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
预防秋冬季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6篇

防备秋冬季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6篇防备秋冬季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篇1活动目的: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查查查看照片、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的紧要意义。
2、通过小组讨论、演讲各类发言等形式激发学生讲究卫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养的决心。
活动准备:1、关于防备传染病的挂图、录像。
2、准备知识竞赛题十个。
3、前黑板上作相应布置,渲染气氛。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秋季入学以后,昼夜温差很大,我们的身体很难适应,因此特别容易患病。
在这样的季节里,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类疾病的发生。
二、讲解传染病知识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紧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
病毒随打喷嚏、咳嗽或说话喷出的飞沫传播,紧要表现:起病急骤、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2、普通性感冒成人感冒以鼻病毒为主,儿童以副流感病毒及呼吸道融合病毒为主。
临床表现:潜匿期短,约一天左右,起病较急,一般仅有轻度发热,体温多不超出39摄氏度。
常咽痛、头痛、全身乏力,并有鼻塞、喷嚏、流涕、胃不适等。
3、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易感人群是小儿、未患过麻疹者,紧要临床表现是发烧、咳嗽、流涕、睑结膜充血及口腔黏膜有麻疹黏膜斑。
发热3—4天后显现全身红色斑丘疹,经一周左右可自然恢复,注意防止合并肺炎、心肌炎。
4、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传染病,临床表现:开始常有低热,上呼吸道及胃肠道症状,此期约为一天。
发热一天左右即显现皮疹。
先由躯干及头部显现,后见于面部及四肢,皮疹躯干多四肢少呈向心性分布。
起初为小丘疹,一天内即变成泡疹、透亮如水珠,椭圆形、大小不一、四周有红晕,皮疹有搔痒感,水泡一天后混浊,2—3天干缩结痂,一两周内痂皮先后脱落不留瘢痕,起病三、四天内皮疹连续分批显现。
秋季传染病预防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秋季传染病预防主题班会教案三篇文档一一、班会目的通过主题班会,增加学生对秋季传染病的预防意识,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帮助他们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二、班会内容1. 介绍秋季传染病的特点和常见类型,如流感、感冒等。
2. 分享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如空气、接触、食物等。
提醒学生避免接触传染源。
3. 强调手卫生的重要性,教授正确的洗手方法和时机。
4. 探讨如何增强自身免疫力,如良好的饮食、适量运动和保持良好的作息惯。
5. 总结秋季传染病预防的重要知识点,并进行小结。
三、班会形式本次班会将采用互动形式,包括演示、小组活动和问答环节。
四、预期效果通过本次班会的开展,预计可以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并能够掌握一些预防秋季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文档二一、班会目的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秋季常见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培养良好的卫生惯,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二、班会内容1. 介绍秋季常见传染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如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等。
2. 分享有效的传染病预防措施,如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传染源等。
3. 强调合理膳食的重要性,介绍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
4. 讨论应对传染病爆发时的应急措施,如及时就医、遵守疫情防控规定等。
5. 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制定个人防控计划。
三、班会形式本次班会将采用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形式,鼓励学生提问和互动。
四、预期效果通过本次班会的开展,预计可以提升学生的卫生意识,掌握一些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并培养良好的卫生惯。
文档三一、班会目的通过主题班会,提高学生对秋季传染病的预防认识,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惯,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二、班会内容1. 介绍秋季传染病的特点和常见症状,如流感、腹泻等。
2. 分享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如勤洗手、避免接触传染源、保持通风等。
3. 强调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如保持整洁、减少不必要的接触等。
4. 讨论在学校和家庭中如何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如定期检查卫生状况、提供良好的饮食环境等。
春季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策划方案7篇

春季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策划方案7篇春季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策划方案篇1活动目标感知传染病的危害,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知道春季容易得传染病,了解一些传染病的症状及传染途径。
掌握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方法,与同伴共同制作《春季预防传染病宣传手册》。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已经了解部分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课件准备:《春季预防传染病》故事视频;“热闹的医院”图片;“看病”图片;“预防传染病”组图。
纸面教具:《宣传手册模板》。
材料准备:画笔。
活动过程出示图片“热闹的医院”,播放故事视频《春季预防传染病》第一段,引导幼儿了解春季易得传染病。
1.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奇妙小镇的医院这几天真热闹,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好多小朋友都生病了)——生病的小朋友看起来怎么样?(很难受)2.播放故事视频第一段,引导幼儿了解春季易得传染病。
——他们生了什么病?我们来听听鹿鹿医生是怎么说的吧。
小结:原来这些小朋友都得了传染病。
春天到了,病毒出来捣乱了,很容易被传染生病。
出示图片“看病”,播放故事视频《春季预防传染病》第二、三段,引导幼儿了解春季高发传染病的症状及传染途径。
1.出示图片,播放故事视频第二段,引导幼儿了解春季高发传染病的症状。
1)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图片中小伙伴们的病征。
——鹿鹿医生要为小朋友们看病了,这些小朋友摘下口罩后你都看到了什么?(有的身上长了小泡泡、小疹子,有的脸上肿了起来,还有的小朋友好像发烧了……)2)播放故事视频第二段,引导幼儿了解春季高发传染病的症状。
——来听听这些小朋友是怎么说的吧。
2.师幼讨论,鼓励幼儿谈谈对传染病的了解,初步感知传染病的传染途径。
——你知道这些传染病吗?你有得过吗?——你知道这些传染病是怎么传染的吗?3.播放故事视频《春季预防传染病》第三段,引导幼儿了解传染病的传染途径。
——为什么这些小朋友会得传染病呢?我们请鹿鹿医生告诉我们吧。
小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传染病毒可能会通过病人、或病人碰过的东西,或者是喷溅出的口水、飞沫传染。
2024年传染病防控主题班会教案(通用5篇

2024年传染病防控主题班会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1. 第九章第一节: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及传播途径;2. 第九章第二节: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措施;3. 第九章第三节:消化道传染病的防控措施;4. 第九章第四节:血液传播性传染病的防控措施;5. 第九章第五节:其他传染病的防控措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及传播途径,提高他们对传染病的认识;2. 让学生掌握呼吸道、消化道、血液传播性等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防控措施的实践应用;2. 教学重点:呼吸道、消化道、血液传播性传染病的防控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卫生宣传资料;2. 学具:笔记本、笔、卫生纸、口罩、洗手液。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近期传染病疫情的新闻报道,让学生了解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引发他们对传染病防控的关注。
2. 新课导入:(1)讲解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及传播途径;(2)介绍呼吸道、消化道、血液传播性传染病的防控措施;(3)案例分析:分析具体传染病案例,让学生了解防控措施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1)讲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措施例题;(2)讲解消化道传染病防控措施例题;(3)讲解血液传播性传染病防控措施例题。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2)让学生列举消化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3)让学生思考如何防止血液传播性传染病的发生。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传染病防控主题班会2. 内容:(1)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及传播途径;(2)呼吸道、消化道、血液传播性传染病的防控措施;(3)传染病防控案例分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及传播途径;(2)列举三种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措施;(3)简述如何预防血液传播性传染病。
2. 答案:(1)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疾病。
中小学预防春季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

中小学预防春季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中小学预防春季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万物复苏,春意盎然。
春天是一年最美好的季节,春季也是一些传染病的高发阶段。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中小学预防春季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欢迎参考。
中小学预防春季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篇1一、活动目的:1、春季是各种传染病多发季节,避免传染病在校内发生。
2、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进行预防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的预防教育。
3、增长学生的卫生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二、活动过程:1、全体起立,唱国歌。
2、辅导员宣布主题班队会正式开始。
3、主持人讲话:同学们,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
我们为了学生的健康,开展本次班队会,希望同学们能更多地了解有关传染病的知识。
4、观看《构建无结核病的和谐校园》的影片。
5、向学生进行传染病的宣传教育。
(1)手足口病的预防及防护措施(2)结核病的预防与控制(3)麻疹病的预防及防护措施6、小组讨论:如何从身边做起,如何讲好卫生,如何预防各种传染病。
7、发出倡议同学们,在生活中,只要我们大家讲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一定就会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8、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传染病的防治”主题班队会,我们了解了更多的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希望大家要爱护自己的生命,珍爱自己的生命,并回家向家人做宣传,发动家人讲好卫生,预防各种疾病。
中小学预防春季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篇2教学目标:1、春季传染病相关类型与相关知识了解。
2、学会如何预防春季传染病,进行相关知识的了解。
3、让学生了解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等等,使学生们懂得了只有好的、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学习。
增长学生的卫生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教学方法:讲解和讨论一、春季常见传染病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天气多变,时暖时寒,气候仍然寒冷、干燥,特别是在北方,人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当春季来临时,人体内环境很难一下子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袭人体,特别容易引起流感、流脑、流腮等呼吸道传染病,同时随着气温转暖,手足口病等传染病也逐渐抬头。
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活动实施方案(四篇)

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活动实施方案第一篇、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1、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更加了解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保障身心健康。
2、本次主题班会将围绕预防传染病展开,帮助全班同学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二、活动目的:2、提高同学们对传染病防控的认识,了解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3、引导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护意识;4、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班级凝聚力。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1、活动时间:XXXX年XX月XX日(周X)下午X点——X点。
2、活动地点:XXXX。
四、活动策划:1、主题演讲:邀请校医进行传染病防控知识讲座,包括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等;2、小组讨论:分组进行传染病防控主题讨论,分享各自的见解和心得;3、互动问答:针对同学们的疑问,进行现场问答环节,解答同学们关于传染病防控的疑惑;4、情景模拟:模拟传染病防控场景,提高同学们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5、总结分享:各小组代表总结讨论成果,全班同学共同分享学习成果。
五、活动安排:1、活动前准备:提前通知全班同学准备相关资料,安排教室和座位;2、活动进行时:按照策划流程进行主题班会,确保活动有序进行;3、活动后总结:对本次主题班会进行总结和反馈,以便不断改进和提高。
六、主题演讲:1、为了确保主题演讲的质量和效果,我们邀请了校医作为主讲嘉宾。
2、校医将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3、将分享一些实用的卫生保健技巧和经验,以帮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二篇、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主题班会美篇1、秋季传染病的发生率逐渐增加,对我们的健康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为了提高同学们对秋季传染病预防的意识,让大家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我们举办了一次主题班会,分享了预防知识和经验,并透过一些真实的故事来引导同学们关注自身健康。
2、我们通过展示一些数据,向同学们展示秋季传染病的现状和对我们的危害。
传染病的预防主题班会教案

传染病的预防主题班会教案大班安全教案预防传染病篇一1、能够关爱小动物,并能和它们友好、安全的相处。
2、了解被动物咬伤、抓伤后紧急救护的方法。
3、提高幼儿的安全自保意识。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1、与小动物相处的方式和方法。
2、被动物咬伤、抓伤后紧急救护的方法。
1、动物手偶2、有关图片一、出示小狗手偶,引起幼儿兴趣。
1、今天我们请到了一位动物朋友,它是谁啊?(小狗)2、你们喜欢它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请幼儿回答)二、教师进行小结并引出话题,小朋友思考回答。
1、教师指导语:小朋友们都知道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爱护、保护它们。
像小狗这样的小宠物(总结喜欢的理由)1有它们的陪伴我们的生活会更快乐。
2它们能协助警察叔叔侦破案件,还能为我们看家护院。
3哦!它们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这么多快乐和方便,我们要有好的对待它们噢。
4如果我们不注意与狗接触的方式,我们之间就会产生矛盾。
不小心就会被它们咬伤,那么你们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吗?2、请幼儿思考回答,对正确的给与肯定。
三、倾听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被狗咬伤后的危害性。
1、教师指导语:人若被普通的狗咬伤,一般会造成局部皮肉损伤,不会有生命危险;倘若被疯狗咬伤,并且不会及时有效的处理,常会引起狂犬病。
2、我们知道了被狗咬伤后不及时处理后果的严重性。
3、幼儿回答,教师对正确的处理方法给予肯定。
四、教师总结并告知幼儿正确的处理顺序及方法:同时用图片排列1、被狗咬伤后,先不要急着去医院。
要及时的进行简单的伤口处理。
2、要把脏血挤出来,防止病菌进入体内。
3、立即用肥皂和清水洗呗咬伤的部位,除去伤口内的动物唾液及残余病菌4、冲洗完毕后,用无菌绷带或清洁的布条轻轻的绷住伤口,赶紧去医院就医。
5、要在24小时之内直射狂犬疫苗。
破伤风疫苗也需要同时注射。
6、伤口较大或是伤势严重就要尽快送医院救治。
五、请幼儿记忆,并说说处理方法。
2023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7篇

2023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7篇预防传染病主题班会教案篇1活动目标: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通过小组讨论、演讲各类发言等形式激发学生讲究卫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
活动准备:1、关于预防传染病的挂图、录像。
2、准备知识竞赛题十个。
3、前黑板上作相应布置,渲染气氛,桌椅围四周,中间空出。
4、每人写一篇《预防传染病》文章。
5、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的准备,数码相机拍整节课活动情形,以备存档展览。
活动过程:一、导入:展示图片,播放录像二、组织讨论:1、学生讨论关于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预防。
2、报告讨论结果教师总结:预防传染病其实并不难,我们每个人只要做到以下要求,就会远离传染病:1、头发:头发整洁无异味;男生不留长发。
2、脸:洁净无污垢。
3、颈:脖颈、耳根干净无污垢。
4、手:手干净无污物;不留长指甲,指甲缝内无污垢。
5、红领巾:整洁,勤换洗。
6、衣服:衣服整洁,勤换洗;衣领、衣袖无污垢;7、鞋袜:鞋子整洁,上学穿袜子,不拖鞋带。
8、书包:书包干净整洁,书本摆放整齐。
9、桌兜:整洁无杂物。
三、预防传染病知识竞赛:划分两个小组,有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类,分别给两个小组计分1、了解春季的常见传染病春季的常见传染病有以下几种:A流感流感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B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潜伏期8—12日,主要症状为发热、怕光、流泪、流涕,眼结膜充血,出现口腔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C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腮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伏期14—19日,发热,耳下或下颌角疼痛,以耳垂为中心1—2天内迅速肿大,张口和咀嚼时疼痛D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发热,咽炎、全身弥漫性皮疹,疹退后伴皮肤脱屑等,潜伏期1—7天2、如何预防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A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交叉感染等B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如我们班有三名同学患了流感,为了防止 流感扩散,现在该怎么办呢?
预 防 ◆教室内煮醋、病人 切断 传播途径 用过的东西消毒等 措 ◆没得病的人打疫 施 苗、避免接触患病 保护 易感人群
者、锻炼身体等
让感冒患者吃药、控制 住院、戴口罩等
◆
传染源
你知道这六 幅图各采取 了哪种预防 措施吗
快速判断:
(一)传染源:传染源是指能 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染病 患者
病原体 携带者
受染 动物
(二)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 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 途径。
传染病有多种传播途径
SARS
细菌性痢疾
“红眼病” 狂犬病 艾滋病
主的要传播途径有:
空气、飞沫传播
流感、肺结核
饮水、食物传播
霍乱、甲肝
主的要传播途径有:
10、我校防控甲流注意落实“四早”,即早发现、早 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此措施属于( ) A 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 C 保护易感人群 D 以上都对
社会热点链接
控制传染源
当辽宁省阜新市阜、锦州市的禽流感疫情发生后, 当地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农业、卫生等 部门采取了以下措施: 1、扑杀疫点 周围3公里内 所有家禽50 共 万只。
高危人群
性乱者(男同性恋、娼妓与嫖客)
静脉药瘾者(吸毒者) 血友病、多次接受输血或血制品者 HIV(+)的性配偶及婴儿
不会传播HIV的途径
——进食、昆虫叮咬或共用电话、握手等
我们应如何与艾滋病病 人相处呢?为什么?
胡锦涛主席与艾滋病患者握手
防治艾滋病形象大使姚明、濮 存昕和患病小朋友在一起!
传播途径
学以致用
1、某家庭中,哥哥患了流行性感冒,并且传给 了弟弟,弟弟又传给了同学。 2、蚊子叮咬疟疾患者甲后,又去叮咬乙,乙也 患了疟疾。 请分析: 1.导致弟弟患病的传染源是( 哥哥 ) 2.弟弟被传染前是( 易感人群 ) 3.流感传播途径主要是( 空气 ) 传播途径 ) 4.蚊子在疟疾病的传播当中充当了(
Hale Waihona Puke 及早治疗痊愈带菌者 结核杆菌 飞沫传播(肺结核) 死亡
手癣、足癣
由(皮肤癣菌)真菌引起
蛔 虫 病
由蛔虫引起
血吸虫病
由血吸虫引起
理理思路,归归类!
流行性感冒 水 痘
病毒
细菌 真菌 寄生虫
肺 结 核
手癣、足癣 蛔 虫 病 血吸虫病
病原体
什么是病原体?
引起传染病的细菌、 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常见的致病细菌有:
血液传染病 体表传染病
(三)易感人群:易感人群是指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易 感染该病的人群。
例如:腮腺炎属于终身 免疫的传染病,而未患过 腮腺炎的人就是腮腺炎的 易感人群。对于流行性感 冒来说,人们普遍属于易 感人群。
传染病流行的环节
空气、飞沫
饮水、食物 生物、媒介
传 染 源
土壤、接触
易 感 人 群
病原体 的人或动物。 4、传染源是指能散播___________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病原体 1.引起甲肝的病毒是_____; 传播途径 2.食用不洁毛蚶是甲肝流行的______之一; 传染源 3.甲肝病人是________; 易感人群 传染源 4.小明患病前是______ 患病后是____; 5.禁止健康人与病人接触,让病人服用预防药 保护易感人群 物,属于________,对病人的粪便、用 切断传播途径 具进行消毒属于_________。
环节
特点 流行性
措施 切断传播途径
传染 病及 预防
保护易感人群
健康的生活 第一章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传染源 、 1、传染病流行必须同时具备___________ _________ 传播途径 、___________ 易感人群 三个基本环节。 病原体 引起的,能在人与人 2、传染病是由________ 或人与动物间传播的疾病。它具有_______ 传染性 、 ________ 流行性 的特点。 3、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是:控制传染源 ________、 保护易感人群 。 切断传播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媒介传播
鼠疫、疟疾
接触传播
狂犬病
呼 吸 道 传 染 病
消 化 道 传 染 病
血 液 传 染 病
灰 指 甲
体 表 传 染 病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常见的传染病
传染病类型 呼吸道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 常见的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肺结核、麻疹、 百日咳、腮腺炎等 蛲虫病、细菌性痢疾、甲型 肝炎、蛔虫病等 乙型肝炎、疟疾、流行性脑 炎、丝虫病、艾滋病等 吸血虫病、沙眼、破伤风、 淋病、狂犬病等
非洲、美洲、欧洲多发,亚洲HIV感染者快速 增加(已近1000万) 1985年传入我国,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估 计近100万)
病原体:艾滋病病毒(HIV)
传染源:艾滋病患者(携带者) 传播途径: 1、性传播 2、血液传播 3、母婴传播 易感人群: 大多数人
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约占70%~80%,男同性恋→异 性恋(分别为5%~10%、>70%) 经血传播:①静脉注射吸毒;②接受血液或血 制品;③献血员感染的传播;④医源性感染
传染病特点:
传染性
流行性
流感是怎样从一个人传染给另一个人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 达健康人的途径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 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
?
?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 达健康人的途径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 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1.会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 预防措施。
2.会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 和病毒性传染病。 3.会说出艾滋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 施。
想一想
请你回想一下,自己从小 到大都得过哪些病?根据自 己的回忆填写下表,也可以 将你得过的其他疾病名称及 有关情况填写在表中。
疾病名称 流行性感冒 麻疹 水痘 肺结核 近视眼 结膜炎 贫血 龋齿 蛔虫病
切断传播途径
2、封锁两地疫点周围方圆5公里,禁止任 何禽类食品运出,对进出疫区的所有人和车 进行消毒等一系列防控措施。
保护易感人群
接 种 流 脑 疫 苗
8、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在机场、码头和车站 有 些人戴口罩,其目的是( C ) 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 C 保护易感人群 D 以上都对
9、为了防控甲流,教育部门纷纷决定各校暂不举行 开学典礼、取消军训,这种措施属于( C ) A 切断传播途径 B 控制传染源 C 保护易感人群 D 增强免疫力
病 寄生虫 原 体 微生物 ( 病毒、 细菌、真菌 )
侵入
人体
传染病就是由病原体侵入人体而引起 的,并可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
54岁的河北籍男子孟茂盛, 起初他不知道自己患了“非 典”,去天津治疗,在治疗 期间,先后有97人被他感染 上 “非典”,人称“毒王”。
(新华网 2003-05-28 09:38:01)
5、 下列疾病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D) A.肺结核 B.甲型H1N1流感 C.乙肝 D.聋哑 6、 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病原体的是( D ) A.H1N1病毒 B.HIV C.蛔虫 D.蚜虫 7、 甲流和蛔虫病的病原体分别属于( C) A.细菌和病毒 B.寄生虫和病毒 C.病毒和寄生虫 D.病毒和细菌
是否传染 是 是 是 是 否 是 否 是 是
是否患过此病
想一想
流感和近视的病因相同吗?
近视不是传染病! 你才得了传染病!!
小明
我得了流感,你 得了传染病!!
小青
近视眼:由于患者自身的 眼部结构发生变化引起的, 不会传染。 流感:由于外来的流感病 毒引起的,具有传染性。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说出下列常见 传染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器官移植、人工受精、污染的器械等)
母婴传播:经胎盘、产道及哺乳等
艾滋病潜伏期
——指的是从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开始,到出现艾 滋病症状和体征的时间。 人体感染艾滋病后需经过0.5~20年,平均7~10年 的时间才能发展到艾滋病期。 未发病者有的可长期甚至终生隐匿,成为艾滋病携 带者。 处于潜伏期的艾滋病感染者其血液、精液、阴道分 泌物、乳汁、脏器中含有艾滋病病毒,具有传染性。
1918年全球爆发流感,死亡人数达2000万,其中 美国死亡50万,比因战争死亡的人数还要多。
常见的致病病毒有: 流感病毒(流感) 禽流感病毒(禽流感) 冠状病毒(非典型肺炎) 狂犬病毒(狂犬病)等
几种常见的病原体
HIV立体模式图
常见的致病寄生虫有: 蛔虫 血吸虫等
血吸虫 蛔虫
寄生虫
预防传染病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抓住主要环节
重点措施 和 综合措施 相结合
连连看
流感病毒 流感患者 空气、飞沫
病原体
甲肝患者
甲肝病毒 餐具、食物 艾滋病患者或HIV携带者 血液、体液
传染源
传播途径
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
艾滋病的预防
1)洁身自爱
2)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 3)不用未经消毒的器械纹眉、穿耳等 4)注射器等医疗器械必须严格消毒 5)需要输入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 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环节
特点
措施
传染 病及 预防
健康的生活 第一章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传播途径 传染源
易感人群 控制传染源
传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