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国内生产总值(出自中国统计年鉴2010)

合集下载

建国以来我国历年国内生产总值

建国以来我国历年国内生产总值

建国以来我国历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一览GDP 是英文 Gross Domestic Product 的缩写,译为国内生产总值,指一国(或地区) 一年内在其境内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GDP 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GDP 反映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的总额。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季度 GDP 是以生产法为基础核算的结果。

从理论上说,按支出法、收入法与生产法计算的 GDP 在量上是相等的,但实际核算中常有误差,因而要加上一个统计误差项来进行调整,使其达到一致。

实际统计中,一般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支出法为基本方法,即以支出法所计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为标准。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一章第九条的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国民经济核算人员在进行 GDP 核算时对所使用的未经公开的专业统计数据和行政记录数据严格保密,在 GDP 核算数据发布前对当期 GDP 数据也严格保密。

季度 GDP 初步核算数一般于季后 15 天左右完成;季度GDP 初步核实数在年度 GDP 初步核实数发布后 45 天内完成;季度 GDP 最终核实数在年度 GDP 最终核实数发布后 45 天内完成。

对于主要统计指标的发布,国家统计局会在年初发布的《经济统计信息发布日程表》中说明发布日期,GDP 数据将按规定日程发布。

GNP 是英文 Gross National Product 的缩写,译为国民生产总值。

GNP 是一个国民概念,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因此,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不计入美国的 GDP 中,而计入日本的 GDP 中。

在 1991 年之前,美国均是采用 GNP 作为经济总产出的基本测量指标,后来因为大多数国家都采用 GDP,加之国外净收入数据不足,GDP 相对于 GNP 来说是衡量国内就业潜力的更好指标,易于测量,所以美国才改用GDP。

中国历年GDP数据

中国历年GDP数据

中国历年GDP数据历年主要GDP指标(基于现价;GDP:百万元;人均GDP:元)年份GDP(本币) GDP(美元) 增长率(%) 人均GDP(本币)人均GDP(美元) 人均GDP增长率(%)2010 39,798,315 5,879,063 10.3 29,748 4,394 (N) 2009 34,090,281 4,990,526 9.2 25,605 3,748 8.6 2008 31,404,543 4,521,827 9.6 23,708 3,414 9.1 2007 26,581,031 3,495,664 14.2 20,169 2,652 13.6 2006 21,631,443 2,713,495 12.7 16,500 2,070 12.0 2005 18,493,737 2,257,619 11.3 14,185 1,732 10.7 2004 15,987,834 1,931,644 10.1 12,336 1,490 9.4 2003 13,582,276 1,640,966 10.0 10,542 1,274 9.3 2002 12,033,269 1,453,820 9.1 9,398 1,135 8.4 2001 10,965,517 1,324,818 8.3 8,622 1,042 7.5 2000 9,921,455 1,198,475 8.4 7,858 949 7.6 1999 8,967,705 1,083,279 7.6 7,159 865 6.7 1998 8,440,228 1,019,462 7.8 6,796 821 6.8 1997 7,897,304 952,653 9.3 6,420 774 8.21996 7,117,659 856,085 10.0 5,846 703 8.91995 6,079,373 727,981 10.9 5,046 604 9.71994 4,819,786 559,224 13.1 4,044 469 11.81993 3,533,392 613,223 14.0 2,998 520 12.71992 2,692,348 488,222 14.2 2,311 419 12.81991 2,178,150 409,173 9.2 1,893 356 7.71990 1,866,782 390,279 3.8 1,644 344 2.3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9日现将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分地区的常住人口[2]有关数据公布如下:第一产业是指提供生产资料的产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

历年各地区地区生产总值(统计年鉴更新后正确数据)

历年各地区地区生产总值(统计年鉴更新后正确数据)

V 地区生产总值 海南省 年 亿元 260.41 331.98 363.25 389.53 409.86 438.92 471.23 518.48 558.41 621.97 693.2 798.9 897.99 1044.91 1254.17 1503.06 1654.21 2064.5 2522.66 2855.54 3177.56 3500.72 3702.76 4044.51
W 地区生产总值 重庆市 年 亿元 553.05 755.96 1016.25 1179.09 1350.1 1429.26 1479.71 1589.34 1765.68 1990.01 2272.82 2692.81 3467.72 3907.23 4676.13 5793.66 6530.01 7925.58 10011.37 11409.6 12783.26 14262.6 15717.27 17558.76
J 地区生产总值 上海市 年 亿元 1519.23 1990.86 2499.43 2902.2 3360.21 3688.2 4034.96 4551.15 5210.12 5741.03 6694.23 8072.83 9247.66 10572.24 12494.01 14069.86 15046.45 17165.98 19195.69 20181.72 21818.15 23567.7 25123.45 27466.15
K 地区生产总值 江苏省 年 亿元 2998.16 4057.39 5155.25 6004.21 6680.34 7199.95 7697.82 8582.73 9456.84 10606.85 12442.87 15003.6 18598.69 21742.05 26018.48 30981.98 34457.3 41425.48 49110.27 54058.22 59753.37 65088.32 70116.38 76086.2

2010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

2010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

• 分季度看,2010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11.9%, 二季度增长10.3%,三季度增长9.6%,四季度增长 9.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0497亿元, 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 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 •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工业生产平稳增长。投资保持 较快增长,消费平稳较快增长,进出口总额较快增 长。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278140亿元,比 上年增长23.8%,增速比上年回落6.2个百分点,扣 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5%;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154554亿元,比上年增长18.4%,扣除价格因 素实际增长14.8%;全年进出口总额29728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34.7%,其中出口增长31.3%。
• 21、山西 9088.1亿元 增长 、 亿元 增长13.9% 2010年,山西省全年(GDP)9088.1亿元,增 长13.9%,增速比上年加快8.5个百分点,快 于全国3.6个百分点,重新回到两位数增长。 • 22、吉林 8577.06亿元 比2009年增长 年增长13.7% 、 亿元 年增长 2010年吉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GDP)8577.06亿元,比2009年增长13.7%, 人均GDP为31306元,增长13.6%。 • 23、重庆 7890亿元 增速达 、 亿元 增速达17.1% 2010年,重庆市地区生产总值GDP总量为 7890亿,增速达17.1%。
• 30、青海 1350.43亿元 比上年增长 、 亿元 比上年增长15.3% 经国家统计局核定,2010年青海全省地区 生产总值(GDP)1350.43亿元,比上年增长 15.3%,增速为30年来最高。 • 31、西藏 507.46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 、 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上年增长12.3% 上年增长 初步核算,2010年,西藏自治区实现地区 生产总值(GDP)507.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 算,比上年增长12.3%。全区城镇居民家庭 人均总收入16539元,比上年增长10.4%, 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14980元,比上年增长 10.6%。

2010中国统计年鉴

2010中国统计年鉴

275.3 137.0 557.4 598.0 230.0 399.1 783.9 862.4 1346.9 750.5 1280.7 33561.5 958.2
214.8 116.3 313.5 274.0 191.2 272.0 275.4 445.3 528.0 344.7 463.7 442.2 251.5
250.3 245.1 145.0 263.4 263.2
109.3 109.1 104.2 109.9 109.3
速度指标 (%) 平均增长速度 19792009 19912009 20012009
1.1 1.1 1.1 4.2 -0.3
0.8 0.8 0.8 3.9 -0.9
0.6 0.5 0.6 3.4 -1.4
1-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与速度指标
总量指标 指 标
1978
1990
2000
人口与就业 人口 总人口(年末) 男性人口 女性人口 城镇人口 乡村人口 就业 就业人员数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 (万人) 40152 530 64749 383 72085 595 (万人) 96259 49567 46692 17245 79014 114333 58904 55429 30195 84138 126743 65437 61306 45906 80837
465.4 482.2 446.9
86.1 84.0 88.8
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4.0 28.6
900.3 17.7
2582.0 660.8
221.1 20.5
97.4 62.0
61330.4 32680.6 28649.8 62592.7 13344.2 49248.5
68518.3 35915.7 32602.6 76299.9 15255.8 61044.1

中国历年GDP数据(1952年-2010年)

中国历年GDP数据(1952年-2010年)

历年主要指标历年主要GDP指标(基于现价;GDP:百万元;人均GDP:元)年份GDP(本币)GDP(美元)增长率(%)人均GDP(本币)人均GDP(美元)人均GDP增长率(%)2010 39,798,315 5,879,06310.329,7484,394(N) 2009 34,090,281 4,990,526 9.2 25,605 3,748 8.6 2008 31,404,543 4,521,827 9.6 23,708 3,4149.1 2007 26,581,031 3,495,664 14.220,1692,652 13.6 2006 21,631,443 2,713,495 12.716,500 2,07012.0 2005 18,493,737 2,257,61911.314,185 1,732 10.7 2004 15,987,834 1,931,644 10.112,336 1,490 9.4 2003 13,582,276 1,640,966 10.010,5421,274 9.3 2002 12,033,269 1,453,820 9.1 9,398 1,135 8.4 2001 10,965,517 1,324,818 8.3 8,622 1,0427.5 2000 9,921,455 1,198,475 8.4 7,858 949 7.6 1999 8,967,705 1,083,279 7.6 7,159 865 6.7 1998 8,440,228 1,019,4627.8 6,796 821 6.8 1997 7,897,304 952,653 9.3 6,420 774 8.2 1996 7,117,659 856,085 10.05,846 703 8.9 1995 6,079,373727,981 10.95,046604 9.7 1994 4,819,786 559,224 13.14,044 469 11.8 1993 3,533,392 613,22314.02,998 52012.7 1992 2,692,348 488,222 14.22,311 419 12.8 1991 2,178,150 409,173 9.2 1,893 356 7.7 1990 1,866,782 390,279 3.8 1,644 344 2.3 1989 1,699,232 451,311 4.1 1,519 403 2.5 1988 1,504,282 404,149 11.31,366 367 9.5 1987 1,205,862 323,973 11.61,112299 9.8 1986 1,027,518297,590 8.8 963 279 7.2 1985 901,604 307,023 13.5858 292 11.9 1984 720,805 309,757 15.2695 299 13.7 1983 596,265 301,799 10.9583 295 9.3 1982 532,335281,287 9.1 528279 7.5 1981 489,156 286,895 5.2 492 289 3.9国家统计局历年GDP数据中国GDP总量(仅中国大陆地区)从改革开放1978年的3,645亿元(合2,164亿美元),到2008年达到314,045亿元(折合45,218亿美元)。

1998-2017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总收入GNI(人民币)

1998-2017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总收入GNI(人民币)

指标2017年2016年2015年2014年国民总收入(亿元)818461737074683390.5642097.6国内生产总值(亿元)820754.3740060.8685992.9641280.6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62099.560139.257774.655626.3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332742.7296547.7282040.3277571.8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425912.1383373.9346178308082.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59201536805002847005注:三次产业分类。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3年2012年2011年2010年2009年588141.2537329483392.8410354.1347934.9592963.2538580487940.2412119.3348517.753028.149084.544781.438430.833583.8261956.1244643.3227038.8191629.8160171.7277979.1244852.2216120182058.6154762.24368439874363023080826180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2008年2007年2006年2005年2004年321229.5270704219028.5185998.9161415.4319244.6270092.3219438.5187318.9161840.232464.127674.12331721806.720904.3149956.6126633.6104361.888084.474286.9136823.9115784.691759.777427.866648.9 2410020494167381436812487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中国历年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统计(1978-2002)

中国历年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统计(1978-2002)

中国历年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统计(1978-2002)2002年12月31日采集年份国民生产国内生产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人均国内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批发和零售总值总值邮电通信业贸易餐饮业生产总值(元/人)1978 3624.1 3624.1 1018.4 1745.2 1607.0 138.2 860.5 172.8 265.5 379 1979 4038.2 4038.2 1258.9 1913.5 1769.7 143.8 865.8 184.2 220.2 4171980 4517.8 4517.8 1359.4 2192.0 1996.5 195.5 966.4 205.0 213.6 460 "六五"32315.3 32227.0 10105.1 14257.0 12824.0 1433.0 7864.9 1446.7 1976.5 628 时期1981 4860.3 4862.4 1545.6 2255.5 2048.4 207.1 1061.3 211.1 255.7 489 1982 5301.8 5294.7 1761.6 2383.0 2162.3 220.7 1150.1 236.7 198.6 525 1983 5957.4 5934.5 1960.8 2646.2 2375.6 270.6 1327.5 264.9 231.4 580 1984 7206.7 7171.0 2295.5 3105.7 2789.0 316.7 1769.8 327.1 412.4 692 1985 8989.1 8964.4 2541.6 3866.6 3448.7 417.9 2556.2 406.9 878.4 853"七五"72594.4 72550.1 19044.2 31326.9 27672.0 3654.9 22179.0 3615.0 6827.2 1312 时期1986 10201.4 10202.2 2763.9 4492.7 3967.0 525.7 2945.6 475.6 943.2 956 1987 11954.5 11962.5 3204.3 5251.6 4585.8 665.8 3506.6 544.9 1159.3 1104 1988 14922.3 14928.3 3831.0 6587.2 5777.2 810.0 4510.1 661.0 1618.0 13551989 16917.8 16909.2 4228.0 7278.0 6484.0 794.0 5403.2 786.0 1687.0 15121990 18598.4 18547.9 5017.0 7717.4 6858.0 859.4 5813.5 1147.5 1419.7 1634 "八五"187039.8 188127.8 39420.9 88140.3 76593.3 11547.0 60566.6 10955.3 16895.4 3176 时期1991 21662.5 21617.8 5288.6 9102.2 8087.1 1015.1 7227.0 1409.7 2087.0 18791992 26651.9 26638.1 5800.0 11699.5 10284.5 1415.0 9138.6 1681.8 2735.0 22871993 34560.5 34634.4 6882.1 16428.5 14143.8 2284.7 11323.8 2123.2 3090.7 2939 1994 46670.0 46759.4 9457.2 22372.2 19359.6 3012.6 14930.0 2685.9 4050.4 3923 1995 57494.9 58478.1 11993.0 28537.9 24718.3 3819.6 17947.2 3054.7 4932.3 4854 "九五"385793.8 392228.0 71708.0 194948.0 169017.1 25930.9 125572.0 21281.4 32525.6 6315 时期1996 66850.5 67884.6 13844.2 33612.9 29082.6 4530.3 20427.5 3494.0 5560.3 55761997 73142.7 74462.6 14211.2 37222.7 32412.1 4810.6 23028.7 3797.2 6159.9 60541998 76967.2 78345.2 14552.4 38619.3 33387.9 5231.4 25173.5 4121.3 6579.1 6308 1999 80579.4 82067.5 14472.0 40557.8 35087.2 5470.6 27037.7 4460.3 6910.3 6551 2000 88254.0 89468.1 14628.2 44935.3 39047.3 5888.0 29904.6 5408.6 7316.0 7086 "十五"时期2001 95727.9 97314.8 15411.8 48750.0 42374.6 6375.4 33153.0 5968.3 7918.8 7651 2002 101160.9 102397.9 14883.3 52981.9 45935.1 7046.8 34532.8 5518.2 8236.6 7997注:单位:亿元摘编自《中国统计摘要2003》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2004-2006年国民生产总值如下,由于国民生产总值都是在统计年鉴发布,2007年数据要在《中国统计年鉴2008》(10月出版)发布以后才能知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