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大数据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环保大数据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环保解决方案

智慧环保解决方案背景介绍: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智慧环保解决方案是一种综合利用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的创新方法,旨在提高环境保护的效率和效果,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智慧环保解决方案的定义和目标智慧环保解决方案是指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传感器、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实现对环境污染源的监测、预警、控制和管理,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智慧环保解决方案的关键技术1. 传感器技术:通过安装各种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中的各项指标,如空气质量、水质、噪音等,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2. 物联网技术:通过将传感器、设备和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和远程控制,提高环境监测和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3. 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对海量的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发现环境问题的规律和趋势,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 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实现环境监测数据的自动分析和预警,提高环境保护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智慧环保解决方案的应用场景1. 空气质量监测与治理:通过安装空气质量传感器,实时监测空气中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浓度,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预测空气质量变化趋势,为政府和公众提供空气质量预警和治理建议。
2. 水质监测与保护:通过水质传感器监测水源地、河流、湖泊等水体的水质指标,实时掌握水质状况,及时发现并防止水污染事件的发生,保护水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3. 垃圾分类与管理:通过智能垃圾桶和垃圾分类传感器,实现对垃圾的分类和收集,减少垃圾的混合和污染,提高垃圾资源的回收利用率。
4. 绿化管理与植物保护:通过植物传感器监测植物的生长状态、土壤湿度、光照等指标,实现对植物的精细化管理和保护,提高绿化效果和生态环境质量。
四、智慧环保解决方案的优势和意义1. 提高环境监测的精准度和实时性,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环保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方案智慧环保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方案

生态环保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方案智慧环保大数据云平台
建设方案
层次清晰:
一、智慧环保大数据云平台建设背景
1.1环境短板严重
我国自然界环境状况仍存在较大短板,比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土地资源浪费等,影响着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也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的威胁。
在此情况下,构建环境管理的智慧体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2智慧管控不足
现有的环境监测和信息管控技术在面对技术进步的发展日新月异时,传统的信息采集、处理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全程的环境智慧管控需求。
这种情况逐渐加剧,使得对环境管理的准确性、及时性严重受限,需要采用新的技术手段,来提升管控水平,满足环境管理的及时性和精准性。
1.3建设需求日益增长
由于资源短缺、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生态环保领域的建设资源缺口日益明显,而智慧环保大数据云平台能够有效提升管控水平,缩减额外资源成本,所以迫切需要建立这样一个智慧环保大数据云平台。
二、智慧环保大数据云平台建设要求
2.1目标定位。
环境保护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智慧环保建设方案

智慧城市建设之智慧环保解决方案目录智慧城市建设之 (1)智慧环保解决方案 (1)1.概述 (5)2.环保行业需求分析 (7)2.1.业务特点 (7)1.目标客户分析 (8)2.2.关键需求 (9)3.智慧环保解决方案概述 (10)3.1.智慧环保体系架构 (10)3.2.智慧环保系统架构 (10)3.3.系统简述 (12)3.3.1.应用基础设施平台 (12)3.3.2.应用支撑服务平台 (12)3.3.3.应用服务平台 (13)4.核心产品/系统说明 (13)4.1.全面环境感知能力 (13)4.1.1.风廓线雷达 (14)4.1.2.环境视频监控系统 (15)4.1.3.放射源在线监控系统 (16)4.1.4.微型空气质量监测 (18)4.2.环境数据中心 (20)4.3.环保业务系统 (22)4.3.1.高危物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22)4.3.2.环境执行调度与控制系统 (23)4.3.3.环境信息公众互动交互平台系统 (23)4.3.4.环境业务管理系统 (24)4.3.5.污染总量控制管理系统 (24)4.3.6.污染源监测系统与治理设施监控系统 (26)4.4.环境信息仿真与预测 (31)4.5.环境监管移动执法系统 (33)5.中融科技智慧环保解决方案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客户价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系统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天空地一体化解决方案)

网络体系建设 环保数据中心建设
06
智慧环保感知层建设
重金属监测
噪声监测
水质监测
卫星遥感系统
辐射监测
气体监测
无人机感知系统
感知特点:小体积、低功率、能定位、能传输、多因子、组件化、插件化 、大面积、立体化
25
06
智慧环保感知层建设
包括系统: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环境质量在线监控系统、环境视频监控系统、设备设施运行监控系统。该 系统通过实时、连续在线监控,提供一体化应用,准确、及时地反映污染源和环境质量变化。
智慧环保规范体系
环境信息化标准体系
总体标准
应用标准
信息资源标准
应用支撑标准
网络基础设施 标准
信息安全标准
管理标准
术 语
总 体 框
架
文 件 格
式
业 务 流
程数 据
数 据 元
息 分 类 与 编
地 理 信
息
数 据 库
信 息 交
换
码
目 录 服
务
描 述 技
术
Ip 网
以 太 网
网 络 设
备
网 络 安
统筹规划原则
分步实施原则
上下兼容原则
资源共享原则
为整个智慧环 保建设和运行 提供维护和管 理服务
环境数据信息 运营维护体系
是环境信息系 统正常稳定运 行的重要保证
再好的系统,没有完备的更新维护机制,也不会持久的有生命力
23
06
智慧环保建设内容
感知层建设 感知体系建设 总体目标 服务体系建设
环境质量在线监测系统
“天地一体化”的环境监测体 系
重点风险源监控系统 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
2023-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整体建设方案-1

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整体建设方案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全球生态环境面临严重的挑战。
如何保障生态平衡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的重要问题。
为此,建设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以便全面了解生态环境的状态和变化,对生态环境进行科学管理和保护,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整体建设方案应按如下步骤进行:一、确定数据源和采集方式。
要建设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首先需要确定数据源和采集方式。
有关数据可以来自卫星图像、遥感传感器、空气质量监测仪、水质监测仪等多种方式。
其中,卫星图像和遥感传感器是主要的数据源之一,可以用来监测气候、土地利用、植被生长等情况;空气和水质监测仪则可以监测环境中物质的浓度等参数。
根据不同的数据源和采集方式,需要确定相应的数据预处理和质量控制措施。
二、确定数据处理和储存方式。
对于大数据平台而言,数据处理和储存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数据处理可以采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数据储存则需要采用安全可靠且具备高效性的方式,以便后续的数据查询和分析。
三、制定数据标准和规范。
大规模数据采集和处理需要一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有助于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并能够提高数据的效率。
需要加强数据的元数据描述,建好数据管理平台和数据清理流程,制定数据出入库管理和权限控制措施。
四、开发数据可视化和分析工具。
将数据处理后,可视化和分析是数据利用阶段的关键环节。
通过数据可视化和分析,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数据间的关联和数据变化趋势。
建立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后,不仅要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更要发挥数据的应用价值,以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建设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是当前环保工作的一项必要举措。
要确定数据源和采集方式,建立数据处理和储存体系,制定数据标准和规范,开发数据可视化和分析工具等步骤,以保障生态环境监测和管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数据监测和管理,才能保障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智慧环保解决方案

(3)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作,提高环境风险防控能力。
4.公众参与与宣传教育
(1)搭建环保信息公众服务平台,及时公开环境质量信息,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2)开展丰富多样的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公众践行绿色生活。
(3)鼓励公众参与环保志愿服务,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
智慧环保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采集与监测
2.信息处理与分析
3.预警与决策支持
4.公众参与与宣传教育
5.持续优化与评估
三、具体措施
1.数据采集与监测
(1)构建多源数据采集体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空气质量监测站点
-水质监测站点
-噪音监测站点
-土壤监测站点
-生态监测站点
(2)采用先进的数据采集设备与技术,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及时。
(1)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挖掘环境数据中的规律与趋势,为环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2)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实现环境数据的可视化展示,提高环境管理的直观性。
(3)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环境质量预测模型,为环境风险防控提供科学支持。
3.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响应
(1)建立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制定预警阈值与应急预案。
四、实施步骤
1.开展现状调研,明确智慧环保建设的需求与重点。
2.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时间表和责任主体。
3.启动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现环境数据的全面采集与传输。
4.搭建环境数据管理平台,开展环境信息处理与分析工作。
5.建立环境风险预警与应急响应体系,提高环境风险防控能力。
6.推进环保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工作,提升公众环保意识。
智慧环保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环保信息化整体解决⽅案智慧环保信息化整体解决⽅案⽬录第⼀章项⽬概述 (4)1 建设背景 (4)2 建设⽬标 (5)2.1 总体⽬标 (6)2.2 具体⽬标 (7)3 建设依据 (8)3.1 环境相关标准规范 (8)3.2 电⼦政务信息化标准规范 (9)第⼆章需求分析 (10)1 环保业务关系梳理 (10)2 ⽤户分析 (11)2.1 园区管委会 (11)2.2 园区企业 (11)2.3 公众⽤户 (12)3 数据建设分析 (12)4 安全需求分析 (13)4.1 数据安全 (13)4.2 内外⽹隔离 (13)5 现存问题 (13)5.1 信息渠道单⼀,交换共享不⾜ (13)5.2 数据来源⼴泛,集中程度⽋缺 (14)5.3 业务系统独⽴,协同能⼒薄弱 (14)5.4 辅助决策缺乏,智慧化⽔平较低 (15)5.5 信息公开度低,公众服务能⼒弱 (16)第三章总体设计 (16)1 建设思路 (16)2 设计原则 (19)3 设计依据 (21)4 总体架构 (22)5 业务架构 (25)6 技术路线 (26)6.1 基于物联⽹的智能感知 (26)6.2 基于SOA的设计架构 (26)6.3 基于Web服务的数据共享应⽤模式 (26)6.4 GIS多源数据服务共享 (27)6.5 数据仓库 (27)6.6 基于Portal门户系统建⽴智慧环保框架 (27)第四章建设内容 (27)1 环保数据统⼀标准集约平台 (27)1.1 设计思路 (28)1.2 建设⽬标 (29)1.3 总体架构 (30)1.4 逻辑架构 (30)1.5 建设效果 (32)1.6 建设内容 (32)2 环境业务服务接⼝总线 (40)2.1 设计思路 (40)2.2 建设内容 (41)3 企业及园区环境指标体系建设、监控及评价 (43) 3.1 设计思路 (43)3.2 建设内容 (45)4 企业环境数据报统应⽤平台 (46)4.1 设计思路 (46)4.2 建设内容 (47)5 园区环保服务决策分析与指导⽀持平台 (47)5.1 设计思路 (47)5.2 建设内容 (48)6 对外环保信息发布及监管平台 (61)6.1 环境质量信息发布平台 (61)6.2 ⼿机端移动应⽤ (62)6.3 环保政务⽹站(外门户) (63)7 ⽣态⼯业园区申建与发展平台 (64)7.1 设计思路 (64)7.2 建设内容 (67)8 智慧环保建设保障体系 (67)8.1 环境信息标准规范体系 (67)8.2 环境安全保障体系 (70)9 系统运⾏环境建设 (73)9.1 ⽹络拓扑图 (73)9.2 ⽹络搭建 (73)9.3 基础地图数据 (73)9.4 专⽤⽀撑平台 (73)9.5 硬件平台 (75)第⼀章项⽬概述1 建设背景环境保护是发展问题,也是民⽣问题。
智慧环保解决方案

智慧环保综合解决方案白皮书目录1简介 (1)2智慧环保综合解决方案 (1)2.1简介 (1)2.2系统架构 (1)2.3系统特点 (2)3环境数据中心 (3)3.1环境数据中心管理系统 (3)3.1.1方案概述 (3)3.1.2系统构成 (4)3.1.3方案特点 (4)3.2水资源管理综合解决方案 (4)4环境质量监控系统 (6)4.1环境质量监测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 (6)4.1.1简介 (6)4.1.2方案架构 (6)4.1.3系统特点 (7)4.2大气复合污染(灰霾)监测解决方案 (7)4.2.1方案概述 (7)4.2.2系统构成 (7)4.2.3方案特点 (8)4.3机动车尾气排放监管系统解决方案 (8)4.4水质重金属污染源监测解决方案 (9)4.5固体废物监管解决方案 (10)5环境预警预报系统 (12)5.1大气环境预警预报系统解决方案 (12)6环保应急管理系统 (13)6.1环境应急管理系统 (13)6.1.1方案概述 (13)6.1.2系统构成 (14)6.1.3方案特点 (14)7成功案例 (14)7.1LIMS实验室管理平台 (14)7.2长株潭大气污染管理平台 (15)7.3湖南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综合管理系统 (17)1简介“智慧环保”是“数字环保”概念的延伸和拓展,它是借助物联网技术,把感应器和装备嵌入到各种环境监控对象(物体)中,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环保领域物联网整合起来,可以实现人类社会与环境业务系统的整合,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实现环境管理和决策的智慧。
2智慧环保综合解决方案2.1简介智慧环保综合解决方案是依托环保综合云,整合环保业务、数据、流程和设备,形成以物联网和大数据应用为核心的“智慧环保”解决方案。
为政府提供精准的物联监测数据和多元的智慧监管手段,利用多模式环境质量模型以及大数据分析,科学决策污染管控方案,实现对污染源和大环境的的精细化管理;对企业进行污染排放管控监督和环保行为信用评价;满足公众的环境状况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提升环境数据在公众服务领域的应用和共享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缝的整合和控 制下层网络和感 知层的各类信息 和设备,并能对 上提供整体、同 意的运行支撑
各部门物联网技术 标准; 数据传输标准; 系统接口技术规范 网路安全标准规范
标识与解析; 业务与网络 安全 网络管理
17
标准体系
感知层
网络技术
应用系统
安全体系
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原则
环境数据信息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原则
22
标准体系
感知层
网络技术
应用系统
安全体系
天空地一体化环境遥感监控综合应用服务体系
23
标准体系
感知层
网络技术
应用系统
安全体系
三、网络技术建设
24
标准体系
感知层
网络技术
应用系统
安全体系
网络技术方案
建设 方案
25
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整体解决方案
空天地一体化管理平台
1
目录
1 2
生态环境总体概述 生态环境方案架构 生态环境解决方案
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感知层建设 网络技术方案
2 3
应用系统建设
安全体系建设
2
什么是“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打造绿色的城市生态,护航“智慧城市”,打造美丽中国
“生态环境”是“数字环保”概念的延伸和拓展,它是借助物联网技术,把感应器和装备 嵌入到各种环境监控对象(物体)中,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环保领域物联网整合起 来,可以实现人类社会与环境业务系统的整合,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实现环境管理和 决策的智慧。 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或者是逼人的形势下,迅 速地建立中国的传感网中心,或者叫‘感知中 国’的中心。 《2009.8.7 温总理无锡视察》
感知中国
3
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4
环境灾难频现
农村癌症高发率的出现
据央视调查,全国有近200个癌症高发率的村
-饮用水污染、空气污染是致癌直接原因
双头动物大量出现
畸形、残疾人比比皆是
5
“三个说得清”政策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耳目”、“哨兵”、“尺子”,是政府宏 观决策和环境监管的重要基础。 2009年2月16日周生贤部长在全国环境监测工作会议上提出实现“三个 说得清”。
信息安全标准
管理标准
术 语
总 体 框 架
文 件 格 式
业 务 流 程
信 息 应 元 数 分 用 数 据 类 系 据 元 与 统 编 码 未发布
地 信 数 理 息 据 信 交 库 息 换
目 录 服 务
描 网 网 以 述 Ip 络 络 太 技 网 设 安 网 术 备 全
网 络 管 理
总 体 标 准
技 术 标 准
说清环境污染源状况
说清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变 化趋势 说清环境潜在的风险
6
生态环境发展形势
国内形势
环保系统基础网络建设发展迅速
环保应用系统建设力度加强
数据资源管理和综合利用能力建设开始启动
标准规范编制工作全面展开 全国性大型应用系统建设将带动地方环保部门信息化 整体推进 环境应急系统将陆续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信息资源标准化改造与整合将是环保信息化建设的重 点工作 环境信息化相关标准建设将不断完善
管 理 标 准
软 件 开 发 与 管 理
项 目 验 收 与 监 理
项 目 测 试 与 评 估
信 息 资 源 评 价
信 息 化 管 理 标 准
已发布
部分发布
16
标准体系
感知层
网络技术
应用系统
安全体系
标准体系建设
Text 感知层 标准
Text 服务支撑 层标准 应用层 标准
Text 跨层技术 标准
传感器技术标准 传感器基础通用 标准 传感器方法标准 传感器产品标准 短距离传输与自 组网技术标准
统筹规划原则 分步实施原则 上下兼容原则 资源共享原则
为整个生态环
境建设和运行 提供维护和管
环境数据信息 运营维护体系
是环境信息系 统正常稳定运 行的重要保证
理服务
再好的系统,没有完备的更新维护机制,也不会持久的有生命力
18
标准体系
感知层
网络技术
应用系统
安全体系
二、感知层监测系统建设
包括系统: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环境质量在线监控系统、环境视频监控系统、设备设施运行监控系统。该系统通过实时、 连续在线监控,提供一体化应用,准确、及时地反映污染源和环境质量变化。
标准体系
感知层
网络技术
应用系统
安全体系
感知层监测终端
重金属监测
噪声监测
水质监测
卫星遥感系统
辐射监测
气体监测
无人机感知系统
感知特点:小体积、低功率、能定位、能传输、多因子、组件化、插件化 、大面积、立体化
20
标准体系
感知层
网络技术
应用系统
安全体系
天空地一体化感知系统建设
卫星影像 遥感监测
天空地一体化感知体系建设
理问题?
8
生态环境内涵
9
目录
1 2
生态环境总体概述 生态环境方案架构 生态环境解决方案
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感知层建设 网络技术方案
2 3
应用系统建设
安全体系建设
10
生态环境总体结构及技术路线
11
“生态环境”主要技术手段
12
“生态环境”技术框架
13
环境监测监控传感网络架构
环境信 息化
7
生态环境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
如何“更快速”感知影响城
市环境、人体健康、生命安 全的实时指标? 如何“更全面”感知污染排 放、环境污染、应急事故的 变化过程? 如何“更有效”判定环境监
察执法与应急处置工作的执
行状态与效果? 如何“更智慧”决策重点城 市、区域和流域重大环境管
环境质量在线监测系统
“天地一体化”的环境监测体 系
重点风险源监控系统
以企业为主体多种监控模式一 体化进行放射源监控
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
严格遵循符合国家统一标准的 传输协议
环境质量预测预报系统
丰富的GIS展示
环境生态遥感监测系统 放射源监控系统 设备设施运行状况监控
19
跨专业、跨系统的监测数据查 询体系
数据传输 射频(RFID) 环保监控指挥中心 监测 GPS定位监测
视频动态监测
设备运行状态 监测 突发事件应急监测
移动监测
污染源动态在线
监测 视频动态监测
21
环境质量动态监测
标准体系
感知层
网络技术
应用系统
安全体系
天空地一体化环境监测生态环境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
立体感知 实现点线面体全面感知
监测船
服务器生态环境方案架构 生态环境解决方案
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感知层建设 网络技术方案
2 3
应用系统建设
安全体系建设
15
标准体系
感知层
网络技术
应用系统
安全体系
一、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环境信息化标准体系
总体标准
应用标准
信息资源标准
应用支撑标准
网络基础设施 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