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日本的设计

合集下载

浅谈战后日本室内空间设计的“和风洋体”

浅谈战后日本室内空间设计的“和风洋体”

浅谈战后日本室内空间设计的“和风洋体”[摘要]战后日本的“和风洋体”,是东西方文化碰撞的体现。

本文将以室内设计中的空间设计为切入点,在分析战后西方设计思想对日本设计影响的同时,也反映了日本传统设计的维护和继承。

最后通过寻找本土设计与外来设计的恰当结合点,为今后我们设计带来一些启发。

[關键词]传统设计和风洋体室内空间设计一、背景谈起日本的民族风格,由于中日两国一衣带水的特殊地域关系,早在唐朝,日本就深受中国风格的影响。

从语言到文字,从建筑到装饰,日本人以强烈的好奇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兼容吸纳,逐渐创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和式风格”。

伴随着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明治维新实施了对外开放政策,日本大量制造轮船,向国外运送客人和货物。

为了向外界显示日本的技术水平,其产品尤其是轮船的设计制造业集中了当时日本最先进的技术力量,设计行业也随之得以快速发展。

同时,战败国日本被美军占领后,包豪斯现代主义的简练造型极大的影响了工业生产,美国成熟技术和设计的引入,使日本设计渐渐演化为脱亚入欧的时代。

二、西方设计对日本设计的影响日本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日本向国外的学习的精神,日本从学习到模仿在到自己风格的形成,不仅让日本的设计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且让经济迅速腾飞。

而在二战后的这一时期,日本自己的设计系统还没有完善,大多的设计师依然停留在肆意的模仿阶段,而社会又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很多设计师在因自己的处女座成名之后,以后的作品设计似乎追求速度要胜过于质量,所以虽然西方思想为设计师带来了新的视野,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为作品的抄袭提供了大量的资源。

西方思想的传入和推广在一定程度上给日本民众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风洋体”的室内设计就在日本体现颇多。

尤其是在空间设计中,线条的使用以及装饰设计方面,大量采用西方的设计元素,同时空间的划分以及功能的分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传统的日本住宅空间设计,客厅是主要的设计方向,人们会认为客厅是门面,到访的客人能通过客厅的摆设和设计了解主人的品位。

二战后日本的设计(精选PPT)

二战后日本的设计(精选PPT)
工业设计刊物都看出来日本工业设计专
辑,系统介绍日本设计的状况与成就, 日本工业设计开始真正走向世界。
• 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和1970年的万国博览 会均是由日本举办的大型国际性活动。两 次大会成为日本设计师展示才华的最佳场 所,也让崛起的日本设计真正在国际上亮 相。
• 20世纪70年代,日本设计师发起过针对 儿童进行的设计活动,使产品具有独特 的功能和儿童喜爱的外形,使儿童受到 教育并健康成长,他们称这种设计是 “进行教育的设计”,令消费者对设计 师油然61年日本工业设计协会参加了在意大利 威尼斯举行的世界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议, 日本设计开始走向国际。
• 1962年协会举行成立十周年工业设计专题 讨论会,并发行工业设计协会1962年年鉴。
• 1963年日本工业设计协会派人参加了在巴 黎举行了世界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大会, 并在国内举办日本工业设计出口产品展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设计
主要内容
• 一、恢复期的设计 • 二、转型期的设计 • 三、成熟期的设计 • 四、日本设计的代表性企业 • 五、总结
背景
• 1、日本现代设计起步比较晚 • 2、日本从1868年明治维新运动以后才开始
自己的现代化运动,并逐渐进入工业化时 代。 • 3、战后在美国的大力支持和援助下,随着 经济复苏,20世纪50年代,日本才进入现 代设计的起步阶段。 • 4、1945—1952年是日本战后最困难的阶段, 为经济复苏期。
• 战后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企业意识到设计对 于开拓市场、赢得竞争的重要性,纷纷成 立自己的设计部门,设计成为增强企业竞 争力的重要手段。
• 最先成立设计部门的是松下公司,随后本 田汽车公司、佳能照相机公司、东芝电器 公司、夏普公司等也相继成立了自己企业 的工业设计部门。

第八章 战后日本设计

第八章 战后日本设计
第八章 现代主义设计的反叛与变异时期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设计
背景:战后十年的经济、民生恢复,各国经济繁荣发展。 战后的变化:工业产品相对剩余、产品更新换代迅速。
对设计的新要求: (1)物质、财富膨胀,消费者的审美要求相应提高; (2)适应新材料、新技术,设计表现多样化。 设计变革:现代主义设计受到质疑。
稳定的知识与交流
日本GK工业设计研究所(1957年)是日本为数不多的优秀设计公司之 一。GK工业设计研究所成立,许多成员赴美国和德国学习先进的工业设计 理论与技术,从而奠定GK国际交流的基础。GK将目标定义知识密集型、 高水平的,以创新为先导的设计组织。为达到这一目标,GK形成了由基 础研究、计算机系统开发、技术创新、设计信息处理等部门构计策略,将所有设计领域融会贯通以 应付当代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
它有效地利用了自身的组织结构以及广泛的专业技术,积极通过在 高技术条件下创造“精神与物质”协调一致的设计哲学来服务社会。
工业设计产品鉴赏
海报设计和日本风格
目的 :把复杂的构 思转化为一视觉上可见 的事实,将不可能的造 型构成呈现在画面实体 上。
三、关于日本设计崛起的自我总结
一,人才待遇的提升,设计企业侧重点的改良。 二,设计水平的提升,形成了日本独特的口碑品牌:“日本风格”。 三,新技术的普及,欧洲设计师的频繁交流指导稳定的知识与交流。 四,关于设计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和详细的设计服务定位。
柳宗理
日本风格:良好的性能、多样的造型、 低廉的价格、 无微不至的细节。
随着新技术的普及,仅靠技术上的新奇就无法生存。 例如:外壳上直露的螺钉,使人觉得细节上欠考虑。 这就迫使日本的生产厂家重视设计,改善产品的形象。 这大大促进了日本高技术产业中设计的发展。

二战后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

二战后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

• 进入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80年代后期,由 于受到意大利设计的影响,日本家用电器 产品的设计开始转向所谓“生活型”,即 强调色彩和外观上的趣味性,以满足人们 的个性需求。
PPT文档演模板
二战后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
1956年柳宗 理设计的"蝴
蝶"凳
PPT文档演模板
二战后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
80年代是日本汽 车工业的黄金时 代。日本车在世 界市场的占有率 不断扩大,以 “丰田生产方式” 为代表的日本生 产模式引起了欧 美的关注。
PPT文档演模板
二战后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
二战前日本工业设计简介
•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日本的民用工业和 工业设计并不发达,很多工业产品直接模 仿欧美的样本,价廉质次,即这时日本还 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工业特色。
PPT文档演模板
二战后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
• 20世纪20年代由夏普公司的前身生产的 收音机,也是欧美产品的复制品。由于政 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战前日本与德国 关系密切,有些日本人曾去德国学习设计, 将包豪斯的设计思想和教育体系带回了日 本。
二战后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
• 在日本的企业设计中,索尼公司成就斐然,成了日本 现代工业设计的典型代表而享誉国际设计界。索 尼是日本最早注重工业设计的公司,早在1951年它 就聘请了日本最有名的设计师之一柳宗理设计了 Y型磁带录音机。1954年公司雇佣了自己的设计 师并逐步完善了公司全面的设计政策。索尼的设 计不是着眼于通过设计为产品增添"附加价值",而 是将设计与技术、科研的突破结合起来,用全新的 产品来创造市场,引导消费,即不是被动地去适应市 场。
PPT文档演模板
二战后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
• 恢复期的日本工业设计尚处于启蒙阶段, 优秀设计作品不多。1953年的米兰三年 一度国际工业设计展览曾邀请日本参展, 但日本以不具备参加国际性展览的条件谢 绝。当时日本的许多产品仍是工程师设计 的,比较粗糙。

二战后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

二战后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

二战后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引言二战结束后,日本陷入了经济困境。

然而,通过努力和创新,日本成功地实现了经济复兴,并在工业设计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本文将介绍二战后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历程,探讨其原因以及对全球的影响。

经济困境与改革二战结束时,日本面临着巨大的经济挑战。

战后的破坏和资源匮乏使日本陷入了困境。

然而,日本政府和企业界共同努力,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动了经济的复苏。

在经济改革的过程中,工业设计被视为是关键的推动力量。

日本政府开展了一系列支持工业设计的政策,鼓励企业进行创新和研发,并提供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

从仿制到创新二战后的日本一开始主要是通过仿制西方产品来实现工业发展。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企业逐渐意识到单纯仿制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日本企业开始注重创新和独特的设计。

这一转变由索尼公司所代表。

索尼推出的“松本型磁带录音机”引起了轰动,使得日本的工业设计开始引起世界的关注。

这一设计以其简洁、实用和美观的特点,成为了日本工业设计发展的里程碑。

日本设计美学的崛起日本的工业设计以其独特的美学受到了全球的认可和赞赏。

日本设计美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简洁与实用日本工业设计强调简洁和实用。

产品设计注重功能的实现和用户体验,追求简约而不简单,将产品设计精简至核心功能,避免复杂和多余的元素。

自然与人文日本工业设计注重与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融合。

产品设计灵感来源于日本的自然景观和传统文化,注重产品与环境的和谐共存。

美学与细节日本设计注重细节,注重产品的每一个细微之处。

产品的线条、比例、色彩等都被精心设计,力求给用户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日本工业设计的影响二战后的日本工业设计不仅在国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对世界的工业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日本的工业设计理念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

许多国家的企业开始借鉴日本设计原则,并将其应用于自己的产品设计中。

这种影响不仅限于电子产品,还延伸到汽车、家具、时尚等各个领域。

11二战后日本的设计

11二战后日本的设计

2、五十年代日本的工业设计及成就
1945年日本恢复生产金属厨具,逐步允许为国内 市场和驻日美军生产金属用品和家用电器;1947年 日本企业得到批准可生产三百辆汽车和其它机动车 辆;1948年日本开始生产电冰箱;1950年日本生产 的打字机和日光灯投放国内市场。1949年日本政府 公布了新的日本工业标准(简称JIS),为五十年代 日本工业设计的迅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从地理风土中看,东瀛岛国本身 就是一个“暧昧”的存在,包围在辽 阔在海洋中,它介于封闭与开放、狭 窄与辽阔之间;位于极东,使它在东 亚册封体系中成国之 间;生存资源的匮乏与自然风景的优 美,涵养了尚武与爱美的国民性;地 震、火山、海啸、台风等天灾,培养 出搏击命运、顺从命运的二重性;四 季分明、变动不居的地理气候,发展 了日本人的不匀整美感,视“瞬间” 为“永恒”,——所有这一切,构成 一幅幅似是而非、自相矛盾而有内在 联系的图景。
以美国著名设计师为代表的国外设计师对日本的 讲学、设计指导和实践,大大促进了日本设计的发 展,使设计师了解到了世界最新的设计艺术理论和 技术状况。如1951年,美国著名设计师弗兰克·莱 特、雷蒙德·罗威等访问日本,讲授工业设计发展 中的众多问题和经验,亲自示范工业设计的程序和 方法。
日本的设计师积极响应产业界和政府的政策,成立相 关的设计组织,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产生 了一批著名的设计艺术理论家。其中最著名的有《工艺 新闻》的主编胜见胜,他在《工艺新闻》杂志1948年号 上专题介绍英国工业设计协会情况、活动成绩等,大大 启发了日本设计师。1951年,由龟仓雄策、原弘、河野 鹰思等设计师成立了“日本宣传美术会”,培养了一批 战后非常有影响的图案设计师,如田中一光、粟津洁、 杉普康平、永井一正、横尾忠则等。

二战后日本家具设计中“民族化”的体现

二战后日本家具设计中“民族化”的体现

二战后日本家具设计中“民族化”的体现作者:祁飞来源:《大观》2016年第08期摘要:在日本的传统文化中,非常强调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人生境界。

对自然界的景物,日本人素以纤细娇小为美,强调在微小而具体的事物中体现出人性的尊严,这种意识形态也直接在其家具设计中有所展现。

这和日本狭长的岛国地形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

而二战后的日本,家具设计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充分学习和借鉴欧美家具设计之后,对其进行改良。

而之后的家具设计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由模仿到改良,从改良到创造,逐步形成了日本特色“民族化”的设计风格,将自然界的材质大量运用于家具的设计、装饰中,不推崇豪华奢侈、金碧辉煌,以淡雅节制、深邃禅意为境界。

并呈现出了如柳宗理、川上元美、喜多俊之、司朗仓松等优秀的家具设计师,使得民族风格与国际新潮融为一体。

关键词:二战;日本家具;民族化一、二战对于日本家具的影响二战对于日本家具的影响是深远的,甚至可以说日本家具的发展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发展起来的。

也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得日本与外国的交往更加频繁。

由于日本四面环岛的独特区位情况,使得二战之后的日本需要制作大量的轮船向外运输货物,市场的需要使得在轮船设计制作中需要聚集大量的设计人才,这也使得家具设计行业得到了大力的发展。

而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日本的家具设计受到了包豪斯现代主义的影响,使得在家具设计中,融合了现代主义的设计理念,大量的精简家具及新材料新技术开始出现。

而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也为了扩大海外市场的占有率,日本开始向海外输送本国的青少年,让他们去学习新产品和新技术;在这种文化的融合中,日本使得本国的家具设计水平得到了强而有力的提高,但是在这样的文化融合中,日本也依旧没有丢掉自身民族化的东西。

二、二战后日本家具设计中“民族化”的体现二战后的日本,受到了多方文化的洗礼;在和国际社会的接轨中,虽然因为美国家具技术的发展,而开始设立相关家具设计专业,但是在家具事业和技术的发展中,根据其自己的文化特征,日本还是保留了大量“民族化”的因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

日本是世界发达国家中惟一的东方国度,它从1868年明治维新运动以后开始接受西方文明,在政治、经济、技术、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经历了巨大变革,逐渐进入工业化时代并成为现代化经济、技术强国、由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日本与德国关系密切。

在德国工作同盟等现代主义设计组织影响下,日本也曾出现过一些类似的民间设计团体,探索借鉴西方先进文化从而发展日本现代设计的途径。

由于第二世界大战前日本实行对军事扩张政策,全部精力投注于扩张军备等事项,国家、企业和民众的设计意识十分淡薄,设计只是处于设计师个人探索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工业与经济经历了恢复期、成长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而迅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其工业设计的同步发展使日本很快成为现代设计大国之一。

日本工业恢复时期(1945—1952)的重要目标是使经济恢复到站前的水平。

日本政府对重建极为关注,美国当局也提出援助计划,越来越多的企业回复了生产。

随着经济带逐步复苏,日本设计也开始有所发展。

学习欧美是日本工业设计起步时期的主要方法,日本设计界创办刊物、举办展览,利用各种宣传手段介绍欧美国家的生活文化和设计文化,为日本设计师带来十分有益的启迪。

与此同时,涉及教育也开始兴办,日本千叶大学、艺术大学等院校相继成立了工业设计系。

1951年日本政府邀请美国极富声望的工业设计师雷蒙罗维赴日讲学,并为日本工业设计界亲自示范工业设计的程序与方法,此举使日本设计师得以了解世界最新的工业设计理论与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日本设计的进步。

1952年发生的两件事对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具有里程碑般的意义,这就是日本工业设计协会(JIDA)的成立;以及同时举办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第一次工业设计展览—新日本工业设计展。

尽管日本工业设计仅处于启蒙阶段,产品大多由工程师设计,但它毕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协会的成立和展览的举办标志着日本工业设计从恢复进入了成长期。

日本工业的成长期(1953—1960)期间,其经济与工业都得到持续发展,科学与技术的新突破对工业设计提出了新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世纪 世纪40—50年代的日本现代设计带有明 世纪 年代的日本现代设计带有明 细案的模仿设计特征的痕迹, 细案的模仿设计特征的痕迹,尚未形成成 熟的日本设计风格。 熟的日本设计风格。 • 善于学习并兼收并蓄的日本民族精神决定 了日本工业设计不会沉寂太久, 了日本工业设计不会沉寂太久,具有极强 的爆发力, 的爆发力,它终究会成为世界工业设计大 年代索尼公司的腾飞已初见端倪, 国。50年代索尼公司的腾飞已初见端倪, 年代索尼公司的腾飞已初见端倪 60—70年代日本现代设计的异军突起既是 年代日本现代设计的异军突起既是 很好的证明。 很好的证明。
二、转型期
• 1953年朝鲜战争的结束,成为日本经济发 年朝鲜战争的结束, 年朝鲜战争的结束 展的重大转折点, 展的重大转折点,日本真正的设计发展也 从这里开始。 从这里开始。 • 美国给予的巨额经济援助和雄厚的科技力 量支持下, 量支持下,日本经济得到快速而持续的增 长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的现代设计。 长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的现代设计。
• 1952年日本迈出了工业设计的重要一 年日本迈出了工业设计的重要一 即日本工业设计协会正式成立, 步,即日本工业设计协会正式成立, 工业设计活动有了名正言顺的组织机 构,标志着日本现代设计从恢复期进 入了成长期。 入了成长期。
• 1952年举办了战后日本首次工业设计展览 会——新日本工业设计展。 • 此次展览与工业设计协会的成立两大事件 成为日本现代设计发展的里程碑。
表现
• 1、四五十年代在日本举办的一系列展 、 让日本人大开眼界, 览,让日本人大开眼界,也激发了日本 人对新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对工业设计 作用的认识。 作国文化生活展”, 、 年日本局办理“ 年日本局办理 美国文化生活展” 通过此次展览, 通过此次展览,一方面介绍了美国文化和 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一方面通过实物及图片介绍了 美国工业产品的设计与工业设计在人的生 活中的应用。展览相当成功, 活中的应用。展览相当成功,引起很大震 动。
• 日本许多工业产品都在世界时占有 领先地位,虽起步晚, 领先地位,虽起步晚,发展速度惊 人,在1980年成功取代美国成为世 年成功取代美国成为世 界汽车第一生产大国。 界汽车第一生产大国。 • 日本著名汽车公司有三菱、丰田、 日本著名汽车公司有三菱、丰田、 本田等。 本田等。
• 日本的照相机制造和设计同样处于 国际领先地位,著名的有理光、 国际领先地位,著名的有理光、佳 奥林巴斯等,以其造型合理、 能、奥林巴斯等,以其造型合理、 使用方便、面向大众、 使用方便、面向大众、价格便宜等 特点而畅销全世界, 特点而畅销全世界,与品质优良的 德国相机平分天下, 德国相机平分天下,显示了极强的 竞争实力。 竞争实力。
• 3、1948年又举办了美国大学设计展和“外 、 年又举办了美国大学设计展和“ 年又举办了美国大学设计展和 国生活资料展” 国生活资料展”,后者展出了大量外国当 时先进的生活用品。 时先进的生活用品。 • 4、1949年又组织了“产业意匠展” 年又组织了“ 、 年又组织了 产业意匠展” • 5、1951年举办了“设计与技术展”等 年举办了“ 、 年举办了 设计与技术展”
• 索尼公司采用聘用专职设计师 从事设计的制度,最终在1961 从事设计的制度,最终在 年也成立了自己的工业设计部。 年也成立了自己的工业设计部。
• 1957年日本通产省成立了一个特别部门 年日本通产省成立了一个特别部门— 年日本通产省成立了一个特别部门 “工业设计促进会”主要是帮助日本企业保 工业设计促进会” 工业设计促进会 护自己的设计不受外国企业的抄袭, 护自己的设计不受外国企业的抄袭,处理 外国企业指控日本企业抄袭他们的设计等 事务。 事务。 • 在促进会的促使下,1957年成立了日本设 在促进会的促使下, 年成立了日本设 计最高奖—Gmark奖,其作用类似于意大 计最高奖 奖 利的“金圆规奖” 利的“金圆规奖”,奖励日本工业设计的 创新精神
• 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和 年的东京奥运会和1970年的万国博览 年的东京奥运会和 年的万国博览 会均是由日本举办的大型国际性活动。 会均是由日本举办的大型国际性活动。两 次大会成为日本设计师展示才华的最佳场 所,也让崛起的日本设计真正在国际上亮 相。
• 20世纪 年代,日本设计师发起过针对 世纪70年代 世纪 年代, 儿童进行的设计活动, 儿童进行的设计活动,使产品具有独特 的功能和儿童喜爱的外形, 的功能和儿童喜爱的外形,使儿童受到 教育并健康成长, 教育并健康成长,他们称这种设计是 进行教育的设计” “进行教育的设计”,令消费者对设计 师油然而生敬意。 师油然而生敬意。
三、成熟期 • 20世纪 世纪40—50年代的恢复和发 世纪 年代的恢复和发 年代, 展,到60年代,日本经济达到 年代 了非常高的发展程度, 了非常高的发展程度,1968年 年 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已达世界一 流水平,进入富裕社会时期。 流水平,进入富裕社会时期。
• 60年代日本便以“主人翁”的姿态 年代日本便以“主人翁” 年代日本便以 出现在国际设计的舞台上, 出现在国际设计的舞台上,通过组 织和参加国内国际的设计会议、 织和参加国内国际的设计会议、产 品展览等活动, 品展览等活动,把他们的设计推向 世界。 世界。
• 1953年日本电视台开始播送电视节目,使 年日本电视台开始播送电视节目, 年日本电视台开始播送电视节目 电视机需求量大增, 电视机需求量大增,刺激了电视机的设计 和生产。 和生产。 • 1955年东芝电气公司推出的第一台电饭锅, 年东芝电气公司推出的第一台电饭锅, 年东芝电气公司推出的第一台电饭锅 日本开始进入家庭电气化时代, 日本开始进入家庭电气化时代,家电产品 深入千家万户。 深入千家万户。
日本的家用电器是在国际上具有垄断地 位的产品之一, 位的产品之一,也是日本工业设计的一 个主要内容。 个主要内容。
• 一系列展览给了日本设计师有益的启迪。 一系列展览给了日本设计师有益的启迪。 引起了日本对工业设计的重视, 引起了日本对工业设计的重视,促进了日 本工业设计的进步。 本工业设计的进步。
• 1951年美国设计大师罗维的日本之行,给 年美国设计大师罗维的日本之行, 年美国设计大师罗维的日本之行 思索和困惑中的设计师雪中送炭。 思索和困惑中的设计师雪中送炭。 • 罗维在日讲学,不仅讲授了设计课程,还 罗维在日讲学,不仅讲授了设计课程, 为日本设计界亲自示范设计程序和方法, 为日本设计界亲自示范设计程序和方法, 并且为日本公司设计了著名的“和平” 并且为日本公司设计了著名的“和平”香 烟的包装。 烟的包装。 • 这些都带动了日本现代设计的发展,也刺 这些都带动了日本现代设计的发展, 激了日本设计界的有识之士。 激了日本设计界的有识之士。
一、恢复期
• 1、1945年日本恢复生产金属厨具,逐步允 、 年日本恢复生产金属厨具, 年日本恢复生产金属厨具 许生产金属用品和家用电器 • 2、1947年日本得到批准可生产 辆汽车 年日本得到批准可生产300辆汽车 、 年日本得到批准可生产 和其他机动车辆 • 3、1948年日本开始生产电冰箱 、 年日本开始生产电冰箱 • 4、1950年日本生产的打字机和日光机投放 、 年日本生产的打字机和日光机投放 国内市场。 国内市场。
四、日本设计的代表性企业
• 日本现代设计的一个很大特点是集体主义 工作方式,采取集思广益, 工作方式,采取集思广益,依靠集体的力 量来进行设计。 量来进行设计。 • 日本独立设计事务所及自由设计师则更多 是与中小企业合作。最著名的是日本GK设 是与中小企业合作。最著名的是日本 设 计事务所, 计事务所,如今发展从日本最大的设计咨 询公司。 询公司。 • GK设计事务所与一些大公司,如日立、雅 设计事务所与一些大公司, 设计事务所与一些大公司 如日立、 马哈等日本著名公司都建立了合作关系。 马哈等日本著名公司都建立了合作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设计
主要内容
• • • • •
一、恢复期的设计 二、转型期的设计 三、成熟期的设计 四、日本设计的代表性企业 五、总结
背景
• 1、日本现代设计起步比较晚 、 • 2、日本从 、日本从1868年明治维新运动以后才开始 年明治维新运动以后才开始 自己的现代化运动, 自己的现代化运动,并逐渐进入工业化时 代。 • 3、战后在美国的大力支持和援助下,随着 、战后在美国的大力支持和援助下, 经济复苏,20世纪 年代,日本才进入现 经济复苏, 世纪50年代, 世纪 年代 代设计的起步阶段。 代设计的起步阶段。 • 4、1945—1952年是日本战后最困难的阶段, 年是日本战后最困难的阶段, 、 年是日本战后最困难的阶段 为经济复苏期。 为经济复苏期。
• 战后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企业意识到设计对 于开拓市场、赢得竞争的重要性, 于开拓市场、赢得竞争的重要性,纷纷成 立自己的设计部门, 立自己的设计部门,设计成为增强企业竞 争力的重要手段。 争力的重要手段。 • 最先成立设计部门的是松下公司,随后本 最先成立设计部门的是松下公司, 田汽车公司、佳能照相机公司、 田汽车公司、佳能照相机公司、东芝电器 公司、 公司、夏普公司等也相继成立了自己企业 的工业设计部门。 的工业设计部门。
• 1958年摩托车开始流行; 年摩托车开始流行; 年摩托车开始流行 • 1959年日本新型相机打入国际市场; 年日本新型相机打入国际市场; 年日本新型相机打入国际市场 • 1960年日本电视机产量达 年日本电视机产量达357万台, 万台, 年日本电视机产量达 万台 居世界第二位,摩托车产量149万 居世界第二位,摩托车产量 万 居世界第一位。 台,居世界第一位。
• 1951年日本最重要的工业设计院校 千叶 年日本最重要的工业设计院校—千叶 年日本最重要的工业设计院校 大学成立工业设计系, 大学成立工业设计系,日本艺术大学随后 也成立了工业设计系, 也成立了工业设计系,标志着工业设计正 式纳入日本大学的教育体系, 式纳入日本大学的教育体系,设计人才的 培养也有了正式的途径。 培养也有了正式的途径。
• 1960年在日本召开了世界设计大会; 年在日本召开了世界设计大会; 年在日本召开了世界设计大会 • 1961年日本工业设计协会参加了在意大利 年日本工业设计协会参加了在意大利 威尼斯举行的世界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议, 威尼斯举行的世界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议, 日本设计开始走向国际。 日本设计开始走向国际。 • 1962年协会举行成立十周年工业设计专题 年协会举行成立十周年工业设计专题 讨论会,并发行工业设计协会1962年年鉴。 年年鉴。 讨论会,并发行工业设计协会 年年鉴 • 1963年日本工业设计协会派人参加了在巴 年日本工业设计协会派人参加了在巴 黎举行了世界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大会, 黎举行了世界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大会, 并在国内举办日本工业设计出口产品展览。 并在国内举办日本工业设计出口产品展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