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症中医适宜技术15项
常用中医适宜技术目录

常用中医适宜技术目录1. 中医拔罐疗法中医拔罐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在皮肤上产生局部负压,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消除疲劳。
适用于肌肉疼痛、关节疼痛、感冒、消化不良等症状。
2. 中医针灸疗法中医针灸疗法是一种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节人体机能的方法。
适用于头痛、颈椎病、肩周炎、腰痛、关节炎等症状。
3. 中医按摩疗法中医按摩疗法是一种通过手法按摩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改善肌肉紧张的方法。
适用于肌肉疼痛、关节疼痛、颈椎病、肩周炎等症状。
4. 中医刮痧疗法中医刮痧疗法是一种通过刮痧板在皮肤上摩擦产生刺激,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消除疲劳的方法。
适用于肌肉疼痛、关节疼痛、感冒、消化不良等症状。
5. 中医拔罐疗法中医拔罐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在皮肤上产生局部负压,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消除疲劳。
适用于肌肉疼痛、关节疼痛、感冒、消化不良等症状。
6. 中医拔罐疗法中医拔罐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在皮肤上产生局部负压,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消除疲劳。
适用于肌肉疼痛、关节疼痛、感冒、消化不良等症状。
7. 中医拔罐疗法中医拔罐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在皮肤上产生局部负压,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消除疲劳。
适用于肌肉疼痛、关节疼痛、感冒、消化不良等症状。
8. 中医拔罐疗法中医拔罐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在皮肤上产生局部负压,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消除疲劳。
适用于肌肉疼痛、关节疼痛、感冒、消化不良等症状。
9. 中医拔罐疗法中医拔罐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在皮肤上产生局部负压,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消除疲劳。
适用于肌肉疼痛、关节疼痛、感冒、消化不良等症状。
10. 中医拔罐疗法中医拔罐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在皮肤上产生局部负压,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消除疲劳。
适用于肌肉疼痛、关节疼痛、感冒、消化不良等症状。
常用中医适宜技术目录1. 中医拔罐疗法中医拔罐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在皮肤上产生局部负压,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消除疲劳。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常见病介绍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常见病介绍第一篇: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常见病介绍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常见病介绍(一)感冒头痛毫针刺:太阳、风池、合谷、列缺按摩:太阳、风池及疼痛部位刮痧:前额、太阳穴、背部脊柱两侧,可配刮肘窝、腘窝。
(二)偏头痛毫针刺:太阳、风池、率谷、头维、外关按摩:太阳、风池及疼痛部位(三)麦粒肿三棱针点刺放血:太阳、耳尖及肩胛区的红色反应点(四)急性结膜炎三棱针点刺放血:太阳、耳尖(五)牙痛毫针刺:合谷、颊车、下关、内庭(六)急性咽痛三棱针点刺放血:少商、商阳、鱼际、耳尖(七)落枕毫针刺:天柱、大椎、后溪、落枕穴按摩:疼痛部位刮痧:疼痛部位(八)急性胃痛毫针刺:中脘、足三里、梁丘艾灸:中脘、足三里、神阙;隔姜灸适用于寒性胃痛刮痧:背部:脾俞、胃俞;腹部:中脘、天枢;上肢部:内关、手三里;下肢部:足三里(九)痛经毫针刺:关元、中极、合谷、地机、三阴交、次髎艾灸:关元、中极刮痧:关元至中极、地机至三阴交、次髎(十)急性腰扭伤毫针刺:腰痛穴、阿是穴、委中刺络拔罐:阿是穴,配委中穴放血刮痧:疼痛部位,委中(十一)腱鞘囊肿好发于关节和腱鞘附近,囊肿表面光滑,质软,有波动感围针刺法:囊肿局部(十二)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肘关节外侧痠痛,绞毛巾时痠痛加重阿是穴围针加灸(十三)足根痛毫针刺:昆仑、太溪、水泉(十四)腮腺炎灯心草蘸食油点燃:雀啄状快速灸灼双耳尖毫针点刺:少商、关冲放血(十五)小儿泄泻1.辨证(1)伤食:腹胀腹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大便酸臭,状如败卵,或便质稀薄,含有未消化食物残渣,嗳气酸腐,苔厚腻,脉滑,指纹紫滞。
(2)阳虚:食后作泻,时泻时止,便色淡而不臭,面黄神疲,久则泄泻不止,或五更泻,形寒肢冷,脉沉细微。
(3)外感:便稀多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兼恶寒发热,鼻流清涕,苔白润,脉浮为风寒;大便暴注下迫,色黄或绿,恶臭或少许粘液,肛门灼热发红,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
2.推拿治疗基本治法:(1)取穴:脾经、内八卦、大肠、小肠、脐、腹、七节骨、龟尾。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几种常见疾病的介绍

根据足太阳膀胱经行于上眼睑,足阳明胃 经行于下眼睑,上眼睑的麦粒肿当治足太 阳膀胱经,可在背部肩胛区足太阳膀胱经 的循行区域发现一些如小米粒大小的小红 点,可用三棱针点刺或挑刺出血,再用手 挤捏点刺部位使出血,出血原则是血变而 止,需出血至血色变为正常,才说明火热 已除,方可停止。
• 下眼睑的麦粒肿当治足阳明胃经。所以下眼 睑的麦粒肿多为脾胃积热,火毒循胃经上攻 所致,对于此种麦粒肿,可用三棱针点刺足 中趾趾腹,一般在靠近趾甲处点刺放血,原 则也是“血变而止”,一般1次即可治愈,最 多不超过3次。
针灸治疗头痛有很好的止痛效果
2、麦粒肿
• 麦粒肿是眼睑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为葡萄球菌感染所 致。本病为常见病,多见于青少年,预后较好,无损于视 力。但反复或多发者,日后可能影响眼睑外观或功能。初 起有眼睑痒、痛、胀等不适感觉,之后以疼痛为主。少数 病例能自行消退,大多数患者逐渐加重。如果加压挤脓, 细菌、毒素容易倒流到颅内,引起眼眶蜂织炎、海绵栓塞 的严重并发症,重者可危及生命,所以麦粒肿切记挤压。
4、落枕
• 落枕是由于睡眠时枕头高低不适,姿势不 良,或颈肩部感受风寒,引起颈肩部软组 织痉挛疼痛,活动受限的病症。多于晨起 时发现,觉颈项部疼痛,脖子不能前后俯 仰或左右摇摆转动。如果经常发生落枕, 往往是颈椎病的表现。 • 从经络角度看,后项为太阳经所过,侧项 部为少阳经所过,所以后项部疼痛或压痛 明显者,病在太阳经,
• 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的第3个穴位,位于内 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别名吕细,是肾的 原穴,有补肾阴、降虚火之功,故虚火牙痛 用之最宜。针刺时,一般多取双侧用补法。 肾虚病人太溪穴处外观多呈凹陷,按之虚软, 针后针孔处也呈凹陷,肾虚越厉害,针孔凹 陷的程度就越明显,时间就越长;随着肾气 的恢复,针孔凹陷的程度和时间也随之减轻 和缩短,甚至消失,直刺0.5-1寸。
常用中医适宜技术

常用于治疗慢性病、虚证等病症,如慢性胃炎、慢性支气管炎等。
01
02
03
03
适用范围
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腰背酸痛、哮喘、腹痛等病症,尤其适用于不宜使用火罐法的患者。
真空罐法
01
定义
真空罐法是一种利用真空负压吸引的原理,将罐子扣在穴位或身体部位,产生负压吸引,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02
操作步骤
首先将罐子内空气抽出,形成真空状态,然后迅速扣在相应穴位或身体部位,用力吸拔,使皮肤出现淤血现象。
增强免疫力
小儿推拿过程中,家长与孩子的亲密接触有助于增进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爱和呵护。
促进亲子关系
运动推拿能够预防运动过程可能出现的肌肉拉伤、韧带损伤等运动损伤,提高运动表现和安全性。
预防运动损伤
运动推拿能够改善关节的灵活性和活动范围,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有助于预防运动损伤和提高运动表现。
适应症
禁忌症
操作方法
熏洗法
适用于各种疼痛、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
敷贴法
敷贴法对于皮肤过敏、有破损或炎症的患者不宜使用;孕妇也应慎用。
将中药研成粉末,用适量溶剂调成糊状,或将中药直接研成粉末后撒在患处,用胶布固定;也可将中药煎汤后倒入浴盆中,加入适量温水,进行熏蒸;待水温适宜时,将患处浸入药汤中洗涤或全身浸泡一段时间,以达到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祛风止痛等作用。
常用中医适宜技术
2023-11-04
contents
目录
针法类灸法类推拿类拔罐类刮痧类其他适宜技术
01
针法类
技术特点
毫针刺激的穴位准确,刺激的强度和时间可以控制,同时可以施加手法,提高疗效。
适应症
常见病症的中医适宜技术PPT课件

——常用中医养生保健穴(10个)
xx市中医医院
1
.
2
.
常见病症的中医适宜技术
(一)三棱针点刺治疗咽喉肿痛 1.选穴:少商、商阳、耳尖 2.方法:三棱针点刺法
3
.
常见病症的中医适宜技术
(二)三棱针点刺治疗麦粒肿 1.选穴:太阳、耳尖、眼穴 2.方法:三棱针点刺法
10
.
常见病症的中医适宜技术
(九)推拿配合委中放血治疗急性腰扭伤 1.选穴:腰痛穴、委中穴 2.方法:新病按揉健侧腰痛穴,配合病人活动腰部,患侧
委中放血;12小时后配合在疼痛部位施按揉、滚、拍、擦 等手法
11
.
常见病症的中医适宜技术
(十)艾灸治疗小儿秋季腹泻 1.选穴:神阙、足三里、百会 2.方法:艾条灸
6
.
常见病症的中医适宜技术
(五)推拿配合拔罐治疗腰肌劳损 1.选穴:肾俞、阿是穴 2.方法:在腰部施行滚法、按揉、拨法、斜扳法、拍法、
擦法,点委中穴。然后在腰部排罐。
7
.
常见病症的中医适宜技术
(六)刮痧治疗胃肠型感冒 1.选穴:风池、大椎、肺俞、胃俞、大肠俞、曲泽、委中 2.方法:在背部和相关穴位刮痧
12
.
13
.
2019/11/4
14医适宜技术
(七)推拿治疗呃逆 1.选穴:耳中、攒竹、率谷 2.方法:耳中穴用掐揉法,攒竹、率谷穴用拇、中指按揉
9
.
常见病症的中医适宜技术
(八)推拿治疗落枕 1.选穴:后溪、落枕、风池、肩井、阿是穴 2.方法:新病按揉健侧后溪、落枕,配合病人活动颈项;
12小时后配合在疼痛部位施按揉、滚、拿揉、拳叩等手法
30种常见中医适宜技术简介

30种常见中医适宜技术简介一、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针刺或艾灸穴位,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目的。
针灸疗法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二、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传统的保健方法,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推拿按摩具有舒缓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等作用,对于一些慢性病和亚健康状态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三、拔罐疗法拔罐是通过罐内的负压吸附在皮肤表面,造成局部淤血、充血现象,以达到疏通经络、祛风散寒、消肿止痛等目的。
拔罐疗法对于一些肌肉疼痛、风湿痹痛、感冒咳嗽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四、艾灸技术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或艾柱,通过燃烧产生温热刺激人体穴位,以达到温通经脉、驱散寒邪、行气活血等目的。
艾灸技术对于一些慢性病和虚寒性疾病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五、刮痧疗法刮痧是用特制的刮痧器具在人体表面进行刮擦,使皮肤出现充血、淤血现象,以达到疏通经络、排毒养颜等目的。
刮痧疗法对于一些感冒、中暑、肌肉疼痛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六、火疗法火疗法是通过火热的刺激达到温通经脉、祛除寒邪的目的。
火疗法对于一些虚寒性疾病和痛症有很好的疗效。
七、热敏灸技术热敏灸技术是通过特定的灸法刺激热敏穴位,提高人体自愈能力的一种治疗方法。
热敏灸技术对于一些慢性病和亚健康状态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八、穴位注射穴位注射是将药物注入穴位内,通过刺激穴位和药物的双重作用达到治疗目的。
穴位注射对于一些慢性病和疼痛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九、气功疗法气功是一种以调身、调息、调心为主要手段的身心锻炼方法,通过修炼特定的功法和意念活动,达到调节身心状态、增强免疫力、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气功疗法对于一些慢性病和亚健康状态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十、耳穴疗法耳穴疗法是通过刺激耳部穴位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耳穴疗法对于一些慢性病和疼痛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常见病症的中医适宜技术15项

穴位定位
耳中:耳穴,在耳轮角处,即耳轮1 区。
攒竹:眉头凹陷中,在目内眦直上。 率谷: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
穴位图片
穴位图片
(八)推拿治疗落枕
1.选穴:后溪、落枕、风池、肩井、 阿是穴
2.方法:新病按揉健侧后溪、落枕, 配合病人活动颈项;12小时后配合 在疼痛部位施按揉、滚、拿揉、拳 叩等手法
常见病症的十五项中医适宜技术
6刮痧治疗胃肠型感冒 7推拿治疗呃逆 8推拿治疗落枕 9推拿配合委中放血治疗急性腰扭伤 10艾灸治疗小儿秋季腹泻
常见病症的十五项中医适宜技术
11三棱针点刺治疗高血压头痛 12敷脐疗法治疗慢性腹泻 13刮痧治疗中暑 14灸法治疗面瘫 15灸法治疗胎位不正
安
1头部 前发际至后发际 12寸 直 量 如前后发际不明,从眉心量至大 椎穴作18寸。眉心至前发际3寸,大 椎至后发际3寸 2胸腹部 两乳头之间 8寸 横量 胸部与胁肋部取穴直寸,一般根据 肋骨计算,每一肋两穴间作1寸6分
骨度分寸定位法
3胸剑联合至脐中 8寸 直量 4脐中至趾骨联合上缘 5寸
明显的反应点,则挑刺后拔罐效果 更佳。
穴位定位
太阳: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 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耳尖:耳穴,在耳廓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处, 即耳轮6区、七区交界处。(2)
眼穴:耳穴,在耳垂正面中央部,即耳垂五 区。
穴位图片
(三)推拿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
1.选穴:阿是穴、肩髃、肩髎、肩 井、曲池、合谷
5背腰部 大椎以下至尾骶 21椎 直量 背部直寸根据脊椎定穴,肩胛 骨下角相当第七(胸)椎,髂嵴相 当第十六椎(第四腰椎棘突)。背 部横寸以两肩胛内缘作6寸
常见病症中医适宜技术15项

穴位图片
常见病症中医适宜技术15项
(四)点刺拔罐治疗感冒发热 ❖1.选穴:大椎、风门、肺俞 ❖2.方法:大椎点刺拔罐,风门、肺俞
拔罐
常见病症中医适宜技术15项
穴位定位
❖大椎:俯伏坐位,当后正中线上, 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风门: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 旁开1.5寸。
❖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 旁开1.5寸。
(三)推拿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
❖1.选穴:阿是穴、肩髃、肩髎、肩井、 曲池、合谷
❖2.方法:在肩部和患肢施行滚法、按 揉法、拿揉法、拳叩法、擦法配合 爬墙疗法
❖说明: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时要适度, 并且要持之以恒,不要因为疼痛而 中断锻炼
常见病症中医适宜技术15项
穴位定位
肩髃: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 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 陷处。
常见病症的十五项中医适宜技术
❖1三棱针点刺治疗咽喉肿痛 ❖2三棱针点刺治疗麦粒肿 ❖3推拿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 ❖4点刺拔罐治疗感冒发热 ❖5推拿配合拔罐治疗腰肌劳损
常见病症中医适宜技术15项
常见病症的十五项中医适宜技术
❖6刮痧治疗胃肠型感冒 ❖7推拿治疗呃逆 ❖8推拿治疗落枕 ❖9推拿配合委中放血治疗急性腰扭伤 ❖10艾灸治疗小儿秋季腹泻
常见病症中医适宜技术15项
穴位图片
常见病症中医适宜技术15项
(五)推拿配合拔罐治疗腰肌劳损
❖1.选穴:肾俞、阿是穴 ❖2.方法:在腰部施行滚法、按揉、拨
法、斜扳法、拍法、擦法,点委中 穴。然后在腰部排罐。
常见病症中医适宜技术15项
❖ 肾俞: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阿是穴:既无固定名称,也无固定位置,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病症的十五项中医适宜技术
❖1三棱针点刺治疗咽喉肿痛 ❖2三棱针点刺治疗麦粒肿 ❖3推拿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 ❖4点刺拔罐治疗感冒发热 ❖5推拿配合拔罐治疗腰肌劳损
常见病症中医适宜技术15项
常见病症的十五项中医适宜技术
❖6刮痧治疗胃肠型感冒 ❖7推拿治疗呃逆 ❖8推拿治疗落枕 ❖9推拿配合委中放血治疗急性腰扭伤 ❖10艾灸治疗小儿秋季腹泻
常见病症中医适宜技术15项
穴位图片
常见病症中医适宜技术15项
穴位图片
常见病症中医适宜技术15项
(八)推拿治疗落枕
❖1.选穴:后溪、落枕、风池、肩井、 阿是穴
❖2.方法:新病按揉健侧后溪、落枕, 配合病人活动颈项;12小时后配合 在疼痛部位施按揉、滚、拿揉、拳 叩等手法
常见病症中医适宜技术15项
常见病症中医适宜技术15项
穴位图片
常见病症中医适宜技术15项
(七)推拿治疗呃逆
❖1.选穴:耳中、攒竹、率谷 ❖2.方法:耳中穴用掐揉法,攒竹、率
谷穴用拇、中指按揉
常见病症中医适宜技术15项
穴位定位
❖耳中:耳穴,在耳轮角处,即耳轮1 区。
❖攒竹:眉头凹陷中,在目内眦直上。 ❖率谷: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
穴位图片
常见病症中医适宜技术15项
(四)点刺拔罐治疗感冒发热 ❖1.选穴:大椎、风门、肺俞 ❖2.方法:大椎点刺拔罐,风门、肺俞
拔罐
常见病症中医适宜技术15项
穴位定位
❖大椎:俯伏坐位,当后正中线上, 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风门: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 旁开1.5寸。
❖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 旁开1.5寸。
常见病症中医适宜技术15项
常见病症的十五项中医适宜技术
❖11三棱针点刺治疗高血压头痛 ❖12敷脐疗法治疗慢性腹泻 ❖13刮痧治疗中暑 ❖14灸法治疗面瘫 ❖15灸法治疗胎位不正
常见病症中医适宜技术15项
(一)三棱针点刺治疗咽喉肿痛 ❖1.选穴:少商、商阳、耳尖 ❖2.方法:三棱针点刺法
常见病症中医适宜技术15项
❖风池:在颈部,当枕骨之下,与风 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 之间的凹陷处。
❖大椎:同上 肺俞:同上 ❖胃俞: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
旁开1.5寸。
常见病症中医适宜技术15项
穴位定位
❖大肠俞:在背部,当第四腰椎棘突 下,旁开1.5寸。
❖曲泽:肘微屈,肘横纹中,肱二头 肌腱尺侧缘。
❖委中:在腘横纹中,当股二头肌腱 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骨度分寸定位法
❖3胸剑联合至脐中 8寸 直量 ❖4脐中至趾骨联合上缘 5寸
5背腰部 大椎以下至尾骶 21椎 直量 背部直寸根据脊椎定穴,肩胛 骨下角相当第七(胸)椎,髂嵴相 当第十六椎(第四腰椎棘突)。背 部横寸以两肩胛内缘作6寸
常见病症中医适宜技术15项
骨度分寸定位法
❖6上肢部 腋前纹头至肘横纹 9寸 直 量 用于手三阴、手三阳经的骨度分 寸 肘横纹至腕横纹 12寸 7下肢部 耻骨上缘至股骨内上踝上 缘 18寸 直量 用于足三阴经的骨度 分寸
穴位定位
❖ 后溪: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 (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常见病症中医适宜技术15项
骨度分寸定位法
❖穴位的尺寸
❖1头部 前发际至后发际 12寸 直量 如前后发际不明,从眉心量至大椎 穴作18寸。眉心至前发际3寸,大椎 至后发际3寸 2胸腹部 两乳头之间 8寸 横量 胸 部与胁肋部取穴直寸,一般根据肋 骨计算,每一肋两穴间作1寸6分
常见病症中医适宜技术15项
穴位定位
❖少商: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 角0.1寸
❖商阳:在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 角0.1寸
❖耳尖:耳穴,在耳廓向前对折的上 部尖端处,即耳轮6区、七区交界处。
常见病症中医适宜技术15项穴位图片常见病症中医适宜技术15项
(二)三棱针点刺治疗麦粒肿
❖1.选穴:太阳、耳尖、眼穴 ❖2.方法:三棱针点刺法 ❖说明:如果在颈部大椎穴附近发现
常见病症中医适宜技术15项
穴位图片
常见病症中医适宜技术15项
(五)推拿配合拔罐治疗腰肌劳损
❖1.选穴:肾俞、阿是穴 ❖2.方法:在腰部施行滚法、按揉、拨
法、斜扳法、拍法、擦法,点委中 穴。然后在腰部排罐。
常见病症中医适宜技术15项
❖ 肾俞: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阿是穴:既无固定名称,也无固定位置,而
常见病症中医适宜技术15项
骨度分寸定位法
❖8胫骨内侧髁下缘至内踝尖 13寸 ❖9股头大转子至膝中 19寸 直量 用于
足三阳经的骨度分寸;“膝中”前 面相当犊鼻穴,后面相当委中穴; 臀横纹至膝中,作14寸折量 10 膝中至外踝尖 16寸
常见病症中医适宜技术15项
骨度分寸图片
常见病症中医适宜技术15项
❖肩髎:肩峰后下方,臂外展或向前 平伸时,当肩峰后下方凹陷处。
❖肩井:肩上,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 中点。
常见病症中医适宜技术15项
穴位图片
常见病症中医适宜技术15项
穴位定位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 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 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常见病症中医适宜技术15项
明显的反应点,则挑刺后拔罐效果 更佳。
常见病症中医适宜技术15项
穴位定位
❖ 太阳: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 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 耳尖:耳穴,在耳廓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处, 即耳轮6区、七区交界处。(2)
❖ 眼穴:耳穴,在耳垂正面中央部,即耳垂五 区。
常见病症中医适宜技术15项
穴位图片
常见病症中医适宜技术15项
(三)推拿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
❖1.选穴:阿是穴、肩髃、肩髎、肩井、 曲池、合谷
❖2.方法:在肩部和患肢施行滚法、按 揉法、拿揉法、拳叩法、擦法配合 爬墙疗法
❖说明: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时要适度, 并且要持之以恒,不要因为疼痛而 中断锻炼
常见病症中医适宜技术15项
穴位定位
肩髃: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 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 陷处。
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 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不定 穴”“压痛点”
常见病症中医适宜技术15项
穴位图片
常见病症中医适宜技术15项
(六)刮痧治疗胃肠型感冒
❖1.选穴:风池、大椎、肺俞、胃俞、 大肠俞、曲泽、委中
❖2.方法:在背部和相关穴位刮痧
常见病症中医适宜技术15项
穴位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