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瘫病人的良肢位摆放

合集下载

中风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

中风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

谢谢您的聆听
床上坐位
• 髋关节保持90度的屈曲位,背部用枕头垫 好,保持躯干伸展,双侧上肢伸展位放在 床前桌上。 • 最好臀下臵一坐垫,双膝屈曲50-60度,膝 下垫一软枕,患侧足底放一硬枕,保持踝 关节背屈或足中立位。
床上坐位
• 坐位姿势 双足垂直于膝下,平放在地板上,脚尖 向前,双足分开与肩同宽,髋关节、膝关 节、踝关节均保持90度。患侧上肢放于体 前,于上肢下垫一枕头给与支撑。
正确的良肢位是指为防止或对抗 痉挛模式的出现,保护肩关节以及早 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临时性 的治疗性体位。
, 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48h可进行。
患者病情稳定在监护病房就应该进行。 康复越早,肢体功能恢复越好。
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的开始时间
• 膝关节稍弯曲,膝下可垫一小枕; • 踝关节背曲,保持90度,足尖向上, • 防止足下垂,在床尾放臵枕头。
仰卧位注意事项
①尽量减少仰卧位的时间,因其受颈紧张性 反射和迷路反射的影响。
对称性颈紧张性反射阳性表现是?
非对称性颈紧张性反射阳性表现是?
紧张性迷路反射
• 紧张性迷路反射又称前庭脊髓反射,由于 头部位臵及重力方向发生变化时,中耳迷 路感受器受到刺激,经延髓前庭核、前庭 脊髓束传到脊髓束,产生躯干、四肢肌张 力发生变化的反射,又称躯干四肢紧张性 迷路反射。 • 此反射的主要特点:仰卧位时伸肌张力增 高,俯卧位时屈肌张力增高。
健侧卧位注意事项
• 手腕呈背伸位,防止手屈曲在枕头边 缘 • 足不能内翻悬在枕头边缘 • 两腿之间用枕头隔开
健侧卧位是患者最舒适的体位, 也对患侧肢体有益。
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
• 患侧卧位:斜侧卧约40-60度,背后用枕头 塞稳,患侧上肢前伸,使肩部向前,确保 肩胛骨的内缘平靠于胸壁。上臂前伸以避 免肩关节受压和后缩。肘关节伸展、前臂 旋后,手指张开,掌心向上。 • 手心不应放臵任何东西,否则因抓握反射 的影响而引起手内肌的痉挛。

良肢位的摆放—康复科资料

良肢位的摆放—康复科资料
医学康复科患者良肢位的摆放
医学康复科
各种原因所致肢体瘫痪性疾病 的急性期,因生命体征不稳定、 瘫痪肢体不能活动或肢体制动 等原因,患者被迫卧床。此时, 为了防止褥疮,预防肢体挛缩, 减轻挛缩,保持良好血液循环, 应注意正确摆放患者的体位, 并且每隔1-2小时为患者翻身一 次。
பைடு நூலகம்
脊髓损伤患者肢体位置摆放
2.患侧卧位
患侧上肢外展、 伸展位,患侧下 肢轻度屈曲位放 在床上,健侧下 肢向前跨过患侧 放于长枕上,健 侧上肢放在躯干 上,放松。
3.仰卧位
患侧肩胛和上肢下垫一长枕,手指伸展位,平放于枕上。 长浴巾卷起垫在大腿外侧,防止下肢外展、外旋。膝下 垫毛巾卷,保持膝伸展微屈。
1. 仰卧位 头下放置薄枕,将头 两侧固定。肩甲、上 肢、膝、踝下垫枕, 用毛巾卷将腕关节保 持40°背伸。
2.侧卧位 上侧的上肢保持伸展位、下
肢屈曲位,肢体下均垫长枕 等靠住,以保持侧卧位
偏瘫患者肢体位置摆放
1.健侧卧位
患侧上肢伸展位,下肢取轻 度屈曲位,放于长枕上。由 于患者躯干稳定性差可在患 者身后放置长枕或被子,以 保持稳定的侧卧位

四肢瘫病人的良肢位摆放

四肢瘫病人的良肢位摆放

2.下肢 双下肢稍曲髋、屈膝、踝背伸,双下肢之间放一个 枕头,上面的腿稍后于下面的腿,使上面的肢体可以轻压 在下面的肢体上。踝关节要保持90°,在脚底和床架之间 增加软垫,保持踝关节的角度。
• • • • • •
操作 操作操作熟练、动作快捷、方法正确 病人安全无损伤 相关问题解答正确 沟通 态度和蔼,得到病人的理解和配合 随时注意收集病人的资料 时间 10分钟内完成,每超过1分钟扣1分
4.站起后,有自己的膝部稍顶住患膝,防止 “打软”。 5.调整好站立姿势,保持抬头、挺胸、体重 均匀分布在双侧下肢上 6.坐下时,身体前倾,臀部向后,缓慢移动 重心,直到完全做下。
自己站起 病人坐在床边或椅子前缘,双足平放地下, 膝位于足尖上方,双手交叉相握,上肢向 前、向上抬起。同时,身体前倾,中心移 到膝的前方,直到站起。
2.治疗者面向病人站立,将患侧上肢放在自 己肩上或用上肢托住,一手放在患者肩胛 骨处,一手放在健侧盆骨后缘,双膝夹住 患膝两侧(或是用自己的膝放在患膝内侧, 足放在患足外侧,从内、外方向固定患侧 下肢)。
3.站起时,病人身体上引 导,同时发出口令“起来”,顺势将病人 托起。
评 价
• 操作 操作熟练、动作快捷、方法正确 • 病人安全无损伤 • 相关问题解答正确 • 沟通 态度和蔼,得到病人的理解与配合 • 随时注意收集病人资料 • 时间 15分钟内完成,每超1分钟扣1分
注意事项
1.床上翻身及转移,不管翻向患侧还是健侧, 整个活动都应先转头和颈,在正确地转肩、 上肢、躯干、腰、盆骨和下肢,保持脊柱 的伸直位,防止扭曲。 2.互相转移时,两个平面之间的高度尽可能 相等并尽可能靠近,确保两个平面稳定, 如轮椅转移 时必先制动
3.转移时注意安全,不易过快,避免碰伤肢 体的皮肤,防止跌倒 4.翻身及转移都要确保足够的空间活动,保 证患者的安全与舒适并保持肢体的功能的 肢体位

肢体瘫痪良肢位摆放流程及考核标准

肢体瘫痪良肢位摆放流程及考核标准

肢体瘫痪良肢位摆放流程及考核标准引言肢体瘫痪是一种严重的身体功能障碍,其良好的肢位摆放是帮助患者恢复功能的重要步骤。

本文档旨在介绍肢体瘫痪患者的肢位摆放流程以及相关的考核标准,以提供给医务人员参考和操作。

肢体瘫痪良肢位摆放流程以下是肢体瘫痪良肢位摆放的流程:1. 了解患者情况:首先,医务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瘫痪情况,包括瘫痪的肢体部位以及程度。

2. 选择合适的床位:根据患者的瘫痪情况,选择适当的床位,确保床位舒适,并方便医务人员进行摆放操作。

3. 协助移动:医务人员应协助患者移动至床位上,避免额外的肢体受伤。

4. 支撑肢体:根据瘫痪的肢体部位,采取适当的支撑措施,确保肢体摆放在正确的位置上。

例如,可以使用枕头或抱枕支撑患者的手臂或腿部。

5. 定期检查:在摆放完成后,医务人员应定期进行检查,确保肢体仍然保持在正确的位置上,并调整支撑措施以适应患者的需求。

肢体瘫痪良肢位摆放考核标准为了确保良肢位摆放的质量,以下是肢体瘫痪良肢位摆放的考核标准:1. 对瘫痪情况的了解:医务人员应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瘫痪情况,包括受影响的肢体部位和程度。

2. 摆放的准确性:医务人员应确保摆放的肢体部位准确无误,不得有任何错误。

3. 支撑的稳定性:所采取的支撑措施应能确保肢体稳定地摆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并且不易松动或变形。

4. 定期检查的规范性:医务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定期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确保肢位摆放得到持续的关注和调整。

结论良好的肢体瘫痪良肢位摆放流程和考核标准对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

本文档介绍了肢体瘫痪良肢位摆放的流程和考核标准,希望能为医务人员提供有效的指导,并提高患者康复的效果。

偏瘫患者的良肢位摆放 ppt课件

偏瘫患者的良肢位摆放  ppt课件

ppt课件
3
正确的良肢位是指为防止或 对抗痉挛模式的出现,保护 肩关节以及早期诱发分离运 动而设计的一种临时性的治 疗性体位。
ppt课件
4
偏瘫后常见的异常姿态
上肢可出现的典型姿势是: 肩部下沉 肩关节外展、内旋 前臂旋前或旋后 腕关节掌屈 手指屈曲,拇指内收屈曲 肩手综合征
ppt课件 5
ppt课件 35
ppt课件
36
14
ppt课件
注意事项
• 避免被子太重而压迫偏瘫足造成足尖的外 旋,足底此时不垫物是为了协助患者活动 踝关节以防止足下垂。 • 避免使用过高的枕头,头部不要有明显的 左右偏斜(可以稍偏向患侧 ) • 骶尾部、足跟和外踝等处发生褥疮的危险 性增加。
ppt课件 15
常见错误:
头向健侧,患肩过高,手握毛巾卷,放在肚子上 ppt课件
常见错误:
患肩没有牵出,躯干没有后仰,患肩受压 ppt课件
27
常见错误:
ppt课件 健腿下垫枕位置太靠前,患髋没有后伸
28
ppt课件
29
床上坐位
• 髋关节保持90度的屈曲位,背部用枕头垫好,保持躯干伸展,双侧上 肢伸展位放在床前桌上。 • 最好臀下置一坐垫,双膝屈曲50-60度,膝下垫一软枕,患侧足底放 一硬枕,保持踝关节背屈或足中立位。
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的开始时间
有研究者认为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 理介入时间越早越好,因为肢体功能在脑 卒中后3个月内恢复最快,在神经功能恢复 的高峰期给予强化训练,即在入院急性期 在治疗的同时进行良肢位的摆放并坚持全 过程。
ppt课件 11
所需要的物品
枕头、抱枕 荞麦枕
ppt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2

偏瘫患者的良肢位摆放

偏瘫患者的良肢位摆放

偏瘫患者的良肢位摆放偏瘫患者的良肢位摆放良肢位摆放的目的:预防关节挛缩、畸形,预防压疮,使患者感觉舒适,为进一步康复训练创造条件。

良肢位摆放的注意事项1、床应放平,床头不抬高,在任何情况下都应避免半卧位。

2、手中不可放置任何东西,正确的体位是手张开。

3、患者卧床时应使其身体与床边平行。

4、枕头应足够大并填满柔软的材料,使其按需要支持并保持身体各部分的正确体位。

※为什么要尽可能少用仰卧位?因这种体位受颈紧张性反射和迷路反射的影响,异常反射活动最强,并使骶尾部、足踝外侧及外踝处发生褥疮的可能性增加。

采取仰卧位的注意事项:1、头部用枕头支持,胸椎不能屈曲。

2、患侧臀部、大腿下面防置一个枕头,使骨盆向前,防止患腿外旋3、患侧肩胛下放一枕头,使上肢处于抬高的位置,伸肘、腕背伸、伸指。

正确的卧位仰卧位:肩关节处于上抬前挺,上臂外旋稍外展,肘与腕伸直,掌心向上,手指伸直并伸开。

骨盆和髋前挺,大腿稍向内加紧并稍内旋。

瘫痪侧肩胛下垫一小枕,使其保持肩关节上抬,髋关节下枕头使其保持上抬,膝关节下垫枕,使其呈稍弯曲状态,脚掌下垫枕或托足板,使关节保持90度角。

正确仰卧的要领(1)保持对抗异常姿势的体位(2)防止或避免没有矫正的异常姿势(3)掌心向下时,手腕应略微抬起,大拇指与其余四指用布卷或纸卷隔开。

具体要点:1、头部由枕头良好支持,不能使胸椎屈曲。

2、在患侧臀部、大腿下放置一个枕头,使骨盆向前,防止患腿外旋。

3、在患侧肩胛下放一个枕头,使上肢处于正确抬高的位置,使肘伸、腕背伸、伸指。

4、下肢伸展,枕头在膝下支持。

仰卧位的体位变换注意事项1、床应放平,床头不得抬高,避免半卧位2、手中不应防置任何东西,正确的体位为手张开。

3、患者卧床时身体与床边平行,不能斜卧。

4、不能在足底放置任何东西,因坚硬的东西压在足底部可增加不必要的伸肌模式的反射活动。

避免半卧位患侧卧位---跨步卧位患肩向前,肩关节呈90度角,肘关节伸直呈180度角,掌心向上、手指伸开,健侧下肢在前、患侧下肢向后稍屈曲状态。

良肢位的摆放

良肢位的摆放

偏瘫患者的良肢位:
仰卧位:1、偏瘫侧肩:放在枕头上,保持肩前伸、外旋。

2、偏瘫侧上肢:放在枕头,外展20~40,肘、腕、指关节尽量伸直,掌心向上。

3、偏瘫侧臀部:固体于枕头上
4、偏瘫侧膝部:膝外应放枕头,防止屈膝位控制不住突然髋外旋,造成股内肌拉伤,膝下垫一小枕头保持患膝稍屈曲,足尖向上。

患侧卧位:1、躯干:略后仰,背后放枕头固定
2、偏瘫侧肩:向前平伸外旋
3、偏瘫侧上肢:和躯干呈90,肘关节尽量伸直,手掌向上。

4、偏瘫侧下肢:膝关节略弯曲,髋关节伸直
5、健侧上肢:放在身上或枕头上
6、健侧下肢:保持踏步姿势,放在枕头上。

膝关节和踝关节略为屈曲。

健侧卧位:1、躯干:略为前倾
2、偏瘫侧肩关节:向前平伸,患者前屈90~100左右
3、偏瘫侧上肢:放枕头上
4、偏瘫侧下肢:膝关节、髋关节略为弯曲,下肢放枕头上,避免足外翻
5、健侧上肢:舒适为
6、健侧下肢:膝关节、踝关节伸直。

医院老年康复护理——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2020年版)

医院老年康复护理——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2020年版)

医院老年康复护理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了解患病情况、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

2.评估意识状态、肢体肌力及肌张力。

3.评估管路位置及固定情况。

4.评估皮肤完整性。

(二)康复护理要点。

1.协助患侧卧位。

(1)患侧肢体在下,健侧肢体在上。

(2)头部垫枕,后背垫枕稳固支撑。

(3)患侧上肢外展90°前伸旋后,双手托出患肩,保持其向前伸展。

(4)患侧下肢髋、膝屈曲,健侧下肢采取舒适体位,勿压患侧肢体。

2.协助健侧卧位。

(1)健侧肢体在下,患侧肢体在上。

(2)头部垫枕,后背垫枕稳固支撑。

(3)患侧上肢肩屈曲,肘、腕、手指关节均伸展放于枕上,高于心脏水平。

(4)双腿间垫枕,患侧下肢在前稍屈曲放于枕上,踝关节同时垫起,健侧下肢在后自然屈曲。

3.协助仰卧位。

(1)头部垫枕,患侧肩胛下垫薄枕,使两肩处在同一水平,肩关节外展与身体成45°。

(2)患侧肘、腕、手指关节均伸展位,掌心向上。

(3)在患侧髋下、臀部、大腿外侧垫薄枕,膝下垫软枕与床面成5°~10°。

4.协助床上坐位。

(1)嘱其保持上身直立,后背垫枕支撑。

(2)打开床上餐桌,上面放置软枕。

(3)将上肢置于餐桌的软枕之上,手指自然伸展。

(4)在患侧下肢外侧垫软枕,膝下垫软枕与床面成5°~10°。

(三)指导要点。

1.告知良肢位摆放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2.告知变换体位时防止管路受压、扭曲、打折及滑脱。

(四)注意事项。

1.注意受压部位皮肤情况,每2h变换一次体位,预防压力性损伤。

2.少用仰卧位和半卧位,多采用患侧卧位。

3.避免足背受压造成足下垂,掌心及足心避免任何物品刺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事项
1. 2-3小时变换一次体位,以维持良好的血 液循环 2.侧卧位时确保使头部和颈椎保持正常对线 3.消除患者紧张和焦虑情绪,不良的心理状 态可使肌张力增高
4.所有颈椎椎体损伤的四肢瘫痪患者均应采 用手的休息位夹板,防止出现选择性的肌 肉萎缩而导致患者的手变得“扁平”(猿 手)使手的功能丧失
从患者侧翻坐起(需要其他人的帮助) 1.病人先自己坐成患侧卧位,并将双侧小腿 移至床沿外。
2.帮助者面向病人站立,一手放在患肩向上 抬起,一手放在健侧骨盆前缘或髂前上脊 处向下压,双手同时用力即可坐起。 3.调整坐姿,将患手放在大腿上,足接触地 面
在帮助下坐位至站立位 1.病人坐在床或椅子前缘,双足平放地上, 膝位于足尖上方(屈膝大于90°)。
2.治疗者面向病人站立,将患侧上肢放在自 己肩上或用上肢托住,一手放在患者肩胛 骨处,一手放在健侧盆骨后缘,双膝夹住 患膝两侧(或是用自己的膝放在患膝内侧, 足放在患足外侧,从内、外方向固定患侧 下肢)。
3.站起时,病人身体前倾,重心转移双膝之 间,双足不动。治疗者双手先前、向上引 导,同时发出口令“起来”,顺势将病人 托起。
评 价
• 操作 操作熟练、动作快捷、方法正确 • 病人安全无损伤 • 相关问题解答正确 • 沟通 态度和蔼,得到病人的理解与配合 • 随时注意收集病人资料 • 时间 15分钟内完成,每超1分钟扣1分
注意事项
1.床上翻身及转移,不管翻向患侧还是健侧, 整个活动都应先转头和颈,在正确地转肩、 上肢、躯干、腰、盆骨和下肢,保持脊柱 的伸直位,防止扭曲。 2.互相转移时,两个平面之间的高度尽可能 相等并尽可能靠近,确保两个平面稳定, 如轮椅转移 时必先制动
双足底放一大枕或足板,保持踝关节的中立位。必要时在两 腿之间放一枕头,以防髋内收,防止股骨内踝和踝受压。
侧卧位
1.上肢 下面的手臂 前肩伸并屈曲90°,以防身体直接压 在肩上,肘关节背曲,前臂旋后,在胸壁和上肢之间放一 个枕头。 上面的手臂 肩同上,但肘伸展并旋前,用枕 头支持手臂。腕背伸约30-40°,手指稍屈曲,拇指对掌。
四肢瘫病人的良肢位摆放
昆明医科大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 周红
评 估
• 病人功能障碍情况 • 心理反应、合作程度 • 肌力、痉挛情况、自理能力及所配置辅助 器械 • 环境温度、安全感
准备
• 物品 床单位整齐、良肢位枕头 • 环境 安静、整洁、有安全感 • 沟通 向病人解释,说明目的,取的配立位或前身的位置,肘伸 直,腕背伸约30-40°,手指稍屈曲,拇指对掌。 2.下肢 伸髋并稍外展,伸膝但避免过度伸展,踝背屈至中 立位,两侧髋关节外侧各放一小枕(或用大浴巾卷成卷, 各垫于两侧大腿外侧至小腿外侧),以保持髋关节外展而 不旋转。
4.站起后,有自己的膝部稍顶住患膝,防止 “打软”。 5.调整好站立姿势,保持抬头、挺胸、体重 均匀分布在双侧下肢上 6.坐下时,身体前倾,臀部向后,缓慢移动 重心,直到完全做下。
自己站起 病人坐在床边或椅子前缘,双足平放地下, 膝位于足尖上方,双手交叉相握,上肢向 前、向上抬起。同时,身体前倾,中心移 到膝的前方,直到站起。
3.转移时注意安全,不易过快,避免碰伤肢 体的皮肤,防止跌倒 4.翻身及转移都要确保足够的空间活动,保 证患者的安全与舒适并保持肢体的功能的 肢体位
谢 谢
2.下肢 双下肢稍曲髋、屈膝、踝背伸,双下肢之间放一个 枕头,上面的腿稍后于下面的腿,使上面的肢体可以轻压 在下面的肢体上。踝关节要保持90°,在脚底和床架之间 增加软垫,保持踝关节的角度。
• • • • • •
操作 操作操作熟练、动作快捷、方法正确 病人安全无损伤 相关问题解答正确 沟通 态度和蔼,得到病人的理解和配合 随时注意收集病人的资料 时间 10分钟内完成,每超过1分钟扣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