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水轮发电机组起动试验规程
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DL T 507-2002

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DL T 507-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507—2002代替DL/ 507--1993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2002-04-27发布 2002-09-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目次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总则―――――――――――――――――――――――――――――――1 4.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运行前的检查――――――――――――――――――1 5.水力发电机组充水试验―――――――――――――――――――――――5 6.水力发电机组空载试运行――――――――――――――――――――――6 7.水轮发电机组带主变压器与高压配电装置试验―――――――――――――11 8.水轮发电机组并列及负荷试验――――――――――――――――――――12 9.水轮发电机组72h带负荷试运行及30d考核试运行―――――――――――14 10.交接与投入商业运行―――――――――――――――――――――――15 附录A (资料性附录)水轮发电机组甩负荷试验记录表格式――――――――16 参考文献――――――――――――――――――――――――――――――17 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单机容量为15MW及以上的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运行试验程序和要求,适用与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及相关机电设备的启动试运行试验和交接验收,单机容量小于15MW的机组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同时适用于可逆式抽水蓄能机组发电工况的启动试验。
可逆式抽水蓄能机组水泵工况的启动试验要求按GB/T 18284—2001《可逆式抽水蓄能机组启动试验规程》的规定执行。
有关灯泡贯流式机组的启动试验,参见《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DL-T 2578-2022 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

DL-T 2578-2022 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
DL/T 2578-2022 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是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编制的一项技术标准,旨在规范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的启动试验过程,确保其安全可靠运行。
该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范围:适用于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的启动试验。
2. 规定和定义:介绍了本规程中所使用的术语和定义。
3. 设备准备:包括发电机组的检查和准备工作,如检查冲击式水轮的叶轮、导水管道、调速装置等。
4. 启动试验步骤:详细描述了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的启动试验步骤,包括关闭进水阀门、开启启动阀门、启动水泵等。
5. 启动试验参数:规定了启动试验中需要监测和记录的参数,如水轮转速、进水压力、发电机电流等。
6. 启动试验结果评定:根据试验参数的监测结果,对启动试验的合格与否进行评定。
7. 安全措施:介绍了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中需要注意的安全措施,如防护装置、紧急停机装置等。
8. 试验记录与报告:规定了启动试验过程中需要进行的记
录和报告的内容。
9. 附录:包括了相关的试验记录表格和示意图等。
总之,DL/T 2578-2022 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详细规定了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的步骤、参数、评定标准和安全措施,为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技术指导。
机组启动试运行方案改

机组启动试运行方案一、编制依据:1、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GB/T-8564-2003);2、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DL/T507-2002);3、杭州大路发电设备有限公司有关技术文件和设计图纸;(1)水轮机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及技术条件;(2),10.5KV水轮发电机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及技术条件;4、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施工图。
二、机组起动试运行目的1、通过机组试运行,考验机组设计、制造和安装的质量,可以发现机组在制造和安装中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缺陷,并及时予以消除,从而达到确保机组长期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的要求。
2、验证机组与有关电气及机械设备协联动作的正确性,以及自动化元件的可靠性,并对相关参数进行测定,掌握机组和电气设备的实际最优工况和性能,为今后长期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三、机组试运行应具备的条件1、厂房机电设备安装已完成,并经静态调试合格:(1)水轮发电机组、球阀、调速器已安装完成,并完成静态调试;(2)油气水等辅助设备已安装完成,经调试合格,可以投运;(3)电气设备已安装完成,并经试验合格;(4)升压变电工程安装完成、试验合格,经电网公司验收合格;(5)机组及公用设备自动化系统已安装完成,完成静态调试,满足机组试运行要求。
2、厂用电系统已投入运行,满足试运行要求。
3、引水系统土建、金属结构、机电设备施工完成,机电设备经调试合格,具备充水条件。
4、水库蓄水正常,水位满足试运行要求。
5、机组启动小组已成立,组织机构健全。
6、通信系统施工完成,通信系统畅通,满足试运行要求。
四、机组启动试运行前的检查(一)引水系统检查(1)进水口拦污栅、事故闸门、充水阀、起闭装置安装完工,手动、自动操作均已调试合格,起闭情况良好。
(2)引水隧洞、压力管道已施工完毕,灌浆孔封堵完毕,钢筋头割除,除锈防腐工程结束,各支洞进人孔已封闭,洞内施工垃圾已全面清理干净,无杂物。
(3)两台机球阀已安装调试完毕,经无水调试符合要求;两台机球阀均处于全关位置,操作油路关闭,并采取防误动安全措施。
水力水电标准规范DL

《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第三部分: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工程》(DL/T5113.3-2005)《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DL/T 507-2002)《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DL/T 827-2002)(DL/T 5186-2004)《水力发电厂机电设计规范》《水电厂机组自动化元件及其系统运行维护与检修试验规程》(DL/T619 一1997)《水轮机运行规程》(DL/T 710 -1999)《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技术规程》(DL/T 563-2004)《水轮机调速器及油压装置运行规程》(DL/T 792-2001)《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调整试验导则》(DL/T 496-2001)《水轮发电机组设备出厂试验一般规定》(DL 443-199l)《水轮发电机组起动试验规程》(DL/T 507-2002)《水力发电厂自动化设计技术规范》(DL/T 5081-1997)《水力发电厂检修导则》(DL/T838-2003)《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 647-1998)(DL/T5066-1996)《水力发电厂水利机械辅助设备系统设计技术规定》《立式水轮发电机检修技术规程》(DL/T 817-2002)《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596—1996)《水轮发电机运行规程》(DL/T751-2001)《进口水轮发电机(发电/电动机)设备技术规范》(DL/T 730-2000)《有载分接开关运行维修导则》(DL/T 574--95)《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 572--1995)《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 5027--1993)《水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规程》(DL/T5164-2002)《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 T741-2001)(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和绝缘配合》《交流电气装置接地》(DL/T 621-1997)《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352-2006)(DL/T 5218-2005)《220~500kV 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 5000-2000)《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5222-2005)《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照明设计技术规定》(DL/T5390—2007)《大中型水轮发电机静止整流励磁系统及装置技术条件》(DL/T 583—2006)《大中型水轮发电机静止整流励磁系统及装置运行、检修规程》(DL/T 491—1999)《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DL755-2001)《大中型水轮发电机静止整流励磁系统及装置运行、检修规程》(DL/T 491—2008)(DL/T 1013—2006)《大中型水轮发电机微机励磁调节器试验与调整导则》《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监督规程》(DL/T 1049—2007)《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DL/T 623-1997)《220~500kV 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技术准则》(DL/T 553—1994)《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DL/T 995—2006)《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DL/T 587-2007)《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044-2004)《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DL/T 724—2000)《电力用直流和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设备》(DL/T 1074-2007)《不间断电源设备》(GB/T 7260-2009)《电力系统通信自动交换网技术规范》(DL/T589—1996)(DL/T 795—2001)《电力系统数字调度交换机》《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DL 548—1994)《电力系统通信管理规程》(DL/T 544—1994)《电力系统光纤通信运行管理规程》(DL/T 547—1994)《电力系统载波通信运行管理规程》(DL/T 546—1994)《电力系统微波通信运行管理规程》(DL/T 545-94)《水力发电厂水力机械辅助设备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T 5066-1996)《水力发电厂自动化设计技术规范》(DL/T5081—1997)《水电水利工程启闭机设计规范》(DL/T5167-2002)《水工钢闸门和启闭机安全检测技术规程》(DL/T835-2003)《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基本技术条件》(DL/T 578-2008)《水力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规定》(DL/T 5065-2009)《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T5178-2003)《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DL 5108-1999)《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370-2000)(DL/5416-2009)《水工建筑物强震动安全监测技术规范》《电力行业紧急救护技术规范》(DL/T692-2008)《水力发电厂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配电装置设计规范》(DLT5139-2001)《水力发电厂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配电装置设计规范条文说明》(DL/T5139-2001)《水力发电厂照明设计规程》(DL/T 5140-2001)《水利水电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规范》(DL 5061-1996)《水力发电厂厂房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程》(DL/T5165-2002)(DL/5061—1996)《水利水电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规范》。
水轮发电机组起动试验规程

水轮发电机组起动实验规程DL507—931993-03-13发布1993-08-01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发布1总则1.0.1本规程合用于单机容量为3000kW及以上的水轮发电机组起动试运营实验与交接验收。
小于3000kW的机组可参照执行。
1.0.2水轮发电机组安装竣工检查合格后应进行起动试运营实验,实验合格交接验收后方可投入系统并网运营。
起动试运营实验的目的在于验证机组制造与安装质量,为正式并网运营发明条件。
1.0.3除本规程规定的起动试运营实验项目以外,如需增长实验项目应由生产建设部门根据实际情况会同有关单位拟定实验方案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并抄报电力工业部水电站水轮发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0.4对机组起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缺陷,应及时加以解决和消除,使水轮发电机组交接验收后可长期、安全、稳定运营。
1.0.5水轮发电机组的继电保护,自动控制,测量仪表等装置和设备,及与机组运营有关的电气回路、电器设备等,均应根据相应的专用规程进行实验。
2水轮发电机组起动试运营前的检查2.1引水系统的检查2.1.1进水口拦污栅已安装竣工并清理干净检查合格。
2.1.2进水口闸门门槽已清扫干净检查合格。
工作闸门,充水阀,启闭装置已安装竣工。
在无水情况下手动、自动操作均已调试合格,启闭情况良好。
检修闸门在关闭状态。
2.1.3压力钢管、调压井及通气孔、蜗壳、尾水管等过水通流系统均已检查合格清理干净。
灌浆孔已封堵。
测压头已装好,测压管阀门、测量表计均已安装。
伸缩节间隙均匀,盘根有足够的紧量。
非本期发电部分分叉管闷头已封堵。
所有进人孔(门)的盖板均已严密封闭。
2.1.4蝴蝶阀(或球阀)及旁通阀已安装竣工调试合格,启闭情况良好。
油压装置及操作系统已安装竣工检查合格,油泵电动机运转正常。
2.1.5蜗壳、转轮室及尾水管已清扫干净,固定转轮的楔子板或轴流式转轮的悬挂吊具或临时支座等均已拆除。
2.1.6蜗壳及尾水管排水阀启闭情况良好并处在关闭位置,手压泵或电动油泵起、停操作情况良好。
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

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1. 总则水轮发电机组充水试验的开始,即是电站机组起动试运行的正式开始。
首先应确认充水试运行前的各项检查试验已全部完成。
充水前再次确认四台机进水蝴蝶阀及其旁通阀处于关闭状态,四台蝶阀重锺的锁定销已穿入,其操作电源已切除。
超声波流量计的穿线孔已可靠地封堵。
确认调速器、导水机构处于关闭状态,接力器锁锭已锁好。
2. 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运行前的检查2.1 引水系统的检查2.1.1进水口拦污栅已安装调试完工。
2.1.2进水口闸门门槽已清扫干净检查合格。
检修闸门、工作闸门、充水阀和启闭装置已安装完工,在无水情况下手动、自动操作均已调试合格。
检修闸门和工作闸门处于关闭状态。
2.1.3调压井、压力钢管、蜗壳和尾水管等过水通流系统已检验合格清理干净。
灌浆孔已封堵。
测压头已装好,测压管阀门和测量表计已安装。
超声波流量计无水调试已合格。
2.1.4四台机的蝶阀及旁通阀已安装完工且能可靠封堵,启闭情况良好,处于关闭状态。
油压装置及操作系统已安装完工检验合格,油泵运转正常。
2.1.5蜗壳及尾水管已清理干净,固定转轮的楔子板和临时支撑已拆除。
2.1.6蜗壳及尾水管放空阀已关闭。
锥管进人孔已严密封闭。
2.1.7尾水闸门门槽及其周围已清理干净,闸门处于关闭状态。
尾水门机及抓梁可随时投入工作。
2.1.8调压井和尾水渠水位测量系统安装调试合格,水位信号远传正确。
2.2 水轮机的检查2.2.1水轮机转轮及所有部件已安装完工检验合格,施工记录完整,上下止漏环间隙已检查无遗留杂物。
2.2.2主轴中心补气装置已安装调试合格。
2.2.3顶盖射流泵已安装完工,检验合格。
2.2.4检修密封空气围带已安装完工,经检验无渗漏。
2.2.5水导轴承油位正常,冷却系统检查合格,油位、温度传感器及冷却水水压已调试符合设计要求。
2.2.6导水机构处于关闭状态,接力器锁锭投入。
导水叶最大开度和关闭后的严密性及压紧行程已检验。
剪断销信号装置已检验合格。
大型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型式试验规程

大型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型式试验规程第一章总则为了确保大型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的质量和性能,提高发电机组在运行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规程根据相关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制定了大型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型式试验的规定。
第二章试验目的大型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型式试验主要目的是验证其设计、制造和安装是否符合技术要求,保证发电机组在正常运行条件下能够稳定工作并提供合格的电能。
第三章试验条件1.试验环境:试验环境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包括相应的温度、湿度和海拔高度等要求。
2.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应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包括试验台架、测量仪器和校准器等。
第四章试验内容1.静态试验:进入试验状态后,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对发电机组进行静态试验,包括空载试验、短路试验和绝缘电阻试验等。
2.动态试验:在通过静态试验后,进行动态试验,包括起动试验、负载试验和过载试验等。
3.特殊试验:根据具体需求,进行特殊试验,如频率调整试验、电压调整试验和频率死区试验等。
第五章试验步骤1.试验准备:根据试验计划,做好试验设备、试验样机和环境的准备工作。
2.试验启动:按照试验步骤,逐步启动试验设备和试验样机,确保安全可靠。
3.试验执行:按照相关试验标准和要求,对静态试验、动态试验和特殊试验等进行详细记录和执行。
4.试验结束:试验完成后,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得出符合要求的试验结论。
第六章试验记录和报告试验过程中应详细记录试验数据和试验结果,并制作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试验目的、试验条件、试验内容、试验步骤、试验结果和试验结论等内容。
第七章试验评定根据试验结果和试验报告,评定大型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是否符合设计和制造要求。
如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应进行相应的修正和改进。
第八章试验后处理试验结束后,应对试验设备进行清理和保养,并做好相关记录。
试验样机应按照要求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下次试验的可行性。
第九章试验组织和责任试验的组织和责任应由相关部门和人员共同负责,确保试验的顺利进行和试验数据的真实可靠。
水力水电标准规范DL

水力水电标准规范DL《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第三部分: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工程》(DL/T5113.3-2005)(DL/T 507-2002)《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DL/T 827-2002)《水力发电厂机电设计规范》(DL/T 5186-2004)《水电厂机组自动化元件及其系统运行维护与检修试验规程》(DL/T619 一1997)《水轮机运行规程》(DL/T 710 -1999)《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技术规程》(DL/T 563-2004)《水轮机调速器及油压装置运行规程》(DL/T 792-2001)《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调整试验导则》(DL/T 496-2001)《水轮发电机组设备出厂试验一般规定》(DL 443-199l)(DL/T 507-2002)《水轮发电机组起动试验规程》《水力发电厂自动化设计技术规范》(DL/T 5081-1997)《水力发电厂检修导则》(DL/T838-2003)《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 647-1998)《水力发电厂水利机械辅助设备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T5066-1996)《立式水轮发电机检修技术规程》(DL/T817-2002)《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596—1996)《水轮发电机运行规程》(DL/T751-2001)《进口水轮发电机(发电/电动机)设备技术规范》(DL/T 730-2000)《有载分接开关运行维修导则》(DL/T 574--95)《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 572--1995)《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 5027--1993)《水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规程》(DL/T5164-2002)《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 T741-2001)《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接地》(DL/T621-1997)《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352-2006)《220~500kV 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DL/T 5218-2005)《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 5000-2000)《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5222-2005)《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照明设计技术规定》(DL/T5390—2007)《大中型水轮发电机静止整流励磁系统及装置技术条件》(DL/T 583—2006)《大中型水轮发电机静止整流励磁系统及装置运行、检修规程》(DL/T 491—1999)《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DL755-2001)《大中型水轮发电机静止整流励磁系统及装置运行、检修规程》(DL/T 491—2008)《大中型水轮发电机微机励磁调节器试验与调整导则》(DL/T 1013—2006)《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监督规程》(DL/T 1049—2007)《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DL/T 623-1997)《220~500kV 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技术准则》(DL/T 553—1994)《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DL/T 995—2006)《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DL/T587-2007)《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044-2004)《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DL/T 724—2000)《电力用直流和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设备》(DL/T 1074-2007)《不间断电源设备》(GB/T 7260-2009)《电力系统通信自动交换网技术规范》(DL/T589—1996)《电力系统数字调度交换机》(DL/T 795—2001)《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DL 548—1994)《电力系统通信管理规程》(DL/T 544—1994)《电力系统光纤通信运行管理规程》(DL/T 547—1994)《电力系统载波通信运行管理规程》(DL/T 546—1994)《电力系统微波通信运行管理规程》(DL/T545-94)《水力发电厂水力机械辅助设备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T 5066-1996)《水力发电厂自动化设计技术规范》(DL/T5081—1997)《水电水利工程启闭机设计规范》(DL/T5167-2002)《水工钢闸门和启闭机安全检测技术规程》(DL/T835-2003)《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基本技术条件》(DL/T578-2008)《水力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规定》(DL/T 5065-2009)《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T5178-2003)《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DL 5108-1999)《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370-2000)《水工建筑物强震动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5416-2009)《电力行业紧急救护技术规范》(DL/T692-2008)《水力发电厂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配电装置设计规范》(DLT5139-2001)《水力发电厂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配电装置设计规范条文说明》(DL/T5139-2001)《水力发电厂照明设计规程》(DL/T 5140-2001)《水利水电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规范》(DL 5061-1996)《水力发电厂厂房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程》(DL/T5165-2002)《水利水电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规范》(DL/5061—199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l水轮发电机组起动试验规程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水轮发电机组起动试验规程DL 507-93目录1 总则2 水轮发电机组起动试运行前的检查3 水轮发电机组充水试验4 水轮发电机组空载试运行5 水轮发电机组带主变压器及高压配电装置试验、主变压器冲击合闸试验6 水轮发电机组并列及负荷试验7 水轮发电机组72h带负荷连续试运行附录A 水轮发电机组甩负荷试验记录表格式(参考件)附加说明1 总则1.0.1 本规程适用于单机容量为3000kW及以上的水轮发电机组起动试运行试验与交接验收。
小于3000kW的机组可参照执行。
本规程不适用于可逆式抽水蓄能机组的起动试验与交接验收,有关试验项目及要求将另行规定。
1.0.2 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完工检验合格后应进行起动试运行试验,试验合格交接验收后方可投入系统并网运行。
起动试运行试验的目的在于验证机组制造与安装质量,为正式并网运行创造条件。
1.0.3 除本规程规定的起动试运行试验项目以外,如需增加试验项目应由生产建设部门根据实际情况会同有关单位拟定试验方案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并抄报电力工业部水电站水轮发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0.4 对机组起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缺陷,应及时加以处理和消除,使水轮发电机组交接验收后可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1.0.5 水轮发电机组的继电保护,自动控制,测量仪表等装置和设备,及与机组运行有关的电气回路、电器设备等,均应根据相应的专用规程进行试验。
2 水轮发电机组起动试运行前的检查2.1 引水系统的检查2.1.1 进水口拦污栅已安装完工并清理干净检验合格。
2.1.2 进水口闸门门槽已清扫干净检验合格。
工作闸门,充水阀,启闭装置已安装完工。
在无水情况下手动、自动操作均已调试合格,启闭情况良好。
检修闸门在关闭状态。
2.1.3 压力钢管、调压井及通气孔、蜗壳、尾水管等过水通流系统均已检验合格清理干净。
灌浆孔已封堵。
测压头已装好,测压管阀门、测量表计均已安装。
伸缩节间隙均匀,盘根有足够的紧量。
非本期发电部分分叉管闷头已封堵。
所有进人孔(门)的盖板均已严密封闭。
2.1.4 蝴蝶阀(或球阀)及旁通阀已安装完工调试合格,启闭情况良好。
油压装置及操作系统已安装完工检验合格,油泵电动机运转正常。
2.1.5 蜗壳、转轮室及尾水管已清扫干净,固定转轮的楔子板或轴流式转轮的悬挂吊具或临时支座等均已拆除。
2.1.6 蜗壳及尾水管排水阀启闭情况良好并处于关闭位置,手压泵或电动油泵起、停操作情况良好。
2.1.7 尾水闸门门槽及其周围已清理干净。
尾水闸门已安装完工,检验合格,情况良好。
尾水闸门处于关闭状态。
2.1.8 各部位通讯、联络信号检验合格,准确可靠,回路畅通。
2.2 水轮机部分的检查2.2.1 水轮机转轮及所有部件已安装完工检验合格,施工记录完整。
上下止漏环间或轴流式水轮机转轮叶片与转轮室之间隙已检查无遗留杂物。
2.2.2 真空破环阀已安装完工,经严密性渗漏试验及设计压力下动作试验合格。
2.2.3 顶盖排水泵已安装完工,检验合格,自动操作回路处于投入状态。
自流排水孔畅通无阻。
2.2.4 主轴密封已安装完工。
经检验密封无渗漏。
调整密封水压至设计规定值。
2.2.5 水导轴承润滑,冷却系统已检查合格,油位、温度传感器及冷却水水压已调试,各整定值符合设计要求。
2.2.6 导水机构已安装完工检验合格并处于关闭状态,接力器锁锭投入。
导水叶最大开度和关闭后的严密性及压紧行程已检验符合设计要求。
2.2.7 各测压表计、示流计、流量计、摆度、振动传感器及各种变送器均已安装完工,管路线路连接良好。
2.2.8 尾水射流补气装置已安装并处于关闭状态。
自然补气阀处于开启状态。
2.3 调速系统及其设备的检查2.3.1 调速系统及其设备已安装完工,并调试合格。
油压装置压力、油位正常,透平油化验合格。
各部表计、阀门均已整定符合要求。
2.3.2 油压装置油泵在工作压力下运行正常,无异常振动和发热。
集油槽油位浮子继电器动作正常。
高压补气装置手动、自动动作正确。
漏油装置手动、自动调试合格。
2.3.3 由手动操作将油压装置的压力油通向调速系统,检查各油压管路、阀门,接头及部件等均无渗油现象。
2.3.4 调速器电调柜已安装完工并调试合格,电液转换器工作正常。
2.3.5 事故配压阀和分段关闭装置等均已调试合格。
锁锭装置调试合格,信号指示正确,充水前应处于锁锭状态。
2.3.6 进行调速系统联动调试的手动操作,并检查调速器、接力器及导水机构联动动作的灵活可靠和全行程内动作平稳性。
检查导水叶开度、接力器行程和调速器柜的导叶开度指示器等三者的一致性。
2.3.7 用紧急关闭办法初步检查导水叶全开到全关所需时间,并录制导叶开度与接力器行程的关系曲线。
2.3.8 对于转桨式水轮机,应由调速器操作检查桨叶转动指示器的开度和实际开度的一致性。
模拟各种水头下导叶和桨叶协联关系曲线。
2.3.9 对调速器自动操作系统进行模拟操作试验,检查自动开机、停机和事故停机各部件动作准确性和可靠性。
2.4 发电机部分的检查2.4.1 发电机整体已全部安装完工检验合格记录完整。
发电机内部已进行彻底清扫,定、转子气隙内无任何杂物。
2.4.2 导轴承及推力轴承油位、温度传感器及冷却水压已调试,整定值符合设计要求。
2.4.3 对采用水内冷轴瓦的推力轴承,在工作水压下进行冷却水流量测试,每小时流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2.4.4 推力轴承的高压油顶起装置已调试合格,压力继电器工作正常,单向阀及管路阀门均无渗油现象。
2.4.5 发电机风罩以内所有阀门、管路、接头、电磁阀、变送器等均已检验合格,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4.6 发电机内灭火管路、火灾探测器、水喷雾灭火喷嘴已检验合格。
管路及喷嘴经手动动作准确。
通压缩空气试验畅通无阻。
2.4.7 发电机转子集电环、碳刷、碳刷架已检验并调试合格。
2.4.8 发电机风罩内所有电缆、导线、辅助线、端子板均已检查正确无误。
2.4.9 发电机制动系统的手动、自动操作已检验调试合格,动作正常,充水前风闸处于投入制动状态。
2.5 油、水、风系统的检查2.5.1 冷却水供水包括稳压水池供水、射流泵供水、加压泵供水、蜗壳取水口减压阀供水、前池取水口供水及备用水系统等均已分别调试合格,工作正常。
2.5.2 机组冷却水供水过滤器及供水环管,进入机组冷却器的冷却水进出水管路阀门,接头均已检验合格。
2.5.3 厂内渗漏排水和检修排水系统经全面检查合格。
各深井泵、排水泵手、自动启动工作正常,水位传感器经调试,其输出信号和整定值符合设计要求。
各排水系统的排水量应满足机组正常运行和检修的需要。
2.5.4 全厂透平油、绝缘油系统已部分或全部投入运行,能满足该台机组供油、用油和排油的需要。
油质经化验合格。
用于全厂液压操作的公用油压装置系统已调试检验合格,并投入运行。
2.5.5 高、低压空气压缩机均已调试合格,贮气罐及管路无漏气,管路畅通。
各压力表计、温度计、流量计、安全阀及减压阀工作正常。
整定值符合设计要求。
2.5.6 所有高、低压空气系统管路已分别分段通人压缩空气进行漏气检查合格,无漏气现象。
2.5.7 机组调相运行供气、自动化元件及系统均已检查合格,动作正确无误。
供气压力及补气量均能满足一次压水和调相运行的要求。
2.5.8 各管路、附属设备已刷涂漆,标明流向,各阀门已标明开关方向,挂牌编号。
2.5.9 主厂房、发电机母线层、中控室、主变压器、电缆层、电缆井、电缆道、母线室、母线道、开关室、油库等部位的消防系统管路或消防设施已安装完工检验合格,符合消防设计要求。
2.6 电气设备的检查电气一次设备的检查2.6.1 发电机主引出线及其设备已安装完工检验合格,机端引出口处的电压、电流互感器已检验合格。
中性点母线及电流互感器,中性点消弧线圈(或中性点接地变压器、电阻)均已安装并调试合格。
2.6.2 发电机断路带、隔离开关(或成套开关柜)已安装检验合格。
2.6.3 从发电机引出端直至主变压器低压侧段的母线及其设备已全部安装完工检验并试验合格,具备带电试验条件。
2.6.4 主变压器已安装完工调试合格,分接开关置于系统要求的给定位置,绝缘油化验合格,油冷却系统调试合格,事故排油系统、灭火消防系统以及周围安全保护措施符合设计要求,具备带电试验条件。
2.6.5 厂用电设备已全部安装完工检验并试验合格,已接通电源投入正常工作。
备用电源已检验合格,工作正常。
2.6.6 高压开关站设备与本机组发电有关回路设备及母线、连接线等均已完工,高压断路器已调试合格。
2.6.7 厂房内各设备接地已检验,接地连接良好。
厂外接地网已检查,接地网测试井已检查。
总接地网接地电阻值已测试,符合规程规定值的要求。
2.6.8 厂房照明已安装,主要工作场所、交通道和楼梯间照明已检查合格。
事故照明已检查合格。
油库、蓄电池室等防爆灯已检查合格。
事故交通安全疏散指示牌已检查合格。
励磁系统及设备与回路的检查2.6.9 励磁系统,励磁盘柜已安装完工检查合格,回路已做耐压试验合格。
电气控制和保护系统及回路的检查2.6.13 下列电气操作回路已检查并作模拟试验,已验证其动作的准确性。
a.进水口闸门自动操作回路;b.蝴蝶阀(球阀或筒形阀)自动操作回路;C.机组水力机械自动操作回路;d.机组调速系统自动操作回路;e.发电机励磁操作回路;f.发电机断路器操作回路;g.直流及中央音响信号回路;h.全厂公用设备操作回路;i. 机组同期操作回路;j.火警警报信号及操作回路;k.通讯及其他必要的专门装置。
a.发电机继电保护回路;b.主变压器继电保护回路;C.高压母线继电保护回路;d.送电线路继电保护回路;e.厂用电继电保护回路;f.其他继电保护回路。
3 水轮发电机组充水试验3.0.1 水轮发电机组充水试验的开始,就应认为是电站机组起动试运行的正式开始,应确认前项的检查试验已全部完成。
3.0.2 对于引水式水电站则引水隧洞至调压井段已充水。
对于坝后式或河床式水电站则坝前水位已蓄至最低发电水位。
3.0.3 充水前应确认进水口检修闸门和工作闸门处于关闭状态。
确认蝴蝶阀(球阀或筒形阔)处于关闭状态。
确认调速器,导水机构处于关闭状态,接力器锁锭已锁好。
3.1 充水操作及检查尾水管充水3.1.1 利用尾水倒灌或机组技术供水排水管等方式向尾水管充水,在充水过程中随时检查水轮机顶盖的漏水情况,导水机构及空气围带,测压系统管路,尾水管进人门的漏水情况及测压表计的读数。
3.1.2 上述检查发现异常情况时,则立即停止充水并将尾水管排空进行处理。
3.1.3 待充水至与尾水位平压后,提起尾水闸门,并锁锭在门槽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