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行业地名地理信息系统-王锦斋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下发国家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通知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下发国家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民政部•【公布日期】2006.09.30•【文号】民办函[2006]194号•【施行日期】2006.09.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民政部办公厅关于下发国家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通知(民办函〔2006〕19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北京、天津、上海市地名主管部门:为保障国家地名数据库建设的顺利实施,民政部全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与总参测绘信息技术总站合作开发了新一代地名数据库软件--国家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1.1版),下发全国县以上民政部门和地名主管部门试用。
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国家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作为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州、地、盟)、县(市、区)四级地名数据库的标准软件,具有地名、行政区划、行政区域界线信息和相关属性和空间图形数据库管理功能,主要用于国家地名数据库信息(包括地名、行政区划、行政区域界线信息)的采集、维护、汇总、上报和查询分析。
二、国家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下发后,请抓紧使用此软件进行国家地名数据库的建库工作:1.根据数据库规模,配备必要的软件和硬件设备。
2.已经使用第一代地名数据库软件或地方软件初步建立了地名数据库的地方,及时将有关信息数据导入国家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
3.根据国家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设置的数据项,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采集(或补充采集)地名、区划、界线信息属性数据库的数据。
4.逐步制作本地区大比例尺(农村1:5万以上,城市1:1万以上)电子地图,使用国家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本地区地名、区划、界线信息空间(图形)数据库,并使属性数据库与之关联。
5.本级地名数据库建设完成后,将数据信息逐级汇总、上报。
6.做好国家地名数据库的管理维护工作,及时更新数据并上报,逐步建立国家地名数据库动态维护、上报制度。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地名数据库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地名数据库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民政部•【公布日期】2006.09.30•【文号】民办发[2006]4号•【施行日期】2006.09.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地名数据库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民办发〔2006〕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北京、天津、上海市地名主管部门:现将《国家地名数据库建设指导意见》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二〇〇六年九月三十日国家地名数据库建设指导意见国家地名数据库建设,是地名公共服务工程数字地名专项的重点工作任务,对于加强国家信息化建设和提高区划、地名、界线管理服务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为加快国家地名数据库建设工作进度,现根据各地成功经验和有关技术标准,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国家地名数据库建设的目标“十一五”期间,基本建成国家、省、地、县四级国家地名数据库,形成及时、有效的数据更新机制,为国家建设和人民生产生活提供优质的地名信息服务。
从2006年起,完成国家地名数据库的软件开发,开展人员培训和建库试点。
2007年,全面展开数据采集工作。
2010年,基本完成数据采集和上报、汇总工作。
二、国家地名数据库使用的基本软件由民政部全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与总参测绘信息技术总站联合开发的国家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作为2003年民政部下发的地名信息登记系统的升级版本,新软件对地名数据类型进行了规范和扩展,涵盖了地名管理所及的所有地名类型;增加了空间数据库和图形处理功能和区划、边界信息管理功能,是国家四级地名数据库使用的基本软件。
该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将不断进行升级和完善。
各地自行开发的地名数据库软件以及其它区划地名工作管理软件仍可继续使用,但应以本软件作为基本技术标准,实现地方软件与国家统一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
各地在保证数据交换和信息上报需要的前提下,可在有关单位协助下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本软件进行应用性开发,不断拓展功能、提高性能。
测绘成果汇交系统设计与实现

测绘成果是指通过测绘形成的数据、信息、图件以及相关的技术资料。
测绘成果分为基础测绘成果和非基础测绘成果。
随着测绘技术的发展,测绘成果的精细性、准确性和全面性得到了各行业的广泛认可和接纳,在社会生活和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测绘成果是测绘行业服务社会的主要载体,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信息资源[1]。
测绘成果汇交是国家法律规定的内容,具有详细规定和成熟的体系。
随着测绘实体的扩大和测绘工作的便利化,测绘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
目前测绘成果的汇交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2],有必要基于最新信息技术设计符合当前需要的测绘成果汇交系统,以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能力和水平。
开展湖北省测绘成果汇交系统项目建设,改进成果汇交工作方法,不仅能提高测绘成果汇交工作效率,而且能提高测绘成果资料档案管理与服务保障能力,推动地理信息资源共享[3]。
1测绘成果汇交系统现状测绘档案是广大测绘工作者劳动与智慧的结晶,是国家的无价财富,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资源[4]。
自《测绘法》实施以来,国内基础测绘成果档案汇交工作稳步推进。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于2003年制定的《山东省测绘成果汇交暂行办法》指出,要加强测绘成果管理,促进测绘成果的开发利用[5]。
2009年初,全国测绘成果分发服务网站正式开通,是基于互联网、联通各省、遵循统一标准、同步自动更新、信息集中展现的“一站式”全国测绘成果目录信息查询窗口[6]。
随后江苏省[7]、广东省[8]、河南省[9]和浙江省[10]等均建成了测绘成果目录汇交系统,实现了测绘成果目录汇交工作的现代化管理,使测绘成果目录信息管理水平与测绘生产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
各省市已基本建立了地方性的测绘成果管理法测绘成果汇交系统设计与实现(1.湖北省测绘成果档案馆,湖北武汉430071)摘要:随着测绘行业的快速发展,基础测绘成果的种类和数量大幅增加,对相应的服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必要依托先进的软硬件资源研发新系统,以提高成果接收和管理的能力与效率,适应新时期的要求。
关于地理信息系统在林业精细化管理中应用的思考

关于地理信息系统在林业精细化管理中应用的思考发表时间:2020-01-14T11:30:15.6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作者:温汉华[导读] 摘要:我国国土面积十分辽阔,森林资源分布较为分散,给林业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面对地理位置特殊的林业资源管理,相关人员需要借助科学技术开展工作,以此提升林业精细化管理效果。
东莞市银瓶山森林公园摘要:我国国土面积十分辽阔,森林资源分布较为分散,给林业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面对地理位置特殊的林业资源管理,相关人员需要借助科学技术开展工作,以此提升林业精细化管理效果。
本文主要对林业精细化管理中对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意义进行分析,同时深入研究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林业精细化管理的需求以及关键技术。
致力于通过对系统的分析全面促进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为林业精细化管理提供便利,推动我国林业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林业;精细化管理引文: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地理信息系统得到了不断完善,为我国林业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创造了条件。
目前我国林业资源较为复杂,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管理不精细、工作落实效率较低等一些问题,如何更好的落实林业精细化管理成为关键内容。
对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合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推进我国林业精细化管理,切实发挥地理信息系统的积极作用,更好的落实我国林业的精细化管理工作。
1在林业精细化管理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在对林业实施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结合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这些技术利用,能够使林业管理更加的信息化、具体化、数据化,因此就是指的林业的精细化管理。
在林业精细化管理中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加以研究,能够将林业管理的执行能力提升,这不光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而且还是林业管理的发展。
我国在对林业资源管理实行的过程中,被以往管理模式的限制与地形环境所影响,在管理方面还不太精细,全面管理未能实现。
利用遥感影像图进行地名更新

利用遥感影像图进行地名更新王 柳,王桂敏,段 英(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39; 国家测绘局第一航测遥感院质检科,西安 710054)!摘 要∀随着测绘新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测绘工艺正在发生革命性变革,外业测量工业已经逐步减少。
如何与测绘新技术结合,有针对性的采取有关手段核实更新地名变化,扭转目前地名更新周期长的状况,是地名数据库维护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将影像数据与地名数据叠加分析,可以判断出实体的类型、位置的主化,并分析实体与地名数据的匹配情况,从而达到监测地名变化的目的,为地名数据更新提供新的手段。
!关键词∀地名;更新;匹配!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07(2004)05-0073-03收稿日期:2004-05-10基金项目:国家测绘局专项基金1 引 言地名数据库是空间定位的关系数据库。
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已建成1#100万、1#25万、1#5万三种比例尺的地名数据库。
它是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上各类地名注记名括居民地、河流、湖泊、山脉、山峰、岛屿、沙漠、盆地、自然保护区等的名称,同其汉语拼音及属性特征,如类型、政区代码、归属、网格号、交通代码、高程、图幅号、图名、图版年度、更新日期、X 坐标、Y 坐标、经度、纬度等录入计算机而建成的数据库。
它与地形数据库之间通过技术接口连接,可以相互访问。
也可以作为单独的关系型数据库运行。
本次实验所选用的是比例尺为1#5万的地名数据库。
地名信息的变化主要涉及名称的更改、位置和类型的变化及行政归属的变更。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行政区划一直在调整之中,各级行政区划既有行政界线的调整,也有名称的更改。
随着旅游资源价值再发现、环境保护的增强、重大工程建设、灾后重建、小城镇建设、城市规划、安居工程、减轻农民负担等因素,地名及其相关信息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地名的变化率与经济发展速度成正相关。
通过对全国地名变化的分析,可以看出:政治、变化中心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地名变化较大,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名变化较小,民族地区的地名变化则很小。
地理信息系统在天津市农业领域的应用现状

地理信息系统在天津市农业领域的应用现状
马享优;宋治文;陆文龙;吕雄杰;张煜;王建春;郑鹤龄;张鹏
【期刊名称】《天津农业科学》
【年(卷),期】2008(014)005
【摘要】论述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精确农业、农业灾害预测与控制、农业资源调查与管理、农业区划等主要农业领域的应用以及在天津市农业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天津沿海都市农业发展中GIS的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总页数】3页(P68-70)
【作者】马享优;宋治文;陆文龙;吕雄杰;张煜;王建春;郑鹤龄;张鹏
【作者单位】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天津,300192;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天津,300192;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天津,300192;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天津,300192;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天津,300192;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天津,300192;天津市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天津,300192;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天津,30019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0
【相关文献】
1.天津市都市农业的基本特点和重点农业科研领域 [J], 郭郢
2.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农业上的应用现状概述 [J], 饶卫民;章家恩;肖红生;胡月明
3.增强现实技术在职业教育领域应用现状调查\r——以天津市5所职业院校为例
[J], 贺熙;张旻旸;王锦;侯星晨;倪晓昌
4.地理信息系统在景观地形设计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J], 王琦;周李晔;王江博
5.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发展及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J], 王璐;翟义欣;王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汤国安《地理信息系统》(第2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汤国安《地理信息系统》(第2版)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第1章绪论一、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1信息、地理信息(1)信息和数据①信息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语言、图像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从而向人们(或系统)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和知识,是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分析和决策的依据。
②数据数据是一种未经加工的原始资料。
数字、文字、符号、图像都是数据。
③信息和数据的关系信息具有客观性、适用性、可传输性和共享性等特征。
数据是客观对象的表示,而信息则是数据内涵的意义,是数据的内容和解释。
信息来源于数据。
(2)地理信息①地理信息的定义地理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它是对表达地理特征与地理现象之间关系的地理数据的解释。
②地理数据的定义地理数据是各种地理特征和现象间关系的符号化表示,包括空间位置、属性特征(简称属性)及时域特征三部分。
③地理空间分析的三大基本要素空间位置、属性及时间是地理空间分析的三大基本要素a.空间位置数据描述地物所在位置。
b.属性数据有时又称非空间数据,是属于一定地物、描述其特征的定性或定量指标。
c.时域特征是指地理数据采集或地理现象发生的时刻或时段。
(3)地理信息的特征地理信息除了具有信息的一般特性外,还具有以下独特特性:①空间分布性地理信息具有空间定位的特点,先定位后定性,并在区域上表现出分布式的特点,其属性表现为多层次,因此地理数据库的分布或更新也应是分布式的。
②数据量大地理信息既有空间特征,又有属性特征,此外地理信息还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具有时间特征,因此其数据量很大。
③信息载体的多样性地理信息的第一载体是地理实体的物质和能量本身,除此之外,还有描述地理实体的文字、数字、地图和影像等符号信息载体以及纸质、磁带、光盘等物理介质载体。
2信息系统(1)信息系统的定义信息系统是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表达数据能力的系统。
(2)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在计算机时代,信息系统部分或全部由计算机系统支持,并由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和用户四大要素组成。
宁夏回族自治区考研地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推荐

宁夏回族自治区考研地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推荐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用来捕获、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如果你准备考研,并选择地理信息系统作为研究方向,那么有一些复习资料将对你有很大帮助。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推荐几本我认为对宁夏回族自治区考研地理信息系统的复习非常有用的资料。
1.《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第4版)- 朱跃明、黄小兵著这本教材是地理信息系统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
全书包括基本概念、数据模型、数据获取和编辑、数据存储、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等内容。
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了全面详细的介绍,并配有大量实例和案例分析。
通过学习这本教材,你能够建立对地理信息系统的整体框架和基本概念的理解,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杜维明主编这本书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经典教材之一。
全书内容丰富,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数据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书中还使用了大量的宁夏自治区的案例和应用实例,使你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理解和练习。
3.《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 熊新刚编著这本教材是一本系统介绍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和应用的资料。
内容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数据获取和处理、空间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和应用等内容。
其中,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和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可以帮助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
除了上述教材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资料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复习宁夏回族自治区考研地理信息系统。
1. 真题和模拟试题通过做真题和模拟试题,你能够了解考试的形式和题型,并对自己的复习情况进行检测。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你更加熟悉考试内容和要求,提高应试能力。
2. 相关论文和研究成果阅读相关领域的论文和研究成果,可以帮助你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和应用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名命名(变更)审批
地名命名(变更)打印
地名标志设置操作流程
地名命名(变更)业务流程
开始
结束
地名标 志受理
地名标 志采购
地名标 志设置
地名标 志审核
地名标 志结算
行政区划管理 2、行政区划管理
行政区划设立 行政区划裁撤 行政区划拆分合并 行政区划回溯
行政区划流程
行政区划拆分合并
自动合并行政区划的面积,人口,户数等信息
V1.0
国家地名数据库本版1.0
国家地名数据库管理软件
V3.0
国家地名数据库本版3.0
国家地名数据库地名分类
国家地名数据库1.0版本
地名分类11类,不分大小类
国家地名数据库3.0版本
地名共分门类、大类、中类、小类4层, 合计12大类、117中、小类。
地名代码
行政区划代码、地名代码(国家地名数据库代码)、标志代 码。 在国家地名数据库中,地名代码、标志代码已改成自动生成 。 地名代码,是指按照一定规则用阿拉伯数字对地名进行编码 用以代替地名的具体表现。如同公民的身份证号码一样,按 照地名不同的中、小类别分别进行编制, 地名代码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在全县、市、乃至全省、全 国范围内不能重号,即使地名重名,代码也不相同。
14
勘界信息
-
-
地名库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
按照《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GB/T 18521) 和《基础地名数据库数据分类与数据项设置》,参考国家地名 数据库,建立符合国家地名数据库标准的数据库。 数据库设计中充分体现全市行政区域、非行政区域、居 民点、交通运输、群众自治组织、水利、电力、纪念地与风景 点、单位、建筑物、海域、陆地水系、陆地地形等12大类、 117中、小类数据的存储管理。 基础地形数据来源: 向当地建设部门申请城区1:500、1: 10000等基础地形图数据,形成地名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要 素分层也参考国家地名数据库分类。
地址匹配流程
地址信息
语义分词
信息段1
信息段2
信息段3
信息段4
智能模糊匹配
地名地址数据库
是否有精确记录
否
是
地名地址准确 定位
地名地址模糊 判断
结果集
地址匹配
门牌自动编号和自动生成
门牌预编号(属性)
地名审批后对门牌进行预编号,如楼幢门牌,道路门牌
手工编号和自动编号(空间)
对门牌进行空间自动编号和手工编号
数据库建设框架
数据库属性设计
ID 大类 自然地理实体 1 2 3 人文地理实体 4 5 6 7 8 9 10 11 12 扩展部分 13 地址标牌 行政区域 群众自治组织 非行政区域 居民点 交通运输 水利、电力、通信 纪念地与 旅游景点 建筑物 单位 海域 陆地水系 陆地地形 中类 小类 国标代码 1000 1100 1200 1300 2000 2100 2160 2170 2200 2300 2400 2500 2600 2700 省 √ √ √ √ √ √ √ √ √ √ √ √ √ √ 地市 √ √ √ √ √ √ √ √ √ √ √ √ √ √ - - 区县 √ √ √ √ √ √ √ √ √ √ √ √ √ √ - -
数据普查建库
1、地名数据普查采集
全面开展对包括行政区、居民点、建筑物、路牌、单位、道 路、河流、湖泊、山峰、山脉、旅游景点等框架性地名对象的 普查及地名基础资料整理和采集工作。 地名外业普查分类要求 标明全市行政区域、非行政区域、居民点、交通运输、群众 自治组织、水利、电力、纪念地与风景点、单位、建筑物、海 域、陆地水系、陆地地形等12大类、117中、小类数据等信息。 地名检查 主要建筑物的名称;主要景点的名称等信息进行现场校对和 复核。
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
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
地名办
部委
地图操作
省厅
统计分析
地市
矢量数据
修正
建设部门
区县
上通下联
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
地名业务管理系统
地名管理 1、地名管理
地名命名业务 地名变更业务 地名注销业务 批准书打印 地名历史回溯 地名标志设置
地名命名(变更)操作流程
地名命名(变更)业务流程
工商
公安
地址信息库
具体地址信息
…
地址匹配
2、匹配算法 •地址匹配的总体路线是走智能化道路,就具体算法而言,系 统采用地址字面匹配,人工设定等手段。并且,由于系统有自 学习功能,可以对普通方法无法匹配的数据进行匹配,并给出 匹配的可靠程度。
行政区域名称 门牌地址
城区
街道
道路
道路
道路级别
门牌号
号级别
非道路
小区
小区级别
幢号
幢级别
单元
单元级别
户室号
房定级别
通过不同的权重来计算匹配的可靠程度
地址匹配
3、用户与系统的交互方式 •用户与系统的交互方式包括输入和输出,友好的输入方 式可以令用户更加方便,迅速的进行工作,并可以给出 更多的有用信息;而友好的输出可以令用户获得更加直 观的结果并按照用户的意思进行修正。更进一步,智能 推理引擎的运用将会使得用户获得他们更加需要的结果。 •输入单个地址 •成批导入地址 •对匹配结果的修正
二、民政行业应用技术
民政行业应用技术
1、地址匹配
2、门牌自动编号和自动生成
地址匹配
1、建立地址信息库 •建立地址信息库(包括GIS系统的地理信息库)是项目 实现的前提,一切匹配方式都是以地址信息库中的地址 信息为参照,而且地址信息的规范,准确和完整对于给 出准确,迅速的匹配结果有直接的作用。因此,必须重 视对地址信息库规范化,完整化的建设。
门牌管理 3、门牌管理
门牌新增 门牌变更 门牌证的打印 门牌信息查询 门牌历史信息的查询 门牌数据统计
门牌新增操作流程
门牌新增业务流程
实地踏 勘
开始
门牌受 理
门牌打 印
门牌归 档
结束
门牌业务
档案管理子系统
档案归档 档案扫描 档案查询 档案统计
地址匹配子系统
批量数据匹配 人工干预 数据统计 数据导出
根据标准的数据普查采集后的数字化成果,导入符合《地 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GB/T 18521)和《基础地名 数据库数据分类与数据项设置》的矢量数据格式,并将对应的 《地名信息表》的属性数据导入,并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 行关联绑定,同时生成唯一的标准编码, 采集后的数据按照相应标准编码入库。数据库应包含地 名的标准名称、地名的空间坐标和地名的唯一编码。
地名代码
地名代码共有20位数字,分为四段: 第一段由6位数字组成,表示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指省、市、市辖区、县的行政 区划代码,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2007,代替GB/T22602002)。 第二段由3位数字组成,表示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指街道办事处、镇、乡,政企 合一单位,开发区。具体划分为: 1.001—099 表示街道的代码,应在本地区的范围内由小到大顺序编写; 2.100—199 表示镇(民族镇)的代码,应在本地区的范围内由小到大顺序编写; 3.200—399 表示乡(民族乡)的代码,应在本地区的范围内由小到大顺序编写; 4.400—599表示政企合一单位的代码,应在本地区的范围内由小到大顺序编写; 5.600-699表示开发区等非法定单位代码,应在本地区的范围内由小到大顺序编写。 第三段由5位数字组成,表示地名属性的类别,执行《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 (GB/T 18521-2001)。特别提示:有的地名使用的是“中类别”的代码,但大多数地 名使用的是“小类别”的代码。 第四段为6位数字,表示附加码,具体代码段为 000000-999999,用以区分同一类别并 且是同一行政区域内的地名,如果前13位编码可以确定此地名的唯一性,则第四段代 码用000000表示。
系统管理
系统功能模块设置
系统功能模块设置
功能模块定义 业务权限定义 图形录入定义
地名公共服务系统
地名公共服务系统
地名公共服务系统
地名公共服务系统
地名公共服务系统
四、应用案例
杭州民政地理信息系统 新疆民政地理信息系统
开始
区专家 评审
市专家 评审
结束
地名 受理
区地名 审核
市地名 审核
打印批 准书
地名归 档
地名命名(变更)申报
地名命名(变更)申报资料: 地名申请报告;【必需】 地名命名申报表;【必需】 立项批复;【必需】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必需】 经规划批准的建筑物平面图; 【必需】 原申领的《地名使用批准书》 (变更)
2、门牌数据普查采集
地名数据普查流程
门牌数据采集流程
属性数据录入 基础空间数据入库
无数据县市
有数据县市
获取基础数据
定制录入表格
数据汇总
数据处理
下发指定区域
数据整理规范
数据入库
数据录入
数据汇总
数据导入
空间数据库
地图制作
纸质地图
地图标注
属性数据库
外业标注
门牌数据采集流程
空间地名数据库
数据处理入库
数据处理入库
民政地理信息系统网络(公共)
由于公众层面应用具有特殊性,一方面采取公众应用终端多元化的 设计,另一方面对需要发布的数据从审查、抽取、清洗等环节,采 取一系列的技术策略,保证涉密数据的公众化应用。地名公共服务 网络需要与民政系统内部网络进行物理隔离。
民政综合业务平台
规范福利机构管理,对福利机构资源、业务流程和服务项目进行优化整 合 快速高效地实现救助信息的申请、登记、审核、审批、查询、信息交流、 统计、汇总等日常救助业务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 管理优抚安置对象的数据、结构等实际情况, 准确掌握和提供优抚安置 对象人员变动、待遇标准等状况 对社区日常事务、台帐、文档进行综合管理,并将所有台帐数据电子化、 规范化,形成统一标准的电子台帐上报 连接殡仪馆、公墓、其他殡葬代理服务单位及丧葬用品生产厂家等,集 管理与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 全面管理社会福利企业基本情况、职工名册、职工出勤、工资、养老保 险情况表、经营税收状况等 组织协调救灾工作,查灾、核灾、报灾、掌握灾情,慰问灾民;指导灾 后重建和灾区开展生产自救;接收和分配捐赠的款物。 实现对老人信息的动态管理,管理老年人证发放、老年人证注销、老年 人补助管理、居家养老等相关相关业务 建立民间组织数据库,通过网络联接各民间组织登记及管理点,实现民 间组织的登记审核、分级审批、注销、年审、查询、打印、统计、分析 决策等业务的信息化管理,提升民间组织信息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