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权的巩固
第2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杨根思 (1922— 1950年)
用生命保卫了小高 岭阵地,为夺取第二次 战役胜利立了卓越功勋。 获得“朝鲜民主主义共 和国英雄”称号,是中 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批斗地主
建国后人民政府发放的土地证
地主阶级: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依靠出租土地剥削农民为生的阶级。 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主要是地租。
土地改革中农民埋界桩 土 改 纪 念 邮 票
迎来土改后第一个丰收年
抗美援朝战争
土地改革运动
镇压反革命运动
三者几乎在同一时期开展,有什么关系?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 三大运动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运动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土地改革运动的进行,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开展,保证了土地改革和抗美 援朝战争的进行。
如果你是国家领导人,面对这种情况,你是选择
支援还是不支援?为什么?(提示:出兵:困难
?后果?不出兵:后果?)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 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 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 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不 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 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 总之,我们认为应当 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 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
(4)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安东(今丹东)被炸一景
1950年中美两国实力对照表
中国
钢产量 原油产量 发电量 军舰吨位 军用飞机 国民收入 人均收入 国防开支 60万吨 20万吨 45亿度 4万 60架 150亿美元 24美元 10亿美元
历史专题1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主题十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时代特征】1949年10月至195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时期。
1.成立: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
巩固:(1)政治上:西藏和平解放;(2)军事上:抗美援朝;(3)经济上:土地改革。
【核心考点】1.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站”的含义:人民当家做主。
3.新中国成立的筹备会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巩固政权采取的措施有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
5.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6.1950—1953年,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作战,涌现出邱少云、黄继光等英雄人物,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7.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精神: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8.抗美援朝的意义: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9.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10.土地改革的意义:(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2)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3)巩固了人民政权。
(4)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恢复和发展。
(5)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人民政权的巩固》教学设计

《人民政权的巩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水平:理解新中国为巩固政权而实行的斗争,提升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的水平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土改实行的大体情况。
理解,建国之初整顿经济秩序,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对巩固人民政权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课前收集与本课相关的材料,进一步掌握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通过讲述抗美援朝的相关故事,增强材料组织水平和语言表达水平。
情感与价值观建国之初,人民政府整顿经济秩序,完成土地怅鞍些经济政策的实施,充分表达了人民政府关心国计民生的政权本色和改革落后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伟大实践。
抗美援朝的胜利,为国内经济建设争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而且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声望。
教学要点重点:土地改革的实行以及学习志愿军战士们表达出的精神。
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是建国初为巩固政权而实行的重要作用。
难点:如何理解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土地改革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教师要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实行分析,让学生对总是有一个深刻的理解。
教学设计建议:导入新课: 1949 年 10 月 1 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但是新生的国家这面临着一系列的严重问题,不法资本家还在兴风作浪,他们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在很多地区,广大农民的关心的土地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美帝国主义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它们的进攻威胁着新中国的安全。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了一系列巩固政权的斗争,粉碎了敌人的进攻,稳定了局势。
整顿经济秩序背景:引导学生回忆解放战争期间,工业破产,民族工业纷纷倒闭;农业调敝,灾民达 4000 万人之多;通贷膨胀物价飞涨,物资奇缺,市场供给紧张;旧社会留下的是一付烂摊子,所以,整顿好经济秩序成为当务之急。
措施:介绍措施时建议要注意以下两点:考虑初中生缺少相关的经济知识,所以,教师的授课应语言平实通达,举例浅近易懂,而且不必面面俱到。
提醒学生注意,人民政府的整顿措施是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双管齐下,对投机分子,先礼后兵,果断出击;对城市市民保证供给控制物价。
第2课_新中国政权的巩固_课件

第一学习主题
第2 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1950年10月~1952年底
公安部部长罗瑞卿作镇压反革命的动员报告
第一学习主题
第2 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1951年2月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
镇压与宽大相结合
首恶者必办 胁从者不问 立功者受奖
川东匪首黄云卿被人民解放军剿匪部队捕获
第一学习主题
第2 课
第一学习主题
第2 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第2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Biblioteka 第一学习主题第2 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中国人民站起来》,新中国诞生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新中国 面临帝国主义的颠覆和国内反革命势力的破坏,共产党领导 人民进行了巩固政权的斗争,粉碎了敌人的进攻,稳定了国 家形势,为国民经济恢复发展创造了安定的社会环境,有利 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A
B
材料一: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 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的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 材料二:它(抗美援朝战争)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 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①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野心 ——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
抗美援朝战争
3、结果: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4、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 5、意义: 1、目的:为了满足广大人民对土地的要求
土地改革运动
2、时间:1950.6——1952年底 3、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意义
1、时间:1950.10——1952年底
人民政权的巩固

整顿前
整顿后
二、抗美援朝
1、抗美援朝的原因 朝鲜是近邻和兄弟,唇亡齿寒
看图片 读课文 请回答
美国想以朝鲜为跳板,进一步侵略中国 2、抗美援朝战争起止时间是? 1950年10月——1953年7月
过程 结果
3、抗美援朝的结果与意义
3 讨 论 : 要 不 要 抗 美 援 朝
三、土地改革
1、法律依据: 2、根本任务: 3、开展时间:
第 2 课 人民政权的巩固
一、整顿经济秩序
2、人民政权整顿经济 秩序的措施有哪些?
1、为什么整顿经济秩序是建国之初 打击银元投机、平抑物价 的一项既复杂又十分紧迫的任务? (银元之战,米棉之战) 统一全国财政收支、
复杂性: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后, 党和政府还缺乏管理城市、管理经济的经验。
紧迫性:经济秩序混乱,既影响人民生活,又 物资调度和现金管理 防碍恢复生产,更有损人民政府的威信和政权基础。
邱少云在潜伏时, 为了保证战斗胜 利和部队的安全, 严守纪律,在烈火中 纹丝不动,直至壮烈牺牲。
返回
全国支援抗美援朝
踊 跃 报 名 参 加 志 愿 军
国内人民踊跃支援前 线,捐款飞机大炮,广大 青年学生还积极报名参加 志愿军,这是一 场轰轰 烈烈的伟大爱国运动。
全 国 捐 献 款
捐献款 可买飞机 55650亿元 3710架
一、我们因梦想而伟大,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大梦想家:在冬夜的火堆旁,在阴天的雨雾中,梦想着未来。有些人让梦想悄然绝灭,有些人则细心培育维护,直到它安然度过困境,迎来光明和希望,而光明和希望 总是降临在那些真心相信梦想一定会成真的人身上。——威尔逊
二、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才止;像种子在地下一样,一定要萌芽
新中国的成立和政权的巩固

彭德怀司令员在前线 跨过鸭绿江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祖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板门店---停战签字仪式
土地改革运动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进 行了几次土改?分别是什么时期?早 在什么时候解放区已进行土地改革? 土改的意义是什么?
赢得和平
1950年中美两国实力对照 中国 美国 钢产量 60万吨 8785万吨 2.6亿吨 3880亿度 300万 3.1万架 2400亿美元 1600美元 150亿美元 原油产量 20万吨 发电量 45亿度 军舰吨位 4万 军用飞机 60架 国民收入 150亿美元 人均收入 24美元 国防开支 10亿美元
(3)、理论准备: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和
《论人民民主专政》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时间:
1949年9月
地点:
北平
『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制定《共同纲领》(国名、国家性质、施政方针)
主 要 内 容
选举中央人民主席、副主席; 确定首都、国旗、国歌; 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1949年10月1日下午2点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 第一次全体会议国家领导人宣誓就职。任周恩来为政务 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三次 时期:1931年国共对峙时期 1941-1942年抗日战争时期 1947年解放战争时期 意义:是提高了农民生产和支前 的积极性,成为解放战争取得胜 利的一个可靠保证。
土地改革运动
范围: 新解放区
目的: 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巩固政权、发展生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实行。
采取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 结果: 1952年底,基本完成土改 彻底废除 意义: 农民地位
《人民政权的巩固》

精神文明建设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高公民道 德素质和文化素养。
04
人民政权的成就和影响
国家建设的发展
基础设施的完善
人民政权在国家建设方面取得了 显著成就,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 如公路、铁路、桥梁、港口等, 提高了国家整体运输能力和经济 发展水平。
意义
巩固人民政权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意 义。
02
人民政权的建立
解放战争的胜利
解放战争的胜利为人民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通过战争消灭了国民党反 动派在大陆的残余势力,实现了全国的基本统一。
解放战争的胜利为人民带来了和平与民主,结束了国民党的专制统治,使 人民得以当家作主。
平。
A
B
C
D
加强社会治理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和创 新社会治理,提高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现代化水平。
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 权利,提高政府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
未来展望和目标
实现全面小康
在未来几年中,人民政权将继续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推进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 建设,实现全面小康。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0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 着人民政权正式建立,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成为我国的根本政 治制度。
0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为制 定宪法和各项法律提供了平台 ,为人民行使民主权利提供了 保障。
0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促进 了各民族、各党派、各团体的 团结合作,为新中国建设提供 了强大动力。
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

6、彭德怀当年豪迈的说: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
只需在东方一个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
个国家的时代是一曲不复反了。下列哪一事实是
有力的证据( C 抗美援朝的胜利 )
Hale Waihona Puke A 抗日战争的胜利B
D
解放战争的胜利
香港澳门的回归
7、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000万吨,比1949 年增长26.9%。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土地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 B生产技术和 生产工具的提高和改进 C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 产环境改善 D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8、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运动取得的成果不包 括( )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巩固了人民政权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美国第七舰队在台湾海峡巡逻,干涉中国内政.
1950年10月1日,朝鲜党和政府领导人金日成、朴 宪永紧急致函毛泽东主席,请求中国出兵援助朝鲜。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毅然作出
的重大战略决策。
中国政府出兵朝鲜的原因:
①美国侵略朝鲜,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唇齿相 依,我们不能坐视弱小邻国受强国欺凌; ②美帝国主义采取了一系列扼杀新中国的举措, 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③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元(存在美国联邦银行的)。当时的黄金价格是
每盎司(两)35美元。以上三笔共值10.35亿美
元,相当于现在105.5亿美元。
紧迫性:经济秩序混乱,既影响人民生活, 又防碍恢复生产,更有损人民政府的威信 和政权基础。 艰难性: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后, 党和政府还缺乏管理城市、管理经济的经 验。
产品
20-30%
讨论:190% 、图中反映了什么现象? 70-80% 2、这样的土地占有情况会对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 展带来怎样不利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继光
邱少云
毛岸英
著名作家魏巍把他们誉为“最可爱的人”,他们身 上体现出中国人民志愿军什么样的精神?
舍生忘死、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抗美援朝: 时 间 :1950年10月—1953年7月; 军队名称 : 中国人民志愿军; 领导人 :彭德怀; 目的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英雄人物 :黄继光、邱少云、毛岸英 志愿军精神 :英勇顽强、不怕牺牲 著名战役 : 上甘岭战役; 结果 :中朝军队把美军赶到38线以南,
——《金日成致毛泽东的求援电报》节选
我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了二十多年, 记得有两件事毛主席很难下决心。 一件是1946年我们决定同国民党彻 底决裂,另一件就是1950年派志愿 军入朝作战。 —— 《胡乔木回忆毛泽东》
不出兵理由 1、中国历经战乱,刚刚取得一年的和 平,不应该在被拖入战争。
2、 中美两国实力悬殊,中国会伤亡惨重。
中国 国民收入 58亿美元 钢产量 60万吨 军用飞机 60架 坦克 360 辆 原子弹 0颗
美国 3760亿美元 8785万吨 3.1万架 1290辆 300颗
出兵理由
1、唇亡齿寒,美军为首的联军占
领朝鲜后向中国进军。如美军轰 炸丹东 2、美国为使台湾成为支援朝鲜战 争的军事基地,派第七舰队进入 台湾海峡,使中共无法解放台湾。 3、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应该支援 自己的友好邻邦。
不同的声音
1、抗美援朝发生在( B ) A、1950年6月 B、1950年10月 C、1951年6月 D、1951年10月
2、美国出兵朝鲜所打的旗号是( B ) A、 国部队 B 、联合国军 C、美国军队 D 、美英盟军
3、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英雄是( A、黄继光 A B、邱少云 C、刘伯承 D、彭德怀 )
1. 建国后,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 地所有制的法律文件是 ( )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宪法》 2. 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 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③建立 了土地公有制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 人(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9 陕西】下列对我国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有 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B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 C度土地改革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D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A
2、【09年广东】在我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时,农村发生 的变化是( ) A农民连同土地牲畜都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B农民的土地都属于人民公社所有 C农村实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0年 5月11 日~ 1953年 7月27 日)
彭德怀签字 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 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 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 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今天 的任何帝国主义的侵略都是 可以依靠人民的力量击败 的。 ——彭德怀
克拉克签字 我获得了一项不值得 羡慕的荣誉,那就是我成 了历史上签定没有胜利的 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 军司令官。我感到一种失 望和痛苦。 ——克拉克
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意义:
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得到了联合国授权,是在抗击 金日成的侵略、得到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支持, 有正义之师的名衔;新中国则是在联合国决议下背 上了好战、“红色流氓”的骂名,国际地位急剧降 低、名誉扫地!直到今天,中国还在品尝这颗苦果, 任何国家发展,国际社会都能理解;惟独只要中国 稍有发展,国际社会就一片“中国威胁论”的叫声, 严重影响到中国的发展环境 朝鲜战争前以三八线分界,之后还是以三八线分 界, 中国以牺牲近80万的伤亡的代价与美军7万多 伤亡打了个平局。 毛泽东本想借此提高威望进入联合国,但战争结 果是新中国遭到欧美西方国家的联合抵制而被推迟 了十几年。
D
3、【08年 聊城】下表为白城县岭下、胜利、建政三村阶 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各阶级变动的直接原 因是( )
年份 1948年 1953年 雇 农 83 3 贫农 197 74 中农 116 355 富 农 18 0 新富农 地 其 主 他 0 27 2 4 0 7
C
A《共同纲领》的颁布
B 新中国的成立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抗美援朝的胜利
整顿经济,稳定物价
银元之战:
米棉之战:
这场胜利不下于淮海战役——毛泽东
民众认为是奇迹
北朝鲜:金日成,朝鲜 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苏
N38°
美
韩国:李承晚, 大韩民国
在目前敌人趁着我们严重的危急,不予我 们时间,如果继续进攻三八线以北的地区,则 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克服此危机的。 因此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以特别的援助, 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极盼 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