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电网规划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电网规划课程设计6

电网规划课程设计6

电网规划课程设计6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电网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电网规划的核心技术和工具,培养学生进行电网规划的能力。

1.理解电网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掌握电网规划的主要技术和方法;3.了解电网规划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4.能够运用电网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电网规划;5.能够使用电网规划的主要技术和工具进行电网规划;6.能够分析电网规划的结果并进行评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电网规划工作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对电网规划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培养学生对电网规划工作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网规划的基本原理、电网规划的主要技术和方法、电网规划的案例分析等。

1.电网规划的基本原理:包括电网规划的概念、原则和方法等;2.电网规划的主要技术和方法:包括电网规划的模型、算法和工具等;3.电网规划的案例分析:包括电网规划的实际案例分析和评估。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电网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使学生掌握电网规划的主要技术和工具;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电网规划的实际操作技能。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择合适的电网规划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2.参考书:选择与教材相关的参考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3.多媒体资料: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资料,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体验;4.实验设备:准备相应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际的操作机会。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评估其对电网规划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电网规划的实际操作,评估其规划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网规划课程设计

电网规划课程设计

电网规划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网规划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

2. 使学生了解我国电网结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3. 帮助学生理解电网规划中的关键技术,如负荷预测、线路优化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电网规划设计和分析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电网规划计算和绘图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网规划工作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其探索精神。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电网规划在节能降耗、保护环境方面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电网规划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和管理等工作奠定基础。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力系统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但对电网规划的实际应用尚缺乏深入了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我国电网规划领域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

二、教学内容1. 电网规划概述- 电网规划的定义、作用和意义- 电网规划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2. 电网规划基础知识- 电网结构及主要设备- 电力系统负荷特性及预测方法- 电网规划的主要技术指标3. 电网规划方法与流程- 确定规划目标与约束条件- 电网规划数学模型- 线路优化方法及算法- 电网规划的评估与优化4. 电网规划实践- 电网规划软件介绍与操作- 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 学生团队项目实践5. 电网规划专题- 智能电网与电网规划- 分布式发电与电网规划- 节能与环保在电网规划中的应用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电网规划概述第二周:电网规划基础知识第三周:电网规划方法与流程第四周:电网规划实践(上)第五周:电网规划实践(下)第六周:电网规划专题教材章节及内容:第一章:电网规划概述(1.1-1.3节)第二章:电网规划基础知识(2.1-2.3节)第三章:电网规划方法与流程(3.1-3.4节)第四章:电网规划实践(4.1-4.3节)第五章:电网规划专题(5.1-5.3节)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系统讲解电网规划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对电网规划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大学电网课程设计电网规划课程设计

大学电网课程设计电网规划课程设计

电网规划课程设计目录前言 (3)第一章设计任务书和原始资料 (4)第二章电网接线初步方案设计 (7)第一节:电网接线初步方案的选择与供电电压等级的确定 (7)第二节:电网接线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15)第三节:输电线型号的选择 (22)第四节: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31)第三章调压计算 (38)课程设计总结 (45)前言经济发展,电力先行。

电力工业是国家的基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电能是一种不能储存的、无形的二次能源,发电、变电、输送、分配和消费几乎是在一瞬间完成,必须保持有功和无功功率的平衡。

同时为了满足消费需求,保证生产生活的稳定,所发电能要满足经济性好、可靠性高、电能质量高等要求。

经验告诉我们,在现阶段,联合电力系统是保证供电可靠性、经济性和高质量的最好的办法,而这也是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趋势。

通过联络线路将几个地方电力系统连接起来所形成的电力系统称为联合电力系统。

联合电力系统可以合理利用能源、减少系统备用容量、装设高效率的大容量机组,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系统间相互支援可以提高系统的供电可靠性;系统容量越大抗干扰能力越强,可以减小系统受到干扰(负荷变化)时的频率波动和电压波动,提高电能质量。

要建好大规模的安全可靠的联合电力系统,必须做好规划,加强电力规划和电网建设。

电力规划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能源资源和负荷的分布,确定合理的电源结构和战略布局,确定电压等级、输电方式和合理的网架结构等。

电力规划的合理与否,事关国民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今后电力网络运行的稳定性、经济性、可靠性以及未来经济的发展。

该课程设计要求按照给定的数据,依照国民经济应用的要求设计一个供电、变电、输电、分配和消费的电力系统。

该电力系统包括一个发电厂、三个变电所、若干输电线路,同时考虑该系统为联合电力系统的一子系统,其联络线可视为无穷大系统。

设计的要求是该电力系统应满足一定的供电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性,电能质量高,同时运行方式灵活,适应多种负荷变化情况。

电网规划课程设计

电网规划课程设计

电网规划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电网规划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 掌握电网结构、负荷预测、线路敷设等相关知识;3. 了解我国电网规划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电网规划设计和分析;2.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情;2. 树立正确的能源观念,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课程性质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教学要求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电网规划概述:介绍电网规划的定义、目的、意义,以及电网规划的层次和流程;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网规划概述内容:电网规划基本概念、规划目的与意义、规划层次与流程。

2. 电网结构及其优化:讲解电网结构的基本类型,探讨电网优化的方法与策略;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网结构及其优化内容:电网结构类型、优化方法与策略。

3. 负荷预测与电力需求分析:介绍负荷预测的基本方法,分析电力需求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教材章节:第三章 负荷预测与电力需求分析内容:负荷预测方法、电力需求特点与影响因素。

4. 线路敷设与设备选型:阐述线路敷设的原则和注意事项,介绍常用设备及其选型方法;教材章节:第四章 线路敷设与设备选型内容:线路敷设原则、设备选型方法。

5. 电网规划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电网规划案例,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教材章节:第五章 电网规划案例分析内容:典型电网规划案例、经验教训。

6. 电网规划软件应用:介绍电网规划软件的功能、操作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教材章节:第六章 电网规划软件应用内容:软件功能、操作方法、实践操作。

长沙理工大学电网课程设计

长沙理工大学电网课程设计

《电网规划课程设计》指导书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孙春顺一:设计要求及原始材料1 设计任务本次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是根据给定的发电厂、变电所原始资料完成如下设计: 1.1 确定供电电压等级;1.2 初步拟定若干待选的电力网接线方案; 1.3 发电厂、变电所主变压器选择; 1.4 电力网接线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1.5 输电线路导线截面选择; 1.6 调压计算。

2 原始资料2.1 发电厂、变电所相对地理位置及距离2.2 发电厂技术参数装机台数、容量:4×75(MW ) 额定电压(kV ):10.5KV 额定功率因数8.0cos =e ϕ2.3 负荷数据及有关要求3 课程设计任务说明及注意事项3.1 确定电网供电电压等级应考虑变电所负荷大小、变电所与发电厂的距离。

3.2 初步拟定若干待选的电力网接线方案需考虑发电厂、变电所的相对地理位置、距离,变电所负荷的大小、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3.3 选择发电厂、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及电气主接线形式应注意:(1)发电厂主变压器至少两台,变电所主变压器一般按两台考虑。

(2)发电厂电气主接线可采用有母线接线、单元接线或扩大单元接线;变电所电气主接线一般采用有母线接线或桥形接线。

(3)选择发电厂主变压器容量时,应注意:发电厂低压母线负荷直接从发电机出口供电(没有经过主变压器),具体按如下方式考虑:① 若采用单元接线、且没有发电机电压负荷,主变压器容量只需与发电机容量配套;② 若采用单元接线、但有发电机电压负荷,主变压器容量应满足:扣除机端最小负荷、厂用电后,保证将全部剩余功率送入系统;③ 若采用有母线接线,当机端母线上最大一台发电机故障或检修时,主变压器应能从系统倒送功率保证机端负荷的需要;④ 若发电机端母线上接有多台主变压器,当其中容量最大一台主变压器因故退出运行时,其它主变压器应在允许的过负荷范围内保证输送全部剩余功率的70%以上。

(4)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按容载比等于1.6考虑,即:6.1==maxP S K3.4 电力网接线方案的技术性比较内容包括:供电可靠性、电压质量、运行灵活性、电网将来发展的适应性等,此次课程设计只要求作定性分析。

电网规划课程设计5

电网规划课程设计5

电网规划课程设计5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电网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电网规划工作。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电网规划的基本概念、电网规划的流程和电网规划的主要方法。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电网规划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电网规划工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电网规划工作的热爱和责任感,让学生了解电网规划工作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网规划的基本概念、电网规划的流程、电网规划的主要方法等。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章:电网规划概述2.第二章:电网规划的流程3.第三章:电网规划的方法4.第四章:电网规划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用于讲解电网规划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电网规划的流程和方法。

3.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安排适当的实验课程,让学生亲手操作,加深对电网规划方法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电网规划基础》2.参考书:相关的电网规划学术论文和书籍3.多媒体资料:相关的电网规划视频和动画4.实验设备:电网规划模拟软件和实验器材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通过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3.考试:安排一次期中考试和一次期末考试,考试内容涵盖本课程的全部知识点,通过考试成绩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4.案例分析报告:要求学生分组完成一个电网规划案例的分析报告,通过报告的质量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

长沙理工大学《发电厂电气部分》200MW凝汽式发电的电气一次部分课程设计

长沙理工大学《发电厂电气部分》200MW凝汽式发电的电气一次部分课程设计
6)不考虑短路点的电流阻抗和变压器的励磁电流
7)元件的技术参数均取额定值,不考虑参数的误差和调整范围
8)输电线路的电容略去不计
4.3短路等值电抗电路及其参数计算
4.3.1、系统参数的计算:
假定基准容量120MVA,基准电压为各电压的平均额定电压,变压器短路电压百分比如下:
其中1为220侧,2为110侧,3为10.5侧。
八种方案的比较原则如下:
单母线分段接线适用于:小容量发电机电压配电装置,一般每段母线上所接发电机容量为12MW左右,每段母线上出线不多于5回;变电站有两台主变压器时的6—10kv配电装置;35—63KV配电装置出线4—8回;110—220KV配电装置出线3—4回。
双母线分段:用于缩小母线故障的停电范围,分段短路器将母线分为WI段和WII段,每段工作母线用各自的母线断路器与备用母线相连,电源和出线回路均匀的分布在两段工作母线上。优点是可靠性比双母线接线更高,并且具有很高的灵活性。
2.3主变压器的选择:
综上,查《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资料》,选2台三绕组变压器选用的型号为SFPS7-120000/220。参数如下:
型号
额定容量kv·A
额定电压/kV
高压
中压
低压
SFPS7-120000/220
120000
2.5%
121
10.5,11
损耗/kW
阻抗电压(%)
空载电流(%)
联结组别
4)导体和电器的动稳定、热稳定和以及电器的开断电流,一般按三相短路计算。
4.2 短路计算条件
基本假定:
1)正常工作时,三相系统对称运行
2)所有电流的电动势相位角相同
3)电力系统中所有电源均在额定负荷下运行

电网规划设计课程设计

电网规划设计课程设计

电网规划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网规划设计的概念、原则和方法,掌握电网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使学生了解我国电网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掌握电网规划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和主要指标。

3. 帮助学生掌握电力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的评价方法,并学会运用相关软件进行分析。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电网规划设计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中小型电网规划方案。

2. 提高学生运用电力系统分析软件进行电网模拟和计算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能力,能够就电网规划设计问题进行有效讨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电力事业,树立为我国电力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意识。

2.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和创新,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关注电网规划设计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本课程旨在通过电网规划设计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为我国电力事业发展储备高素质人才。

二、教学内容1. 电网规划设计基本概念:介绍电网规划设计的定义、任务和目标,以及电网规划的基本原则。

教材章节:《电网规划设计》第一章内容安排:2课时2. 电网结构及其功能:讲解电网的基本结构、电压等级和主要设备,分析电网的功能和作用。

教材章节:《电网规划设计》第二章内容安排:3课时3. 我国电网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我国电网发展的历程、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教材章节:《电网规划设计》第三章内容安排:2课时4. 电网规划设计关键技术:介绍电网规划设计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如优化算法、可靠性评估、经济性分析等。

教材章节:《电网规划设计》第四章内容安排:4课时5. 电网规划设计主要指标:讲解电网规划设计中常用的评价指标,如供电可靠性、供电质量、电网损耗等。

教材章节:《电网规划设计》第五章内容安排:3课时6. 电力系统分析软件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电力系统分析软件进行电网模拟、计算和分析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电网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二) ... -1 -1原始资料................... -1 -2设计任务.................... -2 -3设计要求.................... -2 -4主要参考文献................... -2 -5课程设计(论文)工作进度计划表.......... -3 -第二部分课程设计内容................... -4 -第一章检测系统的功率平衡................ -4 -1.1有功功率平衡 .................. -4 -1.2无功功率平衡 .................. -4 -第二章电力网接线方案的技术论证及经济性比较.•…-5 -2.1 电力网接线方案的初步选择 ........... -5 -2.2初选合理方案的初步设计 ............ -10 -2.3方案的比较和筛选 ................ -17 -第三章变压器的选择和计算............... -18 -3.1变压器的额定容量选择 .............. -18 -3.2变压器的型号选择 ............... -19 -第四章网络潮流计算................. -20 -4.1计算元件参数 .................. -20 -4.2潮流计算 .................... -21 -第五章电压调整.................... -25 -第六章设计总结与体会................. -27 -第三部分附录................... -29 -附录一:《电网规划课程设计》指导书附录二:电力系统接线图-29-附录三:最大最小负荷运行方式潮流分布图附录四:电力系统阻抗图附录五:潮流计算程序说明第一部分《电网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二)1原始资料1.1发电厂、变电所相对地理位置及距离1 2O -----------Q 120Km120Km1.2发电厂技术参数和系统S1.2.1 发电厂A:火电厂装机2数、容量:2X 600 (MW额定电压Array(kV): 21KV额定功率因数0.91.2.2等值系统:A厂通过220KV与某系统S相联,该系统装机容量为26OOM0 平均功率因数为0.9,其最大综合负荷为2200MW V平均功率因数为0.85。

1.3待规划地区负荷数据及有关要求地点123项目最大负何(MW1006060最小负荷(MWZ602520最大功率因数0.850.90.9最小功率因数0.80.850.85T max (h)550055005500低压母线电压(kV)1010102设计任务本次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是根据给定的发电厂、变电所原始资料完成如下设计:1.1确定供电电压等级;1.2初步拟定若干待选的电力网接线方案;1.3发电厂、变电所主变压器选择;1.4电力网接线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1.5输电线路导线截面选择;1.6调压计算。

3设计要求(1)设计中应严格遵守课程设计的规章制度,按时到设计教室进行设计,任何人不得迟到、早退和无辜缺席;(2)同学应根据设计要求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同组成员之间可以商量讨论,但严禁相互抄袭;(3)设计完成后,每个同学应提交打印的设计说明书一份,课程设计说明书编写和电路图绘制应附和规范要求;(4)按时参加课程设计答辩。

4主要参考文献[1]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三版).陈珩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2] 电力系统分析(第三版)•何仰赞温增银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年[3] 电力系统分析学习指导.徐政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4] 熊信银..发电厂电气部分.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5] 《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编写组.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上、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6]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编•输配电设备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5课程设计(论文)工作进度计划表第二部分课程设计内容第一章检测系统的功率平衡1.1有功功率平衡1.1.1系统功率平衡分析等值系统最大综合负荷为2600MW,该系统总发电容量为2200MW,存在缺额, 经常拉闸限电,故需要发电厂A供给400MW1.1.2系统最大负荷时的有功功率平衡用电负荷nP y 二k, P max二0.9*(100 60 60 2600)二2538MW im供电负荷1P g P y =2671.5789MW1 -k2m m发电负荷P f =P g+ 瓦P z,j +瓦k3,j P G,j =2671.58+ 0.06* 3400 = 2875.58MWj二j壬总装机容量P G=600* 2 2600 =3800MW 1.1P f系统的总装机容量大于系统最大发电负荷的 1.1倍,满足有功功率平衡要求。

1.2无功功率平衡1.2.1计算发电厂及各变电站无功负荷根据公式-=tan入可由负荷有功功率以及相应功率因数计算无功功率P变电所1:S1 =100 j61.97变电所2: S2 =60 j29.06变电所3: S3 =60 j29.061.2.2无功功率平衡分析P D =3400MWQ D =1.24* 3400 =4250MVARQ、_1.15Q D =4887.5Q c =Q V-Q G -Q R-Q C» LQ G =581.187MVA RQ R=1363.44220KV电网中,无功电源安装总容量应大于电网最大自然无功负荷,由以上计算可知,总容量大于电网最大自然无功负荷的 1.15倍,故无功平衡条件满足第二章电力网接线方案的技术论证及经济性比较2.1 电力网接线方案的初步选择根据给定的电源和负荷,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距离,做出了九种可能实现的3各种接线方案。

如图2.1 011 3根据供电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等原则比较: 方案二、三由于导线过长,投资大,经济性不好,所以淘汰。

方案六、七因为不能保证供电的可靠性,所以淘汰。

留下方案一、四、五,分别编号为一、 将导线视为均一网,比较这三种方案的电能质量和线路的功率损耗。

万案一万案二 2793.89变电所都为两端 供电,但线路较 长,线路损耗大方案四 方案五 方案八 方案七 631.796变电所都为两端 供电,而且线路 相对较短2 233702.09390462.09变电所都为两端 供电,而且线路 相对较短线路最短,但供 电可靠性不能保证线路最短,但供电可靠性不能保证~ ~1S 3 (l 23 l l2 ) S * I 12112 ' 1 223' l 13(60j29.06)(120 . 2 120) (60 j29.06)*120120 120.2 120(60j29.06)(120 2 120)(60 j120 +120*2+120=60 j29.06(MVA)S 41 £ ~2 S 23 =220j120.09(MVA)S 13「P 2 Q 2 =66.667(MVA) S 2 = P 2 Q 2 =66.667(MVA) S 41「P 2 Q 2 =250.642(MVA)L功率损耗:a D ,S , = 5778296.6722 =±S 12=60 j29.06(MVA)I 12 I 13 ' I 23S 13.06)*120S1 (l13 132 ^24) S3(l23 1 24) S2l421 41 +扁+.2 +.4_(100+j61.97)(120+120/2+19209)十(60 +j29.06)(120V2+19209) #(60+j29.06)19209150+120^2 +120 + 19209=128.86 7273(MVA)S _ 5 (123 +丨41)+$(113 +丨41)+印411 41 ^13 +.4 “24(60 j29. 06)(120 2 120 150 (60 j29. 06)(120 150) 9100 j61 .97)150S41(S3 S3)(l24 丨12)S2*J2l12 l24 1 14(160 j91.03)(120 192.09) (60 j29.06) *192.09L电能质量:v S l D l -34798.25l d万案一150+12072 +120+19209 = 91.14 47.36(MVA)§3=S41=28.86 j 10.76( MVA)S23=S42 -S2 =31.114 j 18.3(MVA)541 =147.968( MVA)Sn =30.8(MVA)S23 =36.119(MVA)542 =102711(MVA)L功率损耗:A D I S I =5442921.361.l =1L电能质量:v S I D I-51841.78l d方案二192.09+150 + 120= 133 j73.56(MVA)~ S2 (121 1 14) (S3 S1 )114S42^2 ^13 +1 23=(60 j29.06)(150 120) (160 j91.029)*150- 192.09+150+120=87 j46.53(MVA)S21 込七=27 j17.469(MVA)S3=60 j29.06(MVA)541 — P2 Q2 =151.987(MVA)542 =、P2 Q2 =98.661(MVA)S21 = P2 Q2 =32.158(MVA)S13 二P2 Q2 =66.667(MVA)L2功率损耗:' D l S l =5732191.88811L电能质量:v S l D l =49710.22011由于三种方案的电能质量和功率损耗相差不多,难以取舍。

故三种方案均保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