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营销策略研究
基于4P'S角度的绿色食品企业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安徽农 业科学。o ra o A h i .Si2 1 4 ( )4 7 4 7 Junl f n u A c.02,0 8 :9 3— 9 5
责任编辑
俞洁
责任校对
卢瑶
基 于 4 ’ 角 度 的绿 色食 品企 业 品牌 营销 策 略研 究 PS
侯 瑾 ( 京 业 业 术 院北 0 4 北 工 职 技 学 ,京10 ) 02
对于绿 色食 品这种 需求 弹性 较大的产 品 , 品牌 营销 的关 键是 要 为品牌 注入 高 附加值 , 消 费者在 选 购时认 为 物有所 值 。 使 但在 绿 色食 品企业 品牌 营 销 的实 践过 程 中 , 由于 营销理 念 、 品牌定 位 、 价格制定 、 道 网络 、 渠 品牌传 播等方 面限制 了其 品 牌价值 的提升 , 消费者在 购买绿色食 品 的过程 中并没有 体会 到其 高昂的 品牌 附加价值 , 从而导 致消 费者对 高价位 的绿色 食 品并不 十分认 可。
浅谈我国食品行业的绿色营销策略--以蒙牛乳业为例

1
绿色营销策略
------- 蒙牛乳业为例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寻找一种新的营销理念指导企业营销活动,绿色营销应运而生。
绿色营销,是企业以环境保护观念作为其经营哲学,以绿色文化为其价值观念,以消除或减少对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中心,以满足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出发点,创造和发掘市场机会,并采取适宜的营销手段获取盈利和谋求发展的一种新型营销观念与营销策略。
当今全球环保思潮冲击和绿色消费方兴未艾,企业如果沿袭传统的营销方式,必将被淘汰。
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需适应新的形式,改弦易辙,实施绿色营销,以满足人们的无污染、无公害、延年益寿的要求。
一、我国绿色营销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绿色营销逐渐成为国际上企业的主流营销模式,我国的一部分企业的营销模式也开始向绿色转化,绿色营销初见成效。
主要表现在:
第一,随着环保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化,更加注重环保、健康,崇尚回归自然,绿色消费之风蔚然兴起。
例如:在吃饭的时候不再使用一次的餐具,
-1-。
绿色食品的营销策略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绿色食品的营销策略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一、绿色食品营销环境分析(一)绿色食品营销的国际环境随着世界绿色浪潮的兴起,绿色食品(国外为有机食品)营销的国际市场环境已经形成,初步具备了营销的组织基础及法规、市场观念和社会需求环境条件。
1.组织基础。
绿色组织的建立最初始于美国。
70年代,美国成立了数百个青少年环保组织,发起了保护地球生态平衡的“地球日”活动。
此后,各国绿色组织纷纷成立,英国、德国、日本等国还成立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皆的社团组织---绿党。
1991年日本成立了“再生运动市民工会”,1992年在法国成立了“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现已有近100个围家参加,遍及世界各大洲,成为国际性的绿色组织。
国际性绿色组织的出现,对绿色食品的国际营销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法规环境。
在国际性绿色组织建立的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已从行政、立法、经济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环保规范。
目前,世界上已签署的与环保有关的法律、国际性公约、协定或协议多达180多项。
同时,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09000、IS014000(即国际贸易商品在技术、安全、卫生、环保等方面的质量保证体系)系列标淮和1995年4月起实施的IS01800 (即国际环境标准制度)等协约,协议上限制甚至明文禁止了许多产品的国际贸房。
乌拉圭回合贸易谈判签署的最后文件中,不仅包括制成品,也包括农产品等纳人了世界贸易组织体制,呈现出明显的“绿色印记”。
西方发达国家都已建立了环境标志制度,环境标志已成为出口产品进入这些国家市场的通行证。
至此,有别于传统非关税的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绿色壁垒”已形成。
我国食品企业绿色营销策略研究

( 宁对外经 贸学院 , 宁 大连 16 5 ) 辽 辽 10 2
[ 摘
要 ]随着我 国绿 色消费浪潮 的兴起 和 国际贸易 中绿 色壁 垒的 出现 , 发展 绿 色食 品、 实施 绿 色营销
成为我 国食 品企业的理性选择 。从食品企 业绿 色营销 的含 义和特征 进行 分析 , 发现 当前我 国食 品企业绿 色
长, 同时成为我 国食 品企业 开展 绿色营销的首要 因素 。
( ) 策 法规 的 完 善 推 动 了我 国食 品 企 业 绿 色 营 二 政
销 活动 的 广 泛 开 展
企业绿 色营销既可 以帮助 企业增 加 收入 , 又可 以使企 业 节约支 出。这是 因为绿 色食 品属 于 优质的短 缺商 品 , 市
科技 因素的产品心存 抵触 , 因此对绿 色 产品与 服务 的需
求不 断增 长 , 费者在 选购商品时 , 消 会考 虑到商 品的绿 色 因素、 环保 问题 。随着 我国买方 市场 的逐 步形成 , 人们在
商 品的选择与使用上 有 了更 广 阔的空 间 , 已不 再单 纯追 求商 品的数 量 , 是把 眼光投 向了有 利 于提高 自身 生活 而 质量 , 有利于身 体健康 的绿 色产 品与 服务 。人 们珍 惜生 命 、 求高质量 的生活 的愿望 , 追 推动 了绿 色食 品需 求的增
( 进行绿 色营销 是我 国食 品 企业谋 求 自身发 展 三)
的 需 要
随着社会发展 和科 学技术 进 步 , 们对 生活 质量 的 人 要 求越 来越高 , 品安全 问题受 到更 多 的重视 。食 品企 食
业为了满足 消费 者 的绿 色需 求 以及 国家提 出的环 保 要
随着 国际 贸易 自由化 的不断发 展 , 以保 护人类健 康 与生态环境 为 由的 “ 色壁 垒 ” 渐兴 起 。尤其 是一 些 绿 逐
绿色食品市场培育与营销策略

整白认识' 勺 在 槐 度上阻碍了绿色食品 的 缺乏系统总结和理论提升。 营销理念是企业 品 6 ,充分说明了企业申报绿色食品后, 消费滞哟了绿色市场 个 培育 由于我国国民 进行营销活动的指导思想, 营销理念的正确 增强了企业发展动力, 创造了企业财富。 的整体素质还不太高, 之媒体宣传、{ 办 口 导 与否, 直接关系到企业营销的成败。 虽然我市绿色食品事业在短短的几年 滞后, 解并接 目前, 绝大多数企业的生产经营仍是在 了 受了绿色营销的至今仅是少 i 里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遇到一些问题, 数消费者 绝 大多 数消 费者还不懂得绿色营 味追求近期和微观效益的理念下进行的 ,
j l 。 l l I 0
生活环境。 3 . 信息化水平不高。 物流资源缺少整合 网络商贸已成为潮流, 迎来了全球电子商
” lj i 眭于绿色食品产业是农产品质量安 全 要组成和阳光产业 益受到社会 , 曰 创造和发掘市场机会, 并采取适宜的营销手 的 个重
而目前我国绿色食品市 段获取盈利和谋求发展的一种新型营销观 各界和广 大消费者的, , 泛关注, 绿色食品市 务和现代物流时代。 场营销与其它农产品一样, 由于现代科技应 念与营销策略。 绿色营销的焦点是如何使企 场培育与营销这 产业链条 日 益受到 政
新的途径 。
初级现货市场阶段。 4消费市场真假难分, . 执法监管有待加 强 绿色食品越来越被市场认可, 由于执法
l l 市场建设相对滞后, 生产销来各绿色
食品生产企业在绿色食品市场培育与营销
探索及近年来绿色食品市场需求等方面 , 分 析了绿色食品市场培育与营销中存在的问 题与不足, 提出了加强理论研究, 完善市场 体系, 加大广告宣传, 增强绿色意识, 建立信
绿色食品的营销策略

三、体验式营销 激发消费者购买欲 望
中保持着原始生态的环境 ,使该品牌有 机鸡蛋 的
即通 过 对 产 品消 费 市场 进 行 细分 ,选择 单一
品质 、色泽 、口感 、营养含量有 了大幅度提升 。 的消费市场为突破 口,通 过对单一消 费市场营销 为 了促进产品的销售 ,该企业通过邀请 消费者到 的强化 来促进 产 品销售 的方式 。 如~家有机农产品企业 ,其生产 的大米采用 企业农场进行参观 ,在参观过程中通过讲解员的 讲解和消费者的实地考察 ,使消费者不仅获得了 在生产中使用有机肥和不 喷洒农药的全天然生产 有 用 的 知 识 , 同 时 通 过 了 解 产 品 的 整 个 生 产 过 方 式 ,有 着 很好 的品 质 。该 企 业在 对 自己产 品进 本 身地 域 资 源 优势 给 消 费 者带 行宣 传 . 以产 品 的核 心 利益 点 来 打 动 消费 者 ,实
来 的影响作为企业品牌传播的基础 ,在产 品宣传 现产 品在 市场 上 的销 售 目标 。 和 品牌 刷塑 造 上 引导 消 费 者将 地 域 优势 与 品 牌 或 如 某 肉制 品企 业 是 以生物 工 程 和绿 色 农 业 为 产 品进行联想 ,从 而达到在宣传地域优势的同时 发展 方向的农业 产业化集团 ,作为一家大型猪肉 将 产 品 优势 根 植 于消 费 者 的 心 目中的 目的 ,实现 制 品 生 产 企 业 ,其 拳 头 产 品—— X 绿 色 猪 肉不 牌 传播 中l > 的效果,推广产品促进销售。 +12 含农残 、药残和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 ,被 国家绿 内蒙古某公 司可 以说是 这类企 业 的一 个典 色食 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产品 ,但是在市场开 型代表 。如其旗下的禽肉产 品,虽然产品符 合绿 发 前 期 和 很 多绿 色 食 品企 业 一 样 ,该 企 业 同样 面 色食 品发展的趋 向,但是在产品推广之初依然面 临着非常尴尬 的现实 :虽然有好的产品 ,但由于 临着如何将 自己的产品进行快速推广并被消费者 价格原因销售总量却很有限 ,难 以形成大规模的
论中国绿色食品企业营销策略

头企业有2 9 ,包含产品t4 4 。其 中山东 、黑龙江 、江苏 、内 3家 o4 - 蒙古分别依次为国家级龙头绿色食品企业分布最多的省份。其次, 市场覆盖头全省的龙头企业有19家,包含产品35个。其 中单安 4 1 79 徽、山东就分布了超过10 0家省级绿色食品龙头企业。 由此可见 ,省级绿色食品龙头企业的数量及其产品数量远远超 过了国家级绿色食品龙头企业的数量与其产品数量。绝大多数绿色 食品 ̄ ,A有地区性,市场覆盖面积相对较小 。与国家级绿色食品 EI - I , 企业相 比,其产品种类比较单一 ,产品科技含量也不高。 2 国际市场。目前 中国对外出 口的绿色产 品中,以农副食 品为 . 主。其 中蔬菜和禽 肉各 占约1 ,为最主要出 口绿色食 品。其他出 口产量较多的产品分别是蔬菜加工品,鲜果 ,果类加工品,以及大 米。水产品、酒类产品等其他产品所 占比防较小。 J 以北大荒集团为例。在对外贸易方面,北大荒集团下属的子公 司, “ 北大荒营销股份有 限公司”至今为止,已经与2多个国家和 0 地区的10 0 余家企业建立 了紧密的贸易合作关系。其中国家包括美 国、 日本、德国、西班牙、委内瑞拉、古 巴、印度 、马来西亚、越 南 、罗马尼亚等2 多个。其重要经营品种为绿豆、芝麻 、葵花籽、 0 荞麦、花生、红芸豆、腰形奶花芸豆、玉米以及白芸豆。 其主要进 出口绿色饲料为豆粕、菜籽粕、棕榈粕、棉籽粕、鱼粉 以及 肉骨粉 等。 由此可以看出,北大荒公司的绿色食品对外出口情况与中国绿 色食品对外出口情况相似 ,其主要对外出口产品 ,还是以绿豆 、芝 麻、花生等农产品,以及豆粕、菜籽粕等农产品加工产 品为主 ,只 有鱼粉和肉骨粉算是禽肉类加工品。
一
,
引言
中国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人们的收入大大增加,生活品质更是 逐年上升。然而,近年来,许多食品安全问题一 曝光,如苏丹红 问题 ,地沟油问题 ,三氯氰胺奶粉问题等。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 食品质量的安全问题更加关注 ,特别是对 日常使用的农产品质量安 全更为重视。在此背J _ ,安全 、健康、有营养的绿色食 品应运而  ̄l z 生。特别是近 几年来,绿色食品企业更是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的统计年报,2 1 ̄全国累计有效 00 使用绿色食 品标志的企业总数为69家 ,产品总数为178 31 64 个,分别 比20年同期增长51 09 .%和44 .%。其 中单单21年新建立的绿色食品 0O 企 业就有22家,产品就有634 ,分别 比20年同期增长64 56 47 - 09 .%和 39 .%。由此可见,绿色食品企业的崛起已经成为—股势不可挡的浪 潮。 首先 ,研究绿色食品企业的绿色营销现状及其策略有助于确定 绿色食品企业的优势及劣势,找出绿色食品企业 目前存在的问题 , 并针对问题提出具体解决的营销策略 ,使绿色食品企业更具有市场 竞争力。其次,帮助发展绿色食品企业有助于传播绿色文化,促进 绿色消费 ,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最终达成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的 双赢局面。最后 ,消费者本身也反过来受到绿色营销策略的影响 , 并可能因此建立绿色消费 的观念 ,受益于绿色食品与绿色营销所带 来的益处 ,比 如安全健康的食物 ,良好的生态环境等。
我国绿色食品营销策略研究

一
、
发展 中的绿色食 品营销现 状
自上世纪 9 0年代 以来 ,绿 色 食 品在 中 国经 历 了从无 到有 ,从有 到多 的过程 ,据 中国统计 年鉴 记 载 ,中国现 今 己 经 开 发 出包 括 食 用 油 、粮 食 、蔬 菜 、水果 等两 千多个 品类 的绿 色食 品 ,发展 十分 迅 速。从产 品结构 来分析 ,绿色食 品的产 品主要 以畜 禽蛋 奶类 、粮 油类 、饮 料类 、蔬 菜类为 主 ,其 中以 绿色 奶制 品 、绿 色大米 、绿色蔬 菜为主 导产 品 。绿 色产 业 的发 展 和品种增 多为我 国绿色食 品市 场营销 发展 奠定 了坚实 的物质 基础 。 国 民收 入状况 的提 高也是绿 色食 品消费 的前提 条件 ,这些将 直接 导致人 民 E常食 物结构 迅速 发生 t 变化 。在改善 居 民营 养结 构 的 同时 ,食 品 的安 全 、 优质需求 的增 长也将 进一 步加快 ,为 拉动绿 色 食品 的发 展提供 强劲 动力 。近几 年来 ,随着大家 健康 环 保 意识 的不 断 加强 ,人们越来 越重视 饮食 与健康 的 关 系 ,通过 饮 食来 调 节身体健康 ,已经成为 人们 生 活需 要 的一 个方 面 。于是一些 大型商业 连锁企 业逐 步进 入 了绿 色食 品营销 领域 。 另外 ,绿色食 品开 发是食 品经营者 开展绿 色 营 销 的突破点 ,也是 绿色食 品企业满 足消 费者 的绿色
作者简介 :吴小璐 (9 2 ) 18 一 ,女 ,河南平顶 山人 ,助教 ,从事市场营销研究。
翩 J/ ANG JNG J U WEN HU I /Y A
( 平顶 山学院 经济与管理 学院 ,河 南 平顶山 4 70 ) 6 0 3
摘
要 :随 着我 国绿 色食品 消费的兴起 ,发展 绿 色食品行 业、实施绿 色食品 营销 已成 为食 品 营销 的 必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食品营销策略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绿色消费浪潮的兴起和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的出现, 发展绿色食品、实施绿色营销成为我国食品企业的理性选择。
从食品企业绿色营销的含义和特征进行分析, 发现当前我国食品企业绿色营销中还存在着绿色食品开发范围窄、深度低, 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和营销观念弱, 广告促销乏力的问题, 对此结合绿色营销理论, 提出了相应产品的包装、流通渠道、促销和营销策略。
[关键词] 绿色营销; 绿色食品; 营销策略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 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食品安全问题受到更多的重视。
食品企业为了满足消费者的绿色需求以及国家提出的环保要求, 积极实行绿色营销战略已经势在必行。
一、绿色营销是我国食品企业发展的理性选择(一)绿色消费是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人们在企盼回归大自然、返璞归真的愿望指引下, 对接近自然界的产品易于接受, 而对于附加了太多的人工、科技因素的产品心存抵触, 因此对绿色产品与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 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 会考虑到商品的绿色因素、环保问题。
随着我国买方市场的逐步形成, 人们在商品的选择与使用上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已不再单纯追求商品的数量, 而是把眼光投向了有利于提高自身生活质量, 有利于身体健康的绿色产品与服务。
人们珍惜生命、追求高质量的生活的愿望, 推动了绿色食品需求的增长, 同时成为我国食品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的首要因素。
(二)政策法规的完善推动了我国食品企业绿色营销活动的广泛开展低碳、乐活等生活方式的盛行显示出全球日益高涨的环保意识的觉醒。
国际性和区域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条约越来越多, 以绿色标志为特征的环保标准越来越严格, 20世纪50年代以前, 涉及环境保护问题的国际公约只有6项, 而目前已增加到180多项, 其中对食品环境保护的标准最多。
此外, 还有各个国家制定的环保法规。
根据1994年关贸总协定在乌拉圭回合的部长级会议上达成的关于贸易与环境的马拉喀什决议, 决定在WTO 中设立开放的贸易与环境委员会, 并强调了环境保护对全世界的重要程度且承认各国制定的环保法规。
近几年,我国也在建立、健全环保法律、法规, 加强环保监控和环保执法力度。
如1993年起我国正式决定实施环境标志制度, 并且相继制定、修改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环境保护法等。
国际、国内这些环保政策、法规无疑造成我国食品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的外部压力, 从而促使企业做出绿色营销的明智选择。
(三)进行绿色营销是我国食品企业谋求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的不断发展, 以保护人类健康与生态环境为由的! 绿色壁垒逐渐兴起。
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利用自己先进的环保技术, 提高环保标准, 阻碍他国, 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产品进入本国市场。
因此, 我国食品企业开展绿色营销有利于冲破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
随着国内买方市场的形成, 市场竞争日益加剧,食品企业要在有限的市场份额中占据优势, 就必须使自己的产品不断增加技术含量, 并推出精品、新品, 以人为本的绿色营销概念的推出, 为食品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企业绿色营销既可以帮助企业增加收入, 又可以使企业节约支出。
这是因为绿色食品属于优质的短缺商品, 市场价格虽远高于一般食品, 但仍供不应求。
二、我国食品企业绿色食品生产与营销中存在的问题(一)绿色食品开发范围窄、深度低我国绿色食品企业对绿色食品开发的广度和深度明显不能同发达国家相比, 开发出的绿色食品数量小、品种少、结构不尽合理, 导致绿色食品市场供应不足, 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目前我国绿色食品企业对绿色食品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相对于农产品和食品总量来说, 绿色食品发展的规模、生产总量和开发面积都比较小。
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提供的数字, 截至2003年底, 我国绿色食品的种植面积不及全国农作物种植面积的2%, 绿色食品生产量仅占全国食品总量的7%, 即使发展较快的粮油、饮料、蔬菜类产品同发达国家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
(二)绿色食品流通渠道不畅绿色食品产销脱节, 使得绿色食品销路不畅。
受绿色食品原料基地的限制, 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大部分位于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边远山区, 而绿色食品的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的沿海开放地区, 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空间距离降低了企业对消费市场了解的程度, 加上目前我国大部分绿色食品企业缺乏对市场的调研, 盲目生产、盲目跟风, 使得绿色食品销路不畅, 绿色食品企业经济效益不明显, 这是造成产销脱节的主要原因,同时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空间距离又增加了绿色食品企业的供货困难。
(三)营销观念弱, 广告促销乏力我国绿色食品市场企业营销存在工作滞后、营销网络不完善、市场信息不健全、营销管理人员素质低等影响因素, 导致营销效果低下。
具体表现为: 1、不注意消费者需求已向高层次、多样化发展, 仍以单一的初级产品行销市场。
2、不注重产品内在质量和外在包装的统一, 失去视觉上的优势和吸引力。
3、绿色食品尤其是初级产品和半成品如蔬菜、水果、肉制品等无显著的商标和品牌, 无法加深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印象和识别。
4、我国传统的农产品营销者固守, 酒香不怕巷子深等客上门的经营观念, 不做广告或不善于做广告, 缺乏强有力的促销。
三、我国食品企业绿色营销策略探讨绿色食品市场营销涉及面广泛, 涵盖国内外等众多食品市场、超市, 而且与绿色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储藏等都有密切关联, 所以搞好绿色食品营销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针对影响绿色营销的包装、渠道、促销, 政策因素, 提出相应的策略, 从而使企业真正做到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组织市场, 满足消费者对绿色营销的需求, 从而为社会所接受。
( 一)包装策略在产品策略方面, 应该开发绿色产品, 采用绿色包装, 并且在开发绿色食品这一核心产品的同时, 还要注意: 1、在品牌名称和品牌设计方面, 要注意简练醒目, 易读易记; 容易对绿色、健康产生联想。
2、因为良好的包装是一个无声的推销员, 它可以传达企业的理念和管理信息。
在产品的包装上, 要采用绿色包装, 除了包装材料无污染外, 还要注意在具备包装功能条件下, 用料最省,节约资源和能源, 包装废弃物最少; 包装易于回收、能够再利用, 进行再循环; 包装物焚烧时不产生毒气或形成二次污染; 包装材料使用后在自然界中能够自行降解, 可以回到自然界可吸收的状态, 不对消费者及环境产生危害;包装材料能保证内装物的质量不受损害。
包装材料一般采用纸制材料和容易降解的塑料, 要方便、透明, 包装方式可以是散装、小包装、中包装, 以方便新顾客试用, 老顾客减少购买次数、以便长期食用。
包装的外观设计要贴近自然, 多以绿色食品本身的某一时期的照片作为包装的主体。
(二)渠道策略首先, 从生产过程着手, 选择一定地域和场所, 根据IS014000 标准的要求, 建立绿色食品生产和加工基地。
根据绿色食品的生产与加工要求, 严格质量保证和环境控制, 确保从生产和加工源头满足绿色要求。
其次, 通过建立专业的绿色食品批发市场或专职的物流配送系统, 形成由专业批发市场、专职的绿色食品配送系统为主体的融批发、加工、配送、商品检验、卫生检疫服务为一体的综合物流体系。
最后, 根据国内外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要求和企业的特点, 分别建立代理商、零售店用户、超级市场用户或专卖店用户的绿色食品营销渠道网络。
这样, 可以更好地适应绿色食品多种类、用户需要多层次的特点。
(三)促销策略促销起着诱导需求、创造需求的作用。
在促销策略上, 食品企业应该开展绿色促销。
企业可通过举办绿色食品展销会、洽谈会等形式, 扩大绿色食品与经销商和消费者的接触面, 通过绿色信息的传递, 树立企业和产品的绿色形象, 促进企业绿色食品的销售; 制作POP (购买点广告)绿色广告, 宣传绿色产品, 塑造企业的绿色形象, 把绿色食品信息传递给广大消费者, 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刺激消费需求; 开展绿色食品讲座、散发绿色食品宣传册, 搞好绿色公共关系。
绿色公关是树立企业及产品绿色形象的重要传播渠道。
在绿色营销中, 企业应通过良好的公共关系, 显示自己在绿色领域的努力, 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通过绿色食品的免费尝试、派送、折扣等形式将产品很快渗透到消费者中。
另外还可以通过阳光营销、口碑营销、关系营销等技巧维持老顾客, 吸引新顾客, 提高市场占有率, 实现食品企业的持续营销和发展。
(四)完善政策法规绿色营销宏观政策和措施的实施, 依赖于国家宏观监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针对我国食品企业进行绿色营销所面临的问题, 政府应尽快出台绿色食品相关法律法规, 为规范和发展绿色食品市场提供法律依据。
加大打击假冒绿色食品力度, 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利益。
针对假冒伪劣产品猖獗现象和各种绿色食品经营违规行为, 政府要组织协调技术监督、工商等有关部门, 建立完善的市场监督体系, 加大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保护力度,维护市场秩序; 整合绿色资源, 塑造区域形象。
一个绿色食品企业在塑造自身企业形象的同时, 应该将本地区生产绿色食品的企业联合起来共同打造绿色食品的优良区域形象, 充分利用区域形象策略来赢得市场, 进而塑造整个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良好的绿色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1] 王环.《试论绿色营销产生的必然性》. 商场现代化, 2006( 3).[2] 邓超.《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的战略选择》. 统计与决策, 2002( 12) .[3] 潘毅, 顾秀娟.《绿色营销战略实施初探》. 商业研究, 2002( 12).[4] 施祖军.《论绿色营销及其伦理涵义》.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 5).[5] 刘宇涵.《论我国企业绿色营销的发展战略》.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8.[6] 任淑荣. 《绿色食品的特征和营销战略》. 市场研究,2006(4).[7] 任锦华.《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分析》.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2(1).[8] 周延风.《文化价值观对消费者行为影响的实际应用》. 当代经济,2002(12).[9] 符国群.《消费者行为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0] 乐发瑞,严奉宪.《我国绿色食品营销现状与对策思考》. 安徽农业科学,2005 (6).[11] 阎俊.《影响绿色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因素分析及其营销启示》.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2] 杜通平.《绿色食品发展研究》.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13] 吴铭.《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典范》. 科技潮,2003(10).[14] 严立东.《生态紧迫性与绿色食品营销策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5).[15] 张开华.《我国绿色食品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计划与市场,2001(9).[16] 吕杰.《关于我国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思考》. 农业经济,2006(9).[17] 周三多.《战略管理思想史》.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8] 拉斯库[美].《国际市场营销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19] 迈克尔-波特[美].《竞争优势》. 华夏出版社,1997.[20] 朱玉春.《我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9).[21] 张志华.《我国绿色食品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农业经济问题,2001.[22] 张圣亮.《市场营销原理与务实》. 中国科技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23] 梁志超.《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及绿色食品的发展》. 世界农业,2002(2).[24] 沈根荣.《绿色营销管理》.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25] 司林胜.《对我国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念和行为的实证研究》. 消费经济,2002(5).[26] 凯文,莱恩,凯勒等.《战略品牌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27] 孟凡乔.《绿色食品》.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28] 焦世兴.《浅议绿色食品与生态农业》. 农业经济,2003.[29] 彭朝林.《绿色营销“六部曲”》. 中国经贸,2004.[30] 郑国龙.《绿色食品经济与可持续农业初探》. 中国农垦经济,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