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报告册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_共10篇.doc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_共10篇范文一:七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报告单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册2015年秋季上学期学校三台花园初中班级七年级姓名目录一、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2二、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3三、练习使用显微镜 (4)四、观察植物细胞........................................................................5五、观察动物细胞 (6)六、人体的基本组织........................................................................7七、观察草履虫 (8)八、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种子...................................................9九、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0)十、植物茎内水分的运输...................................................11十一、观察叶片的结构 (12)一、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名称: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实验目的:1、尝试调查的方法,初步学会调查记录2、描述身边生物和生活环境实验器材:调查表、笔、望眼镜、放大镜实验设计:1、选择调查范围。
校园、公园或农田2、分组。
8人一组,确定组长3、设计调查路线。
选择生物多、环境变化多得路线。
4、调查记录。
5、归类。
6、进行整理,系在笔记本上。
7、汇报调查结果。
二、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名称: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实验目的: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器材:10只鼠妇、湿土、铁盘(塑料盘、纸盒)、纸板、玻璃板实验设计:1.取一个方形的月饼盒,清洗干净,用记号笔在盒内画一条中线。
七上生物实验报告单

调查校园、社区或农田的生物种类班级: 姓名:调查目的:1、尝试调查的一般方法, 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 ·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3·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
材料用具:调查表、笔、照相机、放大镜等。
方法步骤:6人小组, 确定小组长, 分工合作。
调查结果:调查反思: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班级: 姓名: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1)材料用具: 20只鼠妇, 湿润的土壤, 纸盒一个, 纸板、玻璃板各一块.(2)实验装置: 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 以横轴中线为界, 一侧盖上玻璃板, 一侧盖上纸板. 这样, 在盒里就形成了和两种环境.方法步骤:(1)将鼠妇放入纸盒中, 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相等的鼠妇, 静置2分钟.(2)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 统计10次.实验记录:不同时间, 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结论: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鼠妇喜欢在的环境中生活.问:为什么实验结束后要洗手?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实验反思: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班级: 姓名:目的要求:观察人体基本组织的切片, 认识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材料用具: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永久切片, 显微镜。
方法步骤:用显微镜分别观察四种基本组织的切片。
实验结论:上皮组织: 由细胞构成, 具有、等功能, 例如皮肤上皮能保护体表, 小肠腺上皮能分泌消化液肌肉组织: 由细胞构成, 具有、、功能神经组织: 由细胞构成, 能产生和传导结缔组织:具有、、、等功能, 骨组织、血液都属于结缔组织。
实验反思:观察草履虫班级: 姓名:实验目的:1.通过对草履虫单细胞动物的观察, 掌握单细胞动物的主要特点。
2.学会探索和观察动物的应激性。
3、通过实验, 认识和理解单细胞生物的单个细胞是一个完整的能独立生活的动物有机体。
材料用具:1、草履虫培养液, 显微镜, 载玻片, 盖玻片, 滴管, 放大镜, 少许棉花纤维、吸水纸等。
2、方法步骤:3、草履虫临时装片的制备4、为限制草履虫的迅速游动以便观察, 先将少许棉花纤维撕松放在载玻片中部, 再用滴管吸取草履虫培养液滴1滴在棉花纤维之间, 盖上盖玻片, 在低倍镜下观察。
初中实验报告册生物

一、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2.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3. 提高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植物细胞是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组成。
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可以了解其基本结构。
二、实验材料:1. 植物叶片;2. 水滴;3. 显微镜;4. 实验报告册。
三、实验步骤:1. 将植物叶片放在载玻片上,滴上一滴清水;2. 用镊子将叶片压扁,使细胞排列整齐;3. 将盖玻片覆盖在叶片上,用镊子轻轻压紧;4. 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细胞;5. 调整焦距,换用高倍镜观察细胞结构;6. 观察并记录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结构;7. 重复观察不同细胞,对比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到植物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壁,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独有的结构,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2. 细胞膜紧贴细胞壁,是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通道;3. 细胞质是细胞内除细胞核外的全部物质,含有各种细胞器,如叶绿体、线粒体等;4.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含有遗传物质DNA;5. 液泡是细胞内的储液器官,储存水分、营养物质等。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观察到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
这些结构在植物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等提供了物质和能量保障。
六、实验反思:1. 在实验过程中,要正确使用显微镜,注意调节焦距,确保观察效果;2. 观察时要认真、细致,注意不同细胞结构的差异;3. 实验报告要简洁明了,准确记录实验结果和分析过程。
七、实验拓展:1. 观察动物细胞的结构;2. 研究细胞器的功能;3. 探究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植物细胞的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以后学习生物学知识打下了基础。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将继续努力,探索生命科学的奥秘。
七年级生物学上册实验报告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_七年级生物学上册实验报告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实验目的:1.观察细菌的菌落2.观察真菌菌落3.对比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实验用具:培养皿牛肉汁培养基无菌棉棒透明胶带放大镜提出问题:不同环境中都有细菌和真菌吗?那些环境更多一些?哪些环境少一些?哪种环境根本没有?探究思路:如果请你帮助幼儿园的教师想个办法,让小朋友知道手上有细菌和真菌,饭前必须洗手,你有什么办法?材料用具:每组两套装有牛肉汁的培养基的培养皿(已经高温灭菌)、无菌棉棒、透明胶带,标签纸、放大镜。
实验过程:1、没有想好如何工作之前,,不能打开培养皿。
2、在标签纸上标出组别,实验日期、编号(1号、2号),将标签贴在培养皿的底部。
3、为什么要有两套装培养基的培养皿?各做什么用?4、在各自选定的环境中采集细菌和真菌,例如,在教室或草地、林中、汽车站旁等地方,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再盖上,封好。
又如,用无菌棉棒蘸取池水,土壤或擦取口腔内部,手心等处,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
如果你想检测硬币上有没有细菌,只需将硬币放在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
5、应考虑放在怎样的环境条件下培养。
两套装培养基的培养皿都需在同一环境下培养。
实验时间:2008.10.28制作孢子印实验目的1、认识孢子是真菌的一种生殖器官。
2、了解真菌是靠孢子进行繁殖的。
材料用具:新鲜的蘑菇、解剖刀、白纸或玻璃板、培养皿或玻璃杯、放大镜。
方法步骤:1、选取一个较大的新鲜蘑菇或香菇,用解剖刀或解剖剪将菌盖从菌柄上取下来。
2、把菌褶那面朝下平放在白纸或玻璃板上,扣上培养皿或玻璃烧杯,以避免散落的孢子被风吹散。
3、第二天,拿开培养皿(或玻璃杯)和菌盖,就可以看到在白纸或玻璃板上留下与菌褶排列一致的放射性孢子印。
4、孢子印是由菌褶上散落下来的孢子组成的。
用放大镜观察孢子的大小和颜色。
实验结果:在白纸上有明显的孢子印实验时间:2008.11.19观察鸡蛋结构目的要求:1.认识鸡蛋的结构。
13版七年级上学期生物实验收报告

实验一: 练习使用显微镜目的要求:1.练习使用显微镜,学会规范的操作方法。
2.能够独立操作显微镜。
3.能够将标本移动到视野中央,并看到清晰的图象。
材料用具:显微镜,写有“上”字的玻片,动、植物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
方法步骤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处,略偏左。
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3.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7.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8.练习将所观察的标本移到视野中央,先移动一下标本,物象朝相反的方向移动。
说明了在目镜中看到的像是真实的像的倒像。
注意事项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
如需擦拭目镜和物镜,请用擦镜纸。
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
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讨论1.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有哪些?答:1、取镜和安放2、对光3、观察(放片、调焦) 4、清洁与收镜2.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为什么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答:物镜把载玻片压碎,也容易划伤物镜。
3.在显微镜下能看清写在不透明纸上的“上”字吗?答:看不到,不透明的纸会阻挡光线从物镜进入光筒再从目镜射出,所以可能什么也看不见。
实验二:观察植物细胞实验目的:1、制作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学习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办法.2、认识植物细胞等基本结构.3、练习画细胞结构图.实验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显微镜、洋葱、小刀、清水、滴管、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放大镜等。
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报告单

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报告单一、实验名称: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1. 探究光是否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2. 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二)实验材料。
鼠妇(若干只)、湿土、纸盒(一侧有透光的塑料板,一侧为黑纸板)、纸板、玻璃板等。
(三)实验步骤。
1. 提出问题。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2. 作出假设。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3. 制定计划。
- 在纸盒内铺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形成明亮环境),另一侧盖上纸板(形成阴暗环境)。
- 将一定数量(如10只)的鼠妇放入纸盒中央。
- 静置2分钟,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4. 实施计划。
- 按照上述计划进行实验操作,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鼠妇的数量。
5. 得出结论。
- 分析实验数据,如果阴暗环境中的鼠妇数量明显多于明亮环境中的鼠妇数量,则支持假设,即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6. 表达和交流。
- 将自己的实验结果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分析实验过程中的误差和改进措施。
(四)注意事项。
1. 鼠妇的数量不能太少,以免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
2.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安静,避免震动纸盒,影响鼠妇的活动。
3. 实验结束后,将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二、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细胞。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2. 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二)实验材料。
洋葱鳞片叶、清水、稀碘液、镊子、刀片、滴管、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等。
(三)实验步骤。
1. 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 擦:用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 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 撕: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 - 内表皮。
- 展:将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用镊子将其展平。
-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报告册

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报告册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报告册引言:生物实验是我们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亲身体验生物现象,观察和探究生物的奥秘。
在这个实验报告册中,我将分享我在七年级上学期所进行的一些生物实验,包括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研究动物的行为和探究生物的适应性等。
实验一: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用豆子作为实验材料,通过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
首先,我们将豆子放在湿润的纸巾上,然后放入一个透明的容器中。
每天我们都观察豆子是否发芽,发芽后的豆苗是否生长。
通过这个实验,我不仅了解到了植物的生长过程,还学会了如何合理地浇水、光照和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二:研究动物的行为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选择了蜗牛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它们的行为,研究动物的反应和适应能力。
我们将蜗牛放在一个透明的容器中,然后观察它们对不同环境的反应。
例如,我们改变容器中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观察蜗牛的活动范围和行为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我发现蜗牛对光线敏感,喜欢潮湿的环境。
这些观察结果让我更加了解了动物的行为和适应性。
实验三:探究生物的适应性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选择了蚯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它们的行为和生活习性,探究生物的适应性。
我们将蚯蚓放在一个含有不同土壤和湿度的容器中,观察它们的生存情况和活动范围。
通过这个实验,我发现蚯蚓对湿度要求较高,喜欢富含有机物的土壤。
同时,蚯蚓还能通过身体的蠕动来改变土壤的结构,促进土壤通气和水分的循环。
这些观察结果让我更加了解了生物的适应性和生态功能。
实验四:观察细胞结构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显微镜观察了植物和动物的细胞结构。
通过将植物和动物组织切片并染色,我们能够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的核、质体和细胞膜等结构。
这个实验让我深入了解了细胞的基本组成和功能,以及为什么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结论:通过这些生物实验,我不仅提高了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培养了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了解
光合作用对植物的影响。
实验步骤:
1. 准备四盆同种植物,如仙人掌或多肉植物。
2. 将这四盆植物放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分别为:A组:直接
阳光照射下;B组:半遮阴处,阳光照射时间为每天3小时;C组:室内光照下;D组:黑暗条件下。
3. 每组植物按照相同的方式浇水,保持土壤湿度相同。
4. 每天观察各组植物生长情况,记录株高、叶片数量以及叶片
颜色等数据。
实验结果:
A组植物生长得最好,株高最高、叶片数量最多,叶片颜色也
最鲜艳。
这说明植物在充分的阳光照射下可以进行良好的光合作用,促进其正常生长。
B组植物生长比A组略差,但也长得不错,叶片颜色稍浅,但
总体生长情况良好。
这说明虽然遮光了一部分,但仍有足够的阳
光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C组植物生长明显不如A、B组,株高不及一半,叶片数量少,叶片颜色也比较黯淡。
这说明室内的光照条件远远不能满足植物
正常的生长需要,光合作用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
D组植物完全无法生长,颜色发黄,叶片萎缩。
这说明植物生
长必须依赖光合作用,而黑暗条件下根本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植
物无法正常生长。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发现植物的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只有在良好的光照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
因此,在平时的养护中,我们应该让植物充分接受阳光照射,为其进行合理的浇水和施肥,保障其正常生长发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报告册
学校班级姓名
目录
一、练习使用显微镜 (2)
二、观察植物细胞 (3)
三、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4)
四、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 (5)
五、观察种子的结构 (6)
六、观察叶片的结构 (7)
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练习使用显微镜
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显微镜,学习规范的操作方法。
2、能够独立操作显微镜。
3、能够将玻片标本移动到视野中央,并看到清晰的图像。
实验器材显微镜,动物、植物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
实验过程1.取显微镜时,右手握住镜壁,左手托住镜座。
2.安放显微镜,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4.将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转动反光镜。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
7.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8.练习移动玻片标本,观察物像位置的变化。
当向左移动标本时,物像向左移动;当向前移动标本时,物像向前移动。
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细胞
实验目的·1、学习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2、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
3、辨认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4、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实验器材用于制作临时装片的植物材料是洋葱,清水,镊子,刀片,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实验过程一、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1.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水。
3.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内表皮,浸入水滴中,展平。
4.盖上盖玻片,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稀碘液。
6.用吸水纸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二、观察临时装片
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实验目的制作和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辨认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
实验器材生理盐水,稀碘液,镊子,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实验过程
一、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1.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3.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轻轻地刮几下。
4.把牙签上的碎屑放在生理盐水滴中轻涮几下。
5.盖上盖玻片。
6.滴加稀碘液,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二、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
实验目的1、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四种基本组织切片。
2、区分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实验器材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切片,显微镜。
实验过程
用显微镜分别观察四种基本组织的切片,对照课本上的插图,辨认四种基本组织。
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观察种子的结构
实验目的1、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2、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实验器材浸软的菜豆种子,浸软的玉米种子,刀片,放大镜,滴管。
实验过程1.剥去菜豆种子外面的种皮,可以看到菜豆种子有2片子叶。
分开合拢着的两片子叶,用放大镜观察子叶、胚根、胚芽和胚轴的特点。
2.玉米种子最外面一层结构是由种皮和胚乳共同构成的,质地坚韧,和菜豆种子的种皮一样,都具有保护内部结构的作用。
玉米种子有1片子叶。
3.用刀片将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用放大镜观察被碘液染成蓝色的胚乳,以及未被染成蓝色的胚,它可分为子叶、胚根、胚芽和胚轴四部分。
思考:
尽管种子的大小和形状千差万别,但是它们的基本结构是一样的:
种子的表面有一层种皮,主要起保护作用;里面是胚,实际上是幼小的生命体,包括子叶、胚根、胚芽和胚轴;有的种子还有胚乳。
胚乳或子叶里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观察叶片的结构
实验目的1、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叶片的临时装片。
2、辨认被子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实验器材新鲜的植物叶片,双面刀片,显微镜,,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叶片的永久横切片,盛有清水的培养皿,滴管,吸水纸,碘液,纱布,毛笔,小木板。
实验过程1.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将新鲜的叶片平放在左手上,右手捏紧刀片,在叶片中部靠近顶端的部分,沿着横向迅速切割,刀片的夹缝中存有切下的薄片,把切下的薄片放入碘液种,用毛笔蘸出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进行观察。
2.观察叶片的结构
对照课本上的插图,用显微镜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和叶片的永久横切片。
3.制作并观察叶片下表皮的临时装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