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第六章 润滑与冷却系

合集下载

汽车构造第6章发动机冷却系统

汽车构造第6章发动机冷却系统
•散热器 芯
•散热器 盖
汽车构造第6章发动机冷却系统
| 散热器芯分两种:管片式和管带式
| 传统的散热器芯由黄铜制造,现在大 多用铝制造,有些散热器的进出水室 由复合塑料制造,大大减轻了重量。
散 热 器 芯
PPT文档演模板
汽车构造第6章发动机冷却系统
散 热 器 盖
PPT文档演模板
汽车构造第6章发动机冷却系统
| 二、散热器分纵流式和横流式两种;
| 大多数轿车采用横流式,其主要组成 部分分为上储水室和下储水室、散热
器芯。上储水室顶部有加水口,用散

热器盖盖住。


PPT文档演模板
汽车构造第6章发动机冷却系统
| 功用:增大散热面积,加速水的冷却
散 热 器 构 造
PPT文档演模板
•组成:
•上贮水 室
•下贮水 室
环 | 5、然后经进水软管被水泵吸入。
PPT文档演模板
汽车构造第6章发动机冷却系统
发 动 机 冷 却 水 路
PPT文档演模板
•散热器
•大循环
•节温器
•散热后
•小循环
•水泵
•分水管
•吸热
•吸热
•缸盖水套
•机体水套
汽车构造第6章发动机冷却系统
冷 却 液
PPT文档演模板
| 冷却液俗称“防冻液”或 “不冻液”,是发动机正 常运转时的散热介质,
•1-水泵外壳; •2-叶轮; •3-密封垫圈; •6-水封皮碗; •7-弹簧; •8-衬垫; •9-泵盖; •10-水封座圈; •11-球轴承; •12-水泵轴; •13-半圆键; •14-凸缘盘; •15-轴承卡环; •16-隔离套筒; •17-滑脂嘴; •18-水封环; •19-管接头。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项目6 润滑系的构造与维修 (1)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项目6  润滑系的构造与维修 (1)
⑤防腐作用。减少零件振动、降低噪声,防止零件表面腐蚀。
2.发动机的润滑方式 由于发动机各运动件的工作条件不同,对润滑强度的要求也不同。根据承受负荷的不同
和相对运动速度的高低,采用不同的润滑方式。
①压力润滑。对负荷大、相对运动速度高的摩擦表面均采用压力润滑,如主轴承、连杆轴承、凸 轮轴轴承、气门、摇臂轴等处。
机油压力作用在主动轴和从动轴上的压力过大时,会加剧齿轮及轴的磨损。通常在泵盖上加工有 卸压槽,使啮合轮齿间的润滑油流回出油腔。
图6.7 转子式机油泵的结构
任务6.2 润滑系的构造与检修
如图6.8所示,发动机工作时,通过转子轴驱动内转子转动,同时带动外转子一起转动,在内外转 子的转动过程中,转子每个齿的齿形齿廓线上总能互相成点接触。因此,在内外转子之间形成了四个 互相封闭的工作腔。由于外转子总是慢于内转子,这四个工作腔在旋转过程中不但位置改变,容积大 小也在改变。每个工作腔总是在最小时与壳体上的进油孔接通,随后容积逐渐变大,形成真空,把机 油吸进工作腔。当该容积旋转到与泵体上的出油孔接通且与进油孔断开时,容积逐渐变小,工作腔内 压力升高,将腔内机油从出油孔压出。直至容积变为最小,重新又与进油孔接通开始进油为止。与此 同时,其他工作腔也在进行着同样的工作过程。转子式机油泵结构紧凑,吸油真空度大,泵油量大, 供油均匀度好。安装在曲轴箱外位置较高处时,也能很好地供油。
任务6.2 润滑系的构造与检修
整个油泵安装在曲轴箱内第二道主轴承一侧,浸没在润滑油中。油泵的进油口用进油管与润滑油 集滤器相通。出油腔有两个出口,上部的出油口与上曲轴箱的主油道及机油粗滤器的进油口相通,下 部的出油口用油管与机油细滤器相通。
转子式机油泵通常安装在曲轴箱前端,由曲轴带轮或链轮驱动,其结构如图6.7所示。它主要由泵 壳、泵盖、内转子、外转子和油泵壳体、限压阀等组成。内、外转子安装在机油泵壳内,转子轴伸出 泵壳,在转子轴外端安装有机油泵链轮。内外转子有一定的偏心距,外转子在内转子的带动下转动。 进油口和出油口都设在壳体上。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PPT精品课程润滑系冷却系的认知及拆装一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PPT精品课程润滑系冷却系的认知及拆装一

冷却系统的维护与拆装
01
02
03
04
定期检查冷却液的液位和浓度 ,确保冷却液的性能和容量符
合要求。
定期清洁散热器和冷凝器,清 除表面沉积物和杂物,保证散
热效果。
定期检查冷却系统的管路和接 头,确保无泄漏和松动现象。
在进行拆装和维修时,需要按 照正确的步骤和顺序进行操作 ,避免对部件造成损坏或遗失

注意工具的清洁和保 养,保持工具的锋利 和功能正常。
正确使用工具,避免 因使用不当造成损伤 或事故。
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发动机无法启动
检查点火系统、供油系统是否正 常,清理积碳等。
发动机过热
检查冷却液是否充足,散热器是否 清洁,风扇是否正常运转等。
发动机异响
检查发动机各部件是否正常,更换 磨损严重的部件等。
润滑油可以填充在金属表面,形成油膜, 减少运动部件之间的直接接触,从而降低 摩擦阻力,减少磨损。
润滑油可以将因摩擦产生的热量带出并散 发到空气中,起到冷却作用。
清洁作用
密封作用
润滑油可以将金属屑、尘埃等杂质带回油 底壳,保持运动部件的清洁。
在活塞和气缸之间,润滑油可以起到密封 作用,防止气体泄漏。
润滑系统的组成
外燃机
燃料在外部燃烧,通过外 部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发 动机,如蒸汽机和燃气轮 机等。
混合动力发动机
结合内燃机和电动机的优 点,同时使用燃油和电能 的发动机。
发动机工作原理
四冲程发动机
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 四个冲程,完成一个工作 循环。
二冲程发动机
吸气和做功两个冲程完成 一个工作循环。
转子发动机
特殊结构的发动机,通过 转子的旋转实现工作循环。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学计划与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学计划与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学计划与教案第一章:发动机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掌握发动机的分类和性能参数。

3. 熟悉发动机的组成和主要部件的功能。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发动机的分类和性能参数。

3. 发动机的组成和主要部件的功能。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参数。

2. 直观演示法:展示发动机的组成和主要部件。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材。

2. 教具:发动机模型、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发动机的作用和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参数。

3. 展示:展示发动机的组成和主要部件的图片或视频。

4. 实践:让学生观察或操作发动机模型,了解各部件的功能。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第二章: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一、教学目标1. 掌握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基本知识。

2. 熟悉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步骤和方法。

3. 了解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基本知识。

2. 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步骤和方法。

3. 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基本知识、步骤和方法。

2. 实践操作法:演示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操作过程。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材。

2. 教具:发动机模型、工具、设备等。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发动机维修与保养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基本知识、步骤和方法。

3. 演示:演示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操作过程。

4. 实践:让学生动手进行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操作练习。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发动机维修与保养的注意事项。

第三章:发动机的故障诊断与排除一、教学目标1. 掌握发动机的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含教学计划与教学总结)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含教学计划与教学总结)

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功能和分类。

2. 掌握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3. 熟悉汽车发动机的安装位置和基本结构。

教学内容:1. 汽车发动机的定义与功能2. 汽车发动机的分类3. 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4. 汽车发动机的安装位置与基本结构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功能、分类和性能参数。

2. 直观演示法:展示汽车发动机实物,让学生了解其安装位置和基本结构。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汽车发动机的重要性。

2. 讲解发动机的定义与功能。

3. 讲解发动机的分类。

4. 讲解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5. 讲解发动机的安装位置与基本结构。

6.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1. 复习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功能、分类和性能参数。

2. 观察身边的汽车,了解其发动机的安装位置和基本结构。

第二章:发动机机体结构教学目标:1. 掌握发动机机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

2. 熟悉发动机机体的安装位置和作用。

3. 了解发动机机体的维修保养方法。

教学内容:1. 发动机机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2. 发动机机体的安装位置与作用3. 发动机机体的维修保养方法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机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作用。

2. 直观演示法:展示发动机机体实物,让学生了解其安装位置。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发动机机体的维修保养实践。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发动机机体结构的重要性。

2. 讲解发动机机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

3. 讲解发动机机体的安装位置与作用。

4. 讲解发动机机体的维修保养方法。

5.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1. 复习发动机机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作用。

2. 观察身边的汽车发动机,了解其机体的安装位置。

3. 学习发动机机体的维修保养方法。

第三章: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教学目标:1. 掌握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主要组成部分。

2. 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原理。

3. 熟悉曲柄连杆机构的维修保养方法。

(中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模块六冷却系统教学课件高教版(共46张PPT)

(中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模块六冷却系统教学课件高教版(共46张PPT)

三、水冷系统
1. 强制式水冷系统的组成
水冷系统一般由 散热器、水泵、水管、 水套、节温器、膨胀水 箱和冷却风扇等组成, 如图 6-3 所示。
三、水冷系统
2. 水冷系统的主要部件
1)散热器
散热器也称为水箱,安装在发动机的前端。其作用 是将冷却液从水套内吸收的热量传给外界空 气,使冷却 液降温,并为冷却系统储存一定量的冷却 液。为集中风 向、加速气流、提高散热效果,通常在 散热器的后部加 装护风圈。
距是指同一车辆左、右轮胎面中心线(沿地面)间的距离。双轮 结构的轮距为双轮中 心线间的距离。
一、冷却系统概述
若发动机冷却不足,则气缸充气量减少和燃烧不正常,发动机 功率下降,且发动机零件也会因 为润滑不良而加速磨损。如果冷却 过度,也会产生一些不良后果,如进入气缸的空气或可燃混合气 温 度过低,造成柴油机工作失常,汽油机燃烧不完全。冷却介质带走的 热量过多,发动机的输出功 率减少,燃油消耗增加,润滑油黏度高, 运动件间的摩擦阻力加大等。因此,冷却系统的任务就是 使工作中 的发动机得到适度的冷却,从而保持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三、水冷系统
1. 强制式水冷系统的组成
目前大多数发动机都采用强制式水冷系统,其一般组成如图 6-2 所示。
三、水冷系统
1. 强制式水冷系统的组成
强制冷却是利用装在水流通路内的水泵的动力造成水压差, 迫使水在发动机中不断循环流动, 以水为载体带走热量达到冷却的 效果。大功率多缸发动机基本上均采用强制冷却系统。强制冷却系 统按介质是否与大气直接相通而分为闭式系统和开式系统两种。水 冷系统必须在水箱最顶上的加水 口用水箱盖(散热器盖)严密盖紧。 但水箱中水蒸气过多,将造成水箱中压力过大,可能导致散热 器破 裂,因此在加水口处设置了排出水蒸气的通道。强制水冷却系统有 两种类型:冷却介质与大气 相通的系统称为开式冷却系统;若冷却 介质与外界大气不直接相通,水箱盖安装有自动阀门,能根 据水箱 蒸汽压力大小控制与大气的关闭的系统称为闭式冷却系统。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6)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6)

(2)转子式机油泵 转子式机油泵由壳体、内转子、外转子和泵盖等组成。 内转子用键或销子固定在转子轴上,由曲轴齿轮直接或间 接驱动,内转子和外转子中心的偏心距为e,内转子带动 外转子一起沿同一方向转动。内转子有4个凸齿,外转子 有5个凹齿,这样内、外转子同向不同步的旋转。
转子齿形齿廓设计得使转子转到任何角度时,内、外 转子每个齿的齿形廓线上总能互相成点接触。这样内、外 转子间形成4个工作腔,随着转子的转动,这4个工作腔的 容积是不断变化的。在进油道的一侧空腔,由于转子脱开 啮合,容积逐渐增大,产生真空,机油被吸入,转子继续 旋转,机油被带到出油道的一侧,这时,转子正好进入啮 合,使这一空腔容积减小,油压升高,机油从齿间挤出并 经出油道压送出去。这样,随着转子的不断旋转,机油就 不断地被吸入和压出。 转子式机油泵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小,重量轻,吸油 真空度较大,泵油量大,供油均匀性好,成本低,在中、 小型发动机上应用广泛。
2、发动机润滑系的组成 润滑系一般由机油泵,油底壳,机油滤清器,机油散 热器,各种阀,传感器和机油压力表、温度表等组成。 (1)油底壳、机油泵、油管、油道及限压阀等。其作用就 是储存润滑油,建立足够的油压在发动机内循环流动,并 能限制油路中的最高油压。 (2)润滑油过滤装置,如集滤器、粗滤器、细滤器等。其 作用就是清除润滑油中的各种杂质(如金属磨屑、机械杂 质、胶质等),保持润滑油的清洁和润滑可靠。 (3)润滑油冷却装置,如润滑油散热器等,作用是冷却润 滑油保持油温在70-90℃正常工作范围内。 (4)润滑油油温表、油压表等。其作用就是用来检测发动 机润滑系的工作情况。
发动机润滑系的组成
润滑系组成平面图
二、发动机润滑系的典型油路
现代汽车发动 机润滑系油路布 置方案大致相似, 只是由于润滑系 的工作条件和某 些具体结构的不 同而稍有差别。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

2. 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分类和基本结构。

教学内容:1. 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和功能2. 汽车发动机的重要性3. 汽车发动机的分类4. 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汽车发动机的重要性2. 讲解发动机的定义和功能3. 介绍发动机的分类4. 展示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图5. 小组讨论:发动机各部件的作用第二章:发动机内部构造与工作原理教学目标:1. 掌握发动机内部构造及各个部件的功能。

2. 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1. 发动机内部构造2. 发动机工作原理教学活动:1. 讲解发动机内部构造及各个部件的功能2. 展示发动机工作原理图3. 小组讨论: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4. 案例分析:常见发动机故障及原因第三章:发动机外部构造与维修教学目标:1. 了解发动机外部构造及各个部件的功能。

2. 掌握发动机维修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1. 发动机外部构造2. 发动机维修基本方法教学活动:1. 讲解发动机外部构造及各个部件的功能2. 展示发动机维修实例3. 小组讨论:发动机维修注意事项4. 实践操作:发动机外部部件的检查与维修第四章:发动机冷却系统教学目标:1. 掌握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2. 了解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维修方法。

教学内容:1.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功能2.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3.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维修方法教学活动:1. 讲解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功能2. 展示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图3. 小组讨论:冷却系统故障及原因4. 实践操作:冷却系统的检查与维修第五章:发动机润滑系统教学目标:1. 了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2. 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修方法。

教学内容:1.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功能2.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3.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修方法教学活动:1. 讲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功能2. 展示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图3. 小组讨论:润滑系统故障及原因4. 实践操作:润滑系统的检查与维修第六章:发动机燃油系统教学目标:1. 掌握发动机燃油系统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油冷却器有风冷式和水冷式两种形式。风冷式机油 冷却器一般安装在发动机冷却系散热器的前面,利用冷却 风扇的风力使润滑油冷却。
水冷式机油冷却器装在发动机冷
却水路中,当油温度较高时靠冷
却液降温;而起动暖车期间油温
较低时.则从冷却液吸热迅速提
高机油温度。如图所示为本田
NSX型轿车汽油机采用的水冷式
机油冷却器。润滑油经滤清器3过
曲轴箱通风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自然通风,即将曲轴 箱抽出的气体直接排入大气中去;二是强制通风,即将 曲轴箱内抽出的气体导入发动机进气管内。现代汽车发 动机曲轴箱一般都是采用强制通风。
2020/10/17
8
6.1润滑系概述
如图为东风EQ6100-l型发动 机曲轴箱通风示意图。曲轴箱 和进气管5之间用抽气管1相连。
2020/10/17
10
6.2润滑系的部件及工作
一、机油泵 机油泵的作用是将一定数量的润滑油建立起压力并输送
到各摩擦表面。 汽车发动机机油泵的结构形式通常有:齿轮式和转子式两类。
如图是齿轮式机油泵。发动机工作时, 齿轮按图中所示箭头方向旋转,进油腔1 因轮齿脱离吻合使其容积增大,产生一 定的真空度,润滑油便从进油口被吸入 并充满进油腔。随着齿轮旋转,将齿间 所存的润滑油带到出油腔3。由于出油腔 轮齿进入啮合状态,轮齿间容积减小, 油压升高,润滑油便经出油口被压入发 动机缸体上的润滑油道。
2020/10/17
3
6.1润滑系概述
如图为上海桑塔纳轿车JV型1.8升发动机的润
滑系统示意图。发动机工作时,机油泵2通过集
滤器3从油底壳4中吸上润滑油,以防止大的杂
质进到机油泵。当油压太高或流量太大,润滑
油经机油泵上的限压阀6返回机油泵入口。润滑
油进入机油滤清器7进一步滤清,然后进人发动
机主油道。机油滤清器盖上设有旁通阀1,当机
2020/10/17
20
6.4水冷系
轿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一般组成如图所示。水冷系统由发 动机气缸体和气缸盖中的水套、散热器1 、 水泵11、风扇12、 节温器10、补偿水桶3及其他附属装置组成。
水泵将温度较低的冷却液从散热器抽出,送入气缸体及气 缸盖的水套中,受热的冷却液在散热器内部经散热器周围的 空气冷却降温,再被水泵吸入发动机。在水套与散热器之间 设置了节温器,根据温度的高低来控制冷却液的循环路线。 汽车行驶和冷却风扇加速了冷却液的冷却。
常用的是:50%的水与50%的乙二醇混合而成的冷却 液,其冰点降至零下35.5℃。 • 注意:使用中严禁用嘴吸.
2020/10/17
19
6.4水冷系
一、水冷系的组成及水路循环
目前汽车上普遍采用强制循环式水冷系。 CA6102、EQ6100-1等发动机的组成及循环水路如图: ❖ 气缸盖和气缸体中的水套。 ❖水泵5 ❖风扇4 ❖节温器6 ❖散热器2 ❖百叶窗1 ❖水温表7 ❖分水管9 ❖放水开关10
2020/10/17
13
6.2润滑系的部件及工作
发动机采用的全流式滤清器构造如 图所示。壳体由上盖1和外壳3组成, 纸质滤芯2装在滤清器外壳内。润滑油 从进油口A经纸质滤芯的外围进入滤清 器中心,然后经出油口B流进机体主油 道。润滑油流过滤芯时,杂质被滤芯截 留。当滤芯被积污严重堵塞,其内外压 差达到0.15~0.17MPa时,旁通阀被顶 开,大部分润滑油不经滤芯滤清,直接 进入主油道执行润滑任务,以保证主油 道所需要的润滑油量。
2020/10/17
2
6.1润滑系概述
二、润滑方式 1、压力润滑------ 就是将滑油以一定压力注入到摩擦部位, 形成油膜润滑的方式。 适合:用于负荷大、相对运动速度高的部位如主轴承、连杆 轴承、凸轮轴承、配气机构摇臀轴等处。 2、飞溅润滑 ------利用动机工作时运动零件飞溅起来的滴 或油雾来润滑摩擦表面的方式 适合:主要用于外露表面、负荷较小、运动速度较低磨擦表 面,如气缸壁、活塞销、凸轮表面、挺柱等。 3、某些部位采用加注润滑脂润滑,如发电机、水泵轴承。 一般汽车发动机中,既存在压力润滑,也存在飞溅润滑,同 时存在一定的润滑脂润滑。
❖ 若冷却不足,会使发动机过热,充气量减少和燃 烧不正常,功率下降,且润滑性能下降,加剧零件磨 损。
❖ 若冷却过度,会使发动机过冷,热损失增多,功率 下降,润滑性能下降,磨损增加。
2020/10/17
17
6.3冷却系概述
二、冷却系统的类型 发动机冷却系统按冷却介质的不同,分为风冷系和
水冷系两类。以空气为冷却介质的冷却系统称风冷系统, 以冷却液为冷却介质的冷却系统称水冷系统。汽车发动 机大都采用水冷系统。
如图所示为6l35Q型柴油机的 润滑油路。
机油泵压出的润滑油绝大部分 经粗滤器进入主油道,少量的润 滑油经细滤器流回油底壳。整个 曲轴是空心的,其空腔形成润滑 油道。润滑油经此分别润滑各个 连杆轴承。曲轴主轴承因是滚动 轴承,用飞溅方式润滑。用以润 滑顶置气门式的气门传动机构的 润滑油,沿着由第二个凸轮轴轴 承引出的油道,一直通到气缸盖 上气门摇臂轴的中心油道中。再 由此流向各个摇臂的工作面,然 后顺推杆表面下流到杯形的挺柱 内。由挺柱下部两个油孔流出的 润滑油及飞溅的润滑油润滑凸轮 工作面。
2020/10/17
14
6.2润滑系的部件及工作
分流式机油滤清器多使用 离心式机油细滤器,以解决滤 清效果与通过能力之间的矛盾。
如图所示,由底座4、转子体15、外罩6 等部分组成。在底座4上装有进油限压阀1 和带中心孔的转子轴9,转子体15通过上 下两个衬套套在转子轴9上,可以自由转 动,并由上下两个弹簧挡圈作轴向定位, 转子体下端装有两个按中心对称水平安装 的喷嘴3。转子体外罩有导流罩8,紧固螺 母12将转子罩7与转子体紧固在一起,形 成一个空腔。整个转子用外罩6罩住.并 通过盖形螺母14将其固定在底座上。
油滤清器阻塞时,润滑油不经过机油滤清器过
滤,直接经旁通阀进入主油道。主油道通过5条
分油道9将润滑油送到五道主轴承,然后经曲轴
上的斜油道流向连杆轴承润滑曲柄销,再经过
连杆杠身的油道润滑活塞销,并对活塞进行顷
油冷却。主油道有一分路对中间轴后轴承供油,
中间轴前轴承由机油滤清器出油口的一条油道
供油润滑。同时主油道有一分路直通凸轮轴轴 润滑系的报警系统装有
当发动机在小负荷低转速运转时,进 气管真空度较大。此时阀4克服弹簧3的 压力被吸靠在阀座2上,曲轴箱内的废气 经阀4的中心小孔进入进气管。由于节流 作用,防止了曲轴箱内的润滑油被吸出。 当负荷加大时,进气管真空度降低,阀 在弹簧张力的作用下离开阀座而逐渐打 开,通风量逐渐加大。
当发动机在大负荷时,阀4全开,通 风量最大。因此即更新了曲轴箱内的气 体,又使机油消耗降低到最低限度 。
2020/10/17
11
6.2润滑系的部件及工作
如图所示是转子式机油泵。当机油 泵工作时,主动轴带动内转子旋转, 从而带动外转子旋转。转子齿形齿廓 设计得使转子转到任何角度时,内、 外转子每个齿的齿形齿廓线上总能互 相成点接触。这样,内、外转子间便 形成四个工作腔。某一工作腔从进油 孔1转过时,容积增大,产生真空, 润滑油便经进油孔吸入。转子继续旋 转,当该工作腔与出油孔6相对时, 腔内容积减小,油压升高,润滑油经 出油孔压出。
2020/10/17
12
6.2润滑系的部件及工作
二、机油滤清器 在汽车发动机润滑系中都装有机油滤清器,将润滑油中的
杂质、灰尘、和油泥颗粒从中减少或清除,以延长润滑油的使 用寿命。
机油滤清器有全流式与分流 式之分。全流式对进入主油道 的全部润滑油进行过滤,在工 作期间,分流式仅过滤部分润 滑油。目前,在轿车上普遍采 用全流式滤清器(如图所示), 而在货车特别是重型货车上普 遍采用双滤清器,其中一个为 全流式滤清器作粗滤器用,另 一个分流式滤清器为细滤器。
承润滑油道,然后由五条分油道分别对五个凸 轮轴轴承供油,进入气门机构后流回油底壳。
两个油压开关,低压油压 报警开关装在凸轮轴润滑
油道尾端,也是整个压力
油润滑路线的终端,动作
压力为0.03MPa;另外在
机油滤清器盖上装有高压
油压报警开关,动作压力
为0.18MPa。
2020/10/17
6
6.1润滑系概述
2020/10/17
在发动机标定转速(1800 r/min)

6.1润滑系概述
五、曲轴箱通风 发动机工作时,总有极少可燃混合气和废气不可避免地
漏到曲轴箱内。使润滑油性能变坏,零件受到腐蚀;同时 曲轴箱内压力增大,造成润滑油渗出。为了避免这种现象, 必须使发动机曲轴箱保持通风,将混合气和废气自曲轴箱 内抽出。
当发动机工作时,曲轴箱内 的气体,经抽气管吸入气缸中, 而新鲜空气经气门室罩上的小 空气滤清器2送入曲轴箱内,使 曲轴箱得到良好的通风。在抽 气管上装有单向阀3(PCV阀), 以防在发动机低速小负荷时因 进气管的真空度太大而将润滑 油从曲轴箱吸出。
2020/10/17
9
6.1润滑系概述
PCV 阀 的 工 作 单 向 阀 (PCV 阀 ) 构 造 如 图所示。
2020/10/17
21
6.4水冷系
二、水冷系的主要机件的构造
1、散热器(水箱) 1)功用:贮存水,散热 要求足够的散热面积,导热性好的材料
2)构造: 由进水室、出水室、散热器芯、散热器盖组成。
散热器芯:冷却管、散热片(散热带)组成
2020/10/17
22
6.4水冷系
• 汽车上广泛采用闭式水冷系统,用散热器盖严密地盖在散热器加 冷却液口上。减少冷却液外溢及蒸发损失,以保证闭式强制冷却循环。
2020/10/17
若 油 压 低 于 0.147MPa , 进油限压阀1不开启、润 滑油全部供给主油道; 当油压高于此值时,进 油限压阀被顶开。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