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频器
音箱分频器

音箱分频器简介音箱分频器是一种用于将音频信号分割成不同频率段的设备。
它常用于音箱系统中,用于将音频信号分配给不同的扬声器单元或音频驱动器单元,以实现更好的音质和声场效果。
本文将介绍音箱分频器的原理、分类、工作原理、应用场景以及选购要点等内容。
原理音箱分频器基于频率分割原理,将输入的音频信号分割成不同的频率段,并将对应频率的信号分配给相应的扬声器单元。
常见的音箱分频器通常分为两种类型:有源分频器和无源分频器。
有源分频器有源分频器是通过使用内置的放大器来放大和分配不同频率的信号。
它具有多个输入和多个输出,可以单独调节每个频率段的音量和音调。
有源分频器通常需要连接到电源供电,具有更高的驱动能力和更精确的频率划分。
无源分频器无源分频器不具备内置放大器,它通过使用电容、电感和电阻等元件来分割音频信号。
无源分频器通常相对简单,不需要额外的电源供电,并且价格相对较低。
但是,由于没有内置放大器,它的驱动能力较弱。
分类根据分频方式的不同,音箱分频器可以进一步分为以下几类:1.全频分频器:将输入的音频信号均匀地分割成低频、中频和高频三个频率段,分别输出给对应的扬声器单元。
2.二分频分频器:将输入的音频信号分成低频和高频两个频率段,分别输出给对应的扬声器单元。
3.三分频分频器:将输入的音频信号分成低频、中频和高频三个频率段,分别输出给对应的扬声器单元。
4.多分频分频器:将输入的音频信号分割成多个频率段,每个频率段对应一个扬声器单元。
工作原理音箱分频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输入音频信号:由播放器、放大器或其他音频设备输出的音频信号作为输入信号。
2.分频:音箱分频器根据设定的分频方式,将输入音频信号分割成不同的频率段。
3.分配:将分割后的音频信号分别输出给对应的扬声器单元。
4.放大:有源分频器会进一步放大分割后的信号,确保每个频率段的音量均匀。
5.输出:分割后并放大处理过的音频信号通过扬声器单元输出,形成清晰、高保真的音质。
分频器工作原理

分频器工作原理分频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器件,它在许多电子设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分频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输入信号分解成不同频率的组成部分,从而实现对信号的频率分离。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分频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电子领域中的应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分频器的基本结构。
分频器通常由输入端、输出端和控制电路组成。
输入端接收来自外部的信号输入,而输出端则输出经过频率分解后的信号。
控制电路则负责控制分频器的工作模式和参数设置。
在分频器中,最常见的工作原理包括频率除法、相位锁定环和滤波器等。
频率除法是分频器中最常见的工作原理之一。
它通过将输入信号的频率进行除法运算,从而实现将高频信号转换为低频信号的功能。
在频率除法器中,通常会采用计数器和比较器来实现频率的除法运算。
通过不同的计数器和比较器设置,可以实现不同的频率分频比,从而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另一种常见的分频器工作原理是相位锁定环。
相位锁定环通过对输入信号的相位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信号频率的分解。
在相位锁定环中,一般会采用相位比较器、环路滤波器和控制电压发生器等组件。
通过这些组件的协同作用,可以实现对输入信号的频率分解和输出。
除了频率除法和相位锁定环,滤波器也是分频器中常见的工作原理之一。
滤波器通过对不同频率成分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从而实现对信号频率的分离。
在滤波器中,常见的滤波器类型包括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和带通滤波器等。
通过这些滤波器的组合使用,可以实现对不同频率成分的信号进行有效的分离和输出。
总的来说,分频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器件,它通过不同的工作原理实现对输入信号频率的分解和输出。
在实际应用中,分频器广泛应用于通信系统、雷达系统、无线电系统和测试测量等领域。
通过对分频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进行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电子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本文中,我们详细介绍了分频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电子领域中的应用。
通过对频率除法、相位锁定环和滤波器等工作原理的介绍,可以更好地理解分频器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式。
分频器的作用及如何选择分频点

分频器的作用及如何选择分频点分频器(Divider)是电子电路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输入信号分成两个或多个频率不同的输出信号。
在实际应用中,分频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用于频率合成、频谱分析、信号调制等领域。
分频器通常由可编程逻辑器件(如计数器、锁相环)和触发器等基本逻辑电路组成。
根据输入信号的频率和所需的输出频率,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分频器来实现所需的功能。
1.频率合成:分频器可以将一个较高频率的输入信号分频为一个或多个较低频率的输出信号,用于产生不同频率的时钟信号,实现电子设备的频率合成。
2.时钟分频:在数字电路中,分频器用于将高速时钟信号分频为低速时钟信号,实现时序控制和数据同步。
3.信号调制:在无线通信中,分频器可以实现信号调制,通过不同频率的分频输出实现频率转换和信号解调。
4.频谱分析:分频器可以将输入信号按照不同频率分成若干个频谱部分,便于对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和频率检测。
如何选择分频点:选择合适的分频点非常重要,它决定了输出信号的频率和所需的系统性能。
以下是一些选择分频点的常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确定所需的输出频率范围:首先需要确定分频器所需实现的输出频率范围,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选择。
2.考虑系统的输入频率和带宽:分频器的输入频率和带宽应该适配于系统的输入信号,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
3.分辨率要求:分辨率是指分频器输出信号的频率分辨率,即两个相邻输出频率之间的差值。
分辨率越高,输出的频率细分越多。
选择合适的分辨率可以更好地适应系统需求。
4.输出频率稳定性:输出频率稳定性是指输出信号在长时间运行中的频率波动程度。
对于一些对频率精度要求较高的应用(如通信系统),需要选择输出频率稳定性较好的分频器。
5. 整数分频和非整数分频:在选择分频器时需要考虑是否需要整数分频或非整数分频。
整数分频通常使用计数器实现,非整数分频则需要使用PLL(Phase Locked Loop,锁相环)或DDS(Direct Digital Synthesis,直接数字合成)等技术来实现。
分频器计算公式

分频器计算公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选择和设计。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分频器计算公式,适用于音频信号处理中的分频器设计:假设输入信号的频率范围为20Hz到20kHz,输出信号的频率范围为100Hz到15kHz,分频比为N,那么分频器的计算公式如下:N = (最高输出频率/ 最低输入频率) - 1分频器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滤波器类型:根据信号的频率特性选择合适的滤波器类型,例如低通、高通、带通或带阻滤波器。
2. 滤波器参数:根据滤波器的类型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滤波器参数,如滤波器的阶数、截止频率、品质因数等。
3. 分频比:根据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频率范围以及滤波器的类型和参数,确定分频比。
分频比决定了信号在分频器中经过多少次滤波器,从而影响信号的失真和带宽。
4. 阻抗匹配:分频器的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需要匹配,以确保信号的传输效率。
具体来说,分频器的计算步骤如下:1. 确定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频率范围,以及分频器的分频比。
2. 根据滤波器的类型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滤波器参数。
3. 根据滤波器的参数和分频比,利用上述公式计算所需的滤波器阶数或其他相关参数。
4. 根据计算出的参数进行滤波器的设计或选择已经存在的滤波器模块。
5. 根据阻抗匹配的要求,对分频器进行电路设计或选择合适的电路模块。
6. 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分频器的性能满足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分频器的计算和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信号的频率特性、滤波器的类型和参数、分频比、阻抗匹配等多个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场景进行选择和设计,并经过充分的测试和调试,以确保分频器的性能和稳定性。
分频器的作用

分频器的作用
分频器的作用是将输入信号按照一定比例分割成多个输出信号。
它常用于音频和电子信号处理中,以实现不同频率范围的信号分离和处理。
具体而言,分频器可以根据需要将输入信号分成多个频带,使得每个频带可以单独进行处理和调节,以获得更好的音效和信号质量。
在音频系统中,分频器通常被用于分离低音频、中音频和高音频信号,并将其分配到对应的喇叭或扬声器上。
这样可以让每个喇叭或扬声器专注于处理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从而提高音质和音频的清晰度。
同时,在录音和混音过程中,使用分频器可以将不同频率范围内的乐器声音分离出来,使得后期处理更加精细和准确。
在电子信号处理中,分频器可以将输入信号分为不同的频带,使得对不同频率范围内的信号进行独立处理。
这种信号分离的方式常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可以实现多频道传输和接收,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
此外,在图像处理和视频编码中,分频器也被用于将图像或视频信号按照空间频率分割成多个子带,以便进行压缩和处理。
总之,分频器可以根据输入信号的特性将其分割成多个频带,实现对不同频率范围内信号的独立处理和控制。
这在音频和电子信号处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提高信号处理的效果和质量。
什么是分频器?

分频器是指将不同频段的声音信号区分开来,分别给于放大,然后送到相应频段的扬声器中再进行重放。
在高质量声音重放时,需要进行电子分频处理。
它可分为两种:
(1)功率分频器:位于功率放大器之后,设置在音箱内,通过LC滤波网络,将功率放大器输出的功率音频信号分为低音,中音和高音,分别送至各自扬声器。
连接简单,使用方便,但消耗功率,出现音频谷点,产生交叉失真,它的参数与扬声器阻抗有的直接关系,而扬声器的阻抗又是频率的函数,与标称值偏离较大,因此误差也较大,不利于调整。
(2)电子分频器:将音频弱信号进行分频的设备,位于功率放大器前,分频后再用各自独立的功率放大器,把每一个音频频段信号给予放大,然后分别送到相应的扬声器单元。
因电流较小故可用较小功率的电子有源滤波器实现,调整较容易,减少功率损耗,及扬声器单元之间的干扰。
使得信号损失小,音质好。
但此方式每路要用独立的功率放大器,成本高,电路结构复杂,运用于专业扩声系统。
内容来源于网络。
分频器的作用

分频器的作用
分频器是一种电子设备,用于将输入信号按照一定的频率范围进行分割成不同的频率段,输出到不同的信号路径,实现音频或视频信号的分离和处理。
它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1. 分频功能:分频器可以将输入信号按照设定的频率范围进行分割,将不同频率的信号分别输出到各个信号路径。
通过设定不同的频率范围,可以实现信号的精确分割和处理,避免频率重叠和干扰。
2. 分离信号:分频器可以将混合在一起的不同频率的信号分离出来,实现对不同频率信号的单独处理。
例如,在音频处理中,可以将低频信号和高频信号分别处理,实现不同的音效效果。
3. 调音控制:分频器可以根据不同的频率范围对信号进行调音控制。
例如,在音频控制中,可以通过调节低频、中频和高频的增益和音色,实现对声音的调节和塑造,使其更加丰富和平衡。
4. 分频器可以实现音频或视频的特定频率域处理。
例如,在音频处理中,可以通过分频器将输入音频信号分割成不同的频带,在每个频带上进行特定的音频处理,如均衡、压缩、延迟等,以实现更精确的音频效果。
5. 分频器还可以用于分频音频或视频信号的录制和放音。
例如,在录音过程中,可以通过分频器将输入信号分割成不同的频带,然后分别录制,以实现对不同频段的音频信号进行独立控制和
处理。
总而言之,分频器是一种常用的音频或视频信号处理设备,具有将输入信号按照一定频率范围进行分割的功能,可以实现信号的分离、调音控制和特定频率域处理等作用,为音频和视频的后期处理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手段。
分频器 原理

分频器原理分频器是一种电子电路装置,主要用于将输入的信号分为不同频率的部分。
其工作原理主要基于LC滤波器(电感和电容构成的滤波网络)来实现。
根据输入信号的频率特性,分频器可以将信号分为高频、中频和低频等不同部分,从而满足各种应用场景的需求。
分频器在音频领域中的应用较为常见,如在音频功率放大器中,分频器可以帮助将音频信号分为不同频率段,如高音、中音和低音等。
这样,各个频率段的信号可以分别经过相应的放大器处理,再传输给相应的扬声器进行播放,从而实现完整的声音还原。
分频器的工作原理如下:1.偶数分频:使用计数器在信号的上升沿或下降沿进行计数。
当计数器的值等于分频系数的一半或整数时,信号翻转。
例如,一个上升沿计数的计数器,每次计数到2时,输出信号翻转一次;每次计数到4时,输出信号再次翻转。
这种方法适用于偶数分频。
2.奇数分频:相较于偶数分频,奇数分频器的设计稍复杂。
一般采用上升沿计数,当计数到(N-1)/2时,输出信号翻转;计数到(N-1)时,输出信号再次翻转。
若要实现50%的占空比,可以通过“错位相或”的方法实现。
3.LC滤波器:分频器中的LC滤波器根据信号频率的不同,对信号进行筛选。
高通滤波器允许高频信号通过,阻止低频信号;低通滤波器则允许低频信号通过,阻止高频信号;带通滤波器则允许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通过。
4.阻抗补偿网络:有些分频器中还会加入由电阻、电容构成的阻抗补偿网络,以使音箱的阻抗曲线更平坦,便于功放驱动。
分频器利用LC滤波器和计数器等电路元件,将输入信号分为不同频率部分,以满足各种应用需求。
在不同领域,分频器的具体实现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原理均基于LC滤波器和计数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1与C1组成的低通滤波器将200-54的分频点选在1.5kHz,这里将它的分频点恰当进步,主要是单元特性好,更重要是音频的功率八成都会集在中低频,恰当进步低频单元的截止频率,能够充分发扬单元专长,给出的声响将愈加丰满有力度。
若是分频点过低,不光丧失了单元优势,反而还会加剧中频单元的担负,导致振幅过载、失真增大等弊端。
尽管中频单元的有用频响宽达800Hz~10kHz,L2、L3与C2、C 3组成的带通滤波器仅取其 1.5~6kHz的一段频带,这也是它的黄金频段。
L4、C4构成的高通滤波器将YDQG5-14的分频点定为6kHz,本单元的下限截止频率也获得较高,将愈加轻松自如地在高频段发扬它的专长。
因为合理的挑选分频点,3个单元各自都作业在声功率最高的频带,故体系的归纳灵敏度也要比各单元的均匀特性灵敏度高出1~2dB。
分频器元件少,电路也很简单,关于分频电容器最起码的要求是高频特性好,耗费及容量差错小。
当前的聚丙烯CBB无极性电容器的耗费角正切值仅为0.08%~0.1%,高频功能优良,体积小、无感、价廉,完全能担任Hi-Fi体系分频电路的需求。
本音箱选用耐压为63V的CBB21、CBB22电容器,9.4 uF的用2只4.7 uF的并联即可。
高耐压电容在分频器上无大含义,价钱却成倍上升。
不要盲目崇拜那些进口货洋电容,这类电容并不一定能显着改进音质,价钱却高得惊人,有时1只10 uF的电容往往超越一只中低频扬声器单元的价格。
分频线圈L的内阻R0巨细直接关系到传输功率与音质,在胆机中分频器与输出变压器二次侧线圈、扬声器音圈及传输馈线呈串联回
(一)、分频器作用和特点
1、基本分频任务:由于现在音箱的种类很多,系统中要采用什么功病能的、几分频的电子分频器还是要灵活配置的,现在通常用的电子频器有2分频、3分频、4分频等区分,超过4分频就显得太复杂和无实际意义了。
当然现在的电声技术日新月异,目前还有一些分频器在分频的同时还可以对音频信号进行一些其它方面的处理,但不管什么类型电子分频器的主要功能和任务当然还是分频
2、保护音箱设备:我们知道不同扬声器的工作频率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口径越大的扬声器其低频特性也越好,频率下潜也越低。
就好像在相同情况下,18寸扬声器的低音效果一般会比15寸扬声器的低音效果好些;相反中音部分就要采用较小口径的扬声器了,因为通常情况下现在的纸盆振动式扬声器口径越小发出的声音频率也就越高;以此类推高音部分的振动膜片也应该很小才能发出很高频率的声音来。
既然扬声器这么复杂,种类又如此繁多,那么如何保障它们能够安全有效的工作就显得很重要了。
电子分频器可以提供不同扬声器各自需要的最佳工作频率,让各种扬声器更合理、更安全的工作。
设想一下:假如系统中中高音音箱没有经过电子分频器分频,而是直接使用了全频段的音频信号,那么这些中高音音箱在低频信号的冲击下就会很容易损坏,因此,电子分频器除了分频任务外,正常的使用它更重要的功能还有:保护音箱设备。
3、增加声音的层次感:假如一个音响系统中有很多只不同种类的音箱,的确没有使用电子分频器,不同种类的音箱都使用未经分频的全频信号,那不同音箱之间就会有很多频率叠加、重复的部分,声干涉也会变得很严重,声音就会变得模糊不清,声场也会很差而且话筒还会容易产生声反馈。
如果使用了电子分频器进行了合理的分频,让不同音箱处在最佳工作状态下,这样不同音箱之间发出的声音频率范围几乎不会重复了,这样就减少了声波互相干涉的现象,声音就会变得格外清晰,音色也会更好、更具有层次感了!
(二)、缺点和不足
1、太多分频选择会导致思想混乱:俗话说有利就有弊,和其它专业音响的周边设备一样,电子分频器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有些时候系统中需要分频的音箱多了就会显得很复杂,因为不同的音箱就需要有不同的分频点、不同的工作频率段,对于水平一般的音响师来说,在这样的情况下使用电子分频器分频时会让他们觉得无从下手。
因此细心仔细的调整是很重要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尽量少用4分频,采用2分频或3分频的方法,这样可以简单些,也会让我们的调整思路变得更加清晰些。
2、使用电子分频器后会导致声效下降:虽然使用电子分频器的优点很多,但由于它硬性的规定了不同音箱的工作频率范围,因此也使得这些音箱的效能受到了限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浪费了很大一部分资源。
例如:一只双15寸的全频音箱不经过电子分频器时可以发出很正常、较大的声音来,但如果经过了电子分频器分频后在200Hz以上频率工作的话,那这只音箱的丰满度和震撼力就会全没有了,因为此时音箱的低音给电子分频器切掉了。
同样情况下我们利用电子分频器也切掉了大部分低音音箱的高音部分,虽然这样音色可能会好听了,但不可否认的是低音音箱也浪费掉了大量的能量。
这对于音箱数量较多又注重音色的音响系统来说还无所谓,但如果一套音响系统中音箱数量不多又不注重音色只是要大声些,那此时还是不使用电子分频器现实一些。
3、分配频率不合理会导致设备损坏:上面说了合理使用电子分频器可以保护设备,同样电子分频器还是一把双刃剑,使用不当的话反而会损害设备:例如我们把从电子分频器里分出的高音信号送给了低音音箱,由于低音喇叭发不出这么高频率的声音来,所以此时的现象就是:高音音箱和低音音箱都不会有声音。
如果有些音响师不看原因,只是一味的增加前级信号和后级功放的音量,那结果就是增加再大的音量也没有用。
此时还会很容易损害功放,而且要是电平信号大到失真还容易烧坏扬声器,别以为低音音箱没有声音就没有事了,毕竟此时已经有很大的电流在通过低音喇叭线圈了。
别的音箱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电子分频器使用不当是会损坏设备的。
不同的电子分频器会有不同的调整旋钮和参数,下面以:RANE(莱恩)AC22 电子分频器为例作下简单介绍:
RANE(莱恩)AC22 电子分频器是一台立体声分频器,每单通道从左到右有6个按钮或旋钮,依次为:
1、MASTER-LEVEL:通道信号输入电平。
可以调节输入信号的电平大小。
2、LOW-LEVEL:低音输出的音量调整旋钮。
可以调节低音输出信号电平的大小。
3、LOW-MUTE:低音音量静音按钮。
按下此按钮可以切断LOW-LEVEL低音输出的音量。
4、LOW-DELAY:低音延迟旋钮。
可以延迟低音信号,让低频更加丰满一些。
5、LOW/HIGH-FREQUENCY:分频旋钮。
可以调整电子分频器的分频点。
6、HIGH-LEVEL:高音输出的音量调整旋钮。
可以调节高音输出信号电平的大小。
(二)、电子分频器的调整方法
1、MASTER-LEVEL:对通道信号输入电平的调整很重要,就象对调音台通道增益的调整一样,第一步的音量很关键。
一般调整在类似时钟12点的位置就比较合适了,不需要做大的调整。
2、LOW-LEVEL:对低音输出音量的调整要根据分频点和系统中低音音箱的数量来决定,一般调整在类似时钟12点和14点的位置。
同调整时还要注意看LOW-MUTE低音音量静音按钮有没有按下,否则也不会有低音信号送出去。
3、LOW-MUTE:低音音量静音按钮。
按下此按钮可以切断LOW-LEVEL低音输出的音量。
这主要是为了对比低音和高音的效果,正常使用中当然不要按下它了。
4、LOW-DELAY:对低音延迟旋钮的调整要灵活运用,根据现场效果来调整,有些时候低音显得太硬、太单薄,我们就可以开启它,让低音加点延迟感,这样可以增加低音的融合度和丰满度;相反如果觉得低音合适了,就不要开它了,否则低音就会显得混浊和拖泥带水了。
一般调整在类似时钟8点和11点的位置。
5、LOW/HIGH-FREQUENCY:分频旋钮。
调整电子分频器的分频点要根据音响系统中使用的音箱种类和特点来进行,在2分频工作模式下通常要调整在180Hz-250Hz范围内。
也就是调整在类似时钟10点和11点的位置。
6、HIGH-LEVEL:高音输出的音量调整旋钮。
对高音输出音量的调整要根据分频点和系统中中高音音箱的数量来决定,一般调整在类似时钟12点和14点的位置。
同时调整时还要注意听高音和低音的融合度:高音太小给低音包围声音就会显得暗淡;高音太大、太突出,就会显得和低音脱节了,不融合。
适中才好。
不是什么音响系统都会配置有分频器的,当然也不是什么情况下都需要用分频器的,如果一套音响系统中由于成本的限制,连音箱的配置都不够多,更舍不得配置一台电子分频器了。
此时如果系统中有多余的均衡器,我们其实可以考虑用专业15段或31段均衡器来代替分频器,这样还可以增加系统的声压。
原因很简单:理想情况下我们只需要低音音箱发出200Hz 以下的频率就好了,但实际上大部分的低音音箱内部是无内置分频器的,它的实际频率其实可以高达2000Hz以上。
大家知道人耳对1000Hz左右的声音感觉最灵敏,因此我们听2000Hz以下的声音肯定要比200Hz以下频率的声音感觉大很多。
人耳感觉声音大了,当然也就是整个系统的声压增加了。
具体调整方法就是:在均衡器上把50—200Hz提升3个dB;300-500Hz不做提升和衰减;500Hz以上到2000Hz成一个坡度逐渐衰减,实际上2000Hz左右频率基本要衰减12个dB左右了。
这个调整方法原理和意图都很好理解,使用这一种方法还有个好处是:方便调整声场、最大限度的发挥低音音箱的效能!当然这只是一种应急和无奈的做法,从学术上来说是不提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