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测试流程
回归测试流程

回归测试流程
回归测试是软件测试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主要用于验证软件在修改或更新后是否仍然保持原有的功能和性能。
以下是一般的回归测试流程:
1. 确定回归测试的范围:明确需要进行回归测试的软件模块、功能、接口等。
2. 制定回归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目标、测试策略、测试时间、测试人员等。
3. 设计回归测试用例:根据需求和变更情况,更新或重新设计回归测试用例,确保覆盖修改的功能以及相关的功能。
4. 执行回归测试:按照测试用例执行回归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5. 分析和调试: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如发现缺陷,进行调试和修复。
6. 重复回归测试:修复缺陷后,再次进行回归测试,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7. 编写回归测试报告:总结回归测试的结果,包括通过的用例数、发现的缺陷数、缺陷的严重程度等。
8. 评审回归测试结果:相关人员对回归测试报告进行评审,确认测试结果是否满足要求。
9. 发布软件:如果回归测试结果满足要求,可以将软件发布或更新到生产环境。
回归测试应该在软件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持续进行,以确保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为了提高回归测试的效率,可以采用自动化测试工具来实现部分或全部回归测试用例的自动化执行。
uvm 回归测试流程

uvm 回归测试流程英文回答:UVM Regression Test Flow.The UVM regression test flow is a structured process that ensures the quality and functionality of a design under test (DUT). It involves defining and executing a comprehensive suite of tests to verify the DUT's behavior across various scenarios and conditions. The UVM regression test flow typically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steps:1. Test Planning: Define the scope, objectives, and coverage criteria for the regression test suite. Identify the DUT's key requirements, interfaces, and potential failure modes.2. Test Environment Setup: Establish the necessary infrastructure to execute the tests, including the UVM simulation environment, testbench, and DUT model. Configurethe simulation parameters and ensure proper connectivity between all components.3. Test Development: Create and implement the UVM test suite using the UVM API. Define the test cases, sequences, and verification components based on the test plan. Ensure adequate coverage of all DUT functionalities and error conditions.4. Test Execution: Execute the UVM regression testsuite and capture the results. Monitor the simulation progress, observe the DUT's behavior, and record any errors or failures.5. Test Analysis: Analyze the test results to identify any issues or defects in the DUT. Review the test logs, error messages, and coverage reports to pinpoint the source of any failures.6. Bug Tracking and Resolution: Report any identified bugs or defects to the development team. Provide detailed descriptions, test case references, and supporting evidenceto facilitate the debugging and resolution process.7. Test Maintenance and Update: Maintain and update the regression test suite as the DUT evolves. Add new tests to cover new functionalities or address changes in the DUT's design. Regularly review and update the test plan to ensure continued coverage and relevance.中文回答:UVM 回归测试流程。
软件测试中的回归测试技术

软件测试中的回归测试技术回归测试是软件测试中的一种重要技术,用于确保已修改或添加的软件功能不会对原有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介绍回归测试的定义、流程和常见的回归测试技术。
一、回归测试的定义回归测试是在软件功能发生变化或添加新功能后,重新执行已验证过的测试用例,以确保新的变化对现有功能没有负面影响。
回归测试的目标是发现和解决已修改部分与其他功能之间的冲突或问题。
二、回归测试的流程1. 确定测试范围:根据软件的变动确定需要执行回归测试的范围,包括涉及到的功能模块、测试用例和测试数据等。
2. 选择回归测试技术:根据软件的复杂度和测试资源的限制,选择合适的回归测试技术。
3. 执行回归测试:根据预定的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执行回归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和问题。
4. 分析问题:对回归测试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确定其原因和解决方案。
5. 修复问题:开发团队根据测试结果中的问题进行修复,并重新进行测试确认修复是否有效。
6. 再次执行回归测试:在问题修复完成后,再次执行回归测试,以确保修复过程中没有引入新的问题。
7. 重复步骤4-6,直到回归测试通过为止。
三、回归测试的常见技术1. 选择性回归测试:根据变更的影响范围,选择部分测试用例进行执行,以减少测试资源的消耗。
2. 完全回归测试:执行所有已验证的测试用例,确保软件的所有功能都得到验证。
3. 全量回归测试:执行所有测试用例,无论是否与变更有关,以确保所有功能都得到验证。
4. 自动化回归测试: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执行回归测试,提高测试效率和一致性。
5. 增量回归测试:仅执行与变更相关的测试用例和功能模块,减少回归测试的执行时间和资源消耗。
6. 分层回归测试:将测试用例按照功能模块进行划分,每次只执行与变更有关的功能模块的测试用例。
回归测试技术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综合考虑软件变更的复杂度、测试资源的限制和测试周期等因素。
总结:回归测试在软件开发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回归测试的名词解释

回归测试的名词解释回归测试是软件开发周期中的一种测试方法,旨在检测软件修改或更新后是否产生了新的错误或导致了现有功能的中断。
本文将对回归测试的定义、目的、特点、流程、工具以及常见的相关概念进行解释,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回归测试。
一、回归测试的定义回归测试指的是在对软件进行修改、修复漏洞或进行其他类型的更新后,重新运行已有的测试用例,以确保新的更改没有产生新的错误或导致现有功能的中断。
这种测试方法旨在验证软件的稳定性和兼容性。
回归测试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在软件开发的后续阶段中引入新的错误。
二、回归测试的目的回归测试的主要目的是验证软件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通过回归测试,可以确保软件在修复漏洞、修改功能或增加新功能后的可靠性。
另外,回归测试还可以帮助开发团队发现和纠正可能存在的软件缺陷,防止错误扩散到模块之间或系统的其他部分。
三、回归测试的特点1.自动化:回归测试通常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来执行已有的测试用例,节省测试人员的时间和精力,并提高测试效率。
2.可重复性:回归测试的测试用例必须具备可重复执行的特点,以便在每次软件更新后都能使用相同的用例进行验证。
3.全面性:回归测试需要覆盖整个软件系统或相关模块,以确保涉及的功能都得到了正确的测试。
4.灵活性:回归测试需要根据软件更新的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以更好地适应变化的软件需求。
四、回归测试的流程回归测试的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回归测试的范围:根据软件的更新内容和相关需求,确定需要进行回归测试的模块和功能。
2. 创建或更新测试用例:根据回归测试的范围和目标,创建或更新相应的测试用例,包括输入数据、预期输出和操作步骤。
3. 执行回归测试: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执行回归测试,检查更新后的软件是否符合预期的行为,并记录测试结果。
4. 分析测试结果:根据回归测试的结果,分析可能存在的错误或功能中断,并进行相应的修复和调整。
5. 重复执行回归测试:在修复错误或调整功能之后,再次执行回归测试,确保修复和调整的有效性。
回归测试方案

回归测试方案一、概述回归测试是一种用于检查修改后的软件是否影响到已有功能的测试方法。
回归测试的目的是确认软件修改后的功能、性能、稳定性等方面如期望的一样正常。
为了保证回归测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需要制定详细的回归测试方案。
二、测试内容回归测试内容应该包括以下方面:1.已完成的测试用例,包括所有类型的测试用例,如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
2.被修改过的代码和相关文档。
3.测试数据,包括所有测试时使用的数据和配置信息等。
三、测试方法回归测试的方法应该包括以下方面:1.根据被修改过的代码和文档,确认需要执行哪些测试用例。
2.利用自动化测试工具执行自动化测试。
3.手动执行测试用例以及其他必要的测试。
四、测试环境回归测试的环境应该是可控、可重现的。
测试环境应该与生产环境一致,包括硬件、软件、人员等。
确保测试人员具有生产环境中的角色和权限,以免影响测试结果。
五、测试流程回归测试应该按以下流程进行:1.测试计划的制定和测试资源的评估。
2.测试用例的确认和准备测试环境。
3.根据测试用例执行自动化测试。
4.手动执行所有必要的测试。
5.测试记录的编写和测试结果的评估。
6.测试报告的编写和提交。
六、测试记录与报告回归测试的记录和报告应提供详细的信息,如测试用例名称、执行结果、测试环境、测试时间、测试人员等。
测试报告应该清晰、简洁,便于理解和使用。
测试报告应该包括测试的总结以及未解决的问题和建议,以便在下一次回归测试中解决。
七、总结回归测试是保证软件正常运行的重要测试方法之一,制定详细的回归测试方案对于保证软件质量和提高测试效率至关重要。
制定回归测试方案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细节,确保测试的全面性和有效性,以提高软件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软件测试中的回归测试方法

软件测试中的回归测试方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随着需求的变更和代码的修改,我们经常需要对软件进行回归测试。
回归测试是为了确保在软件修改之后,已经通过测试的功能仍然正常运行,并且修复的问题不会对其他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回归测试方法。
一、冒烟测试冒烟测试是一种快速而简单的回归测试方法,旨在确定软件的基本功能是否受到了严重影响。
在冒烟测试中,只运行最关键的测试用例,并检查软件的基本功能是否正常。
如果冒烟测试失败,说明软件存在严重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修复。
二、选择性回归测试选择性回归测试是一种根据需求和代码变更的重要性选择回归测试用例的方法。
在选择性回归测试中,测试团队需要对变更的模块和相关功能进行分析,确定需要运行的回归测试用例。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测试资源集中在最关键的测试用例上,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
三、完全回归测试完全回归测试是指运行所有的回归测试用例,对软件的每个功能进行全面测试。
尽管完全回归测试会耗费大量时间和资源,但它可以最大程度地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和兼容性。
完全回归测试适用于关键业务流程发生变化或软件的整体架构发生重大改变的情况。
四、自动化回归测试自动化回归测试是使用测试工具和脚本来自动运行回归测试的方法。
通过自动化回归测试,可以减少手动测试的工作量,并且可以快速地运行大量的测试用例。
自动化回归测试特别适用于对重复性操作进行测试的场景,可以提高测试效率和一致性。
五、排除回归测试排除回归测试是一种将已经通过的测试用例从回归测试中排除的方法。
在排除回归测试中,测试团队会对测试用例进行优先级排序,并将那些不受变更影响的测试用例从回归测试中剔除,以减少回归测试的工作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特定模块进行修改,且其他模块不会受到影响的情况。
六、逆向回归测试逆向回归测试是一种针对已知的错误进行测试的方法。
在逆向回归测试中,测试团队会集中精力对已经修复的缺陷进行回归测试,以确保修复的问题不会再次出现。
软件测试中的冒烟测试和回归测试

软件测试中的冒烟测试和回归测试在软件测试中,冒烟测试和回归测试是两个重要的测试方法。
冒烟测试旨在确认软件的基本功能是否可用,而回归测试则用于验证软件的变更是否对现有功能造成了影响。
本文将分别介绍冒烟测试和回归测试,并探讨它们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的作用。
一、冒烟测试冒烟测试是软件测试的初级测试方法之一,它主要用于筛选出存在严重缺陷或无法正常运行的软件版本。
冒烟测试通常在软件开发的早期阶段进行,目的是确保软件的最基本功能是否可用,以便后续的测试工作可以进行。
1.冒烟测试的流程冒烟测试的流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a.确定冒烟测试的范围和目标。
根据软件的功能和需求,确定需要进行冒烟测试的功能点和测试用例。
b.配置测试环境。
准备测试所需的硬件和软件环境,确保测试环境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c.执行冒烟测试用例。
执行所选的冒烟测试用例,验证软件的基本功能是否正常运行。
d.分析测试结果。
根据测试结果,判断软件是否通过冒烟测试。
如果软件存在严重缺陷或无法正常运行,将其标记为不合格,需要进行修复和再次测试。
2.冒烟测试的优点冒烟测试具有以下几个优点:a.提前发现问题。
冒烟测试在软件开发的早期进行,可以尽早地发现软件的严重缺陷或无法正常运行的问题,有助于及时修复和改进。
b.节省测试资源。
冒烟测试主要关注软件的基本功能,减少了测试的范围和工作量,可以节省测试资源,提高测试效率。
c.保护后续测试工作。
通过冒烟测试的筛选,可以确保后续的测试工作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软件版本上进行,避免了在不稳定的版本上浪费时间和资源。
二、回归测试回归测试是软件测试的一种重要测试方法,它主要用于验证软件的变更是否对现有功能造成了影响。
随着软件开发的进行,软件的功能和需求经常会发生变更,回归测试可以确保变更不会破坏软件的原有功能。
1.回归测试的流程回归测试的流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a.确定回归测试的范围和目标。
根据软件的变更内容和需求,确定需要进行回归测试的功能点和测试用例。
前端UI自动化测试与可视化回归测试

前端UI自动化测试与可视化回归测试前言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测试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为了保证前端用户界面(UI)的质量和稳定性,前端UI自动化测试和可视化回归测试成为了必要手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前端UI自动化测试和可视化回归测试的概念、流程、工具以及其在软件开发中的重要性。
一、前端UI自动化测试1.1 概念前端UI自动化测试是一种通过编写脚本和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对前端用户界面进行自动化测试的方法。
通过模拟用户在浏览器中进行操作,例如点击、输入,然后验证界面的响应和结果是否符合预期。
1.2 流程前端UI自动化测试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需求分析:确定需要进行自动化测试的功能和界面。
2)脚本编写: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编写测试脚本。
3)测试数据准备:准备测试所需的数据,例如模拟用户登录的账号和密码。
4)测试执行:运行测试脚本,模拟用户操作,验证界面响应是否符合预期。
5)结果分析和报告生成:分析测试结果,生成测试报告,包括测试覆盖率、错误信息等。
1.3 工具前端UI自动化测试有多种工具可供选择,常用的有Selenium、Appium、Cypress等。
Selenium是一种常用的开源自动化测试工具,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并且可以模拟真实浏览器环境进行测试。
Cypress是一个现代化的前端自动化测试工具,具有易用性和稳定性,支持跨浏览器测试。
Appium是专注于移动应用测试的自动化测试工具,支持多种移动操作系统。
二、可视化回归测试2.1 概念可视化回归测试是在前端UI自动化测试的基础上,通过生成可视化快照,对前端界面进行回归测试的方法。
可视化快照包含了界面的外观和布局信息,通过对比新旧版本的快照,可以检测出界面在更新过程中的变化。
2.2 流程可视化回归测试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生成初始快照:在软件版本发布前,生成初始版本的可视化快照。
2)更新版本快照:在软件更新后,生成更新版本的可视化快照。
3)比较快照差异:使用图像处理工具,比较新旧版本的快照,检测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归测试流程
一、回归测试概念和目的
回归测试是指修改了旧代码后,重新进行测试以确认修改没有引入新的错误或导致其他代码产生错误。
在软件生命周期中的任何一个阶段,只要软件发生了改变,就可能给该软件带来问题。
软件的改变可能是源于发现了错误并做了修改,也有可能是因为在集成或维护阶段加入了新的模块。
当软件中所含错误被发现时,如果错误跟踪与管理系统不够完善,就可能会遗漏对这些错误的修改;而开发者对错误理解的不够透彻,也可能导致所做的修改只修正了错误的外在表现,而没有修复错误本身,从而造成修改失败;修改还有可能产生副作用从而导致软件未被修改的部分产生新的问题,使本来工作正常的功能产生错误。
同样,在有新代码加入软件的时候,除了新加入的代码中有可能含有错误外,新代码还有可能对原有的代码带来影响。
因此,每当软件发生变化时,我们就必须重新测试现有的功能,以便确定修改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检查修改是否损害了原有的正常功能。
同时,还需要补充新的测试用例来测试新的或被修改了的功能。
为了验证修改的正确性及其影响就需要进行回归测试。
回归测试作为软件生命周期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整个软件测试过程中占有很大的工作量比重,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都会进行多次回归测试。
在渐进和快速迭代开发中,新版本的连续发布使回归测试进行的更加频繁,而在极端编程方法中,更是要求每天都进行若干次回归测试。
因此,通过选择正确的回归测试策略来改进回归测试的效率和有效性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回归测试范围
在进行回归测试的时候,必须确定回归测试的范围,具体表现为:
1.测试所有修改或修正的功能模块
2.测试与被修改的模块相关的模块
3.测试所有新增加的功能模块
4.测试整个系统。
表现1,2,3中只是进行了部分的回归测试,这样的测试时不健全的,因为在软件系统中,对本地代码的修改可能对整个系统都产生副作用。
三、回归测试策略
有效、合理的回归测试策略对整个回归测试的最终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为了有效地进行回归测试,需要为回归测试选择相应的策略。
(一)回归测试人员的选择
回归测试一般选择独立的测试人员来进行测试,比如,如果让程序员进行代码回归测试,程序员可能会因为自身开发的局限性陷入误区。
因此,在进行回归测试时,人员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二)回归测试管理
回归测试的管理包括:
A.测试用例库管理和维护
随着软件的改变,软件的功能和应用接口以及软件的实现发生了演变,测试用例库中的一些测试用例可能会失去针对性和有效性,而另一些测试用例可能会变得过时,还有一些测试用例将完全不能运行。
为了保证测试用例库中测试用例的有效性,必须对测试用例库进行维护。
(1)、删除过时的测试用例
因为需求的改变等原因可能会使一个基线测试用例不再适合被测试系统,这些测试用例就会过时。
例如,某个变量的界限发生了改变,原来针对边界值的测试就无法完成对新边界测试。
所以,在软件的每次修改后都应进行相应的过时测试用例的删除。
(2)、改进不受控制的测试用例
随着软件项目的进展,测试用例库中的用例会不断增加,其中会出现一些对输入或运行状态十分敏感的测试用例。
这些测试不容易重复且结果难以控制,会影响回归测试的效率,需要进行改进,使其达到可重复和可控制的要求。
(3)、删除冗余的测试用例
如果存在两个或者更多个测试用例针对一组相同的输入和输出进行测试,那么这些测试用例是冗余的。
冗余测试用例的存在降低了回归测试的效率。
所以需要定期的整理测试用例库,并将冗余的用例删除掉。
(4)、增添新的测试用例
如果某个程序段、构件或关键的接口在现有的测试中没有被测试,那么应该开发新测试用例重新对其进行测试。
并将新开发的测试用例合并到基线测试包中。
通过对测试用例库的维护不仅改善了测试用例的可用性,而且也提高了测试库的可信性,同时还可以将一个基线测试用例库的效率和效用保持在一个较高的级别上。
B.测试执行的管理
C.计划跟踪管理
填写回归测试报告
(一)人员管理
四、回归测试方法
选择回归测试策略应该兼顾效率和有效性两个方面。
常用的选择回归测试的方式包括:
A.再测试全部用例
选择基线测试用例库中的全部测试用例组成回归测试包,这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方法,再测试全部用例具有最低的遗漏回归错误的风险,但测试成本最高。
全部再测试几乎可以应用到任何情况下,基本上不需要进行分析和重新开发,但是,随着开发工作的进展,测试用例不断增多,重复原先所有的测试将带来很大的工作量,往往超出了我们的预算和进度。
B.基于风险选择测试
可以基于一定的风险标准来从基线测试用例库中选择回归测试包。
首先运行最重要的、关键的和可疑的测试,而跳过那些非关键的、优先级别低的或者高稳定的测试用例,这些用例即便可能测试到缺陷,这些缺陷的严重性也仅有三级或四级。
一般而言,测试从主要特征到次要特征。
C.基于操作剖面选择测试
如果基线测试用例库的测试用例是基于软件操作剖面开发的,测试用例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系统的实际使用情况。
回归测试所使用的测试用例个数可以由测试预算确定,回归测试可以优先选择那些针对最重要或最频繁使用功能的测试用例,释放和缓解最高级别的风险,有助于尽早发现那些对可靠性有最大影响的故障。
这种方法可以在一个给定的预算下最有效的提高系统可靠性,但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D.仅测试修改的部分
当测试者对修改的局部化有足够的信心时,可以通过相依性分析识别软件的修改情况并分析修改的影响,将回归测试局限于被改变的模块和它的接口上。
通常,一个回归错误一定涉及一个新的、修改的或删除的代码段。
在允许的条件下,回归测试尽可能覆盖受到影响的部分。
再测试全部用例的策略是最安全的策略,但已经运行过许多次的回归测试不太可能揭示新的错误,而且很多时候,由于时间、人员、设备和经费的原因,不允许选择再测试全部用例的回归测试策略,此时,可以选择适当的策略进行缩减的回归测试。
在回归测试时,常常采用多种测试技术,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测试者对一个修改的软件进行回归测试时,回归测试中可以采用多种回归测试方法,
例如回归测试工具,进而增加对修改软件的信心。
2.不同的回归测试者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判断选择的不同的回归测试技术和方
法。
各种回归测试方法比较如下表。
回归测试人员可以根据表全面地分析系统可靠性、
风险和项目成本,最终选择一种合适的回归测试方法。
五、有效的选择回归测试包
在测试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测试用例,形成庞大的测试用例库,这样,在进行回归测试时,如何选择合理、适用、有效的回归测试包是非常关键的。
在软件生命周期中,即使一个得到良好维护的测试用例库也可能变得相当大,这使每次回归测试都重新运行完整的测试包变得不切实际。
一个完全的回归测试包括每个基线测试用例,时间和成本约束可能阻碍运行这样一个测试,有时测试组不得不选择一个缩减的回归测试包来完成回归测试。
回归测试的价值在于它是一个能够检测到回归错误的受控实验。
当测试组选择缩减的回归测试时,有可能删除了将揭示回归错误的测试用例,消除了发现回归错误的机会。
然而,如果采用了代码相依性分析等安全的缩减技术,就可以决定哪些测试用例可以被删除而不会让回归测试的意图遭到破坏。
回归测试包选择策略如下
1.选择全部用例组成回归测试包,这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方法,但随着开发工作的进推进,
测试用例不断增多,重复原先所有的测试将带来很大的工作量,往往超出了我们的预算和进度,使测试成本增加。
2.选择重要的、关键的和可疑的测试用例,跳过那些非关键的、优先级别低的和高稳定的
测试用例。
六、回归测试过程和执行
在实际工作中,回归测试需要反复进行,当测试者一次又一次地完成相同的测试时,这些回归测试将变得非常令人厌烦,而在大多数回归测试需要手工完成的时候尤其如此,因此,需要通过自动测试来实现重复的和一致的回归测试。
通过测试自动化可以提高回归测试效率。
从而2者并存。
人工回归测试流程
自动化测试流程
1.人工回归测试流程
a)由测试人员编写测试计划
b)由测试人员编写测试需求到QC
c)由测试人员编写测试用例到QC
d)由测试人员准备业务流数据
e)由测试人员执行测试
f)测试人员提交缺陷到QC
g)由测试人员验证待复测的模块
h)待修复模块完成后,由测试人员编写报告或者测试评估
i)测试人员提交报告给测试组长
2.自动化测试流程
a)由测试人员编写测试计划
b)由测试人员编写测试需求到QC
c)由测试人员编写和设计自动化测试框架和脚本
d)执行测试脚本并验证结果
e)由测试人员验证待复测的模块
f)待修复模块完成后,由测试人员编写报告或者测试评估
g)测试人员提交报告给测试组长
七、回归测试文档
1.回归测试开始前所需文档
●测试计划
●需要进行的测试列表
●回归测试用例
2.回归测试结束后递交文档
●回归测试报告
●回归测试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