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鸡禽流感

合集下载

鸡禽流感的治疗,鸡禽流感治疗方法,鸡禽流感症状

鸡禽流感的治疗,鸡禽流感治疗方法,鸡禽流感症状

鸡禽流感的治疗,鸡禽流感治疗方法,鸡禽流感症状由于禽流感病毒在国内许多鸡场和地区普遍存在,常见多发,年年都会局部发病或流行。

所以大家对本病都很熟悉,但因其基因类型较多,毒株也经常发生变异,即使按时防疫,也很难控制发病,往往是防不胜防,令养殖户和兽医十分头疼。

每年发病或同一鸡群每次发病,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也不尽相同,而重症禽流感更是令人望而生畏,惊慌失措。

目前又到了禽流感高发季节。

为便于更好的防控和应对本病,笔者试着从临床一线的角度谈一谈对重症禽流感的认识和防治体会。

发病特点刚开产或高峰期的蛋鸡易感。

发病速度、死亡率、病程长短、愈后产蛋恢复快慢,淘汰残鸡数量。

产蛋恢复高度与注射H5疫苗次数及最后一次注射与发病时间间隔长短有关。

防疫不确实或毒株有变异的鸡群发病猛,传播速度快,往往3-5天从局部蔓延至全群。

一般发病3日后出现典型症状,及死亡高峰。

一般治法疗程长,控制难度大。

康复后产蛋率提升难度大,有的无治疗价值。

发病规律早期症状:(发病前三天,也叫流感初发期)鸡群一开始出现黄白稀绿散状粪便,个别鸡站着闭眼(发烧),鸡冠发紫,蛋壳颜色变淡或成白色,个别笼位采食量下降,剩料,一般从一头开始继而出现零星死亡。

防疫不好的鸡群同时伴有神经症状病鸡出现。

解剖胰脏边缘无变化或轻微出现出血点、出血线,腺胃乳头水肿,个别出血,尖上出脓,有卵黄性腹膜炎或卵泡变形液化。

日死亡少于1%,这是药物治疗的最佳时期,损失最小。

(也有因防疫漏洞或毒株变异,一发病就进入典型期的。

)中期症状(发病4--8天,也叫疾病的发展期或叫高峰期),初期病情未得到有效遏制,日死亡率高于1%。

免疫不到位的或毒株不对型的、养殖环境差的死亡会翻倍增长,采食量、产蛋率明显下降甚至降到一半以上,有的接近绝食、绝产。

解剖典型症状出现:冠子发紫,胰脏边缘处血线长而鲜红,腺胃乳头基部出血,尖上出脓,输卵管内白色豆腐渣样分泌物。

腹膜炎及全身败血症状明显显现。

严重的日死亡达5%左右,甚至更高。

怎么治疗鸡流感

怎么治疗鸡流感

鸡禽流感的诊断与治疗
禽流感又叫致病性禽流感、非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温和型禽流感,它是指某些致病性低的禽流感病毒毒株(如N9N2亚型)感染家禽引起的以低死亡率和轻度的呼吸道感染或产蛋率下降等临床症候群,其本身并不一定造成禽群的大规模死亡。

禽流感的流行特点
慢性禽流感多发于野禽中,通常患病野禽只会显现轻微症状,甚至根本观察不到任何发病症状。

各种日龄的家禽都可发生,但临床主要多发现于蛋禽群,尤其蛋鸡、蛋鸭。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主要多发于秋冬季节,尤其是秋冬交界、冬春交界气候变化大的时节。

气候多变,饲养管理不当,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有害气体过多损伤上呼吸道黏膜,都是低致病性禽流感发生的诱因,也极易造成细菌和病毒的多重感染,尤其是呼吸道病毒最易感染。

慢性禽流感临床症状
鸡初期表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叫声减小,缩颈,嗜睡,采食量减少或急骤下降,嗉囊空虚,排黄绿色稀便。

呼吸困难,咳嗽,打喷嚏,张口呼吸。

后期部分鸡只有神经症状,表现头颈向后仰,抽搐,运动失调,瘫痪等。

产蛋鸡感染后,蛋壳质量变差、畸形蛋增多,会出现软壳蛋、无壳蛋、退色蛋等。

慢性禽流感鸡群有发热的表现,表现精神不振,而且呼吸道表现严重,解剖可见到气管的黏性分泌物和出血点;
英国意康生物的禽特威对新城疫,流行性感冒,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等病毒性呼吸道以及鸭病毒性呼吸道,鸭副粘,鸭流行性感冒;鹅副粘,鹅流行性感冒、鹅病毒性呼吸道等病毒性疾病的紧急预防和治疗有特效。

治疗方法是:肌肉注射禽特威;禽流感,传支传喉,副粘病毒0.5ml/kg,流行性感冒1ml/kg,连用2-3天。

常见鸡病流行特点与禽流感防治措施

常见鸡病流行特点与禽流感防治措施

常见鸡病流行特点与禽流感防治措施鸡病是严重影响鸡养殖业发展的因素,常见鸡病包括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鼻炎、鸡霍乱等。

不同的鸡病有不同的特点,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有助于减少鸡病的发生,保证养殖效益。

传染性支气管炎流行特点:该病容易在低温高湿的季节里发生。

由于气道感染,且引起炎症反应,导致可重症、可致死。

在季风地区和雨季,鸡病发生的概率会增加。

此外,年龄较小的鸡和体质较差的鸡易感染该病。

防治措施:对于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预防,可采取以下措施: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通风干燥,加强饮水管理,定期消毒鸡舍和饮水设备,控制饲料的水分含量、污染和饲喂方式。

如果发现鸡群出现咳嗽、喘息等症状,可进行局部热敷并用药物治疗,如氟苯尼考,经常更换饮水设备,及时清理鸡舍卫生等。

传染性鼻炎流行特点:该病多在寒冷气候中传播,鸡群中有病鸡存在时,病死率高,而且繁殖力较差、生长速度减缓,从而影响了养殖效益。

防治措施:为预防该病的发生,应加强鸡舍卫生管理,注意通风和保持饮水设备清洁,要避免相邻鸡场之间的接触、做好免疫工作、保持饲料环境的良好状态,加强对发病鸡群的隔离治疗,及时消除死亡的鸡等。

鸡霍乱流行特点:该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在冬季流行,尤其是在气温较低、空气湿度较高的情况下,病死率也较高,在鸡舍内易形成过度拥挤的环境,导致疾病的传播。

防治措施:对于鸡霍乱,应注意鸡场内卫生,遵循合理饲喂管理,及时清理鸡舍和饮水设备,加强对饮水和饲料的消毒,保证饮用水源清洁无污染,增加群体免疫,接种疫苗等,定期开展体检。

禽流感流行特点:该病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并随着国际贸易、物品流动和人群迁移而传播。

而且由于禽流感的致病性强,传染速度快,病死率高,甚至有严重的疫情,会对鸡养殖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防治措施:禽流感是一种高致病性疾病,预防措施非常重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使用公认的疫苗有效防控,定期开展检测,及时发现确认病例并隔离治疗,及时清理鸡舍、吞咽器和饮水器等,并进行严格消毒。

鸡禽流感鉴别诊断及防治方法

鸡禽流感鉴别诊断及防治方法

鸡禽流感鉴别诊断及防治方法鸡禽流感的发病率较高,是由A 型流感病毒引起的鸡群易感的疾病,主要症状是呼吸受阻,精神萎靡、腹泻、进食量下降等,一旦发病,蛋鸡产蛋量会受到影响,并且易导致病鸡死亡。

为防止养鸡场暴发群体性禽流感,应做好鸡禽流感的预防与控制,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是做好鸡禽流感与鸡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综合症等疾病的鉴别区分,并采取合理有效的免疫防控措施,选取适合的药物对症治疗,从而将禽流感控制在最低范围内。

1 鸡禽流感1.1 病原特点此病的病原是A 型流感病毒,该病毒具有多种血清型,并且各型血清型之间不具备较强的交叉保护,且无法根据血清型判断病毒毒力,属于单股RNA 病毒。

1.2 传播途径鸡禽流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且消化道也是主要传播途径。

呼吸道的传染率最高,病鸡呼出气体中含有病毒,健康鸡吸入病鸡呼出气体后,病毒颗粒会同时进入,从而导致健康鸡感染鸡禽流感。

同时,禽流感病鸡的排泄物若被健康鸡接触,极易感染此病。

病毒还会存留在饲料槽、饮水槽等饲养器具上,健康鸡接触后也会患有鸡禽流感病。

1.3 流行特点鸡禽流感有潜伏期,但长短不一,部分鸡感染病毒后几小时便可发病,有的鸡病毒在体内潜伏3 周左右才表现临床症状。

鸡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后,会在短时间内大范围扩散,且会出现大量的病鸡死亡。

此病全年均可发病,除夏季外,其他季节发病率均较高。

此病感染不受鸡的年龄、性别影响,对鸡的生长发育具有较高危害。

1.4 临床症状禽流感病鸡表现精神状态不佳、采食量下降或拒绝进食,饮水量也会有所减少。

部分病鸡会出现急性死亡现象,但营养状况并不会有较大变化;也有的病鸡呈亚急性或慢性死亡,病鸡日渐消瘦且伴有脱水症状,皮肤或皮下逐步干燥,眼鼻等处可见明显分泌物。

鸡冠肉髯颜色偏紫或明显肿大,整个头部或脸部均有浮肿现象。

病鸡下痢,便出灰中带绿绿的水样稀便,排泄物中存在大量尿酸盐。

蛋鸡感染禽流感后,自发病后2~3d 开始,产蛋量逐步减少,21~35d 后产蛋量方可回升,部分病鸡腿部有磷片出血现象。

鸡患流感怎么办 鸡流感的治疗方案

鸡患流感怎么办 鸡流感的治疗方案

鸡患流感怎么办鸡流感的治疗方案
鸡流行性感冒简称鸡流感,又叫欧洲鸡瘟、真性鸡瘟,是由正粘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以呼吸困难、产蛋下降为主要特征的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春夏秋冬四季都有发生,但以寒冷季节多发。

达龙华草新克,专治鸡鸭鹅流感、感冒。

鸡流感的发生与否,往往与外界的环境、气候以及鸡群的体质存在着较大的关系。

该病呈现明显的季节性流行特点,通常高发于冬春寒冷季节,而在夏季以及秋季,其发病率并不高。

在鸡流感的流行期间,如果养殖户采取了有效的日常防疫措施,往往其感染率较低。

如果在防疫过程中疏于管理,往往会导致鸡流感病例的增多,严重时甚至可能引起全群感染。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损伤的皮肤以及眼黏膜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其中以呼吸道以及消化道的感染最为常见。

由于其传播途径较为多样,使得鸡流感的防控工作难度较大。

治疗鸡流感的方法 鸡得了流感用什么有效

治疗鸡流感的方法 鸡得了流感用什么有效

治疗鸡流感的方法鸡得了流感用什么有效
养殖户在养鸡的时候害怕的就是鸡群患上流感,流感对鸡群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往往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达龙华草新克,专治鸡鸭鹅流感、感冒。

感染了鸡流感的病鸡,往往全身都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变化。

鸡冠的颜色变为紫黑色,病情严重的,鸡冠边缘可能出现干性坏死,一些病鸡脸部以及头部可能发生水肿。

病鸡的脚趾部位存在鳞片出血现象,其颜色为深粉红色。

少数病鸡可能因并发新城疫而出现曲颈、扭头以及转圈等各种神经症状。

病鸡往往粪便较为稀薄,颜色为翠绿色或者黄色,同时可能略带白色。

对于产蛋鸡而言,不仅其产蛋率有所下降,同时其所产带血斑的鸡蛋以及薄壳蛋的数量明显增多。

保持机体皮肤和黏膜系统的完整:控制鸡群不发病毒病,必须控制不发慢性呼吸道病和肠炎病,这两种疾病一旦发生病毒会长驱直入。

加强饲养管理:做好鸡舍保温和通风。

加强消毒:减少病原体的数量,降低感染几率。

鸡禽流感的症状及治疗方法是什么-

鸡禽流感的症状及治疗方法是什么-

鸡禽流感的症状及治疗方法是什么?
据2013年的禽流感情况来看,很多H7N9发病患者都直接或间接的与禽类有过接触,与禽类接触比较密切的养殖户更要多加预防,那么鸡发生禽流感的症状有哪些呢?养殖户在养殖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怎样预防禽流感呢?
据2013年的禽流感情况来看,很多H7N9发病患者都直接或间接的与禽类有过接触,与禽类接触比较密切的养殖户更要多加预防,那么鸡发生禽流感的症状有哪些呢?养殖户在养殖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怎样预防禽流感呢?
症状:病禽精神抑郁,饲料消耗量减少,消瘦;雌禽的就巢性增强,产蛋量下降;轻度直至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打喷嚏和大量流泪;头部和脸部水肿,神经紊乱和腹泻。

这些症状中的任何一种都可能单独或以不同的组合形式出现。

有时无明显症状时禽类就已死亡。

禽流感预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平时的消毒工作,有效的预防方法是在禽类的日常饮水中加入一定比例安多福“禽用万金水”,可以有效阻断禽流感病毒的传播。

另外,养殖人员是高危人群,更要做好预防工作,以免感染禽流感,在接触过禽类、禽类产品以及养殖设备后要用经过万金水稀释的水洗手和漱口,避免用脏手揉口鼻眼。

鸡禽流感治疗方法:
发病初期可用:禽流感药多毒抗+头孢或阿米卡星注射,菌特威饮水,瘟疫康散开水浸泡后加300斤水/袋饮水。

此方案经多次临床实践,用药2天后可出现:
①鸡大群精神明显好转;采食量上升;
②死亡率明显降低。

蛋鸡使用禽流感药多毒抗治疗方案是:鸡禽流感药多毒抗﹢柴胡+头孢或阿米卡星注射,菌特威300斤水/瓶饮水,瘟疫康散开水浸泡后加300斤水/袋饮水。

注:此方案用药后3天可控制病情发展,7天后产蛋量可明显回升。

鸡得了流感症状鸡群发烧防治措施鸡流感发烧怎么治

鸡得了流感症状鸡群发烧防治措施鸡流感发烧怎么治

鸡得了流感症状鸡群发烧防治措施鸡流感发烧怎么治
鸡群发烧高烧防治措施:
1、保证鸡生长环境干净卫生;
2、达龙华草新克对鸡流行性感冒,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鸭黄病毒、鸭流行性感冒;鹅副粘,鹅流行性感冒、鹅病毒性呼吸道等病毒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效。

3、养鸡时要注意合理规律喂养,少量多次,避免饲料浪费;
4、不论是什么季节,都要给鸡喝水,还要保证的是新鲜水源;
5、当鸡群出现发烧的时候,可以使用新感速治,它不仅可以增强免疫、强肝利胆、清除内毒素,还可以用于新城疫、流感、传染性法氏囊、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病毒感染或混合感染的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治鸡禽流感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以禽类传染发病为主的剧烈传染病。

该病毒不仅血清型多,而且自然界中带毒动物多、毒株易变异,这为禽流感病的防治增加了难度。

家禽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具有疫病传播快、发病致死率高、生产危害大的特点。

二十世纪全世界共发生了17次较大规模的禽流感,但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禽流感的发病频率加快,传播范围更广。

特别在近十三年中,全世界已发生了11次较大规模的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不仅对家禽业构成了极大威胁,而且属于A型流感病毒的禽流感的某些强致病毒株,也可能引起人的流感,因此这一疾病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

一、禽流感病原及其特点
禽流感病毒是流感病毒属的成员,根据流感病毒核蛋白和基质蛋白的不同,流感病毒分A、B、C三型。

A型主要感染禽类,但人和多种陆生和水生哺乳动物、禽类带毒,B型和C型主要感染人。

禽流感病毒根据其病毒颗粒表面的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的差异性,依血凝素不同有15种之多;依神经氨酸酶不同有9种之多,而它们之间相互组合后,可以产生100多个血清型的毒株,各血清之间无交叉免疫反应,且毒株之间不仅常发生变化,而且各毒株之间的致病力及病变也不一。

如国内鸭、鹅在2000年以前常携带病毒而不发病,但此后鸭、鹅也发生高致病力禽流感。

在目前已知的100多个禽流感毒株中绝大多数是低致病力毒株,具有高致病力毒株主要集中在H5、H7两个亚型,H9亚型的致病力和毒力也较强,但低于前两型。

在国际上,凡发生H7、H5亚型禽流感的家禽,必须扑杀,欧美国家对H9亚型引起的发病也采取扑杀措施。

从二十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发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情况看,致病的毒株主要有H5N1、H7N3、H5N9、H5N8、H5N2、H7N7、H7N4、H5N2、H7N1。

我国2000-2003年对禽流感流行毒株进行调查,共收集107株禽流感病毒,其中H5N1有95株,H9N2有11株,H7N2有1株。

因此我国禽流感疫情主要由H5和H9两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这为禽流感的疫苗生产和免疫提供了依据。

禽流感病毒对外界环境比较敏感,其抵抗力较弱。

日光、干燥、加热、多种消毒剂均对其有杀灭作用。

如加热60度病毒10分钟、加热70度2分钟即可灭活。

在直射的阳光下40-48小时可灭活病毒。

氢氧化钠、消毒灵、百毒杀、漂白粉、福尔马林、过氧乙酸等多种消毒剂在常用浓度下可有效杀灭病毒。

堆积发酵家禽粪便,10-20天可全部杀灭病毒。

禽流感病毒对低温和潮湿有较强的抵抗力,存活时间较长。

粪便中的病毒在4度温度下可存活30-35天,20度下存活7天;病毒在冷冻的禽肉和骨髓中可存活10个月。

在凉爽潮湿的自然环境中病毒的存活时间也较长,常可从有水禽活动的湖泊及池塘中的水中分离到禽流感病毒。

二、禽流感的流行及其症状
禽流感多发于冬春和秋冬交替季节,主要以水平传播为主,但发病3-4天的种禽蛋中可以分离出病毒,经蛋带毒而呈垂直传播。

发病的传染源可来自感染和发病的家禽,也可来自于野生鸟类及迁徙的水禽等。

病原通过分泌物、排泄物和尸体污染环境和饲料、饮水,经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感染。

呼吸道、消化道是感染的最主要途经。

家禽感染禽流感的潜伏期由几个小时到几天不等,表现的症状因禽种、年龄、毒株致病力、继发感染与否而不同。

家禽发生禽流感一般没有特征性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或停止采食,羽毛松乱,母禽产蛋量下降15-70%不等。

有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喷嚏,表现呼吸困难,鸡冠疳紫。

病禽流泪,头和面部水肿。

部分有神经症状,头颈扭转,共济失调。

病程稍长的多伴有继发感染。

强毒株引起的急性暴发可不见明显症状而大批死鸡,死亡率可达80-100%。

非急性暴发的死亡率10-50%不等。

综合近几年禽流感的发病情况,家禽发生禽流感有以下特点:一是在某一区域内发生禽流感,虽禽流感的病毒血清型很多,但引起发病的病毒毒株相对单一,很少见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毒株共同作用。

二是发病的损失程度除病毒毒力外,还与家禽种类有关。

对鸡敏感的对鸭、鹅不一定敏感。

三是同一禽种,高产快长的良种家禽比地方品种家禽敏感。

四是家禽日龄。

老龄鸡抵抗力强于青年高产蛋鸡。

五是家禽健康状况。

家禽的群体健康状况好则发病损失小,发病反应程度轻于病弱家禽。

六是受应激情况。

未受应激影响的家禽反应小于受应激的。

七是继发感染与否。

家禽单纯患禽流感病而没有继发感染,其损失小于继发感染的家禽。

如果发生禽流感,早发现、早用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可有效降低发病损失。

八是快大肉鸡对H9亚型疫苗免疫的效果不理想,其原因有待深入研究。

九是新城疫抗体水平较高的鸡群,发生禽流感时比抗体水平低的鸡群损失小,这可能由于新城疫免疫产生的干扰素作用于禽流感病毒的结果。

三、防治措施
1.搞好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控制禽流感流行的最主要措施。

禽流感疫苗目前主要有单价和两价两种,由于在某一地区流行的禽流感多只有一个血清型,因此掌握当地疫病流行的毒株情况,接种单价疫苗是可行的,这样可有利于准确监控疫情。

当发生区域不明确血清型时,可采用2-3价疫苗免疫。

疫苗免疫后的保护期一般可达6个月,但为了保持可靠的免疫效果,通常每三个月应加强免疫一次。

建议首免5-15日龄,鸡、蛋鸭每只0.3毫升,个体较大的肉鸭和鹅每只0.5毫升,皮下或肌肉注射。

二免50-60日龄,肉鸭、鹅1毫升,鸡、蛋鸭0.5毫升。

三免开产前进行,鹅2-3毫升,鸭1-2毫升,鸡0.5毫升。

商品蛋禽和种禽在产蛋中期的40周龄可进行四免。

2、治疗
家禽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应坚决扑杀淘汰,如发生中低致病力禽流感可以用药物治疗。

(1)抗病毒:病毒唑每公斤料拌100-200毫克,连续用药4-5天;或用金钢烷胺按每公斤体重10-25毫克饮水4-5天。

此外也可用中药的大青叶、板兰根、黄莲、黄芪煎水让家禽饮服。

(2)控制继发感染:发现家禽出现类似禽流感病情时,尽早用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

如用50-100PPm的恩诺沙星饮水4-5天;在饲料中每百公斤加入5克土霉素等。

为了提高家禽体质和抗病力,可同时在饮水中加入多维电解质。

3、加强对禽流感流行的综合控制措施
(1)不从疫区或疫病流行情况不明的地区引种或调入鲜活禽产品。

(2)养禽场饲养家禽品种单一,不将不同品种的家禽或畜禽混养,推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养禽场及其工作人员不养其他畜禽。

(3)控制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养禽场,确需进入则必须消毒。

生产中的运饲料和运禽产品的车辆要分开专用。

(4)控制其他动物带毒。

禽场不种高大树木,尽量采用草地地坪绿化环境,防止野鸟集聚;经常开展灭鼠活动,生产区内不养猪、狗、猫等动物,这些动物从目前看虽不发生禽流感病,但常带毒。

(5)自备饮水系统,采用深井水或自来水,不用河、湖、塘水。

养鸭、养鹅用的湖、塘水,应固定水域,不让野鸟和其他畜禽进入,有条件的应定期消毒。

(6)家禽粪便和垫料堆积发酵或焚烧。

堆积发酵不少于20天。

(7)不将外界的鲜活畜禽产品带入养禽场。

养禽工作人员上班要穿工作服、工作靴、戴口罩,进出养禽场必须更衣。

(8)加强饲养管理。

在高发区域,每天可用过氧乙酸、次氯酸钠等开展1-2次带禽消毒和环境消毒,平时每2-3天带禽消毒一次。

尽可能减少家禽的应激反应,必要时在饮水或饲料中增加万分之二的维生素C和千分之一的维生素E,提高家禽抗应激能力。

提供适应生产和生长发育所必需的饲料,保持饲料新鲜、全价,增强家禽体质。

改善饲养环境,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密度、光照;加强禽舍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新鲜;勤清粪便和打扫禽舍及环境,保持生产环境清洁卫生。

(9)每养一批家禽出笼后,空舍期不少于3周时间,在此期间按照清扫—清洗—干燥—消毒—再清洗—再干燥—再消毒—再清洗—最后封闭熏蒸的禽舍清洁消毒程序处理禽舍;消毒剂使用两种以上,清除禽舍病原残留,防止病原感染下一批家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