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

合集下载

《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2014对标评价

《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2014对标评价
水泥混合材使用固体废物a
——
0.1
符合相应产品标准要求。
符合
一级
32
污染物产生指标
0.2
*二氧化硫产生量
kg/t
0.3
≤0.15
≤0.3
≤0.6
0.18
二级
33
*氮氧化物(以NO2计)产生量
kg/t
0.5
≤1.8
≤2.4
1.84
二级
34
*氟化物(以总氟计)产生量
kg/t
0.2
≤0.006
≤0.008
序号
一级指标
一级指标权重
二级指标
单位
二级指标权重
Ⅰ级基准值
Ⅱ级基准值
Ⅲ级基准值
企业现状
评价等级
1
生产工艺及装备指标
0.3
石灰石开采、破碎
开采工艺
——
0.15
采用自上而下分水平开采方式;中深孔微差爆破技术;采用自带或移动式空压机的穿孔设备或液压穿孔机、液压挖掘机、轮式或履带式装载机。
符合
二级
2
破碎
——
%
0.15
≥70
≥50
≥30
63
二级
28
窑灰、除尘器收下的粉尘回收利用率a
%
0.1
100
100
一级
29
矿山资源综合利用率
%
0.15
≥90
≥50
<50
98
一级
30
废污水处理及回用率a
%
0.1
设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100%回用。
设污水处理站,处理后部分达标排放。
设污水处理站,处理后部分达标排放。

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水泥行业是我国建筑材料行业中的重要一环,但其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污染。

为了指导水泥行业进行清洁生产,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从能源利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四个方面来介绍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一、能源利用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煤矿、天然气和燃油等能源的消耗占企业成本的很大一部分,同时也会带来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

因此,在评价水泥行业的清洁生产时,应考虑如下指标:1.总能耗:单位产量水泥的能源消耗量;2.煤矿消耗量:水泥生产中使用的煤矿消耗量;3.天然气消耗量:水泥生产中使用的天然气消耗量;4.燃油消耗量:水泥生产中使用的燃油消耗量;5.二氧化碳排放: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二、资源利用水泥生产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如石灰石、粘土和煤矸石等。

为了节约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应综合考虑如下指标:1.石灰石消耗量:生产一吨水泥所需要的石灰石数量;2.粘土消耗量:生产一吨水泥所需要的粘土数量;3.煤矸石消耗量:生产一吨水泥所需要的煤矸石数量;4.回收率:水泥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

三、环境保护水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在评价水泥行业的清洁生产时,应考虑如下指标:1.废气排放:企业生产过程中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的排放浓度;2.废水排放:企业生产过程中向水体排放的污染物的排放浓度;3.固体废物产生: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的产生量;4.排污标准达标率:企业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的排放均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四、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中还应考虑水泥行业的经济效益,以保证清洁生产的可持续性。

如下指标可以用于评价水泥行业的经济效益:1.能源消耗成本: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能源所花费的成本;2.原材料消耗成本:企业购买原材料所花费的成本;3.废物处理成本:企业处理固体废物、废气和废水所花费的成本;4.净利润:企业通过销售水泥产品所获得的净收入。

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G B 厂 I ' 2 4 0 0 l环境 管理 体 系要求 及 使用 指南 G B 厂 r 2 4 8 5 1建 筑材 料行 业能 源计 量器具 配 备 和管理 要求 G B / T 2 6 2 8 1水 泥 回转 窑 热平衡 、 热效率、 综 合 能耗计 算方 法
・ 盎材
一 一
3 术 语 和 定 义
3 . 1 生 产工 艺及 装备指 标
指 对产 品生 产 中采 用 的生产 工艺 和装备 的种 类 、 自动化 水平 、 生产 规模 等方 面 的指标 。 3 . 2 资源 能源 消耗指标
指 在正 常 的 工况 条件 下 , 生 产单 位 产 品所 需 的新 鲜水 量 、 能耗 和 物耗 , 以及 水 、 能 源和 物料 利 用 的效 率、 重 复利用 率等 反映 资源 能源利 用效 率 的指标 。
水 泥 行 业 清 洁生 产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国 家发 展 改 革委 环 境 保 护 部 工 业和 信 息化 部
2 0 1 4年 第3号 公 告
0 前 言
为 贯彻 《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环境 保 护法 》 和《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清 洁 生产促 进 法》 , 指 导 和推 动水 泥企 业依 法实 施 清洁生 产 , 提高 资 源利用 率 , 减少 和避 免污 染 物 的产 生 , 保护 和改 善环境 , 制 定水 泥行业 清洁 生产评 价指 标体 系 ( 以下 简称 “ 指 标体 系 ” ) 。 本 指标体 系依 据综 合 评价 所得 分值 将 清洁 生产 等级划 分 为三级 , I级为 国际 清洁生 产领 先水 平 ; Ⅱ级 为 国 内清洁生 产先 进水 平 ; Ⅲ级 为 国 内清洁 生产 基本 水平 。随 着技术 的不断进 步 和发展 , 本评 价指 标体 系 将适 时 修订 。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首先,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资源利用效率指标。

这包括了原材料利用率、能源利用率、水资源利用率等指标,用来衡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效率。

资源利utilization率是衡量清洁生产水平的重要标志,高资源利用率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也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环境污染物排放指标也是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了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水污染物排放量、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等指标,用来衡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是清洁生产的核心目标之一。

此外,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还应包括了社会责任指标。

这包括了企业对员工的关爱程度、对社区的贡献程度以及对消费者的安全保障等指标,用来衡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社会责任感。

最后,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还应包括了经济效益指标。

这包括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力等指标,用来衡量企业在实施清洁生产措施后的经济效益。

因此,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全面而系统地考量资源利用效率、环境污染物排放、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等多个方面。

只有通过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清洁生产的水平,促进企业不断提升清洁生产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工具,它旨在评估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对资源的利用、环境污染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表现,并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能够为企业提供改进的方向,还能够帮助政府和监管部门监督企业的生产活动,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在资源利用效率指标方面,企业的原材料利用率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该指标可以通过比较企业的用料量和产出量来评估企业的原材料利用效率。

另外,企业的能源利用率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可以通过比较企业的用能量和产出量来评估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

水资源利用率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可以通过比较企业的用水量和产出量来评估企业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优化资源利用效率不仅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还能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目标。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资讯l数读.热语BlM(建筑信息模型)1000户今后5年改造棚户区6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加快棚户区改造是新型城镇化工程之一会议决定.今5月23日,中国建筑标准设计寿命周期信息共享。

研究院与Bentley软件公司在京签据悉,北京阜外医院改扩建和署战略合作备忘录,藉此共同推动北航南区科技楼两个大型公建将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率先“试水”BIM技术。

据介绍,北后5年再改造城市和国有工矿、林区、垦区的各类棚户区1000万户,IM技术应用主要ling,简称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航南区科技楼B侧重于机电专业,实现专业深化设术在中国建筑建设领域的发展。

BIM技术是以建筑工程项目计、三维碰撞检查、模拟施工、施工现场布置与调整、设计变更、分项工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基础,建立建筑模型,通过数字信息程及特殊过程施工控制等功能。

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相关标准还未出台、缺乏相应息,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的软件接口和应用人才,是我围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是实BIM技术开发应用面临的主要困现虚拟现实的绝佳手段,可以提前难。

为了推动BIM技术的发展,发现并解决设计中的遗漏和错误,2011年住建部印发的((2011 ̄2015其中2013年改造304万户预计撬动3000亿投资市场.并带动水泥、玻璃、墙体材料等建材行业。

4000亿平方米每年新建智能建筑6月3日.《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报告(2013-2018)》发布,这是能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提出,我国智能建筑行业第一份发展报直观反映施工过程和施工质量,告《报告》指出,目前投向智能建筑够降低成本、缩短工期。

业界将“十二五”期间基本实现建筑企业BIM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完成算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此后正式启工程领域的投资额约占我国建筑完成规划、设计、施动了一系列BIM国家标准的编制总投资额的5%~10%.我国每年约量等单项任务,工等阶段的信息共享,实现建筑全工作。

《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
0.04
建立原料、燃料质检制度和原料、燃料消耗定额管理制度,安装计量装置或仪表,对能耗、物料消耗及水耗进行严格定量考核。
47
节能管理a
——
0.05
实施低温余热发电、高压变频、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等;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设置三级能源计量系统。
48
排污口规范化管理a
——
0.05
排污口设置符合《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技术要求(试行)》相关要求。
设置和人员配
备a
——
0.03
设有清洁生产管理部门和配备专职管理人员。
43
岗位培训a
——
0.02
所有岗位进行定期培训。
44
清洁生产管理制度a
%
0.02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45
环保设施稳定运转率a
%
0.07
净化处理装置与对应的生产设备同步运转率100%,确保颗粒物等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
46
原料、燃料消耗及质检a
2
破碎
——
0.05
单段破碎系统
二段破碎系统
3
水泥生产
工艺
——
0.08
新型干法工艺
4
规模
单线水泥熟料生产
t/d
0.15
≥4000
2000~4000
≥1500
水泥粉磨站a
万t/a
≥100
≥60
≥30
5
*装备
生料粉磨系统
——
0.08
立式磨或辊压机终粉磨系统
磨机直径≥4.6m 圈流球磨机
磨机直径
≥3.0m
6
9
水泥散装能力a
%
0.05

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G B 1 7 5 通 用 硅 酸 盐 水 泥
业依 法实 施清 洁生 产 ,提高 资源 利用 率 ,减少和 避 免 注 明 日期 的引用 文件 ,其 有效版 本适 用于 指标 体 系 。
生产 评价指 标体 系 ( 以下简称 “ 指标 体系 ”)。
本 指 标 体 系依 据 综 合 评 价所 得 分 值 将 清 洁 生 产 等级 划分 为三 级 , I 级 为 国际清 洁生产 领 先水平 ; I I 级为 国 内清 洁 生产 先进 水平 ;I I I 级为 国 内清 洁 生产 基 本 水 平 。随着 技术 的不 断进 步和 发展 ,本评 价指 标 体 系将 适 时修订 。 本 指 标 体 系起 草 单位 :中材 地 质 工 程 勘 查 研 究 院有 限公 司 、中 国环 境科 学研 究 院、 中国水泥 协会 。 本 指 标 体 系 由国 家发 展 和 改 革 委 员会 、环 境 保 护部 会 同工业和 信息 化部 联合 发布 。 护部 会 同工业和 信息 化部 负责 解释 。 本指标 体 系 自 2 0 1 4年 4月 1曰起 施行 。
《 建材 工 业 “ 十 二 五 ” 发展 规 划 》 工 业 和 信 息
( 熟 料 )生产 企业 、水 泥粉 磨站 的清 洁生 产审 核 、清 化 部 2 0 1 1年 1 1 月 1 8日 《 水 泥 行 业 准 入 条 件 》 工 业 和 信 息 化 部 公 告
生产 绩效 公告 制度 , 也适用 于水 泥行业 环 境影 响评价 、 [ 2 0 1 0 ]第 1 2 7号 《 水 泥 工 业污 染 防治 技 术 政 策 》环 境保 护 部 公 告 2 0 1 3年 第 3 1 号
3 0 —
C e m e n t Gr i n d i n g A i d

《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对标评价

《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对标评价

《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对标评价水泥行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产业,也是重要的污染源之一、为了促进水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制定和实施清洁生产措施是必要的。

《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一个评价水泥企业清洁生产水平的工具,下面将对其进行对标评价。

一、《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1.生产能力和产量指标:包括水泥年产能、水泥年产量、熟料比能耗等指标。

这些指标反映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

2.原材料使用效率指标:包括熟料配比、燃料配比、矿石使用强度等指标。

这些指标反映了企业对原材料的有效利用程度。

3.能源消耗指标:包括单位熟料能耗、单位水泥能耗、单位产值能耗等指标。

这些指标反映了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水平。

4.产出物指标:包括单位熟料排放、单位水泥排放、单位产值排放等指标。

这些指标反映了企业的排放水平和环境影响。

5.固体废弃物和废水处理指标:包括单位产量废弃物排放、废水排放浓度等指标。

这些指标反映了企业的废物处理效率和环境管理水平。

二、对标评价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数据收集和分析:收集和整理企业的相关数据,包括生产能力、产量、能耗、排放等指标。

并根据《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

2.对标指标的设定:根据《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设定评价指标的目标值和评价等级。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对标的范围和侧重点。

3.对标评估和排名:根据实际情况,对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进行评估和排名。

可以采用得分法或加权法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结果可以作为企业改进清洁生产水平的依据。

三、根据《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为水泥企业提供以下几方面的指导:1.资源利用和能源消耗的优化:通过熟料配比、燃料配比等指标的优化,提高原材料的利用效率和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2.减少排放和降低污染物浓度:通过减少废物排放、降低排放浓度等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企业的环保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破碎
——
0.05
单段破碎系统
二段破碎系统
3
水泥生产
工艺
——
0.08
新型干法工艺
4
规模
单线水泥熟料生产
t/d
0.15
≥4000
2000~4000
≥1500
水泥粉磨站a
万t/a
≥100
≥60
≥30
5
*装备
生料粉磨系统
——
0.08
立式磨或辊压机终粉磨系统
磨机直径≥4.6m圈流球磨机
磨机直径
≥3.0m
6
煤粉制备系统
15
焚烧固体废弃物控制
——
0.02
利用水泥生产设施处置固体废弃物,应根据废物性质,按照GB50634和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相关环境保护技术规范等要求,采取相关措施,并做好污染物监测工作,防范环境风险。
16
资源能源消耗指标
0.2
*单位熟料新鲜水用量
t/t
0.15
≤0.3
≤0.5
≤0.75
17
*可比熟料综合煤耗(折标煤)
备a
——
0.03
设有清洁生产管理部门和配备专职管理人员。
43
岗位培训a
——
0.02理制度a
%
0.02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45
环保设施稳定运转率a
%
0.07
净化处理装置与对应的生产设备同步运转率100%,确保颗粒物等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
46
原料、燃料消耗及质检a
设污水处理站,处理后部分达标排放。
31
水泥混合材使用固体废物a
——
0.1
符合相应产品标准要求。
32
污染物产生指标
0.2
*二氧化硫产生量
kg/t
0.3
≤0.15
≤0.3
≤0.6
33
*氮氧化物(以NO2计)产生量
kg/t
0.5
≤1.8
≤2.4
34
*氟化物(以总氟计)产生量
kg/t
0.2
≤0.006
≤0.008
37
*放射性
——
0.2
天然放射性比活度的内、外照射指数应满足GB6566标准要求。
38
清洁生产管理指标
0.1
法律法规a
*环境法律法规标准执行情况
——
0.15
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法律、法规,污染物排放应达到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管理要求。
39
*环评制度、“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
——
0.15
kgce/t
0.17
≤103
≤108
≤112
18
*可比熟料综合能耗(折标煤)
kgce/t
0.17
≤110
≤115
≤120
19
*水泥(熟料)生产企业可比水泥综合能耗(折标煤)b
kgce/t
0.17
≤88
≤93
≤98
20
*水泥粉磨站可比水泥综合能耗(折标煤)a
kgce/t
≤7
≤7.5
≤8
21
*可比熟料综合电耗
49
生态修复
——
0.07
具有完整的生态修复计划,生态修复管理纳入日常生产管理。在开采形成最终边坡后,破坏土地生态修复达到85%以上。
具有完整的生态修复计划,生态修复管理纳入日常生产管理。在开采形成最终边坡后,破坏土地生态修复达到75%以上。
50
环境应急预案有效
——
0.06
编制系统的环境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环境应急演练。
12
脱硝设施
——
0.04
采用适宜的脱硝设施,确保氮氧化物达标排放。
13
自动监控设备
——
0.04
水泥窑及窑磨一体机排气筒安装烟气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自动监控,冷却机排气筒安装烟气颗粒物自动监控设备,并经环境保护部门检查合格、正常运行。
14
噪声防治措施a
——
0.02
鼓励采用低噪声设备,并对设备或生产车间采取隔声、吸声、消声、隔振等措施,降低噪声排放。宜通过合理的生产布局、建(构)筑物阻隔、绿化等方法减少对外界噪声敏感目标的影响。
%
0.02
≥30
≥20
<20
26
*循环水利用率a
%
0.15
≥95
≥90
≥85
27
*窑系统废气余热利用率
%
0.15
≥70
≥50
≥30
28
窑灰、除尘器收下的粉尘回收利用率a
%
0.1
100
29
矿山资源综合利用率
%
0.15
≥90
≥50
<50
30
废污水处理及回用率a
%
0.1
设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100%回用。
值增减1.2kg/t、准入值1.15 kg/t、先进值1.0 kg/t;
4、标注*的指标项为限定性指标;
5、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的企业,在上述评分的基础上加3分,再进行清洁生产水平评价。
——
0.04
建立原料、燃料质检制度和原料、燃料消耗定额管理制度,安装计量装置或仪表,对能耗、物料消耗及水耗进行严格定量考核。
47
节能管理a
——
0.05
实施低温余热发电、高压变频、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等;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设置三级能源计量系统。
48
排污口规范化管理a
——
0.05
排污口设置符合《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技术要求(试行)》相关要求。
9
水泥散装能力a
%
0.05
≥70
≥50
10
*环保设施
气体收集系统和净化处理装置a
——
0.06
按HJ 434和GB 4915,对产生大气污染物的生产工艺和装置必须设立局部或整体气体收集系统和净化处理装置,达标排放。
11
无组织排放控制a
——
0.05
物料处理、输送、装卸、储存等逸散粉尘的设备和作业场所均应采取控制措施,采用密闭、覆盖、减少物料落差或负压操作等措施,防止粉尘逸出,或负压收集含尘气体净化处理后排放。通过合理工艺布置、厂内密闭输送、路面硬化、清扫洒水等措施减少道路交通扬尘,确保无组织排放限值符合GB4915要求。
建设项目环评、“三同时”制度执行率达到100%。
40
*产业政策执行情况a
——
0.15
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产业政策,不使用国家和地方明令淘汰或禁止的落后工艺和装备。
41
清洁生产审核制度的执行情况a
——
0.10
按照《清洁生产促进法》和《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要求开展了审核。
42
生产过程控制
清洁生产部门
设置和人员配
≤0.01
35
产品特征指标
0.1
*产品合格率a
%
0.5
水泥、熟料产品质量应符合GB175、GB 13590、GB/T21372、JC600和《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的有关要求,产品出厂合格率达到100%。
36
产品环保质量
——
0.3
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生产的水泥产品中污染物含量应满足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相关污染控制标准要求。
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自评表
序号
一级指标
一级指标权重
二级指标
单位
二级指标权重
Ⅰ级基准值
Ⅱ级基准值
Ⅲ级基准值
企业现状
自评得分
1
生产工艺及装备指标
0.3
石灰石开采、破碎
开采工艺
——
0.15
采用自上而下分水平开采方式;中深孔微差爆破技术;采用自带或移动式空压机的穿孔设备或液压穿孔机、液压挖掘机、轮式或履带式装载机。
51
环境信息公开a
——
0.02
按照《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第十九条要求公开环境信息。
52
——
0.02
按照《企业环境报告书编制导则》(HJ 617)编写企业环境报告书。
注:1、水泥(熟料)生产企业不涉及的指标项以满分计;
2、水泥粉磨站仅对标注a的指标项进行评分;
3、标注b的指标项:如果水泥中熟料占比超过或低于75%,每增减1%,可比水泥综合能耗按照GB16780《水泥单位产品能耗消耗限额》进行增减,限定
——
0.08
立式磨或风扫磨
7
水泥粉磨系统(含粉磨站a)
——
0.08
磨机直径≥4.2m辊压机与球磨机组合的粉磨系统或立式磨
磨机直径≥3.8m,辊压机与球磨机组合的粉磨系统或带高效选粉机的圈流球磨机
磨机直径≥3m,圈流球磨机或高细磨
8
生产过程控制水平a
——
0.05
采用现场总线或DCS或PLC控制系统、生料质量控制系统、生产管理信息分析系统。
kW•h/t
0.17
≤56
≤60
≤64
22
*可比水泥综合电耗
水泥(熟料)生产企业
kW•h/t
0.17
≤85
≤88
≤90
水泥粉磨站a
kW•h/t
≤32
≤36
≤40
23
资源综合利用指标
0.1
生料配料中使用工业废弃物
%
0.1
≥10
≥5
≥2
24
使用可燃废弃物燃料替代率
%
0.13
≥10
≥5
<5
25
低品位煤利用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