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水分子结构 天然水基本特征(1)

合集下载

水分子结构天然水基本特征

水分子结构天然水基本特征

举例:水中可溶性金属离子可以多种形态存在。例如,铁可以 Fe(OH)2+ 、 Fe(OH)2+ 、 Fe2(OH)24+ 、 Fe3+ 等形态存在。这些
形态在中性 (pH=7) 水体中的浓度可以通过平衡常数加以计算:
Fe3++H2O=Fe(OH)2++H+
沸点高。能够有效地调节温度的剧烈变化。
溶解和反应能力强。常被称为通用溶剂。水具有极强的溶
解能力,能够不同程度地溶解大量物质,当然包括污染物。
具有很大的表面张力。水的表面张力仅仅次于水银。
水提供了有机物和生命物质中H的来源。一些有机化合物都
是以碳、氢、氧、氮等元素为基础形成的。这些元素的主要
来源物质就是CO2和H2O。
天 然 水 中 常 见 的 八 大 离 子 : K+ 、 Na+ 、 Ca2+ 、 Mg2+ 、
HCO3-、NO3-、Cl-、SO42-。
常见的八大离子占天然水中离子总量的95%-99%。 水中这些主要离子的分类,常用来作为表征水体主要化学特 征性指标。
硬 度 Ca2+ HCO3Mg2+ CO32碱 度 酸 H+ OH碱金属 Na+ SO42 Cl- NO3酸 根 阴离子 阳离子
在自然生态环境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保证了饮用、
水生生物的生存、生命的进化等。 体积随温度变化情况异常。水的体积改变不遵 循“热胀冷缩”的普遍规律。 “冰轻于水”( 4 摄氏度水密度最大)具有重
要的生态学意义。可以保护水下的生物,保证水 底部生物需要的溶解氧以及其他营养物的补充等。
热容量最大。在所有液体和固体中,水具有最大的热容量。

水环境化学天然水1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

水环境化学天然水1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
8/73
二 水特征及其意义
•• 1、水物理性质 1)高沸点、高熔点 2)蒸发烧高 3)水在4℃时密度最大; 4)水含有突出界面特征,水表面张力大。
9/73
• •5)除极少数液体和固体(如液氨、液氢)外, 水比热容比任何其它液体和固体都高。
比热容(specific heat capacity)又称比热容量(specific heat), 简称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物质热容量,即是单位质量物体改变 单位温度时吸收或释放热能。
18/73
普通认为,蒸发作用是促成水同位素分馏主 要过程。 • • 因为重水蒸汽压比普通水蒸汽压略低,所以在蒸 发区(如大洋水)重水成份稍高。 • 由水蒸汽凝结生成雨水中重水成份较低。 • 南极冰是地球上最轻水。
•【 蒸汽压:一定温度下,液体和它蒸汽处于平衡状态时蒸汽所含有压力 称为饱和蒸汽压,简称蒸汽压。】
10/73
• 6)水含有很高介电常数,比任何其它纯液体高。 绝大部分离子化合物能够在水中电离。
• 介•电常数是度量物质极性大小一个有用参数。在化学中,介电常
数是溶剂一个主要性质,它表征溶剂对溶质分子溶剂化以及隔开 离子能力。
• 水分子强极性使它能与带电荷离子和分子发生相互结合作用。水 化作用是一个强烈放热过程,释放能量足以克服离子间彼此作用 力。
• 镁起源主要为白云岩、泥灰岩等风化产物溶解。
镁存在于全部天然水中,而且其含量仅次于Na+,Ca2+,常 居阳离子第二位。
39/73
• 天然水中Ca2+与Mg2+含量百分比关系有一个大致规律:在 溶解性固体总量低于500mg/L时, Ca2+与Mg2+摩尔比值改 变范围较大,从4:1到2:1。
• 当水中溶解性固体总量大于1000mg/L时, Ca2+与Mg2+摩尔 比值在2:1到1:1;

水分子结构 天然水基本特征

水分子结构  天然水基本特征

③平衡计算 确定了弱酸离解常数,就可以计算已知浓度的弱酸溶液的平衡组成。
▪举 例 计 算 1 : 在 环 境 温 度 为 25 摄 氏 度 条 件 下 , 含 氨 废 水 浓 度 为 0.200mg/L,求该废水的OH-浓度、pH值和氨水的电离度。(已知 氨在25摄氏度的离解常数是1.8×10-5)
H2O≒HA+OH—K b
[HA][OH ]
[A ]
为 应 用 方 便 , 一 般 采 用 pKa , pKb 来 表 示 酸 碱 电 离 常 数 : pKa=lgKa , pKb=lgKb
Ka数值越大或pKa数值越小,表明HA的酸性越强。Kb数值越大或pKb数值 越小表明A—的碱性越强。一般规定pKa<0.8者为强酸,pKb<1.4者为强碱。
pH
pK1
lg [H 2CO3* ] [HCO3 ]
如果向水体投入△B量的碱性废水时则:pH'
pK1
lg [H 2CO3* ] B [HCO3 ] B
水体中pH变化为△pH=pH'-pH,即:
pH
lg
[H2CO3* ] B [HCO3 ] B
酸1+碱2≒碱1+酸2 从酸碱质子理论看来,任何酸碱反应,如中和、电离、水解等都是两 个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质子传递反应。
②酸和碱的强度
▪ 醋酸CH3COOH(简称HAc)是典型的一元酸,HAc水溶液体系中存在着如下的 离解
反应平衡,其电离平衡K反a 应 [为H:3O ][ Ac ] HAc+H2O≒H3O++Ac— , [HAc ] ,Ka称为酸平衡常数。
已经离解的HAc的百分数,称为弱酸的电离度,常以α表示。如果以[HAc]表

天然水的主要理化性质

天然水的主要理化性质

馏、膜分离或离子交换的方法才能除去。
呈离子状态的物质 天然水体中含有的主要根子有Na+、K+、Ca2+、Mg2+ 、HCO3-、CI-、SO42-、CO32-等8种离子,另外还有一些生物生成物(氮、磷、铁、硅的化合物),微量元素和有机物。
呈分子状态的气体(溶解气体) 天然水中常见的溶解气体有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有时还有硫化氢、二氧化硫和氨等。
水的比热容大,因此天热时水可以调节气温,使气温变化不至于太剧烈,同时也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使水体温度变化也较为缓慢
(4)水的黏度
添加标题

表示水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内摩擦力,
添加标题
其大小与内能损失有关。纯水的黏度取决于温
添加标题
度,与压力无关。在0℃-100℃内水的黏度随温
添加标题
度的升高而减小。在20℃时动力黏度约为
(9)水的化学性质
水能与金属和非金属作用放出氢,还能与 许多金属与非金属的氧化物反应,生成碱 和酸。
(10) 水的体积
一般液体都热胀冷缩,而水则不然,在0-3.98℃内,随着温度的升高,体积逐渐减小,至3.98℃时,体积最小,高于或者低于此温度体积均逐渐变大,0 ℃结冰时体积最大。
天然水体的物质组成
第五节 水的流转混合与水体的温度分布
一、水的流转混合作用
风力涡动混合作用 密度引起的对流混合作用 流水状态 人为机械搅动
1.天然水的流转混合作用
风力的涡动混合 温度引起的密度对流
1.风力的涡动混合
风力越大,涡动混合作用越强烈;水面开阔深度浅的水体,较易混合彻底。 上下密度差越大,水越深,风力使水混合所需做的功也越大

(8)水的电导
水是一种很弱的两性电解质,能电离出小量的H+和 OH-,所以即使是理想的纯水也有一定的导电能力, 通常用电导率来表示。电导率是电阻率的倒数。电 阻率是对断面为1㎝×1㎝,长1㎝体积的水所测得的 电阻,单位是欧姆·厘米(Ω·㎝),电导率的单 位是西门子/厘米(S/㎝或μS/㎝)。纯水的电阻率 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关于化学九年级水的知识点

关于化学九年级水的知识点

水是一种化学物质,也是地球上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物质之一、在九年级化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关于水的一系列知识点,包括水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以及水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关于水的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重要化学物质。

1.水的化学式和分子结构:水的化学式是H2O,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

水分子的结构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的。

水分子呈现出V形结构,氧原子位于分子的中心,两个氢原子成45度角与氧原子相连。

水分子的氧原子部分带有部分负电荷,而氢原子则带有部分正电荷,导致水分子呈现出部分极性。

2.水的物理性质:(1)水的密度:水的密度在常温下为1克/立方厘米,在四度时达到最大值。

(2)水的沸点和凝固点: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凝固点是0摄氏度。

(3)水的热容量:水具有高热容量,可以吸收大量的热量而温度变化较小。

(4)水的表面张力:水分子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氢键作用力,导致水呈现出较高的表面张力。

(5)水的溶解性:水是一种优良的溶剂,在许多物质中能快速溶解。

3.水的化学性质:(1)水的离解和酸碱性:水有微弱的电离性,可以发生离子化反应,生成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

在纯水中,自离子化的浓度非常低,但可以通过溶解其他物质来增加自离子化程度。

当水中氢离子的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时,水呈酸性;当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大于氢离子的浓度时,水呈碱性;当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相等时,水呈中性。

(2)水的氧化还原性:水可以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在一些反应中,水可以被氧化为氧气,如电解水时;在其他反应中,由于电子的转移,氧气被还原为水,如燃烧和呼吸过程中。

(3)水的中和性:水不仅可以作为酸或碱进行中和反应,还可以中和酸性和碱性溶液,将其pH值调节至中性。

4.水在生活中的应用:(1)生活用水: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用于饮用、洗涤、煮饭等各种日常活动。

(2)环境治理:水被广泛用于农业灌溉、城市供水以及工业生产过程中,同时也用于废水、废气和废固体的处理和净化。

水的分子结构及其特性

水的分子结构及其特性

水的分子结构及其特性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水的分子结构和特性,是决定其在自然界中作用和重要性的关键因素。

一、水的分子结构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化学式为H2O。

氢原子带有正电荷,氧原子带有负电荷,由于带电,水分子呈现极性。

由于电子云的分布有规律,水分子的氢原子的正极和氧原子的负极相互作用,形成氢键,这种离子键使得水分子更加有结构性。

二、水的性质二十世纪中叶之前,科学家们认为水的性质是普通的。

但是,随着研究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发现,水分子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质,使其与众不同。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性质是如何影响水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 凝聚力由于水分子之间的氢键,水分子具有相互吸引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称为凝聚力。

水的凝聚力使得其分子能够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并且在表面形成起伏。

由于这种凝聚力,水能够在各种表面上形成粘附力和表面张力,促使其形成水滴,并且在各种天然和人造物体上形成液滴。

2. 融化和沸腾点高水的分子结构使得它具有较高的融化和沸腾点。

这是由于水分子之间的氢键缔结,需要一定的能量才能打破这种缔结。

因此,水分子需要比其他分子更高的温度才能被破坏。

这种特性使得水成为生物体内部的理想环境,因为水分子能够保持其液态状态,而不致于随着环境变化而失去体液。

3. 卓越的溶解性和极性水具有卓越的溶解性和极性,这使得水分子能够在水中溶解许多物质,这是因为水分子具有极性,带电的阳离子和阴离子与水分子结合形成一个溶解体,在水中保持互相斥力,处于分子分散状态。

因此,水是一个理想的溶液,能够将许多不同类型的化学物质溶解在其中。

4. 热容量和导热性水的热容量和导热性比其他液体高,因为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使得它们在分子上运动不受影响。

这种特性使得水适合用作调节温度的介质,而且水能够更快更有效地将电能和热能传递到周围环境中。

三、水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由于水的分子结构和特性,它在自然界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水的结构分析

水的结构分析

水质分析摘要:关键词:前言: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约四分之三的面积被水所覆盖。

水,是构成一切生命形式的基本要素,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它还是人类生产生活中最常被大量利用又最易被忽视的一种资源,既然它如此重要,我们了解它也就更显得重要了。

生物体包括人体,一般含水都在60%以上,婴儿甚至占到80%。

食品中除干制品外,含水都在65~90%之间。

水似乎是最普通、最简单不过的物质,然而,随着近年来对水的生理作用研究的展开,水又变得那么神秘而深奥。

水是珍贵的。

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

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没有水的世界,将是什么样的世界;一个没有水的社会,将是什么样的社会。

没有水,就没有世界;没有水,也没有社会;没有水,也就没有人类。

水又是稀缺的。

尤其是可供人类饮用之水更为稀缺。

全球的淡水可供人类饮用的仅占淡水总量的0.34%,占地球水体总量的0.008%。

现在,世界上有80个国家约15亿人口面临淡水不足,其中29个国家的4.5亿多人生活在缺水状态之中。

加之全球每年污水排放总量达4000多亿吨,从而造成5万多亿吨水体被污染,致使目前全球20%的人口约12亿人无法获得洁净饮水。

到2025年,世界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的人数将增加到23亿。

在我国,贫水情况也相当严重。

全国669个城市中,400个供水不足,其中110个严重缺水。

今年3月16日,联合国在“第三届水资源论坛大会”召开之前,发表了一个报告,对180个国家和地区的水资源丰富状况做出排名,中国以平均每人每年拥有近2260立方米用水统计数字,排在第128位。

古人说:“民以食为天。

”这是天经地义、千真万确的。

但是,当人们取得了食物之后,又是怎样变食物为营养的呢?靠的是水。

人每天喝的水量比吃的食物量要多,而且食物(包括主食、副食、饮料和其他食物)的加工制作都离不开水,所以说“人以水为先”可与“民以食为天”相提并论。

保证人们饮用水的质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3.1.2天然水的基本特征(1)

3.1.2天然水的基本特征(1)

第三章:水环境化学——天然水的性质第三章:水环境化学——天然水的基本特征以及污染物存在形态一、水和水分子结构的特异性二、天然水的基本特征1、天然水的组成(离子、溶解气体、水生生物)2、天然水的化学特征3、天然水的性质(1)碳酸盐系统(2)酸度和碱度(3)天然水的缓冲能力● 缓冲溶液能够抵御外界的影响,使其组分保持一定的稳定性,pH 缓冲溶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pH 不变化。

● 天然水体的pH 值一般在6-9之间,而且对于某一水体,其pH 几乎保持不变,这表明天然水体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是一个缓冲体系。

● 一般认为各种碳酸盐化合物是控制水体pH 值的主要因素,并使水体具有缓冲作用。

但最近研究表明,水体与周围环境之间发生的多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反应,对水体的pH 值也有着重要作用。

● 但无论如何,碳酸化合物仍是水体缓冲作用的重要因素。

因而,人们时常根据它的存在情况来估算水体的缓冲能力。

对于碳酸水体系,当pH<8.3时,可以只考虑一级碳酸平衡,故其pH 值可由下式确定:][][lg 3*321--=HCO CO H pK pH如果向水体投入△B 量的碱性废水时,相应由△B 量H 2CO 3*转化为HCO 3-,水体pH 升高为pH ',则:B HCO BCO H pK pH ∆+∆--=-][][lg 3*321'水体中pH 变化为△pH=pH '-pH ,即:][][lg ][][lg 3*323*32--+∆+∆--=∆HCO CO H B HCO BCO H pH由于通常情况下,在天然水体中,pH=7左右,对碱度贡献的主要物质就是[HCO 3-],因此经常情况下,可以把[HCO 3-]作为碱度。

若把[HCO 3-]作为水的碱度,[H 2CO 3*]作为水中游离碳酸[CO 2],就可推出:△B=[碱度][10△pH -1]/(1+K 1×10pH+△pH )△pH 即为相应改变的pH 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OC
CO2·2O HCO3 H
-+H+
一级电离
K1
[H

][ HCO
2
3
]
[ CO
H 2O ]
2 3 3
=4.45×10-7molL-1
=4.68×10-11molL-1
HCO3- CO32-+H+ 二级电离
K
2

[H

][ CO
]
[ HCO
]
由于k2特别小,所以只考虑前面两个方程,可得: [H+]=[HCO3-] [H+]2/[CO2]= K1=4.45×10-7 [H+]=(1.028×10-5×4.45×10-7)1/2=2.14×10-6mol/L pH=5.67(酸雨判别标准的由来) 故CO2在水中的溶解度为[CO2]+[HCO3-]=1.24×10-5mol/L。
③水中溶解H2S 天然水中的硫化氢可以分子状态存在,也可以离子状态存在,能够来源 于无机物或有机物。缺氧条件下,硫酸盐能够被还原为硫化氢,含硫蛋
白质厌氧分解也能产生硫化氢。自然界最多的硫化氢来自火山喷发。 硫化氢不稳定,只有缺氧条件下才能存在,一旦受到扰动,就会发生氧 化或从水中溢出。所以天然水中的硫化氢一般出现在地下水中。
例子:氧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水的温度、氧在水中的分压及水中含盐量有 关。氧在1.0130×105Pa、25℃(标准状态)饱和水中的溶解度,可按 下面步骤计算。 水 在 25℃ 时 的 蒸 汽 压 为 0.03167×105Pa , 由 于 干 空 气 中 氧 的 含 量 为 20.95% , 所 以 氧 的 分 压 为 : =(1.0130-
在自然生态环境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保证了饮用、
水生生物的生存、生命的进化等。 体积随温度变化情况异常。水的体积改变不遵 循“热胀冷缩”的普遍规律。 “冰轻于水”(4摄氏度水密度最大)具有重
要的生态学意义。可以保护水下的生物,保证水 底部生物需要的溶解氧以及其他营养物的补充等。
热容量最大。在所有液体和固体中,水具有最大的热容量。
14.74mg/L降低到7.03mg/L,由此可见,与其他溶质相比,溶解氧的
水平是不高的,一旦发生氧的消耗反应,这溶解氧的水平可以很快的
降至零。 另外,常压下,饱和溶解氧是温度的函数: (t,摄氏温度)
Cs 468 31 . 6 t

CO2的溶解
25℃时水中[CO2]的值可以用亨利定律来计算。已知干空气中CO2
沸点高。能够有效地调节温度的剧烈变化。
溶解和反应能力强。常被称为通用溶剂。水具有极强的溶
解能力,能够不同程度地溶解大量物质,当然包括污染物。
具有很大的表面张力。水的表面张力仅仅次于水银。
水提供了有机物和生命物质中H的来源。一些有机化合物都
是以碳、氢、氧、氮等元素为基础形成的。这些元素的主要
来源物质就是CO2和H2O。
第三章:水环境化学——天然水的基本特征以及污染物存在形态
第一节
水分子结构
天然水基本特征
第二节、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第三节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第一节
水分子结构
天然水基本特征
一、水和水分子结构的特异性
二、天然水的基本特征
三、水体污染和自净
四、水中污染物的分布和存在形态
五、典型水污染的特征
第一节
1、天然水的组成(离子、溶解气体、水生生物)
天然水是含有可溶性物质和悬浮物的一种天然
溶液。可溶性物质非常复杂,主要是岩石风化过程
中,经过水文地球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的迁移、搬
运到水中的地壳矿物质。包括:悬浮物质、胶体物 质、溶解物质(气体、离子)、水生生物等。
(1)天然水中的主要离子组成
最主要的八大离子
经常,近似地天然水中常见主要离子总量可以粗略地作为水
的总含盐量(TDS): TDS≈[ Ca2+ + Mg2+ + Na+ + K+ ]+[ HCO3- + SO42- + Cl- ]
(2)天然水中溶解的金属离子
水溶液中金属离子的表示式常写成Mn+,预示着是简单的水合
金属阳离子M(H2O)xn+。 它可通过化学反应达到最稳定的状态. 酸-碱,沉淀、配合及氧化-还原等反应是他们在水中达到最 稳定状态的过程。
0.03167)×105×0.2095=0.2056×105Pa
代入亨利定律即可求出氧在水中的摩尔浓度为: [O2(aq)]= KH· =1.26×10-8×0.2056×105=2.6×10-4 mol/L
氧的分子量为32,因此其溶解度为8.32mg/L。
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这种影响可由Clausius-Clapeyron
(克拉帕龙)方程式显示出:
lg
c2 c1

H 2 . 303 R
(
1 T1

1 T2
)
• 式中: c 1 , c 2——用绝对温度 T 1和 T 2时气体在水中的浓度;
H
——溶解热,J/mol;
R——气体常数8.314J/(mol· K)。
因此,若温度从0℃上升到35℃时,氧在水中的溶解度将从
5
4
30 . 8 Pa
所以:
30 . 8 1 . 028 10
mol/L
CO2在水中离解部分可产生等浓度的H+和HCO3-。H+及HCO3-的浓度可从 CO2的酸离解常数(K1)计算出:
P
2
] O2 H
OC [

H
K
CO2+H2O CO2·2O 亨利常数 H
=3.34×10-7molL-1Pa-1
水表面以CO2、N2、O2为特征,不流通的深海中CO2过饱和、有时还有 硫化氢。
气体溶解在水中,对于生物种类的生存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鱼需要溶解氧,一般要求水体溶解氧浓度不能低于4mg/L,
鱼类呼吸作用的结果消耗溶解氧的同时又释放出二氧化碳;在污染 水体许多鱼的死亡,不是由于污染物的直接毒害致死,而是由于在污染 物的生物降解过程中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导致它们无法生存。 大气中的气体分子与溶液中同种气体分子间的平衡服从亨利定律, 即一种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正比于液体所接触的该种气体的分压。 但必须注意,亨利定律并不能说明气体在溶液中进一步的化学反应, 如: CO2 + H2O=H+ + HCO3SO2 + H2O=H+ + HSO3-
正是氢键的存在使水分子和同族分子相比具有特异性
+ H
+ + H _ O + — + +-Βιβλιοθήκη -+-
(H2O)
(H2O)2
(H2O)3
2、水的特异性
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很多方面不符合常有规律而显 示出特异性。 具有较高的溶点和沸点
423
373 323 273 223 173 0 2 4 6 趋势线 实际水
阴 离 子
除上述的八大离子之外,还有H+、OH-、NH4+ 、HS-、S2-、NO2-、
NO3-、HPO4-、PO43-、Fe2+、Fe3+等。
一般水体中的特征离子 海水中:一般Na+、Cl-占优势; 湖水中:Na+、Cl-、SO42-占优势; 地下水主要离子成分受地域变化影响很大,一般说地下水硬度 高,就是其中Ca2+、Mg2+含量高,对于一些苦水或咸水地区,地下 水中Na+、HCO3-含量较高; 河水中所含有的部分Na+和大部分的Ca2+主要分别来源于硅酸盐 和碳酸盐的风化、溶解;水中所含有的SO42-主要来自硫化物矿物 和硫酸盐矿物(如石膏)的溶解。
重水在自然界含量非常少,而且它是和反应堆的
中子慢化剂,在大功率的原子反应堆中需要它,同 时又是生产氢弹的原料,但是从普通水中提取重水
要耗费非常多的能量。估计13万kWh/kg重水。
超重水中的氚T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能够放射
出β射线。一般超重水用于医学、生物、物理、化
学上的示踪剂。
二、天然水的基本特征
373 323 273 223 173 0 2 4 6 趋势线 实际水
第VI主族元素氢化物熔点比较 (x轴主族周期数,
第VI主族元素氢化物沸点比较 y轴温度k)
如上图形显示,如果按照O在主族中的位臵推测,水呈 现液态的温度应是-100—-80摄氏度,换句话说,在目前 的地球温度下水应该呈现气态。而事实上水为液态,因此
3、水的同位素组成
水分子的结构式是H2O,实际上H有三种同位素1H(氕H)、2H (氘D)、3H(氚T)、氧有三种同位素16O、17O、18O,所以水实 际上是18种水分子的混合物C32C31=18。 当 然 H2O 是 最 普 通 的 水 分 子 ( 包 括 H216O ( 99.73% ) 、 H217O (0.18%)、H218O(0.037%)、),总量占99.937%。其余的水 是重水(包括D216O、D217O、D218O)和超重水(包括T216O、T217O、 T218O)。
水分子结构
天然水基本特征
一、水和水分子结构的特异性
1、水分子的结构
水是地球上常见的物质之一。
水是氧的氢化物,具有V型结构的极性分子。 这种V型结构使水分子正负电荷向两端集中,一端为两个H 离子带正电荷,一端为O带负电荷,所以水是极性分子。
极性使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并有多个水分子缔合
nH2O=(H2O)n。常称“水分子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