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十七中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实施报告

十七中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实施报告

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北京市第十七中学分校改扩建工程建筑专业主持人:(设计总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定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校审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京中帝恒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2016年02月18日1建筑概况 ....................................................................................... 2..2评价依据 ....................................................................................... 2..3•分析方法....................................................................................... 2..3.1原理概述 (2)3.2模拟软件 (3)3.3计算原理 (3)3.4模型设置 (5)3.5参数设置 (5)4评价标准 ....................................................................................... 6..5模拟结果和分析 ................................................................................ 6..5.1风环境模拟模型 (6)5.2工况1 (冬季平均风速工况) (7)5.3工况2 (夏季平均风速工况) (9)5.4工况3 (过渡季平均风速工况) .............................................................. .10 ........6结论 ........................................................................................... 1.1.1建筑概况工程名称北京市第十七中学分校改扩建工程工程地点:北京市朝阳区第十七中学百子湾校区内气候子区寒冷建筑面积地上5861.93 m2地下3321.8 m2建筑层数地上5 地下2建筑高度地上18.0m 地下8.4m北向角度0 °2评价依据1. 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1仃825-2011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 —20053.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 —20124. 《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3分析方法3.1 原理概述建筑群和高大建筑物会显著改变城市近地面层风场结构。

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

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

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一、引言室外风环境模拟是对特定区域内的风场进行模拟和分析,从而了解该区域的风速、风向和风流规律,为后续的建筑设计、环境污染评估和风电场规划等提供依据。

本报告通过对地区的室外风环境进行模拟分析,旨在提供相关数据和信息,为相关研究和规划工作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本次模拟分析使用风场模拟软件进行,包括基于数学模型和大量实测数据进行的室外流体仿真。

根据该地区的地形和气象数据,建立相应的数值模型,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风场进行模拟,并得出相应的风速、风向和风流规律等数据。

三、模拟分析结果根据模拟分析的结果,本地区的风环境特点如下:1.风速分布:通过模拟分析,我们得到了本地区不同位置的平均风速分布图。

结果显示,该地区的平均风速在5-8m/s之间,风速较为适中。

同时,分析结果还显示,地形起伏和建筑物的干扰对风速分布有较大的影响,局部区域可能会存在阻挡风的现象。

2.风向分布:风向是指风的来向,通过模拟分析,我们得到了本地区不同位置的风向分布图。

结果显示,该地区的风向主要集中在东北风和西南风,分别占总风量的40%和30%,其余的风向占比较小。

3.高低空风流规律:根据模拟分析,我们得知该地区在高空存在风流的现象。

高空风流主要受大气环流系统、地球自转和地形因素的综合影响,平均风速较大,风向相对一致。

而在低空,地形和建筑物的干扰导致风流较为复杂,且平均风速较低。

因此,在建筑设计和规划风电场时,需要考虑风流规律的差异性。

四、影响因素分析本模拟分析还对影响该地区风环境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形因素:本地区地形起伏较大,山脉和平原交错分布,对风的流动产生一定的阻挡和导流作用,使得风速和风向存在差异性。

2.建筑因素:大型建筑物和高楼大厦对风流产生阻挡和干扰作用,使得风速分布不均匀,风向变化不定。

3.气象因素:季风、气压和温度等气象要素对风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如季风的方向和强度会直接影响风向和风速的分布。

室外风环境模拟中的建模参数分析

室外风环境模拟中的建模参数分析

其余分析按照相同方法,直接给出计算结果。计算区域出流 方向距离目标建筑为4 H时模拟结果及测点布置图如图1所 /Jxo
1计算区域确定
建筑室外风环境模拟计算区域的大小与模拟结果的准确 性密切相关,模拟区域小,流场会失真,但一味增大计算区 域,会使网格数增多,增加计算量和成本。因此,在实际的 工作中,合理确定计算区域的大小不仅能减少工作人员的计 算量,还能提高整个模拟过程的经济性。
首先,对只有目标建筑时的室外风场进行模拟,同时为 了更好定量分析周围建筑对目标建筑周围风速场的影响,选
取为4"。 综上所述,计算区域入口边界距目标建筑距离应满足4
H,侧边边界满足3 H,顶部边界满足A H>出流边界满足6 H,其中H为目标建筑高度。
2周围建筑物对目标建筑的影响
当目标建筑周围存在其他建筑群时,目标建筑所在区域 的风环境会有所改变,这种改变往往会对目标建筑区域造成 不利的影响。因此,如果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忽略了新 建建筑周边建筑对风环境的影响,很有可能会得到不一致的 分析结论。例如,高层建筑的建成或者建筑群排列不当会导 致人行高度处的风环境恶化,使行人感到不舒适,甚至会危 害到行人的安全。
Uw——计算区域出流边界与目标建筑距离为5片时, 目标建筑周围5m处某测点的平均风速。
通过计算比较可知,当Cy<5%时,可以认为选择
037 绿色建筑
2019年第3期
总筑节能 Energy Saving in Building
前者作为合理的计算区域,已经满足工程需要。 在此针对选取的某工程实例对比分析测点2在不同边界
同理,对入口边界、侧面边界、顶部边界的数据分析见 表2至表4所示。
表2不同入口边界距离的分析结果
入口边界

西安地区住宅小区室外风环境分析

西安地区住宅小区室外风环境分析

2022年第10期现代园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对住房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

受住宅小区内污染物扩散迅速、通风效率及建筑表面风压等诸多因素影响,大多居民住宅小区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当地小区环境的舒适度。

为此,只有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不断改善与优化当地住宅小区风环境,才能进一步提高居民住宅舒适度,满足居民对住宅环境的基本要求。

1风环境风环境是由于太阳辐射到地球表面的热量分布不均匀,导致各个区域大气温差过大,空气在受热膨胀后,体积变轻上升,而冷空气变重下降所产生的空气流动,而这种空气流动引发的自然现象被人们称之为风。

风环境是指室外环境下,自然风受城市地形或取样地形面貌的影响形成的风场。

建筑风环境既与光环境、热环境、声环境共存,又与建筑物本身形体结构造型、分布、周围自然环境等有着十分紧密且复杂的联系。

目前,主要被研究的建筑风环境主要包含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等领域。

2城市居民住宅建筑与风之间的关系2.1环境舒适度影响西安市地处陕西省偏南区域,北部为冲积平原,南部为剥蚀山地,地势东南高,西北与西南低,呈簸箕形态。

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干湿、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风少、多雾、少雨雪;春季温暖、干燥、多风、气候多变;夏季炎热多雨、伏旱突出,多雷雨大风;秋季凉爽、气温速降、秋淋明显。

(1)在居民小区风环境控制方面,为保证居民环境舒适度,除去迎风第一排建设,建筑迎风面与背风面表面风压差不大于5Pa;建筑物周围人行去风速控制在5m/s范围内,且室外风速放大系数要小于2,才能满足人们日常出行需求。

(2)在面对过渡季和冬、夏季典型风向和风速条件下,住宅小区设计应合理规划建筑,有效规避冬季不利风向。

可通过设置挡风板、防风墙、防风带等,采取多种防风措施有效阻隔冬季冷风,同时,有效控制建筑周围高度在行人1.5m高度处的风速进行,减小因风速系数过大导致建筑物前后压差过大。

(3)提高对夏季和过渡季自然通风率和效果,在居民构建上,小区楼房建筑格局多为自由式或行列式,能保障居民楼间距的通风性。

住区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及优化设计——以济南市某小区为例

住区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及优化设计——以济南市某小区为例

Si mu l a t i on An a l y s i s a n d Op t i mi z a t i o n De s i g n o f Wi n d En v i r o n me n t Ar o u n d Re s i d e n t i a l Di s t r i c t : T a k i n g a Di s t r i c t o f J i n a n Ci t y a s a n Ex a mp l e
1 . 2 规 划 小 区 概 况
行西南 风 , 冬季 受北 方冷 伞 ‘ 影响 , 火气 球 冷 『 I - 降水 艟 稀少, 盛行东J 匕 偏 尔风 , 全年 盛 行 西南偏 南 风 。7 l : 季 和 秋季 为过渡 零节 , 降 水 低 , 候 卜 燥. .窜外 冬 季平 均 风速 为 3 . 4 m / s , 夏季平 均风速 为 3 . 5 m/ s .
是 国家 重 视 的 民 心 工 程 , 但 是 随着 济 南 市 城 市 的 建 设, 棚户 区改 造 项 目的增 多 , 高 产 的建 筑 必 定 也 带 来
诸 多 问题 。人 口 的增 长 也 使 得 住 宅 数 量 及 住 宅 高 度
小 区 内建 筑 风 环 境 受 到 多 方 面 的 影 响 , 包 括 植 被、 道路 、 建 筑布 局 、 建筑 形 体 等 。不 同的 因 素会 导 致 风 速风 向产 生 变 化 。大 体 量 建 筑 或 者 狭 窄 的高 层 通

在 规划 设计 阶段 中对建 筑 群进 行 风 环 境 模 拟 分 析 , 具
有 很 高 的参考 价值 与建 设性 意 义 。

具有 城市 风 环境 的 复 杂性 也 具 有 自身 的特 殊 性 。

深圳某项目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

深圳某项目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

深圳某项目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摘要:城市中高大建筑的数量和高度与日俱增,这些建筑的建成显著改变了城市的风环境。

一方面高大密集的建筑群,降低了城市的通风、自净能力,加剧了在低风速条件下城市的空气污染和热岛效应;而另一方面在风速较大时,高大建筑周围会产生局部强风,影响到行人的舒适与安全,引出行人风环境问题。

本文采用基于CFD原理的计算模拟软件PHOENICS作为模拟工具,分析和评价本项目小区的室外风环境现状与室内自然通风的潜力。

关键词:室外风;坏境模拟;风速;1.概况1.1项目概况本工程为深圳某医院项目。

总用地面积20844.4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9084.35平方米,计容积率面积61567.01平方米,框架结构。

地上18层,地下3层。

本项目主要有医疗综合楼、行政后勤楼、发热感染楼及高压氧仓综合楼、门卫等。

其中医疗综合楼、行政后勤楼、发热感染楼及高压氧仓综合楼为一级耐火等级,门卫为二级耐火等级。

根据深圳市多年的气象资料,深圳的地面风向存在非常明显的季节变化,秋、冬季偏北风为主,春、夏季则以偏东风为主;根据深圳市近多年风向观测记录,深圳市全年的风向频率以东北风最高,秋季与冬季盛行东北风,春季与夏季盛行东南风。

2风速边界条件2.1入口边界条件:由于随着高度的增加,风速会增大,因此,模拟中采用沿高度方向梯度风设置。

考虑实测存在的周围遮挡情况,城市梯度风按照以下公式计算:2.2出流面的边界条件:假定出流面上的流动已充分发展,流动已恢复为无建筑物阻碍时的正常流动,故其出口边界相对压力为零;建筑物表面为有摩擦的平滑墙壁。

3.风环境模拟分析根据报告前面的项目地点气象特点分析,项目的室外风环境研究分为三部分进行:夏季主导风:风速为2.7m/s,风向为东南;冬季主导风:风速为3.4 m/s,风向为东北;过渡季主导风:风速为3.0m/s,风向为东南偏南。

3.1夏季风工况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平均风速2.7m/s。

图3-1~图3-3为夏季东南风向情况下室外风环境模拟计算结果。

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某小区室外风环境CFD模拟分析报告(详细版)含软件操作过程

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某小区室外风环境CFD模拟分析报告(详细版)含软件操作过程

某小区项目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模板)项目名称:委托单位:咨询单位:设计单位负责人:审核人:编制人:报告日期:20XX-10-10目录1模拟概述 (1)1.1项目概况 (1)1.2风环境简述 (1)1.3参考依据 (3)1.4评价说明 (3)2技术路线 (4)2.1分析方法 (4)2.2湍流模型 (5)2.3几何模型 (7)2.4参数设置 (8)2.5气候状况 (10)3 模拟结果分析 (11)3.1夏季及过渡季 (11)3.2冬季 (15)4 结论 (19)1模拟概述1.1项目概况本工程位于XX市XX街道XX北路以东、新北路以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拟建10栋高层住宅、商业及配套用房,地下非机动车库及地下机动车库。

该地块总用地面积为20万m2,总建筑面积15万m2,计容面积2万m2,总建筑占地18万m2,容积率2.2,建筑密度30.3%,绿地率25.3%。

1.2风环境简述建筑群和高大建筑物会显著改变城市近地面层风场结构。

近地风的状况与建筑物的外形、尺寸、建筑物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周围地形地貌有着很复杂的关系。

在有较强来流时,建筑物周围某些地区会出现强风;如果这些强风区出现在建筑物入口、通道、露台等行人频繁活动的区域,则可能使行人感到不舒适、甚至带来伤害,形成恶劣的风环境问题。

在一般的气候条件下,他们直接影响着城市环境的小气候和环境的舒适性;一旦遇到大风,这种影响往往会变成灾害,使建筑外墙局部的玻璃幕墙、窗扇、雨棚等受到破坏,威胁着室内外的安全。

建筑合理布局是改善室外行人区热舒适的关键;主要是避免在寒冷冬季室外行人区风速加速(西北风情况下),如风巷效应,同时在与西北风垂直方向最好增加裙房,加大底座尺寸,避免冲刷效应和边角效应等,如图2所示。

调查统计显示:在建筑周围行人区,若平均风速V>5 m/s的出现频率小于10 %,行人不会有什么抱怨(在10 %大风情况下建筑周围行人区风速小于5 m/s,即可认为建筑周围行人区是舒适的);频率在10%~20%之间,抱怨将增多;频率大于20 %,则应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小风速。

0-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总结要点

0-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总结要点

一、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正文要点①由于建筑体量较大,因此,背风区较大,建筑背风处整体风速较低,约1-1.5m/s,可通过增加建筑间隙或架空增加通风道,改善风环境。

②在地块周边无其他建筑的情况下,风速较大,建议结合景观设计绿化植物,以减缓来流风速。

③室内门窗设计中,建议采用穿堂风或错位通风方式,避免采用侧穿堂方式。

④建议外窗采用平开窗或推拉窗,能够增加有效通风面积;如选用悬窗,建议可开启角度应尽量大,可开启角度应大于45度,悬窗较平开窗或推拉窗的有效通风面积小,通风阻力大,因此,自然通风效果较平开窗、推拉窗差;⑤迎背风面风压差是实现室内自然通风的先决条件,可在风压差较大的立面上设置外窗,以实现较好的室内自然通风;但冬季应注意防风保暖,在迎背风面风压差较大的立面安装气密性好的门窗;⑥从夏季和冬季1.5米处人行高度风速图可以看出,建筑外场人行高度没有发现较大涡流风场,也没有出现风速大于5m/s的区域。

整个建筑流场区域没有出现大面积风景区,滞留区,风速大小适宜,对行人没有不利影响。

⑦从夏季和冬季1.5米处人行高度风压图可以看出,由于建筑遮挡,风压分布不均,东侧风压较小,而西侧风压较大。

从15米和30米风压图可以看出,西侧建筑风压差较大,需做好冬季防风措施。

其余大多数建筑迎风面和背风面能够形成3-5pa左右的压力差,能够较好的满足建筑队自然通风的要求,适宜采用开窗进行自然通风。

⑧从夏季和冬季1.5米人行高度空气龄分布图可以看出,建筑周围人行区域的空气龄大多在300~450区间,没有出现滞留区和涡旋区,空气质量良好,适宜自然通风和人户外运动。

⑨冬季建筑北墙的风压值较大,其余面较为均匀,所以应加强北外墙的构造设计,尤其是提高门窗密闭性能,减小寒风渗透侵袭影响。

⑩夏季,建筑周围人行活动处绝大部分位置风速不超过5米/秒,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室外风环境的要求。

但因建筑较多外廊和形体变化,在局部存在低风区和涡旋区,污染物不易扩散,在极端风环境下会形成风漩涡,影响人员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目录1项目概况 (3)1.1总平面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三维视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模拟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室外风环境 (3)2.2自然通风 (3)3技术路线 (4)3.1分析方法 (4)3.2软件介绍 (4)3.3紊流模型 (4)3.4模拟工况 (5)4参考依据 (6)5评价说明 (6)6室外风环境模拟建模 (7)6.1物理模型 (7)6.2参数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1来流边界条件 (7)6.2.2出流边界条件 (8)6.2.3收敛判断 (8)7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结果 (9)7.1工况1(冬季最盛行风,E) (9)7.1.1流场与风速 (9)7.1.2风压 (10)7.2工况2(夏季盛行风,SW) (11)7.2.1风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工况3(过度季最盛行风,S) (13)7.3.1风压 (13)8结论 (14)8.1舒适性 (14)8.2自然通风 (14)8.3达标判断 (15)1项目概况天海市金水湾住宅项目位于天海市台州区春久以东,健康街以北。

该项目由天海市基础设施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开发,项目规划净用地面积为17882平方米,建设面积为34434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3992平方米,配套地下车库面积为8732平方米。

该项目地上24层,地下三层。

1.1室外风环境建筑群和高大建筑物会显著改变城市近地面层风场结构。

近地风的状况与建筑物的外形、尺寸、建筑物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周围地形地貌有着很复杂的关系。

在有较强来流时,建筑物周围某些地区会出现强风;如果这些强风区出现在建筑物入口、通道、露台等行人频繁活动的区域,则可能使行人感到不舒适、甚至带来伤害,形成恶劣的风环境问题。

在一般的气候条件下,他们直接影响着城市环境的小气候和环境的舒适性;一旦遇到大风,这种影响往往会变成灾害,使建筑外墙局部的玻璃幕墙、窗扇、雨棚等受到破坏,威胁着室内外的安全。

调查统计显示:在建筑周围行人区,若平均风速V>5 m/s的出现频率小于10 %,行人不会有什么抱怨(在10 %大风情况下建筑周围行人区风速小于5 m/s,即可认为建筑周围行人区是舒适的);频率在10 %~20 %之间,抱怨将增多;频率大于20 %,则应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小风速。

另外,行人在风速分布不均区域活动时,若在小于2 m的距离内平均风速变化达70 %,即从低风速区突然进入高风速区,人对风的适应能力将大减。

1.2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指利用自然的手段(热压、风压等)来促使空气流动而进行的通风换气方式。

自然通风主要有以下3种作用:舒适通风、降温通风、健康通风。

通过通风增加人的舒适度,从而提高人体热舒适感觉;通过建筑周围气流将建筑周边以及房间里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去;同时通过通风,为室内提供新鲜空气,降低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同时,室外风环境深刻影响建筑室内风环境,特别对建筑防风与自然通风有着决定性影响。

冬季建筑防风,有效减少气流渗透,降低采暖能耗,而夏季与过渡季节的自然通风则能降低建筑空调能耗。

因此在设计阶段,应对建筑物的室外风环境做出评价,分析建筑之间位置关系对室内外风环境的影响。

2 技术路线2.1 分析方法本报告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 )方法对金水湾项目所在区域室外风场分布进行模拟分析。

采用商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 Phoenics 作为模拟分析软件。

2.2 软件介绍Phoenics 软件作为专业的人工环境系统分析软件,可以精确地研究流体的流动、传热和污染等物理现象,准确地模拟通风系统的空气流动、空气品质、传热及舒适度等问题,从而为减少设计成本,降低设计风险,缩短设计周期贡献力量。

Phoenics 软件能实现快速的建模、网格自动划分功能,具备强大的求解功能,拥有显示温度场、湿度场、速度场、空气龄场、PMV 场 、PPD 场等数据的数值报告。

PHOENICS 的暖通空调计算模块 FLAIR 是 CHAM 公司针对建筑及暖通空调专业设计的 CFD 专用模块。

在原有 FLAIR 模块的基础上,新版本 FLAIR 增加了大量HVAC 专业相关内容,具有更强的专业性。

2.3 紊流模型模拟中采用标准κ-ε模型联合控制方程求解计算域内的流畅,涉及到的控制方程主要包括: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可以写成如下通用形式:()()()S grad div div t+Γ=+∂∂φφρρφφ 该式中的φ可以是速度、湍流动能、湍流耗散率以及温度等。

针对不同的方程,其具体表现形式如表 1-1。

表中的常数如下:2S G t k μ=,ij ij S S S 2=, ⎪⎪⎭⎫⎝⎛∂∂+∂∂=ji i j ij x u x u S 21, y T g G T t T B ∂∂=σμβ, ερμμ2k C t =, 0845.0=μC ,42.11=εC , 68.12=εC , 223tanhwu v C +=ε, 85.0=Tσ, 7.0=C σ,εαα=k ,由effμμαααα=++--3679.006321.003929.23929.23929.13929.1计算: 其中 0.10=α。

如果 eff μμ<<,则 393.1≈=εααk()()k C R 23031/1εβηηηρημε⨯+-=, 其中 εη/Sk =, 38.40=η, 012.0=β2.4 模拟工况天海位于山东省中西部,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属于暖温带气候区,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夏热冬冷、四季分明的大陆性季风气候。

济南地区不同季节风向多变,雨量不均。

最不舒适的室外风环境主要易出现于冬季,而适宜自然通风的季节主要是过渡季和夏季。

室外风环境模拟主要考虑在一般情况下夏季、过渡季节的自然通风、冬季的防风以及极端气候条件下的行人的安全等(本报告不考虑极大风工况)。

通过统计《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专用气象数据集》典型气象年的数据可见:过渡季节风频最大情况的风速为 3.75m/s ,大于其整个季节的平均风速3.3m/s。

夏季风频最大情况的风速为 2.8 m/s。

冬季风频最大情况的风速为2.9m/s。

据此确定典型气象年的数据统计结果确定模拟分析的工况如表所示。

其中工况2、3主要分析夏季、过渡季主导风向平均风速条件下建筑周边的风速分布以及建筑前后压差是否有利于自然通风。

工况1主要分析冬季最盛行风情况下项目周边人行区域风速是否小于5 m/s,因为根据人体舒适性对风速和温度的联动感受,气温越低,人对风速的容忍性越小。

反之,气温越高,人体对风速的容忍极限越大。

3参考依据本项目主要参照资料为: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2.《建筑通风效果测试与评价标准》JGJ/T 309—20133.《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委托方提供的总平面图、建筑专业设计图纸、设计效果图等图纸资料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5.委托方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4评价说明室外风环境评价依据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中有关室外风环境的条目要求。

具体要求如下:4.2.6 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动舒适和建筑的自然通风。

评分规则如下:1 冬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低于5m/s,且室外风速放大系数小于2,得2分;除迎风第一排建筑外,建筑迎风面与背风面表面风压差不超过5Pa,再得1分。

注:当场地内人活动区风速大于5m/s的面积比例小于或等于5%,风速放大系数大于2的面积比例小于或等于5%时,即可判定满足该条款;2 过渡季、夏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场地内人活动区不出现涡旋或无风区,得2分;50%以上可开启外窗室内外表面的风压差大于0.5Pa,得1分。

注:当场地内人活动区风速小于0.2m/s的面积比例小于或等于5%时,即可判定满足该条款。

5室外风环境模拟建模本报告采用CFD手段对项目周边风环境进行模拟,报告中综合考虑流场、风速、风压三个因素,对项目周边的风环境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并进一步为其室内自然通风适用性及舒适性分析提供参考数据。

在进行本项目风环境的数值模拟计算中,首先,为保证数值模型中所模拟的边界层具备真实大气边界层风场的自保持平衡特性(即平均风速、湍动能等重要来流特征参数穿越没有任何障碍物的空计算域不发生改变),对数值模型中网格的离散、湍流模型中参数的确定、来流边界条件的给定以及壁面参数的设定等诸多数值影响参数进行了仔细的选取。

通过这一系列数值参数的协调,从而使这一采用计算手段对建筑物风环境进行数值模拟的重要前提条件得以满足;其次,对影响钝体建筑结构绕流计算结果最为关键的因素如湍流模型的选取、非线性对流项离散格式等进行了仔细考虑,以尽量减少数值计算误差,提高数值计算结果的精度。

5.1物理模型本报告根据委托方提供的建筑总平面图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建立室外风环境模拟模型,若由于委托方提供资料不实或方案变化而导致分析差错,我方将不予保证。

模型外场尺寸选择主要考虑各个风向条件下,建筑后紊流能够充分发展,以确保模拟的准确性。

因项目最高楼高度为99.10m,根据相关工程经验并做模拟试算后,计算域的选取标准如下:以整个模拟建筑群为基准,长宽扩大大约 3倍,高度扩大2倍,将建筑群置于计算域的中心位置。

5.1.1来流边界条件建筑来流方向风速为均匀分布,不同高度平面上的来流风速大小沿建筑高度方向按梯度递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