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音乐教学设计
二胡的演奏技巧公开课教案3篇(初级二胡课的教案)

二胡的演奏技巧公开课教案3篇(初级二胡课的教案)下面是收集的二胡的演奏技巧公开课教案3篇(初级二胡课的教案),以供参考。
二胡的演奏技巧公开课教案1课程名称:《二胡》课程类型:兴趣艺术授课对象:二—六年级学生教学材料:自编课程的性质与价值:二胡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族乐器。
它既能让人享受高雅艺术之魅力,又能让人感受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之精神的双重素质教育。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最活跃的手段之一,而二胡无疑是推进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最易于普及且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乐器。
普及民族乐器要从小抓起,应该让更多的青少年通过学习二胡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鉴于此我校开设了校本课程“二胡教学课”,并确定为选修课。
为了教好这门课,我编写了二胡教学纲要;注重技巧训练与音乐素质的培养并重。
在曲目的选编上可谓匠心独运,既注意脍炙人口的民歌、戏曲、民间音乐的精选,又重视传统、当代名曲的兼容。
明确了教与学双方的目标,对教学相长十分有利。
一、课程目标:1、总目标:(1)了解二胡的常识,熟练运用两种指法,能独立演奏。
(2)提高二胡音乐的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
通过合奏表演,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的能力,培养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
(3)通过学习,了解乐器的发展史、乐曲的内涵、以及涉及到民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培养学生学习探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精神2、阶段目标:启蒙阶段:(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二胡的兴趣。
(2)能自然、熟练、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二胡的训练和学习。
(3)能顺利通过一级考级。
(4)培养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
初级阶段:(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关注并乐于参与二胡的训练与演出。
(2)发展音乐表现的能力。
高级阶段:(1)提高二胡音乐的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
(2)通过合奏表演,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的能力。
二胡教案模板范文

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课时安排: 4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二胡的基本构造、音色、音域等基本知识。
2. 掌握二胡的基本演奏姿势和基本演奏技法。
3. 能够演奏简单的二胡曲目,并具备初步的乐感。
教学重点:1. 二胡的基本构造和演奏姿势。
2. 二胡的基本演奏技法。
教学难点:1. 演奏姿势的准确性。
2. 基本演奏技法的熟练运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播放一段二胡演奏的音频,让学生感受二胡的音色和表现力。
2. 介绍二胡的历史背景和在我国音乐文化中的地位。
二、教学内容1. 认识二胡:- 介绍二胡的基本构造:琴筒、琴杆、琴头、弦轴、千斤、弦马、弓子和琴弦等部件。
- 讲解二胡的音色、音域和分类。
2. 二胡的演奏姿势:- 演示正确的演奏姿势,强调坐姿、握弓姿势和持琴姿势。
-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正确的演奏姿势。
三、实践练习1.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正确的演奏姿势。
2. 学生尝试用二胡演奏简单的旋律。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复习二胡的基本构造、音色、音域和演奏姿势。
2. 学生展示上节课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二胡的基本演奏技法:- 讲解右手的基本弓法:长弓、短弓、颤弓等。
- 讲解左手的基本指法:按弦、滑音、泛音等。
2. 实践练习:-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右手的基本弓法。
-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左手的基本指法。
第三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复习二胡的基本演奏技法:右手的基本弓法和左手的基本指法。
2. 学生展示上节课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演奏简单的二胡曲目:- 选择一首适合初学者的二胡曲目,如《小星星》、《摇篮曲》等。
- 讲解曲目的演奏要点和技巧。
2. 实践练习:-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演奏简单的二胡曲目。
- 学生分组进行演奏练习。
第四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二胡曲目和演奏技巧。
2. 学生展示上节课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拓展学习:- 介绍一些著名的二胡演奏家及其代表作品。
- 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风格和流派的二胡音乐。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7课(认识乐器)《二胡》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7课(认识乐器)《二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二胡》是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7课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二胡这种乐器,了解其结构、特点和演奏方法,同时欣赏一些经典的二胡曲目,感受二胡音乐的美妙。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适合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
但在乐器学习中,大部分学生可能只接触过键盘乐器,对弓弦乐器如二胡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二胡的特点,培养他们对二胡音乐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二胡的结构、特点和演奏方法。
2.培养学生对二胡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学会一首二胡曲目,体会二胡音乐的魅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认识二胡的结构和特点。
2.掌握二胡的基本演奏方法。
3.理解二胡音乐的表现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二胡的结构、特点和演奏方法。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奏,学生跟随模仿。
3.欣赏法:播放经典二胡曲目,让学生感受二胡音乐的美妙。
4.实践法:学生亲自动手演奏,体会二胡的演奏乐趣。
六. 教学准备1.二胡乐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触到二胡,进行实地操作。
2.教学课件:展示二胡的结构、特点和演奏方法。
3.经典二胡曲目:用于欣赏和教学实践。
4.教学视频:展示二胡演奏技巧和演出实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教学课件或视频,展示二胡的演奏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二胡的历史和特点,引导学生关注二胡音乐。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二胡实物,讲解二胡的结构、特点和演奏方法。
同时,示范演奏一首简单的二胡曲目,让学生初步感受二胡的演奏效果。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跟随教师的示范,学习二胡的基本演奏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和技巧。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奏,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表演,点评他们的演奏,给予鼓励和指导。
二胡(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二胡(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二胡(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二胡(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二胡的来历、演奏方法和特色。
2.掌握二胡的基本演奏技巧。
3.演奏学习《小放牛》。
二、教学重难点1.如何正确拉弓并控制弓的力度。
2.掌握节奏和音高。
三、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引导学生了解二胡的起源和演奏方式,并播放二胡演奏视频,让学生感受二胡的婉转动听。
2.知识传输老师向学生讲解二胡的演奏方式和特点,并分别介绍二胡的弓、弦、指板等组成结构和使用方法,让学生清楚了解二胡。
3.技能训练老师演示二胡左手的放置和右手弓法的正确方式,并让学生模仿,重点训练右手臂力的控制和演奏节奏的掌握。
4.练习曲目老师带领学生练习曲目《小放牛》,重点教学第一段和第二段的技巧,并结合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指导和点拨。
5.巩固提高学生练习《小放牛》的过程中,老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细致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技能。
四、板书设计1.二胡的构成要素2.二胡的弓法3.二胡的技巧训练五、教学方式一边讲解理论知识,一边进行实际演奏,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
六、教学体会二胡是中国传统乐器中的重要代表,具有丰富的演奏技巧和博大精深的艺术内涵。
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对弓法和节奏掌握有困难,需要加强练习,而有些学生在技巧上表现出色,需要更高难度的曲目以挑战自我。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差异化指导和激励,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二胡演奏中收获乐趣和成长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们深入了解了二胡的构成和演奏技巧,并通过实际操作和曲目练习提高了自身的综合能力。
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和美妙,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和尊重。
教师的差异化指导也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有益支持。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二胡(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2二胡(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兴趣和热爱音乐。
冀少版音乐四年级上册《葡萄熟了二胡独奏曲》教学设计

冀少版音乐四年级上册《葡萄熟了二胡独奏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葡萄熟了》是一首二胡独奏曲,选自冀少版音乐四年级上册。
这首曲子以优美流畅的旋律,表现了葡萄丰收的季节,人们欢庆的场面。
乐曲共分为三个乐章,每个乐章都有其独特的节奏和情感。
这首曲子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他们对二胡乐器演奏技巧的了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有一定的认识。
但二胡作为拉弦乐器,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教学让学生熟悉其特点和演奏技巧。
此外,学生对乡村生活和文化可能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二胡乐器,认识其演奏特点。
2.感受《葡萄熟了》这首曲子的优美旋律,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通过对乐曲的学习,了解乡村生活和文化的特色。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二胡演奏技巧的掌握,如弓法、指法等。
2.难点:对乐曲的情感理解,以及对乡村生活的认知。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二胡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
2.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示范演奏,让学生直观感受。
3.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乡村丰收的场景。
4.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二胡乐器,确保音准和音色正常。
2.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展示乡村丰收场景。
3.准备乐谱,让学生跟随演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乡村丰收的场景,引导学生进入乐曲的情境。
同时,简单介绍二胡乐器,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奏《葡萄熟了》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优美旋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讲解并示范二胡的基本演奏技巧,如弓法、指法等。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掌握基本的演奏方法。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拓展(10分钟)学生代表上台演示《葡萄熟了》全曲,其他学生伴奏。
二胡音乐教学设计

二胡音乐教学设计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寻”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二胡音乐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职□中学□小学2、学科音乐3、课时1课时4、学生课前预备〔1〕搜集中国民族乐器二胡及二胡音乐的有关资料。
〔2〕简洁了解二胡的结构学问,认识几位二胡名家。
二、教学课题通过对教材的整合与提炼,选择了三首具有代表性的二胡曲目,并用音像资料提供帮助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充分地感受和体验音乐,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得到情感的陶冶和升华。
三、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不同风格的二胡音乐,进而使学生能认识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宝,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绚丽珍宝。
2、通过对教材的整合与提炼,本课我选择了三首具有代表性的二胡曲目,分别为二泉映月、光明行、赛马,并用音像资料提供帮助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充分地感受和体验音乐,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得到情感的陶冶和升华。
【学情分析】我们学校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表现欲很强,盼望得到老师的确定。
但由于目前全面系统介绍中国民族乐器及其器乐曲的教材甚少,中职学生对于中国优良的文化传统了解也不太深刻,尤其是民族器乐曲。
造成这种状况的缘由首先是民族音乐远离中职学生的现实生活、音乐生活,与当前学生的音乐审美心理有着较大差距。
【教学目标】1、情感看法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中国民族器乐曲的观赏,了解我国优3、秀音乐文化的悠久传统,培育喜爱祖国优秀音乐文化的情感。
懂得继承祖国悠久文化,弘扬优秀音乐文化的意义。
2、学问与技能目标通过对中国民族器乐曲的观赏,增添对二胡音乐作品的了解。
知道有代表性的民族乐器二胡的名称、年月和音乐特点。
3、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倾听观赏,培育学生对民族器乐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及对音乐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并引发学生在充分体验艺术作品的情感基础上,发挥其创造力。
【教学重点】在观赏中引导学生感受民族器乐曲丰富的表现力,使学生对我国的民族音乐产生学习兴趣。
冀少版音乐六年级下册《赛马 二胡独奏曲》教学设计

冀少版音乐六年级下册《赛马二胡独奏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赛马》是一首二胡独奏曲,选自冀少版音乐六年级下册。
这首曲子以其激昂的旋律和富有表现力的节奏,展现了赛马场上的激烈场景和马儿的奔腾姿态。
全曲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引子、主题和尾声。
本曲要求学生掌握二胡的基本演奏技巧,如弓法、指法等,并能通过演奏表达出曲子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二胡的基本演奏方法,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但他们在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上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他们通过练习和演奏,更好地表达乐曲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赛马》的曲谱,并能熟练演奏。
2.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使他们在演奏中能够传达出曲子的情感。
3.引导学生感受乐曲中的节奏和旋律变化,理解乐曲的结构。
4.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赛马》曲谱的掌握和演奏。
2.教学难点:乐曲的情感表达和节奏、旋律的变化。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奏《赛马》,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乐曲的节奏和情感。
2.讲解法:教师讲解乐曲的结构、演奏技巧等,让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3.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
4.合作法:学生分组演奏,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二胡乐器:确保每个学生都有琴可用。
2.乐谱:《赛马》曲谱。
3.教学音响:播放《赛马》乐曲,供学生欣赏和模仿。
4.教学视频:播放专业二胡演奏家的《赛马》演奏视频,供学生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赛马》乐曲,让学生欣赏,并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这首曲子描绘了什么场景?”引导学生关注乐曲的节奏和旋律。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赛马》曲谱,讲解乐曲的结构、演奏技巧等。
同时,示范演奏,让学生对乐曲有更直观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二胡教学设计(共5篇)

二胡教学设计(共5篇)第一篇:二胡教学设计二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高维生和他的作品;2.掌握《二胡》的篇章结构;3.了解《二胡》的写作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二胡》的写作特点。
2.理解《二胡》的深层文化内涵。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作家作品高维生,吉林人。
现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常务理事,《华章》杂志社特约编辑。
高中毕业后,当过工人,现任《滨州广播电视报》文艺副刊编辑。
曾出版散文集《季节的心事》、《俎豆》。
从1988年开始,在《作家》、《美文》、《青年文学》、《朔方》、《雨花》、《岁月》、《西南军事文学》、《散文选刊》、《山东文学》、《四川文学》、《长城》、《时代文学》、《作家报》、《文艺报》、《华章》、《散文百家》、《文学世界》、《青岛文学》、《胶东文学》、《春风》、《西藏文学》等报刊发表作品。
(二)题目解说作者通过细腻优美的语言,传达出二胡的特有的神韵,表达了作者对二胡的喜爱之情以及对自然、历史、生命的思考。
(三)篇章结构1节交代最适合聆听二胡的最佳时间是夜阑人静的夜晚,同时用一个比喻句将无形的声音化为有形,写出了二胡绵长委婉的声音特点;2节写自己对于二胡所怀有的情愫,同时籍此写出了对于美好事物的态度,即:美好的事物往往不在于会与不会,而在于能不能被其触动;3节将二胡与西洋乐器进行对比,通过西洋乐器的华贵与高雅衬托出二胡的平凡与淳朴;4节描写江南小镇的温暖和谐、古老宁静与悠久质朴,在精神气质上与二胡达到了共通;5节回忆了自己因为姓马的邻居而初识二胡,但由于自己的年幼还无法体会邻居拉二胡时所怀有的情感;6节直抒胸臆,认为二胡是属于自然的,一旦进入了音乐厅,便失去了原有的韵味; 7节描绘了山区夜晚的宁静;8节用颇具哲理的句子结尾,写夜晚是聆听二胡的最佳时间,但往往开始的时候,因为没有经历过世事,所以很难理解二胡之音所传达的情感。
(四)问题分析1.作者为什麽认为二胡不同于西洋乐器?作为乐器,二胡和西洋乐器的功用基本是相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年宫“二胡小组”教案设计
高峰小学吴宗胜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12名小学
2、学科:二胡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金色狂舞》曲子。
二、教学课题器乐合奏《金色狂舞》
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中国民族器乐曲的欣赏,了解我国优秀音乐文化的悠久传统,培养热爱祖国优秀音乐文化的情感。
懂得继承祖国悠久文化,弘扬优秀音乐文化的意义。
2、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对中国民族器乐曲的欣赏,增强对二胡音乐作品的了解。
知道有代表性的民族乐器二胡的名称、年代和音乐特点。
3、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对民族器乐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及对音乐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并引发学生在充分体验艺术作品的情感基础上,发挥其创造力。
【教学重点】
在器乐合奏中引导学生感受民族器乐曲丰富的表现力,使学生对我国的民族音乐产生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激情演奏通俗歌曲改编的二胡曲《花儿与少年》并请学生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演奏的乐器是什么?
2、乐器的音色是怎样的?
3、乐器名字的由来?
(二)聆听二胡
学生在二胡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欣赏《二泉映月》,同时简介作者。
百度搜索华彦均资料:/view/2165423.html?wtp=tt
百度搜索音乐《二泉映月》:
(三) 基本功演练
1、音阶D调(1、5)和G调(5、2)
2、长弓和短弓练习
3、滑把练习
(四)体验二胡
师示范演奏《金色狂舞》,并简单讲解右手的推弓拉弓,左手的D大调定位按弦,并请有兴趣的学生上来试奏。
(五)练习《金色狂舞》,教师个别辅导。
1、电子琴演奏第一段
2、二胡演奏第二段
3、电子琴和二胡合奏第一段和第二段
4、练习打击乐器。
按《金色狂舞》节奏练习
(六)归纳提升
课堂小结
让学生结合板书来说说在这节课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提升的能力。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课堂小结,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又打破以往“课后总结”的呆板,将学生的切身感受作为小结,不仅是形式的创新,更是对学生心灵感悟的再次升华。
板书设计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