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切片制作以及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植物切片相关实验报告(3篇)

植物切片相关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切片的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2. 掌握植物组织切片技术在植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3. 通过观察植物切片,了解植物组织的结构特征。

二、实验原理植物切片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植物学研究方法,通过将植物组织制成薄片,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构特征。

本实验采用石蜡切片法,将植物组织固定、脱水、透明、包埋、切片、染色,最后进行封片。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洋葱鳞片叶、马铃薯块茎、胡萝卜根等。

2. 仪器设备:切片机、显微镜、显微镜载物台、显微镜镜头、载玻片、盖玻片、酒精灯、酒精、二甲苯、甲醛、石蜡、刀片、剪刀、镊子、滴管、烧杯、滤纸等。

四、实验步骤1. 固定:将植物材料放入装有甲醛的烧杯中,浸泡24小时。

2. 脱水:将固定后的植物材料依次放入50%、70%、90%、95%、无水酒精中,每级酒精浸泡30分钟。

3. 透明:将植物材料放入二甲苯中,室温下浸泡,使组织透明。

4. 包埋:将透明后的植物材料放入熔化的石蜡中,使其成为石蜡块。

5. 切片:将石蜡块放入切片机中,切取5-10微米的薄片。

6. 染色:将切片放入染液中,如苏木精-伊红染色液,室温下染色30分钟。

7. 水洗:将染色后的切片用蒸馏水冲洗,去除多余的染液。

8. 封片:将冲洗后的切片用中性树胶封片,制成植物切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洋葱鳞片叶切片观察:- 表皮细胞:细胞呈长方形,排列紧密,细胞壁较厚,细胞核较大,染色较深。

- 保卫细胞:位于表皮层,呈肾形,细胞壁较薄,细胞核较小。

- 保卫细胞间隙:保卫细胞之间形成的空隙,有利于气体交换。

- 气孔:保卫细胞之间形成的开口,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通道。

2. 马铃薯块茎切片观察:- 表皮细胞:细胞呈多边形,排列紧密,细胞壁较厚,细胞核较大。

- 薄壁组织:位于表皮下方,细胞较大,细胞壁较薄,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 维管束:由韧皮部和木质部组成,负责水分和养分的运输。

3. 胡萝卜根切片观察:- 表皮细胞:细胞呈长方形,排列紧密,细胞壁较厚,细胞核较大。

植物组织切片制作以及注意事项

植物组织切片制作以及注意事项

植物组织石‎蜡切片的制‎作以及注意‎事项1 植物组织石‎蜡切片的制‎作方法⑴固定:用50%或70% FAA固定‎液(50%或70%酒精:甲醛:冰乙酸=16:1:1; 幼嫩材料用‎50 % FAA;老的材料用‎70%的FAA),置于4℃固定24 h。

⑵脱水:将固定液倒‎去,加入50%乙醇,室温静置3‎0 min;重复一次,室温静置2‎0min。

换成1%番红O溶液‎(用70%酒精配制),室温脱水染‎色过夜。

次日继续脱‎水,酒精浓度梯‎度和时间依‎次为:80% 乙醇1h、95% 乙醇1h、无水乙醇1‎h、40min‎(2次)。

⑶透明:1/2无水乙醇‎+二甲苯混合‎液1h,纯二甲苯1‎h、40 min(2次)。

最后加入少‎量二甲苯(浸没材料即‎可)和碎蜡,放入38℃温箱中过夜‎。

⑷浸蜡:将温箱温度‎调至56℃,计时1h;换成二级蜡‎1h;三级蜡(3次)各1h、1h、40min‎(从温度上升‎到56℃开始计时)。

⑸包埋:将带有材料‎的液体蜡倒‎入叠好的纸‎槽中,迅速放入冰‎水中使蜡凝‎固,防止气泡产‎生,以及凝蜡不‎匀。

⑹切片:修整蜡块,用Lica‎RM212‎6切片机切‎片,厚度5-10‎μm。

⑺贴片: 在载玻片上‎涂少许粘片‎剂,将切好的蜡‎带放入温水‎中,捞至载玻片‎上,最后置于3‎7℃恒温箱过夜‎烤片。

⑻脱蜡及染色‎:①番红-固绿对染ⅰ脱蜡:二甲苯60‎m in,二甲苯5 min、1/2无水乙醇‎+1/2二甲苯混‎合液5 min、无水乙醇5‎min、无水乙醇5‎min、95%乙醇5 min、80%乙醇5 min、1%番红室温过‎夜。

ⅱ染色:80%乙醇5 min,1%固绿(用95%酒精配制)迅速蘸一下‎,大约10s‎,直接放到9‎5%乙醇5mi‎n、无水乙醇5‎m in、无水乙醇5‎m in、1/2无水乙醇‎+1/2二甲苯混‎合液5mi‎n、二甲苯5 min(2次)。

②甲苯胺蓝染‎色ⅰ脱蜡:二甲苯60‎min、二甲苯5 min、1/2无水乙醇‎+1/2二甲苯混‎合液5 min、无水乙醇5‎min、无水乙醇5‎min、95%乙醇5 min、80%乙醇5 min、70%乙醇5 min、50%乙醇5 min 、30%乙醇5 min、蒸馏水5 min。

植物细胞学分析之组织切片技术

植物细胞学分析之组织切片技术

植物细胞学分析之组织切片技术一、试剂(1)卡诺氏固定液:无水乙醇与冰醋酸按体积比为3:1混合配制。

(2)1mol/L盐酸溶液:取浓盐酸(比重1.19)82.5ml,加入蒸馏水917.5ml。

(3)醋酸洋红染液:4-5g洋红,冰醋酸45ml,蒸馏水55ml,先将冰醋酸加入蒸馏水中煮沸,然后将火移去,立刻加入洋红,用玻璃棒搅匀溶化,冷却后过滤即成。

(4)70%酒精;95%酒精。

二、细胞分析方法1.有丝分裂全过程的染色体制片方法步骤:取材-预处理-固定-根尖解离1mol/L HCL-醋酸洋红染色-压片(1)发根挑选每份黑麦种子材料25粒,经流水冲洗,放于培养皿内温水浸泡24h。

置于25℃恒温箱中发根。

待根长到1~2cm时,于适宜时间用蒸馏水洗净,将水吸干,剪取根尖0.5~1cm进行预处理。

为获得尽可能多的分裂相,根尖以上午9~10时剪取为宜。

(2)预处理为了有利于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观察和计数,通常要对材料进行不同的预处理。

预处理主要通过抑制和破坏纺锤丝的形成,来获得更多的中期分裂相,同时还可以改变细胞质的粘度,促使染色体缩短和分散,便于压片和观察。

将根尖浸于蒸馏水内,1-4℃低温处理24h。

(3)固定材料经预处理后,用流水冲洗2次,然后投入卡诺液(3份甲醇∶1份冰乙酸)中固定26h,用95%的乙醇洗两次,转入70%乙醇中保存备用(4℃)。

固定的目的是:①迅速防止细胞死亡后的变化,如自溶、腐败等,尽量保持生长状态结构。

②使细胞中的蛋白质、脂肪等成分转变为不溶性物质,以保持生前的形态。

③使组织内各种物质成分产生不同的折光率,便于观察和鉴定。

④使不同组织成分对染料有不同的亲和力,便于染色。

⑤防止细胞过度收缩或膨胀,失去原有的形态结构。

(4)解离常用酸解法:从70%乙醇中取出固定好的根尖,用蒸馏水冲洗后,吸水纸吸干,放入盛有1 mol/L的HCl的1.5ml离心管中,60℃水浴,恒温条件下解离10min。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对细胞形态和结构起支撑和保护作用,分生组织的细胞壁结构将分生细胞结合成一个整体,因此在压片之前需要采用适当方法软化或部分分解细胞壁使细胞间易于分离,这一操作称为解离。

一款制作植物组织永久切片的简单工序

一款制作植物组织永久切片的简单工序

一款制作植物组织永久切片的简单工序制作植物组织永久切片的简单工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的永久切片是由植物学家和生物学家制作的一种技术,可以用来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形态,从而获得有关植物生长、发育、适应性等的重要信息。

制作植物永久切片的工序简单易行,但需要一定的技术。

下面介绍了制作植物组织永久切片的简单工序:### 一、准备材料要制作植物组织永久切片,需要准备如下材料:1. 植物样本:通常是取自健康的植物,尽量避免使用伤口或染色体变异的植物;2. 水和盐水:用于浸泡样本;3. 一把实验剪刀:用来剪取植物样本;4. 盐酸:用于脱落去除样本表面的死细胞和细胞外物质;5. 水溶性胶:用于将样本固定在显微镜片上;6. 水溶性染料:用于染色切片;7. 显微镜片:用于观察切片;8. 盐水:用于保存切片。

### 二、准备样本1. 将样本浸泡在水中或盐水中10-15分钟,以便其表皮和内部的细胞均匀地膨胀;2. 使用剪刀剪取样本的一小部分,然后放入盐酸中浸泡5-10分钟,以去除表皮死细胞和外部物质;3. 用凉水冲洗样本,直至表皮无法剥离。

### 三、固定样本并制作切片1. 将样本放入水溶性胶中浸泡10-15分钟,以将样本固定在显微镜片上;2. 使用一把实验剪刀将样本剪成3-4微米厚的切片;3. 将制作出的切片放入盐水中浸泡5-10分钟,以保证细胞不被剪断。

### 四、染色并观察切片1. 将样本切片浸泡在水溶性染料中10-15分钟,以使其形成彩色染色效果;2. 将彩色的样本切片放入显微镜下观察,以获得关于植物生长、发育、适应性等信息。

### 五、保存切片1. 将彩色的样本切片取出后用凉水冲洗干净;2. 将冲洗后的样本切片放入盐水中保存。

通过以上步骤就可以完成一份优秀的植物永久切片。

在制作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使用伤口或变异的样本,以便得到真实而准确的信息。

植物切片制作

植物切片制作

植物组织制片技术是随着显微镜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技术,是人们认识植物体结构的有效手段,已成为植物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制片技术已建立了许多方法,现简要介绍如下几种最常见的制片技术:徒手切片法、滑走切片法、离析法、压片法、石蜡制片法和冰冻切片法。

徒手切片法徒手切片法是指手拿刀片把植物新鲜材料切成薄片,所作的切片通常不经染色或经简单染色后,制成临时的水装片用于观察,亦可以通过脱水与染色制成永久制片。

优点:简单、方便,不需要复杂的设备,不经过化学药物的处理,基本上保留了植物活体的状态。

用品与材料显微镜、载(盖)玻片、刀片、毛笔、培养皿、吸水滤纸、滴管、ddH2O或清水、1%番红水溶液、菜叶、胡萝卜、马铃薯实验材料对于软硬适中,便于手持的材料,可将实验材料截成适当小块,一般以长2~3cm,切片断面不超过3~5mm2为宜。

对于过于柔嫩的器官(如叶片等),一般可选用胡萝卜根、土豆块茎等作为支撑物,包被住材料后再进行切片。

有时也可将叶片卷成圆筒后再进行切片. 实验步骤1、在小培养皿中放入ddH2O或清水。

2、用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拿住材料,拇指略低于食指与中指,并使材料略为突出在指尖上面。

3、右手持刀,将刀片平稳地放在左手食指之上,与材料切面平行,然后以均匀的动作,自左前方向右后方,斜着向后拉切,切时用臂力而不用腕力。

4、切下许多薄片后,用湿毛笔将这些薄片放人培养皿中.用毛笔挑选透明的薄片,放在载玻片上,用吸管滴一滴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进行观察。

注意事项1、在切片前,要不断地用水湿润材料和刀片。

2、切片时,两只手应该保持活动状态,不要使它们紧靠身体或实验台,且用力不要过猛,不能用刀片挤压材料或来回切割材料。

3、动作要敏捷,材料要一次切下,不要追求切片形状的完整。

简单的组织化学染色经徒手切片法切下的薄片,可以进行简单的组织化学染色,这样更容易分辨细胞的结构,同时可以观察到细胞各部分的化学成分。

一款制作植物组织永久切片的简单工序

一款制作植物组织永久切片的简单工序

一款制作植物组织永久切片的简单工序
植物组织永久切片,是一种实验室常用的技术,它能够精确地显示出细胞结构和组织关系,为进一步的生物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实物参考。

本文将介绍一种简易的制作植物组织永久切片的工序。

1. 收集静态干燥的植物组织样品,若有生长的植物组织,可使用锋利的剪刀将其剪成稍细的片段,然后将其放入焦磷酸盐纸中,处理到它们在纸中能够保持它们的原形;
2. 将其从焦磷酸盐纸中取出,放入70%甲醇中浸泡5分钟,然后将甲醇沥干;
3. 将该块片段放入离心瓶中,倒入脱水甲醇,再加入2-3滴甲醇衍生物,然后像正常甲醇操作一样在37℃处理一小时;
4. 将片段放入脱模剂中浸泡5分钟,然后抽出片段,放入彻底的脱水甲醇中,处理2-3分钟;
5. 用混合85%醇,5%玻璃胶和10%蓝指甲油的溶液将片段放入,加热至60-65℃,处理五分钟;
6. 将处理过的植物片段放入原位置,放入含石蜡的贴片切片机中,切片,厚度约为4-5微米;
7. 将切好的片段放入石蜡胶片中,再放入至少5%氢氧化钾溶液中浸泡;
8. 胶片冷却到室温后,用正常的洗涤法洗涤,再用100%乙醇洗涤;
9. 用染料渗透染色,准备放大装配的抛光膜,细腻制作,就可以得到完美的植物组织永久切片了。

本方法均为视个体样品的不同而定,步骤或配方可调整。

作出完美切片不仅需要操作工具与药剂的加减,还需要有足够的经验和技能,只有经过细致的操作,才能将植物组织永久切片做得完美。

植物切片制作

植物切片制作

植物组织制片技术是随着显微镜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技术,是人们认识植物体结构的有效手段,已成为植物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制片技术已建立了许多方法,现简要介绍如下几种最常见的制片技术:徒手切片法、滑走切片法、离析法、压片法、石蜡制片法和冰冻切片法。

徒手切片法徒手切片法是指手拿刀片把植物新鲜材料切成薄片,所作的切片通常不经染色或经简单染色后,制成临时的水装片用于观察,亦可以通过脱水与染色制成永久制片。

优点:简单、方便,不需要复杂的设备,不经过化学药物的处理,基本上保留了植物活体的状态。

用品与材料显微镜、载(盖)玻片、刀片、毛笔、培养皿、吸水滤纸、滴管、ddH2O或清水、1%番红水溶液、菜叶、胡萝卜、马铃薯实验材料对于软硬适中,便于手持的材料,可将实验材料截成适当小块,一般以长2~3cm,切片断面不超过3~5mm2为宜。

对于过于柔嫩的器官(如叶片等),一般可选用胡萝卜根、土豆块茎等作为支撑物,包被住材料后再进行切片。

有时也可将叶片卷成圆筒后再进行切片。

实验步骤1、在小培养皿中放入ddH2O或清水。

2、用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拿住材料,拇指略低于食指与中指,并使材料略为突出在指尖上面。

3、右手持刀,将刀片平稳地放在左手食指之上,与材料切面平行,然后以均匀的动作,自左前方向右后方,斜着向后拉切,切时用臂力而不用腕力。

4、切下许多薄片后,用湿毛笔将这些薄片放人培养皿中。

用毛笔挑选透明的薄片,放在载玻片上,用吸管滴一滴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进行观察。

注意事项1、在切片前,要不断地用水湿润材料和刀片。

2、切片时,两只手应该保持活动状态,不要使它们紧靠身体或实验台,且用力不要过猛,不能用刀片挤压材料或来回切割材料。

3、动作要敏捷,材料要一次切下,不要追求切片形状的完整。

简单的组织化学染色经徒手切片法切下的薄片,可以进行简单的组织化学染色,这样更容易分辨细胞的结构,同时可以观察到细胞各部分的化学成分。

安徽高等院校植物细胞及组织切片标本制作步骤

安徽高等院校植物细胞及组织切片标本制作步骤

安徽高等院校植物细胞及组织切片标本制作步骤制作植物细胞和组织切片是植物学和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方法之一、下面是一般的植物细胞和组织切片制作步骤。

1.实验材料准备-植物标本: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标本,新鲜度较高的嫩叶、茎和根部适合制作细胞和组织切片。

-植物细胞和组织固定剂:常用的固定剂有乙醇、乙酸、福尔马林等。

选择适当浓度的固定剂根据样本的特性来确定。

-切片工具:显微刀片、玻璃切片、切片夹和切片盒等。

-切片染色剂:苏木素、伊红等。

2.样本处理-选择适当大小的植物标本,将其放置在固定剂中固定一段时间,常规处理时间为1-24小时,具体时间根据固定剂浓度和标本的特性来确定。

较硬的组织可选择用150-200mL的固定液浸泡2-12小时,较脆弱的组织可缩短固定时间。

-固定后,将样本从固定剂中取出,用纸巾轻轻擦干外表水分。

3.组织松解-对于较厚的植物组织,需要进行松解以使细胞方便切片观察。

通常,可用腐解溶液进行松解。

常用的腐解溶液有酶解液、盐酸和氯化铁等。

将样本浸泡在腐解溶液中,温度和处理时间根据样本的特性而定,通常需要温和的温度(如37°C)并持续一段时间(如30分钟-4小时),直到细胞组织松解。

4.切片制备-用镊子将处理好的样本取出,用切片钳将样本固定在切片夹上。

夹住样本的位置要仔细选择,以尽量保留较好的细胞和组织结构。

-使用显微刀片沿着横切面或纵切面将样本切割成较薄的切片。

刀片的角度和力度要适中,避免切片过厚或者过薄。

厚度通常为10-20微米。

-将切好的样本放在预先准备好的玻璃切片上。

用切片钳将切片夹住,并用切片盒盖上,防止灰尘和水分进入。

5.切片染色-拿起玻璃切片,将其放在染色剂(如苏木素溶液)中浸泡。

染色时间根据样本和染色剂而定,通常需要15-30分钟。

-取出染色剂,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冲洗切片,直到水洗液透明。

-将切片用纸巾轻轻吸干水分,然后放在显微镜玻片上。

6.保存和观察-将切片放在带盖玻片上,用透明胶带黏贴边缘以防止切片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组织石蜡切片的制作以及注意事项
1 植物组织石蜡切片的制作方法
⑴固定:用50%或70% FAA固定液(50%或70%酒精:甲醛:冰乙酸=16:1:1; 幼
嫩材料用50 % FAA;老的材料用70%的FAA),置于4℃固定24 h。

⑵脱水:将固定液倒去,加入50%乙醇,室温静置30 min;重复一次,室温静置
20 min。

换成1%番红O溶液(用70%酒精配制),室温脱水染色过夜。

次日继续
脱水,酒精浓度梯度和时间依次为:80% 乙醇1h、95% 乙醇1h、无水乙醇1h、40min(2次)。

⑶透明:1/2无水乙醇+二甲苯混合液1h,纯二甲苯1h、40 min(2次)。

最后加入
少量二甲苯(浸没材料即可)和碎蜡,放入38℃温箱中过夜。

⑷浸蜡:将温箱温度调至56℃,计时1h;换成二级蜡1h;三级蜡(3次)各1h、
1h、40min(从温度上升到56℃开始计时)。

⑸包埋:将带有材料的液体蜡倒入叠好的纸槽中,迅速放入冰水中使蜡凝固,防止
气泡产生,以及凝蜡不匀。

⑹切片:修整蜡块,用Lica RM2126切片机切片,厚度5-10 μm。

⑺贴片: 在载玻片上涂少许粘片剂,将切好的蜡带放入温水中,捞至载玻片上,最
后置于37℃恒温箱过夜烤片。

⑻脱蜡及染色:
①番红-固绿对染
ⅰ脱蜡:二甲苯60min,二甲苯5 min、1/2无水乙醇+1/2二甲苯混合液5 min、无水乙醇5 min、无水乙醇5 min、95%乙醇5 min、80%乙醇5 min、1%番红室温过夜。

ⅱ染色:80%乙醇5 min,1%固绿(用95%酒精配制)迅速蘸一下,大约10s,直接放到95%乙醇5min 、无水乙醇5min、无水乙醇5min、1/2无水乙醇+1/2二甲苯混合液5min、二甲苯5 min(2次)。

②甲苯胺蓝染色
ⅰ脱蜡:二甲苯60 min、二甲苯5 min、1/2无水乙醇+1/2二甲苯混合液5 min、无水乙醇5 min、无水乙醇5 min、95%乙醇5 min、80%乙醇5 min、70%乙醇5 min、50%乙醇5 min 、30%乙醇5 min、蒸馏水5 min。

ⅱ染色:用0.2-1%甲苯胺蓝染色1-10 min,自来水冲洗30s、95%乙醇分色大约20s、无水乙醇脱水2次,各5min、二甲苯透明2次,各5min。

③ I2-KI染色淀粉颗粒
ⅰ脱蜡:同甲苯胺蓝染色脱蜡
ⅱ染色:I2-KI 10 min,快速用三氯乙烷冲洗,自来水冲洗30s、无水乙醇脱水2次,各5min、二甲苯透明2次,各5min。

⑼封片:从二甲苯中取出后,立即在载玻片上滴一滴中性树胶,盖上盖玻片,放至
37℃恒温箱中烤片。

⑽镜检:将组织切片置于Motic B5 professional series光学显微镜下( Bock Optronics Inc., Canada)观察, 并用Motic Images Advanced 3.1 软件显微拍照。

2注意事项
(1)样品的采集以及固定
样品采集时,必须迅速,大小要均匀,不能太大。

采集完后立即放入固定液中固定。

石蜡切片样品固定液通常选择FAA固定液,其中幼嫩材料用50%FAA固定,较老的材料用70%FAA固定。

为了使固定液能够完全渗入组织,方便后面的脱水彻底,使得蜡完全浸入组织,通常采用注射器将材料组织完全抽为真空,使得组织下沉。

然后将组织从注射器中轻轻的移入小青霉素瓶中,换上新鲜的固定液。

在青霉素小瓶贴上白色医用胶带,用铅笔上做上标记,切忌用记号笔做标记,因为在以后的操作中,小瓶要接触到乙醇,容易将标记抹去而模糊消失。

(2)脱水和透明
依次严格按照操作步骤,乙醇浓度和脱水时间脱水。

每次不同梯度酒精脱水完后,将青霉素瓶倾斜,慢慢倒掉酒精液体,避免瓶子里的组织随液体一起倒出来,
假如担心,最好底下放一个培养皿接着,如有倒出,则流在皿里面,容易观察到,可以重新放在瓶中。

如果不能顺利的将瓶子里的脱水酒精倒干净,则建议找一个橡胶洗头,套上1ml枪头,将里面的液体全部吸出。

这样也避免用枪吸,有机溶剂腐蚀枪而使得枪受到破坏。

当重新换完下一梯度的脱水酒精时,一定要检查是否有组织粘在瓶壁上,而没有浸泡在脱水液体里,使得脱水不干净。

当脱水至纯酒精和二甲苯时,一定不能让组织在就酒精中停留的时间太长,时间一长容易使得组织变硬变脆,此时以及以后的操作的步骤中,动作一定要轻缓,任何操作仪器一定不能碰到组织。

第2次二甲苯透明结束时,倒掉瓶中的大部分二甲苯,留底部的液体在。

然后给瓶子倒入事先准备好的碎末固体蜡,在试验台蹦实,使得组织完全包埋在碎蜡里。

放在37度恒温箱过夜。

这样做的目的是因为植物组织有细胞壁,石蜡不容易浸入组织,因此需要足够长时间的浸蜡。

(3)浸蜡
次日将恒温箱调至56度后开始计时,浸蜡。

1h后倒掉瓶里的石蜡,换上新鲜的纯石蜡,必须要过滤,并且温度不能太高或者太低。

换下的蜡里由于含有事先残留瓶中的二甲苯,必须将其中的二甲苯挥发掉,才能使用,因为石蜡里假如含有二甲苯的话,会使得石蜡凝固后变软。

一旦包埋了组织,切片是由于蜡软不易切片。

消除石蜡里二甲苯的方法时,将蜡在电炉上煮,二甲苯将变成气泡,而挥发掉,直到液体石蜡不再产生气泡。

还有一点值得提出的是,新买的蜡,首次融化凝固后,也容易产生白点沉淀,不能用来包埋组织。

因此也要反复熔化- 凝固,过滤,直到凝固的蜡,表面光亮,没有白点才能用。

在浸蜡过程中,在按照步骤所定的温度,即使调节温度和换蜡外,还有实时观察恒温箱中瓶中的腊,不能让其凝固。

假如凝固,即使升温将其熔化。

(4)包埋
事先应该先准备的东西有:小纸盒(按照材料的大小,和多少规定纸盒的大小,装液体蜡和组织材料),酒精灯和解剖针(迅速将组织倒入纸盒中,用在酒精灯中烧热的解剖针快速,摆正组织在纸盒中的位置,方便后续的修块和切片)冰水(里面加入一定的冰,尤其是夏天的时候,目的是完了让蜡块迅速冷却。

但是里面放的并不能太多,一旦纸盒接触到冰,容易使得蜡块产生裂缝,而断裂),将倒入组织和蜡的纸盒放入冰水中冷却时,一定不能让水进入纸盒,否则会使得凝固的腊产生裂痕。

(5)修块和切片,粘片以及烤片
修块:将带有组织的蜡块用刀片修正成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然后在木块上滴入熔化的石蜡,将组织块占在上面,四周都滴上石蜡,将组织粘牢固。

放入冰块中,让其迅速冷却,最后用刀片再次修块,四边都要平行,只留下有组织的很小横截面,这样在切片时,面积较小,减少刀片的损坏,还有面积太大,切片是容易打折起皱。

切片:将木块固定在切片机上切片,调整好角度,开始切片。

在刚开始时,也许组织还没有从蜡里面露出,或者不是你想要切的组织,这时你可以将切片机的切片厚度调整的厚些,迅速先切到你想要开始切的部位,然后在调整成石蜡切片所要的厚度:4-7微米。

在正式切片时,一定要用力均匀,不能太快,否则由于石蜡尤其夏天气温高较软,切片上的组织会被压缩,使得细胞变形。

切片能切厚(7-8um)就不要切薄(3-4 um),除非情况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因为厚度变薄也会使得细胞变行,但是也不能太厚,一来在粘片是粘的不牢固,容易掉片,二来是在观察下在高倍镜下变得很模糊,不清楚,这些指针对于较硬的植物组织,比如种子。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实验室的莱卡切片机一旦换了新的一次性刀片,切片时,蜡带起卷,很难成带。

本人通常的做法是:不断调整大片的位置,一般将刀片右端突出切片机些,这样的位置,再加上在厚度较薄下切片,切片速度要很快,这样容易使得蜡带。

以后就可以顺利的切片了。

粘片:通常采用捞片法。

要注意的是:一,在捞片时,将蜡带的糙面朝上,和水面接触的光面。

否则相反的话,蜡带在载玻片上粘的不牢固,容易脱片。

二,水
温不能太高,水温高的话,蜡带的张力变大,使得组织变形,出现断裂,破坏组织。

烤片:通常在37度过夜。

但是根据经验,在65度,3h也可以烤片,并且更加粘片牢固些。

6 染色和封片
按照上面进行的同时,要注意的是:一,一旦组织脱蜡,组织就没有蜡起着固定作用了,假如在操作过程动作很夸张的话,很容易会使得载玻片上的组织脱落,或者组织细胞变性,变散,所以动作一定要轻,轻拿玻片,轻放玻片。

二,在封片是,要迅速,不能让组织上的二甲苯变干,此外,滴上树胶后,放入盖玻片,假如盖玻片的位置不对,也不能推移盖玻片,因为一旦移动盖玻片,玻片上的组织细胞立即会散的,变性。

因此要将盖玻片放对合适的地方,要靠实验者的操作技巧和熟练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