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工程地质实习总结报告

合集下载

工程地质实习总结报告(精选8篇)

工程地质实习总结报告(精选8篇)

工程地质实习总结报告(精选8篇)工程地质实习总结报告篇1结束断层的实习,我们继续登山,开始褶曲的认识与实习,首先,老师将我们带到一个牙口让我们判断一下该处是向斜还是背斜,同学都说是向斜,老师说过一会就知道答案了,咱们慢慢的揭露它,然后我们在刘老师的指导下对地质罗盘进行了实习,同学们分组测量,我所测得岩石产状如下:走向NE35,倾向NE360,倾角45、在结束了罗盘的实习,我们继续上行,在途中老师不时停下给我们讲解背斜与向斜的判定方法,我们从中知道背斜与向斜不能简单通过直观的感觉来判断,就像这个山它就是一个背斜构造,虽然在途中非常像向斜,当我们走到最后一个山头的时候,结果就出来了,这就是一个背斜构造,是由于地质运动的时候,两侧受力不均造成背斜的一翼陡峭,而另一翼缓,所以直观看上去容易造成错误判断。

在看完了这个背斜构造后,我们的实习全部结束,下午返校。

实习的结论:1、我们在实习过程中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缩小了书本与实际的差距。

2、学会了地质罗盘的使用,测得岩层产状。

3、掌握了背斜与向斜的基本判定。

4、对断层与滑坡等地质现象有了进一步认识,理论联系实际。

5、了解了馒头山的岩层构造,对沉积岩有了更深的认识。

工程地质实习总结报告篇2通过实习,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听老师的讲解,使我学会很多课内学不到的东西,包括:如何通过一块石头的色泽,去判断其类别、其形成年代;如何去辨别3大岩石;如何去测量岩石的走向等等;总之,工程地质学的实习在于通过实习学习使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质问题。

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对这门工程地质学的了解更深一层,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牢固地掌握了如何分析岩石的层理,结构构造,学会测量岩石的产状。

实习期间,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了解和认识了实地勘察的方法和所要注意的方面,了解到许多关于地质构造、岩石产状的判断与测量,老师还详细的向我们演示了根据层面构造判断断层形成情况,并且通过对已有地质图阅读及应用的讲解,通过实习后我更好地掌握了这门学科,更好地掌握了所学知识。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小结通用版5篇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小结通用版5篇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小结通用版5篇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小结1莲花山的构造位置处于加里东运动以来的深断裂带上,形成于中生代燕山运动造山期,为一典型的褶皱山系。

莲花山山脉向东北经丰顺、梅县、大埔进入福建的华安南靖一带;向西南:至海丰、惠东宝安各县分别于大亚湾、深圳湾如南海,又复出于万山群岛、高栏列岛。

广东境内长约500km,宽20至40km,局部60km。

深大断裂为一条强烈挤压破碎带,共有120多条断层组成,分东西两断层束,向东南有13条主干断层,向西有14条主干断层。

此带动力热力变质作用强烈(属低中压型变质),可寻找到铅、锌、铜、钨、锡等矿藏。

是重要的导岩构造,中酸性岩浆发生多次裂隙式多间歇性喷发,深断裂内,岩体达100多个。

为内生金属矿床成矿带。

地层:侏罗系上统称高基坪群(为陆相中酸性火山岩),该群为一套复杂的陆相火山岩系,由中性、中酸性、酸性火山熔岩及相应的火山碎屑岩和沉积岩夹层组成,厚度巨大。

早上10左右,我们土木工程专业的几个班搭着校车到了莲花山,上山的路比较陡,但沿途的风景不错,一路鸟语花香,忍不住想快点下车,去好好的欣赏。

终于到了山顶,下了车之后,我们就跟着老师,一边听着老师的讲解,一边欣赏美丽的风景名胜。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望海观音,其规模宏大,气势非常壮观。

望海观音金像高四十多米,这观音像霞披狮海,光泽南天,据说是目前箔金铜像的世界之最。

此时正恰夕阳西斜,观音像头顶佛光灿灿。

望海观音右侧的就是观音阁了,是仿古单体建筑,三层,面阔七间开,有外廊,按清代大木大式作法营造,雄伟庄重,气势恢宏,古色古香。

于第三层阁顶高处有“莲花禅寺”之牌匾。

大殿门前置大型香案,香客善信们虔诚焚香礼拜,祈求福缘。

沿着石阶往下走,就到了狮子岩了,它是傲然挺立的一块石头,像头雄狮,估计是由此得名吧,据说它是莲花山的标志之一。

这块石头是由古代的海潮侵蚀而成的,看来千万年前这里是水位还是很高的,石头的岩性为沉积岩的棕红色砂岩,层理构造明显,极容易被风化。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文(精选8篇)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文(精选8篇)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文(精选8篇)工程地质范文篇1一、实习概述:工程地质实习是港航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实习实践教学和课堂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作用,工程地质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实习使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质问题的能力。

实习任务:1、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理论联系现场实际,再回归到理论上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现场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解矿物和岩石的形成过程、结构、产状等,掌握野外判断能力,加深对其认识3、运用自己所观察到的具体的实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加深对地质学习的系统理解。

4、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积极主动的优良品质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实习时间:两天(周六、周日)实习地点:周六:小铁路青龙群人工剖面(背斜、向斜、褶皱等)、大石碑公园(汤山公园)(断层等)周日:地质博物馆(各类矿物、岩石等)实习完成情况:由于实习期间小雨淅沥,第一天去青龙群人工剖面和汤山公园的时候,行途艰难,但实习任务都完成了,第二天由于天气情况原定于去方山后临时改去地质博物馆,实习任务完成良好。

二、习地区地质概况1、地层岩性(部分)青龙群(T1+2q)厚度约500m,与大隆组整合接触。

在棒槌山西端人工剖面其下部暴露清楚,称为下青龙组(T1x),可分为三部分:下部为黄绿色页岩、泥岩,夹薄层微晶灰岩,产蛇菊石、克氏蛤。

中部为灰色薄层微晶灰岩与黄绿色页岩,黄褐色泥岩互层,层理清晰,产佛来明菊石等。

上部为灰色中厚层、薄层微晶灰岩夹黄褐色泥质微晶灰岩、钙质页岩及薄层瘤状微晶灰岩、微晶砾屑灰岩。

顶部为厚层微晶灰岩,被覆盖,在死虎岩附近山包上出露清晰。

在各层灰岩中,缝合线构造均很发育。

青龙群上部称为上青龙组(T2s),厚度约300m。

剖面在死虎岩附近山包上出露完整,可分为三部分:下部为灰色中薄层微晶灰岩,泥质微晶灰岩夹紫红色泥质微晶灰岩及瘤状灰岩数层(4~7层),产多瑙菊石、荷兰菊石等化石。

工程地质学实习报告5篇

工程地质学实习报告5篇

工程地质学实习报告5篇工程地质学实习报告1接下来我们前往飞鹰古道。

在前往飞鹰古道的狭窄道路上,梁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斜坡面上一些岩石的性质和组成。

其中一些岩石是具有砾状结构的砾岩。

其成分相对复杂,常由多种岩石的碎屑和矿物颗粒组成。

其胶结物有硅质、泥质、钙质及铁质等。

硅质砾岩抗压强度高,泥质砾岩胶结不牢固,而铁质砾岩易风化。

在这条道路上,一些岩体产生了节理裂隙(图2),岩质变坡的失稳和隧道洞顶的坍塌往往与节理有关;还有一些岩体沿破裂面两侧发生了明显的位移,形成了断层。

此断裂构造对岩体的稳定和渗漏影响很大,也常对建筑物地基的工程地质评价和规划选址、设计施工方案的选择起控制作用。

在飞鹰古道里,岩层是由红色砂岩组成的,是典型的沉积岩,它形成于白垩纪上统时代。

这些红砂岩为砂质结构,层状构造,层理明显。

砂岩易于加工开采,多数强度较高,耐风化,是工程上广泛采用的建筑石料。

参观完飞鹰古道后,我们来到了观音岩。

此观音岩为人工开凿出来的岩洞,呈水平层理。

观音岩的岩性为沉积岩中的粉砂岩,其层理构造明显。

接下来我们跟着老师来到了八仙岩(图3)。

八仙岩为一岩石群,板状形态不一,但错落有致,层理构造明显,岩性为沉积岩中的粉砂岩。

我们可以看到岩石下部的岩石碎片风化成粉粒,堆积成土状,其工程地质性质极差,这种风化成土的岩石不宜用作建筑工程的基础持力层。

穿过了碧莲池,我们就来到燕子岩了。

燕子岩是古采石场的精华所在,它由两片高高的岩石组成,两片岩石本为一体,经古人采石将下部凿开,形成了两片岩石高耸在湖面上壮观景色。

与燕子岩相连的就是古采石场了,这个采石场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采石场的悬崖峭壁,奇岩异洞,似乎以鬼斧神工开凿而成。

古采石场岩体水平层理构造明显,倾斜节理尤为突出,其宽度大长度长,采石场底下由于地势低而形成洼地,长年积累地表水而形成水湖。

进过老师几小时的介绍和讲解,让我们对莲花山的地质形成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午饭过后,我们开始了自由活动。

有关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三篇

有关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三篇

有关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三篇工程地质实习报告篇11、实习概况:10月,我们土木工程专业进行了工程地质实习,工程地质实习是整个工程地质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在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基本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深化课程理论,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毕业以后的设计、施工中应用有关地质资料打下一定的基础。

2、实习目的理解基本的地址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

通过简短的野外地址实习,巩固学过的《工程地质》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此外,通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随地址科学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

同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实地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联系。

3、实习内容:昌乐火山口昌乐火山口,距今1800万年是新生代第三纪玄武岩火山口。

火山口呈圆锥形,石头呈红褐色,气势极为壮观,数万根六棱石柱,由山底到山顶,直插云天。

此火山口是火山筒内充填的玄武岩栓,经过200多万年的长期风化剥蚀,被剥露出地面,岩栓柱状节理发育,呈辐射状,向上收敛,向下散开,形象地记录了当时火山喷发的自然景观,展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据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考证认定,该火山口为第三纪玄武岩火山口,距今约1800多万年,它的发现,对地求物理和地震科学研究都有很大参考介值。

一色的红褐圆棱柱石,竖指苍天,凡经开凿者皆显露出明显的喷发纹理,表明其成因于火山喷发,近百平方公里内的几十座山包构成了蔚为壮观的远古火山群。

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山东省临朐县城东约22公里处,面积约13平方公里。

地质公园地处鲁中隆起区中的临朐凹陷,公园内总体由两个次级小盆地组成,即解家河盆地和包家河盆地,其外围均为由玄武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地形起伏较大。

为季节性河流。

地质公园以闻名世界的山旺古生物化石及反映其形成环境的火山地貌为特色。

(多篇)2021年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三篇

(多篇)2021年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三篇

2021年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三篇工程地质实习报告篇11.实习目的复习和巩固课堂上学习过的有关工程地质的理论知识,提高对断层、滑坡、裂隙、节理等地质现象的认识识别能力,并在老师指导下学会鉴别页岩、大理石、方解石等矿石和洪积物、坡积物、崩积物等岩层。

初步了解水里水电工程勘测的基本内容和方法,通过现场对各种地质现象的了解和认识,合理的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地的观察加深对课本上知识的理解。

2.实习任务在王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对龙门山脉紫平铺水库附近的比较直观的、典型的地质现象进行概括描述和初步分析,如滑坡、断层、裂隙等并相互讨论询问得出较为完备妥当的处理措施。

3.实习地点和过程本次实习为期两天,集中在20__年12月28日和29日两天。

其中,28日主要学习地质现象,29日主要到水库坝区近距离观察学习,掌握水利工程勘测和地质现象处理的常用方法。

3.1第一天实习内容时间:20__年12月28日天气:晴温度:1~110C 第一天的预定路线为:学校虹口山门(虹口)关凤沟白沙河口二王庙后门学校后因关凤沟山体滑坡,正在进行施工,不便进行教学,故改为深溪沟,调整后的观测点顺序依次为:虹口山门深溪沟深溪构大桥沙湾白沙河口拱桥处二王庙后山3.1.1虹口山门(1)水电站附近的地质条件入眼可见,闸门及其他导水挡水建筑构筑而成的`饮水式水电站:其水源来自穿流而过的白沙河(是岷江左岸的一级支流),其右坝肩下还有不可见隧洞用作泄洪冲沙等用途。

右侧还布置有两条传送带,是将生产水泥的原料自动传送至拉法基水泥厂厂区通过高温煅烧来生产水泥。

水电站的上游,是呈V字型的高山峡谷。

通过观察少许裸露在外的岩石并结合汪老师讲解,可以知道它们形成于泥盆纪和石炭纪,主要由灰岩、石灰岩和白云岩构成。

而水库地基是三叠系的含煤地层、砾岩和页岩,库区地形开阔,且两岸山体不对称。

库区的基岩上覆盖着松散的坡积物,而河床上则覆盖着水流冲击而成的冲击物。

5000字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文6篇

5000字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文6篇

5000字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文5000字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文精选6篇(一)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文一、实习单位名称:XX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二、报告时间:2021年XX月XX日三、实习目的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际操作,了解和掌握工程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和过程,提高工程地质实践能力。

具体实习目的如下:1.了解并掌握工程地质调查的目的和意义;2.熟悉工程地质调查的基本流程和方法;3.学习使用地质勘探仪器设备,提高操作技能;4.实践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地质问题。

四、实习内容1.工程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流程通过导师的讲解和实地考察,了解了工程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流程。

包括:地质资料收集、野外地质调查、室内实验研究和地质报告编写等环节。

2.地质资料收集和分析在导师指导下,对实习所在区域的地质书籍、地质图件、地质调查报告等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了解了该区域的地质背景、地质构造特征、地质灾害情况等相关信息。

3.野外地质调查在导师的带领下,参与了一起野外地质调查。

通过观察地质地貌、岩石类型、构造构造特征等,掌握了野外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同时,还学习了使用测量仪器进行地理测量,比如全站仪、经纬仪等。

4.室内实验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室内实验研究,包括土壤力学性质测试、岩石力学性质测试等。

通过实验,了解了地质材料的性质及其对工程的影响。

5.地质报告编写根据实地调查和室内实验的结果,撰写了一份地质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调查范围、调查方法、调查结果及分析等。

通过编写报告,提高了实习中所学地质知识的应用能力。

五、实习成果1.掌握了工程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流程,了解了地质资料的收集、处理和分析过程。

2.熟悉了一些地质勘探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高了操作技能。

3.参与了一起野外地质调查,掌握了野外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4.进行了一系列室内实验研究,了解了地质材料的性质和及其对工程的影响。

5.成功完成了一份地质报告,提高了实习中所学地质知识的应用能力。

工程地质实习个人总结4篇

工程地质实习个人总结4篇

工程地质实习个人总结工程地质实习个人总结精选4篇(一)在工程地质实习期间,我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

以下是我的个人总结:1. 学习理论知识:实习期间,我深入学习了地质勘察、地质灾害评价等相关理论知识,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水平。

2. 实地勘察:通过实地勘察项目,我学会了如何有效地进行地质调查和资料采集,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3. 与团队合作:在项目中,我与其他实习生和工程师紧密合作,学会了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升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解决问题:在实习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问题和挑战,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团队合作,成功解决了问题,增强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5. 总结经验:实习结束后,我对自己的实习经历进行了总结,并得出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了借鉴。

通过这次工程地质实习,我不仅加深了对地质专业的理解,还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工程地质实习个人总结精选4篇(二)工程地质实习总结在这段时间的工程地质实习中,我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地质勘察、工程地质风险评估、岩土工程设计等工作。

通过这些实践,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无法接触到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工程地质的实践经验。

首先,在地质勘察方面,我深入了解了地层构造、地质构造等基本概念,掌握了地质调查和勘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学习了各种地质调查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通过实地考察,我对地质现象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其次,在工程地质风险评估方面,我学会了如何分析和评估工程地质风险,了解了如何通过调查和分析,提前发现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管控,保障工程的安全施工。

最后,在岩土工程设计方面,我了解了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岩土工程设计原则和方法,学会了如何根据地质勘察结果进行岩土工程设计,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工程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还增强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工程地质实习总结报告工程地质实习总结报告1实习对于我来说是很生疏的字眼,因为我十几年的学生生涯没有经历过实习,这是第一次实习,他将周全检验我各方面的能力:进修、心理、身体、思想等等。

就像一块试金石,检验我可否将所学理论常识用到实践中去。

关系到我未来可否顺利的安家于这个布满挑战的社会中。

因为时间短暂,在那几个礼拜里就接触到这些器材,但是我很知足。

不实践好多问题都考虑不到,实践后才知道什么情形都可能碰着,这就要求我们必需有雄厚的实践经验,像方才走出校门的实习生实践经验还很不雄厚,但理论中的器材如果也什么都不会,那在实习过程中就吃不开了。

到了施工现场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才体味到并不是课本中学的器材用不上,而是要看你会不会用,懂不懂得变通和触类旁通的道理。

实习的内容:一开始到这工地的雏形还没有,只看见一个基坑。

我们被分到放线组,放线是建筑的基础,对于我们初学者是必要的。

在此时间,我对水准仪、经纬仪有了更好的知道,更熟悉的操作了测量仪器,更让我在工地上实践了仪器的观测,使我适应了在不同条件下操作仪器。

上夜班是一种让我们在更恶劣的条件下适应实地操作的技能,要适应最恶劣的环境才能更好的锻炼本身,让我们学到更多更坚实。

如今北方的夜晚是严寒的,在困乏和严寒的交加中,还要完成测量任务,这是一个对于我们刚实习的大学生是一种挑战,也是一个表现我们适应能力的考验。

陪伴测量工作的同时,我们也要做一些其他事情,充实我们的实习生活。

挖土、挖石子、搬砖……是锻炼我们的意志。

虽然我们对于这些锻炼结果不佳,但在此同时也磨练了我们,然我们体味到社会的味道,让我们知道工作的辛勤的,我们要慢慢适应工地生活。

一个月的时间曩昔了,一个月的生活总算是充实的,该做的也做过了,该经历的也在慢慢经历,相信今后还有更出色的生活,我等候着。

实习的经验及收获:本此实习的收获就是学会了适应环境。

通过此次实习我适应了这种工地生活。

虽说今后不必定去工地工作,但有了这段时间的锻炼,不论今后做什么工作心中都有了一种吃苦耐劳的毅力,也学会了适应环境。

另外就是在工地上知道了一些与学校不同的问题,就是在工地上知道了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应该如何去和工人交流等。

通过此次实习使我对建筑方面的有关常识在实际上有了更深一些的知道。

应该说在学校进修再多的专业常识也只是理论上的,与实际还是有点差别的。

此次实习对我的识图能力都有必定的帮助,识图时知道哪些地方该注重、须细心计算。

在结构上哪些地方须考虑施工时的平安问题,在放线时哪些地方该考虑实际施工中的问题。

达到能施工又相符规范要求,达到设计、施工标准化。

没有此次实习或许只是用书本上的理论常识,不会考虑太多的问题,更不可能想到本身看到的图纸是否能施工。

工地虽苦,但能学的是一些实际器材,锻炼的是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实习一个月后有必要好好总结一下,首先,通过这个月的实习,通过实践,使我学到了好多实践常识。

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通过亲自经历,使我近距离的视察了整个建筑的组织过程,学到了好多很适用的具体施工常识,这些常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重的,但又是十分主要基础的常识。

大学生活是紧张而又布满盼愿的日子,进修的闲暇时老是神往着背起行囊,远离亲人同伙以及师长护佑,去走真正属于本身的路。

然而当我们终于可以像方才长满羽毛的雏鹰般离开长者们搭建好的巢穴,独自一人走上社会工作这个大舞台时,却发现人生的道路本来是如斯的坎坷不平,任何人的成功都是经历一番暴风暴雨的。

短短一月的实习生活中,让我学会了不少器材,会对我今后工作有很大帮助的,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走入社会,第一次走向工作,感受生活真的很不随意。

实习本色是毕业前的模拟练习,在立时走向社会,踏上工作岗位之即,如许的磨砺很主要。

但愿人生能由此延睁开来,真正使所学所想有效武之地。

总结一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工程地质实习总结报告2一、实习目的1.通过实习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理论联系现场实际,再回归到理论上来,培育我们自力思考的能力以及现场剖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知道矿物和岩石的形成过程、结构、产状等,把握野外剖断能力,初步成立对某一种岩石的工程地质评价。

3.参观工地,知道工程地质条件对基坑设计与施工的影响和地质灾难与边坡工程的治理。

4.培育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积极自动的优良品质和提高学生的人文本质。

二、实习日程放置:2、20xx.09.01礼拜二上午,到中国科学院xx地球化学研究所,参观矿物、岩石标本及同位素年月重点实验室参观。

3、20xx.09.02礼拜三上午,前去xx海岸酒店工地,进修工程地质条件对基坑设计与施工的影响;前去xx进修地质灾难与边坡工程的治理。

4、20xx.09.03礼拜四上午,前去xx实地进修熟悉坡积土、残积土、花岗岩、剪节理、张节理、岩脉,风化地貌、球状风化等地质现象。

5、20xx.09.04礼拜五上午,在xx课室进行实习总结,并进修阅读勘察报告的相关内容,练习沙土液化的计算和等效剪切波速的计算。

三、实习的内容第一天8.31关键词:地学文化、人文本质上午在xx学院报告厅,首先是宿老师介绍了此次实习的首要内容,强调了在实习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的问题,尤其是平安问题。

接着张院长为我们的实习致开幕词。

最后胡红拴研究员做了题为《地学文化的研究和传播体式》演讲。

所谓地学文化,是人类在研究与利用地球资源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是人地关系在文化上的反映。

地学文化内涵雄厚,外延辽阔。

如黄山、九寨沟、长江三峡、桂林山水、丹霞地貌、雅丹地貌等地质旅行景观,每年吸引着大批旅客。

以“雄、奇、险、秀”有名于世的庐山,不但是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发源地,并且其粘稠的文化气息,最终使这个景致名山成了绝世无双的旅行胜地。

20世纪地球科学在认知宇宙和地球重大地质事件、勘查矿产资源、庇护生态环境、减灾防灾、推进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生活等方面,施展了不可替代的感化。

然而,在地球科学诞生100多年后,附加于其上的巨大文化价值才逐渐为人们所熟悉。

地学文化资源既可以表示为有形的地质地貌景观和人物形象,也可以表示为无形的地学常识、地质灾难现象、地学历史记载等,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以表示超大的时间跨度和空间尺度,也可以进入肉眼看不见的微观世界和难以预知的将来世界。

地学文化的任务是在科学与公家之间架起桥梁,知足公家的科技文化需要,提高公家的.地学文化素养。

譬如到xx森林公园实习,我们看到了那些球状风化了的石头、剪解理和残积土,也看到由它们所组成的巧妙的大天然轮廓,不禁让人感慨大天然的无比神力。

地学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硬邦邦的科学理论,还有那无限的精神享受。

小结:地学文化的体会也需要人有必定的人文教养,再深一点就是人的综合本质。

例如胡研究员就是一个既能进行科学研究又能进行文化创作的妙手,用他的话说就是一个“杂家”。

而我也应该在今后的进修中注重人文本质的培育。

第二天9.1关键词地化所矿物岩石早上我们步行至中国科学院xx地化所,睁开我们第二天的实习,此站首要目的是熟悉矿物和岩石,增进我们对矿物和岩石的感性熟悉,以及通过参观同位素年月重点实验室,知道科研人员的科研过程。

我们首先进去科普馆参观,接待我们的是地化所里的三个研究人员,我们将在接下来的参观里和他们还有老师一路交流和进修。

科普馆里的岩石和矿物琳琅满目地陈列在展柜里,有关地球科学的图画也挂满了墙。

这里的岩石和矿物有的在学校的实验室里见过,但更多的是从未见过的,只见于书本上介绍,天然也没有那种感性的熟悉。

这里有常见岩石,如花岗岩、玄武岩、石灰岩、片麻岩、辉绿岩、混合岩、大理岩等。

也有常见的矿物,如石英、萤石、长石、刚玉和云母等。

我们一边细心视察这些矿物和岩石的颜色和外形,一边听研究员和老师讲解关于这些矿物和岩石的结构和组织,以及他们的工程地质评价。

不过这里最吸引眼球的要数沙漠玫瑰了,沙漠玫瑰又称“沙漠石”、“风雕石”,常见的有球状的和块状的,首要产于浩瀚近邻,沙漠玫瑰是天然形成物,是沙漠的细石经风吹雨打后形成类似玫瑰般的结晶石,这种岩石在天然奇石市场上占有特别的地位,具有极其贵重的研究和保藏价值。

科普馆里同样陈列这大量的生物化石,有大型的恐龙化石和恐龙蛋化石,以及第四纪全新世的鹿角,也有小型的植物和动物化石,如距今数亿年的震旦角石、莱德利基虫、创孔海百合、狼鳍鱼、拟蜉蝣等,所在多有。

在科普馆参观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老科研人员在以前搞野外科研的时候所用过得的物品,很难想像他们是如何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去从事科研工作的。

不过也恰是因为他们几十年来为进展地球化学事业做出的起劲,才有今天的成果。

一个半小时后,我们参观同位素年月重点实验室。

此实验室是国内最早成立的同位素地球化学专业研究室,成立了我国第一代同位素年月学实验室,开创了我国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范畴。

研究偏向首要以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学科优势为依托,进展适用各类地质对象的同位素定年和同位素示踪方式,加强多元同位素系统理论研究,并与当前地球科学前沿范畴-大陆动力学和全球变化紧密结合;通过同位素年月学与地球化学研究,为解决大陆动力学、壳幔演化及其彼此感化、资源形成和勘探以及全球变化等重大基础问题作出具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

此实验室拥有精良配套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剖析仪器和实验室,不仅可以进行各类地质和环境样品常规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放射性同位素、固体和气体安定同位素以及罕见气体同位素剖析,并且大部分仪器还配备了激光探针进样系统,加上最先进的电子探针,还可以进行各类样品的微区原位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剖析以及图象剖析。

小结:今天的参观和进修确是拓展了视野,熟悉了更多的矿物和岩石以及它们的结构和组织。

对于同位素实验室的参观,虽然没有深入去知道,也不可能去深入知道各个实验室的所从事的科研工作,但可以从实验室里的那种静谧的氛围去感触感染做科研的严谨。

第三天9.2关键词:基坑工程边坡工程工程地质实习总结报告3一、实习前的资料预备基坑工程1.场地:指工程群体所在地,具有形似的回响谱特征。

场地按照场地土的刚性(即坚硬或密实程度)和场地笼盖层厚度划分为i、ii、iii、iv类。

2.冠梁:是基坑护坡桩顶面打的梁,是把护坡桩连到一路形成一个整体,防止基坑边缘塌方,它的首要感化,是将离散的桩结合起来,让其配合感化;假如是带内支撑的方案,冠梁还是首要的受弯构件之一。

3.锚杆:作为深入地层的受拉构件,它一端与工程修建物连接,另一端深入地层中,整根锚杆分为自由段和锚固段,自由段时指将锚杆头处的拉力传至锚固体区域,其功能是对锚杆施加预应力;锚固段时指水泥浆体将预应力筋与土层粘结的区域,其功能是将锚固体与土层的粘结摩擦感化增大,增添锚固体的承压感化,将自由段的拉力传至土体深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