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统编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A.清明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D春节
目录
首页
上页
下页
11
5.(2019安徽模拟)下列三幅图片中的内容共同反映了我国北宋( D )
图一 宋代大相国寺
图二 河南禹州宋代 图三 《清明上河图》
墓葬歌舞散乐壁画
A.城市的快速发展
B.商品经济的繁荣
C.对外交往的频繁
D.市民生活的丰富
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
天涯。”这首作品描绘了秋天旅人漂泊异乡的愁绪。在文学形式上,它
属于( )
A.汉赋 DB.唐诗
C.宋词 D.元曲
目录
首页
上页
下页
12
7.元朝是我国古代戏剧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名作迭起。在明代以后被
誉为“元曲四大家”的是( A )
①马致远 ②关汉卿 ③白朴 ④郑光祖
⑤辛弃疾 ⑥王实甫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⑥
(1)元曲包括
、
和
,是一种综合性的艺
术。
散曲
杂剧
南戏
(2)元代最优秀的剧作家是
,其代表作是 《
》。明代
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的关是汉关卿汉卿、
、窦郑娥光冤祖
和
。
马致远
白朴
目录
首页
上页
下页
4
三、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1.概况: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 编年 体的通 史巨著。 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2.地位:《资治通鉴》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司马光 和司马迁被称为“史学两司马”。
目录
首页
上页
下页
5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共34张PPT)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 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北宋王安石)
宋代已用名片拜年,称为“飞帖”
宋代元宵节挂彩灯
宋代端午节赛龙舟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 长短句,便于歌唱。每首词依据乐谱的要 求,有一定的格式,叫作词牌,如《念奴 娇》《满江红》《蝶恋花》等。词的内容 开始大多是描写女性伤离怨别的心境或花 前月下的景色,到宋代才有较大的变化, 风格多样,内容广泛。
宋代的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 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苏轼
豪迈而飘逸 《念奴娇•赤壁怀古》 雄奇阔大,气势磅礴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委婉、细腻、清秀,描写真挚的感情
豪放派
辛弃疾
婉约派 李清照
《如梦令》
苏轼 ,字子瞻,号东 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 法家、画家。苏轼是 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 代表,并在诗、词、 散文、书、画等方面 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元代杂剧作家有200人左右,剧目600种左
右,现存的有150多种。元代最优秀的戏剧 家是关汉卿,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剧本,流 传至今的有10多种,代表作是悲剧《窦娥 冤》。与关汉卿齐名的杂剧家还有马致远、 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关、马、郑、 白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 家”。
关汉卿元代杂剧奠基人, 元代戏剧作家,“元曲 四大家”之首,他被誉 “曲圣” ,最著名的是 《窦娥冤》。
马致远
关汉卿
郑光祖
白朴
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 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 来。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 业的场所,称为( ) B A.市 B.瓦子 C.勾栏 D.邸店
图为我国古代的“瓦舍”,取“来时瓦舍,
去时瓦解”之意.它的出现反映了(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件

元朝戏剧空前发达, 出现了元曲。 元曲包括散曲、 杂剧和南戏等。
元曲把音乐、舞蹈、 动作、念白融合在一 起,成为一种综合性 的艺术。
著名戏剧家
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是关汉卿,代表作是悲 剧《窦娥冤》
关汉卿
《窦娥冤》
《• 《窦窦娥娥冤冤》》描写年轻寡妇窦娥遭
代表作:《如梦令》、《声声 慢·寻寻觅觅》
著名词人
辛弃疾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别 号稼轩居士。与苏轼齐名,并称 “苏辛”。
辛弃疾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和 报国情怀,使词境更为雄奇阔大, 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 磅礴,震撼人心,进一步提高了 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 位。
代表作:《菩萨蛮.书江西造口 壁》,《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苏轼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 界,提高了词的格调,他的词风豪迈 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 一起。
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著名词人
李清照
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是 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被誉为 “词家一大宗”
她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 作品以北宋灭亡为界限,此前 主要描写真挚的夫妇感情,此 后作品充满了血和泪,反映了 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发了 忧患情怀
演出
瓦子 勾栏
研读教材:瓦子是一个什么场所?
开封城内有许 多娱乐兼营商 业的场所,叫 作“瓦子”。 瓦子中圈出许 多专供演出的 圈子,称为 “勾栏”。
《清明上河图》瓦子
瓦子兴起的原因。
随着城市的繁 荣,宋代的市 民阶层不断壮 大,市民文化 生活也丰富起 来。
《清明上河图》瓦子
(2)勾栏 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叫勾栏。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件 (共19张PPT)

李清照
宋词
1.时期:南宋时期 2.特点: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
风和报国情怀,使词境变得更为雄 奇阔大,气势磅礴,进一步提高了 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辛弃疾
三、元曲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 白朴、王实甫
学习与 1.元曲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学形式? 探究 2.元代最优秀的剧作家及代表作?
现形态,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它以寓教于乐的 形式,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富,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 学习与 宋朝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传承下来?你如何看待 忆。因而,我们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必须高度重视、加 探究 中国的传统节日? 以保护,并使其发扬光大,这是我们历史的责任。
二、宋词
学习与 1.宋代杰出的词人有哪几位? 探究 2.他们的代表作及其风格特点是什么?
宋词
豪放派:
苏轼 辛弃疾
婉约派:
李清照
宋词
1.时期:北宋 2.作品:《念奴娇 • 赤壁怀古》 3.特点: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
苏轼
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收到引人入 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
宋词
1.时期:两宋之交 特点:词风委婉、细腻、清秀。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著名的大都市
宋元时期有很多大的城市,北宋时的开封、南宋时 的临安、元朝时的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
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
2、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的具体表现
①瓦子
材料
说书
猴戏
木偶戏
背景: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随之市民文化生 学习与 上图反映的是什么场所?这种场所出现的 活需求增强。 探究 背景是什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前足联主席阿 维兰热曾反复 重申:
足球运动 最早蹴起鞠源 于中国!
角抵是一种讲 人打球,先掘 究技巧与力量 一窝,后将球 的摔跤技艺。 打入窝内。
日本的相 捶丸的形 扑,角源抵于 制,就捶丸是 中国角抵。 高尔夫球。
精品课件
探究:瓦子兴起的原因?
材料一:北宋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占据当时世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精品—课王件安石《元日》
端午节 春节
元元
清
旦宵
明
图中所反映的宋代节日,和今天的节庆
活动有何异同?
端
七
午
夕
中
重
秋
阳
精品课件
识京城,享文化
精品课件
二、宋词 1.出现
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 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2.特点 ①句子有长有短,便于吟唱。 ②依据乐谱要求,有一定格式,叫词牌。
江 山 如 画
乱 石 穿 空
故 垒 西 边
大 江 东 去
念 奴 娇
·
, 一 樽 还 酹
, 多 情 应 笑
, 谈 笑 间 ,
当 年 , 小 乔
, 一 时 多 少
, 惊 涛 拍 岸
, 人 道 是 ,
, 浪 淘 尽 ,
赤 壁 怀 古
江我樯初豪,三千
月 。
, 早 生
橹 灰 飞
嫁 了 ,
杰 !
卷 起 千
国 周 郎
古 风 流
苏 东
华烟雄 堆赤人坡
发灭姿 雪壁物
。。英 。。。
精品课件
发
但愿人长久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 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 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 人间。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应 是 绿 肥 红 瘦 。 知 否 ? 知 否 ?
却 道 海 棠 依 旧 。
试 问 卷 帘 人 ,
浓 睡 不 消 残 酒 。
昨 夜如 雨梦 疏 风令 骤 ,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辛弃疾发扬宋词的豪放风格
《破阵子》
辛弃疾南宋词人。 与苏轼齐名,并称 “苏辛”。
动 脑 筋:
1.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北宋东京城。 想一想,你怎样改变自己的衣食住行, 才能适应当时人的生活。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探究题,发挥 自己的想像力,依据教材上提供的北 宋衣食住行的情况,凭自己的喜好选 择组合。注意选择的衣食住行方式必 须是北宋时期中原地区出现过的。
动 脑 筋:
2.想一想,现代的春节和宋代的元 旦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这也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全国各地 过春节的风俗不尽相同,列出本地过 春节的风俗习惯,再与教材上描述的 宋朝的情况相对照,找出相同点和不 同点来。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元洪洞县广胜寺 水神庙满墙元代 壁画,内容没有天 界的神秘,却充满 人间生活气息。
水神庙内的“元代杂剧”壁画,充 分反映当时社会生活富裕的情景。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5、传统节日
今天的传统节日当中,那 些节日在宋代时已有了? 春节(元旦)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D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河南开封大相国寺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大相国寺,原名建国寺,位于开封 市自由路西段,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 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唐睿宗 因纪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赐名大相国 寺。北宋时期,相国寺深得皇家尊崇, 多次扩建,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国佛 教活动中心。后因战乱水患而损毁。清 康熙十年(1671年)重修。现保存有天 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 千手千眼佛等殿宇古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共28张PPT)

宋元都市和 文化生活
都市生活 宋词 元曲
都市:开封、临安和大都 市民生活:瓦子和勾栏 传统节日:春节等 苏轼北宋豪放派
李清照婉约派
辛弃疾南宋豪放派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 马致远、郑光祖和白朴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 唱。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 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宋代的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
想一想, 三个著名词人 的风格是什么?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与其父苏洵、弟弟苏辙并称 “三苏”。
苏轼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 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 调,他的词风豪迈而飘逸, 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 一起
《声声慢》 李清照
⑴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别号 稼轩居士。与苏轼齐名,并称“苏 辛”。 ⑵风格: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和报 国情怀,使词境更为雄奇阔大,抒情、 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撼 人心,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⑶代表作:《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 古》、《水调歌头.明月几 时有》
李清照:济南人,生活于两宋之交,号 易安居士。靖康之难后,经历了离乱,丈夫 赵明诚病逝,本人颠沛流离于江浙皖赣一 带,无依无靠,在孤寂凄苦中度过了晚年。
她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作品以 北宋灭亡为界限,此前主要描写真挚的 夫妇感情,此后作品充满了血和泪,反 映了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发了忧患 情怀。
3.杂剧表演的表演形式是什么?兴起的朝代和兴盛的朝代分别 是什么时候?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共36张PPT)

11
文化生活
我知道: 瓦子是……
瓦子是宋代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中圈
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二)元杂剧和节日
右图`的表演形式是什么?兴 起的朝代和兴盛的朝代分别 是什么时候?
杂剧。宋代和元代。
元杂剧演员
吹 笛 、 击 节 板
吹 口 哨 、 舞 蹈
宋元时期杂剧的主要形式是杂剧,它形成于宋,兴盛于 元。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元朝时期, 演出活动遍及城乡各地,为广大民众所喜爱。
7.连线题:把下面古代文学家和他的作品 用线连起来。 关汉卿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资治通鉴》 辛弃疾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司马光 《窦娥冤》 李清照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如梦令》
谢谢观看!
27
三、元曲
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元曲把音乐、歌舞、 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元代最优秀的杂剧家,
号已斋,生活在金末元初。 他多才多艺,了解民间疾 苦,熟悉民间语言,使得 他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 现实性和昂扬的斗争精神。 他与马致远、郑光祖、白 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代表作《窦娥冤》。
地位: 是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 内容: 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 演出场所: 在大城市和地方郡邑的集市、繁华市区、勾栏瓦舍等
场所进行演出。
形成与兴盛: a.形成于宋代。 b.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大都为中
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 c. 元朝统一南北后,元杂剧 传入南方,演出活动遍及城乡各地。
C )
A 陶渊明
C 李清照
B 王昭君
D 辛弃疾
D )
4.关汉卿的代表作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宋朝社会生活大概的风貌;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宋朝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元朝剧作家关汉卿及其代表作《窦娥冤》。
通过对宋词、元曲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宋代社会生活,认识两宋时期是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并对我国都市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通过宋代社会生活的学习,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感受文学作品体现出的个人情感与经历,体会其中折射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特征。
宋元时期的一些文化名人不仅给后代留下了传世之作,也给后代留下了值得学习的品德,如辛弃疾的为国建功抱负,关汉卿的同情人民疾苦等。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瓦子、宋词和元曲。
教学难点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民阶层的扩大与都市生活的关系。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瓦子、《清明上河图》等相关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提问和引导学生回顾和概括已经学过的宋朝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发展和商业发展的史实,导入本课的教学内容。
三、讲授新课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寺庙内外人流如潮。
2.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
其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3.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
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大都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后传入南方。
4.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
讲授此节内容要使学生认识到文化生活的繁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表现。
_
关于瓦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在瓦子里面都有哪些方面的活动,再加以概括,使学生认识在瓦子中有文艺、体育等娱乐活动(也可以根据教学的进度,考虑是否要求学生分析具体有哪些方面的文体娱乐活动),有商品、饮食等买卖交易活动,有服务类的活动等等,表现了大都市的繁华。
引导学生思考:宋代市民生活的特点有哪些?
教师归纳:随着南方政治的相对稳定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宋代的城镇也得到相当大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商业的活跃、城市格局的突破都反映出城市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城市的发展、变化和繁荣不仅对市民的衣食住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关于节庆活动,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指出宋朝都有哪些重要的节庆活动?流传至今的重要传统节日有哪些在宋朝已经出现了?哪些活动今天已经不多见了?哪些活动与今天还有类似之处?教师最后阐述节庆活动是一个民族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吸取传统节庆活动优秀的精华部分,丰富我们的生活。
(二)宋词和元曲
1.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
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2.词到宋代有较大的变化,风格多样,内容广泛。
宋代的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3.重要的词人
(1)苏轼:北宋文学家,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
他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
他的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收到引人入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
播放视频,欣赏《念奴娇·赤壁怀古》。
共同体会该词的特点。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生:笔力纵横,豪迈奔放,可说是英风豪气,高唱入云。
开创了一代豪放词人的先锋,达到了无事不可入、无意不可言的境界。
师:全篇气势磅礴,格调雄浑,撼人心魄,为宋词开创了全新的境界,被誉为“千古绝唱”。
吟诵这壮美的词句,谁能想到苏轼已经被贬到黄州,正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2)李清照:中国古代著名的女词人,词风委婉、细腻、清秀,她的作品以北宋灭亡为界限,此前主要描写真挚的夫妇感情,此后的作品则充满了血和泪,通过对个人流离不定生活的描写,反映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写深沉的忧患情怀,在当时就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播放李清照的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体会词风特点。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未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
瘦。
师: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
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
“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
(3)辛弃疾:南宋词人。
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欣赏《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体会词风与苏轼风格的相似之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坐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师:风格豪放,慷慨激昂,气势雄壮。
这首词,抒写了他梦寐以求、终生不变的抗敌救国的理想,抒写了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
4.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
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5.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是关汉卿,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
与他齐名的杂剧家还有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
关、马、郑、白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结合P58《相关史事》了解《窦娥冤》的大致内容。
教师可补充介绍《窦娥冤》被列为十大悲剧之一,而关汉卿也被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
(三)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
四、课堂小结
浩瀚的史学,意境悠远的宋词,感天动地的元杂剧,不仅仅让我们领略了宋元文化的风采,也感受了前人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人格魅力,深刻理解了成功的艰辛。
相信同学们定会奋发努力,再创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课后作业】
完成对应课时练习。
附:板书设计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1.繁华的都市生活:瓦子、戏剧、传统节日
2.宋词和元曲⎩⎪⎨⎪⎧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元朝最优秀的剧作家是关汉卿,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
3.司马光和《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