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结题报告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人类经历了一场空前的劫难,全世界绝大多数独立国家,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几乎无一幸免,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几乎毁于一旦,人类历史的面貌被这场极其残酷和极端对立的战争根本改变,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世界进入全新的历史时期。
战争重创了欧洲,欧洲列强争雄的条件不复存在,以英德法等国为核心的欧洲传统均势体系崩溃,欧洲中心时代成为历史。
战争引起世界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
世界上出现了以美苏为代表的两大平行力量在各个领域的对抗与较量。
战争给旧殖民主义体系以毁灭性打击,加速了存在数百年之久的殖民主义体系的彻底瓦解。
争促使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蓬勃展开。
第二次世界大战士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它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据估计,死亡人数约6000万,物质损失超过40000亿美元。
但是在这场维系人类命运河前途的搏斗中,人民最终赢得了战争,是人类文明得到拯救,世界和平得以恢复。
反法西斯战争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横行一时的德、日、意三个帝国主义国家被彻底打败。
曾经是世界一等强国的英法也受到了严重削弱。
他们虽然打赢了战争,却失去了往日的地位。
与此相反的是,社会主义越过了一国的范围。
战后再欧亚两洲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特别是中国革命的胜利,使得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发展了十月革命的成果。
规模空前的反斯战争,使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地人民参加了这场战争,从而促进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空前高涨。
战后,殖民体系迅速瓦解,帝国主义的统治范围大大缩小。
亚非拉一系列国家相继独立,加快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二战还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
军事上的需要,使交战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发展相应的科学技术,制造克敌制胜的武器。
原子弹的试制成功,正是由于迫切地军事需要。
V-2火箭的发明最初也是军事上的用途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雷顿森林体系确立和关贸总协定成立,是对战后世界经济具有重大和长远影响的两件大事。
二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与启示

二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与启示二战是20世纪最具规模和破坏力的战争之一,也是对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和宝贵启示的重要事件。
本文将从国际关系、科技革新和人权等多个方面探讨二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与启示。
一、国际关系的重塑二战结束后,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盟军在战争中取得胜利,赢得了国际事务中的主导权,世界重心从欧洲和亚洲向美国转移。
这一变化使得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大国,美国的经济、军事和文化实力全球领先。
而欧洲列强则丧失了曾经的底蕴和地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除此之外,战后还出现了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旨在维护全球和平与安全、促进各国合作。
这些组织的成立使得国际关系更为稳定和规范,避免了国家间的大规模军事冲突。
二战对于国际关系的重塑,让世界开始朝着多极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二、科技革新与军备竞赛二战期间,科技的迅速发展为战争的进行提供了巨大助力。
例如,原子弹的研制和使用使得战争的破坏力前所未有,也引发了核武器的军备竞赛。
此外,雷达、飞机、坦克等军事科技的出现,提升了作战效率和军事实力。
这种科技革新对于军事力量的提升和战争方式的改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二战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战争中使用的毒气、原子弹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强调了科技与人道主义之间的平衡。
二战后,各国开始倡导裁军和防毒等国际公约,以限制武器扩散和保护人民的安全。
这一过程对世界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人权意识的觉醒通过二战,世界目睹了纳粹德国以及日本等轴心国的种族灭绝和战争罪行。
这一惨痛的教训唤醒了全球对人权的关注和呼吁。
战后,联合国成立了《世界人权宣言》,确立人权作为普世价值的重要基础。
国际社会开始共同致力于促进人权的保护和尊重,避免类似的人类悲剧再次发生。
此外,二战也促进了种族平等与性别平等的进步。
盟军战胜纳粹德国后,种族隔离制度在美国南方遭到打破,推动了美国民权运动的发展。
女性也获得了更多的权益和地位,许多国家开始推动性别平等的法律和政策。
历史学回顾二战对世界格局的巨大影响

历史学回顾二战对世界格局的巨大影响二战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冲突之一,其对世界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回顾二战的历史,并分析其对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深远影响。
一、战争爆发与战争格局的转变二战于1939年爆发,最初仅限于欧洲,但随后蔓延至亚洲、非洲等地区。
这场战争涉及的国家和地区之多是前所未有的,冲突的规模和力量也比一战大大提升。
二战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战争形态,以空战、海战和陆战相结合的多维度战争格局成为今后冲突的典范。
二、世界政治格局的重塑二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了二极格局时期,以美国和苏联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分庭抗礼。
苏联通过二战胜利地位的提升,对中东欧国家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
同时,美国作为二战的胜利者之一,通过经济援助和军事干预,成为西欧国家的支柱。
战后国际关系的这种重构影响了全球政治格局,并且为冷战的到来埋下了伏笔。
三、世界经济的变革二战奠定了美国作为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战后,美国在经济上得到了快速的恢复和增长,其产业基础和技术实力日益强大。
同时,战争结束后,一系列国际经济合作机构如联合国、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应运而生,为全球经济合作和贸易提供了机制性的保障。
这些变革使得全球经济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国际贸易和投资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四、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二战推动了科技的快速进步,并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战争期间,科学家们在战争技术中的应用中取得了重要突破,如原子弹和计算机等。
这些创新不仅改变了战争的规模和性质,也推动了战后科技和工业的飞速发展。
随着科技的普及,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五、冲突与和平的重要教训二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重要的教训,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和平与合作的重要性。
历史证明,冲突和战争对各方都带来了广泛的痛苦和损失,唯有通过和平的手段解决分歧,才能真正实现世界的繁荣和稳定。
二战之后,国际社会建立了一系列组织和机制,旨在维护和平与合作。
二战战况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全球性战争。
这场战争始于1939年,持续至1945年,期间涉及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报告将从战争背景、主要战场、关键战役、战争结果及影响等方面对二战战况进行总结。
二、战争背景1. 历史背景20世纪初,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战后,凡尔赛体系建立,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反而加剧了各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1929年至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使得各国经济状况恶化,社会矛盾激化。
2. 冲突双方(1)轴心国:德国、意大利、日本(2)同盟国:英国、苏联、美国、中国等三、主要战场1. 欧洲战场(1)西欧战场: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随后,德国迅速占领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使西欧陷入战火。
(2)东欧战场: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东欧战场爆发。
苏联军民在斯大林格勒战役、莫斯科保卫战等战役中,击退了德国的进攻。
2. 亚洲战场(1)中国战场:自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抗日战争全面展开。
中国人民在长达8年的抗战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2)太平洋战场: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此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盟国对日本宣战。
3. 非洲战场(1)北非战场:1940年9月,意大利入侵埃及,北非战场爆发。
英国军队在埃及的阿拉曼战役中击败意大利军队。
(2)东非战场:1941年,德国和意大利在东非地区展开争夺战。
四、关键战役1. 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中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
苏联红军在斯大林格勒城内与德国军队展开殊死搏斗,最终在1943年2月取得胜利。
2. 珍珠港战役(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战役是美国加入二战的导火索。
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导致美国正式对日本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引言: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具毁灭性和惨烈性的冲突之一,波及全球范围,给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然而,这场战争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世界格局、政治体系、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
本文将从国际关系、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等角度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全球社会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一. 国际关系重构1. 对欧洲的毁灭性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摧毁了欧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基础。
许多城市被彻底破坏,无数人失去家园,国家财富损失惨重。
这使得欧洲国家被迫重新构建他们的国家体系和外交政策。
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两个主要势力集团:东方集团以苏联为核心,西方集团以美国为核心。
2. 超级大国崛起美国、苏联等在二战中涌现的超级大国迅速崛起成为世界两个主要势力。
美国通过其庞大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坚实的霸权地位。
而苏联则以社会主义理念为基础,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阵营,并与美国展开了冷战。
3. 联合国的成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意识到需要一种新的机构来解决全球问题并促进和平与安全。
因此,联合国应运而生,成为一个全球化机构,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与人权等方面的工作。
二. 科技创新突破1. 核武器和冷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引发了核科学与技术的迅猛发展,并导致原子弹的诞生。
核武器改变了战争方式,使得全球政治气氛紧张。
随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爆发了一场持续几十年的冷战,两者之间保持着脆弱的相互威慑关系。
2. 信息与通讯技术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催生了现代信息与通讯技术的突破。
无线电和雷达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军事领域使得通讯更为快捷有效。
此后,这些创新也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的工业化进程,促进了科技革命。
3. 医学与生物科学的进步第二次世界大战迫使医学家和科学家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来帮助受伤士兵康复。
这项努力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医学领域的发展,引入了诸如抗生素等重要突破。
三. 社会进步与认知变革1. 女权运动加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工作岗位,并肩并行于男性。
二战读后感作文结尾

二战读后感作文结尾World War II was a catastrophic event that had far-reaching consequences for the entire world. It was a time of immense suffering, loss, and destruction. The sheer scale of the conflict and the atrocities committed during the war left a long-lasting impact on the lives of millions of people.二战是一场灾难性的事件,对整个世界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那是一个充满着巨大痛苦、损失和毁灭的时期。
战争的规模之庞大,以及在战争期间所犯下的暴行,给数百万人的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One of the most tragic aspects of World War II was the loss of human lives on a massive scale. Millions of soldiers and civilians perished during the conflict, leaving behind grieving families and communities torn apart by the devastation. The horrors of the war were felt by people of all ages and backgrounds, and the scars left by the violence and destruction would take generations to heal.二战最悲惨的一面是大规模的人员伤亡。
数百万士兵和平民在冲突中丧生,留下了悲痛的家庭和被毁灭所撕裂的社区。
二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与启示

二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与启示二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战争之一,它带来的影响极为广泛而深远。
这次战争在国际事务领域、全球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是当代世界经济、政治及社会结构的奠基者之一。
本文将探讨二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和启示。
一、国际事务领域的影响二战带来的国际影响无法忽略。
战争结束后,美国和苏联崛起成为国际事务的主要力量。
苏联通过控制东欧和推广共产主义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从而与美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这种竞争得到了国际化、世界化的延伸和加深。
同时,全世界民主国家之间的合作和竞争格局逐渐显现。
国际法的发展和完善也是二战的表现之一。
战后,联合国成立,旨在促进全球安全和合作,推动国际法的发展和完善。
全球各国通过国际协定和条约来规范国际行为。
这些规范后期逐渐成为国际惯例和国际法的基石,深刻地影响了国际社会的行为和规范。
二、全球政治和军事的影响二战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深远,几乎所有国家都经历了政治变革。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经历了民族主义和独立运动,这些国家因为其经济和政治的落后而成为日后的贫困国家。
而美国和苏联成为全球政治的主要参与者,他们在二战后主导整个争夺霸权的过程。
在军事方面,二战结束后,原欧洲殖民地纷纷摆脱了殖民地的枷锁,全球范围的军储量大幅减少。
美国在二战结束后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的原子弹拥有国,这种强大的核武器对全球军事格局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三、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影响二战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
战争期间,全世界民众都经历了巨大的痛苦,战争转化了几乎所有国家的经济结构。
二战后,国家纷纷开始追求民生繁荣,同时加强经济合作。
全球经济的竞争和合作让全球各国得以实现双赢的结果,并促进恢复和重建。
战争后全球的快速重建和现代化带来了许多社会和文化的变化。
人口迁移和文化交流的增加改变了世界文化的格局,国际旅游的兴起也为全球经济贡献了重要力量。
工业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也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给人们带来想象不到的问题和挑战。
二战带来的的启示

二战带来的的启示二战带来的启示二战是近代世界历史上的一场浩劫,不仅给全球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尽管这场战争已经过去了大约70年,但我们仍然需要从中汲取启示和教训,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首先,二战告诉我们,和平与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战争只会给人类带来痛苦和损失。
二战期间,世界各国的经济和文化都遭到了巨大的破坏,人们的生命、财产和尊严也遭受了严重的伤害。
唯有和平与发展才是人类最根本的需要,只有通过合作与共赢,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长期繁荣。
其次,二战告诉我们,要时刻警惕极端主义和种族歧视。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推行的种族歧视政策,导致了数百万无辜人的死亡,令人痛心。
同时,极端主义的思想也在这场战争中得到了极端的表现,给世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我们必须时刻警惕这些极端思想的滋生,坚决抵制种族歧视和仇恨言论。
第三,二战告诉我们,要弘扬人道主义精神。
战争是世界上最残酷的事情之一,它不仅摧毁了人们的家园和生活,还带来了不可逆转的人道灾难。
在二战期间,许多人士通过人道主义行动,为那些遭受战争、饥饿和疾病折磨的人们提供了帮助和援助。
这些行为展现了人类文明的最高境界,也为我们树立了信仰的典范。
我们应该不断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关注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让人类社会越来越美好。
最后,二战告诉我们,要珍惜和平,不断推动和平进程。
70年过去了,人类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和平却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我们应该珍惜和平,不断推动和平进程,让战争永远不再发生。
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真正达到繁荣昌盛的境地。
总之,二战带来的启示是丰富多彩的,它不仅提醒我们要珍惜和平,也让我们意识到了极端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的重要性。
让我们铭记历史,不断汲取启示,为人类社会的未来奉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的结题报告
课题组长:潘金刚
课题成员::古云超罗文杰汪豪刘远雄李天鹏杨美梁华
指导老师:吴慧
一、课题研究背景
1、课题的提出∶
二战起于1936年,结束于1945年,在其间这16年,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至少有20亿以上的人被卷入战争,那么二战对我们人类的影响是如何呢?由此而展开调查。
2、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目的:使人们了解过去的疼痛给现代人民带来的影响,对现在和平安宁社会的影响,更加激发我们的爱国心,而发愤学习,更让我们以史为鉴,保证未来的美好社会。
意义:我们调查到二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为;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改变了世界格局。
3、我校在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一直以来,我校的高中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缺少连续的系统的研究与整理。
教师们由于时间与精力有限,往往把演示实验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进行临时处理,只是在备课中遇到了需要进行的实验才去了解、查询与研究,教学结束后,也无暇对本次实验的效果、优劣进行思考与评估,更不可能将每次的实验方案、实验情况进行收集、整理,也很少谈及系统的改进与创新。
这也是我国很多地方现行高中教材演示实验的教学现状。
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1)对人教社高中化学必修和选修第I册至第III册教材中各演示实验的试剂研究、仪器研究、操作方案进行改进与创新研究。
(2)对人教社高中化学必修和选修第I册至第III册教材中各演示实验的试剂研究、仪器研究、操作方案进行补充研究。
(3)对人教社高中化学必修和选修第I册至第III册教材中各演示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通过以上方面的研究与整理希望能为我校化学实验教学提供系统的参考与服务,提高我校的实验教学水平,提升我校的化学教学质量。
4、研究的创新点
(1)将实验的改进生活化、探究化和微型化三者相结合。
(2)将教材实验创新与改进实践化、系统化整理与编排,形成学校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
五、任务分工
(1)制定详细的课题研究和实施计划。
我们对课题进行了细致的前期准备工作。
根据高中化学的教学特点按高一、高二、高三将整个课题组下设三个研究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集体制定了详细的课题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严格地按照课题的计划进行了课题的分工合作与研究,定期集中讨论研究进展及出现的问题,这些为我们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查阅文献资料,收集高中化学教材中演示实验创新与改进的仪器、方法与方案。
通过上网及查找资料等方式收集本校教师自己在平时教学中改进的教学实验、本区顺牛杯实验大赛中的改进创新实验,本市及全国典型的改进及创新实验,做成高中教学实验分册,整理并分类分章编排。
将改进与整理过的材料编排成册,形成校本实验研究的初步框架共三个分册。
2、2010.3-2010.9 高中各年级分组研究。
课题小组与实际结合,与时代同步,研究扎实而有成效。
各小组课题研究结合教学实际开展实验教学研究活动,活动的形式有教学实验的改进创新比赛,上有关实验探究的研究课、示范课,撰写实验研究的教学案例与论文等。
成果显著。
(1)第一小组利用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突出实验的开放性和有效性教学,既为学生参与实验的改进与创新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与平台,同时为实验教学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如何艳舞老师在高一氯气的实验教学中选定“氯水的成份探究改进实验”进行实验方案的改进与创新,并成功地上了一节开放式引导探究实验的校级研究课,受到全组教师的高度评价。
同时何老师将课题实验研究与课堂教学开放性与实效性结合起来,完成了实验教学案例,并发表文章《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能力》,获市级优秀论文二等奖。
课题组成员杨再兴老师结合课题与教学实际上了一节培养学生发散能力的校级研究课,撰写论文《实验教学中的发散探究》获市三等奖。
邹正友、熊卓君老师的改进与创新实验方案如《喷泉实验的改进》、《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的改进》等分别获市级二、三等奖。
(2)第二小组将本课题的研究与新教材相结合,挖掘实验探究功能,将演示实验与学生探究实验相衔接。
从不同角度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让学生在主动设计与探究中完成多种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既很好地完成了教学,又对实验进行了最好的最大范围的研究。
本人在苯酚的教学中,结合课题研究设计并上了一节《苯酚的性质探究》的县级视导课,获县教研员好评。
撰写的课题相关论文《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创新实验教学的思考与实践》等分别获市级优秀论文一等奖。
(3)第三小组将课题研究与高考复习相结合,挖掘学生设计综合实验的能力。
在此期间各小组定期组织成员进行课题研究进展碰头讨论课题研究中的困难和问题,汇总课题研究的资料与材料。
每个月全组在化学实验室进行课题分析会,交流题课的心得、统一课题的进度。
三个小组各显其能,发挥组内特点,依托不同的教学实际,广泛地具体地开展研究,均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在组间交流与勾通中,课题组成员均感到受益非浅,收获颇多。
3、2010.9-2011.3:高中化学教材演示实验的改进与创新的应用研究。
研究成果:《高中化学教材演示实验创新与改进》校本教材。
第一小组:收集编排改进、创新的高一部分实验研究方案6共9页。
第二小组:收集编排改进、创新的高二部分实验研究方案9多个共15页。
第三小组:收集编排课外与趣味化学实验16个及课外实验大全5个共8页。
4、2011年4月到2011年6月:后期工作
完成学生的小组活动实践成果展示。
包括教具展示,实验创新,教学设计,教学论文,各种教学实践课例等成果评价、汇总。
(1)本课题研究成果
(2)研究成果评价
研究内容无论在范围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共获得了各级各类成果18件,获得市级奖项11项。
除了获奖成果本身外,通过参加课题研究,教师在专业上,教学水平上,精神面貌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课题研究本身需要课题组查阅相关资料。
查阅的过程使很多教师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法。
同时使他们理论的专业知识有了很大的进步与提高。
同时了解了以前所不知的实验方法,开阔了教学思路。
实验研究带来的教学效果使他们提高了对课题研究的兴趣。
另外课题组的集中交流讨论也使他们在相互学习中交流了感情,增进了组内的团结。
六、课题研究的效果
两年多来,我们课题组的老师大胆进行课题实验,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校级课题的初期计划与目标已基本实现。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题组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研究实验、研究实验教学的气氛正在逐渐增强。
实验研究的方向正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型转变,以生活应用为中心的实用性转变,以微型实验设计为方向的简约性方向转变。
实验研究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实效性。
2、积累素材的意识明显增强,老师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明显感到实验教学的素材十分欠缺,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这些素材一方面需要老师不断挖掘研究改进,一方面也要查阅、收集整理已有的素材。
3、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在老师的教研中得到了提高,通过教学实践,揭示了探究性实验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所具有的良好效果,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兴趣明显提高,师生共同感觉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强。
4、完善了实验教学资源库,提高实验教学资源利用率。
这将对我校系统实验教学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同时也为更进一步的研究创造了十分便利的研究条件。
七、课题研究的反思
虽然在两年多的课题研究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反思整个研究过程,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和困惑。
由于我校教师课业授课负担相对较重,教师的研究通常需要挤出更多的休息时间来进行研究,因此对教师的身体与精力是一个很大的
挑战。
另外,由于课业负担较大,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少有出去交流的机会。
这些都不利于课题的发展与研究。
在前期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发现,我国现行高中化学实验的内容体系已趋于老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体现现代科技发展水平的实验内容太少;联系生产与生活实际的实验内容不多;验证性实验比例过大,探究性实验比例过小;定量化学实验安排甚少;一些对实验室造成严重污染的实验仍然保留;实验内容知识性太强,趣味性不浓。
因此,我们课题组在完成既定课题计划的基础上,在以下方面会作出进一步的研究。
1、实验研究要与新课标教材实验相联系,抓住时代的脉搏。
2、构建高中化学实验内容体系的新思路。
因此,我们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体现:进一步注重联系生产与生活实际;引入定量化学实验;继续发展微型化学实验;开发绿色化学实验等。
希望各位专家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使我们组的课题研究在已有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刘正贤. 《中学化学实验大全》.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2, 11.
[2] 化学实验新法精粹. 第五届京津沪川化学实验研讨会秘书处. 1994, 5.
[3] 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化学新课程标准》.
[5]《实验教师优秀实验教案选》.
[6]《实验教师优秀实验设计、实验改进选编》.
[7]《实验教师优秀论文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