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经验贴(真题笔记)
北大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整理

北大现当代文学历年真题最全整理(1996-2011)1996年(专业试题)论述题(第一、七题必答。
其余五题可任选三题。
每题20分)一、《青春之歌》1960年再版时,主要作了哪些方面的修改?你对这些修改有何看法?二、就张承志的创作谈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以及浪漫主义文学存在意义。
三、试将余秋雨的散文与周作人、梁实秋的散文加以比较。
四、联系莫言、苏童等的作品的修辞形式谈“通感”。
五、50-60年代“农村题材”的小说作家中,赵树理、马烽、西戎等山西作家与柳青、王汶石等陕西作家的创作是否表现出整体性的差异?试加以评论。
六、与《祝福》、《伤逝》等作品相比,所谓“新写实主义”作品在表现人的悲剧上持何种不同的悲剧观?七、解读海子的《亚洲铜》亚洲铜,亚洲铜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将死在这里你是唯一一块埋人的地方亚洲铜,亚洲铜爱怀疑和爱飞翔的鸟,淹没一切的是海水你的主人却是青草,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亚洲铜,亚洲铜看见了吗?那两只白鸽子,它们是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鞋子让我们——我们和河流一起,穿上它们吧亚洲铜,亚洲铜击鼓之后,我们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叫作月亮这月亮主要由你构成(专业基础试题)二、解析题(5’x7=35’)1,诗无达诂(说明其含义,作简要评述)2,公安派(主要人物、文学主张,)3,普罗文学(来历,文学主张,举2-3篇代表作品)4,魔幻现实主义(主要作家,基本特征)5,三一律(含义)6,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基本特征)7,新小说派(主要作家,主要观点)三、论述题(15’x3=45’)1,谈谈你对“评点”这一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形式的看法2,就钱钟书、沈从文、废名以及苏青等作家的文学成就与现有文学史给予他们的地位,谈谈你对“重写文学史”一说的看法3,复述莱辛分析雕塑《拉奥孔》中的拉奥孔父子被巨蟒所缠而陷入痛苦却又没有呈现哀号情态的见解,并谈谈你对莱辛“降格说”的看法。
1997年(现代专业试题)一名词解释侨寓文学、国粹派、印象派批评、〈我在霞村的时候〉、〈现代诗钞〉二问答题1,将下面这段话结合鲁迅的思想进行分析(30分)(〈文化编圣论〉的一段话)(递夫十九世纪后叶,而其弊果益昭,诸凡事物,无不质化,灵明日以亏蚀,旨趣流于平庸,人惟客观之物质世界是趋,而主观之内面精神,乃舍置不之一省。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在2018-2019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大学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南京师范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山东师范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北京师范大学。
作为北京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系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六。
下面是启道考博整理的关于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国语言文学之下的一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此学科是在中国社会内部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条件下﹐广泛接受外国文学影响而形成的新的文学。
它不仅用现代语言表现现代科学民主思想﹐而且在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法上都对传统文学进行了革新﹐建立了话剧﹑新诗﹑现代小说﹑杂文﹑散文诗﹑报告文学等新的文学体裁﹐在叙述角度﹑抒情方式﹑描写手段及结构组成上﹐都有新的创造﹐具有现代化的特点﹐从而与世界文学潮流相一致﹐成为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文学。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在博士招生方面,划分为2个研究方向: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向:01. 现代文学;02. 当代文学此专业实行申请考核制。
二、考试内容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为资格审查加综合考核形式,由笔试+专业面试构成。
其中,综合考核内容为:1、按照“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根据按一定比重计算的总成绩择优录取。
总成绩的构成及比重为:学科笔试成绩50%+面试成绩50%系招生工作小组对本院系的博士生录取工作负责。
2、申请者的初审、复试评价结果仅对本次招生有效。
未于本次规定时间内参加初审、复试者,不得录取。
被录取新生的入学资格只在当年有效。
3、收到正式录取通知书后,确有特殊原因不能按照通知书要求按时入学报到者,须以书面形式向中文系请假、说明。
无故逾期两周不报到者,学校有权按照有关管理规定取消入学资格。
现当代文学考研笔记

中国现当代文学绪论中国历史的分期和中国文学的分期历史分期:古代(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远古、中古、近古近代:1840-1919现代:1919-1949当代:1949年至今文学分期:中国文学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当代古代文学(古典文学):先秦-清末(1840年鸦片战争)近代文学:1840-1917年文学古典向现代的过度,现代性积累时期现代文学:1917-1949(40年代前称为“新文学”)朱栋霖称1917年后的都为现代文学当代文学: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之后的文学创作近现代文学:1840年后的文学现当代文学:现代+当代1932年周作人在清华大学讲新文学的源流,是现代文学作为学科研究的开始。
中国现代文学的概念:中国:民族性、传统性,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承。
现代:现代性/时间上不可逆性/文学精神思想的现代性/文学价值的原创性/语言上使用白话文/文体形式开放、多样(思想精神-价值-语言-形式由内而外)【现代性:既可以划分时期,又可以表明某一特定时期的特质。
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现代性和现代化过程密不可分,工业化、城市化、科技化、世俗化、市民社会、殖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族国家等历史进程,就是现代化的种种指标。
现代性在改变世界的同时,也在改变人类自身。
】文学:艺术、审美属性,具有艺术的规定性,属于人类的精神的艺术创造。
现代文学的整体梳理:1917-1927第一个十年:民主意识、科学精神、社会主义思想1927-1937第二个十年:阶级解放意识,左翼革命文学的社会主义意识,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人文主义文学意识并存1937-1949第三个十年: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意识,多地域、多元化、大众化的文学创作方法: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代表作家:略主要作品:略中国现代文学文化生存背景:1.文学开始参与重大的社会事件,文学呈现出明显的阶级、政党、政治意识。
社会革命和政治运动往往以文学作为发端和具体表现。
北大中国现代文学史部分笔记整理(一)

北大中国现代文学史部分笔记整理(一)(转)转载自:/viewthread.php?tid=97477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名词解释:双簧戏:1、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这场“文学革命”、“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
2、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者一封信,再由刘半农写答信王敬轩的信予以批驳,两信同时发表名为《文学革命之反响》,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
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1921年成立于北京,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代表作家: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青、冰心等。
重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理论主张: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主要贡献: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创造社:1921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
主要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理论主张:尊自我,重主观,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
主要表现为浪漫主义特征。
新月社:1923年成立,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都是欧美留学生。
重要刊物:《晨报副刊》《诗镌》《新月》(后期)闻一多发表《诗的格律》的理论文章,提出诗歌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以闻一多、徐志摩为首的新格律诗的创作,称为“新月诗派”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以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
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
文艺思想接近于文学研究会。
《语丝》多发表杂文、小品、随笔,形成生动、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鲁迅说《语丝》的基本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简述文学革命的成就和意义:文学革命批评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笔记整理(十讲)

中国现当代文学笔记穆申、刘婷、黎力等提供张洋宇、刘婷、邱日明整理第一讲导论第二讲从晚清到五四——现代文学语言与制度的形成第三讲鲁迅与现代小说形式第四讲现代小说(上)第五讲现代小说(下)第六讲新诗传统的建立第七讲散文专题第八讲现代话剧第九、十讲聚合离散的文学时代●不指向确定的时间维度第一讲导论●何谓“中国现当代文学”?对象:晚清以来,具有现代性质的文学作品、文学现象●问题一:晚清以降,中国文学何以成为“现代”?问题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特质是什么?一、(问题一)文学革命论述:1.1917年开始:⏹《新青年》2卷5号,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8个建议最后一条是“不避俗字俗语”——白话⏹《新青年》2卷6号,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提出了三大口号⏹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鲁迅⏹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逼上梁山》2.1929,朱自清《中国新文学纲要》3.1935,《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理论、论争,小说、诗歌、散文……4.1990,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以白话为媒介的新文学有别于以文言为媒介的旧文学胡适注重白话的形式——直线进化论周作人、钱玄同更注重内容思想(周作人提出“人的文学”)质疑之一:一种“新文学”的兴起,是否如胡适认为一定是白话?捷克汉学家普实克《中国·我的姐妹》《抒情与史诗》提出——旧→新:抒情性→史诗性(小说代替诗歌成为主要门类:文类主导性的变化)《鲁迅的<怀旧>——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文言)结论一:新文学诞生的基本条件,并不像胡适所深信的那样取决于语言;结论二:现代文学的诞生,不是一个改造各种外国文学成分、改革传统结构的渐进发展过程,而是一种突变。
质疑之二:现代与传统是否是直线“进化”关系?1.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针对胡适的直线进化的文学史观,提出“言志—载道”的循环论新文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晚明公安派的“言志”文学2.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下篇:传统文学在中国小说叙事模式改变中的作用第六章:传统文体之渗入小说第七章:“史诗”传统与“诗骚”传统3.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没有晚清,何来五四?五四文学革命及其后续事件,不只是一种单向的线性发展▲对直线进化史观的反思:没有任何结果从一开始就能被预测,也不能站在回顾的立场上,将某个结果视为进化过程的唯一产物。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8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8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益星学习网有全套资料目录2010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10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1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11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2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12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4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附:最新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8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考情分析说明:本书凡批注“回忆版”的真题为考生根据记忆书录,部分题目的表述与原题可能稍有出入,但大体能够体现原题之意,极少数题目甚至可能因考生遗忘而佚失;对于本书已收录的回忆版真题或尚未收录的最新真题,我们会持续补充、完善,若有更新,读者可升级软件免费获得;另外,尽管查阅了大量专业资料文献,限于编者水平,所做答案仅为一家之言,望学员酌情参考并给予指正。
以上事项敬请学员知悉。
最后,本书答案详解参考并援引了大量相关的经典教材及期刊文献的学术成果,在此深表感谢!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现当代文学”考试科目的代码2018年为618,故本书采用此代码作为书名,未标注的真题代码不详,特此说明。
2010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学衡派2.“都市风景线”3.白马湖作家群4.《中国新文学的源流》5.李劼人6.《申报·自由谈》二、论述题(选做四个)1.试论三十年代“现代派”对中国诗人群的艺术创新。
2.谈谈《憩园》、《寒夜》对于巴金创作的意义。
3.论比较左翼文学与京派文学的“乡土观”。
4.田汉与曹禺的话剧之比较。
5.论林语堂对中国现代散文的贡献。
6.我看鲁迅(仅供留学生选做)。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研笔记(完整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几本《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1、《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上册)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3、《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黄修己著中国青年出版社4、《中国现代文学史简明教程》许祖华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 学科的建构历史(一)⏹1922年,胡适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的最后一节,是“略述文学革命的历史和新文学的大概”,可视为最早的以“史”的角度研究现代文学的尝试。
⏹20年代末期始,少数高校以开设了新文学研究的课程和讲座。
陈子展、周作人、朱自清、李何林等都讲授过现代文学的课程,并出版过文学史著作,如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之流源》、李何林的《近二十年来中国文艺思潮论》等。
因此,现代文学的早期研究有很强的“当代性”。
⏹现代文学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是1951年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册)的出版和他在北京大学所开的课。
王瑶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者。
“中国现代文学” 学科的建构历史(二)⏹1955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丁易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
这本文学史建构了一种激进的写作框架。
在文学运动部分,用革命运动统摄文艺运动和现象;在作家作品部分,简单地使用了阶级划分的方法。
⏹同年10月,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东北大学张毕来的《新文学史纲》第一卷。
作家都被纳入“革命作家”、“进步作家”、“小资产阶级作家”、“右翼作家”等范畴进行评价。
⏹1956年,作家出版社又出版了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上下卷,作者阐发了研究现代文学的三大目的:第一,叙述“五四”以来先驱者使用文艺武器与统治阶级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的实况;第二,把各个历史时期的战斗史实和经验加以正确的叙述和总结;第三,全面深入地考察和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文学史的“历史建构”在这样一种政治文化背景下有了“主流”和“非主流”的区别。
“非主流”的作家在不断的过滤和批判的过程中被逐渐淘汰。
2021北师大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北师大考研秘籍——现当代文学本人情况说明考研这场无硝烟的战争,终于以胜利而告终,我的录取通知书已经发下来有一些日子了,可是每当我再次拿起它时内心还是激动不已,深深的为自己能够考上哈工大而骄傲和自豪,我的努力终究没有白费,还是以最理想的结果报答了我。
我把自己的考研经验汇总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你们的考研有所帮助。
先说一下我自身情况,我本科双非,就读于这所大学也算是我高中高考时一个遗憾的结果,毕竟没有圆成我的名校梦。
从入学的第一天起,我就有考研的打算,因为这是一个再一次园我名校梦的机会,当然决定考研之我是做好了充分的考研心理准备的,我明白考研的过程是很艰辛的,考研路上,面对初期选择时的困惑与迷茫,面对暑期复习时的炎热和烦躁,面对着无数学子报名的压力与恐惧,面对着很多人找工作赚钱时的诱惑和反思,面对着永远复习不完的文字和题海,面对着考场失利的担忧和紧张,面对着客观存在的纷繁复杂的一切,一路背负压力负重前行,但是为了获得最后的成功,我必须舍弃很多东西和付出很多努力,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心态会经常发生变化,有些时候会非常难熬,比如在去年十一月份看着桌子上厚厚一摞专业课书籍,做一下以前的真题自己总有一种绝望的感觉。
但是既然我已经下定决心,我就一定要牢牢把握,即使可能最后结果还是不尽人意,拿我也必须让自己放手一搏。
值得自己骄傲和自豪的是我终于最后拿到了上海交大的录取通知书,圆了自己的名校梦,当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激动的眼泪差点夺眶而出,熬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就为实现这一刻,付出的汗水终于换来了今天成功的喜悦。
也是应证那句话:“付出终会有回报!”心理战固然重要,生活战也要打得漂亮,平时一定要注意按时作息,劳逸结合,否则就容易出现备考期间后劲不足,直至崩溃。
所以可以选择每天抽点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进行放松,男孩子可以选择球类运动,女孩子可以选择跑步、散步等较轻松的运动。
然后就是需要注意饮食搭配,适当补充。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生的参考书是什么?怎么读这些书呢?需要了解些什么信息?
我跟你分享下我的考研经验,参考书里面我会提到。
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经验贴
现代文学方向参考书目共有14本。
分别为: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
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
张钟、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概观》
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
董学文《文学原理》《西方文学理论史》
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历代文论精选》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
这个书目就是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时一直以来给出的考研指定书目,自2009年起,北大不再指定书目,不过实际上院里的老师们讲,考研依然按照这些书出题,所以好好看这些书就行。
一门专业课,一门专业基础,共有300分。
其中,专业课150分中,名词解释为30分,共6个。
每个五分。
论述题五选四,每题30分。
文学基础,大综合50分。
大题(论述题)为100分。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论述题共占据了220分,可谓得论述者得天下。
1、招考信息:有关北大现当代文学方面的考试信息,如:招生人数、录取人数、历年报考人数、考生来源情况、录取标准、复试分数线、复试人数、参考书目,等等。
(这些信息在网上多逛逛你就能找到了,我就不赘述了。
)
2、复习资料:包括历年专业课真题、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笔记、授课讲义,一些专题复习笔记等。
这个我是在网上买的,内容很丰富也很完整,当然,价格也不低;这里就不具体说哪个网了,免得被怀疑是打广告。
但是要提醒大家的是,在网上买资料不要轻易地随意把钱打给陌生人,不安全,我就差点被骗。
根据我自己的考研经验,我整理了一下主流的一些方法论,摘论如下:
专业课,照搬教材定论只能及格,观点陈旧平庸也没有高分。
这就对专业课的要求很高。
如果你不能融会贯通,并有一些自己的想法,那么基础再好,也只能仰天长叹。
现当代文学对于作品的阅读不可或缺。
北大出题总是会强调结合具体作品,结合具体作家,所以这一点十分关键。
因此,仅以现代文学方向来论,阅读作品和相关作品的评论是重点中的重点,阅读评论主要是参考论述观点,阅读作品最重要的是体会和感悟,解答论述题必须要有自己的想法,当然中间也不能缺乏一些经典的观点。
因此我的思路是,整个现代文学来说,必须重点读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这三本书,尤其是《<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中提及关键作品,必须有一个阅读基础,这是作论述题的关键。
这部分几乎涵盖了整整120分的分值。
其次,就专业基础来说,对于古代文学,古代文论,外国文学和外国文论四个方面,基础性的是理解外国文论的各种流派理论,这对于专业基础课中的大题是非常有益处的,因为,
虽然西方文论在专业基础中占分不是最多的,但是却是当代文学的基石,那些学术论著、专业术语无不是以之为基础,为理论背景,为话语生长点,没有西方文论,当代文学研究就无法展开,因此要是不懂点西方文论,那就不要搞当代文学了。
一般基础试题中的大题,分别会在古代文学,古代文论,外国文学,和外国文论中各出一题,因此死记硬背肯定不行,整个复习过程是梳理和理解整个文学史和理论的过程,尤其要注意外为中用,古为今用,或者某些流派理论对某些经典作家和当今主要作品的一些影响。
这就是要建立在对理论知识的充分吃透理解的基础上。
因此,我想说的是,如果对文学没有点热情和爱好的人,还真不是能简单坚持下来的。
说了那么多,我个人的判断是,大综合的50分以及名词解释的30分,虽然重要,但完全可以看出来,死记硬背占据的分值实在不高,因此在看书时完全没必要着重进行记忆。
整个看书的重点是,根据参考书目的提示,不停进行作品阅读,适当的注意经典评论观点的收集。
综上所述,我今年的备考方案是,就现代文学方向而言,着重梳理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三本书,加上通读现代文学经典作品,适当的写一写作品的相关评论,如果有时间,将各种流派理论糅合到作品中去。
另外,专业基础方面,这里没什么可偷懒的,董学文《文学原理》《西方文学理论史》、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历代文论精选》、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郑克鲁《外国文学史》这几书要理解性的通读,我个人觉得,北大要考的死记硬背的东西完全可以用大综合应试笔记解决,将主要时间花在增加自己内功上。
甚至就古代文论方面,我觉得,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这一本书就足够应付,《中国历代文论精选》看不看都无所谓。
总而言之,理解文论理论,通读经典,活学活用是王道。
不要将重点放在记忆性的东西上。
我这样看书,作为一个自学生,我专业课108,专业基础105,所以我觉得你要有些基础在参考一下这篇文章一定很有用。
此外,我自己还搜集了近些年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完整版的真题,等有时间了我再帮大家打出来,然后上传给大家,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