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统计年鉴宏观经济指标数据处理:17-4 在京旅游花费构成情况(2005-2018年)

合集下载

2005年中国旅游业公报

2005年中国旅游业公报

2005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国家旅游局(2006年9月)2005年,我国旅游业保持了较快增长,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全面恢复到2003年“非典”之前的增长轨迹。

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12029.23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92.96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3%和13.8%;国内旅游人数12.12亿人次,收入5286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0.0%和12.2%;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3102.6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5%;旅游业总收入7686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2.4%,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4.2%。

一、入境旅游业实绩2005年,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继续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主要统计指标同比增幅都达到两位数:——入境旅游人数达12029.2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3%。

其中:外国人2025.5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6%;香港同胞7019.3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5%;澳门同胞2573.4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6%; 台湾同胞410.9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5%。

——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4680.9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1%。

在入境过夜旅游者中,外国人1641.9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2%; 港澳同胞2680.8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7%; 台湾同胞358.1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5%。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292.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8%。

二、国内旅游业实绩2005年,我国国内旅游继续快速增长,出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保持两位数的增幅。

——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12.1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0%。

其中:城镇居民4.96亿人次,农村居民7.16亿人次。

——全国国内旅游收入5285.86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2.2%。

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3656.13亿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1629.73亿元。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436.1元,比上年增长2.0%。

中国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指数统计(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06年)

中国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指数统计(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06年)

104.8 125.2 113.2 118.8 111.6 107 109.6 129.7 159.4 125.2 120.7 124.3 123.1 112.5 112.6 116.9 118.5 117.9 117.3 121.1 109.4 114.2 115 119.9 109.2 112.7 114.3 101.9 111.5
112.1 116.3 113 113.3 113.1 116.6 117 113.1 114.1 112.6 114.7 112.2 111.6 113.8 114.6 113.6 112.7 113.3 111.8 114.6 113.8 123.8 128.6 128.6 127.7 121.6 123.2 137 124.4 124 120.5 121.9 123.1 122.4 112.3 116 114.2 116.2 113.8 115.1 116.4 116 120.4 113.5 117
117.6 111.3 109.5 113.5 113.4 110.4 117.2 112.4 119.7 110.9 108.4 117.7 121.7 123.8 103.8 139.4 103.1 117.1 129.3 115.4 118.3 117.2
117.9 112.3 100.8 110.9 109.1 110.6 117.7 110.2 116.7 114.9 111.6 118.6 115.2 124.5 103.1 142.9 103.5 117.8 139.5 115.7 119.4 117.3
116.7 118 115.5 114.1 116.5 115.6 119.6 119.5 119.3 118.7 117.8 115.7 118.1 120.8 113.2 111.3 110.9 114.9 113.9 116.3 116.7 114.5 119 125.9 116.3 117.9 120.4 117.2 115.3 115.7 128.9 124.9 113.7 124.4 120.9 111.8 114.1 123.1 122.4 119.3 116.3 117.8 121.1

北京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Beijing

北京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Beijing

北京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北京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北京市统计局2005年12月21日根据北京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第三产业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法人单位4594个,占全市法人单位的1.8%;从业人员43.0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6.1%。

表1 按行业划分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主要经济指标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全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法人单位12649个,占全市法人单位的4.9%;从业人员28.5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1-的4.0%。

表2 按行业划分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主要经济指标三、批发和零售业1、企业数量及从业人员全市批发和零售业的法人单位72880个,占全市法人单位的28.5%;从业人员83.2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11.8%。

表3 按登记注册类型划分的企业法人单位及从业人员情况2、经济总量及构成-2-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批发和零售业全年销售总额为10722.6亿元。

从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完成销售总额9485.2亿元,占批发和零售业销售总额的88.5%;外资企业完成销售额1237.4亿元,占11.5%。

表 4 按登记注册类型划分的批发和零售业主要经济指标从行业分类看,在批发和零售业销售总额中,批发业占81.1%,零售业占18.9%。

表5 按行业划分的批发和零售业主要经济指标-3-四、住宿和餐饮业1、企业数量及人员全市住宿和餐饮业的法人单位9748个,占全市法人单位的3.8%;从业人员38.4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5.5%。

表6 按登记注册类型划分的企业法人单位及从业人员2、经济总量及构成经济普查数据显示,住宿和餐饮业主营业务收入为361.4亿元。

从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248.4亿元,占住宿和餐饮业的68.7%;外资企业为113.1亿元,占31.3%。

北京市2005年暨“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北京市2005年暨“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北京市2005年暨“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2006-01-24 13:47:412006年1月24日2005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及中央对北京市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决落实宏观调控措施,紧紧围绕新的城市总体规划和“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结构调整步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实现了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十五”计划顺利完成。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14.5亿元,比上年增长11.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7.7亿元,下降1%;第二产业增加值2100.5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4616.3亿元,增长11.2%。

按常住人口计算,当年人均GDP达到44969元(折合5457美元),比上年增长8.1%,是2000年的1.9倍。

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2%,比2000年下降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贡献率为33.8%,下降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率为66.4%,提高14.4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2.5:32.7:64.8变化为2005年的1.4:30.9:67.7。

“十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9%,超出“十五”计划目标2.9个百分点,高于“九五”时期平均增速1.6个百分点。

其中三次产业年均分别增长2.7%、11.7%和12.3%。

表1: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三次产业比重变化情况全市万元GDP能耗为0.81吨标准煤,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3.9%,降幅高于上年1.1个百分点。

万元GDP水耗为50.9立方米,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9.8%。

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6%,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比2000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北京旅游价格指数编制研究报告

北京旅游价格指数编制研究报告

北京旅游价格指数编制研究报告一旅游价格指数理论及编制实践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2012年世界旅游过夜旅游者人数达163.5亿人次,这一巨大的游客流量对当年的GDP产生了9%的直接、间接和引致效应。

作为一个快速增长的行业,旅游业将被赋予更多的关注度。

旅游核算在衡量和分析世界及地区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旅游价格是旅游核算体系中旅游产品价值的体现。

从微观层面看,旅游价格体现了旅游交易过程中旅游者支付的货币量或供给商获得的收入;从宏观经济运行来看,旅游价格是旅游供求状况和一个国家币值变化的综合反映。

旅游价格竞争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目的地整体旅游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如某一国家或地区较低的TPI 可能使其成为一个更具吸引力的目的地,增强游客购买力。

为了有效反映旅游价格的变化,我们需要将其价格数据形成一个时间序列,并以指数的形式表现出来。

旅游价格有两个制定主体,一是以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主的调控性定价,如交通,这部分价格不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二是随市场供需变化而自然形成的价格,其中又分为两部分,即在旅游淡旺季影响下形成的价格(如景区)和受当地经济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变化影响的价格(如住宿、餐饮、购物等)。

当然,对于大部分的旅游商品价格来说,均受国内生产总值、居民可支配收入等因素的影响。

价格指数可以有效实现对市场价格的监测,有助于政府部门及各企业制定合理的旅游价格,以期达到“疏拥聚散”的效果。

为了区分受不同因素支配下的旅游价格变化及从整体上反映旅游商品及服务的价格变化情况,我们需要首先编制一个类似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旅游价格指数”,以反映旅游者消费的一揽子商品和服务。

在此,本文将其定义为,旅游价格指数(Tourism Price Index,以下简称TPI)又称旅游者价格指数,是不同时期或不同地区旅游者消费的一揽子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相对数,这些商品和服务是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消费。

国外已有不少旅游价格指数的编制实践,早在1985年,世界旅游组织就提出了根据不同情况和数据来源编制旅游价格指数的八种方法。

2017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2017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北京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一、综合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00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0.5亿元,下降6.2%;第二产业增加值5310.6亿元,增长4.6%;第三产业增加值22569.3亿元,增长7.3%。

三次产业构成由上年的0.5︰19.3︰80.2,调整为0.4︰19.0︰80.6。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2.9万元。

表1 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图1 2013-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人口: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70.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2万人。

其中,常住外来人口794.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6.6%。

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1876.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86.5%。

常住人口出生率9.06‰,死亡率5.30‰,自然增长率3.76‰。

常住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323人,比上年末减少1人。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359.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7万人。

表2 2017年末常住人口及构成图2 2013-2017年常住人口总量及增长速度财政收入: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30.8亿元,比上年增长6.8%(剔除营改增影响,同口径增长10.8%)。

其中,与“营改增”相关的增值税等完成1671.9亿元,下降7.1%;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为1229.8亿元和643.2亿元,分别增长12.3%和12.6%。

价格: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9%。

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6%,非食品价格上涨2.4%;消费品价格与上年持平,服务项目价格上涨4.7%。

表3 2017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图3 2017年居民消费价格月度同比指数全年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比上年下降3.8%。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0.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4.4%。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4.7%。

图4 2017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月度同比指数全市二手住宅价格和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分别于4月份、5月份结束上涨(环比持平),并保持稳中有降态势。

地区宏观数据:北京:旅游情况(1999年至2016年)

地区宏观数据:北京:旅游情况(1999年至2016年)

北京:旅游外汇 收入:同比 % 4.7 10.8 6.5 5.1 -38.9 66.8 14.2 11.2 13.7 -2.6 -2.3 15.8 7.4 -4.9 -6.9 -3.9 -0.1 10.1
北京:接待国内 旅游者 万人次 9260 10200 11000 11500 8737 12000 12500 13200 14000 14000 16000 18000 21000 23000 25000 26000 27000 280000
为了便于上传,对表格进行了分页预览,实际上数据都在一个表中!
北京:外国人: 同比 %
北京:港、澳、 台同胞 万人次
北京:港、澳、 台同胞:同比 %
北京:旅游外汇 收入 亿美元 25 27.7 29.5 31 19 31.7 36.2 40.3 45.8 44.6 43.6 50.4 54.2 51.5 47.9 46.1 46 50.7
北京:国内旅游 收入:同比 % 6 10 29 5 -23.9 62.2 13.5 14 18.3 8.7 12.4 13.1 18.1 15.3 11.1 9 8.1 8.4
北京:经旅行社 组织的出境游人 数 万人次
北京:经旅行Βιβλιοθήκη 组织的出境游人 数:同比 %51.7 79.2 100.2 102 84.9 272.7 184.3 272.5 331 410.2 533.1 571.3
北京:接待国内 旅游者:同比 % 6.1 10 8 5 -24 36.8 4.6 5.6 8.2 -0.7 14.6 10.1 16.7 8.4 9.3 4 4.4 4.7
北京:国内旅游 收入 亿元 450 496 887.7 930 706 1145 1300 1482.7 1753.6 1907 2144.5 2425.1 2864.3 3301.3 3666.3 3997 4320.3 4683

北京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

北京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

北京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2005-12-23 16:47:54来源: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北京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北京市统计局2005年12月21日根据北京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第三产业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法人单位4594个,占全市法人单位的1.8%;从业人员43.0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6.1%。

表1:按行业划分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主要经济指标注:表中“…”表示该栏数据不够计量单位的数量值(下同)。

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全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法人单位12649个,占全市法人单位的4.9%;从业人员28.5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4.0%。

表2:按行业划分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主要经济指标三、批发和零售业1、企业数量及从业人员全市批发和零售业的法人单位72880个,占全市法人单位的28.5%;从业人员83.2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11.8%。

表3:按登记注册类型划分的企业法人单位及从业人员情况2、经济总量及构成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批发和零售业全年销售总额为10722.6亿元。

从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完成销售总额9485.2亿元,占批发和零售业销售总额的88.5%;外资企业完成销售额1237.4亿元,占11.5%。

表4:按登记注册类型划分的批发和零售业主要经济指标从行业分类看,在批发和零售业销售总额中,批发业占81.1%,零售业占18.9%。

表5:按行业划分的批发和零售业主要经济指标四、住宿和餐饮业1、企业数量及人员全市住宿和餐饮业的法人单位9748个,占全市法人单位的3.8%;从业人员38.4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5.5%。

表6:按登记注册类型划分的企业法人单位及从业人员2、经济总量及构成经济普查数据显示,住宿和餐饮业主营业务收入为361.4亿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