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成人教育《语言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成人教育《语言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成人教育《语言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的士”是(D)A.“的”字结构B.派生词C.双语素词D.双音节词2.《普通语言学教程》的作者是(D)A.乔姆斯基B.布龙菲尔德C.萨丕尔D.索绪尔3.〔d〕和〔t〕两个音素(A)A在英语里是不同的音位,在汉语里是同一个音位B.在汉语里是不同的音位,在英语里是同一个音位C在汉语、英语里都是不同的音位D.在汉语、英语里都是同一个音位4.表音文字以(D)为记录单位A.音节或词B.语素或音位C.语素或词D.音位或音节5.广义地说,汉语动词词尾“着”、“了”、“过”属于语法范畴中的(C )A.时范畴B.态范畴C.体范畴D.数范畴6.汉语“他在读书”的“他”(A)A.不表示人称的语法范畴B.表示人称的语法范畴C.表示格的语法范畴D.表示数的语法范畴7.汉语单词“忽然”出现的位置是(C)A主语位置 B.谓语位置C.状语位置D.定语位置8.汉语发展过程中量词的出现属于( C )方面的变化。
A.语义B.语法组合规则C.语法聚合规则D.形态9.汉语拼音方案是以( C )字母为基础制订的。
A.英语B.法语C.拉丁D.希腊10.汉语属于(B)A.屈折语B.词根语C.多式综合语D.粘着语11.汉语中的轻声是利用(C)构成的A.音高B.音长C.音强D.音质12.能够充当句法结构的结构成分的语法单位是( B )A.语素B.短语C.句子D.句群13.派生词中包含( B )A.词尾B.词根C.虚词D.根词14.区分词类最重要的依据是(B)A.意义B.形态变化C.句法功能D.语言的类型特点15.属于音节文字的是( A )A.朝鲜谚文B.朝鲜汉字C.日语汉字D.法语字母16.文字的前身是(C)A结绳记事 B.手势C.图画记事D.实物记事17.下列发音方法完全相同的一组辅音是( D )。
A.[t]-[d]B.[b]-[p]C.[s]-[z]D.[t]-[k]18.下列各组词中全都属于复合词的一组是(B)A.大学、人民、(英)readerB.劳动、阿姨、(英)railwayC.瓶子、教室、(英)unhappyD.道路、材料、(英)classroom19.下列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对应正确的一组是(C)。
成人教育专升本《语言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专升本语言学概论一单选1.()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其代表作《普通语言学教程》在语言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A布龙菲尔德B索绪尔C赵元任D乔姆斯基2.音位是从()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A物理属性B生理属性C心理属性D社会属性3.元音和辅音本质区别是( )A元音的发音可以延长,辅音不可以B元音发音响亮,辅音不响亮C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辅音一定受阻D发元音时,发音器官的各个部分均衡紧张;辅音则不然4.语言结构各要素中,发展演变最快的是()A语音B词法C句法D词汇5.对发音器官功能的描述,()是正确的。
A声带在发音中的作用是次要的。
B舌头的活动,起了调节共鸣器形状的作用。
C口腔中最为灵活的部位是上腭。
D声带、舌头等是被动发音器官。
6.“黄包车”、“马褂”、“丞相”等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它属于()A词语的替换B旧词的消亡C新词的产生D词义演变7.“体”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各种阶段和状态,是()特有的语法范畴。
A形容词B名词C动词D代词8.“花开了”、“牡丹花开了”、“院子里的牡丹花开了”、“我家院子里的牡丹花开了”……体现了语法结构的()A组合性B层次性C递归性D抽象性9.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最常用最主要的意义叫做()A本义B基本义C派生义D引申义10.语汇系统中最为稳固而不易变化的是()A一般语汇B基本语汇C通用语汇D专用语汇11.下列元音,在普通话音节中能够充当韵头的是()。
A[i] B[a]C[e] D[o]12.把句子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类型,这种分类是()。
A句子的句型类B句子的句式类C句子的语气类D句子的简繁类13.造成“北京人多”一句歧义的主要原因是()。
A一词多义B不同的句法结构关系C不同的语义结构关系D不同的层次构造14.汉语中词的语法分类可以首先分出的两个大类是()。
A基本词和非基本词B实词和虚词C典型词和兼类词D体词和谓词15.“文具”和“橡皮擦”是()。
A上下位词B同义词C等义词D近义词16.从词的构造方式看,汉语“骨肉”一词属于()。
语言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语言学概论复题一、单项选择题1.音高取决于什么?A.发音体振动的振幅B.发音体振动的频率C.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D.共鸣器的形状2.北京话“慢”单念时读[man],但“慢慢儿”却有人读做[maimar],前一音节的语流音变现象是什么?A.同化B.异化C.弱儿D.增音3.英语“worker”中的“-er”是什么?A.构词语素B.构形语素C.虚词语素D.词根语素4.下列汉语词语中的“儿”不属于词根语素(实义语素)的是什么?A.健儿B.女儿C.少儿D.花儿5.“吓唬”和“恐吓”在非理性意义上的主要差别是什么?A.语气意义不同B.感情色彩不同C.语体色彩不同D.形象色彩不同6.“XXX说服了XXX”中“XXX”是行为的施事,“XXX”是行为的受事,这种意义是什么?A.语汇意义B.语法意义C.语境意义D.蕴含意义7.语言成分的借用,最常见、最突出的是什么?A.词语的借用B.语音成分的借用C.词缀的借用D.语法结构的借用8.下列几种类型的社会方言中,具有排他性的是什么?A.行话B.黑话C.官腔D.贵族语言9.下列辅音音素都是XXX的一组是什么?A.[d。
l]B.[b。
k]C.[p。
n]D.[t。
v]10.从语音的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什么?A.音位B.音素C.音节D.音渡11.英语“students”中的“-s”是什么?A.虚词语素B.词根语素C.构形语素D.构词语素1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词法手段的是什么?A.虚词B.重叠C.轻重音D.词形变化13.下面词组中,结构类型与其他各组不同的一组是什么?A.年轻漂亮/朴素大方B.我们大家/首都北京C.铁路民航/工人农民D.贯彻执行/讨论研究14.下列成对的词语中,属于相对反义词的一组是什么?A.成功—失败B.合法—非法C.本地—外地D.勤劳—懒惰15.造成“北京人多”一句歧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一词多义B.不同的句法结构关系C.不同的语义结构关系D.不同的层次构造16.下列关于语言起源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什么?A.语言产生于人类对外界各种声音的摹仿B.语言产生于人们的相互约定C.语言是人类有意识地在短时间内创造出来的D.语言是人类在长期进化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17.在儿童学会说话的过程中,“双词阶段”标志着儿童已经具备了语法能力,能够组合两个词来表达意思。
成教考试-《语言学概论》(含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卷(含答案)一、填空(共20空,每空2分,共40分)1.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2.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3.语言符号的形式是(音),语言符号的内容是(义)。
4.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
5.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而音位是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意义)的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6.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
7.人类的发音器官可分为(呼吸系统)、(喉咙和声带)、(共鸣腔/鼻腔、咽腔和口腔)三大部分。
8.一般物体的振动都是复杂的,有的复杂而有规则,这样的音叫(乐音),语言中的(元音)都是乐音。
9.从声音产生的角度看,音质的不同是由(发音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共鸣腔形状不同)决定的。
10.世界古老的表意文字主要有古代埃及的圣书字,古代苏美尔的(楔形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字)以及中国古代的(汉字甲骨文)。
二、选择(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 汉语中的声调是利用(A)构成的A、音高B、音长C、音强D、音质2. 语言中稳固性最强的是(C)A、语音B、词汇C、语法D、语义3. 在词汇发展过程中,有些词不为人们使用而逐渐消失,•其原因是(B)A、音质音位的合并B、社会生活的改变C、词义的演变D、汉字的简化4. 语言作为符号的本质是:(A )A.形式和意义间的结合为“约定俗成”。
B.形式和意义间存在着固定的联系。
C.形式和意义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
D.形式和意义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5. 使某一个方言取得一种特殊的地位而成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其原因是(D ):A.政治的原因B.经济的原因C.文化的原因D.政治、经济、文化的原因都可以二、简答:(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1.语音在物理属性上的四要素是什么?分别举例说明其在语言中各有什么作用?答:①音高,区分音调②音长,区分长元音和短元音③音强,区分轻重音和语调④音色,区别语言的意义的最重要的因素2. 举例说明词汇意义有哪些类型?答:①概念义,也称理性意义,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概括反映,是词义的核心。
山东师范大学语言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山东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期末考试试题
年级:专业:考试科目:语言学概论
试题类别:A卷考试形式:闭卷
一、填空:(本题共10小题,每空1空,共20分)。
1、关于汉字的起源有过种种传说,主要的有()、()、()。
2、()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能自然感觉到的最小的()。
3、异体字有两个主要的来源:一类来源于(),另一类来源于()。
4、台湾字量的标准化主要是()、()以及罕用字的研究和确定。
5、台湾的字形标准分成()和()两部分。
6、由元音加上鼻辅音构成的韵母叫()。
7、决定元音音质的共鸣腔形状化分为()、()、()。
8、汉字的输入有三种方法:利用键盘输入汉字;利用()输入汉字;利
用()的方法输入汉字。
9、中性词是指既没有( )有没有( )的词。
10、词汇中语音完全相同而意义没有任何关系的一组词叫()。
二、名词解释:(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词的感情色彩
2、语体风格
3、金文
4、辞格
5、比拟
三、简答:(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广告用字中存在哪些问题?
2、人名用字不规范的弊端有哪些?
3、汉字编码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四、论述(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词语规范的原则。
2、教师提问的时候要注意的问题。
《语言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面各项中,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是A.广州话B.福州话C.重庆话D.上海话2.汉语拼音字母b、p、m都是A.舌尖音B.唇齿音C.正齿音D.双唇音3.下面各项属于自源文字的是A.英文字母B.甲骨文C.腓尼基字母D.希腊字母4.儿童“以词代句语言”出现在A.单词句阶段B.语法句阶段C.简单句阶段D.复杂句阶段5.“叶子岀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一句采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拟B.仿写C.夸张D.比喻6.下面各项中含有轻声音节的是A.渐渐B.妈妈C.声声D.人人7.“在家休息”是一个A.动宾词组B.主谓词组C.偏正词组D.兼语词组8.不同行业有自己的“行话“行话”属于A.地域方言B.社会方言C.亲属语言D.混合语言9.“半两棉花——免弹(谈)”采用的方法是A.转移欢关B.语义汉关C.语音双关D.替代双关10.下面各项属于语言符号特点的是A.约定性B.自然性C.固定性D.想象性11.一种语言的共同语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方言叫A.母方言B.底层方言C.基础方言D.原始方言12.谈话体属于A.书面语体B.宣传语体C.文学语体D.口语语体13.唐太宗名李世民,唐代人便把“世”改为“代'把“民”改成“人”,这是为了A.避讳B.图吉利C.讨口彩D.自谦14.中国历史上推行“书同文”措施的是A.齐桓公B.秦始皇C.汉武帝D.唐玄宗15.汉语中“罗汉、菩萨、塔、阎罗”等词的出现,是因为A.儒家学说的兴盛B.道教的兴起C.名教的影响D.佛教的传入16.“弟弟吃苹果”不能说成“苹果弟弟吃'这是受制于语言符号的A.组合关系B.聚合关系C联想关系 D.分类关系17.音高取决于声波的A.振幅B.数量C.长短D.频率18.“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这个句子是A.反复句B.顶真句C.对偶句D.回环句19.中国叫“绥远、定远”之类名字的地方,往往当年A.水草丰美B.山川秀丽C.曾发生战乱后被抚平D.人口特别多20.—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转而使用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叫A.语言混合B.语言转用C.克里奥尔D.双语现象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语言学概论》期末试卷-语言学概论期末考试-完整版

《语言学概论》期末试卷1. ( 单选题) 下列关于“语言”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 )(本题2.0分)A、语言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组合而成的B、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C、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征D、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可以任意改变2. ( 单选题) 下列元音音素都是后元音的一组是( B)(本题2.0分)A、[u, ε]B、[α, Λ]C、[α,y]D、[o, a]3. ( 单选题) 下列辅音音素都是塞音的一组是( B)(本题2.0分)A、[k, 1]B、[p, k]C、[p, n]D、[t, v]4. ( 单选题) 从语音的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A)(本题2.0分)A、音位B、音素C、音节D、音渡5. ( 单选题) 汉语普通话中的“我”和助词“的”单念时发音分别为[uo]和[te],而在实际语流中,“我的”发音是[uo de],这是语流音变中的( A)(本题2.0分)A、顺同化现象B、逆同化现象C、弱化现象D、异化现象6. ( 单选题) 语音的本质属性是(C )(本题2.0分)A、物理属性B、生理属性C、社会属性D、心理属性7. ( 单选题) 英语“students”中的“-s”是( C)(本题2.0分)A、虚词语素B、词根语素C、构形语素D、构词语素8. ( 单选题) 从词的构造方式看,下列各项中属于复合词的是( D)(本题2.0分)A、木头B、念头C、苦头D、山头9. ( 单选题) 划分词类的最本质的标准是(A )(本题2.0分)A、分布标准B、意义标准C、形态标准D、逻辑标准10. ( 单选题) 下面词组中,结构类型与其他各组不同的一组是(D)(本题2.0分)A、年轻漂亮/朴素大方B、我们大家/首都北京C、铁路民航/工人农民D、贯彻执行/讨论研究11. ( 单选题) 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拼音文字是( C)(本题2.0分)A、古埃及文字B、古希腊文字C、腓尼基文字D、中国的甲骨文12. ( 单选题) 判断两种话是不同语言还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方言应该主要参考( C)(本题2.0分)A、相互理解程度B、语言结构的差异程度C、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D、地域临近程度13. ( 单选题) 关于语音四要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 )(本题2.0分)A、音高变化是语调的主要构成要素B、能起区别语言意义作用的是绝对的音高、音强和音长C、音长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决定的D、音强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振幅大小决定的14. (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都是低元音的一组是(D )(本题2.0分)A、[y, ?]B、[a, Λ]C、[u, ε]D、[ Αα, ]15. ( 单选题) 下列各组辅音中,发音部位相同的一组是( A)(本题2.0分)A、[k, η]B、[m, n]C、[n, η]D、[k,p]16. ( 单选题) 北京话“面”单念时读作[mi?n],但“面包”却读作[mi?m pαu],这种语流音变现象是( C)(本题2.0分)A、弱化B、增音C、同化D、异化17. ( 单选题) 下列各组中,三个复合词构词类型不一致的一组是(A)(本题2.0分)A、席卷耳鸣地震B、打倒切断推翻C、发光散热出气D、天地欢乐爱好18. ( 单选题) 语法规则的“抽象性”是指(A )(本题2.0分)A、对语言的结构和成分进行类的概括B、相同规则可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C、语法规则之间可以相互推导和解释D、语法规则的发展变化过程十分缓慢19. ( 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的是( B)(本题2.0分)A、中国B、埃及C、印度D、希腊-罗马20. ( 单选题) 汉语中的词类(词的语法分类)可以首先分出的两个大类是(B )(本题2.0分)A、基本词和非基本词B、实词和虚词C、典型词和兼类词D、体词和谓词21. ( 单选题) “汽车”和“卡车”是( A)(本题2.0分)A、上下位词B、同义词C、等义词D、近义词22. ( 单选题) 根据字符跟什么样的语言单位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已知自源文字都属于( A)(本题2.0分A)A、词文字B、语素文字C、音节文字D、音位文字23. ( 单选题) 在语言谱系分类的层级体系中,最大的类别是( C)(本题2.0分)A、语族B、语支C、语系D、语群24. ( 单选题)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 B)(本题2.0分)A、语言符号可以任意使用和创造B、绝大多数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C、可以任意使用语言符号给事物命名D、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可以任意改变25. ( 单选题) 下列语言学流派中集中研究语言本体的流派是(D)(本题2.0分)A、功能语言学B、社会语言学C、认知语言学D、结构语言学26. ( 单选题) 英语动词“去”的原形是“go”,过去时的形式是“went”,这在语法手段的词形变化中叫作( C)(本题2.0分)A、附加B、屈折C、异根D、零形式27. ( 多选题) 下列关于重音的表述,正确的是( ABC)(本题3.0分)A、有些语言中一个词可以有一个以上的重音B、能够区别不同意义的重音可以看作一个音位C、汉语中有词重音D、重音跟音强的增加有关28. ( 多选题) 对发音器官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BC )(本题3.0分)A、声带在发音中的作用是次要的B、被动发音器官是不能自主运动的。
语言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语言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现代语言学之父是,他的代表作是。
2、美国语言学家创立了高度形式化的生成语法。
3、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在赫兹之间。
低于赫兹的声音叫“次声”,高于赫兹的声音叫“超声”。
4、本书讨论的语汇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二是。
5、语法是语言中关于词的和词的规则。
6、各种文字的字符大体上可以归纳成三大类,即、和。
7、文字起源于和。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A.文字B.语音C.语言D.手势、表情等非言语手段2、语言是()A.写成的作品或发表的言论B.个人说的行为和结果C.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为社会所公认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D.说话3、应用语言学最早是指()A.计算语言学B.语言教学C.交际语言学D.心理语言学4、汉语普通话的辅音音位[ ]的区别特征是()A.舌叶清擦音B.舌面中浊擦音C.舌面前清擦音D.舌面后清擦音5、“拼死拼活”和“风风火火”是()A.成语B.惯用语C.歇后语D.谚语6、“所以”是一个()A.词B.词组C.句子D.语素7、词类的本质属性是()A.形态B.意义C.分布D.结构8、由语法形式表达的语义叫做()A.理性意义B.非理性意义C.词汇意义D.语法意义9、下面几个词语具有贬义色彩的是()A.成果B.勾结C.顽强D.鼓励10、在述谓结构中()是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成分A.情态B.命题C.谓词D.变元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能指2、韵律特征3、向心词组4、语系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1分)1、义素分析的步骤2、为什么说语言学理论和应用研究应该区分?3、划分词类有哪些标准?五、分析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在[ ]里写出相应的音标,在()里写出包含这个音的例子(语种不限)。
如:舌尖中不送气浊塞音:[d](英:dog狗)(1)舌根浊鼻音:[ ]、()(2)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3)舌面后清擦音:[ ]、()(4)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 ]、()(5)双唇不送气浊塞音:[ ]、()(6)唇齿浊擦音:[ ]、()2、下面几组英语片段中的划线部分都是通过一定语法手段表示了不同的语法意义,属什么语法范畴,以及采用了什么语法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学概论模拟题一
一、填空题。
1、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是研究(语音)、(词汇)、(语法)三个部分。
2、(索绪尔)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其代表作《普通语言学教程》在语言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3、语言系统的秩序,体现了其内部的各种关系和法则,其中最重要的是(层级)关系、(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4、转换生成语言学派的代表性人物是(乔姆斯基)。
5、中国传统的“小学”由(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组成。
二、举例解释下列名词
1、聚合关系指语言结构某一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具有相同作用的单位之间的关系。
例如“看报纸”,其中“报纸”可以替换为“电视”,“电视”和“报纸”就是聚合关系。
2、条件变体指出现要受一定语音条件环境制约的音位变体,例如普通话a音位的变体B只能出现在音素o和N前面,就是条件变体。
3、附加色彩指词义中表示人们的主观态度等方面的意义。
如“英雄”是褒义词,“下流”是贬义词。
4、音素文字是拼音文字的一种,就是用数量有限的字母来记录语言中的音素的文字系统,也叫音位文字。
例如英文、法文就是音素文字。
5、地域方言是全民语言在地域上的分支,因地域上的差别形成的语言变体,例如现代汉语吴方言、闽方言就是地域方言。
三、综合分析题
答:1. ①舌位高低不同,u是舌位高,o是舌位半高。
②发音方法不同,T是清擦音,D是浊擦音。
③发音部位不同,m是双唇音,n是舌尖前音。
2.人人都热爱自己的故乡
| 主| | 谓|
|偏| | 正|
| 述| | 宾|
| 偏| |正|
四、论述题。
1、请简述语言学的分类。
答1、语言学首先可以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一般所说的语言学,主要是指理论语言学。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论语言学又分普通语言学和专语语言学(具体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以人类所有的语言为研究对象,探讨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是在具体语言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下面又分普通语音学、普通语法学、普通词汇学等分支学科。
专语语言学以个别的、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探讨研究某一种语言的规律。
从是静态研究还是研究语言的历史看,又分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研究具体语言的发展历史,是纵向研究,比如汉语史研究,共时语言学研究具体语言在某一时代的状态(相对静止的状态)、规律,对之进行客观的描述,是横向研究,如描写语言学,又分描写语音学、描写语汇学、描写语法学等分支学科,现代汉语就是共时语言学。
2、“语言”和“言语”具有怎样的区别?区别“语言”和“言语”对语言学和现代汉语研究有什么意义?
答,(1)“语言”和“言语”是从言语活动这种社会现象中区分出来的,语言等于“言语活动”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