“凌霄步道”正式对游 客开放,游客可透过脚下的透明玻璃,俯看黄浦江两岸全景,感受在云中漫步的感觉。 悬空观光廊位于第二个主球体内,周长150米,宽2.1米,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720度 全方位”的视座、3
根直径为9米的的擎天大柱、下 球体、中球体和太空舱组成, 与毗邻的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的 两个巨大球体构成了“大珠小 珠落玉盘”的意境。“下球体” 直径为50米,安装在擎天柱的 68米至118米之间;“中球体” 直径为45米,安装在250米和 295米之间;而“上球体”即太 空舱置于335到至349米的高处, 直径为14米,上海东方明珠的 整个结构浑然一体,既雄伟又 壮美

《电视塔》

《电视塔》
经济效益
电视塔的建设和运营对于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影响。首先,电视塔的建设拉动了 建筑、电力、通信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其次,电视塔提供的各种通讯服务为城市 企业和居民创造了便利,降低了沟通成本,从而推动了经济发展。
CHAPTER 04
电视塔的维护与保养
电视塔的维护措施
01
02
03
定期检查
对电视塔进行定期检查, 包括结构、设备、线路等 ,确保其安全可靠。
03
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数字化技术 的不断发展,电视塔逐渐实现数字化 传输。数字化电视塔具有更高的传输 效率和更稳定的性能,能够满足高清 电视、数字广播和移动通信等新业务 的需求。同时,电视塔还逐渐具备了 信息化服务的功能,如提供Wi-Fi服 务和数据中心等。
电视塔的种类与特点
按照用途分类
电视塔可以分为广播专用塔、电视专用塔、广播电视共用塔等。其中,广播专用塔主要用 来发射广播信号;电视专用塔主要用于发射电视信号;广播电视共用塔则是广播和电视信 号共用的塔。
CHAPTER 02
电视塔的结构与设计
电视塔的结构
塔基
电视塔的塔基通常采用圆形或八 边形设计,以增加稳定性。塔基 深度根据地质条件和塔高而有所 不同,需确保抗风、抗震等安全
性要求。
塔身
电视塔的塔身呈柱形,由钢筋混 凝土或钢结构构成,根据设计要 求,塔身截面形状可采用圆形、
方形或其他形状。
塔顶
塔顶通常配备有天线、发射装置 或其他设备,用于发送和接收电
视信号。
电视塔的设计理念
功能性
电视塔的首要功能是发送和接收电视信号,因此设计时需确保其功 能性,满足信号传输的需求。
美学性
电视塔作为城市标志性建筑之一,其美学性也是设计时需要考虑的 因素。设计应体现现代建筑的美学理念,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电视塔

电视塔

加拿大多伦多,553米多伦多是加拿大第一大城市,同时也是加拿大电视、广播(英语节目)中心。

矗立在安大略湖畔、高达553.34米的多伦多电视塔,作为多伦多的象征,尤为引人注目。

多伦多电视塔被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独立建筑物(不包括在高大的建筑物上另架起的电视塔)。

电视塔是由经营铁路、公路运输、旅馆和电讯等业务为主的加拿大国家铁路公司兴建的,于1973年2月6日破土动工,1976年6月26日落成并对公众开放,全部工程耗资4400万美元。

电视塔以加拿大国家铁路公司英文缩写命名,故称CN塔。

由于该塔的设计新颖、独特,一建成便誉满全球。

俄罗丝莫斯科,540米莫斯科奥斯坦金诺广播电视塔于1967 年建成,是世界上第二高的独立建筑。

其建筑重量超过55,000 吨。

奥斯坦金诺电视塔高达1,771 英尺(540 米),对于一个不是以摩天大楼著称的城市来说算是一个建筑奇迹。

游客到达塔的观景台只需58 秒。

观景台位于离地面1,105 英尺(337 米)的高空,从这里可以用全新的视角欣赏莫斯科。

观景台下面是“第七天空”餐厅的 3 个用餐室,在这个餐厅中可以享受到欧洲美味和俄罗斯传统菜肴。

奥斯坦金诺广播电视塔不仅仅是一个观光景点,同时还通过无线电讯网络发射着11 个电视台、12 个广播电台和17 个卫星电视节目的信号。

中国上海,468米上海东方明珠塔,高于地面468 米,是亚洲第一高塔,世界第三高塔,仅次于国家塔和奥斯坦金诺电视塔。

上海东方明珠塔位于陆家嘴末端,黄浦江畔,与世界著名的上海外滩遥相呼应。

鉴于上海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地位,天才的设计者设计了11 个大大小小不同高度的球形建筑,以及一些球形的设施,矗立于绿树青草之间,营造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意境。

马尼西亚吉隆坡,421米到吉隆坡不到吉隆坡塔,这样的旅游绝对是不完整的!吉隆坡塔位于金三角的中心腹地,吉隆坡的商业和娱乐区,高达421 米/1,403 英尺。

盐城广播电视塔双钢板组合剪力墙结构技术

盐城广播电视塔双钢板组合剪力墙结构技术

播送电视塔双钢板组合剪力墙构造技术工程档案——播送电视塔播送电视塔主塔地下2层,地上总高度195m,其中标高114.45m为观光层,标高145m 上部为天线。

主塔平面呈八角形,边长3438mm。

主塔采用双钢板组合剪力墙构造,为国首例钢板组合剪力墙筒体构造。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构造设计使用年限50年。

创新技术——双钢板组合剪力墙构造钢板剪力墙构造可提高构造承载能力,有效降低构造自重,作为一种新型抗侧力体系能充分利用钢板的拉力场效应,具有弹性初始刚度大、位移延性系数大、变形能力大和良好的塑性性能、稳定的滞回特性等优点,而且施工进度快、效率高,利于装配化、构件化。

虽然双钢板组合剪力墙构造体系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具有广阔的开展前景。

播送电视塔坐落于市城南新区跃马路聚亨路,总建筑面积37735m2,由基座、塔身、观光休闲区和播送天线四局部组成。

基座3层,高22.75m,塔身高102m,由呈盐晶体造型的体块错落叠加而成。

播送电视塔主塔地下2层,地上总高度195m,其中标高114.45m 为观光层,标高145m上部为天线〔见图1〕。

主塔平面呈八角形,边长3438mm〔见图2〕。

图1 播送电视塔立面图2 主塔标准层平面主塔采用双钢板组合剪力墙构造,主塔筒壁厚度为300mm,筒壁外侧钢板通过栓钉、连接钢筋及加劲板与筒壁后浇筑混凝土形成整体构造,钢板材质为Q345B。

主塔不同标高混凝土强度等级C30~C50不等,构造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使用年限50年。

主塔施工难点安装精度高,变形因素多。

本工程构造形式特殊,安装精度高于一般高层建筑和塔桅构造,构造安装质量控制难度大。

除测量、焊接等影响安装精度的因素外,构造高度变化,因季节温差、昼夜温差、日照引起的构造温差,混凝土的收缩与X变等因素也加大了施工阶段构造的变形控制。

高空焊接量大。

主塔每节筒体由8块单元钢板组成,每块单元钢板的外侧水平及垂直焊缝均为全熔透焊缝,高空焊接量大。

河南郑州电视塔塔结构施工技术

河南郑州电视塔塔结构施工技术
11:24
4. 施工流程
(1)分十个步骤 (2)按由低到高、由内到外的顺序
(3)塔吊的转换
11:24
5. 关键施工技术
测量控制网布设 选择塔中心点O,TM1,TM2, TM3,TM4,TM5(注:TM1~TM5分 别是15轴线,11轴线,7轴线,3轴线, 19轴线与塔体中心点距120m的方向点, 由全站仪直接放样所得),KZ1,KZ2, KZ3,KZ4(注:K1~K4分别在塔体东、 南、西、北四个角点距塔体中心300m左 右的位置) 。 把业主移交的原始控制点的标高, 用水准仪引测水准点到塔体钢柱上,并 用红油漆做好标记。根据钢结构安装进 度的要求加密水准点、标高控制点的引 测采用往返观测的方法。对于布设的水 准点应定期进行检测,以防地基沉降, 引起高程控制点的异常变化。
(1)测量技术
11:24
5. 关键施工技术
(2)大型弯曲结构柱(桉叶糖形柱)安装技术
措施1:选择合适的吊装设备。塔座结构内桉叶糖形柱采用100吨汽车吊 进行吊装,塔座以上桉叶糖形柱用内附ZSC50180平臂塔吊进行吊装。 措施2:对构件进行合理分段。根据结构自身特点,将钢柱构件分为X节 点构件和直线段构件,综合施工现场条件和内附式平臂塔吊性能参数对 构件进行合理分段。(塔座区域分5段,重量8.8-18.1t;塔身45节点分 成105件,直线段分10段共100节,重量不大于35t) 措施3:根据分段后单个构件的重量、形状等,采用三维模拟技术对构 件重心进行有限元分析,找出起吊点,将钢丝绳水平夹角控制在60度以 内。 措施4:为解决桉叶糖形柱安装难题,首先建立模型对桉叶糖形柱安装 过程中的承载力和变形情况进行模拟施工验算,根据计算结果(应力比 满足要求,刚度不符合要求)和构件的分段部位设置临时支撑点。 (53.000m、85.000m、128.000m)

广州电视塔设计介绍-建筑特点介绍(2)ppt课件

广州电视塔设计介绍-建筑特点介绍(2)ppt课件

夜景工程
结构形式
混凝土核心筒 钢结构外筒 = 立柱 +
环+
斜撑
外筒构件尺寸
内筒构件尺寸
14m
• 阻尼器示意图:两个钟摆式 金属球用来缓和天线的摆动 ,而消防水箱则用来减少塔 体振动的加速度。
广州市新中轴线电视塔 - 设计介绍
10Biblioteka 础:设计重点平面布置图
基础:
设计重点
剖面图
节点:
设计重点
楼面
设计重点
性能化抗震设计
性能指标
地震烈度
多遇
设防烈度
罕遇
抗震目标 梁性能
支撑性能 柱性能
没有破坏 弹性 弹性 弹性
有破坏,但可修 补
不可倒塌
允许进入塑性, 允许进入塑性, 控制塑性变形值 控制塑性变形值
允许进入塑性, 允许进入塑性, 控制强度退化 控制塑性变形值
弹性
允许进入塑性, 控制强度退化
核心筒
弹性
弹性
允许进入塑性, 控制塑性变形值
天线:
设计重点
插入式天线转换桁架立面位置示意图
天线:
设计重点
主钢桁架
天线转换桁架平面布置示意图
电视塔每层楼顶部结构
谢谢
高宽比 = 7.3
60m x 80m
高宽比 = 7.5
建筑参数
【建设地点】:广州市海珠区赤岗塔, 珠江新城对岸 【开工时间】:2005年11月25日 【竣工时间】:2009年9月, 主塔体完 成封顶 ,2010年10月1日,正式对外 营业。 【占地面积】:17.546万平方米 【建筑层数】:107层 【建筑面积】:11.4054万平方米 【建筑高度】:塔身主体454米,天线 桅杆156米。总高度600米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广州电视塔概况

广州电视塔概况

广州电视台概况新电视塔高610米,由一座高454米的主塔体和一个高156米的天线桅杆构成,见图2-1。

其结构通过外部的钢斜柱、斜撑、环梁和内部的钢筋混凝土筒充分展现建筑造型。

建成后将成为未来的一大标志性建筑。

电视塔塔体包括37层不同功能的封闭楼层,地下两层,具有观光旅游、电视广播发射、文化娱乐三大功能。

包括塔顶观光平台,大型礼仪大厅,历史民俗文化展览馆,高科技3D、4D动感电影院,旋转餐厅“空中漫步”,省市台电视广播发射用房、办公用房、地下停车库等。

第一节 2.1 工程简述表2.1-1 工程概况简述表序号项目内容1 工程名称新电视塔机电安装工程2 建筑功能电视塔具有观光旅游、电视广播发射、文化娱乐三大功能,包括:塔顶观光平台,大型礼仪大厅,历史民俗文化展览馆,高科技3D、4D动感电影院,旋转餐厅,风味食街,“空中漫步”,省市台电视广播发射用房、办公用房、地下停车库等。

3 建设地点市海珠区新港中艺苑路。

4 建设单位新电视塔建设有限公司5 设计单位奥雅纳工程顾问公司、市设计院6 监理单位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图2-1 广州新电视塔效第二节 2.2 机电工程概述新电视塔是集广播电视发射、观光旅游、餐饮、展览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建筑,其建筑规模宏大,机电系统众多,设备先进,功能齐全。

本次招标机电安装专业分为四大系统:包括电气系统、给排水系统、空调通风系统、消防系统。

表2.2-1 机电工程概况一览表第三节 2.3 投标范围及内容1 本招标工程招标文件、机电招标图纸等所显示的电气系统、给排水系统、空调通风系统、消防系统等全部工作,其主要包括如下内容:表2.3-1 投标范围及内容一览表2与工程相关方的工作界面划分表2.3-2 工程范围界面划分一览表第四节 2.4 建筑地区特征表2.4-1 建筑地区特征一览表第五节工程各标高段功能及主要机电设备分布情况工程各标高段功能及主要设备分布见图2.5-1。

84.8~116.0m 高科技娱乐厅、4D 电影院、平台花园、设备、避难层6.8~32.8m 主入口、展览大厅、会议、办公/设备448.8~459.2m 公安通讯机房、电梯机房、观景台、娱乐设施147.2~168.0m 观景厅、小食、设备用房、平台花园高压配电屏 、干式变压器 、低压控制柜 、柴油发电机组 、离心式水冷冷水机组、冷冻、冷却水泵、生活变频加压泵、生活转输泵168.0~334.4m 空中漫步楼梯334.4~355.2平台花园、茶室、发射机房376.0~448.8观光大厅、旋转餐厅、厨房、电梯机房、发射机房、配电房459.2~610.0m 桅杆冷冻、冷却水泵 风机盘管00生活变频加压泵、生活传输泵、生活中间水箱热交换器、生活变频加压泵、生活传输泵、水箱冷模块式冷水机组、冷冻、冷却微波设备 、 电视发射设备 套旋转高压配电屏、干式变压器 、微波设备 、游乐设备天线发射装置、娱乐设施-10.0~±0.0m 车库、食街、展览、消防中心、变配电房、设图 2.5-1 各标高段功能及主要机电设备分布第六节 2.6 机电安装主要工程量表2.6-1 电气专业主要工程实物量表表2.6-2 给排水管道主要工程实物量表表2.6-3 消防工程(±0.000以下)主要实物工程量表2.6-4 消防工程(±0.000以上)主要实物工程量表2.6-5 消防报警工程(±0.000以下)主要实物工程量表表2.6-6 消防报警工程(±0.000以上)主要实物工程量表2.6-7 通风空调专业主要工程量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塔21-6-1 电视塔的种类和构造目前我国的电视塔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由塔基、塔身、塔楼、桅杆、梯井及塔座等部分组成,其种类和构造见表21-24。

电视塔的种类和构造表21-2421-6-2 塔基施工电视塔的塔基,泛指零米以下的塔结构,特指直接与地基接触的结构,如圆板、环板、桩及承台等。

21-6-2-1 塔基施工要点电视塔的塔基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分别采用环板、圆板及正锥壳等;另一种是桩基础,可分别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或大直径扩底灌注桩,并在桩的顶端设置钢筋混凝土圆板或其他形式的板状承台。

塔基施工的要点为:1.由于塔基一般均为深基础,而且又是大体积混凝土,所以在施工前必须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土方开挖和基坑边坡支护方案;(2)降、排地下水的措施;(3)桩基础施工方法和设备选用;(4)基础底板或壳板结构施工方法;(5)垂直与水平运输方法;(6)土方回填施工方法;(7)施工质量要求和安全保证措施。

2.当基础混凝土较厚时,应分层进行浇筑,每层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不得留施工缝。

每层混凝土间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进行处理。

3.基础底板应按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组织施工,关键是防止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

因此,应通过计算确定混凝土的浇筑方案、入模温度、养护方法和养护时间,并采取有效措施使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混凝土外表面与环境的温差小于或等于25℃。

4.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塔基内的钢筋位置准确,尤其是从底板上伸出的竖向钢筋,由于要与上部塔身钢筋相连接,所以应采取有效固定措施,防止钢筋位移。

当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时,尤需注意水平环向预应力埋管位置的准确,埋管一般宜用镀锌钢管,水平埋管亦可采用波纹管。

21-6-2-2 塔基施工质量要求1.混凝土的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

2.钢筋必须有质量证明文件,现场抽样复试结果,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该种钢材的技术标准。

3.基础位置尺寸的允许偏差,不得超过下列数值:(1)基础中心点对设计中心的位移小于或等于10mm;(2)底板结构厚度小于或等于+20mm;(3)底板边长、环板(圆板)外半径小于或等于+50mm;(4)环板内半径小于或等于-50mm。

21-6-3 塔身施工21-6-3-1 塔身施工要点塔身是电视塔的主体,塔身高度一般占总高度的2/3~3/4,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混凝土用量为总量的50%~70%。

因此,塔身施工的速度与质量,控制着整个电视塔的进度与质量。

塔身施工要点如下:1.施工方法选择塔身施工方法常见的有滑模、倒模、爬模、升模等几种。

具体选用哪种施工方法,要根据塔身设计形式、高度、施工设备条件,以能满足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及综合效益为主要原则。

应尽量采用成熟的施工工艺,当采用新工艺和新方法时,应先做好技术论证和必要的试验,取得可靠的数据后方可实施。

目前国内一些电视塔的施工方法见表21-25。

表21-25对于圆形塔身宜用滑模及滑框倒模工艺;对于多边形、肢腿式塔身,为保证棱体的直线度及外表平整,宜采用提模、爬模工艺。

2.模板和平台系统设计塔身施工的模板系统设计应包括模板、支撑约束、连接件、提升架等,并应符合以下原则:(1)强度可靠,刚度符合设计要求;(2)安装简便,连接紧密,收分灵活;(3)易于加工制作,便于维修。

平台系统设计包括操作平台、料台、吊脚手架、随升垂直运输设施等,并应符合以下原则:(1)整个系统布局合理,便于施工操作;(2)整体刚度好,承载力强,利于纠偏和调平;(3)在塔身变直径或变截面时适应性强,拆改方便,拆改后全系统仍具有足够的整体刚度、承载力和安全保证。

3.提升系统设计模板和平台的提升系统,应采用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液压爬升千斤顶或提升机为主,简易提升机具为辅。

宜优先采用提升力为60kN以上的大吨位千斤顶,并配以φ48×3.5的钢管式支承杆,可相对减少千斤顶数量和爬杆用钢量,亦可减少平台升差,提高系统承载力。

对无整体操作平台的模板或操作架的提升,可采用塔吊、拔杆等起重设备。

4.塔身钢筋及预埋件施工塔身内的竖向钢筋下料长度控制在4~6m范围内,竖向钢筋的连接可优先采用冷挤压套管、锥螺纹管等机械连接接头。

当塔身为连续变截面圆形筒壁时,则竖向钢筋向圆心的倾斜角应有限位措施。

水平环筋的间距应按设计要求设置,且在每层混凝土浇筑面上至少有一道绑扎好的水平环筋。

为保持筒壁中内、外排钢筋的排距尺寸,应设置钢筋支架,间距不大于1m。

预埋件的锚固钢筋应避开塔体结构的主筋及预应力埋管。

当塔身采用滑动模板施工时,预埋件的设置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

5.塔身混凝土施工应采用同一厂家的水泥和同一砂场的同种砂配制混凝土,以保证塔身混凝土颜色均匀一致。

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耐久性应经试配确定,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强度增长和施工速度的关系,应根据所采用的施工方法经计算或试验确定。

混凝土应沿塔身高度分层、对称、均匀连续浇捣。

每层混凝土的厚度应根据所采用的施工方法而定,滑模时宜为200~300mm,其他移置式模板以不大于500mm为宜。

浇捣混凝土时应匀称地变换混凝土浇筑的起点和方向,以免引起塔身扭转。

塔身混凝土宜连续浇筑,在同一模板高度内一般不留置施工缝,特殊或重要部位的水平施工缝应按设计要求处理。

要注意限制施工缝的静停时间,一般应控制在24h以内。

6.测量系统控制包括建立平面控制网、塔身结构施工放样、垂直度与扭转监测、标高控制、平台水平度的观测和调平、沉降观测、日照变形观测等,其中:(1)平面控制网:应采用独立坐标系统,根据设计定位条件、施工方案和场地情况综合考虑,控制网应包括塔的主要轴线,网的中心就是塔的中心,并从已知水准点引测3个深埋的水准点供施工使用;(2)塔身结构施工放样:根据平面控制网按设计尺寸通过测量手段,放样在任何高度的施工面上,并保证要求的精度,重点是塔身中心点、任意标高处的筒体半径以及主要轴线角度等的控制点;(3)垂直度和扭转监测:塔身垂直度和扭转的监测是施工的主要环节,常用的方法有:激光铅直仪法:在塔心中央安置3~4台激光铅直仪,可用于200~500m高的塔身垂直度监控;光学铅直仪法:适用于高度100m左右的直接投测或分段投测,分段距离小于100m;线坠法:将重20kg的线锤用细钢丝吊挂,并配以阻尼油箱。

此法仅作为辅助测量,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塔外经纬仪法:在地面主控轴线上安置3~4台经纬仪或激光经纬仪,仪器安设点至塔中心的水平距离宜为塔高的1.5~2倍;(4)标高控制:在塔身内+1.00m标高处设水准基点,用钢尺向上量度,每40m设一置换尺寸,各段采取综合累计读数;(5)平台水平度观测和调平:可采用FA-32型自动安平水准仪找平;也可用BJ-84激光铅直仪加水平扫描头找平;还可用连通水管找平。

找平时在所有承重杆上找出一条水平线,以此为依据校准限位卡挡体的标高,从而控制平台水平度;(6)沉降观测:在施工中或竣工后要对电视塔进行系统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点埋于塔身上,为便于施工期间观测,沉降点应埋在±0.00以下,塔座装修完后,将沉降点移到±0.00以上,供竣工后长期观测用;(7)塔身施工日照变形观测:应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部位条件下的日照变形规律,指导塔身及其上部结构的施工和放样工作。

观测内容包括:混凝土塔身温度分布值、大气温度及风速值、记录塔中心点在各时间段内偏离中心线的位移值和方向,提出观测报告,绘制塔身日照变形曲线,即位移-时间曲线。

7.垂直运输塔身及混凝土桅杆施工一般采用内爬塔随升式平台,金属起重拔杆。

(1)内爬塔式起重机当安装于塔身内时,必须进行结构验算,并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当其支承于筒壁时,宜采用预留洞的方法。

内爬塔的技术性能应满足下列要求:最大幅度及最大额定起重量;最大起升速度以100m/min为宜。

慢就位钩速为0~5m/min;塔身自由高度宜大于20m;塔机能在20.7m/s的风速下正常工作,在13.8m/s风速时能正常进行顶升作业;在非工作状态,臂架应能随风自由回转;塔机使用期限,应能满足施工周期的要求;必须设有可靠的避雷系统;(2)塔桅起重机:宜架设在塔身顶部,应与混凝土施工同步埋设移位用的机座、钢丝绳导向轮及操作平台用的埋件。

起重机臂架长度一般不宜超过20m,可按6~7m一段进行拼接,配套的卷扬机宜选用无级变速、多级或慢速卷扬机;(3)附着式爬升井架:是利用筒壁作承力结构,同电动或液压机械作相对提升,随塔身高度不断升高而上升,其起重动力宜选用50~100kN单、双筒变速卷扬机;在垂直运输机械设备拆除前,应编制专门的拆除方案,经主管技术负责人审批,并对参与拆除的有关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后方可实施。

8.预应力施工有的塔身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施工时应注意:(1)埋管:宜用镀锌钢管,水平埋管也可使用波纹管。

埋管位置应正确,水平埋管在任意10m长度内的偏差值不得大于±20mm;竖向埋管每段的垂直度应控制在5‰以内,端部承压板应垂直预埋管中心线;(2)下料及穿束:钢筋下料长度,应按孔道实际长度加上两端锚具、张拉千斤顶、工具锚等的长度计算确定。

孔道穿束宜采用后穿法。

用于穿束的连接器和竖向穿束的预应力筋临时固定卡具,均应进行负荷试验,安全系数应大于2.5;(3)张拉: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应按对称的原则进行,并应以应力控制为准。

张拉控制应力σcon由设计给定,同时进行伸长值校核。

伸长值测定范围为0.1~1.0δcon,与设计计算值相比,其差值一般应为计算值的-5%~+10%。

采用超张拉法减少预应力筋的松弛损失时,其张拉程序可采用0~1.03σcon;(4)预应力孔道摩阻损失试验:应在预应力筋正式张拉前进行,并按照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中的有关规定进行孔道摩阻损失计算,摩阻损失值需经设计认可后方能正式进行钢筋张拉;(5)灌浆:灌浆前应通过优化确定水泥浆的配合比和灌浆参数。

灌浆用的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级,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浆28d的强度不应低于M30或设计规定,水泥浆的流动度应满足工艺要求,水灰比最大不得超过0.45,搅拌后3h的泌水率宜控制在1%以内,最大不超过2%。

水泥浆应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得少于60s,搅拌好的水泥浆停放时间一般不超过30min。

竖向孔道灌浆应由下向上进行,既可接力灌浆,也可分段灌浆。

水平孔道灌浆时,应一次连续灌浆完成,一待另一端冒出浓浆后,封闭出浆口,继续加压,稍后再关闭灌浆机;(6)封头:预应力钢筋应在灌浆结束后进行封头,封头用C30级以上混凝土或按设计要求。

施工时严禁强烈振动外露的预应力钢筋的端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