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配料计算程序操作说明书
铝合金材料发配料作业指导书

XX 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铝合金材料发配料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TL/QBGYC01-11
版次A/1
页次
1/1编制校核会签批准作业内容备注
1.仑库发料员应按当日浇铸车间配料员所发出的投料通知单,做出
发料指令。
2.发料员应根据投料通知单上单个合金元素(AOO 铝、硅、铜、镁等)用量进行称量发货。
3.发料员发TL/ZL-02重熔铝锭时,按投料通知单上内容,必须对重熔铝锭领用重量、捆数、铝锭上搭配的标记(红、绿颜色)进行确认后,方可发料。
4.配料员应遵循的配料原则:每种合金元素控制在规定的中限范围,使材质的成分均匀稳定,以达到好的效果。
5.TL/ZL-02材料的Cu、Mg、Zn、Mn、Fe 按来料炉号元素高低由配料员进行搭配,并用记号笔进行标识。
6.当使用铝灰回收料时,应有检验部门确认的光谱分析报告,并将报告结果交于配料员(每6捆抽检3个光谱试样)。
7.无发料员指令,铲车司机不允许将铝合金材料铲至生产现场。
8.发料员应按生产现场熔炉所用材料的牌号进行发料。
9.填写好相关表格,做好记录,便于追溯。
★工序特殊特性符号为“A ”。
合金熔炼配料计算

合金熔炼配料计算一、合金成分设计合金成分设计是熔炼配料计算的基础,通常根据所需合金的性能、用途、工艺要求等因素进行设计。
一般情况下,合金成分设计需确定各元素含量范围,并考虑各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二、熔炼温度设定熔炼温度是熔炼过程中重要的参数之一,温度过高可能导致合金氧化、挥发或烧损,温度过低则可能导致合金不能完全熔化或存在未熔化的固态颗粒。
因此,熔炼温度的设定需综合考虑合金成分、炉子类型、原材料性质等因素。
三、熔炼时间控制熔炼时间是指从合金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所需的时间,熔炼时间的控制对于合金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熔炼时间过短可能导致合金未完全熔化或存在未熔化的固态颗粒,熔炼时间过长则可能导致合金氧化、挥发或烧损。
因此,熔炼时间的设定需综合考虑合金成分、炉子类型、原材料性质等因素。
四、熔炼炉选择熔炼炉是熔炼过程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其选择需根据合金成分、熔炼温度、熔炼时间等因素进行选择。
不同型号的熔炼炉具有不同的加热功率、热效率、炉内气氛等特性,选择合适的熔炼炉对于合金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五、原材料准备原材料是熔炼过程中的基础,其质量对于合金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原材料准备需考虑其成分、纯度、粒度等因素,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料。
六、保护气体选择在熔炼过程中,为了防止合金氧化、挥发或烧损,需要使用保护气体。
保护气体的选择需根据合金成分、熔炼温度等因素进行选择,常用的保护气体包括氩气、氮气等。
七、合金成分检测在熔炼过程中,需要对合金成分进行检测,以确保合金成分符合设计要求。
合金成分检测的方法包括化学分析、光谱分析等。
八、熔炼过程监控在熔炼过程中,需要对熔炼过程进行监控,以确保熔炼过程符合要求。
监控的内容包括温度、压力、气氛等参数,以及合金的外观和状态等。
铝合金配料计算

• 回炉料:用量P=30%*80kg=24kg。成份如下: Si: 9.2%。Mg:0.27%。Mn:0.4%。杂质Fe:0.4%。
• 2)拟定元素旳烧损量E(见下表)
• E硅:1%。E镁:20%。E锰:0.8%。 • E铝:1.5%。
• 3)计算涉及烧损在内旳100kg炉料中各元 素旳需求量Q。Q=a/(1-E)
• 5)计算24kg回炉料中各元素旳具有量B
•
B硅=24kg*9.2%=2.21kg
•
B镁=24kg*0.27%=0.07kg
•
B锰=24kg*0.4%=0.1kg
•
B铝=24kg*89.73%=21.53kg
• (89.73%=1—9.2%—0.27%—0.4%—0.4%)
• 6)计算应补加元素重量C。C=A-B
•
• 4、计算实例
• 1)熔制ZL104合金80kg。
(1)配料计算成份:Si:9%。Mg:0.27%。 Mn:0.4%。杂质Fe:不大于0.6%。
(2)所用炉料:中间合金、新料、回炉料
• 中间合金:Al—Si(12%), Fe:0.4%
•
Al—Mn(10%), Fe:0.3%
• 新料:镁锭,Mg99.8%。铝锭Al99.5%、Fe0.3%
• 中间合金中所带入旳铝量Alm=D-C
• Al—Si合金带入旳铝量: 42.17—5.06=37.11kg • Al—Mn合金带入旳铝量:2.2—0.22=1.98kg
• 8)计算应加入旳纯铝Alc。
• Alc=73.37—21.53—37.11—1.98=12.75kg
• 9)计算实际旳炉料总重量W
•
C硅=7.27—2.21=5.06kg
配料计算方法

配料计算学习资料一.配料计算的基本过程1•了解炉料的化学成分。
2•确定目标铁水成分。
3•初步确定生铁、废钢、回炉料、铁沫的加入量4.根据配比计算C、Si、Mn、P、S、Cu、Cr当前配料含量8•计算添加缺少的合金(增碳剂、硅铁、锰铁等等)二.各种炉料的参考成分如果有化验单,则必须以化验单为准。
如果没有则按以下数值估算。
说明:1.以上都是平时常见数据,配料需要及时了解各种材料化验单并替换上述数。
2.表格内空格都按没有计。
3•回炉料和铁沫成分就是该产品实际控制的化学成分(应该和作业基准书相同)三.确定配料目标值配料目标就是工艺要求的化学成分,但是要区分原铁水和孕育后。
四.确定生铁、废钢、回炉、铁沫加入量按工艺文件和配料单确定加入量。
五.计算定好的配料各种合金成分举例:配料 Q10生铁 30%,废钢 30%,回炉 40% (C3.6、Si2.6,、Mn0.6)含碳量=0.3*4.3+0.3*0.2+0.4*3.6=2.88含硅量=0.3*0.8+0.3*0.2+0.4*2.6=1.34含锰量=0.3*0.3+0.3*0.4+0.4*0.6=0.45说明:上述公式中0.3和0.4分别表示30%和40%,今后以此类推如果配料还有铁沫一项,就增加一项铁沫的我们用的合金含量都是假设的,今后需要多看材料的化验单并按化验单计六。
计算需要添加合金的含量举例:目标含量是C3.85 Si1.6 Mn0.6按第五项举例的结果计算合金量增碳剂:(3.85-2.88)/0.8 =1.2%硅铁:(1.6-1.34)/0.7 =0.37%锰铁:(0.6-0.45) /0.6 =0.25%说明:公式中0.8、0.7、0.6分别表示增碳剂、硅铁、锰铁含量是80%、70%、60% 我们用的合金含量都是假设的,今后需要多看材料的化验单并按化验单计计算结果是百分数,具体加多少乘上铁水量就行了。
比如出1000公斤铁水,那么增碳剂加入量是1.2%*1000=1.2*1000/100=12公斤计算的时候注意百分号中的100,需要除以100 简便计算方法:出1000公斤铁水,加入合金增加值。
配料计算程序使用说明

烧结试验配料计算程序使用说明
1、将软盘中的“配料计算软件”文件夹复制到计算机。
2、打开文件夹,运行可执行文件PL.EXE,出现“配料计算软件”主
窗口。
3、在“名称”列输入所用原料名称,前15个为铁料名称,其中第
15个为变量;第16~19为熔剂名称,其中第19个为变量;第20~21为燃料。
4、在“配比”列输入已知配比原料的配比,两个变量和燃料的配比
不输入(点击“计算配比”命令钮后,所计算的配比会出现在配比栏中)。
5、在CaO、SiO2、TFe、FeO、MgO、Al2O3、烧损和水分各列输入各
种原料的化学成分和水分含量,其中燃料为灰份中的成分。
6、在“碱度”列输入要求的碱度值。
7、在固定碳、灰分、挥发分各列输入燃料的工业分析成分;在固定
碳配比列输入本次试验要求的配碳量。
8、点击“保存”按钮,保存输入的参数。
点击“打印窗体”或“打
印文本”按钮均可将参数打印出来。
9、点击“计算配比”可计算出两个变量的配比及燃料的配比,并在
表中显示。
10、点击“烧结矿成分”按钮可计算出该配比条件下混合料和烧结矿的主要成分。
11、点击“干湿料重量”按钮出现干湿料重量计算窗口,输入“重量”、“外配返矿配比”、“混合料水分”可计算出各种原料的干、湿重量、混合料加水量等参数。
输入本次烧结试验编号及主要条件,点击“打印配料单”即可将烧结矿成分、各原料的配比、干湿重量及混合料加水量打印在一张A4纸上。
合金配料计算程序操作说明书

合金配料计算程序操作说明书配料程序帮助文档引言合金配料有很多的计算方法(人工凭经验计算、用计算器、用Excel设置函数表,用配料程序计算)。
手工计算是最原始的方法,可惜很多企业都在用,这要完全靠掌炉工的经验估计,而且只能粗略估算,碰到元素多、材料种类多的时候力不从心,计算速度也不快并容易出错,至于还要考虑结果最优最节省成本那只能是完全靠经验了,有经验的老师傅知道合理搭配废料,而新手估计都是越纯的料越好用,因为计算也简单,投炉熔解也简单(再生铝行业有句话叫只要舍得A00铝锭加入,没有调整不好的成份!)但是拿纯铝做杂铝牌号明显是降级处理了,会大幅提高原材料成本。
Excel函数表有了很大的改进,计算结果精确,有很多精通Excel 的配料员都能设计出这种函数表,相比上面的手工计算方便并准确了很多,可惜很多习惯了手工计算的老师傅估计还用不惯Excel;Excel 函数表的原理基本类似:设定好牌号的标准范围、原材料的成份+回收率,生产的时候配料员大概估计每种材料需要加入的量,然后慢慢调节到牌号的要求标准,这里还是要依赖配料员的经验,每种材料用多少、用哪些材料都是人怎么想就怎么录入,至于是否最节省成本谁也不知道(有经验的知道搭配利用废料,而新手还是喜欢用纯料)。
配料程序计算能弥补上面几种方法的缺点,目前市面有很多款配料计算的程序,本人不是第一个做这方面研究的,之前就有某名牌大学设计出一款配料计算软件,虽然不清楚某些配料程序里面的计算方法,我测试过几款国内的配料程序,据说是用遗传算法,并且承诺计算出来的结果成本最低,但测试计算之后并不是成本最低(也许跟手工计算的比较是更节省,但是我把相同的数据用本套程序计算做比较发现还有更优化的结果),而对方也只是含糊回答(说是还考虑了其它因素等等),有一款国外引进的配料软件(该公司不止做配料程序,还有其它很多铸造行业的软件),当然这款软件里面还有很多其它的功能,算是一款优秀的程序了(相比国内某些小的配料程序),但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计算结果不是最节省成本的,后续给大家演示他们公布的数据及计算结果跟本套程序计算的结果做比较),上述说明不是为了贬低别人而抬高自己,而本人去试用别人的程序跟自己的比较也只是为了完善并优化自己的系统,相信用户的眼睛是雪亮的,也欢迎其它配料程序来跟本套系统做比较,毕竟人类都是互相学习才能进步。
铝合金配料计算

铝合金配料计算铸造有色合金熔炼配料,以往以理论计算为依据,采用表格法进行。
由于计算过程繁琐,很难在生产现场计算。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有色合金的化学成分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不少工厂还增设了炉前检测手段。
如果仍然按照传统办法进行计算,确实有一定困难。
本文作者们通过多年摸索,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一种简易计算法。
1 配料计算注意事项1.1 合理确定控制值参照技术标准和产品技术要求确定控制值,不能简单的求其中间值。
控制值应由技术人员根据合金日常力学性能指标和物理特性表确定并公布到炉前,供操作者贯彻执行。
1.2 合理选择炉料根据工作合金质量要求,正确选择主体金属(铜、铝、镁、锌等,下同)和各种中间合金及纯金属的质量等级。
即要保证质量,又要考虑经济效益。
炉料成分是配料计算的依据,各种入炉材料,化学成分必须明确。
同牌号回炉料未按炉批存放时,在成品成分稳定的情况下,可以按照控制值进行计算。
1.3 合理确定烧损率熔炼过程中各元素变化差异很大,影响烧损率的因素很多。
但是,在同一台炉子上,炉况基本正常,熔炼某一合金,炉料变化不大时,烧损率变化不大。
对于那些炉前具有先进检测仪器的工厂,烧损率甚至可以根据上一炉烧损情况进行调整。
‘熔化过程中主体金属也有烧损,为了计算方便,主体金属的烧损不计。
对于那些与主体金属烧损率相近的合金元素也可以不计,只对那些烧损率与主体金属相差很大的合金元素才给予考虑。
这样作,对于某一种合金来讲,计算就简便多了。
同牌号回炉料,熔化过程中各元素烧损较少。
重熔时,只对高烧损的合金元素进行补加,其它元素可以不进行调整。
1.4 配料成分及配料比从理论上讲:配料成分( )=控制值( )÷E1一烧损率( )]配料比一配料成分( )÷炉料成分( )对于那些没有炉前检测仪器的工厂,技术人员应将成品报告及时通知操作者,并以配料成分(或配料比)的形式公布到炉前,让操作者进行计算。
2 配料计算2.1 计算步骤及计算公式(1)根据铸件技术要求和回炉料实际库存数量确定回炉料使用量,并计算出新料总量。
配料系统操作说明

配料系统操作说明配料系统操作规程一、配料操作前注意事项:1.工作前认真检查所使用设备情况是否良好,各工艺流程系统指示是否正常。
2.操作人员要与负责工艺的人员及浇注人员保持密切配合,认真监视配料系统的变化。
3.操作前认真做好交接班制,并在进入操作间前先更换工作间白大褂及拖鞋,严禁将粉尘及铝粉带入操作间,以免对计算机造成影响。
4.操作开始要对配料系统设备先行检查,水路,汽路,材料仓,罐类是否有跑冒、滴、漏现象,发现问题及时找有关人员解决。
5.控制室内保持整洁。
6.工作完毕后将总闸断电或将系统切换到手动状态。
二、手动操作1、在计算机中输入配方数据.2、分别把各个秤清零.3、计量铝粉液,白灰,水泥,石膏,砂浆废浆等物料的计量。
4、将砂浆及废浆放入搅拌罐中,水放入搅拌罐中,启动搅拌,按照工艺人员要求依次放入干料及铝粉液,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浇注。
5、选择浇注预养室通道。
三.自动操作1.自动运行时所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电网电压正常,压缩空气压力正常。
b.电机及阀门状态信号正常。
c.所需的原料储仓中有料。
d.浇注管在“高位”并且返回轨道上第一模位有一空摸。
e.浇注摆渡车能正常工作。
f.运行前各个秤内都是干净的。
2.以上条件满足方可启用自动。
a.在计算机中输入原材料的设定值及调整值。
b.按照工艺人员要求输入时间值及温度值。
c.将手动/自动开关换向“自动”位置。
d.点击启动钮,配料过程开始。
四、操作注意事项1、干料的放料螺旋的状态:只有在浇注搅拌机完全启动后才允许干料称放料。
2、浇注臂气阀的状态是:在有电的情况下,浇注臂是放下来的,没电的情况臂是升上去的。
3、各种搅拌罐的搅拌状态可以在配料画面中可以看出。
4、铝粉制备是一备一用,制备前铝粉制备罐需是空的,一定要先放水通过流量计计量,放完水后要人工观察所计量水量是否正常,如正常打开搅拌与循环,然后人工加入所需铝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料程序帮助文档引言合金配料有很多的计算方法(人工凭经验计算、用计算器、用Excel设置函数表,用配料程序计算)。
手工计算是最原始的方法,可惜很多企业都在用,这要完全靠掌炉工的经验估计,而且只能粗略估算,碰到元素多、材料种类多的时候力不从心,计算速度也不快并容易出错,至于还要考虑结果最优最节省成本那只能是完全靠经验了,有经验的老师傅知道合理搭配废料,而新手估计都是越纯的料越好用,因为计算也简单,投炉熔解也简单(再生铝行业有句话叫只要舍得A00铝锭加入,没有调整不好的成份!)但是拿纯铝做杂铝牌号明显是降级处理了,会大幅提高原材料成本。
Excel函数表有了很大的改进,计算结果精确,有很多精通Excel的配料员都能设计出这种函数表,相比上面的手工计算方便并准确了很多,可惜很多习惯了手工计算的老师傅估计还用不惯Excel;Excel函数表的原理基本类似:设定好牌号的标准范围、原材料的成份+回收率,生产的时候配料员大概估计每种材料需要加入的量,然后慢慢调节到牌号的要求标准,这里还是要依赖配料员的经验,每种材料用多少、用哪些材料都是人怎么想就怎么录入,至于是否最节省成本谁也不知道(有经验的知道搭配利用废料,而新手还是喜欢用纯料)。
配料程序计算能弥补上面几种方法的缺点,目前市面有很多款配料计算的程序,本人不是第一个做这方面研究的,之前就有某名牌大学设计出一款配料计算软件,虽然不清楚某些配料程序里面的计算方法,我测试过几款国内的配料程序,据说是用遗传算法,并且承诺计算出来的结果成本最低,但测试计算之后并不是成本最低(也许跟手工计算的比较是更节省,但是我把相同的数据用本套程序计算做比较发现还有更优化的结果),而对方也只是含糊回答(说是还考虑了其它因素等等),有一款国外引进的配料软件(该公司不止做配料程序,还有其它很多铸造行业的软件),当然这款软件里面还有很多其它的功能,算是一款优秀的程序了(相比国内某些小的配料程序),但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计算结果不是最节省成本的,后续给大家演示他们公布的数据及计算结果跟本套程序计算的结果做比较),上述说明不是为了贬低别人而抬高自己,而本人去试用别人的程序跟自己的比较也只是为了完善并优化自己的系统,相信用户的眼睛是雪亮的,也欢迎其它配料程序来跟本套系统做比较,毕竟人类都是互相学习才能进步。
本套配料软件有以下亮点:操作简单、计算快速、标准化的数据管理、计算结果最优化处理、能设置某种材料优先使用或者设置固定的使用量或使用比率等等;可以计算铝合金、镁合金、锌合金、铜合金、铸钢、灰铁、球铁、铸铝等等(更换相应的基元素、只要没有化学反应都可以计算),没有元素限制,操作简单只需点击几个按钮就能出结果,计算速度非常快(不会像遗传算法那样说要几分钟,本程序考虑30个元素并选择一百种材料3S以内出结果),计算结果最优化(本程序把用户选择跟设定的数据量化成一个线性代数方程,通过矩阵运算求解出唯一的一个最优解),很多其它配料程序用遗传算法,百度一下遗传算法就知道其有一个致命缺点:提前收敛,意思就是还没有找到最优的时候就提前结束了,遗传算法虽然很流行并能运用到很多场合,但笔者认为遗传算法并不适合配料计算这个模型的。
大家都知道算法的魅力,阿发狗在围棋方面能够碾压全人类(里面用到了遗传算法跟机器学习),本套软件自信目前里面的算法是最好的,但并不排斥未来的挑战者,长江后浪拍前浪,优胜劣汰也是遗传算法的核心思想。
ADC12 配料演示(简单)1.ADC12是再生铝行业最常见的牌号,用途非常广泛。
假设目前程序里面什么数据都还不存在,首先我们设置软件里面的元素顺序(每个工厂考虑的元素个数跟顺序不一定相同)。
假设目前元素的顺序如下:Cu,Si,Mg,Zn,Fe,Mn,Ni,Ti,Pb,Sn(图一、设定元素个数、顺序)2.把原材料数据粘贴到程序并保存假设目前有以下原材料(不同企业拥有的原材料不一样,用户使用的时候导入实际数据):(图二、计算用到的原材料数据)从Excel复制数据(Ctrl+C)到程序中粘贴(Ctrl+V)(图三、点击材料处选择右键菜单的增加原材料信息选项)(图四、粘贴Excel的数据到程序中)复制粘贴注意事项:从Excel复制数据的时候注意元素顺序、列数跟程序表格匹配,复制Excel数据的时候注意前面留两列空白(因为程序表格里面有ID跟表头),到程序表格粘贴的时候选择表格带星号的新增行Ctrl+V。
然后点击保存,保存成功之后ID会出现数字(这个数字是数据库里面的序号,用于区别数据的唯一性),有ID表示保存成功,之后关闭增加原材料的窗口。
3.增加牌号数据、设定要生产的重量,牌号数据如下:(图四、ADC12牌号标准)(图五、增加牌号数据到程序中保存并选择牌号。
)复制粘贴注意事项:从Excel复制数据的时候注意元素顺序、列数跟程序表格匹配,复制Excel数据的时候注意前面留两列空白(因为程序表格里面有ID跟表头),到程序表格粘贴的时候选择表格带星号的新增行粘贴(Ctrl+V),然后点击保存,保存成功之后ID会出现数字(这个数字是数据库里面的序号,用于区别数据的唯一性),有ID表示保存成功,保存之后双击选择牌号。
(图六、选择要生产的牌号、设定要生产的重量)注意事项:牌号的上下限如果不存在,程序会默认拆分检查标准成上下限(上下限是程序计算的时候约束每个元素的边界,如果上下限都是0表示不限制该元素),如果存在则会使用用户设定的数据,用户可以调整上下限的范围。
重量范围表示要生产的重量(跟炉的容量以及订单的数量有关),投料总量、产出成品总量分别表示这个重量代表的投料的重量还是产出成品的重量(如果考虑原材料的回收率,因为有烧损,投入的重量肯定要大于产出成品的量)。
这里只是简单演示,所以不考虑炉里面有剩余的铝水(或其它底水),Mg特殊处理表示再生铝牌号生产过程中Mg超标可以使用除镁剂(其它行业不一定需要此选项)。
4.选择原材料:(图七、选择原材料)注意事项:选择参与计算的材料(可以全选所有材料,也可以手工选择某些材料或者应用物料清单中设定的材料),选择的材料可以勾选考虑库存(勾选之后程序计算的结果不会超出对应材料的库存量,不勾选程序计算的结果可能会超出材料的库存量,此时表示需要采购这种材料来降低成本),设定某种材料优先使用,设定某种材料的使用量、使用比率等等。
5.计算结果:(图八、计算结果)(图九、修改某些元素范围之后重新计算)(图十、用户手工调整结果,类似Excel函数表)注意事项:用户在设定好前面两页的数据(牌号、要生产的重量、选择用于配料的原材料)之后选择到计算页面会自动计算出结果。
计算之后某些元素会靠边线(因为程序考虑成本,某些贵重元素靠底限,而某些元素会靠高限),用户可以手动调节上下限范围然后重新点击计算按钮。
在计算界面的右边有一个用户调整的表格,用户可以手工调整用户调整列的数据(类似Excel函数表,修改数据之后自动计算最终的结果)。
用户可以保存、打印、导出配料结果,保存的时候必须给定一个整数的炉号,保存的数据可以供以后参考或查看!ADC12 调整成份演示1.ADC12实际生产过程中一般是上炉熔解部分杂料,然后下炉调整成份,或者因为生产过程中第一次配料成份还不符合牌号要求需要调整成份,总之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免不了调整成份这一过程。
假设有以下底水:(图十一、底水成份,还不符合ADC12标准)2.复制成份数据并粘贴到程序中,设定底水重量、单价,设定生产的重量。
(图十二、复制底水成份到程序中)(图十三、修改底水的重量、单价、预估调整之后的重量,设定生产的重量)3.选择原材料(图十四、选择参与计算的原材料)4.计算结果。
(图十五、初次计算的结果)(图十六、删除不合理用料之后重新计算)注意事项:在调整成份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把底水的数据导入到程序中(可以从Excel复制,或者做插件从光谱仪获取等等),设定好底水的成份、重量、价格之后可以点击估算调整后的重量(根据不合格元素、底水重量大概估计调整后的重量),之后选择原材料计算结果。
计算之后如果某些材料不能用于调整成份(再生铝行业一般都分上下炉操作,很多材料由于铁高或者工艺原因不能下炉投料,但是程序无法识别哪些材料不能下炉使用),所以用户需要自行判断(或者由有经验的配料师傅设定好某些材料不能下炉使用)。
计算过程中如果勾选Mg特殊处理,则Mg超标程序会自动计算出除镁剂的用量,并且计算出会烧损多少铝以及最后成本的变化。
关于Mg的处理不同的情景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有时考虑加其它材料冲淡,有时考虑使用除镁剂除镁,不同的处理方式各有优缺点,并且最终对成本的影响也不一样,用户可以自己模拟计算来最终确定实际使用哪种方案。
AC8A配料演示、程序计算原理以及如何做到节省成本1.在实际生产中,ADC12算是简单的牌号(只要考虑加硅加铜并且镁不要超标即可)。
还有很多牌号考虑的元素多一点(本程序不挑剔元素,越多越能体现其强大,有用户生产特种合金,考虑30个元素,照样快速计算),下面演示AC8A的配料计算过程。
假设牌号标准如下:(图十七、AC8A 牌号标准)(图十八、粘贴牌号数据到程序,保存之后选择牌号)粘贴多个牌号的数据只需要复制多行牌号的标准一次性粘贴即可。
(图十九、选择牌号,设定生产的重量)2.选择原材料。
由于之前做ADC12的原材料并不适合做AC8A,所有增加部分原材料数据到程序:(图二十、增加用于做AC8A的材料)(图二十一、粘贴材料到程序中)(图二十二、点击材料的右键材料,加载出刚才增加的所有材料)(图二十三、选择参与计算的原材料)3.计算结果(图二十四、计算结果,初次计算,很多不符合使用的材料需要剔除)(图二十五、计算结果,剔除某些材料之后的计算结果,虽然价格会提高)(图二十六、计算结果,对上下限范围进行修正之后重新计算)(图二十七、计算结果,把本次运算的线性方程到LINDO求解结果跟本程序对比)从上面的计算过程中我们大致可以发现,影响成本的是基础元素Al跟Ni,而程序计算过程中并没有选择“A00”用于添加Al元素而是选择了便宜的“铝线”作为替代材料同时可以看到“光碟片”已经使用到了库存上限,如果我们调节这两种材料会发现最终成本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图二十八、计算结果,光碟片不考虑库存之后,使用量大于库存量,但成本降低)如果删除铝线材料之后会发现成本显著增加(将会使用A00来代替铝线):(图二十九、删除铝线之后,程序将用A00代替,但成本会显著提高)从上面过程可以看出:程序之所以能计算之后做到节省成本就是因为合理搭配使用废料,做到原材料不降级处理并尽可能搭配利用废料中的有用元素(比如利用光碟片中的Ni元素,用铝线代替A00等等,总之在工艺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用便宜的材料代替贵的,某些材料中的某个元素用来做A牌号是杂质元素,但B 牌号刚好需要这个元素则能做到节省成本),而这些处理的过程程序都会在计算的时候综合考虑,免去了人工计算的繁琐,用户只需要设定好上下限范围,并查看计算之后结果是否符合工艺要求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