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
关于航天的新闻稿范文(汇总3篇)

关于航天的新闻稿范文(汇总3篇)
关于航天的新闻稿范文第1篇
作为美国“土星五号”之后最强大的火箭,sls火箭(太空发射系统)推力达到140吨以上,未来可以实现载人登月、登陆小行星及火星的任务。
然而不幸的是,作为美国的“国之重器”,sls火箭的首飞日期一推再退,和“韦伯”望远镜并列美国航天上的两大“鸽王”。
这枚直径米,高度少于120米的巨型火箭终于必须准备工作试飞了,预计在20xx 年底配备“阿尔忒弥斯一号”升空。
“阿尔忒弥斯一号”就是一个无人拖月飞行器的探测器,已经开始美国重回月球的第一步!
关于航天的新闻稿范文第2篇
日本也要发射月球车到月球了,看来印度要做第四个软着陆月球的国家梦想落空了。
日本一款微型轮式机器人“瑶姬”将在20xx年7月乘坐美国“火神”火箭前往月球,并要实现日本首个月球车软着陆月球表面。
不过日本这款月球车并非独立自主送来上月球的,而是配备在美国“游等隼”着陆器上迫降月球,并且搭乘的就是美国ula新一代“火神”运载火箭,因此印度除了机会力争第四个独立自主迫降月球国家的机会!
关于航天的新闻稿范文第3篇
服役少于30年,为人们贡献了无数奇妙奇妙太空图片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已经旧矣,急需后来者替代。
做为“哈勃”的继承者,“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原计划
20xx年~20xx年升空升空,然而各种原因引致它的升空一拖再拖,直至今天都还睡在地球上,就是名副其实的“鸽王”。
这个直径达到米,聚光面积是“哈勃”5倍以上的超级太空望远镜,将运行在离地球150万公里的第二拉格朗日点,在那里它可以看到宇宙诞生2亿年前的情形。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新闻5“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检测含解析粤教版5

5 “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几十年前,阿姆斯特朗登月时曾说:这是我的一小步,也是人类的一大步。
几十年后,当杨利伟第一次潇洒走苍穹,那身姿同样代表着中国的一大步。
这一步,是中国几代航天人共同的梦想,是千百年来无数中国人探寻天空的渴望,也象征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这一步,意义重大。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美字体赏美文青春的呼唤[俄]屠格涅夫啊,青春,青春,你什么都不在乎,你仿佛拥有宇宙间的一切宝藏,连忧愁也给你安慰,连悲哀也对你有帮助,你自信而大胆,你说:“瞧吧,只有我才(1)飞天英雄,青春偶像。
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他凭借自己坚强的意志、超强的心理素质和操作时的从容镇定成就了自己在太空中最光辉的时刻。
在那个光荣的时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目光,或许会感受到他可贵的品质与精神.而正是他这种面对挑战无畏无惧的精神感动着人们,感动着中国,也同样感动着世界![应用角度]“感动”“面对困难”“榜样”等。
(2)《“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和翔实的材料,用充满自信的笔调,叙述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的壮观场面和中国的航天人为了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而做出的不懈努力,热情地讴歌了为飞天梦做出贡献的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
[应用角度]此素材适用于“科技”“发展”“梦想"“传递"“爱国”“自强”等相关的话题、材料或命题作文。
(1)有你在,灯亮着……怎么能忘记,在“神舟五号"搭载着中华儿女的梦想飞向蓝天时,杨利伟聚精会神、一动不动地躺在舱中.虽然孤独,但是他并没有自甘寂寞.他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祝福的话语后,将手中的笔轻轻抛向空中,让人们目睹了一番“失重”下笔在空中飘浮的趣味。
他的这一举动立即在地面控制中心引起一片掌声,一阵会心的笑声……之后他又认真投入到工作中。
他的这种厚重与灵动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会给我们多少启示啊。
【优化方案】2012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第5课“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精品课件 粤教版必修5

一个民族的智慧、一个国家的创造力,往往需要 一些标志性成果来证明。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 功,又一次向世人表明,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是一 支“特别能攻关”的队伍,中华民族完全有能力 依靠自主创新,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据应有的一 席之地。 托举“神舟”飞天的运载火箭,可靠性和安全性 分别达到97%和99.7%。仅是故障检测处理系统 和逃逸系统,就采用了30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新技术。乳白色的火箭上,印着鲜红的国旗图 案。它有一个让中国人备感自豪的名字:长征。
第5课 “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
诗海探珠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 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 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 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 比君茅舍校清凉。
【赏析】这首诗描写夏夜登江楼的情景。开篇 两句展开了阔大的视野,足见江楼地势高峻, 同时,山势川形,海天茫茫,也正是暮色之中 临海江楼的景境特征。万家灯火,环绕四周, 仰望天空,则银河闪烁,倒映江中。这两句写 出灯火、星光,与苍茫大海、山川形势形成辉 映之势,为暮色添上璀璨的光彩。下二句突然 宕开一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夏夜特 殊感受:明明是“晴天”,却感到耳边“雨” 声一片,原来是海风吹过,参天古树枝摇叶曳, 酷似雨声;明明是“夏夜”,却感到眼前白
乐明星,有人崇拜科学家,还有人崇拜自己……
我们应如何看待偶像崇拜?
[沙发] 不同的时代,人们的偶像会有所不同,但大多数 人追星还是很理性的。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任劳 任怨、无私奉献的雷锋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青 年,中国大地上涌起了“学习雷锋”的热潮。 2004年8月,在由首届中国青年文化周组委会主 办的“我心目中的中华青春偶像”评选中,杨利 伟以最高票当选为青少年心中最喜爱的青年人物。 从雷锋到杨利伟,虽然青春偶像在变,但精神实 质不变,青年们为振兴中华而承担使命的责任感 没有变。
衡水市语文高二必修5第二单元第5课“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课时训练

衡水市语文高二必修5第二单元第5课“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课时训练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巩固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 . 讥诮蹊跷金蝉脱壳山势峭拔B . 熄火檄文嬉皮笑脸息事宁人C . 戍守庶民数典忘祖束手待毙D . 档案当成碧波荡漾跌宕起伏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 . 近期,希腊债务危机愈演愈烈,政府财政捉襟见肘,国内政局动荡,失业人数激增,民众抗议浪潮持续不断,欧洲股市也随之大幅下跌。
B . 起源并流行于东三省的二人转是东北民间文化的瑰宝,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它是下里巴人,更适合在乡野村镇演出,更贴近农民的心。
C . 目前国内发现的宋代青花瓷非常稀少。
宋代青花瓷瓶,不仅器型很大,而且花纹复杂,其收藏价值、学术价值都非常高,真可谓千载难逢。
D . 离家外出求学仅仅三年,当再次踏上故乡的土地时,我竟有恍如隔世之感——田园荒芜,旧友难觅,那让我梦绕魂牵的老屋也已残破不堪。
3.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根据这项历时近半年的全国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在两百七十项候选中国文化符号中,最具代表性的前六项分别是:汉语、孔子、书法、长城、五星红旗、中医。
B . 林书豪从默默无闻的龙套迅速变身为超级球星的短暂过程中,奥巴马总统一直关注这名华裔控卫,并且已成为林书豪的狂热球迷。
C . 旅人经过一个阶段的行程,都想得到理想的食宿条件以驱除饥渴、恢复体力,这不但是下一个阶段行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而且关系到整个旅途中的精神状态。
D . 蔬果是人体所需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因此,一定量的蔬菜水果对于抵抗疾病、体液酸碱平衡和消化机能的正常运转,保证和增进机体健康,是必不可少的。
4. (2分)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对红外辐射有着非常强的吸收能力。
高中语文必修五《“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

高中语文必修5 “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新成就。
2.学习掌握消息和通讯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把握文本内容,熟悉消息通讯体裁。
2.通过对比,了解消息和通讯的区别,掌握消息和人物通讯的写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新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习英雄杨利伟的精神,做一个努力进取的有责任感的中学生。
【教学重难点】了解消息和通讯的区别,掌握消息和人物通讯的写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研习《心随飞翔——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北京指挥控制中心现场目击》【教学过程】一、导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荣耀,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初战告捷,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又迈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
下面就让我们来再回睹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
二、观看《“神五”升空》视频。
1.请学生模拟记者的身份,报道以上视频的新闻内容。
再对照阅读课文《心随飞翔——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北京指挥控制中心现场目击》。
2.请学生谈谈课文的新闻报道小记者的报道好在什么地方,明确正规新闻报道的写作特点。
三、理解消息文体的特点。
1.这篇课文属于新闻中的消息还是通讯?明确:消息。
2.消息有什么特点?具有真实性、简明性和实效性。
3.根据所学的知识,标出课文中的标题、导语和主体。
明确:导语为第1、2、3句。
(为表达强烈的感情,这3句独立成段)其余为主体。
四、本消息主要报道了什么内容?(学生阅读全文,归纳出内容后回答。
)点拨:写事为主,侧重报道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事件发生的进程和社会反响。
五、这则新闻的写作顺序怎样?(学生思考后回答。
)点拨:按照“神州”五号航天飞船发射升空的前后时间顺序来写。
六、文中人物对话有什么特点?对消息本身起到什么作用?(学生讨论后回答)点拨:文中人物对话都用短句,节奏短促而有力,增强了这则消息的现场感和真实性,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讲解

5 “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学习目标1.掌握新闻的结构特点,学习新闻的写法。
2.学会解读新闻,提高筛选信息的能力。
3.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新成就,学习航天英雄杨利伟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
作家作品王光荣:《光明日报》特派记者。
冯春梅:《中国青年报》记者。
刘程:《中国青年报》特约记者。
课文背景: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搭乘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环绕地球飞行14圈,次日在内蒙古安全降落,这次为期21小时的太空之旅,使中国继俄罗斯、美国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独立自主进行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
字词广场★字音识记椭.圆(tuǒ)矫.健(jiǎo)中枢.(shū)烈焰.(yàn)苍穹.(qióng)稍顷.(qǐng)目眩.(xuàn)呛.水(qiāng)烧灼.(zhuó)遨.游(áo) 载⎩⎪⎨⎪⎧ zài (载重)zǎi (记载)处⎩⎪⎨⎪⎧ chǔ(处理)chù(处所) 率⎩⎪⎨⎪⎧ shuài (率领)lǜ(汇率)★字形辨析 ⎩⎪⎨⎪⎧ 枢(shū)中枢呕(ǒu )呕吐怄(òu )怄气⎩⎪⎨⎪⎧ 眩(xuàn )头晕目眩炫(xuàn )炫目弦(xián )琴弦 ⎩⎪⎨⎪⎧ 怦(pēng )怦怦跳抨(pēng )抨击砰(pēng )砰砰响 ⎩⎪⎨⎪⎧ 斓(lán )斑斓澜(lán )波澜谰(lán )谰言★词义辨析实施·实行“实施”,实践,实际实行,多指“措施”“计划”“政策”等,对象是具体的。
“实行”,指用行动来实现(纲领、政策、计划等),实行的内容较抽象。
※学校从今天开始实施..新的教学计划。
※我国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障“一揽子计划”顺利实施。
部署·布置“部署”指安排布置人力、物力、任务等,一般指大规模地、全面地安排配置,多指上级安排任务,如“指挥员的正确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
神舟五号升空新闻发言稿

神舟五号升空新闻发言稿尊敬的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很高兴地向大家宣布,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将为中国航天事业迈出重要一步。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载人飞船,是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这次升空任务,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新的突破,展现了中国航天科技的强大实力。
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神舟五号的升空,不仅仅是一次成功的任务,更是中国航天发展的新起点。
它不仅将为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更将为我国的载人太空飞行探索开拓新的领域。
此次神舟五号的升空任务,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怀。
航天员的勇敢、智慧和拼搏精神,也将为中国的航天发展事业增光添彩。
神舟五号的升空,必将为我国航天发展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在此,我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向参与神舟五号升空任务的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祝贺。
你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为神舟五号的升空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和支持。
同时,也向所有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中国航天事业的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感谢和祝福。
你们的理解和支持,是中国航天发展事业前进道路上的重要助推器。
今天,我们深深地知道,在我国航天发展事业的道路上,还将会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困难。
但我们坚信,有了神舟五号这样的成功经验,加上全体航天员的坚韧意志和探索精神,我们一定能够克服所有的难关,达到胜利的彼岸。
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升空任务圆满成功,期待航天员能够在太空中开展一次成功的载人太空飞行探索。
相信神舟五号的升空,将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为中国航天发展的美好未来绘制新的篇章。
谢谢大家!。
粤教版语文必修5讲义:第2单元 5 “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

5 “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本课话题——科技朗读——课文中的名段此时,大厅大屏幕蔚蓝色的背景上,相互交织而又排列有序的飞船飞行曲线,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优美画卷,真实而又形象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技术人员的精心指挥和准确控制下,“神舟”五号飞船仿若矫健的雄鹰,在太空中尽情地飞翔……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
它翱翔天宇,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具体体现。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围棋人机大战的第一回合,人工智能赢了。
谷歌人工智能AlphaGo与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的人机大战第一回合在韩国首尔举行,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角逐,李世石投子认输。
在赛后发布会上,李世石表示胜负还未决出,他会在接下来的比赛中,继续了解对手。
对于最后的胜利,他称自己有五成胜算。
现在全世界最火爆的新闻事件是什么?自然非围棋人机大战莫属,这场人类脑力与人工智能较量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围棋、竞技的范畴,成为检验未来人工智能是否可以超越人类,或者说人类还能否掌控人工智能的一次契机。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任何科学上的雏形,都有它双重的形象:胚胎时的丑恶,萌芽时的美丽。
——雨果2.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她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学者是属于祖国的。
——巴斯德3.科学、科学知识总是假设的:它是猜想的知识。
科学的方法是批评的方法:寻求和消灭错误并服务于真理的方法。
——卡尔·波普尔4.科学的不朽荣誉,在于它通过对人类心灵的作用,克服了人们在自己面前和在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
——爱因斯坦[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橘.红色( ) 苍穹.( ) 怦.怦直跳( ) 斑斓.( ) 遨.游( ) 矫.正( ) 目眩.( ) 呕.吐( ) 坚如磐.石( ) 呛.水( ) 烧灼.( ) 默契.( ) 【答案】 jú qión ɡ pēnɡ lán áo jiǎo xuàn ǒu pán qiānɡ zhuó qì二、多音字劲⎩⎨⎧( )劲头( )强劲 核⎩⎨⎧( )核实( )核儿 荷⎩⎨⎧( )荷花( )荷锄【答案】 jìn jìn ɡ hé hú hé hè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bá( )苗助长bō( )乱反正飞扬bá( )扈 ⎩⎨⎧xuàn ( )晕xuàn ( )烂xuàn ( )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
一、教学目的
⒈通过了解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最新发展了解事件新闻和人物通讯的特点;
⒉体会新闻报道中的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⒊学习航天工作者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
学习英雄人物的为国争光的顽强拼搏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⒈两篇新闻不同的记述方式和表达侧重点。
⒉抒情议论性句子在新闻中的作用
⒊新闻报道的句式特点
三、教学时间:二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由回顾世界载人航天历史大事特别是“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吸引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⒈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1号飞船升空,历时108分钟,代表人类首次进入太空。
⒉1965年3月18日,前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走出上升2号飞船,离船5米,停留12分钟,首次实现人类
航天史上的太空行走。
⒊1969年7月21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走出阿波罗11号飞船的登月舱,在月面停留21小时又18分
钟,成为人类踏上月球第一人。
⒋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搭乘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环绕地球飞行14圈,进
行了为期21小时,约60万公里的太空旅行。
次日在内蒙古安全降落,神州五号是目前世界上可利用空间最大的载人飞船。
※中国在1992年正式启动载人航天计划,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使中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踏入太空的国家。
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中国青年报》记者冯春梅、刘程采写的通讯《英雄潇洒走苍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称“东风航天城”)
⒈为何叫“东风航天城”
由来有军工单位的特色,20世纪60年代时,发射基地与北京三个总部的有线电话长途通信的秘密代号为“东风”,所以基地一直沿用了“东风基地”这一名称。
1992年8月11日,当时的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基地时欣然题写了“东风航天城”,从此人们就正式把这里叫东风航天城了。
现在的“东风航天城”是在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空军两个试验基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如今,走在这里处处可以发现“东风”的字样。
不论幼儿园、街道、宾馆、市场等,都有叫“东风”的。
⒉为何叫“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一提起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许多人都会以是在酒泉。
其实酒泉发射中心距离酒泉还有210公里。
当时以“酒泉”命名,一是因为当时各国导弹卫星发射场起名时均避开真实地址,二是发射场地处茫漠戈壁,很难选一个有知名度的地名,而酒泉是与发射中心距离最近,且在历史上是有名的城市,所以就以此命名。
⒊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基地之一,是中国创建最早、
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也是中国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
始建于1958年10月,建在戈壁沙漠的绿洲上,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公里,西依山,东临河。
该地区地势平坦,人烟稀少,年平均气温8.7摄氏度,相对湿度为35%-55%,常年干燥少雨,春秋两季较短,冬夏两季较长,一年四季多晴天,云量小,日照时间长,但可为航天发射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
是当年聂荣臻元帅亲自挑选的一块风水宝地。
走进东风航天城,除了有发射和实验任务期间为安全、保密做保障外,平时这里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神秘,与一般的城镇没有多大差异。
行走在这里的街道上,就如同进入了一个现代城市。
这里的宾馆和街道取名都极具特色,有太空路、宇宙路、航天路、胡杨路、黑河路、红柳路等。
大型宾馆分别取名“神
舟”、“东风”、“航天”等。
基地还拥有一个专用机场和自备电厂,常驻人口数千人。
※四大发射中心:①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内蒙-额济纳旗塞汉桃来) ②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四川凉山州)
③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山西岢岚县) ④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海南文昌市,在建)
⒋发射历史
⑴在1992年正式启动载人航天计划。
1999年11月20日,“神舟”号试验飞船从这里发射升空,拉开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幕布。
⑵2003年10月,“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将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
⑶2005年10月,“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将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送上九天,开始了人类探索太空的新
征程。
⑷2008年9月25日,翟志刚、刘伯明搭乘“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
27日,翟志刚出舱后挥动中国国旗,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宇航员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航天员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行走的国家。
※从1992年正式立项到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太空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在短短16年间走完了世界其他航天强国几十年走过的道路。
⑸2011年9月29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它的发射标志着中
国迈入中国航天已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及建立空间实验室的技术;同时也是中国空间站的起点,标志着我国已经拥有建立初步空间站,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
⒌在世界的23个发射场中,中国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与前苏联拜科努尔发射场、美国的肯尼迪航天中心齐名,能够发射载人航天器。
二、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⒈概括主要意思
明确:在太空中,杨利伟遇到种种困难,凭借平时良好的训练、自己顽强的意志力,他终于“战胜了艰险,也战胜了自己”。
⒉文章为了突出人物形象,讲述了杨利伟的一些事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件事。
明确:①克服“空间运动病”②地面训练③水上训练④控制体重⑤与黒障作战
⒊杨利伟在太空遇到了什么危险?他又是怎样克服的?
明确:
⑴遇到的危险:①由于失重而有可能出现的“空间运动病”。
②飞船返回穿越“黑障”而出现的“超重”,
很容易造成呼吸困难与停止,意志丧失。
⑵如何克服的:面对“失重”,杨利伟“调动”“意志力”,对“环境束缚”加以“抵抗”,“强迫”自己
“设想”是坐在“模拟器”上;面对“黑障”而产生的“超重”现象,杨利伟努力“调整
呼吸和力量”,予以对抗。
总之,尽管上述的一切做起来“很难受,很要劲,很耗体力”,但杨利伟还是战胜了困难。
⒋从这些事迹上,我们可以感受到杨利伟身上具有怎样的品质?
明确:主要表现了杨利伟作为一名航天英雄,有崇高的理想境界,有无坚不摧的毅力,也正是因为这种境界、这种毅力,他才能在飞天的险境中,顽强拼搏、刻苦训练,顺利完成神圣的使命。
⒌本篇通讯的题目为“英雄潇洒走苍穹”,说说“航天英雄”杨利伟在地面上做了哪些准备,才做到“潇洒走苍穹”的。
明确:两大方面准备。
一是关于思想和意志力的训练准备是如何进行的;一是关于业务、技术理论与实践的训练准备是怎样完成的。
文章的三个小标题下都有相关内容,学生只要能总结出两个方面即可。
⒍总结:杨利伟本人曾经说:在飞天的征程上,不仅充满了艰辛,风险也时刻存在,许多勇士还为此付出了生命,但征服太空,是航天员的神圣使命,作为一名军人,就是要时刻准备奉献和牺牲。
他不仅达到了崇高的思想境界,有无坚不摧的毅力,更有脚踏实地干起来的勇气。
他不愧是我国的“航
天英雄”!,因为他为国家民族的航天事业而勇于献身。
严格要求自己,苦学航天技术,克服超常困难,并出色的完成任务。
对我们的影响更多的表现为精神境界、意志品质的令人肃然起敬。
正可谓“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应当向往英雄的境界,学习英雄精神的动力,努力学习,准备迎接各自理想的像“飞天”一样的事业的未来。
三、思考讨论
⒈请找出这两则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比较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明确:
⑴《心随飞翔》侧重点在于描写场景。
描写从火箭点火、箭船分离、进入轨道等的全过程,是发射现场的
纪实;《英雄潇洒走苍穹》是人物通讯,侧重点在写人,集中叙写了飞天英雄杨利伟的事迹。
⑵《心随飞翔》是记叙、抒情的有机结合,特别是抒情性的文字集中体现了人们的激动、自豪的心情;《英
雄潇洒走苍穹》是记叙,但在材料上取舍得当,所选材料紧扣主题,紧紧围绕“英雄”二字。
⒉从这两则新闻报道上出发,你觉得写好一篇新闻通讯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⑴必须深入生活,搜集、占有大量的材料,精心挑选出能说明主题、突出主题、具有典型性的材料。
⑵要善于组织加工材料,注意谋篇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