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拥有美好而充实的人生,是我们共同的心愿,本单元的课文,从不同方面①(quán)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纪念白求思》让我们认识了具有国主义精神的战士——白求恩,他对工作②,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情,他那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们;《植树的收羊人》中的牧羊人以一己之力,把荒凉的土地变成了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洲;《走一步,再走一步》让我们看到了在突兀.的悬崖上那个神情恍惚的男孩子勇敢地迈出了人生的一步;《诚子书》中,诸葛亮劝勉儿子勤学励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切忌不要险躁。
1.文中加点字“兀”的读音正确的是()(1分)A.pàiB.wùC.wúD.yóu2.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1分)A.诠B.全C.权D.佺3.在文中横线②处填人词语,恰当的是()(2分)A.处心积虑B.沉默寡言C.见异思迁D.精益求精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2分)A.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切忌不要烦躁。
B.修身养性要在淡泊宁静中下功夫,切忌不要险C.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切忌险躁。
D.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切记险躁。
5.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家风家训的传统。
通过家风家训建设改善村风民风,我市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探索。
我们深有感触的是,家风家训的确要切合实际,;,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A.要大力宜传本地优秀的家风家训也要借鉴外地经验B.要大力宣传本地优秀的家风家训也要做好经验总结C.避免千篇一律,流于形式还要认识到社会风气的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D.避免说一套,做一套还要认识到社会风气的改变是一个润物无声的过程6.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你们学校正在开展“垃圾不落地”活动。
新人教版(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一、积累与运用( 25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拈.轻怕重()以身殉.职()突兀.( )淫.慢()chuò学( ) 干hé() tān()塌热ch én()2、下列各句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在下面画横线,并在括号内改正.(4分)(1)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亦求精。
( ) (2)他不住帐蓬,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房子里。
()(3)树林中闪砾着一道手电筒发出的光,然后我听到了杰里和爸爸的喊声。
()(4)我犹豫不诀,直到其他孩子都爬到了上面,这才开始满头大汗、浑身发抖地往上爬。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5月10日,大约一百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橘子洲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
B、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C、为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行为,长沙市教育局严禁公办学校招收择校生。
D、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纪念白求恩》的作者是毛泽东。
白求恩是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战士。
B、《植树的牧羊人》作者是法国作家、电影编剧让•乔诺。
C、《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英国作家、心理学家莫顿•亨特。
D、《诫子书》作者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A、在无边无垠....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了一个废旧的村庄前。
B、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C、看到荒原变成了绿洲,老人忍俊不禁....地笑了。
D、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
6、针对下列两则链接材料中父亲的举动,说说你欣赏或不欣赏哪位父亲的做法,并通过比较陈述理由。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分数一、积累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A .狭隘.(yì) 坍.塌(t ān) 哭泣.(qì) 刨.根问底(páo)B .鄙.薄(b ǐ) 溜.达(liú) 嫌.弃(xián) 漠.不关心(mò)C .热忱.(chén) 淫.慢(yín ) 抽噎.(y ē) 哄.堂大笑(hòng)D .酬.劳(chóu) 水渠.(qú) 干涸.(hé) 参差.不齐(c ī) 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在班级工作中我们要积极主动,勇于承担,不能拈轻怕重....。
B. 学习了师傅的长处,然后才能进一步精益求精....,胜过师傅,青出于蓝胜于蓝。
CC. 在我的眼里,那个牧羊人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来的神秘泉水。
D.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该不断学习,见异思迁....,积极进取。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 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目的性强,它和读者的兴趣、思考、关注的点相关。
B. 他背着老师和家长和我到我们一直神往的风景区去游玩了好几天。
C. “教养”折射出一个人对社会和自然,乃至对自己和家人的态度。
部编版初一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一、积累运用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瞬.间(sùn) 喧.腾(xuān) 凝.成(línɡ)B、训诫.(jiè) 啜.泣(cuò) 嶙.峋(xín)C、骚.扰(shāo) 辜.负(ɡū) 茁.壮(zhuó)D、伫.立(zhù) 鹤唳.(lì) 伶.仃(línɡ)2、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心紧肉跳头昏目眩B、忍俊不禁蜂围蝶阵C、盘虬卧龙小心冀冀D、仙露琼桨恰然称快3、下面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痴想诱惑训诫纳罕B、收敛卑微宽怒零落C、藤萝迸溅脆弱短暂D、精致痕迹颤动耸立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在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总书记明确要求省部级干部“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
B.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我们应该考虑怎样才能让小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讨论,怎样才能使学习成果的交流展示更有效?C.博鳌亚洲论坛在凝聚亚洲共识、传播亚洲声音、促进亚洲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经济论坛。
D.黄莺儿羞涩地躲在绿柳深处,唱着婉转动听的歌曲;花喜鹊高兴地站在高枝上,向人们报告着激动人心的喜讯。
5、与下段文字衔接自然、连贯、得体的一句是()财富是什么?商人摆弄着手机说,财富就是赚来的金钱;学者推了推眼镜说,财富就是创造的知识;哲人拍了拍地球仪说,财富就是拥有的智慧;农民望着金黄的麦浪说,……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得出了不同的答案。
A. 财富就是广阔的田野B. 财富就是成长的麦苗C. 财富就是收获的庄稼D. 财富就是播下的种子6、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等到得不耐烦的父亲对儿子说:“看你妈出个门还得打扮半天,真是麻烦——让她深居简出....还挺不容易!”B.竹筏在湍急的河流中,就像一只漂浮于水面的甲虫,舟儿小心翼翼....地撑着筏子,惟恐它被巨浪打翻。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为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2分)A 、干涸.(hé) 缝.隙(fèng) 殉.职(xùn) 狭隘.(ài)B 、鄙.薄(B ǐ) 废墟.(xū) 坍.塌(tān) 附和.(hé)C 、凌.乱(líng) 派遣.(qiǎn) 热忱.(C hén) 纯粹.(C uì)D 、佩.服(pèi) 饱.满(B ǎo) 酬.劳(C hóu) 暂.时(zàn)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A 、实践动机极端拈轻怕重B 、冷清溜达慷概精益求精C 、呼啸水渠琢磨刨根问底D 、滚烫流淌恍惚沉默寡言3、结合语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 、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小心翼翼”形象地写出了“我"紧张、谨慎、丝毫不敢懈怠的心理)B、当我想到以前的一切,不是靠什么先进的技术,而是靠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造就的,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天一样创造...(“创造”指牧羊人植树使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蕴含着作者对战争的批判和对牧羊人的赞美之情.C、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低级趣味”指兴趣很低)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驰.”指迅速逝去;“枯落..”指凋零、衰残,比喻人老志衰,没有用处)4、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走一步,再走一步》描述了作者童年时的一次冒险以及在父亲的帮助下走下悬崖的脱险经过.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幼年往事的优美回忆性散文.在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中,作者以如诗的笔触舒卷自如地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C、《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文章刚看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着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D、《纪念白求恩》一文运用对比,夸张等手法,突出了白求恩同志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明确了应该克服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5、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天边的云彩不停地着,时而如白雪堆积的山峰,时而又成大海的浪花泡沫.②那黄了的稻草,也就是上年的秧苗,这绿色的秧苗,又会变成来年的稻草,稻草与秧苗是关系.③春天,不知名的小花过一阵换一个颜色,实在是 , 小花仿佛知道人们的心意,一直开到秋末.A .变换传承相映成趣B .变幻传承赏心悦目C .变幻传递相映成趣D .变换传递赏心悦目6、古诗文默写填空:(8分),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2)夜发清溪向三峡李白《峨眉山月歌》)(3)《次北固山下》中,能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总比眼前现状好”的诗句(4)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巧妙地运用对偶句的两句诗是:(5)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女曰:“”《世说新语咏雪》7、①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②不要抱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英雄,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③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 ,.④人生即使仅去求得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留点时间来“浪费”.(3分)(1)第②句有语病,应改为:.(2)请根据第③句划横线句子的句式,再仿写一句..(3)第④句中关联词有误,请修改 .8、请从《走一步,再走一步》《植树的牧羊人》两篇课文中,任选其一,自拟一副对联,表达你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每联不少于五言.(2分)题目:《》上联: ,下联; .二、阅读(45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甲)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9、《诫子书》的作者是 ,三国时 (国名)政治家、军事家.(1分)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2分)(1)无以广才( )(2)年与时驰.( )11、本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的?(2分)12、诸葛亮在这段话里,劝勉儿子要珍惜时光,把握现在的是哪句?(2分)13、你从这篇短文中,得到了什么启发?(3分)(乙)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14--16题.(5分)临江仙①[宋]元好问李辅之在齐州②,予客济源③,辅之有和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注]①1235年秋,词人从济源到齐州,与李辅之两次畅游大明湖.这首词大概写于1238年,当时词人正准备携家由济源回山西太原.②齐州:地名,与词中的“东州”均指今山东济南.③济源:地名,今属河南.14、解释“千里故人千里月”中“故人”的意思: .(1分)15、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词的两片所写,既不同时也不同地,时隔三年人距千里,既有欢快的回忆,也有深沉的怀念.B .上片前三句以“红妆”应“荷花”,“翠盖”应“荷叶”,突出了大明湖新秋的景物特点.C .“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是对上片的总结,写出了景物的美好,人物的得意.D .下片一反上片欢聚融洽的气氛,转写分离的愁苦和词人急于乘舟奔赴东州的心情.16、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词的上片以“木兰舟”点缀于“红妆”“翠盖”之间,营造出“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意境.B .这首词质朴的语言与纯真的情感相辅相成,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C .词的下片“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京州”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D .这首词借“一尊白酒”寄托“离愁”其写法与杜牧的《赤壁》有异曲同工之妙.(二)现代文阅读:(25分)少年读①回眸处,是一段葱绿葱绿的时光,潭水一样宁静,青草一样蓬勃.那是一段悠长的少年时光,沉湎于阅读的时光.②唐诗,宋词.《红楼梦》,《简·爱》.席慕蓉,三毛.是那些美妙的书香将我的少年岁月浸染,浸染得有了与众不同的意味.每每回忆,内心充满感激.感激岁月年华,感激文字.③犹记当年读宋词.读李清照,“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读得眼前水雾迷蒙,心儿无着无落的,一时间也忧伤惆怅不已.那个少年的人呀,也化作了一片薄薄的素白的落花,在晚风里,在流水上,到了远方.后来又读苏轼,读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再去看外婆家门前的浑浊江水,全然又是另一种景致!那么多樯橹灰飞烟灭的往事,都在江水之上演绎.从此,我看到的长江,不再只是空间上的长江,更是承载着厚重历史的长江,是飘散着酒香墨香的长江.它苍茫,雄浑,深邃,风雅,我摇曳激荡.④大雪天,读《红楼梦》,真的是拥炉夜读啊.记得老师曾偶然说过,中国人不读《红楼梦》,都算不得中国人.寒假一开始,就借了《红楼梦》回来.晚上,母亲早给准备了个手炉,是那种红陶的手炉,里面盛了碎碎的炭.手搭在手炉的拎手上,书也搁在上面,一夜夜地翻阅,连书也添了木炭火的香.就着那一炉温暖,一个寒假,读一本《红楼梦》.读到黛玉焚稿,然后病死,一时悲痛不已,手炉也不要了,只歪在枕边无声大哭,泪湿枕巾.窗外寒风萧萧,只觉得满世界苍凉空旷孤独,再读不下去了.一部《红楼梦》,写到黛玉之死,就可以收尾了,再不必写了.那时这样以为.换夜再继续读,又读到宝玉出家,茫茫的大雪,雪影里一个人,在船头躬身拜别父亲.这一回,倒没落泪,可是心上却是闷闷沉痛好久.是岁末,窗外也是大雪,月光下,一白到天际.回头体味文字里弥漫的那种辽阔无涯的哀伤,和空寂,仿佛没懂,又似乎懂得了.⑤后来,又抄席慕蓉的诗歌在小本子上,一首又一首.书依然是借来的,《七里香》《无怨的青春》,好几大本诗集,抄得满心欢喜又沉醉,哪里嫌累!然后,自己的枕头底下便多了个湖蓝封面的本子,那里面有我写的诗歌,席慕蓉体的诗歌.偶尔借给体己的女同学看,她也给我看她写的诗.我们像两只幸福的老鼠,偷偷分享各自的文学青果.在被窝里,打手电筒读三毛.撒哈拉沙漠在哪里呀?荷西是个大胡子的男人,真的很有魅力吗?长大后,我们也一道远走天涯吧!那时,我们两只文学的小老鼠已在密谋大计.内心有小甜蜜,嘴巴上不好意思说,其实心里都想到那远走天涯的队伍里,一定会添加新成员,他是我们各自的荷西.他要不要也是大胡子呢?再想想,再瞧瞧……⑥如今,回头想这些读书的琐碎细节,深感文字的魅力,一个人在一本书里活了几辈子,大悲大恸大欢喜,小忧小愁小甜蜜.就这样长大了,内心丰富了.合上书页的那一刻,沧海桑田;窗外阳光刺进来,啊,世上已千年.⑦是啊,世上已千年.每每看到现在的孩子有那么丰富的课外读物,我总禁不住心底苍老地一叹.当我在一所中学自编的校本教材《文海撷英》里,又看到了那些喜欢的文字时,忽然有一种血液倒流的激动,仿佛回到青涩年少.“唐诗四季”,“魏晋风度”,豪放派词,婉约派词,《红楼梦》《简·爱》……看到这些自己一直喜欢的文字,仿佛在单调无聊的长路行走中,看到一处深谷碧潭,看到一丛篱下白菊,看到春水涣涣处云生,看到青草离离处鸟飞.17、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撷.英浸.染摇曳.回眸.1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含义(4分)(1)读得眼前水雾迷蒙,心儿无着无落的,一时间也忧伤惆怅不已.....(2)如今,回头想这些读书的琐碎细节,深感文字的魅力.19、选文第①段中加着重号的“时光”指什么时候?(3分)20、选文中“我”读李清照和苏轼时心境有何不同?(4分)21、如何理解文中“书依然是借来的,《七里香》《无怨的青春》,好几大本诗集,抄得满心欢喜又沉醉,哪里嫌累!”这句话的含义?(4分)22、作者在第⑤段写“我”与“体己的女同学”密谋与“各自的荷西”远走天涯有何作用?(4分)23、文章结尾段“看到这些自己一直喜欢的文字,仿佛在单调无聊的长路行走中,看到一处深谷碧潭,看到一丛篱下白菊,看到春水涣涣处云生,看到青草离离处鸟飞.”这个句子让你联想到那些诗句?请写出几句?(4分)(三)名著阅读:(5分)24、阅读“你知道么?猫是老虎的先生.”她说,“小孩子怎么会知道呢,猫是老虎的师傅.老虎本来是什么也不会的,就投到猫的门下来.猫就教给它扑的方法,捉的方法,吃的方法.这些教完了,老虎想,本领都学到了,谁也比不过它了,只有做老师的猫还比自己强,要是杀掉猫,自己便是最强的角色了.它打定主意,就上前去扑猫.猫是早知道它的来意的,一跳,便上了树,老虎只能眼睁睁地在树下蹲着.猫还没有将一切本领传授完,还没有教给它上树.”(1)以上文段出自鲁迅的散文集《》.(1分)(2)强大的老虎为什么抓不到猫?(1分)(3)阅读后,你对老虎又怎样的评价(3分)三、写作(50分)25、从下边的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作文(1)题目:我阅读,我快乐作文(2)阅读下边材料,选择你感悟最深的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如倪萍的朗读:“如今姥姥一直活到替我看孩子了.姥姥走前也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只是感觉一定是有大事儿,叮嘱我:“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我努力地想和姥姥笑一笑,却是嘴角往上翘,眼泪往下流,喉咙里热得一个音也发不出来.姥姥拍着我说:“你要是救不了孩子,谁也救不了.姥知道,就你行.我开始不哭了,坚强地抱着孩子走上了求医之路,这一走就是十年.”这段话伴着倪萍走过艰难的日子.作文要求:①要有自由、有创意地,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在记叙中可插入适当的描写和抒情;④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⑤不少于550字.参考答案1、B 、应读hè2、B 、“慷概”改为“慷慨”3、C 、“低级趣味”应是无聊而不高尚的情趣4、D 、没有夸张的写法5、B解析试题分析:变换: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侧重指由变化而改变.变幻:常常发生没有规律地改变.云彩的变化,应该用变幻.传递:递过去,辗转递送.一个接一个送过去.传承:更替继承.稻草与秧苗不是一个接一个送过去,也不是递过去,是一种更替继承,所以应该用传承.赏心悦目: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相映成趣: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所以答案选B .6、(1)不知何处吹芦管(2)思君不见下渝州(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4)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5)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7、(1)“英雄”改为“磨难”(2)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3)“即使”改为“如果”(4)乙(每小题1分)8、示例:《走一步,再走一步》目标化整为零,建立自信;梦想由难变易,拥抱成功.9、诸葛亮;蜀汉.10、增长;疾行,指迅速逝去11、作者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1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3、做事要专心,道德和美好的心灵很重要,要努力学习,有远大志向.14、老朋友,家乡人.15、D16、D17、Xié,jìn,yè,móu18、(1)指“我”当时内心的忧伤无法停止;(2)形容“我”回忆当时读书的细节都很细小零碎19、少年时沉湎于阅读的时光.20、读李清照忧伤惆怅,读苏轼摇曳激荡.21、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当时对读书、抄书已然达到了痴迷的地步,不怕苦,不怕累,已沉醉其中.22、生动地表现出年少的我们读书的痴迷以及三毛的作品对我们的巨大影响.23、示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24、(1)朝花夕拾;(2)猫没有教老虎如何爬树(3)老虎是忘恩负义之辈.它对自己的恩师,不但不心存感恩,还想加害与它,是一个让“我”鄙视的小人.25、略.。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班级姓名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3分)A.晕眩.(xuàn)殉.职(xún)狭隘.(ài) 热忱.(chén)B.凌.乱(líng) 鲜嫩.(nèn)鄙.薄(bǐ) 干涸.(hé)C.坍.塌(dān) 酬.劳(chóu)薄.荷(bò) 派遣.(qiǎn)D.纯粹.(suì) 呼啸.(xiào)水渠.(qú) 废墟.(xū)(解析:A项“殉”读作“xùn”;C项“坍”读作“tān”;D项“粹”读作“cu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B)(3分)A.大自然的许多奥秘如果刨根问底....,恐怕谁也解释不清。
B.他的吝啬是出了名的,已经到了不毛之地....。
C.现在经济不景气,我劝你安心工作,不要见异思迁....了。
D.对别人漠不关心....的人,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关心。
(解析:B项“不毛之地”是指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
形容荒凉、贫瘠。
这里应该改作“一毛不拔”。
)3.在下面的方框里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4分)(1)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
(2)“喂,等等我。
”我哑着嗓子说。
(3)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4)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3分)A.近年来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憎水玻璃,为戴眼镜的人解除了苦恼。
B.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
C.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就能回答得清楚明了。
D.目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已经启动长征九号的关键技术研制。
(解析:A项搭配不当,“发现”改为“发明”;B项有歧义,“其他学校领导”产生两个意思,一个是本校其他的领导,一个是其他学校的领导;C项搭配不当,将“就”改为“才”。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120分钟完卷,总分120分)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34分)(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入后面括号中。
(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迸.溅(bìng)挑逗..(tiăo dòu)啜.泣(zhuì)屡.次(lǚ)B、伶仃..(líndīng)枯槐.(huái)绽.开(zhàn)酒酿.(liăng)C、嶙.峋(lín)伫.立(zhù)峭.壁(qiào)痴.想(chī)D、琼.浆(qióng )沉淀.(dìn)目眩. (xuàn) 小憩.(qī)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大自然的许多奥秘如果刨根问底....,恐怕谁也解释不清。
B、他的吝啬是出了名的,已经到了不毛之地....。
C、现在经济不景气,我劝你安心工作,不要见异思迁....了。
D、对别人漠不关心....的人,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关心。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开展“无烟日”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保护健康。
B、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C、人们常常在意自己失去了什么,却往往忽视了自己拥有了什么。
D、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默默的付出。
4、下列各项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向他学习。
B、《植树的牧羊人》通过讲述牧羊人用几十年的坚持,不断用双手把荒漠变成绿洲,使万人享受幸福生活的故事,赞美了牧羊人的无私奉献、坚持不懈、勤劳朴实、自信平和、忠厚内敛、认真细致的高贵品质。
C、《诫子书》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写给子侄辈的一封家书,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期望。
D、《走一步,再走一步》用倒叙笔法简洁地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和起因,结束回忆也干脆利落,这样一起一伏与正文浑然一体。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七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测试题(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殉职(xùn)帐蓬隐秘拈轻怕重(zhān)B.狭隘(yì)铁青琢磨刨根问底(páo)C.坍塌(tān)派遣溜达麻木不仁(rén)D.喧腾(xuān)热沈痴想精益求精(jīn)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或许因为周围的环境和人员过于陌生,对于值班人员的询问,孩子沉默寡言,就是不说话。
B.放眼世界,各国对文化遗产从漠不关心到重视,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C.香港当时在英文里是叫“一块不长毛的石头”,也就是一个荒岛,是一个不毛之地。
D.有的人贪图热门岗位,见异思迁、跳来跳去,今天干这个明天干那个。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但是,教育公平一直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
B.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怎样处理不断增长的二氧化碳排放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C.全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宣讲报告会在九江市市民服务中心。
D.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可掉以轻心。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从此,心智日渐丰盈成熟起来,待人接物和处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稳重。
②究其原因,固然有客观因素,但说到底,还是心智不够成熟,修养不到家。
③读书可以避免浅陋直白,让心灵丰盈圆润。
④为此,我不断提升自身修养。
在书中找老师,在阅读中修炼心性。
⑤大学毕业刚工作时,我工作热情主动却有些马虎,考虑问题不够全面。
A.⑤②③①④B.③⑤②④①C.②④①③⑤D.③④①⑤②5.下列句子变换后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2分)A.原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改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全部都佩服,全部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卷4(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
(2分)光阴流失如梭,发展苍海桑田。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2 分)A.殉.职(xùn)啜.泣(cuò)狭隘.(ài)B.佩.服(pèi)热忱.(chén)嘶.哑(sī)C.坍.塌(tān)纯粹.(cuì)瞬.间(sùn)D.慷.慨(kānɡ)滑稽.(jì)禁锢.(ɡù)3.找出下列句子中错别字并加以改正,(4分)(1)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溢求精。
()(2)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逢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3)他们开始嘲笑我,发出嘘声,然后继续向上爬,这样他们就可以从涯顶绕道回家。
()(4)或者一个令人畏惧的情境,当我感到惊荒失措时,我都能够轻松应对。
()4.如果要准确表达下面的意思,运用哪些词语合适。
请在相应的括号中写出来。
(3分)(1)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2)不长草木的地方。
()(3)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喂,等等我”!我声音嘶哑地喊着,“我爬不……”B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C.《纪念白求恩》选自《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D.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
6.下列句子填空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②一直住在这里的老一辈人,已经被的新生活改变了。
③小时候,我常伏一窗口——山那边是什么呢?A.①踩②安适③瞎想B.①探②舒适③痴想C.①探②舒适③畅想D.①踩②安适③幻想7.下列各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2分)A.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B.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C.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D.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8.下列句子朗读停顿的地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非/淡泊/无以明志B.险躁/则/不能治性C.遂成/枯落D.非/志/无以成学9.下列各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植树的牧羊人》作者是让·乔诺,法国作家、电影编剧。
B.“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这句话告诉我们,走过了最初的一小步,后面的路走起来就非常顺利。
C.《纪念白求恩》是**东为悼念白求恩而作的。
作者深刻地分析了白求恩的精神品质,作者把对白求恩精神的评价提到****精神的高度,并且把白求恩的***义精神分析为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对技术精益求精三个方面,赋予白求恩精神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精神。
D.诸葛亮通过写《诫子书》一文,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要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10.班级开展读书活动,下面是三位同学关于读书方法的讨论,请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
乙同学: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读课外书?丙同学: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
请你针对以上发言,给在场的校长和同学分别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的得体。
(4分)①向校长提建议:(2分)②向同学提建议:(2分)11.默写(6分)(1)__________________,无人酒来。
(2)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
(4)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一个含有“日”的完整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共40分)(一)阅读《诫子书》回答问题(17分)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怠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含义。
()(4分)(1)非淡泊无以明志..致远()..()(2)非宁静无以(3)非学无以广才..()..()(4)险躁则不能治性13.翻译下列句子。
(4分)(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14.中国人历来崇尚、重视家教,无论是诸葛老师的《诫子书》、《曾国藩家书》,还是《**东家书》、《傅雷家书》,都体现了家教的魅力。
而本文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家教”的?(2分)15.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2分)16.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2分)17.《诫子书》跨越了一千七百年时空,仍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请就此谈谈你读后的体会。
(3分)(二)阅读《享福与吃苦》,回答问题。
(12分)享福与吃苦何仲英①现在我国人的大毛病,是只图享福,不愿吃苦。
有许多青年人看见人家享福,羡慕得很;勉强他们暂吃辛苦,而他们的欲望,他们的希冀,总是对准享福的方面去进行。
只望“做得人上人”,不愿“吃得苦中苦”。
这种观念,虽不敢说普遍存在于一般青年的脑海当中,但至少有一部分,甚至有一大部分,我们不得不注意,不得不觉悟。
②我们不必希望做“人上人”。
我既是人中一人,就当尽人的一份责任。
没有农夫,哪里有饭吃?没有瓦匠、木匠,哪里有房子住?没有工、商,哪里有物品?没有效命沙场的战士,哪里可以克服敌人,保护我们的安全?没有呕心绞脑的学人,哪里会有发明、发现和著述,安慰我们的精神?我们一时一刻的需要,都有无数的劳动者——无论是劳心或劳力——辛辛苦苦地来供给,而我们坐享其福;我们若不是也吃一点苦,也尽一点责,我们非但对不起他们,也何以对得起自己呢?③我们须知最可敬爱的,是世上最大多数的平民,他们尽管做一天人,干一天事,他们的生命,总是完全靠吃苦来撑持的。
吃苦的人多,社会国家自然富强;吃苦的人少,社会国家自然衰弱。
若是都要享福,不愿吃苦,国家未有不亡,享福也就等于泡影,终致吃苦而已!④我们翻开历史来看,古今中外,几多圣贤豪杰,哪一个不是从吃苦磨炼出来的?孔子一车两马,周游天下,宁受天下人揶揄,而救世之心,终不稍减,奔波之苦,迄未挂怀。
这种吃苦的精神,尤其是我们应该崇尚的。
再看看晋朝名臣陶侃,他怕生活过于松散,每天要搬砖头;英国名相格兰斯顿,每日午饭后要劈一个钟头的柴。
难道他们一个要做瓦匠,一个要做火伕吗?笑话,笑话,他们决不是的。
他们不过借此锻炼吃苦的精神,恐怕身体安逸了,将来不能做事,他们的用心,是很深的。
⑤《论语》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大学》又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
”王阳明解说道:“闲居时有何不善可为,只有一种懒散精神,漫无着落,便是万恶渊薮,便是小人无忌惮处。
”前清末年,京城里旗人个个总靠一份口粮,舒舒服服过日子,个个都是整日地拿着一个雀笼,口里哼着几句京腔,这种暮气的现象,哪里还能够支持得住国家!⑥我们不怕享不到福,只怕吃不到苦。
享福、吃苦,都是有代价的。
以吃苦始者,多以享福终。
吃一己之苦者,享一己之福;吃众人之苦者,享众人之福。
真正会享福的,先要备尝艰苦,而后苦尽甜来,始有滋味。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是磨炼意志的最好机会,这是鼓励吃苦的不二法门。
⑦我们虽不必有范文正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气概,但至少要有陶侃、格兰斯顿的勤恳不懈的精神。
我们虽不见得有什么大苦可吃,但至少要屏除一切奢侈浮靡的不良习惯。
做人要从吃苦做起,吃苦要从微处做起。
“吃得苦中苦,做得人中人。
”这是对诸位的一点贡献。
(有删改)18.结合全文,梳理并概括作者的论证思路。
(4分)19.文章④⑤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各有什么作用?(6分)20.请在古今中外的名人中选取一个事例(本文事例除外)论证作者的观点。
(2分)(三)阅读《晒书》,回答问题。
(11分)晒书贺宽叶①那年回到乡下老家,院子里的情景让我很是吃惊:满地都是书,一本本,一排排,一列列,摆满整个院子,只留出了窄窄的过道。
风吹过来,书页波浪般哗哗翻动,阳光打下来,“波浪”有点炫目。
泡桐淡紫色的花悠然飘落,钻进..翻动的书页里,成了书签。
母亲从书堆里站起来,挪开小马扎,摘下老花镜,慈爱地笑着说:“我给你晒晒书。
”②进城之后,两大橱子书我都搁在了老家,没往城里运。
母亲主动担起了保管的重任。
兄弟姊妹来拿书看,母亲都牢牢记在心里,催促他们按时归还。
母亲上过“文化大革命”前的扫盲识字班,认识1000字左右,已经够用了。
舅舅是文盲,出门举步维艰,由此母亲深知读书的重要性。
家里用度再紧巴,只要我说买书,母亲总是东挪西凑及时给我钱。
打小,农活再忙,只要我在看书,母亲绝不会派活给我。
母亲在和左邻右舍闲聊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地说一句:“我儿子在看书呢!”母亲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我是村里屈指可数的考上大学跃过“龙门”的农家子弟。
③午后,我和母亲把书一本一本翻过来,晒晒封底那一面。
母亲笑道:“我看看我的宝贝儿子看什么宝贝书。
”说着,她拿起一本荷尔德林的诗集,翻开扉页上我的淘书小记念起来:“在暮色苍茫里漫步辽宁师范大学校园,于樱花树影里邂逅小书摊,一腼腆女生处理旧书,遇此书,半价购之乃去。
1994年4月16日晚于大连。
”母亲翻了一下内文,说看不懂,就放下了。
她又拿起一本薄薄的白色封皮的书《乡愁的理念》,是董桥的,照例还是先念扉页上的购书小记:“逛大学扎堆的济南文化东路,往来皆年轻面孔,间或遇到面熟之老学生,颔首微笑。
路东段三联书店济南分销店购董桥《这一代的事》及《乡愁的理念》,久慕董桥文名,今足愿矣。
1992年6月2日。
”母亲慨然叹道:“儿子啊,原来你跑了好些地方呀,我都不知道。
”④母亲捧着书,小心地翻阅着,轻声读着书上的小记,嘴角上扬,咯咯笑着喊我过去看她手中拿着的一本《酒徒》。
多年前一帮书友聚饮后去庄君家小坐,趁庄君去沏茶的机会,我们几个书友纷纷去她的书橱前窃书。
我一眼看见《酒徒》,抽出来藏到了包里。
回家后打开,见扉页上有庄君龙飞凤舞之小记:“老贺赠王书一捆,王大醉,半夜醒来,探手入包,书尚在,安心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