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1课时 地球形状与气候 地球运动与气候)习题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课件(共72张PPT)

晚上好, 畅畅
纽约 北京
同一时刻,互致问候时 为什么会有时间差异?
(1)、时差的产生
地球的自转
同一纬线上东边 总是先看到日出, 先到达正午
地方时
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地方时产生的原因: 地球自转 地方时的变化规律:
东边的时刻总是比西边早(来到) 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示意图
夏至
北半球
秋分 春分 春分
北回归线
南半球
冬至
南回归线
北半球昼 最长夜最 短,北极 圈以内出 现极昼
北半球 昼渐长 夜渐短
全球昼夜 平分
北半球 昼渐长 夜渐短
北半球昼渐 短夜渐长
全球昼夜 平分 北半球昼渐 短夜渐长
北半球昼 最短夜最 长,北极 圈以内出 现极夜
夜① 长二 短分 变二 化至 日 与 昼
南纬23.5度 南纬66.5度
地球五带的划分
65.5°N
23.5°N
0°赤道
23.5°S
65.5°S
热 带,欧洲大部分 练习1、在地球的五带中,非洲大部分位于 ____ 北温 带,七大洲中主要位于南寒带的是_____ 南极 洲。 位于____
2、在地球上的五带中,你居住的地方属于哪个带?哪里 有太阳直射吗?哪个季节昼长夜短?
四季 变化
北半球的春、夏、秋、冬分别是哪几个月? 南半球呢?
春
北 3、4、5 半 月 球 南 9、10、 半 11月 球
夏
秋
冬
6、7、8月 9、10、11 12月和次年的1、 月 2月 12月和次 年的1、2 月 3、4、5月 6、7、8月
人们根据地面的受热状况的差别来划 分五带。
初中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复习课件

海拔与气温
点击
•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下降,海拔 每上升100米,气温约降低0.6℃
世界气温的分布
最炎热的大陆? 非洲
除南极洲外,寒冷 区域最大的洲是?
亚洲
气温的差异是造成自然景观和我们生存环境 差异的主要因素。
最寒冷的大陆?
南极洲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1、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 降低 ——纬度位置 2、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海陆位置 (北半球7月,陆地气温 高于同纬度海洋气温) 3、同纬度的陆地,海拔越高气温越 低 。——海拔
50 40 30 20 10 0
700
600
500
400
300
-10
200
-20
100
-3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
罗马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6.地中海气候 西岸型气候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分布地区
特点
亚热带季风气候
回归线附近
夏雨型
大陆东岸
夏季高温多雨,冬 季低温少雨,最冷 月均温0℃以上。
气温(ºC)
5.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毫米)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
杰克逊维尔(美国)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5.亚热带季风气候 东岸型气候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气温(ºC)
6.地中海气候 降水(毫米) 800
霜冻
晴天,可以
不适于插秧。 进行体育活
动。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图 4-3-1
三、海陆分布与气候 低些 1.纬度相同的地方,在夏季,海洋上气温__________,陆
高些 地上气温__________。在冬季则相反。
2.在中纬度地区,海洋和陆地地区月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的 不相同 月份一般__________。 四、地形地势与气候 1.山脉对太阳辐射的屏障作用,使得山地阴坡和阳坡的 冷暖 干湿 __________、__________状况都产生很大差异,自然景观也随
春分日 A 3月21日
夏至日 B 6月22日 秋分日 冬至日 12月22日 D C
9月23日
观察与思考:各地昼夜长短相等吗? 春分和秋分 夏至
66.5°N 北极圈
冬至
66.5°S
南极圈
太阳直 射点 日期 昼夜 长短
赤道 3.21或9.23 全球昼夜 平分
北回归线 6.22 北半球 昼长夜短
南回归线 12.22 北半球 昼短夜长
高 小 区__________,风速比郊区__________,上升气流显著,雾和
低云增多。
学习目标: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三.海陆分布与气候
四.地形地势与气候 五.人类活动与气候
地球形状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温 降水
(太阳辐射)
地球的运动 (大气环流)
海陆分布 地形地势 (地面状况)
地球的自转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 旋转 地轴 绕转的中 心 方向 自西向东 周期 24小时 概念
地球的公转
地球绕太阳的 运动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产生的现 产生昼夜交替、时 季节变化、五带 象 差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地球的倾斜
地球的倾斜角度
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面倾斜23.5度,这导致不同季节不同地区的太阳照射角 度发生变化,影响气温分布和季节变化。
地球的进动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由于进动现象,地球公转轨道面相对于恒星背景呈周期性变 化,这导致不同年份的气候变化略有差异。
02
地球的运动和气候
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的定义
地球的赤道半径
地球的赤道半径为6371千米,这使得地球在赤道处接收到的 太阳辐射量较大,导致热带气候的形成。
地球的表面特征
大陆和海洋
地球表面分为大陆和海洋,海洋对地球气候有显著影响。海洋比热容较大, 能够吸收和释放大量热量,对调节全球气温具有重要作用。
高山和峡谷
高山和峡谷等地形特征对气流和降水分布产生影响。高山阻挡气流,导致迎 风坡和背风坡的气候差异;峡谷则可形成地形雨。
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农业和粮食安全
气候变化影响农作物生长周期、产量和品质,进而影响全球粮食 安全。
人类健康
气候变暖可能导致疾病传播范围扩大,如蚊虫传播的疾病,同时 高温和干旱也可能引发城市热浪等健康问题。
社会经济
气候变化对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影响,如对基础设施、能源 消耗、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压力。
对经济的影响
地球表面的水分循环是指水从陆地和海洋表面蒸发、升腾到大气中,然后以降水 形式返回地球表面的过程。这个过程受到地球表面的温度、湿度、风力等因素的 影响。
水循环对气候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大量降水可以导致洪水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的发生,而降水不足则会导致干旱和缺水等问题。
05
气候变化的影响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春分和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出现春、秋分。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三节 影响气候主要因素(共44张PPT)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黑夜
白昼
晨昏线:晨线---黑夜向白天过渡;昏线—白天向黑夜过渡。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地球的自转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
2、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一天
;
3、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 逆时针方向; 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成 顺时针 方向;
二.地球的运动 与气候 2、地球的公转
①地球公转时是直着身子,还是斜着身子转? 地球公转时斜着身子转。 ②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是多少? 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是66.50。
二分二至日
学习注意点:
1、节气名称:二分 二至? 2、日期/时间 3、直射纬线 4、昼夜情况描述 5、如何判断
由于地球是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使得太阳有时直射南半球,有时直 射北半球,有时直射赤道。总的来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移动。
4、地球自转产生 昼夜交替现、象太。阳东升西落、时差
地球自转
概念
旋转中心 方向 周期
产生的现象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 地轴
自西向东 一天 产生昼夜更替、时差等
探究:如何在自转的侧视图、俯视图中分清方向,画出自转自转方向。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1、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对气候的影响:产生_昼__夜__交__替__现象,影响 一个地方太阳辐射的强度,导致天气的变化。
第1课时 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地球的自传对气候的影响 地球的公转对气候的影响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简称太阳高度)。 太阳光线垂直(90°)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 辐射最强;太阳斜射的地方,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弱。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课件 湘教版

9月23日 秋分
23.5°N 北直射点的移动
观察与思考:三幅图中各地昼夜长短相等吗?
66.5°N
北极圈
66.5°S
南极圈
太阳直 射点
赤道
北回归线
日期 3、21或9、23 6、22
南回归线 12、22
昼夜 长短
全球 昼夜平分
北半球 昼长夜短
北半球 昼短夜长
春分
选择
1、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人们将这一天称为( C )
A、冬至
B、春分
C、夏至
D、秋分
2、下列四个时间段中,长沙市白昼较长的是( B )
A、春节
B、暑假
C、中秋节
D、寒假
3、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往往蕴含了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中,
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A )
A、长沙的小明半夜从床上爬起来看欧洲杯足球赛现场直播 B、长沙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 C、海南岛进入春耕时节,黑龙江还是一片冰天雪地 D、正午时,某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在不同季节长短不同
探究创新
2012年5月21日早晨,福州的天空中出现了瑰丽的日环食。 读下图,回答1、2两题。
1、出现日环食当天最接近的节气是( B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2、当天,福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C) A.昼夜等长 B.昼短夜长 C.昼长夜短 D.出现极夜
读下图,完成3、4题。
★
C 2、北半球的人们将这一天称为( )
气候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的差 异所引起的。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__地__球_形__状___、 _地_球__运__动__、 _海__陆__分__布__、 _地__表__起_伏___ 和 人类活动等。
湘教版七上地理: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一课时)(教案)

《影响天气的主要要素》第一课时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1)学会剖析地球形状对天气的影响,球体的形状使地球各个纬度获取的太阳辐射不同样,进而产生对天气的影响(2)学会剖析地球的运动对天气随和候的影响。
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日夜交替,使一天中的天气发生变化;地球的公转使地球产生了日夜长短的变化,太阳高度的不同,使各地获取的太阳热量不同,使得地球中纬度地带产生了四时的更替,寒带产生了极昼极夜现象,热带产生了太阳直射现象,也有了地球五带的区分。
2.过程与方法(1)经过联合生活实质,引起学生思虑为何不同地方的太阳辐射会不同样,经过剖析得出是地球的球体形状所致。
(2)经过观看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画,剖析得出地球自传会影响一天内的天气变化;公转产生了日夜长短的变化、四时更替及地球上五带的产生,进而对天气产生影响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懂得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生活实用的地理,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说生活中见到的一些现象。
【教课要点】学会剖析地球的形状和地球的运动对天气的影响。
【教课难点】地球的运动对天气的影响【教课方法】读图、察看、剖析、比较、多媒体协助【教课课时】2课时【教课过程】一、情境导入展现图片:第一幅: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第二幅: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第三幅:一山有四时,十里不同天发问:为何会有这样的天气差别?天气都受哪些要素的影响呢?过渡: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影响天气的主要要素。
(一)地球的形状与天气出示生活中的地理现象1.清晨与正午比较,正午热2.夏天与冬天比较,夏天热3.赤道与两极比较,赤道热发问:这是为何呢?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下边的学习。
手电筒模拟太阳光的直射与斜射察看:同一束光芒分布的面积有亮度有何不同?(学生察看后回答以下问题)明确:斜射:光芒分布面积大,亮度小直射:光芒分布面积小,亮度大。
展现图片:发问:太阳光芒与地平面的夹角称为何?(学生回答:太阳高度)发问:两幅图的太阳高度有何不同?太阳高度的不同致使光芒散射的面积和接受太阳光热有何不同(学生读图剖析回答以下问题)明确:太阳高度小,面积大,单位面积获取光热少;太阳高度大,面积小,单位面积获取光热多。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1课时)示范教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太阳直射与斜射下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分析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2.了解地球运动造成的地球表面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差异。
3.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点和各自产生的地理现象。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知道纬度高低导致的气温差异。
2.知道地球运动的基本情况。
3.理解公转产生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所带来的四季变化及昼夜长短变化。
【教学难点】公转产生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所带来的四季变化及昼夜长短变化。
教学过程【课程引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为什么有的地方冰天雪地,有的地方四季如春?为什么树木会落叶?为什么会有四季的轮转?(过渡)不同的地区,气候是有差异的,今天我们将学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板书)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新课学习】世界上各地气候之所以千差万别,主要是由太阳辐射的差异导致的,这是气候的根本影响因素。
而地球形状、地球运动、海陆分布以及地表的起伏和人类活动通过影响太阳辐射,从而对气候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过渡)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地球形状和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板书)1.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并且太阳的体积非常巨大,因此,从太阳到地球的光线可以近乎看成是平行的。
如果,地球的表面是平坦的,平行的太阳光线到达地球时的高度角就是相同的,那么地表上各个地区所得到的太阳光热是相同的。
世界上也就没有炎热地区和寒冷地区之分了。
(过渡)那么,地球表面是平坦的吗?地球上所有地区得到的热量都是相同的吗?生:不是!地球时一个不规则的球体!地球时一个球体,平行的太阳光线到达地球表面时,不同纬度的太阳高度角是不一样的,据此完成:活动1:观察ABC点的太阳高度角,比较它们得到的太阳光热情况。
生1:图中太阳高度角∠A大于∠B大于∠C生2:得到的太阳光热由多到少依次是:ABC师:两位同学回答得非常正确。
不理解的同学可以结合我们一天中,太阳的高度和气温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