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市简介

合集下载

盘锦简介

盘锦简介

盘锦简介盘锦是辽宁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东、东北邻鞍山市辖区。

东南隔大辽河与营口市相望,西、西北邻锦州市辖区,南临渤海辽东湾。

市区距省城沈阳市155公里米;西距锦州市102公里;南距营口市65公里,鲅鱼圈港146公里,大连港302公里;东距鞍山市98公里。

地理坐标为北纬40°39′~41°27′、东经121°25′~122°31′之间。

总面积4 071平方公里,占辽宁省总面积的2.75%。

地理概况盘锦属华北陆台东北部从“燕山运动”开始形成的新生代沉积盆地,经过漫长历史年代的河流冲积、洪积、海积和风积作用,不断覆盖着深厚的四系松散沉积物。

地势地貌特征是北高南低,由北向南逐渐倾斜,比降为万分之一,坡度在2°以内;地面海拔平均高度4米左右,最高18.2米,最低0.3米,地面平坦,多水无山。

盘锦市境内有大、中、小河流21条,总流域面积3 570平方公里。

其中,大型河流4条:辽河、大辽河、绕阳河、大凌河;中小河流17条。

自然资源盘锦市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潜力很大。

由于盘锦地处河海交汇处,且气候相对较为温暖,故有丰富的鱼类资源及各色动植物资源,盘锦更以盘锦大米闻名全国,实乃关东的鱼米之乡,可以江南相媲美,所以盘锦也素有东北小宁波之称。

一、土地资源:盘锦市土地面积407 100公顷。

2009年耕地面积13.1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1.32%。

其中:水田10.96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85%);旱田1.92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14.10%)。

平均每人占有耕地0.10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99.2万吨,其中水稻产量93.7万吨。

盘锦大米闻名于国内外,是盘锦市主要出口商品之一。

盘锦市尚有2万多公顷土地可以开垦利用,沿海滩涂逐年伸延,土地面积不断增加。

二、矿产资源:盘锦市地下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井盐、煤、硫等矿藏。

2000年底,辽河油田累计探明石油储量21亿吨,天然气1 784亿立方米。

介绍一下盘锦200字作文小学生

介绍一下盘锦200字作文小学生

介绍一下盘锦200字作文小学生盘锦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位于辽宁省的东北部。

它有着优美的自
然风景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一个适合小学生学习和游玩的好地方。

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盘锦的特色和名胜景点。

首先,盘锦以其优美的水乡风光闻名。

市区内有很多湖泊,如盘
锦湖、红海湿地等,湖水清澈见底,周围的风景也十分宜人。

在这里,我们可以乘船游览,欣赏水上风光,还可以看到很多稻田和莲藕田,
亲身体验农耕文化。

此外,盘锦还以其丰富的渔业资源著称,是中国
最大的淡水养殖基地之一,所以这里的海鲜特别美味。

其次,盘锦也有很多历史文化古迹,如浑南王城、双峰寺等。


些古迹见证了盘锦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让我们了解到盘锦古代的政治、经济和宗教状况,增长见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当时的风采和辉煌。

最后,盘锦还有很多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如锦鲤文化、灯会等。

在这些传统节日和活动中,我们可以领略盘锦独特的民俗风情,了解
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和传统习俗,感受到市民的热情和友好。

总的来说,盘锦是一个适合小学生学习和游玩的好地方,因为这里有着优美的自然风景、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民俗风情。

希望更多的小学生能够前来盘锦,亲身体验这里的美丽和魅力。

我的家乡——盘锦

我的家乡——盘锦

盘锦红海滩风景区

பைடு நூலகம்

红海滩风景区坐落在赵圈河乡100平方公里的苇田湿 地内。它以全球保存得最完好、规模最大的湿地资源 为依托,以举世罕见的红海滩、世界最大的芦苇荡为背 景,是一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纯绿色生态 旅游系统。 红海滩风景区现已投入资金1500余万元,完成了初期开 发项目,包括游客接待中心及红海滩码头。游客接待中 心有宾馆、餐厅、温泉洗浴、会议室、多功能厅、酒 吧等设施,为现代三星级标准。红海滩码头距游客接待 中心18千米,是全国惟一一处在泥滩上建起的承台式仿 古建筑群及纯木制旅游景点。码头现有游船和快艇5 艘,一次町载客百余人。船行海上,不仅可以观赏无数 只海鸟穿梭于云间天际的妙曼身影,亦可欣赏到燃透天 涯的红海滩。
我的家乡——盘锦
盘锦市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又被 称之为“辽河金三角”。 盘锦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辽河三角洲中 心地带。西邻锦州,东界鞍山,南临辽东湾, 地处辽河下游,属温带大陆半湿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干冷同期。这样得天独 厚的条件使得盘锦的水稻成为响誉全国的优质 产品。
盘锦大米已成为国人公认的“米 中之王” 。
芦 苇
芦苇为多年生禾本科芦苇属植物。芦苇的整个植株可 分为根、根状茎、茎、叶、花和种子六个部分。芦苇的 根为纤维状,随根状茎向四面延伸,形成庞大的须根系, 借以吸收土壤内的养分和水分。芦苇的根状茎即地下茎, 一般误称为“根”,根状茎是芦苇在土中横向和竖立生 的茎,具有匍匐性,一般分布在30—60厘米处。芦苇的 茎又称地上茎,直立生长,它的粗细、高矮因品种、土 壤、养分、水分、盐分、气候条件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 异,一般高度在2—6米之间,粗1厘米左右。 苇叶互生,顶端尖锐,基部钝圆,呈披针形。芦苇 的是复圆锥花序,种子为颖果,呈长卵圆形。芦苇适应 性广,抗逆性强,多生长在江、河、湖、海岸淤滩等地, 是湿地环境中生长的主要植物之一。由于芦苇的叶、叶 鞘、茎、根状茎和不定根都具有通气组织,所以它在净 化污水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芦苇茎秆坚韧,纤维含量高, 是造纸工业中不可多得的原材料。

盘锦市情简介概要

盘锦市情简介概要

市情简介一、历史沿革盘锦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距今5000年前,境内已有人类居住,属新石器时代。

夏、商、周三代地属幽州,战国时代属燕国,秦国之后历朝均在此建制。

清为牧放官马之厂。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设盘山厅。

1913年,改为盘山县,列为三等县,设县知事,隶属辽沈道辖。

1948年,全境解放,盘山县民主政府隶属辽宁省。

1984年6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盘山县,设立盘锦市(地级),直属辽宁省。

二、地理位置及面积盘锦市地处辽宁省西南部,渤海北岸、辽河三角洲的中心地带,位于北纬40°41′---41°27′,东经121°31′---122°28′。

东与鞍山市相连,南临辽东湾和营口市,西北与锦州市接壤。

区域面积4071平方公里。

三、人口、民族2009年末,全市总人口13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1.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2.7%;乡村人口48.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7.3%。

全年常住人口出生率6.91‰;死亡率3.57‰;人口自然增长率3.34‰,计划生育率99.54%。

根据盘锦市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统计,全市共有35个民族,域内人口以汉族为主,占95.17%;少数民族占4.83%,其中,满族占3.01%,朝鲜族占0.90%,其他少数民族占0.92%。

四、行政区划盘锦市辖盘山、大洼两县和双台子、兴隆台两区,共辖19个镇、10个乡(含1个民族自治乡)、27个街道办事处。

各镇、乡共辖村民委员会384个;各街道办事处共辖居民委员会183个。

五、自然环境1.地质地貌盘锦地处华北陆台,燕辽沉降带东端、辽河断陷南部。

经多次升降运动,并伴有火山喷发活动,沉积环境为内陆湖泊及湖沼相的陆相砾岩、砂砾岩、砂岩、页岩及火山碎屑岩、安山岩等。

盘锦地处辽河三角洲,为典型的退海冲积平原,平均海拔4米,地势北高南低,由北向南以万分之一的坡降倾斜于辽东湾。

域内多水无山,东有千山山脉,西有医巫闾山山脉,北有铁法丘陵,西南濒临辽东湾,有辽河盆地之称。

致我的家乡--盘锦

致我的家乡--盘锦

我的家乡盘锦,地势平坦,景观独特,资源丰富,可谓物华天宝,被称作美丽、富饶的辽河金三角。

这里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油气储量占全国已探明的总储量的10%,是我国第三大油田---辽河油田所在地,也是全国最大、世界第四大特种油生产基地。

境内有连片水田、滩涂等资源,是辽宁省重要的商品粮、优质大米和水产品基地。

有世界第一大苇田,是重要的造纸、建材原料基地。

盘锦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

地处北纬40°40′~41°27′,东经121°31′~122°28′之间,东界辽河与鞍山市连接,南隔大辽河与营口市相望,西、北部与锦州市接壤,西南滨渤海。

1990年,境域南北端最长87千米,东西最宽105千米,总面积3 959平方千米。

总人口125万人(2004年)。

千里辽河在这里入海,美丽的中国北方生态名城——盘锦在这里崛起,这里有中国第三大油田——辽河油田,有世界第一大苇田,有百万亩水田和丰富的渔业、滩涂资源。

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越的地理位置,中国北方生态名城的迷人风采,吸引着海内外有识之士热切的目光。

素有鹤乡油城之称的盘锦,既是生态旅游的胜地,又是可投资兴业的生态宝地。

盘锦自然景观比较优美,可谓特色天成。

平原地貌、稻田、苇海、草原、井架、红海滩、珍稀鸟类与河流交织成美丽壮观的图画,有着美丽的鹤乡之称,使这里成为旅游观光、回归大自然的理想之地。

在我们美丽的盘锦最著名的就要数红海滩了,红海滩风景区坐落在盘锦市大洼县赵圈河乡100平方公里的苇田湿地内。

它以全球保存得最完好、规模最大的湿地资源为依托,以举世罕见的红海滩、世界最大的芦苇荡为背景,是一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纯绿色生态旅游系统。

红海滩是大自然孕育的一道奇观。

海的涤荡与滩的积沉,是红海滩得以存在的前提;碱的渗透与盐的浸润,是红海滩得以红似朝霞的条件。

天高云淡,碧苇红滩。

大海孕育了这娇美的景象,也孕育了盘锦儿女世世代代坚韧勤劳的品质。

盘锦市情简介

盘锦市情简介

市情简介一、历史沿革盘锦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距今5000年前,境内已有人类居住,属新石器时代。

夏、商、周三代地属幽州,战国时代属燕国,秦国之后历朝均在此建制。

清为牧放官马之厂。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设盘山厅。

1913年,改为盘山县,列为三等县,设县知事,隶属辽沈道辖。

1948年,全境解放,盘山县民主政府隶属辽宁省。

1984年6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盘山县,设立盘锦市(地级),直属辽宁省。

二、地理位置及面积盘锦市地处辽宁省西南部,渤海北岸、辽河三角洲的中心地带,位于北纬40°41′---41°27′,东经121°31′---122°28′。

东与鞍山市相连,南临辽东湾和营口市,西北与锦州市接壤。

区域面积4071平方公里。

三、人口、民族2009年末,全市总人口13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1.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2.7%;乡村人口48.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7.3%。

全年常住人口出生率6.91‰;死亡率3.57‰;人口自然增长率3.34‰,计划生育率99.54%。

根据盘锦市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统计,全市共有35个民族,域内人口以汉族为主,占95.17%;少数民族占4.83%,其中,满族占3.01%,朝鲜族占0.90%,其他少数民族占0.92%。

四、行政区划盘锦市辖盘山、大洼两县和双台子、兴隆台两区,共辖19个镇、10个乡(含1个民族自治乡)、27个街道办事处。

各镇、乡共辖村民委员会384个;各街道办事处共辖居民委员会183个。

五、自然环境1.地质地貌盘锦地处华北陆台,燕辽沉降带东端、辽河断陷南部。

经多次升降运动,并伴有火山喷发活动,沉积环境为内陆湖泊及湖沼相的陆相砾岩、砂砾岩、砂岩、页岩及火山碎屑岩、安山岩等。

盘锦地处辽河三角洲,为典型的退海冲积平原,平均海拔4米,地势北高南低,由北向南以万分之一的坡降倾斜于辽东湾。

域内多水无山,东有千山山脉,西有医巫闾山山脉,北有铁法丘陵,西南濒临辽东湾,有辽河盆地之称。

盘锦市简介

盘锦市简介

油城盘锦盘锦市是198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省辖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渤海辽东湾北岸、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

辖两县两区(盘山县、大洼县、双台子区、兴隆台区),区域总面积4071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30万。

盘锦地势低洼平坦,土地肥沃,水系密布,21条大小河流在此交汇入海,海岸线118公里。

盘锦是全国重要的优质稻米主产区,盘锦大米享誉国内外,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盘锦是中国最大的河蟹养殖基地和著名的文蛤、海蜇生产基地,并拥有丰富的井盐、地下温泉等资源。

盘锦市因油而建、因油而兴,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现已累计探明可采石油储量21.4亿吨,天然气储量1848.5亿立方米,中国第三大油田——辽河油田坐落于此。

辽河油田已是全国最大的稠油与高凝油生产加工基地、最大的高等级道路沥青生产基地和最大的防水材料生产基地。

不久,将打造成全国重要的石油炼化基地。

盘锦人文资源丰富。

古镇田庄台是中日甲午陆战最后一仗的战场,以清军骨墓、古战场遗址、古炮台为代表的甲午陆战遗址群,已经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洼县东风镇是奉系军阀张作霖和著名将领张学良的祖居地;“辽河碑林”以全国唯一通代碑林而闻名。

作为移民城市的盘锦,她集包容性、开放性、现代性于一身,以其厚重的农垦文化、石油文化、渔雁文化、生态文化等地域文化展示在世人面前,散发出浓郁的芳香。

同时盘锦拥有“湿地之都” 的美称,位于双台子河口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滨海湿地面积达3149平方公里,这里有一望无际的天下奇观红海滩,有世界上植被类型保持完好的最大芦苇沼泽地,栖息着珍稀鸟类丹顶鹤、濒危物种黑嘴鸥等各类珍稀鸟类260多种,被誉为“鹤乡”、“黑嘴鸥之乡”,同时也是辽河口斑海豹重要的繁殖基地。

盘锦是北京至沈阳、北京至大连、沈阳至大连的节点城市,也是国家经济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主轴城市,具备了海陆空全方位的交通网络。

京沈、京大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横贯其中,沈阳、大连国际机场向其辐射,距北京3小时车程。

文明盘锦征文

文明盘锦征文

文明盘锦征文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盘锦市的简介
2.盘锦市的文明发展历程
3.盘锦市的文明成果展示
4.盘锦市的未来展望
正文
盘锦市位于辽宁省南部,地处辽河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之一。

盘锦市总面积 4084 平方公里,人口约 140 万。

自 1984 年建市以来,盘锦市在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盘锦市的文明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在盘锦市境内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证明了早在 5000 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进入 20 世纪,随着石油化工工业的兴起,盘锦市开始迅速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盘锦市抓住机遇,加大投入,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盘锦市的文明成果展示在多个方面。

首先,盘锦市经济实力雄厚,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之一,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次,盘锦市在文化教育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盘锦市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大力推广地方文化,举办了许多有影响力的文化活动。

在教育方面,盘锦市不断加大投入,提高教育质量,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此外,盘锦市的社会治理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城市环境整洁美观。

展望未来,盘锦市将继续坚持文明发展道路,积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盘锦市将继续加大文化建设投入,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努力建设一个文明和谐、繁荣发展的新盘锦。

总之,盘锦市在文明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展现出了美好的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区距省会沈阳市 155千米;西距锦州市102千米;南距营 。 口市65千米,鲅鱼圈港146千米,大连港302千米;东距鞍 山市98千米。总面积4 071平方公里,占辽宁省总面积的 2.75%
Part 2
盘锦的历史变革
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在域内设置房 县,西晋撤销。南北朝时期,属北魏的营州,后 为高句骊侵占。唐平定高句骊后,归渤海国显德 府。辽代,本境属显州奉先军。金、元、明、清 各朝代,本境分别属广宁府、路、卫、县。
特色资源之
石油
盘锦市因油而建、因油而兴,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
现已累计探明可采石油储量21.4亿吨,天然气储量1848.5亿立方米,
中国第三大油田——辽河油田坐落于此。2009年原油产量1205.6万吨, 天然气产量8.7亿立方米。辽河油田的开发建设,带动了盘锦石化行 业的快速发展。位于盘锦市双台子区的华锦集团的45万吨乙烯扩 建及500万吨油化工程项目即将竣工投产,每年可形成200多 万吨乙烯及其副产品的产能,提供各类产品牌号150多种,原料 供应充足。目前,盘锦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稠油与高凝油生产加工基 地、最大的高等级道路沥青生产基地和最大的防水材料生产基地。 盘锦作为一座石油化工城市,在辽阔的平原上,采油钻塔林立, 与水稻田、芦苇荡交相辉映,展现出一幅壮美的画卷。
大门牌楼为六柱十一楼,取美国唐人街门楼、北京十三陵牌楼和雍 正宫牌楼之精华,并用最好的金箔镶制。
"辽河碑林"古代馆收藏从中国原始社 会文字符号开始、历朝历代至今的书法珍 品。这里有远古象形文字"日、云、山"等, 有从十五万个甲骨文字中选出的早、中、 晚期具有代表性的甲骨文字作品四幅,还 有选自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竹简文字。 不仅如此,"辽河碑林"在挑选作品时,还 严格把握这样一条原则。即凡是以前入过 碑刻的一律不选,所以在"辽河碑林"所看 到的都是首次勒石镌刻的。
YOU 谢谢聆听 FOR WATC海滩湿地
国家4A级景区、辽宁省优秀旅游景区
位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赵圈河乡境内的红海滩。属于湿 地生态旅游景区,它以全球保存得最完好、规模最大的湿地资 源为背景,以举世罕见的红海滩、世界最大的芦苇荡为依托, 是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是集游览、观光、休闲、 度假为一体的综合型绿色生态旅游景区。
2008中国-盘锦石油装备博览会石油装备 发展论坛成功举办,吸引了前来参展的大批 客商和相关行业人士,专家在论坛上的精彩 报告不仅使参展商全面了解了行业发展趋势 和最新动态,进一步明确了投资和发展方向,
也对盘锦市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发展提供了理
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特色资源之
稻米
盘锦大米,辽宁省盘锦市特产,中国国家地 理标志产品。产地环境优越,栽培历史悠久,所 产大米以外观品质好、加工品质好、理化性质好、 食味品质好、卫生品质好五大特点而成为响誉全 国的优质产品。2003年,盘锦大米被国家质检总 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04年,在国家工 商总局商标局注册了“盘锦大米注册证明商 标”;2007年,盘锦大米同时获得“中国名牌”和“中 国驰名商标"殊荣;2008年,盘锦大米被指定为"北 京奥运会专用米"。
建设中的盘锦
湖 畔 夜 景
风景名胜之
Part 3
碑展区有古代馆、近代 馆、当代馆、毛泽东书 法馆,还有历代书圣巨 匠作品碑展、名碑碑展、 碑廊、碑墙等景点
辽河碑林坐落在位于辽河三 角洲的盘锦市湖滨公园西端, 由碑展区、游览观赏区和旅游 服务区三部分构成。辽河碑林 是迄今为止东北最大的仿古建 筑,收藏我国从文字符号、甲 骨文到历朝历代的书法大家的 各种书体精品碑刻2000~3000 块,为我国最大的、惟一不断 代的碑林。
PRESENTED BY OfficePLUS
盘锦
盘锦又名鹤乡、油都、 湿地之都
part1. part2. part3. part4.
盘锦市地理地貌 盘锦市历史沿革 盘锦市风景名胜 盘锦市资源特产
Part 1
盘锦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地 理坐标位于北纬40°39′~41°27′,东经121°25′~122°31′ 之间
清朝时期逐渐开始建 设,在域内北部设放牧官马 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对牧场进行勘丈,划 恭、宽、信、敏、惠五段。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在境内设置盘山厅。
建国后成立盘山农 场,隶属东北行政委员 会农林部, 此后盘山农场又经 历了辽西省盘山第一稻 田农场、盘山机械农场、 盘锦国营农场管理局等。 1984年6月5日,经 国务院批准,撤销盘山 县,设立盘锦市(地级), 直属辽宁省。
Part4
特色资源之
河蟹
盘锦市大洼县和盘山县是中国最大 的河蟹产地,素有“蟹都”之称,这与盘 锦的地理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盘锦河 蟹的生长特点是:海水里生,淡水里长。 盘锦面临渤海的辽东湾,有广阔的海域、 充足的海水,使河蟹得以“生”。同时, 内陆充足的淡水资源和丰茂的水草,又 使河蟹得以“长”。盘锦素有辽宁“南大荒” 之美誉,境内沼泽河滩坑塘星罗棋布, 大小河流交错纵横,苇塘数百万亩连片。 更为重要的地理条件是,盘锦市境内有 中小河流二十多条,条条与渤海相通, 使河蟹"生和长"的回游畅通无阻。
一千四百年前,唐王李世民御驾东征。途经盘山县的三岔河口(今盘山 县古城子乡,系辽、浑、太三河交叉处)的时候,正逢秋雨连绵的季节,河 宽水深,浊浪滔天,汹涌的大河拦住了去路。 唐王见此情景,望河兴叹:朕自东征以来,一路上三军浩荡,越山海关, 下广陵地,所向披靡,势不可挡。而今取此道进盖州,竟遇如此大河,一时 难造众多船只,贻误了战机如何是好?转念又思道:我唐王自幼以来,事事都 能逢凶化吉,处处都有上天保佐,今天的三叉河口,又奈朕何? 唐王想到此处,急令中军,摆设香案,求助河神。少许,香案摆好, 供品上齐......唐王焚香叩拜道:我乃唐王李世民,为平乱保民,御驾亲征至此。 今遇大河拦路,无桥无船,兵马难渡,望河神显灵,变天堑为通途。 祭罢河神,天已入夜,朗月当空,秋蝉哀鸣。唐王安坐于中军帐中, 朦胧间,仿佛看见一白胡子老人飘然而至。老人向唐王深深一揖道:唐王吉 人天相,洪福齐天,此番东征,定有神兵相助,请放宽心,拂晓之前,有桥 可渡。说罢,老人悄然不见。唐王一惊,见案上香烟缭绕,烛光正明,方觉 乃南柯一梦。这时,探马来报,三岔河面大雾弥漫,凸显一座大桥。 唐王急令兵马起程渡河,又令大刀王君可将军断后。唐王率领三军先 行。只见大雾弥漫,天昏地暗,水天一色,兵马所过之处只听吱吱作声,但 桥又平又稳如踏平地。天将拂晓,大队人马已全部登上对岸,可是断后将军 王君可心甚疑惑。心想,昨天这里分明没桥,怎么一夜之间,忽然现出这样 一座大桥?本想看个究竟,怎奈大雾弥漫,伸手不见五指。于是他便跳下马 来,用手去摸,这一摸不要紧,所摸之处,非石非木,全是河蟹。王君可大 叫一声:是螃蟹!天机泄漏,只听哗的一声,蟹散桥无,王君可连人带马跌入 河中,倾刻之间被螃蟹吃掉。 在此之前,螃蟹的盖上是光滑无痕的,被唐王的马蹄一踩,从此便留 下了马蹄的印迹。大刀王君可藏在蟹腹之中,今天 的人们扒开煮熟的盘锦河 蟹,依然会发现有两根白翅,那就是王君可的帽翅。 虽然这是历史传说,但足以佐证,盘锦自古以来就是盛产河蟹的地方, 而且数量多的惊人。
盘锦市地形地貌
盘锦属华北陆台东北部从"燕山运动"开始形 成的新生代沉积盆地,经过漫长历史年代的河流 冲积、洪积、海积和风积作用,不断覆盖着深厚 的四系松散沉积物。地势地貌特征是北高南低, 由北向南逐渐倾斜,比降为万分之一,坡度在2° 以内;地面海拔平均高度4米左右,最高18.2米,
最低0.3米,地面平坦,多水无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