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基础知识点归纳(七)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1.物理基本概念:物质、质量、体积、密度、力、功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力学基础:运动、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和相关计算。

有关速度、加速度、等速、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理规律和相关计算。

3.压力和浮力:压力的概念和单位、液体的压强、浮力和浮力原理等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4.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概念与计算方法,机械能守恒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5.热学基础:热力学基本概念与热量的传递、温度与温标、热膨胀、热传导、热辐射等基础知识。

6.光学基础:光的反射、折射、色散和反射率、折射率等基本概念与计算方法。

7.电学基础: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计算,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计算等。

8.磁学基础:磁场的产生与磁感应强度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方法。

除了以上的基础知识点,中考物理还常常涉及一些实验操作和实验数据的解读。

因此,学生在备考过程中,除了对基础知识掌握熟练外,还要注意提高实践能力和解题能力。

在考前的复习阶段,学生应该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技巧:1.题型分析和解题思路:了解不同类型的物理题目的解题思路,例如选择题、计算题、推理题等的解题方法。

2.知识点归纳总结:将各个知识点的公式、规律和定义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形成一份复习提纲,方便快速查找和复习。

3.常见题型的模拟练习:通过模拟试题进行练习,熟悉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4.错题总结和反思:将做错的题目进行总结和反思,查找出错误的原因,再次进行复习和巩固。

通过系统、有针对性的复习和练习,相信学生可以在中考物理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但需要注意的是,物理是一个对于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需要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和分析,而不仅仅是机械式的记忆和计算。

因此,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中考物理的重点知识点归纳

中考物理的重点知识点归纳

中考物理的重点知识点归纳中考物理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要阶段,涵盖了力学、热学、光学、电学等多个领域的基础知识点。

以下是中考物理的重点知识点归纳:1. 力学基础:-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与物体质量成正比。

- 摩擦力:物体间接触面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

- 牛顿运动定律: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基本规律。

2. 运动学:- 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 加速度:速度变化的快慢,反映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快慢。

-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化的直线运动。

- 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的直线运动。

3. 能量与功:- 功:力在物体运动方向上的作用距离乘积。

-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4. 压强与浮力:- 压强: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 液体压强:液体内部某点受到的压力。

- 浮力: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5. 热学基础:- 温度: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

- 热量: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能量的转移量。

- 热膨胀:物体在温度升高时体积的增加。

6. 光学基础:-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 反射:光遇到物体表面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 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7. 电学基础:- 电荷:物体带电的性质。

- 电流:电荷的流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 电压:单位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所做的功。

-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8. 电路:- 串联电路:电路元件首尾相连,电流相同。

- 并联电路:电路元件两端并联,电压相同。

- 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9. 电磁学:- 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力场。

- 电磁感应:变化的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

10. 物理实验:- 测量工具的使用:如刻度尺、天平、秒表等。

(高频考点)中考物理考点归纳总结

(高频考点)中考物理考点归纳总结
难点:是对分子间引力、斥力的理解,中考还常考查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
2.内能
了解内能的概念及和机械能的区别,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能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会判断热传递发生的条件和结果。
易错点是:温度、热量、内能三者间的区别和联系。
3.比热容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并用热量公式进行计算【重点】
2
物质的物理属性
3.质量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质量的单位,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以及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4.密度
【中考热点】
5.测量物质的密度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二)运动和力(6个考点)
1.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解释【易考点】
2.运动的快慢
变速运动及平均速度
3.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6.浮力的利用
㈠物体的浮沉条件;㈡浮力的应用: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浮沉原理
(五)功和机械能(5个考点)
1.功
功的初步概念、功的原理、功的计算
重点:是功的概念和计算;难点:是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机械效率
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及其机械效率
重难点:是机械效率的定义和计算。
3.功率
功率的概念和计算【重点】
2.液体的压强
要知道液体内部有压强及其特点
3.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的存在、产生、相关现象的解释
重点:大气压强生活中的应用。
4.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用其解释有关现象
易错点:学生容易理解为飞机是靠浮力上升的。
5.浮力
浮力的方向、测量、计算方法、阿基米德原理及其解释相关现象
重点:浮力的实验探究过程

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重点归纳总结(完整版)

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重点归纳总结(完整版)

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重点归纳总结(完整版)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备考2023年上海市中考物理复习知识点总结与经典例题讲解第7章 电路 第2节 欧姆定律 电阻

备考2023年上海市中考物理复习知识点总结与经典例题讲解第7章 电路  第2节  欧姆定律 电阻

第二节 欧姆定律 电阻【知识点1】欧姆定律 电阻 【考纲要求】 知识点 学习水平说明欧姆定律 C掌握欧姆定律,会用公式计算电流、电压或电阻【解读】掌握欧姆定律。

感悟欧姆定律的得出过程及伴随这一过程中的科学方法;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及数学表达式;描述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根据公式RUI =完成I 、U 、R 的计算。

【知识点2】欧姆定律 电阻 【考纲要求】知识点学习水平 说明电阻 滑动变阻器B 理解电阻;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学生实验: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B 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学生实验: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C 会设计实验,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学生实验: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 C 会设计实验,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解读】1.理解电阻的概念。

知道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能用公式IUR =计算电阻; 2.关注导体跟哪些因素有关的方法,明白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3.设计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

知道实验目的和实验器材,能根据探究的需要,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能画出实验电路图,学会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学会正确连接实验电路,能根据实验数据得出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4.学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记住滑动变阻器的示意图和符号;知道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学会正确地把滑动变阻器的符号或示意图画在电路图中,并能说明滑片移动时电路中电阻、电流、电压的变化情况;5.设计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电阻的实验。

一、欧姆定律知识梳理考纲解读(一)内容:通过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表达式:RUI =或IR U = 注意:1.I 与R 、U 属于同一段纯电阻电路,即要做到一一对应;欧姆定律的理解:①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②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中考物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科目,它涵盖了力学、热学、声学、光学和电学等基础知识点。

以下是对中考物理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一、力学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

2.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与物体质量成正比,方向垂直向下。

3. 摩擦力:两个接触面之间的阻力,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和压力有关。

4. 惯性:物体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5. 牛顿运动定律: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基本规律,包括惯性定律、力的作用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6. 杠杆原理:力臂乘以力的大小,可以计算杠杆的平衡条件。

二、热学1. 温度:物体冷热程度的量度,常用摄氏度或开尔文温度表示。

2. 热量:物体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与物体的比热容和质量有关。

3. 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三、声学1. 声波:物体振动产生的能量波,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2. 共振:当外界频率与物体固有频率相同时,物体振动幅度最大的现象。

3. 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和音色,分别与频率、振幅和发声体材质有关。

四、光学1. 光的直线传播:在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

2. 反射:光遇到物体表面时,沿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方向返回。

3. 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4. 色散: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导致光的分散。

五、电学1.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单位是安培。

2. 电压:推动电荷移动形成电流的力,单位是伏特。

3. 电阻: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单位是欧姆。

4. 欧姆定律: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即\[ I = \frac{V}{R} \]。

5. 串联与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连接方式,影响电路的总电阻和电流分配。

结束语通过上述对中考物理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物理学科的基础知识,为中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中考必备——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归纳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7篇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7篇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7篇篇1一、力学基础知识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分支,中考中占据重要位置。

力学主要包含牛顿运动定律、功与能、动量等核心概念。

1. 牛顿运动定律: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动量定律)和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的核心概念,并能够应用这些定律解决基本的物理问题。

2. 功与能:理解功、功率、动能、势能、机械能等概念,能够计算简单机械系统中的能量转化。

3. 动量:理解动量的基本概念,会运用动量定理解决基本的物理问题。

二、热学知识点热学主要考察学生对温度、热量、内能等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1. 温度与热量: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热量传递的规律,了解热平衡状态。

2. 内能与热量转化:理解物体的内能及其与温度的关系,知道热量与内能之间的转化关系。

三、光学知识点光学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光现象、光的传播、光的性质等知识的理解。

1. 光的直线传播:理解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2. 光的反射与折射: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

3. 光的性质:理解光的波长、频率、速度等性质,了解光谱的概念。

四、电学知识点电学是中考物理的重要部分,包括电路、电阻、电容、电磁等概念。

1. 电路: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掌握简单电路的分析方法。

2. 电阻与欧姆定律: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3. 电功与电功率:理解电功、电功率的概念,能够计算简单的直流电路中的电功和功率。

4. 电磁现象:了解电磁感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等电磁现象。

五、声学知识点声学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声音产生、传播、感知等知识的理解。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 声音的特性:了解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等特性。

六、物理实验与科学探究中考物理注重学生的实验与科学探究能力,要求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观察并解释实验现象。

1. 实验设计:能够根据实验目的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考物理基础知识点归纳(七)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 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5. 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

6. 加速器是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

7. 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会而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太阳只是其中一颗普通恒星。

8.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9. (一个天文单位)是指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10. (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

第1页/共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