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合集下载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中国教育史部分)真题试卷(题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中国教育史部分)真题试卷(题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中国教育史部分)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3. 简答题6. 名词解释简答题1.简述朱子读书法及其对现代的意义。

正确答案:朱熹酷爱读书,他的弟子门人将朱熹有关读书的经验和见解整理归纳,成为“朱子读书法”六条,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具体内容如下:(1)循序渐进。

朱熹主要从三方面论述循序渐进的含义:首先读书要按照首尾篇章的顺序,不要颠倒;其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量力而行,安排读书计划,切实遵守;最后强调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前进,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

(2)熟读精思。

读书必须反复阅读,不仅要能够背熟,而且对书中的内容应了如指掌,熟读是精思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刻理解文章的精义及其思想真谛。

(3)虚心涵泳。

虚心指读书要虚怀若谷,精心思虑,体会书中的意思,来不得半点主观臆断或随意发挥。

涵泳指读书时反复咀嚼,细心玩味。

(4)切己体察。

读书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之上,要见之于具体行动。

(5)着紧用力。

读书学习一定要抓紧,发愤忘食,必须精神抖擞,勇猛备发,决不放松,反对松松垮垮。

(6)居敬持志。

读书的关键还在学者的志向及良好的心态。

朱子读书法是古代最有影响的读书方法。

六条均反映了读书学习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它的局限性在于所提倡读的书是宣扬封建伦理道德的圣贤之书,读书法主要强调怎样读书,不重视书本与实际知识的结合。

朱子读书法在当今社会,对于学生读书、教师治学和指导学生学习仍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具有很重要的现代意义。

主要归纳为启发式教学的教与学,学以致道式的知与行,虚心修为好和勤奋持衡的道德观与学习观三个部分。

第一,启发式教学的教与学。

朱熹的“熟读精思”教育思想反映了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孔子教学原则中“启发诱导”的方法,朱熹认为,所谓熟读,就是把书读到滚瓜烂熟的地步;所谓精思,就是要反复思考,琢磨涵义。

这样就能对书本上的知识做到从开始的表面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更深层的理性认识。

2010年各大高校教育硕士考研【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试题(经典17套)

2010年各大高校教育硕士考研【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试题(经典17套)

2010年各大高校教育硕士考研【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试题目录2010年苏州大学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2)2010年中山大学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3)2010年浙江师大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4)2010年徐州师大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5)2010年西南大学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6)2010年天津师大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7)2010年首都师大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8)2010年山东师大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9)2010年曲阜师大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10)2010年青岛大学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11)2010年宁波大学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12)2010年聊城大学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13)2010年华中师大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14)2010年华东师大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15)2010年河南大学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16)2010年东北师大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17)2010年安徽师大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18)2010年苏州大学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1人的发展2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3终身教育4元认知5骑士教育6有教无类二、简答1教师角色的冲突有哪些?如何解决?2比较孟子与荀子人性观及他们对教育的作用的认识。

3学生认知的差异有哪些表现?为此,教学应注意哪些方面?4简述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

三、论述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并就此谈谈你对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认识。

2试论隋唐科举制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并分析其在历史上的影响。

3试述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并联系实际加以评价。

4试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特征,影响及其贡献。

一、概念解释(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I、教育学2、因材施教3、教育目的4、陶冶5、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6、知识领会二、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谈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2、简谈教师劳动的基本特点3、简述汉武帝文教政策的基本内容4、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三、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1、谈谈影响人的发展因素及其相互关系2、谈谈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3、论述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4、联系实际谈谈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迁移的原理和规律促进学生的学习一、名词解释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个人本位论2.教学策略3.监生历事制度4.中体西用5.苏格拉底教学法6.骑士教育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7.教育的要素及相互关系。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致良知2.以吏为师3.实科中学4.学科课程5.发现学习6.要素主义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形成性评价”在教育中的作用。

2.简述颜元的六斋及实学教育内容。

3.简述安德森的心理技能形成的三个过程。

4.简述朱子读书法及其当代价值。

三、论述题(共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1.论述《朗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法》的内容及对教育民主化的影响。

2.论述班主任工作对班集体发展和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

3.论述课程内容组织中“横向组织”和“纵向组织”的关系。

4.论述奥苏泊尔的有意义学习的实质与条件。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致良知答:致良知是由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王守仁提出的。

他是用“心学”的观点来阐明这一思想的。

“理”存在于“心”中,“心即理”;“良知即是天理”即是“心之本体”。

“良知”不仅是宇宙的造化者,也是伦理道德观念。

“良知”与生俱来,不学自能,不教自会;为人人所具有,不分圣愚;“良知”不会泯灭。

然而,“良知”在与外物接触中,由于受物欲的引诱,会受昏蔽。

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去除物欲对于“良知”的昏蔽。

“学以去其昏蔽”的目的是为了激发本心所具有的“良知”。

在王守仁看来,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实现“存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

基于此,他认为用功求学受教育,并不是为了增加什么新内容,而是为了日减“人欲”。

2.以吏为师答:以吏为师是秦代的教育制度,源自于法家的教育主张。

“以吏为师”中的“吏”不是指“所有”的官吏,而是“专指”法官、法吏。

“以吏为师”即由国君直接掌控法律大权,主持制定律令,让全体官吏都去做施行法制教育的教师,教民学法。

3.实科中学答:实科中学是近代德、俄等欧洲国家实施实科教育的一种普通学校类型,为了适应工商业和交通事业发展的需要而创办。

华东师范大学(2010-2017)(1)考研真题

华东师范大学(2010-2017)(1)考研真题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30分)1. 致良知2. 以吏为师3. 实科中学4. 学科课程5. 发现学习6. 要素主义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2. 简述安德森心智技能形成的三个过程。

3. 简述颜元“六斋”与“实学”教育内容。

4. 简述朱子读书法和当代价值。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1. 《郎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方案》内容及对教育民主性意义。

2. 论述课程内容组织做好横向组织与纵向组织的关系。

3. 论述班主任工作对班集体发展和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

4. 论述有意义学习实质和条件。

2016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30分)1.苏湖教法2.班级授课制3.中体西用4.自由七艺5.绅士教育6. 双轨制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社会建构理论对学习的作用。

2.简述朱子读书法及其现代价值。

3.简述蔡元培五育并举方针。

4.简述校长负责制的内涵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1.评述要素主义。

2.试述课程内容设计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3.试述班集体的培养方法。

4.元认知视角分析提升学生学习效能的教学策略。

2015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师说2.三舍法3.生计教育4.设计教学法5.有意义学习6.自我效能感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陈鹤琴的活教育。

2.简述班主任的素质要求。

3.简述《学记》中“善喻”的教育意义。

4.简述德育过程中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动作用。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1.评述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育的观点及其影响。

2.博比特和泰勒的比较。

3.根据创造力的心理结构,说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措施。

4.教师素养及社会变迁中教师角色的转化。

2014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贝尔-兰开斯特制2.城市学校3.自我效能感4.有意义学习5.现代教育制度6.德育过程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白鹿洞书院揭示》的教育宗旨。

华师333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

华师333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

华师333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XXX333教育综合真题整理教育学原理一.名词解释1.学校教育(2014、2012、2010) p29答:a.狭义的教育中的一种就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主要指专门组织的教育。

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地研究,积极进行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促使他们提高素质、健全人格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追求和创造人的合理存在的人。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知识点)b.狭义的教育中重要的一种就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主要指专门有组织的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试题)2.教育制度(2014) p47答:教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种教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其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诲制度。

3.体育(2013)p46答:体育是指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学生膂力、增强学生体质的教诲。

膂力和体质的发展非常紧张,是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生理基础。

人们进行生产劳动、社会活动、军事活动和幸福生活都需要强健的体魄作基础。

所以,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诲的紧张组成部分。

4.形成性评价(2013) p69答:是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比较经常而及时的测评与反馈。

5.教育目的(2012、2010)p42 答: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

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一是国家或社会所规定的教育的总目的;二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三是课程目标;四是教学目标。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年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年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年————————————————————————————————作者:————————————————————————————————日期:2018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一、1.学校教育制度一、2.课程标准一、3.程序性知识一、4.苏格拉底法一、5.道尔顿制一、6.学习策略一、二、简答题一、1.中世纪的世俗教育形式一、2.颜元的学校改革一、3.简述德育中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一、4.简述裴斯泰洛齐的要素主义教育一、三、论述题一、1.陈鹤琴的活教育一、2.联系实际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3.有人主张依法治校,有人主张以德治校,试评述这两种观点一、4.说明在教学中如何使用讨论法2017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一、1.致良知一、2.以吏为师一、3.实科中学一、4.学科课程一、5.发现学习一、6.要素主义一、二、简答题一、1.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一、2.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发展阶段一、3.颜元的“实学”与“六斋”教育内容一、4.简述朱子读书法的内容及当代价值一、三、论述题一、1.试述郎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方案内容以及对教育民主性的意义一、2.举例说明课程内容组织做好横向组织和纵向组织的关系一、3.举例说明班主任工作对集体发展和学生品德发展的作用一、4.举例说明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2016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一、1.苏湖教法一、2.班级授课制一、3.中体西用一、4.自由七艺一、5.绅士教育一、6.双轨制一、二、简答题一、1.简述朱子读书法和其现代价值一、2.简述校长负责制的内涵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一、3.简述蔡元培的五育并举一、4.简述社会构建理论对学习的作用一、三、论述题一、1.试述要素主义教育的教学思想一、2.试述课程内容设计对学生的影响一、3.试述班集体培养方法及意义一、4.试述元认知视角分析提升学生学习效能的教学策略2015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一、1.师说一、2.三舍法一、3.生计教育一、4.设计教学法一、5.有意义学习一、6.自我效能感一、二、简答题一、1.简述陈鹤琴的活教育一、2.简述班主任的素质要求一、3.简述《学记》里的“善喻”一、4.德育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能动过程,你是如何理解的?一、三、论述题一、1.试述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育一、2.试述博比特的“活动教育法”和泰勒的“目标模式”的教学意义?一、3.根据创造力的心理结构,说明创造力的培养措施一、4.试述教师素养和教室角色发展趋势2014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一、1.贝尔-兰开斯特制一、2.城市学校一、3.自我效能感一、4.有意义学习一、5.现代教育制度一、6.德育过程一、二、简答题一、1.《白鹿洞书院揭示》的教育宗旨一、2.弗吉里奥的教育贡献一、3.评述《国防教育法》一、4.班集体发展的阶段以及班集体培养方法一、三、论述题一、1.以张之洞《劝学篇》为例评价“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一、2.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一、3.课程内容的组织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一、4.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应该怎样帮助教师成长?2013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综合333试卷一.名词解释(30分)1. 教育目的2. 分支型学制3. 课程方案4. 教学评价5.人文主义教育6.道尔顿制二.简答题(40分)1. 简述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2. 举例说明教学策略的应用对课堂有效教学的作用3. 简述蔡元培的高等教育实践队我国现代大学发展的意义4.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三.论述题(80分)1. 结构主义教育评述2. 试论社会变迁对教师角色及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影响3. 试以白鹿洞书院揭示,分析我国书院教育的宗旨、特点与意义4. 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1.学校管理2.学校教育3.心理发展4.人的发展5.课程6.学习动机二、简答题1.教师劳动的特点2.简述教育的社会制约性3.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4.简述科举制度的影响三、分析论述题1.中国古代书院的特点2.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理论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1.教育先行2.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3.终身教育4.教师专业性发展5.最近发展区6.先行组织者二、简答:1.活动课程特点2.集体中教育原则3.陶行知“生活教育”4.人文主义教育特征三、论述:1.班级授课制优缺点及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方向2.评述朱熹《师说》中的教师观3.评述赫尔巴特课程理论4.精细加工策略及其教学要求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332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1.教育目的2.双轨制3.京师同文馆4.活教育5.骑士教育6.《莫雷尔法案》二、简答题1.举例说明螺旋式课程内容组织及其依据和适用性2.何谓发展性教学原则?在教学中遵循发展性教育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3.举例说明学校实施德育的途径4.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三、论述题1.试分析学校转型变革背景下教师的基本素养2.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和评论其中的教育思想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完整word版)华中师大333教育综合真题答案

(完整word版)华中师大333教育综合真题答案

2010华中师大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30分)。

1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指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学校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学校教育是与社会教育相对的概念.专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

是教育制度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说来,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2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

从内涵上看,教育目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3 、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思想理念,并促进他们的智能与品德发展的方法。

讲授法可分讲读、讲述、讲解和讲演四种.讲授法的基本要求如下:( 1 )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启发性、趣味性。

( 2 )要讲究讲授的策略与方式。

( 3 )要讲究语言艺术。

4、学记:《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

《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5 、道尔顿制:道尔顿制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帕克赫斯特针对班级授课制的弊端创始的一种个别教学制度。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在学校里废除课堂教学,废除课程表和年级制,代之以“公约”或合同式的学习。

(2)将各教室改为各科作业室或实验室,按学科的性质陈列参考用书和实验仪器,供学生学习之用。

2010年-2021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333考研真题-历年教育综合考研试题

2010年-2021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333考研真题-历年教育综合考研试题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 333 近几年考研真题
华中师范大学 2010 年 333 教育综合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1.学校教育 2.教育目的 3.讲授法 4.学记 5.道尔顿制 6.元知论 二、简答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2.上好一堂课的要求 3.教师劳动的特点 4.影响学习的动机 三、分析论述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80 分) 1.人的发展的规律性及其教育学意义 2.朱子读书法及其当代意义 3.苏霍姆林斯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评述 4.联系实际论述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3、现代意义上活动课程的首倡者是()
A.卢梭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布鲁纳
4、学校的工作中心是()
A.德育 B.智育 C.管理 D.教学
5、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
A.备好课
B.上好课
C.做好课后的教导工作 D.搞好教学评价
6、被称为中国“平民教育家”的是()
A.胡适 B、蔡元培 C、晏阳初 D、梁启超
— 14 —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 333 近 11 年考研真题
华中师范大学 2019 年 333 教育综合考研试题 (回忆版)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标志教育独立形态的阶段是哪部教育著作() A.《教育学》 B.《普通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大教学论》 2.提出“教育自得”的是谁()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3.提出“教育即回忆”的是谁()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夸美纽斯 D.昆体良 4.提出“回收教育权”的是谁() A.蔡元培
—2—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 333 近 11 年考研真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
2、双轨制
3、京师同文馆
4、活教育
5、骑士教育
6、《莫雷尔法案》
二、简答题
1、举例说明螺旋式课程内容组织及其依据和适用性
2、何谓发展性教学原则?在教学中遵循发展性教育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
3、举例说明学校实施德育的途径
4、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
三、论述题
1、试分析学校转型变革背景下教师的基本素养
2、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和评论其中的教育思想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教学半。

其此之谓乎?
3、试述永恒主义教育理论及其对当代世界教育实践的影响
4、结合学习实例,论述问题解决过程中各阶段的主要策略
2011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先行
2、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
3、终身教育
4、教师专业性发展
5、最近发展区
6、先行组织者
二、简答
1、活动课程的特点
2、集体中教育原则
3、陶行知“生活教育”
4、人文主义教育特征
三、论述
1、班级授课制优缺点及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方向
2、评述韩愈《师说》中的教师观
3、评述赫尔巴特课程理论
4、精细加工策略及其教学要求
2012
一、名词解释(5'*6=30')
1、教育制度
2、综合课程
3、产婆术
4、绅士教育
5、六艺教育
6、1922新学制
二、简答题(10'*4=20')
1、教学模式的结构
2、教师的专业素养
3、举例说明道德教育的社会学习模式
4、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策略
三、论述题(20'*4=80')
1、课程编制的泰勒理论
2、卢梭自然主义教育及其影响
3、五四期间新文化思想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4、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2013
一、名词解释
1、分支型学制
2、教育目的
3、课程方案
4、教学评价
5、人文主义教育
6、道尔顿制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2.举例说明教学策略的应用对课堂有效教学的作用
3简述蔡元培的高等教育时间对我国现代大学发展的意义
4.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
三、论述题
1.结构主义教育评述
2.论述社会变迁对教师角色及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影响
3.试以白鹿洞书院为例,分析我国书院的宗旨、特点与意义
4.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2014
一、名词解释
1、贝尔-兰开斯特制
2、城市学校
3、自我效能感
4、现代教育制度
5、德育过程
6、有意义学习
二、简答
1、《白鹿洞书院》的教育宗旨
2、弗吉里奥的教育贡献
3、《国防教育法》
4、班集体的发展阶段及培养方法
三、论述
1、以《劝学篇》为例,评述“中体西用”
2、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3、课程内容的组织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4、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应该怎样帮助教师成长?
2015
一、名词解释:
1、师说
2、三舍法
3、生计教育
4、设计教学法
5、有意义学习
6、自我效能感
二、简答题
1、陈鹤琴的活教育
2、班主任的素质要求
3、《学记》中“善喻”的教育意义
4、简述德育过程中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动作用
三、论述题
1、评述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育
2、博比特和泰勒的比较
3、根据创造力的心理结构,说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措施
4、教师素养及社会变迁中教师角色的转化
2016
一、名词解释
1.苏湖教法
2.班级授课制
3.中体西用
4.自由七艺
5.绅士教育
6.双轨制
二、简答题
1.“朱子读书法”及其现代价值。

2.校长负责制的内涵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3.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4.社会建构理论对学习的作用。

三、论述题
1.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2.课程内容设计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3.班集体的培养。

4.从元认知的视角分析提升学生学习效能的教学策略。

2017
一、名词解释:
1、致良知
2、以吏为师
3、实科中学
4、学科课程
5、发现学习
6、要素主义
二、简答:
1.简述“形成性评价”在教育中的作用;
2.简述颜元的六斋及实学教育内容;
3.简述安德森的心理技能形成的三个过程;
4.简述朱子读书法及其当代价值
三、论述题
1.论述:论述《朗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法》的内容及对教育民主化的影响;
2.论述班主任工作对班集体发展和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
3.论述课程内容组织中“横向组织”和“纵向组织”的关系;
4.论述奥苏泊尔的有意义学习的实质与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