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弹碳纤维复合材料

合集下载

碳纤维复合材料密度

碳纤维复合材料密度

碳纤维复合材料密度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由碳纤维和树脂基体组成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刚度大、耐腐蚀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船舶、体育器材等领域。

其中,密度是衡量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密度进行探讨,以期更全面地了解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特性。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密度通常指的是其单位体积的质量,常用单位为g/cm³或kg/m³。

碳纤维本身的密度很低,大约为1.75g/cm³,而树脂基体的密度一般在1.1-1.4g/cm³之间。

因此,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密度取决于碳纤维和树脂基体的配比以及制备工艺。

一般来说,碳纤维含量越高,密度越低,强度和刚度越高。

而且,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密度远低于金属材料,因此具有较大的优势。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密度对其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首先,密度的降低可以有效减轻材料的重量,提高结构的比强度和比刚度,有利于提高材料的疲劳寿命和抗冲击性能。

其次,密度的降低有利于降低材料的惯性,提高结构的动态响应特性,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振动和声学性能。

此外,密度的降低还有利于降低材料的热响应特性,提高材料的耐高温性能,有利于提高材料的耐热性和耐火性能。

然而,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密度降低并非没有代价。

密度的降低会导致材料的成本增加,制备工艺复杂化,加工性能降低,容易出现开裂、变形等问题。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性能和成本,选择合适的密度范围。

同时,也需要不断开展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以期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材料的密度,提高材料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密度是其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密度的降低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比强度、比刚度、疲劳寿命、抗冲击性能、振动和声学性能、热响应特性等,但也会增加材料的成本、制备工艺复杂化、加工性能降低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密度范围,不断开展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以期提高材料的竞争力。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种类、环境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种类、环境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由碳纤维和树脂组成的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运动器材、建筑材料等领域。

随着对环境友好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环境应用也呈现出日益重要的趋势。

一、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种类1.碳纤维布碳纤维布是由碳纤维经过编织或无纺工艺而成的材料,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轻质等特点,常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2.碳纤维复合材料板碳纤维复合材料板是由碳纤维布经过树脂浸渍、层叠、压制而成的板状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常用于汽车制造领域。

3.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将碳纤维与树脂等材料复合而成的新型材料,具有强度高、耐高温等特点,常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制造领域。

二、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环境应用1.减少能源消耗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的特点,能够降低汽车、航空器等交通工具的重量,减少燃料消耗,有利于环境保护。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3.降低环境污染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和抗老化性能,能够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三、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1.环保可持续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环保性能将越来越受到重视,未来发展将更加偏向于环保可持续。

2.多领域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将逐渐应用于更多的领域,包括建筑材料、新能源领域等,拓展发展空间。

3.优化性能未来碳纤维复合材料将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进一步优化性能,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种高性能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在环境应用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应用领域也将得到拓展,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种类、环境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特点,在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环境污染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优劣势解析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优劣势解析

基于多层次图像分割与融合的物体识别技术研究摘要:物体识别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由于图像中的物体存在不同的尺度、复杂的背景以及变化的光照条件等因素,仅仅依靠传统的图像分割方法往往无法准确地实现物体的识别。

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次图像分割与融合的物体识别技术,通过分析图像中的不同层次特征并将它们融合起来,以提高物体识别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实验证明,该方法在不同数据集上具有较好的性能,在物体识别任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物体识别;图像分割;层次特征;融合技术1. 引言物体识别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它可以应用于图像检索、自动驾驶、机器人导航等众多领域。

然而,由于图像中的物体存在尺度、光照条件和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对于物体的准确识别仍然是一个挑战性的问题。

传统的图像分割方法通常在像素级别对图像进行分割,忽略了物体的层次结构信息。

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次图像分割与融合的物体识别技术,旨在有效地提高物体识别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方法2.1 图像分割在物体识别任务中,图像分割是关键的一步,它可以将图像中的物体与背景进行有效地分离。

本文采用了一种基于超像素分割的方法,通过将图像分割成多个连续的区域,即超像素,来获取图像的局部特征。

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图像噪声对分割结果的影响,并提高物体边界的准确性。

2.2 层次特征提取为了充分利用物体的层级结构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层次特征提取方法。

该方法通过设计多个不同尺度的卷积网络,分别提取图像的细节特征和整体特征。

同时,我们还引入了感兴趣区域(ROI)的概念,将ROI与不同层级的特征进行融合,以提高物体识别的准确性。

2.3 特征融合在物体识别任务中,特征融合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它能够充分利用不同层次特征的信息,提高物体识别的准确性。

本文采用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特征融合方法,即通过分析不同层次特征的权重,将它们融合成最终的物体特征表示。

高速弹头冲击碳纤维复合材料防弹衣的仿真研究

高速弹头冲击碳纤维复合材料防弹衣的仿真研究

高速弹头冲击碳纤维复合材料防弹衣的仿真研究作者:明军来源:《卷宗》2015年第11期摘要:本文介绍了子弹弹头冲击防弹衣时子弹能量损耗和防弹材料变形损坏的基本原理,以世界著名的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 为仿真分析平台,对高速子弹弹头撞击以碳纤维复合材料为主要材料的防弹衣的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分析其在侵彻瞬间60 毫秒内弹头和防弹衣的变形与穿透情况,得出了碳纤维复合材料防弹衣的受力分布与应变结果。

为优化子弹弹头与防弹衣的设计提供必要的参数数据,对进一步改进复合抗弹材料的结构设计和材料研发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碳纤维;有限元分析;弹头;防弹衣在战争中,防弹衣的使用能有效地降低士兵的伤亡。

另外在一些国家内,社会治安差、暴力事件多,保护自己免受人身伤害对于警察甚至普通公民都是至关重要的。

现代社会对于单兵防弹衣的需求日益加大,随着军工和材料行业的飞速发展,防弹衣的新材料也成出不穷。

防弹纤维一直在向高强度、高模量、细旦化方向发展,纤维越细,制成的防弹衣越柔软舒适。

碳纤维是一种纤维状碳材料,它是采用高温分解法,由有机母体纤维在1000-3000℃的惰性气体下制成的。

碳纤维呈黑色,具有强度高、质量轻、导电,耐高温、耐腐蚀、膨胀系数小等特点。

以碳纤维织物为增强体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也是制造新型防弹衣的优良材料之一。

高速弹头侵彻问题是军工领域研究的热门课题,对优化防弹衣的的防护能力有重要意义。

本文利用ANSYS/LSDYNA对横截面直径为15mm,长度为35mm,射速为1300m/s的子弹,垂直射击周边固定的,尺寸为200mm×200mm,厚度为15mm的防弹衣材料的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

1 侵彻理论分析当子弹或破片击中织物时,侵彻的方式有拉伸破坏和剪切破坏两种,两种侵彻的发生主要与子弹或破片的形状、材质、速度有关。

头部呈圆锥形的子弹射入织物时,侵彻以拉伸破坏为主;而对于高速不规则的破片,则以剪切破坏为主。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碳纤维具有优秀的力学性能,比强度高,比重轻,具有优异的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

它的比强度约为钢铁的10倍,比重则只有钢铁的1/4、这使得碳纤维特别适用于高强度和轻量化要求较高的领域,如航空航天、航空发动机、车辆轻量化等。

此外,碳纤维还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热稳定性和低热膨胀系数,使其在高温环境下能够保持较好的性能。

碳纤维的制备主要有干法和湿法两种方法。

干法制备主要是通过将聚丙烯腈(PAN)等聚合物纤维进行氧化、碳化处理制成。

湿法制备则是通过炭化纤维进行碳化处理得到碳纤维。

无论是干法还是湿法制备,都需要在高温下进行炭化处理,通常在1000℃以上。

碳纤维的复合材料是将碳纤维与树脂等基体材料复合而成的材料。

碳纤维复合材料综合了碳纤维的高强度和树脂的良好的塑性和可加工性,具有更优越的性能。

常见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有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以及碳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广泛。

例如,制造飞机的机身、机翼等部件时,碳纤维复合材料可以替代传统的金属材料,实现减重和提高结构强度的目的。

而在汽车行业,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轻量化优势可以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降低碳排放量。

此外,碳纤维复合材料还广泛应用于体育器材、建筑领域等。

然而,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成本较高。

由于制备工艺的复杂性和原材料的昂贵性,使得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一些领域的应用。

其次,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环保性仍然是一个问题。

目前,碳纤维的废弃物处理和回收利用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综上所述,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体育器材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和成本将得到进一步改善,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介绍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介绍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介绍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由碳纤维和基体树脂组成的复合材料。

碳纤维是一种高强度、高模量的纤维材料,具有轻质、耐热、耐腐蚀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体育器材等领域。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主要包括纤维预处理、树脂浸渍、层压成型等步骤。

首先,碳纤维要经过预处理,包括去除杂质、改善表面粗糙度等工艺,以提高纤维与树脂的粘结力。

然后,将预处理后的碳纤维放置在树脂浸渍装置中,通过真空或压力使树脂浸润纤维,形成树脂基体。

最后,将浸润树脂的碳纤维层叠在一起,并经过热压或压力固化,形成最终的碳纤维复合材料。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具有高强度和高模量的特性,比重量相同的金属材料强度更高。

其次,碳纤维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不易受化学物质侵蚀。

此外,碳纤维还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耐高温性能,可以在高温环境下保持其强度和刚度。

此外,碳纤维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和低热膨胀系数,适用于一些特殊领域的应用。

碳纤维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由于其轻质高强的特性,能够减轻飞机的重量,提高燃油效率,降低碳排放。

同时,碳纤维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能够提高飞机的使用寿命。

因此,在飞机结构中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可以提高飞机的性能和安全性。

在汽车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与传统的金属材料相比,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更低的密度和更高的强度,可以实现汽车的轻量化设计。

轻量化不仅可以提高汽车的燃油效率,减少尾气排放,还可以提高汽车的操控性能和舒适性。

此外,碳纤维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吸能性能,能够提高汽车的碰撞安全性。

碳纤维复合材料还广泛应用于体育器材制造。

例如,高尔夫球杆、网球拍等体育器材常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

由于碳纤维具有轻质高强的特性,可以使器材更轻便、更易于操作,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此外,碳纤维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振动吸收性能,可以减少运动时的手部震动,减少运动损伤。

复合材料在防弹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复合材料在防弹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复合材料在防弹材料中的应用研究在当今社会,安全问题备受关注,防弹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复合材料凭借其独特的性能,在防弹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防弹材料的需求主要源于军事、执法、安保等领域。

在战场上,士兵们需要有效的防弹装备来保护生命;执法人员在执行危险任务时,防弹背心是必不可少的防护工具;而在一些重要场所的安保工作中,防弹材料也能发挥关键作用。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材料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和创新,复合材料逐渐成为了研究的焦点。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

常见的复合材料包括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等。

这些材料在防弹应用中各有优势。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类防弹材料。

其中,芳纶纤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是最为常见的增强纤维。

芳纶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等优点,其制成的防弹材料在抵御子弹冲击时能够有效地吸收能量,减少子弹的穿透力。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则具有更轻的重量和更高的强度,使得防弹装备在提供良好防护性能的同时,减轻了使用者的负担。

陶瓷基复合材料在防弹领域也有着出色的表现。

陶瓷材料本身具有很高的硬度,能够有效地抵挡子弹的冲击。

将陶瓷与其他材料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合,可以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防弹效果。

例如,氧化铝陶瓷和碳化硅陶瓷常用于防弹装甲中,它们能够使子弹在撞击时发生破碎、变形,从而降低其杀伤力。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在防弹应用中主要起到缓冲和能量吸收的作用。

常见的聚合物如聚乙烯、聚酯等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和弹性,能够在受到冲击时通过变形来吸收能量,减轻对人体的伤害。

复合材料在防弹材料中的应用,不仅仅是材料的简单组合,更涉及到复杂的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

例如,采用多层结构的防弹复合材料,通过不同材料层的协同作用,可以更好地抵御子弹的攻击。

在制造工艺方面,先进的成型技术如模压成型、注塑成型等能够确保复合材料的性能和质量稳定。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林德春 潘 鼎 高 健 陈尚开(上海市复合材料学会) (东华大学) (连云港鹰游纺机集团公司)碳纤维是纤维状的碳素材料,含碳量在 90%以上。

具有十分优异的力学性能,与其它高性能纤维相比具有最高比强度和最高比模量。

特别是在 2000℃以上高温惰性环境中,是唯一强度不下降的物质。

此外,其还兼具其他多种得天独厚的优良性能:低密度、高升华热、耐高温、耐腐蚀、耐摩擦、抗疲劳、高震动衰减性、低热膨胀系数、导电导热性、电磁屏蔽性,纺织加工性均优良等。

因此,碳纤维复合材料也同样具有其它复合材料无法比拟的优良性能,被应用于军事及民用工业的各个领域, 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光辉业绩, 尤为世人所瞩目。

可以明显看出,在航空航天领域碳纤维的用量有大幅度增加,2006年比2001年增长约40%,2008年增长约76%,2010年和2001年相比增长超过100%。

本文将介绍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 )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的新进展。

1 航空领域应用的新进展T300 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已经在飞行器上广泛作为结构材料使用,目前应用较多的 为拉伸强度达到 5.5GPa ,断裂应变高出 T300 碳纤维的 30%的高强度中模量碳纤维 T800H 纤维。

(1)军品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是生产武器装备的重要材料。

在战斗机和直升机上,碳纤维 复合材料应用于战机主结构、次结构件和战机特殊部位的特种功能部件。

国外将碳纤维/环 氧和碳纤维/双马复合材料应用在战机机身、主翼、垂尾翼、平尾翼及蒙皮等部位,起到了 明显的减重作用,大大提高了抗疲劳、耐腐蚀等性能,数据显示采用复合材料结构的前机身 段,可比金属结构减轻质量31.5%,减少零件61.5%,减少紧固件61.3%;复合材料垂直安定面可减轻质量32.24%。

用军机战术技术性能的重要指标——结构重量系数来衡量,国外第四代军机的结构重量系数已达到27~2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求开拓更广泛、 更灵活、 价格更低廉的原材料来源, 以扩大可混杂的纤维配伍, 甚至向 “超混杂” 的方向 开拓, 以推动复合材料学科的发展。

碳纤维具有重量轻、 强度高、 刚度大、 防腐蚀和 耐高温等重要优点, 且易被多种树脂溶液浸润, 故在 先进复合材料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碳纤维有 一个严重的缺点, 就是延伸率低。如高强的碳纤维 为 1.4% , 而高模的碳纤维更差, 仅 0.5% 。这导致 其复合材料制品或结构。耐冲击的能力极差, 更谈 不上防弹和防爆了。 其 然而, 广泛用于玻璃钢工业的 E 玻璃纤维, 延伸率为 4.8% 。比防弹用的 Kevlar 纤维 3.5% 的 延 伸 率 优 越, 与目前出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UHMPE) 防弹材料的延伸率相媲美。在上个世纪 把碳纤维和玻 70 ~ 80 年代有不少科学工作者提出, 璃纤维以不同方式混合来制造先进复合材料, 称为 混杂复合材料。这使先进复合材料的造价降低, 而 综合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 文献 [1, 分别研究了碳纤维混杂玻璃纤维增 2] 强热固性环氧树脂的拉伸性能和增强热塑性聚砜树 脂的弯曲性能, 得到了类似图 1 所示的载荷与变形 关系的曲线。从图中看到, 新得到的混杂纤维增强 介于 树脂的曲线 H 具有较大的刚性和较高的强度, 碳纤维曲线 C 与玻璃纤维 G 之间。其韧性很好, 容 伤性优, 有较大的耐冲击性能, 具备了防弹能力。作 为首选, 本文相继研究和开发出碳纤维与玻璃纤维 混杂的复合材料防弹和防爆炸物高速撞击的板材, 证实了碳纤维的防护能力。为了使复合材料满足反 恐防暴的社会需要, 在防弹、 排爆的领域中得到更好 的应用, 本文对目前几种常用而价格不高的但具有 一定刚度、 强度和延伸率合适的纤维作了些探讨, 以
4
结束语
在上述防弹复合材料中 No . 2 和 No . 4 是采用混
杂复合材料技术制成的。其中尤以 No . 2 用强度、 刚 度好但脆性大和韧性良好的 E 玻璃纤维混杂的防 弹效果最好, 而且推广应用于防爆板方面也取得一 定成绩。采用混杂复合材料技术能获得性能更高的 防爆材料, 但研发时须试验验证。因为混杂的效果 不一定都是正效应, 有时也可能出现负效应, 又或者 所选的原材料对某些工况、 某些介质不适应时便可 能出现零效应, 即毫无贡献。 参考文献
3
分析讨论
NO . l 高弹板全部使用优质的 E 玻璃纤维布制
成, 其延伸率高、 弹性好。但由于它的刚度和强度都 较低, 抵挡不住弹头强大冲量的撞击, 能量还未传递 分散, 便被穿透, 所以板材没发生其他破坏。 NO . 2 碳纤高弹板是使用碳布与 E 玻璃纤维布 混杂压制的 C / G 复合材料。其凸面表层只用了 6 层 l2K 强度达 70000kg / cm2 的碳纤维布, 其余全为 E 玻璃纤维布, 便可将弹头遏制在碳-玻的界面上。实 质上, 弹头只把 l.2mm 的碳纤维层击穿, 便牢固地 嵌在玻璃纤维层上, 并在驻弹处两侧掀起了 90 X 60 ( a) 表示了从板中取出的 X l5mm 的分层空间。图 3 弹头损坏的形状。它被刚强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墩成 厚度为 3.4 ~ 4.4mm 的饼状物, 内部 Pb Cu 壳开裂, 芯四 溢。根 据 这 破 坏 特 征 分 析, 弹头进入刚强的 CFRP 层时要克服很大的材料抗力和摩擦力而使弹 头迅速加热, 使 Cu 被软化, 整个弹头逐 Pb 被熔化, 渐墩粗至饼状, 使速度大为下降。速度的锐减使动 FRP / CM 2004 . NO . 5
收稿日期:2003-12-19 区敏果参加了本文研制工作。
图1
混杂复合材料特征
2
! "#




按反恐防暴产品的设计要求, 试件是一块微弯 曲的板, 其形状和尺寸如图 2 所示。
图2
试件形状和尺寸
作者简介:李家驹(1936 - ) ,男,教授,从事新型复合材料研制、推广应用和材料性能测试工作。
FRP / CM 2004 . NO . 5
图3
弹头的各种破坏模式
玻璃钢 / 复合材料 2004 年第 5 期 1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玻璃钢 / 复合材料 2004 年第 5 期 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为研究比较几种常见纤维及其混杂后的防弹能 力, 共设计了四个不同品种的板材进行实验。其使 用增强材料情况如表 l 所示。
表l
编号 试件名称 增强材使 用情况 板厚 / mm 板重 / g 试件中弹 破坏情况 实验结果 其他破坏 穿透 NO. l 高弹板 优质 E 玻纤布 ll.3 860 除着 弹 处 被 击 穿 外 未 见 分层 未穿透
劲。不过, 层内的 UHMPE 纤维几乎没被树脂浸渍。 故当弹头沿着这一硬!软!硬!软的介质前进时是 很容易按照光学的折射原理而产生拐弯的。当转 不再前进而停下, 而剩余 90 后弹头阻力面积增大, 的动能和中弹后进入材料猛烈摩擦产生的热一下子 在停下 (驻弹) 的地方急剧释放, 使两侧材料迅速受 热膨胀而分层并使外层 (即底部) 的纤维也胀断。如 欲使底层纤维保护好, 目前板厚 1.1mm 是不够的, 要多铺设一些 UHMPE 布。板厚设计在 15 ~ 16mm 较合适。
大垂直压力为 l3kg / cm , 分 3 ~ 4 次加压, 最后一次 正好到达板的凝胶期。这样才能使基体充分浸润各 层布的纤维, 挤掉多余树脂, 并排除气泡, 使板材有 较高的纤维含量和较好的力学性能, 提高了防弹能 力。板材固化后置于 40 ~ 50C 的恒温箱内热处理 2 以消除内应力。制成的各板件的重量和厚度 ~ 31, 分别列于表 l 中。把板先后置于射击台上, 用 79 式 射距均 7.62mm 微型冲锋枪以 0 垂直入射板的凸面, 为 l0m。实验结果见表 l。
ANTI-BULLET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 LI Jia-ju, ZHANG Mao-an (Guangzhou Kopou Co . ,Ltd . ,Guangzhou 51029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using the hybrid technigue of composites to solve the problem in anti bullet and explosion applications . Two kinds of effective bulletproof composites are reviewed . The hybrid technigue of composites is the way to obtain new materials of anti-bullet and impact resistance to high speed exploding object . Key words:composites; hybrid technigue; bulletproof . """""""""""""""""""""""""""""""""""""""""""""" (上接第 8 页) sessile drop methods . The surface energy is estimated by using S. Wu s harmonic mean method . The surface energy is cal( Tg)by Lieng-Huang Lee s formula . The main unity between estimated and exculated from glass transiation temperature perimental values is indicated by the results . These values explaining the estimated method to be used is reliable . ( Tg) Key words:critical surface tension; solid surface energy;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防弹碳纤维复合材料 2004 年 9 月 l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700, l2K 碳布混杂 E 玻纤 布 ll.l 8l0 弹头留在板内, 该处局部
! "!
板材加工及试验 板件按铺层设计在模具中铺设后合模加压。最
2
能下降转变成热能, 而弹头的另一部分动能却被玻 璃纤维复合材料所分散传播也会转变为热量。上述 的所有热量可能都是在微-毫秒级的时间内产生的。 它们使驻弹处的材料迅速升温而产生 “热爆” 最终导 致它们分层, 从而把弹头的动能耗散掉。这形成了 C / G 混杂复合材料的防弹机理。这是它们之中任何 单一材料所无法完成的, 由于协同互补才产生这优 异的混杂效应。 NO . 3 高强板是用厚约 0.95mm 的 EJ-l20 型单向 高强玻璃纤维布压制成的, 纤维的方向沿板的长度 方向铺放。其强度可达 28000 ~ 30000kg / cm2[3] 。该 板被射击后不像 NO . l 板那样被穿透, 但在板后凹 起的一面已被掀起直径 5mm 左右的小鼓包, 包顶纤 维断裂。如稍稍拨开断纤, 则见弹头留在板内。乍 一看, 以为弹头正欲穿板而出。当把材料拨开除去, 发现弹头的 Cu 壳处发生严重撕裂成花冠状, Pb 芯 成喷出状, 整个弹头转了 90 , 如图 3 ( b) 所示。虽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