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索动物(动物生物学)

合集下载

2.13 半索动物门

2.13 半索动物门
动物生物学 (半索动物)
课件制作:王丽珍 肖衡 陈新文
重点和难点
重点:门的主要特征。 难点:体制结构。
2.13 半索动物门(Hemicho(2)呼吸器官为咽鳃裂
(3)由口腔背面向前伸出一条 较短的盲管,称“口索”。
2.13.2 分类
半索动物的分类地位
作业
1. 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 肠鳃动物是如何适应穴居生活的? 3. 半索动物在动物系统演化中的地位如何?
半索动物通常分3个纲, 1.肠鳃纲(Enteropneusta),如:柱头虫。 2.羽鳃纲(Pterobranchia),如:头盘虫、
杆壁虫。 3.浮球纲。(Planctosphaeroidea)浮球纲
仅发现幼虫而未发现成体。
2.13.3 半索动物的分类地位
半索动物的柱头幼虫与棘皮动物的短腕 幼虫形态上非常相似,但具有咽裂和神经管 这一特点又类似于脊索动物。说明半索动物 与棘皮动物和脊索动物均有着亲缘关系。近 年来对半索动物的组织胚胎研究的结果,表 明半索动物的口索与脊索既不同功,也不同 源。所以将半索动物列为无脊椎动物的一个 门。

动物学半索动物门详细总结--期末必备

动物学半索动物门详细总结--期末必备
3.鳃裂
定义:消化管前端的咽部两侧有一系列成对排列、数目不等的裂孔,直接开口于体表或以一个共同的开口于间接的与体外相同,称鳃裂
发生:胚胎咽部内胚层向外突出形成咽囊,对应外胚层形成咽沟向内凹陷,穿透中胚层并打通形成裂缝状结构
存在:水生动物的鳃裂终身存在发达
陆栖脊索动物在胚胎,幼体(蝌蚪)存在,成体完全消失
消化系统
无胃的分化
口腔后面为咽,咽分背腹两部分
(背面为食管,腹面为呼吸管—呼吸管的入口处有缘膜,进食时堵住呼吸管)
口位于口漏斗深处(吸附);角质齿(磨破鱼体)损伤脱落后可再生;口内特殊腺体—抗凝血
没有胃的分化,没有胰的分化;有肝的分化
食管接通肠(肠内有螺旋瓣和粘膜皱—增加肠的吸收面积)
循环系统
出现心脏=静脉窦+心房+心室;无肾门静脉(鱼类肝门静脉+肾门静脉)
呼吸系统—鳃囊—囊鳃类
神经系统
脑分为5部:大脑(古脑皮—嗅脑发达)+中脑(视叶)+间脑+小脑+延脑
脑神经:10对
感官
嗅觉:单鼻孔—单鼻类;听觉:内耳—感觉平衡;侧线
生殖系统:
七鳃鳗—雌雄异体,一对肾(输尿管导入泄殖窦,再通过泄殖孔导出体外);盲鳗—雌雄同体
生殖腺单个,无生殖导管,体外受精
寄生和半寄生(口+呼吸)
身体结构和发育特点是脊索动物起源和演化的有力证据
圆口纲
现存的脊椎动物中最原始的一类,没有上下颌—无颌类
主要包括七鳃鳗和盲鳗2类
外型
体鳗形,分头,躯干,尾3部分
皮肤光滑无鳞,富有粘液腺

无主动捕食的上下颌—无颌类
头侧有眼,头顶部两眼间有一管状单鼻孔—单鼻类
鼻孔后方皮下为松果眼

第14章半索动物

第14章半索动物
第14章
后口动物
半索动物门
又称隐索动物
无真正的脊索
介于非脊索和脊索之间的过渡类型
一、概 述
1、半索动物又称隐索动物,是非脊索 动物与脊索动物之间过渡类型。因
1
3
具有腹神经索,故单独立一门。
2、具有原始的背神经索,是背神经管 的雏形,并具有鳃裂。 3、口腔背面向前伸出一条短的盲索, 称口索,它可能是脊索的前身。
4、以底栖生活为主,有固着、爬行、
潜穴等, 也有漂浮的类型。
2
2
口索
由内胚层演变而来,与脊索相像,
并始自口腔直至吻腔基部的一条短盲 管故称做口索。因其较脊索短小,所
以将具有口索的动物称为半索动物。
功能不明!很可能是一种内分泌器官。
门的主要特征
1. 2. 3.
有咽鳃裂 具有雏形的背神经管(中空的神经管) 具有口索(不是脊索!)
白发魔石-头盘虫
这就是“魔石”上的一头“白发
适应辐射
分类相近的动物,由于适应不同的 生态环境,经过长期演变在形态结构上 发生显著变异,这种现象称之适应辐射。
思考什么?
何谓口索、半索动物、适应辐射? 半索动物的代表动物及主要特征是什么?
(三)结构和功能的适应 1.生物体类型 体呈蠕虫状,或固着生活,后口式发育。 半索动物曾经被分在脊索动物门中,也曾被视为无脊椎 的脊索动物称为原索动物(protochordata )。和脊索动 物相似,它有由背部上皮发生而来且中空的背神经索。 但现在认为其口索与脊索不是同源器官,因此将其从脊 索动物中分出,独立为半索动物。 2.身体结构 三胚层,两侧对称,真体腔动物。 身体不分节,只分为吻、领和躯干三个部分。 通常咽上有鳃裂。 身体分为前体、中体和后体,每部分都有分隔的体腔。 躯干部细长,前部两侧向外延伸形成翼状板,内有生殖 腺(生殖翼)。 肛门在躯干部末端。

第十二章 半索动物门

第十二章 半索动物门

一、半索动物的进化地位半索动物(又称隐索动物)是一个种类很少的小门,分为二个纲:肠鳃纲(如柱头虫)和羽鳃纲(如头盘虫和杆壁虫)。

由于它们的胚胎发育与棘皮动物相似,但又有鳃裂及中空的神经,类似于脊索动物。

所以,认为与棘皮动物和脊索动物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二、主要结构特征1、体型•典型的种类如柱头虫,身体蠕虫状,多穴居在泥沙中,•分布在浅海和潮间带,体长2~250 cm;•身体可分为吻、领、躯干3部分;•吻和领都有发达的肌内,吻能缩入领内,依赖于吻部和领部的伸缩、柱头虫能在泥沙中掘穴和运动身体。

•躯干部细长,前部两侧向外延伸形成翼状板,内有生殖腺,称为生殖翼。

肛门在躯干部未端。

•动物学上,将凡是分类地位很近的动物,由于分别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经长期演变终于在形态结构上造成明显差异的现象,称为适应辐射。

•半索动物门羽鳃纲的动物(如杆壁虫),由于营海底固着的群体生活,形态结构上发生很大的变化,该纲动物体形小,有腕和触手,吻部退化,外形上像苔鲜虫。

二、体壁•体壁层由上皮层和肌肉层构成。

上皮层由表皮细胞、腺细胞和神经细胞等组成,吻部的上皮着生纤毛,为纤毛上皮。

•上皮下为肌肉层,包括环肌层和纵肌层;领部肌肉层更发达,分别由领圈外肌,领圈内肌和领部纵肌组成,躯干部为纵肌层。

三、体腔•体腔包括一个吻体腔、成对的领体腔和成对的躯干体腔,体腔之间有隔膜隔开。

四、鳃裂•柱头虫躯干部前端,背中线两侧各有一行成对(7-700)外鳃裂,其内部为鳃囊或咽囊,鳃囊中有若干对“U”形的内鳃裂。

内鳃裂与外鳃裂一一相对应。

五、中空的领神经索•半索动物的神经系统原始而又特殊:身体头部表皮细胞的基部的一层神经纤维网,或称表皮神经丛,分别在背中线和腹中线处加厚形成背、腹神经索,两神经索在躯干的前端相连成一神经环,背中神经索在领内形成领索,可能为动物的神经中枢。

五、中空的领神经索•特别的是:领索是中空的,而且位于体腔内,这种中空的神经索类似于高等动物的神经管。

动物生物学2.11半索动物门2010秋季

动物生物学2.11半索动物门2010秋季

国家精品课程
动物生物学
国家精品课程
动物生物学
2.11.3 幼体
柱头幼虫
长1~3毫米 体透明 两侧对称
国家精品课程
动物生物学
体表具环口纤毛带 体表具环口纤毛带(circumoral band)和端纤 环口纤毛带( band) 毛带(telotroch) 毛带(telotroch) 前端加厚并具顶纤毛束 前端加厚并具顶纤毛束(apical tuft) 顶纤毛束( tuft)
国家精品课程
动物生物学
2.11.2 成
(一)外型: 外型:
国家精品课程

动物生物学
蠕虫状,两侧对称。身体由吻 躯干部三部分 蠕虫状,两侧对称。身体由吻、领、躯干部三部分 组成。 组成。 吻(proboscis):短圆锥形,位于体前端,富肌肉。 proboscis) 短圆锥形,位于体前端,富肌肉。 吻孔( 吻孔(proboscis pore)位于吻背中线的基部,海 pore)位于吻背中线的基部, 水可出入吻腔,调节其液压,以利在泥沙中钻穴。 水可出入吻腔,调节其液压,以利在泥沙中钻穴。 吻柄( 吻柄(proboscis stalk),吻后部,较细,与领相 stalk),吻后部,较细, ),吻后部 连。
2.11.11协 2.11.11协 调
国家精品课程
动物生物学
在领部,背神经索脱离上皮穿过领腔形成中空 在领部,背神经索脱离上皮穿过领腔形成中空 的领索( 的领索(collar cord),有人认为这是神经中 cord), ),有人认为这是神经中 枢,但与脑不同,既无神经细胞的集中,也没有 但与脑不同,既无神经细胞的集中, 神经的发出。 神经的发出。
国家精品课程
动物生物学
2.11.4 发育

第十三章半索动物门

第十三章半索动物门

第十三章半索动物门第十三章半索动物门主要特征:1.有鳃裂2.口索3.背神经索,前端呈管状4.身体分三节一、半索动物门的代表动物及其主要特征(-)外形体呈蠕虫形,典型的柱头虫由吻、领和躯干三部分组成。

体腔包括一个吻腔、成对领腔和躯干腔,三部分间有隔膜。

口在领的前端腹面,躯干部前端靠背中线两侧各有一行内部鳃裂的鳃裂孔。

在虫体咽壁两背侧各有一列U形鳃裂,开口在鳃囊,通过鳃囊的鳃孔开口到体外。

(二)主要结构特征及功能具有背神经索,一般认为这是背神经管的雏形消化管的前端有鳃裂,为呼吸器官口索:半索动物特有的,口腔背面向前伸出一条短盲管,它与脊索及不同功也不同源。

因此将其从脊索动物中分出,独立为半索动物。

(三)呼吸和循环系统呼吸:气体交换可以通过鳃裂完成(由于纤毛作用,水由口进入咽,经咽裂、鳃囊及鳃孔流出,在这一过程中完成气体交换),其下有血管分布集中的区域,还可以通过体表完成。

循环:循环系统有可收缩的背血管和腹血管,之间以开放的血窦相连,因此,在循环方式上属于开放式循环。

循环方式类似蚯蚓。

背血管→静脉窦(吻腔基部)→中央窦→心囊搏动→注入血管球→4条血管,2条→吻部,另2条后行,在领部腹面汇合成腹血管,输送血液到身体各部。

(四)渗透压调节和排泄含氮废物通过体表扩散排泄血管球(滤过代谢废物)→吻腔→吻孔→体外。

(五)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原始而特殊(身体表皮细胞基部的一层神经纤维网分别在背中线和腹中线加厚形成神经索,两神经索在躯干的前端相连形成一神经环再和位于表皮下的神经网相连)。

中背神经索在领内形成领索,领索可能是动物的神经中枢,有巨大的神经细胞。

背神经索在伸入领部处出现狭窄的空隙,这种结构曾被认为是背神经管的雏形,表明它们似与更高等的脊索动物具有一定亲缘关系。

(六)生殖和发育雌雄异体,体外受精。

受精卵经过辐射卵裂,以内陷法形成原肠胚,再经肠腔法形成中胚层和体腔,也有前、中、后三分体腔。

幼虫与棘皮动物的短腕幼虫相似称为柱头幼虫。

半索动物

半索动物

6.呼吸和循环系统 l 气体交换可以通过鳃裂完成(由于纤毛作 用,水由口进入咽,经鳃裂、鳃囊及鳃孔流出, 在这一过程中完成气体交换),其下有血管分 布集中的区域,还可以通过体表完成。 l 循环系统有可收缩的背血管和腹血管,之 间以开放的血窦相连,因此,在循环方式上属 于开放式循环。前体有可搏动的“心脏”驱动 血液循环。 7.渗透压调节和排泄 含氮废物通过体表扩散排泄。


进化地位 半索动物的胚胎发育与棘皮动物相 似,鳃裂及中空的背神经索又与脊索动 物相似,说明半索动物与棘皮动物和脊 索动物均有亲缘关系。

第二节 半索动物在动物界的位置
半索动物在动物界究竟处在什么地位,直 到现在还有口索? 2.神经管:神经索在领部有狭窄的 空隙,形成神经管的雏形。
思考题
1、柱头虫的主要特征。 2、半索动物和什么动物的亲缘关系最近? 有什么理由? 3、半索动物在动物界中处在什么地位? 4、何谓“适应辐射”?用半索动物为例来 说明。
第一节 半索动物门的代表动物及 其主要特征

分类 肠鳃纲(Class Enteropneusta) 固着生活。有多个鳃裂。代表动物为柱 头虫。
第一节 半索动物门的代表动物及 其主要特征

羽鳃纲(Class Pterobranchiata) 小型(小于8mm), 通常群体生活于分泌的管中,肠道为“ U” 形。无鳃裂 或有两对鳃裂。代表动物有杆壁虫和头盘虫。
第一节 半索动物门的代表动物及 其主要特征
8.动作协调 神经系统原始而特殊(身体表皮细胞基部的一层神经 纤维网分别在背中线和腹中线加厚形成神经索,两神 经索在躯干的前端相连形成一神经环再和位于表皮下 的神经网相连)。 中空的背神经索在领内形成领索,领索可能是动物的 神经中枢,有巨大的神经细胞。 9.繁殖 雌雄异体,异体受精。 受精卵经过辐射卵裂,以后口式发育。 肠鳃类形成柱头幼虫。有时也发生裂殖。羽鳃类行有 性生殖及无性生殖。

动物学第十二章 半索动物门12.1 教案

动物学第十二章 半索动物门12.1 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第十二章半索动物门(Hemichordata)教学目标或要求:了解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半索动物(Hemichorda)又称隐索动物(Adelochorda),是一些口腔背面有一条短盲管(口盲囊buccal diverticulum,俗称口索stomochord)前伸至吻内的海栖类群。

最常见的代表动物为各种柱头虫。

第一节半索动物门的代表动物及其主要特征(一)柱头虫的外形和生活习性柱头虫(Balanoglossus)属于肠鳃纲(Enteropneusta)。

体呈蠕虫形,两侧对称而背腹明显,全身由吻(proboscis)、领(collar)和躯干(trunk)三部分组成,吻位于最前端,稍后是指环状的领,躯干部最长,又可分为鳃裂区、生殖区、肝囊区和肠区,末端为肛门。

虫体内的各部均有空腔,即由体腔分化而成的吻腔、领腔和躯干腔。

(二)主要特征1. 体壁和体腔体壁由表皮、肌肉层和体腔膜构成。

表皮的外层是单层较厚的上皮,上皮内含有形状各异的多种腺细胞,均可分泌粘液至体表。

外层下为神经细胞体及神经纤维交织而成的神经层,底部则为薄而无结构的基膜。

基膜的深处是环肌、纵肌和结缔组织合成的平滑肌层,紧贴其内的为体腔膜。

吻内有一吻腔,后背部以吻孔与外界相通,可容水流进入和废液排出,当吻腔充水时,吻部变得坚挺有力,形似柱头,可用于穿洞凿穴,柱头虫即因此而得名。

领和躯干部被背、腹隔膜分为成对的领腔及躯干腔。

2. 消化和呼吸柱头虫的消化道是从前往后纵贯于领和躯干末端之间的一条直管。

口位于吻、领的腹面交界处,口腔背壁向前突出一个短盲管至吻腔基部,盲管的腹侧有胶质吻骨(proboscis skeleton),但尚无坚硬结构,因此过去曾被视作雏形脊索而称为口索(stomochord),也有人认为短育管可能是脊椎动物脑垂体前叶的前身。

由于口索形甚短小,所以把具有这一结构的动物称为半索动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都是后口动物; 2、中胚层是以体腔囊法 形成; 3、柱头幼虫与海参的短腔幼虫的形态相 似; 4、柱头虫与海胆的肌肉中同时含有肌酸和 精氨酸。
半索动物和棘皮动物可能是由一类共同的原 始祖先分支进化而成。
等的纤毛带。营自由游泳生活。
第三节 半索动物在动物界的位置
一、具有脊索动物的特征 1、有口索的构造; 2、背N索前端出现空腔,与脊
索动物的背N管相似; 3、具咽鳃裂。 二、具有无脊椎动物的特征 1、身体呈蠕虫状;2、除背N索外,还具有腹N索
; 3、开管式循环; 4、肛门开口于身体的最末端
三、有些特征与棘皮动物很相近
第十三章 半索动物门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半索动 物门的主要特征、柱头虫的形态结构与 机能特点及在动物界的位置。
教学重点:半索动物门的特 征及在动物界的位置。
第一节 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具有背N索 二、具有鳃裂 三、具有口索
第二节 代表动物—柱头虫
一、外形:体分吻、领、躯干部,吻内有吻体腔。吻 后为领,内有一对领体腔。口在吻与领交界处,躯干 部前端有许多成对外鳃裂。
二、消化系统:口、咽、 食道、细长的肠管和肛门。
三、呼吸:靠咽腔中纤毛 及口前纤毛器来呼吸。
四、循环:具有背血管和 腹血管,但为开管式。
五、N系统:具有沿背中 线的背N索,从领腔开始至 前端出现空腔,形成雏形 的背N管,腹N索则无空腔
六、生殖 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其中要经过态,
幼虫为柱头幼虫,与海参的短腕幼虫相似。 柱头虫幼虫:体小而透明,体表布有粗细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