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 日本学案
第七章 第一节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日本导学案2

72005 第七章第一节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日本导学案2自学提纲1、读日本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这部分内容,记住日本主要工业地带的分布及主要城市和海港;2、理解工业发达的主要原因?3、从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认识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助于理解我国“科教兴国”策略的重大意义。
4、明确日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特点,了解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自学检测1、自学教材17、18页内容,阅读课本插图,思考以下问题:日本工业为何把眼光瞄准国外市场?1)、日本国情:地域,资源、是一个小国。
2)、发展措施:二战后,日本从国外进口大量和,如、,然后依靠和资源,对进口原材料进行加工,制成大量出口,形成以为主的经济。
3)、20世纪80年代面临问题:4)、应对措施:依靠本国优势;利用世界各地的等,建立海外基地。
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和地区。
5)、阅读18页图7.14,从图中找出日本的主要工业城市:、横滨、、大阪、神户和等城市。
日本工业区集中在_____________沿岸,其工业特征是。
2、自学教材19-21内容,阅读课本插图,明确日本文化特点,了解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这一部分内容,应该知道日本民族构成,占绝对优势。
日本文化就是典型。
如“穿和服的日本妇女”、“日本茶道”验收学习1、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城市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E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G_______ ____,I____________,J_____________,K____________,L____________。
2、将图中代号所在的工业区名称EK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GL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I___________。
日本工业集中在沿岸。
3、日本经济的特点是:二战后,日本从国外进口大量和,然后依靠和资源,对进口原材料进行加工,制成大量出口,形成以为主的经济。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7.1日本》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7.1日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的第一节《日本》。
教材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对日本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日本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增进对日本这个邻近国家的认识和了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邻近的国家和地区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日本这个国家,可能只知道一些表面的信息,如樱花、和服等,对于日本的地形、气候、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认识和了解日本。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邻近国家的了解,培养学生尊重、包容、合作的世界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认识和了解日本,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获取相关信息。
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日本的地理特征。
4.互动交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分享学习心得和成果。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2.课件:日本的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图片和视频。
3.学生活动材料:分组讨论的任务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日本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为学生提供一个整体的认识。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教案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教学目标:1、探究日本的位置和范围,知道日本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及自然资源;2、探究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及水平,了解中日贸易联系状况,记住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及重要城市和海港;3、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4、从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助于理解我国“科教兴国”策略的重大意义重点和难点:1、日本自然地理特征;2、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3、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教学准备和方法:1、课件《樱花》2、课件<日本>3、活动设计采取以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把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师加以引导板书设计:第七章第一节:日本一、日本自然地理特征1、日本概况2、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3、日本多火山的利与弊二、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1、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是什么?有利条件:(1)丰富的人力资源(2)较高的科技水平(3)岛国的优势不利条件:自然资源缺乏2、日本的主要工业部门三、日本工业区的分布1、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2、原因四、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东南亚教学目标:1、东南亚的范围,联系两大洲和两大洋的地理位置2、东南亚的气候和农业3、东南亚的地形与主要的城市4、东南亚的风景重点和难点: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2、马六甲海峡的十字路口位置3、东南亚的地形与主要的城市教学准备:1、东南亚地图;2、自制CAI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二节东南亚一、地理位置纬度海陆二、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对比)共同特征:湿热三、农业水稻气候人口集中,耕地少热带经济作物四、地形特点(中南半岛)山脉、河流由北向南延伸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五、河流上游:多为峡谷,水流湍急―――丰富水能资源下游:平坦开阔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有利农业生产六、城市分布――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原因:七、华人、华侨集中华侨:中国国籍华人:外国国籍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三节印度教学目标:1、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位置、首都、人口2、读图分析印度气候特点,及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3、了解“绿色革命”给印度的粮食生产带来的新契机4、看图说出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及分布的地区重点和难点:重点:印度的人口情况和工农业发展的最新特点难点:印度多水、旱灾害的原因教学准备:1.学生收集有关印度资料,准备课堂发言。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日本》课程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主要城市,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特点。
2.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成因,并了解地震和防震的相关知识。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分析日本发展经济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日本的经济特点。
4.根据资料说出日本的民族、宗教、语言及日本文化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教学方法】针对初中学生争强好胜、表现欲望强的身心特点,利用“三星智力快车”等形式,把《日本》一节重要的知识点和有关的课外知识设计成有趣的地理问题,在模拟旅游中开展知识竞赛,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集体主义观念和竞争意识。
学生普遍欢迎这种既有挑战和刺激性,又有娱乐和趣味性的学习形式。
【教学过程】情景设置:我们现在都是即将赴日的夏令营成员,旅行考察期间,我们一部分成员还将有机会参观日本著名的迪斯尼乐园,但门票数量有限,看哪个小组能在竞赛中获胜赢得门票。
规则和要求:1.全班学生按照座位顺序分成4队,同时在黑板上列出四个代表队的得分表格,给自己的小队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吧!2.①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文明参赛不起哄,被评为道德风尚奖的队奖励200分;②竞赛题目分必答和抢答部分;③回答抢答题时,要先对问题中的真假作出判断,然后再说明理由;抢答错误不扣分;④每个小组在回答问题前可以小组内交流讨论;⑤必答题必须经小组充分讨论,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每漏过题目中的一个知识点,就从该题中扣50分奖励给发现错误的代表队;⑥小组中每位成员回答问题次数最多不能超过2次(避免优生一统天下,保障学生人人参与)。
任务1 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主要城市,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特点。
教师布置3分钟自主学习任务:图7.1/7.2,教材14页(1)在图7.2上用红笔圈注太平洋、日本海,东京、富士山、朝鲜海峡,关东平原,描述日本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一节 日本【教学设计】

第一节日本第1课时教材分析本节共分3个小标题,由“多火山、地震的岛国”、“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东西方兼容的文化”组成。
再加上恰当的地图资料、精美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等补充资料,使学生能充分地了解日本这一东亚岛国的自然地理特点和人文地理特点。
本节教材前一个小标题内容既能让学生了解日本的位置、地形、领土组成、气候等特点,同时又成为后两个小标题内容的铺垫,让学生通过对日本自然地理条件的分析,进而达到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并以此作为我们的借鉴。
最后一个小标题内容从服饰、建筑、餐饮、历史上的中日交流等方面介绍了日本中西兼容的文化。
本节教材的补充资料主要包括地图、景观图和文字等。
作为“第二地理语言”的地图,分别说明日本的地形和组成、日本的矿产资源进口和产品的出口贸易、日本的工业部门及工业分布、日本港口的分布等,较全面地对日本各地理要素进行了定位。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利用地图说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的组成部分、地形特点,知道日本是岛国。
2. 能利用地图分析日本的地形特点,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 记住日本的首都——东京,知道东京的城市智能。
二、过程与方法1. 根据资料会分析日本的自然环境特点、掌握分析主要灾害以及成因的方法。
2. 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会借鉴他国经验与教训、客观看待两国的历史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和资源观、培养学生的防震意识2. 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日本的自然环境特点、掌握分析主要灾害以及成因的方法。
教学媒体与学具日本地图、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利用多媒体幻灯片展示日本的相扑、樱花、富士山等资料导入新课。
自然亲切,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新课教学(一)地理位置教师利用多媒体幻灯片展示世界政区图,在图片中利用自定义动画标出日本的国名并且加入强调效果。
第七章_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导学案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2014.3第一节日本学案一、位置、范围和国土组成1、海陆位置:日本位于亚洲的________部,太平洋________岸,与中国隔海相望。
2、海陆位置:日本领土大致在北纬23.5度重要的纬线和北纬46度之间,日本领土大部分位于________(温度带)。
3、范围:日本领土由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周围海域组成。
其中________岛面积最大,该岛的北面是________岛。
4、日本海岸线________ ,多优良港湾,这对日本的________业、________业、________和________十分有利。
二、地形1、日本的地形以____、____为主,平原狭小。
邻近东京的______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2、日本最高山峰是______山,它是一座______火山。
3、日本位于____板块和_____板块交界处,所以多火山、地震。
4、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濒临的海洋:①②(2)邻国:③④⑤(3)岛屿:⑥⑦⑧⑨(4)首都:A ,位于平原。
(5)最高峰:B ,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三、气候1、日本位于中纬度大陆东岸,拥有带和带气候。
2、读东京和北京一月和七月气温和降水量表,回答:(1)冬季,东京比北京______(冷还是暖),夏季比北京______(冷还是暖)。
(2)降水量,东京比北京______(多还是少)。
(3)这说明日本的气候具有什么特征______ 。
四与世界紧密联系的工业1.读日本工业分布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工业区名称:①②③④(2)日本的工业区主要集中在洋沿岸和海沿岸,形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本依靠和充足的资源,对进口进行加工,制成工业品大量出口,形成了以为主的经济(4)日本工业发展的主要不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7.1日本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案例研究、项目导向学习等。
②地形特点:
-多山:70%山地
-主要山脉:富士山、关东平原、近畿平原
-富士山:活火山、日本象征
③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四季分明
-北海道:温带大陆性
-冲绳:亚热带
④经济发展:
-战后崛起:世界经济强国
-工业地带:太平洋沿岸、濑户内海沿岸
⑤饮食文化:
-主要食物:米饭、鱼、海藻、豆制品
-传统烹饪:寿司、刺身、天妇罗
接着,我们学习了日本的经济发展状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强国之一。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然后,我们学习了日本的饮食文化。日本饮食以米饭、鱼、海藻、豆制品为主。传统烹饪方法有寿司、刺身、天妇罗等。日本茶道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接着,我们学习了日本的传统节日。日本的传统节日有樱花节、盂兰盆节、成人之日等。樱花节是日本最著名的节日之一,每年春季举行。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结合课本内容,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多种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日本的地形、气候、经济和文化特点。同时,设计一些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课程结束后,进行本节课的总结,并通过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使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地理核心素养、人文素养、思维素养和创新素养。
七年级地理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学案设计初稿李世梅、杨远珍、何佩琼、卜虹艳、第一节日本(何佩琼、沈澄、杨远珍)知识点一:日本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国土组成自主学:1、日本位于亚洲的部,太平洋岸,与中国隔海相望。
请在右图中填注日本海、东海、太平洋、中国。
2、日本领土由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周围海域组成,请在右图中填注四个大岛名称。
其中________岛面积最大,该岛的北面是________岛。
3、日本领土大部分位于(温度带)。
4、日本面积万平方千米,海岸线,形成很多优良港湾。
5、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南北狭长,并且与经线斜交。
英国也是一个岛国。
比较这两个国家跨越的经度和纬度范围,那个国家大?这对地理环境的复杂程度有影响吗?知识点二:日本的板块位置和地形特征(多山、多火山多地震)自主学:1、日本的地形以______、为主,仅在________带分布着狭小的平原。
2、邻近的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3、日本最高山峰是山,它是一座火山。
4、日本的民居,多用的建筑材料建筑的,目的是。
5、日本位于____板块和_____板块交界处,由于两大板块碰撞,所以日本多火山、地震。
请在下图中填注出这两大板块。
6、日本的火山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但是,在火山非活动期间,火山灰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利于生产。
7、日本经常有地震发生,每年有感地震多达1500多次。
人们采取很多办法来预防地震,或减少地震带来的危害。
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吗?为什么?你了解哪些防震减灾方面的知识?地理位置国土范围Array地形特征知识点三:日本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自主学:1、日本位于中纬度大陆东岸,拥有带和带气候。
2、读表:东京和北京一月和七月气温和降水量)冬季,东京比北京,夏季呢?(2)降水量,东京比北京(多还是少)。
(3)这说明日本的气候具有什么特点。
气候特征知识点四:日本的资源状况和分布特点自主学:1、日本是一个岛国,海岸线,渔业资源丰富,北部有世界著名的大渔场,其名称是_________渔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学案
一、位置、范围和国土组成
1、海陆位置:日本位于亚洲的________部,太平洋________岸,与中国隔海相望。
2、海陆位置:日本领土大致在北纬23.5度重要的纬线和北纬46度之间,日本领土大部分位于________(温度带)。
3、范围:日本领土由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周围海域组成。
其中________岛面积最大,该岛的北面是________岛。
4、日本海岸线________ ,多优良港湾,这对日本的________业、________业、________和________十分有利。
二、地形
1、日本的地形以____、____为主,平原狭小。
邻近
东京的______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2、日本最高山峰是______山,它是一座______火山。
3、日本位于____板块和_____板块交界处,所以多
火山、地震。
4、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濒临的海洋:①②
(2)邻国:③④
⑤
(3)岛屿:⑥⑦
⑧⑨
(4)首都:A ,位于平原。
(5)最高峰:B ,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三、气候
1、日本位于中纬度大陆东岸,拥有带和带气候。
2、读东京和北京一月和七月气温和降水量表,回答:
纬度位置最冷月均温最热月均温气温年较差年降水量东京36 °N 3.7°25.1°21.4°1610mm
北京40 ° N -4.7°26.1°30.8°636mm
(1)冬季,东京比北京______(冷还是暖),夏季比北京______(冷还是暖)。
(2)降水量,东京比北京______(多还是少)。
(3)这说明日本的气候具有什么特征______ 。
四、资源状况和分布特点
1、日本是一个岛国,海岸线,渔业资源丰富,日本著名的渔场为________渔场,位于_______暖流和_________寒流交汇处。
2、由于日本山地多,且降水丰富,植被生长好,覆盖率高达70%,日本全国大部分覆盖的植被是:()
A、温带草原
B、温带森林
C、热带雨林
D、热带草原
3、日本多山,降水又较多,河流,所以日本资源丰富。
4、日本和资源丰富,但用来发展工业的矿产资源。
五、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1.读日本工业分布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工业区名称:
①②③④
(2)日本的工业区主要集中在洋沿岸和海沿岸,形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本依靠和充足的资源,对进口进行加工,制成工业品大量出口,形成了以为主的经济
(4)日本工业发展的主要不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些年,日本工业加速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和销售基地,将本国许多重污染的制造业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原因是什么?这样做对日本本国有哪些好处?对其它国家有何影响?
(1)原因:资源贫乏,国内市场小;近些年国内因工业集中,使供水、供电、用地紧张,工业污染加重;国内劳动力工资较高;加入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国际市场的竞争。
(2)对日本本国好处:①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②加入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和国际市场的竞争;③保护本国的自然资源,减缓资源消耗,保护本国资源;④减少运输成本的投入。
(3)对其它国家的影响:①日本把污染严重的企业移到海外,会使其它国家的环境受到污染,导致环境质量的下降;②日本从本国利益出发,保护本国资源的意识很强,但是大量进口木材或远洋超量捕捞,将导致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资源严重破坏,进而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失调。
六、日本东西兼容的文化
1、日本民族构成单一,_______民族占绝对优势。
日本文化既有浓厚的_______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_______气息,是_______文化兼容的典型。
2、_______国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学法指导】学习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地理的方法和步骤:
1.了解该国或该地区的位置入手;
2.了解该国或该地区的领土组成;
3.了解该国或该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情况和人文环境,或以若干个主题来反映该国或该地区的突出特征;
4.了解该国或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
5.了解该国或该地区在资源利用方面的主要经验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