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用催化剂材料(2011-9-25yb)

合集下载

煤制乙二醇加氢催化剂的影响因素

煤制乙二醇加氢催化剂的影响因素

4.
2 阻化对催化剂的影响
催化剂的活性 在 某 一 方 面 被 抑 制,但 是 经 过 催
要是没有这些活性组分,则不具备催化性能。
化活化后还可以 再 生,这 种 叫 作 阻 化。 这 种 杂 质 叫
3 助剂对加氢催化剂的影响
3.
1 过渡金属及非金属助剂
作抑制剂。阻化后 催 化 剂 反 应 活 性 会 大 大 降 低,从
2023 年第 20 期
效地改善催化 剂 的 加 氢 性 及 稳 定 性。Cu 离 子 易 与
多种有机质发生反 应,影 响 其 在 水 中 的 分 散 及 结 晶
它作为载体,可以和各种催化剂活性组分匹配良好,
行为。因此,在草酸 二 甲 酯 催 化 体 系 中 加 入 有 机 助
可以增加活性组分铜的催化性能,耐用性强,不容易
化剂中,它的活性组分就是铜,重整反应中的铂和氧
的微量的毒化剂就会使得催化剂活性大大减小甚至
化铝,铂促 进 烃 类 原 料 化 学 吸 附,脱 氢 生 成 活 性 组
消失。催化剂中毒对加氢反应的影响非常大。
分,再转移到氧化 铝 的 酸 性 基 上,完 成 异 构 化、环 化
等过程,这类催化 剂 可 称 为 混 合 催 化 剂。 催 化 剂 中
分散。其特点是:① 导电率高;② 通过调整金属和载
体之间的作用力,对 催 化 剂 的 催 化 性 能 和 选 择 性 有
殊的催化性能。
一定的影响;③ 相对于常规载体,碳纳米管对活性成
分的柔韧性更强,并 且 碳 纳 米 管 的 内 部 空 穴 有 一 定
用。在铜基加氢催化剂的孔道中添加 Cu,可获得特
催化剂因 结 构 膨 胀 而 破 碎。 如 果 大 幅 调 整 设 备 负

DYD催化剂

DYD催化剂

福建卓越公司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铁山镇,生产厂区主要由地沟油库存区、提炼加工反应车间、连续提纯分馏塔和成品生物柴油仓储车间等组成,厂区闻不到炼化企业特有的刺鼻气味。

记者最近在企业的提炼加工反应车间看到,这个车间是一间800多平方米的普通厂房,6个容积5立方米的国产化工反应罐两个一组分成三组排列。

记者登上3号反应罐,看到罐内的“地沟油”在沸腾,反应罐温度计显示内部温度为82℃。

技术人员介绍说,每个反应罐投料近4吨,加上540多公斤甲醇和120多公斤自主开发的微酸性催化剂DYD,在75℃至85℃的反应温度下,6小时即可将95%的原料转化成粗制的生物柴油。

一般每天每个反应罐可投料三次,6个反应罐日处理反应料达到70多吨,最多可达90吨。

叶活动说,自主开发的微酸性催化剂DYD,生产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效率却很高,把原来需要8个小时的反应时间缩短到了6个小时。

“新的改良催化剂马上可以投入生产,提炼加工时间将进一步缩短,可直接提高反应罐每天的实际处理能力,从而提高产能,扩大生产规模。

”紧挨着提炼加工车间的连续提纯分馏塔高近30米,塔顶方形。

“这是我们模仿农村蒸馏白酒的原理自己设计制造的。

”叶活动说。

提炼与分馏等工艺均为闭路循环,原料几乎全部得到综合利用,实现了清洁生产。

1.催化剂(DYD):是含活性物68%的微酸性催化剂,DYD是发明此催化剂的人名中文字母缩写。

分子式是C17H32(OSO3H)COOH H2SO4,90%组份为植物油延伸物,10%无机酸溶液,催化剂中植物油可直接参加反应,无机酸在甘油回收工序用碱进行中和。

2.工艺条件:在醇油摩尔比是3:1到5:1之间,温度在75度到85度之间催化剂含量在2%到3%之间,反应6小时,要求水杂不得超过5%。

3.C3H5(RCOO)3+3CH3OH→3ROOCH3+C3H5(OH)3(醇解)RCOOH+CH3OH→ROOCH3+H2O(酯化)醇解、酯化一步法生产生物柴油。

羟胺(盐)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羟胺(盐)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羟胺(盐)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高丽雅,檀学军,张东升,王淑芳,赵新强,王延吉【摘要】简要介绍了生产羟胺(盐)的拉西法、硝酸根离子还原法等工业方法,以及一步合成羟胺的最新研究进展;概述了羟胺(盐)在合成环己酮肟、制备羟胺-O-磺酸等传统应用领域,以及在合成芳香烃胺类、芳香烃酚类化合物等清洁安全化工过程中的最新应用。

在此基础上,指出随着羟胺的用途不断扩展,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清洁高效的一步合成羟胺(盐)是今后的研究热点。

【期刊名称】化工进展【年(卷),期】2012(031)009【总页数】6【关键词】羟胺;合成;一步法;工业应用羟胺也称胲,英文名hydroxylamine,CAS登录号7803-49-8,是一种无色、无嗅、易潮解的白色大片状或针状结晶体,其分子式为NH2OH。

羟胺易溶于水、甲醇,在其它醇中的溶解度随醇的分子量的增加而减少,在氯仿、苯、乙醚等非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很小。

由于羟胺单体极不稳定[1-4],常温下纯羟胺晶体在碰撞或摇动情况下即发生快速分解。

因此,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羟胺常常以盐的形式存在,主要的羟胺盐类有硫酸羟胺、盐酸羟胺及磷酸羟胺等。

羟胺及其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在合成己内酰胺以及农药、医药等行业中具有广泛的用途;而且,随着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羟胺的用途也不断扩展,尤其在清洁、安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正逐渐显现。

鉴于此,本文概述了羟胺(盐)的传统和开发中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1 羟胺(盐)的合成方法纯的羟胺单体一般由羟胺盐制得,常见的制备方法有3种:一是在羟胺盐中加入碱生成游离态的纯羟胺,通常在醇中用醇钠中和,醇可以是甲醇、乙醇或丁醇和相应的醇钠,也可以用液氨中和;二是磷酸羟胺在135~137 ℃、1.3~2.0 kPa下减压蒸馏制取羟胺;三是采用阴离子树脂交换获取羟胺[5]。

1.1 羟胺盐的传统工业生产方法国际市场上,羟胺及其盐的主要产地在欧盟、美国及日本,具有工业化生产价值的工艺路线主要有以下几种。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法烟气脱硝技术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法烟气脱硝技术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法烟气脱硝技术摘要: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技术以其高效的特点在国外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本文概述了SCR法的基本原理、催化剂的分类及成型布置方式、SCR 系统在电站锅炉系统中的布置方式、系统的构成和主要装置设备以及工程应用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分别以飞灰、飞灰与Al2O3混合、堇青石蜂窝陶瓷的Al2O3涂层作为载体,担载CuO、Fe2O3等金属氧化物作为活性成分进行活性测试,在实验室理想气体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效率。

关键词: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SCR系统,飞灰1. 引言NO和NO2是人类活动中排放到大气环境的大量常见的污染物,通称NOx。

酸雨主要由大气污染物如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所导致。

因为其对土壤和水生态系统所带来的变化是不可逆的,它的影响极其严重。

NOx对大气环境的污染除了其本身的危害之外,还由于它们参与光化学烟雾的生成而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

固定源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术主要有两类:燃烧控制和燃烧后控制。

燃烧控制的手段主要包括低过量空气燃烧、烟气再循环、燃料再燃烧、分级燃烧和炉膛喷射等;燃烧后脱硝的措施包括湿法和干法[1]。

而在干法中,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法烟气脱硝技术具有高效率的特点,目前最高的脱硝效率能达到95%以上,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

SCR烟气脱硝系统最早由七十年代晚期在日本的工业锅炉机组和电站机组中得到应用。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70多套的SCR装置在日本的电站机组上运行,其总装机容量接近100,000MW。

在欧洲,SCR技术于1985年引入,并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电站机组的总装机容量超过60,000MW[2]。

在美国,最近五到十年以来,SCR系统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

为适应更高的排放标准,SCR已经被作为最好的可以利用的技术。

此外在丹麦、意大利、俄罗斯、澳大利亚、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一些SCR的脱硝装置。

我国福建某电厂也曾引进该装置和技术。

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2》判断题(含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2》判断题(含答案)

《化学2》判断题一、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判断题:1、在“石蜡→液体石蜡→石蜡蒸气→裂化气”的变化过程中,被破坏的作用力均为范德华力2、H2S的沸点比H2O低,所以PH3的沸点也比NH3低3、石墨烯是用“撕裂”方法从石墨中剥离出的单层碳原子面材料,用这种方法从C60、金刚石等中获得“只有一层碳原子厚的碳薄片”也必将成为研究方向4、石英晶体是原子晶体,其分子式为SiO25、酒精的分子式:CH3CH2OH6、HClO的结构式:H-Cl-O7、碘单质的升华过程中,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8、NH4Cl属于离子化合物,该物质中不存在共价键9、在N2、CO2和SiO2物质中,都存在共价键,它们都是由分子构成的10、金刚石和足球烯(C60)均为原子晶体11、干冰升华和液氯气化时,都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12、硫酸氢钠晶体溶于水,需要克服离子键和共价键13、硫酸晶体溶于水,需要克服离子键和共价键14、硫酸钠晶体溶于水,需要克服离子键和共价键15、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水常温下以液态存在并且化学性质非常稳定16、常温、常压下以液态存在的物质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因此该液体不导电17、硫酸钠在熔融状态下离子键被削弱,形成定向移动的离子,从而导电18、冰醋酸晶体溶于水的过程中即破坏了分子间作用力,也破坏了部分分子内作用力19、干冰和石英晶体中的化学键类型相同,熔化时需克服微粒间的作用力类型也相同20、CH4和CCl4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21、C与H组成化合物的沸点一定比O与H组成化合物的沸点低22、氯化钠晶体在熔融状态下形成自由移动离子的同时,离子键被破坏23、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小与水分子内化学键的改变和形成有关24、离子晶体中可能存在共价键,而分子晶体中肯定存在共价键25、金刚石、石墨烯、足球烯均为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均存在正四面体结构26、硫元素有多种同素异形体S16、S128等,均是由共价键组成的分子晶体27、CaO与CH4的熔点不同,跟其所含化学键类型不同有关28、常温常压下,水与甲烷的状态不同可以说明水的热稳定性好29、液态水与液态HCl中都不存在离子30、分子间作用力越大说明分子越稳定,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其熔沸点越高31、某物质熔融时能导电,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离子键32、第ⅦA元素的HXO3的酸性比第Ⅵ元素的H2YO3的酸性强,可说明X的非金属性大于Y33、白磷和硫的熔化需克服共价键34、1 molSiO2晶体与1molCH4晶体中共价键的个数比为1∶235、在Na2O、Na2O2、NaHSO4晶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均为2∶136、用电解法可以制备Na、Mg、F2等活泼的金属和非金属二、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判断题:1、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是化石燃料,但化石燃料资源有限、不可再生,因此我们应积极研发太阳能、氢能、地热能、潮汐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2、甲醇(酸性)燃料电池当外电路中转移3 mol电子时,生成CO211.2 L3、如图电池工作时,电子流动方向:d电极→ c电极→ZrO3→d电极4、利用化石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使分解产生氢气,是氢能开发的研究方向5、若化学过程中断开化学键放出的能量大于形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则反应放热6、植物的秸秆、枝叶均蕴藏着生物质能7、电解水是氢能开发的主要研究方向8、锌锰干电池工作时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锌锰干电池是二次电池9、足量的KI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后,用CCl4萃取其中的I2,分液,在水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仍呈血红色,说明该反应有一定的限度10、其它条件相同时,反应温度升高,对于吸热反应,反应速率加快,对于放热反应,反应速率减慢11、一定条件下,固定体积的容器中发生反应A(g)+B(g)2C(g),当容器内A、B、C的浓度之比为1:1:2时,该反应一定处于平衡状态12、向盛有5mL 4%和5mL 12%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分别加入几滴等浓度的氯化铁溶液,后者产生气泡速率快13、KI溶液中加少量新制的氯水,再加少量苯充分振荡后静置,上层为紫红色14、生物质能来源于植物及其加工产品所贮存的能量,是可再生能源15、芒硝晶体(Na2SO4·10H2O)白天在阳光下曝晒后失水、溶解吸热,夜里重新结晶放热,实现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继而转化为热能16、将植物的秸秆、枝叶、杂草和人畜粪便加入沼气发酵池中,在富氧条件下,经过缓慢、复杂、充分的氧化反应最终生成沼气,从而有效利用生物质能17、生活、生成中大量应用氢能源,首先要解决由水制备氢气的能耗、氢气的储存和运输等问题18、垃圾焚烧处理厂把大量生活垃圾中的生物质能转化为热能、电能,减轻了垃圾给城市造成的压力,改善了城市的环境,增强了市民的环保意识19、贮氢合金的发现和应用,开辟了解决氢气贮存、运输难题的新途径20、生物质能的利用主要有直接燃烧、生物化学转换和热化学转换等方式21、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22、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一定越明显23、增大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提高反应温度都能增大反应速率24、配制FeCl2溶液时,加入铁粉的原因:Fe+Fe3+2Fe2+25、在酸性介质中钢铁容易发生析氢腐蚀,随着pH升高发生吸氧腐蚀几率增大26、电解水制氢气比光催化分解制氢气要消耗更大的能量27、沼气是不可再生能源28、氢氧燃料电池和硅太阳能电池都是利用了原电池原理29、在一定温度、圧力条件下,贮氢金属吸氢,形成氢化物;升温或加大压强,发生逆向30、镁带和盐酸的反应,中和反应以及氢氧化钠的溶解都是放热反应,而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的反应,氨的液化都是吸热反应31、拆开1mol气态物质中某种共价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就是该共价键的键能32、共价键的键能越大,该共价键就越牢固。

常用耐火制品品质标准

常用耐火制品品质标准

目录1耐火制品 (3)1.1轻质粘土砖物理指标表 (3)1.2轻质高铝砖理化指标表 (3)1.3耐火捣打料性能表 (4)1.4硅酸铝耐火纤维理化性能表 (4)2耐火隔热材料 (4)2.1各种隔热材料主要性能表 (4)2.2硅藻土砖理化指标表 (5)2.3矿渣棉技术性能表 (5)2.4蛭石制品主要技术指标表 (5)2.5膨胀蛭石主要等级技术性能表 (5)2.6隔热珍珠岩制品理化指标表 (6)2.7石棉粉制品 (6)2.8石棉编绳每米重量表 (6)2.9石棉扭绳每米重量表 (6)3保温隔热制品 (7)3.1蛭石类 (7)3.2珍珠岩类 (7)3.3矿渣棉类 (7)3.4玻璃棉制品 (8)3.5岩棉类 (8)3.6微孔硅酸钙制品 (9)3.7新型保温材料 (9)3.8无碱无捻粗砂方格布规格重量表 (10)3.9无碱玻璃布规格重量表 (10)4高铝砖 (12)4.1性能理化指标(执行标准:GB/T2988-2004) (12)4.2高炉用高铝砖 (12)4.3热风炉用高铝砖 (12)4.4炼钢电炉顶用高铝砖 (13)4.5盛钢桶用高铝砖 (13)4.6一般高铝砖 (13)4.7不烧高铝砖 (13)5粘土砖 (14)5.1底气孔致密粘土砖-太原重工 (14)5.2粘土质系列产品-太原重工 (14)6硅砖 (14)6.1焦炉用硅砖 (14)6.2热风炉用硅砖 (15)6.3玻璃窑用硅砖 (15)7水泥窑用耐火材料性能指标 (16)7.1镁砖 (16)7.2含锆 (16)7.3增强型 (17)8钢铁行业用耐火材料性能指标 (18)9工业炉通用不定型耐火材料性能指标 (19)10耐火喷涂料系列理化指标 (21)11高炉、热风炉炉壳喷涂料 (22)12粘土质隔热砖 (23)13硅酸铝纤维毡 (28)13.1生产工艺 (28)13.2产品特性 (28)13.3主要规格 (28)13.4应用 (28)14工业生产用各种耐火泥浆的的用途 (29)15保温耐火材料 (30)15.1轻质浇注料 (30)15.2轻质隔热泥浆 (31)15.3轻质隔热砖 (31)15.4耐火浇注料 (32)15.5特种浇注料 (33)16炼铁系统用耐火材料 (34)16.1耐火泥浆 (34)16.2高炉用特种泥浆、填料 (34)17高炉、热风炉特种耐火浇注料 (35)18高炉用碳素耐火材料 (36)19耐火压入料 (37)20铁沟耐火材料 (38)21高炉无水炮泥 (40)22耐火喷涂料 (40)23炼钢耐火材料 (41)24中间包用耐火材料 (42)25防氧化电极涂料 (42)26炼钢补炉用耐火材料 (43)27炼钢炉用泥浆 (44)28炼钢中间包预制件 (45)29耐火涂料 (45)30轧钢用耐火材料 (45)31有色、建材窑炉系列浇注料 (46)32耐火纤维 (47)33冶金炉料 (50)33.1炼钢保护渣 (50)33.2中间包覆盖剂 (50)33.3钢包覆盖剂、改质剂 (50)33.4脱S剂、增C剂 (51)33.5引流砂 (51)34高炉用粘土砖YB/T 5050—93 (51)35不定型耐火材料的发展 (53)36不定型耐火材料的结合方式及其发展动态 (56)1耐火制品验数量。

燃煤助燃剂的研究与应用

燃煤助燃剂的研究与应用

燃煤助燃剂的研究与应用综述王樾张伟林旭青唐慧慧王铁军南京永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南京,211100摘要:燃煤助燃剂在电力、石化、水泥等企业里起到了节能减排的重要作用。

本文总结了燃煤助燃剂的作用和助燃机理,介绍了国内外燃煤助燃剂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并提出了国内在燃煤助燃剂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燃煤助燃剂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煤炭助燃剂,机理,添加剂,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n coal combustion-improver reagentWang Yue Zhang WeiNanjing Yongneng Materials Limited CompanyAbstract: Coal combustion-improver reagent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economizing energy and decreasing atmospheric contamination in corporations. The role and mechanism of coal combustion-improver reagent was summarized. The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es on coal combustion-improver reagent was given a presentation. The development and existent problemes for the future was introduced.Key Words: coal combustion-improver reagent; the mechanism;additives;世界上煤炭资源有限,而且储存量在不断的减少,可是社会发展对煤炭的需求日益增长,煤炭价格也不断上升。

这样一方面需要节煤,另一方面要求采取措施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

茂金属催化剂及烯烃高分子材料研究新进展

茂金属催化剂及烯烃高分子材料研究新进展

收稿日期:2005-05-21作者简介:徐兆瑜(1935-),男,湖南益阳人,高级工程师,已发表论文百余篇,现从事化学及化工领域内的信息调研工作。

茂金属催化体系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用于烯烃聚合,采用的助催化剂是烷基铝,催化效率低,当时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直到1980年德国汉堡大学教授Kaminsky发现茂二氯化锆(Cp2ZrCl2)和甲基铝氧烷组成的催化剂,用于乙烯聚合的均相催化体系,显示出超高活性,同时观察到采用非均相固体催化剂未曾获得的许多聚合特性,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极大关注,并迅速形成了茂金属聚合物研究热潮[1 ̄2]。

到20世纪80年代,茂金属催化体系的开发和应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继而在1991年,Exxon公司首先采用茂金属催化剂在1.5万t/a工业化装置上成功地生产了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mLLDPE),标志着茂金属催化剂已正式进入工业化阶段。

茂金属催化剂的开发和应用是聚烯烃生产中一次重大革新,它使聚烯烃分子结构、性能、品质和应用领域均发生了显著变化,涌现出了许多新型材料。

目前茂金属催化烯烃聚合成了高分子合成研究中的热点课题[3]。

高分子材料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而其中占高分子材料1/3以上的聚烯烃材料又是合成材料中最重要的一类。

所以茂金属催化体系的开发、应用和革新必将对21世纪聚烯烃工业产生极大影响[4]。

1 茂金属催化剂的主要特性1.1 茂金属催化剂组成茂金属催化剂是由茂金属络合物和助催化剂组成的催化体系。

茂金属化合物是指过渡金属原子与茂环(环戊二烯或取代的环戊二烯负离子)配位形成的茂金属催化剂及烯烃高分子材料研究新进展徐兆瑜(安徽省化工研究院,安徽合肥 230041)摘 要:介绍茂金属催化剂的一般组成、主要特性及在烯烃聚合催化技术所具有的显著优势和近年研究取得的一些新进展。

详细叙述采用茂金属催化工艺技术合成的一些烯烃聚合物,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间规聚苯乙烯(sPS)、茂金属环烯烃、茂金属乙丙橡胶、茂金属乙烯-辛烯共聚物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燃烧速度, 提高燃烧速度,缩短燃尽时间
强化着火
提高燃烧速度, 提高燃烧速度,缩短燃尽时间
提高燃尽率
3
一、基本情况介绍
燃煤催化剂的作用
对挥发分燃烧的催化作用。 对挥发分燃烧的催化作用。不仅提 高挥发分的释放量, 高挥发分的释放量,而且使挥发分 的起始放热温度降低。 的起始放热温度降低。
燃煤催化剂 作用体现在
在使用催化剂后,减少了煤粉燃烧时 的形成与排放。 在使用催化剂后,减少了煤粉燃烧时NO、NO2的形成与排放。 、 的形成与排放
11
5、节煤率 、
空白 内容 项目 生料投入量(t) 熟料产量 (t) 煤粉消耗量 (t) 节煤率 (%) 51134 30990.30 5364 5.7% 6天 天 53649 32514.55 5333
传递
O原子 原子
C还原 还原
5
在煅烧过程中放出氧气, 在煅烧过程中放出氧气,以补 充缺氧燃烧时的二次空气量, 充缺氧燃烧时的二次空气量, 增大反应扩散速度, 增大反应扩散速度,使煤充分 燃烧。 燃烧。
充当氧的活性载体, 充当氧的活性载体,促进氧 从气相表面向碳表面的扩 散,氧转移的结果使固定 碳着火温度降低。 碳着火温度降低。
加剂 6天 天
说明: 1.熟料产量=生料投入量÷1.65 2.节 煤 率=(空白煤耗-加剂煤耗)/空白煤耗×100%
12
经 济 效 益
)、节煤收益 (1)、节煤收益 )、 吨计算, 万元/吨 (5000t/d,按节煤率 ,煤炭价格为 ,按节煤率3%,煤炭价格为850元/吨计算,固体催化剂 万元 吨) 元 吨计算 固体催化剂3.5万元 购买催化剂成本: 万元/吨 购买催化剂成本:0.03%*3.5万元 吨=10.5元/吨煤 万元 元 吨煤 节省煤的费用: 节省煤的费用:3%*850=25元/吨煤 元 吨煤 每吨煤收益:25-10.5=15元/吨 每吨煤收益:25-10.5=15元/吨 每年收益: 每年收益:15*850*365*90%=418万 万 )、熟料收益 (2)、熟料收益 )、 来计算) (按提产4%,利润 元/吨,运转率 按提产 ,利润50元 吨 运转率90%来计算) 来计算 每年收益: 每年收益:4%*5000*150*365*90%=328万 万 (3)、总收益 )、总收益 )、 418+328= 7 56万 万
1.氧化 氧化 增氧剂
2、催 、 化剂
中材国际环境工程公司催化剂
3、分 、 散渗 透剂
煤颗粒深层快速渗透,并利 与 煤颗粒深层快速渗透 并利 用这一功能带动其余复合化 合物渗入到煤颗粒内层 , 为 煤高温燃烧时引发一系列的 化学反应奠定基础
6
二、中材湘潭煤催化剂使用
添加方式: 添加方式:煤磨前皮带秤上
7
8
1、产量对比 、
390 385 380 375 370 365 360 355 350 345 340 335 0 5 10 15 时间(小时) 20 25
投料量 投料量(吨/小时)
未加催化剂 加催化剂
加入催化剂后产量增加5.1% 加入催化剂后产量增加
9
2、熟料3天强度对比 、熟料 天强度对比
13
项目
3天抗压强度 MPa) (MPa) 30.4 32.2 36.2
项目
3天抗压强度 MPa) (MPa)
36.1 33.6 33.6 有催化剂 34.5
34.5 34.2 33.6 平均值
无催化剂
32.5 33.4 34.9 32.8
平均值 增长率
33.2
34.3
3.30%
未加催化剂熟料强度为33.2MPa,
对固定碳燃烧的催化作用。 对固定碳燃烧的催化作用。降低着 火点温度,加快固定碳的燃烧。 火点温度,加快固定碳的燃烧。
4
催化燃烧理论
氧传递学说
电子转移学说
加热 金属(或低价 吸附 吸附O2 金属氧化物(或 金属( 金属氧化物( 加热 电子给予体 电荷迁移 碳表面的电子 加速反应 提高整个反应速率 催化剂 金属离子 金属氧化物) 氧化 高价金属氧化物) 高价金属氧化物) 被还原 金属氧化物)构型发生变化 使碳燃烧得更完全 被活化 形成空穴 C原子 原子
加催化剂熟料强度为34.3MPa,增长率为3.3%
10
3、NOx对比 、 对比
项 目 浓度 未加催化剂废气总管 总管NO平均含量 749 756 750 737 677 726 平均值 降低率 733 22% 加催化剂废气总管 总管NO平均含量 626 566 559 530 575 574 572
水泥工业燃煤催化剂
中材国际环境(北京) 中材国际环境(北京)有限公司
主要内容
1收益情况
水泥厂用煤
窑头
分解炉
火焰拉长、 火焰拉长、火焰温度低
机械不完全燃烧
粗煤粒燃尽时间较长、 粗煤粒燃尽时间较长、燃烧中心区 煤粉燃烧速度差别大
未着火的细煤粉、 未着火的细煤粉、未燃尽的粗煤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