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观点与磁荷观点对照理解

合集下载

磁荷与磁流

磁荷与磁流

磁荷与磁流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磁荷与磁流作为磁学中的基本概念,对于理解磁场的产生和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磁荷是指与电荷类似的磁场源,磁流则是描述磁场在空间中的传播和变化。

本文将从磁荷与磁流的基本概念、特性和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磁荷的基本概念磁场是由磁荷产生的,磁荷是磁场的源。

磁荷是一个磁性极子,具有磁性,但与电荷不同的是,目前尚未观测到自然界中存在独立的磁荷,也就是说,磁荷总是以对偶现象的形式出现。

在电动力学中,电荷是负载,通过电场相互作用,而在磁学中,磁荷则是通过磁场相互作用。

由于缺乏观测到的独立磁荷,所以磁荷的性质和量纲等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数学描述,但在理论和模型中,磁荷的概念仍然有其必要性和意义。

磁流是磁场在空间中的传播和变化形式。

在磁学中,磁场的传播是通过磁介质的磁化和磁导率等物理性质实现的。

类似于电场在自由空间和介质中的传播一样,磁场也可以在磁介质中传播,并且在磁介质中的传播具有类似电介质介质中的效应,包括磁导率、磁阻、磁化强度等。

磁流可以通过磁场线、磁场强度等物理量来描述,磁场线描述了磁场的方向和强度分布,磁场强度则告诉我们在空间中磁场的强度大小。

三、磁荷和磁流的特性磁荷和磁流有着一些共同的特性,比如它们都是矢量量,有方向和大小等属性。

磁荷和磁流都遵循麦克斯韦方程组,从而描述了它们在空间中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磁荷和磁流的产生和相互作用导致了磁场的产生和演化,包括磁场的变化和传播等现象。

在磁场的传播中,磁荷和磁流的作用不可或缺,它们决定了磁场的形态和特性,并且影响了磁场的强度和分布。

磁荷和磁流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磁共振成像、磁性存储器、磁性传感器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磁共振成像利用磁场和磁流相互作用的原理来获取人体组织的影像,从而实现对人体器官和病变的诊断。

磁性存储器利用磁性材料的磁化特性来存储数据,通过磁场的分布和变化来实现数据的读写操作。

磁性传感器则利用磁场的变化和磁感应效应来探测物体的位置和运动状态,从而实现磁场传感的应用。

第四节 磁电荷观点

第四节 磁电荷观点

第四节磁电荷观点、永磁体人类发现磁现象要早于发现电现象。

最早发现磁现象就是从磁铁开始的,磁铁有N、S两极,它们同号相斥、异号相吸,于是人们假定,在一根磁棒的两极上有一种叫做“磁荷”的东西,N极上的叫正磁荷,S极上的叫负磁荷,同号磁荷相斥,异号磁荷相吸。

后来发现的电现象也有类似情况,电荷也有正、负两种,它们也是同号相斥、异号相吸。

今天,关于磁起源的电流观点因其能够完满地解释各种实验现象,而得到了公认。

而解释磁性的磁荷观点,却由于一直找不到磁单极,渐为人们淡忘。

其实,用磁荷观点建立起的一套理论,与电学理论具有更明显的对称性,磁荷理论阐述的一系列定理、定律和公式,以及用它们所做的问题计算,不仅同样有效,而且有时更为简洁和便于记忆,其根本原因就是,虽然至今没有发现磁单极,但磁偶极子却的确存在,只不过它太难以分解成单个的磁极。

磁偶极子实际就是一个小圆电流的等效模型,“电流说、磁荷说”两种观点的理论正是通过“小电流环——磁偶极子”这个两重性的模型联系起来。

下面通过与电学的对比,简要介绍磁荷观点及由它所建立的磁学理论。

一、磁库仑定律1.点磁荷电学中有点电荷模型,按磁荷观点建立的磁学中有点磁极模型。

同点电荷一样,点磁荷也是“自身的几何线度远小于它与场点之间距离”的磁体。

一根细长磁针两端的磁荷就可以看作是点磁荷。

在早期的理论中,磁荷与电荷完全对称。

电学中有电偶极子模型,例如电介质极化的分子就是正负电荷组成的电偶极子;而磁学中同样有磁偶极子模型,例如磁介质磁化的分子就可以看成由正负磁荷组成的磁偶极子,并在此基础上人们建立起一了整套的磁化理论。

由于磁荷与电荷的相似性,因而在磁偶极子基础上建立的“介质磁化的理论”(简称“磁荷说”)就应该与在电偶极子基础上建立的“介质极化的理论”相对称。

在“电流说”中用B(磁感库强度)和H(磁场强度)两个矢量来描述有介质时的磁场,B是基本场量,而H是辅助量;在“磁荷说”中,用B(磁感库强度)和H(磁场强度)两个矢量来描述有介质时的磁场,但H成了基本场量,而B却成为辅助量。

磁场与电流关系的磁感应定律解析

磁场与电流关系的磁感应定律解析

磁场与电流关系的磁感应定律解析磁场与电流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通过磁感应定律来解析。

磁感应定律是电磁学中的重要定律之一,它揭示了磁场的产生和变化与电流的关联,并为我们理解磁场和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基础。

磁感应定律由法国物理学家奥斯特提出,他总结了数十年的实验研究结果而得出这个定律。

磁感应定律的核心思想是,电流所产生的磁场的方向和大小,由一条垂直于电流的有向线圈所包围的磁场决定。

换句话说,电流所产生的磁场是以电流所在线圈为轴的旋转磁场。

这个定律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为:B = μ₀ × (I / 2πr) × n,其中B代表磁感应强度,μ₀是磁导率(一个物质对磁场的导磁能力),I是电流强度,r是距离电流所在线圈中心的径向距离,n是线圈的匝数。

由这个公式可以清楚地看出,磁感应强度与电流强度、距离和线圈的匝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当电流强度增大时,磁感应强度也相应增大。

而当距离增大时,磁感应强度减小。

同样的,线圈的匝数越多,磁感应强度也会增大。

磁感应定律的一个重要推论是安培环路定理。

安培环路定理是关于磁场与电流的一个基本关系定律,它指出:在闭合回路上的磁场的总和等于通过该回路的电流的代数和的N倍,其中N代表回路的匝数。

换句话说,通过一个闭合回路的磁场的总和与通过该回路的电流之间存在着直接的线性关系。

这个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B·dl = μ₀ × I × N,其中∮B·dl代表磁场矢量B与回路线的环路积分,μ₀仍然表示磁导率,I表示通过回路的电流强度,N表示回路的匝数。

由安培环路定理可以推导出磁场的环形磁场线和电流的方向的关系。

当我们将右手大拇指的指向电流的方向,其余四指的曲线环绕成一个闭合回路时,这个曲线的方向就是磁场的方向。

这种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直观地理解磁场和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

磁感应定律和安培环路定理在解析磁场与电流关系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磁介质理论的两种观点及其与电介质理论的对照

磁介质理论的两种观点及其与电介质理论的对照

学苑首页动学堂在线考场电磁课堂科教影院诺贝尔奖科技图库论文集粹物理趣史社区论坛|论坛精华|网络课堂|课堂讨论|科学影院|课件园地|科普之窗首页生命科学概论普物实验精品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现在位置电磁学苑->电磁课堂 -> 第七章 -> 第七章学习指南ffdsfdsafdsaffffffsafsafdsaffffffdsa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d第七章教学指南一、教学目标1.掌握基本概念:(电流观点与磁荷观点对照理解)磁介质(顺、抗、铁磁质),分子环流,磁荷;束缚电流,体磁荷;面磁化电流密度,磁荷面密度;分子磁矩,磁偶极矩;磁化强度,磁极化强度;磁化强度环量,磁极化强度通量;真空磁导率、相对磁导率、绝对磁导率、磁化率(磁极化率);磁化场,磁极化场;退磁化场,退磁化场。

2.理解介质的磁化规律,并与电介质的极化对照3.掌握介质中的高斯定理、安培环路定理,并与电介质的对照4.理解铁磁质的磁化规律及磁滞回线,并与一般介质的磁化规律对照5.掌握简单磁路的串、并联计算,并与电路计算对照6.掌握磁场的能量和能量密度二、本章重点介质的磁化规律、介质中的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铁磁质的磁化规律及磁滞回线、简单磁路计算、磁场的能量和能量密度三、本章内容1.磁介质(1).磁介质的一般分类磁介质:电介质:(2).超导体的抗磁性:在外磁场中B内→0,,,成完全抗磁体。

2.介质的磁化规律(1).磁介质与电介质中两组场量关系的对照电场:磁场:(2).磁介质理论的两种观点及其与电介质理论的对照物理量及规律分子电流观点磁荷观点电介质微观模型分子环流i分子磁矩磁荷磁偶极矩电荷电偶极矩磁化、极化的程度磁化极化后的关系及相关公式宏观效果与平行的界面上出现束缚电流与垂直的界面上出现非自由磁荷与垂直的界面上出现束缚电荷基本场量磁感应强度用电流元受力来定义磁场强应用点磁荷受力来定义(模拟)电场强度用点电荷受力来定义辅助场量磁场强应磁感应强度电位移矢量两种场量间的关系介质对场的影响磁化电流产生附加场磁荷产生附加场极化电荷产生附加场高斯定理环路定理讨算结果殊途同归—————联系磁荷观点公式→→电流观点公式磁荷观点的理论与电荷电场的理论更具有对称性3.铁磁质的磁化规律(1).铁磁质的18个基本概念铁磁质、磁化曲线、起始磁化曲线、-H曲线、磁滞效应、磁滞回线、磁饱和、剩磁、矫顽力、完全退磁曲线、磁畴、居里点、硬磁材料、软磁材料、矩磁材料、永磁体、铁电体、电畴。

电流磁效应

电流磁效应
电流磁效应
物理学术语
01 发现
03 的现象
目录
02 概念
任何通有电流的导线,都可以在其周围产生磁场的现象,称为电流的磁效应。磁现象与电现象是被分别进行 研究的,特别是吉尔伯特对磁现象与电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对比后断言电与磁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没有什么一 致性。之后,许多科学家都认为电与磁没有什么,连库仑也曾断言,电与磁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实体,它们不可能 相互作用或转化。但是电与磁是否有一定的的疑问一直萦绕在一些有志探索的科学家的心头。
发现
1
电流碰撞
2
安培定则
3
安培定律
4
其他研究
5
纪念奥斯特
奥斯特的“电流碰撞”
电流磁效应丹麦物理学家汉斯·奥斯特(H.C.Oersted,1777-1851)是康德哲学思想的信奉者,深受康德 等人关于各种自然力相互转化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奥斯特坚信客观世界的各种力具有统一性,并开始对电、磁的 统一性的研究。1751年富兰克林用莱顿瓶放电的办法使钢针磁化的发现对奥斯特启发很大,他认识到电向磁转化 不是可能不可能的问题,而是如何实现的问题,电与磁转化的条件才是问题的关键。开始奥斯特根据电流通过直 径较小的导线会发热的现象推测:如果通电导线的直径进一步缩小那么导线就会发光如果直径进一步缩小到一定 程度,就会产生磁效应。但奥斯特沿着这条路子并未能发现电向磁的转化现象。奥斯特没有因此灰心,仍在不断 实验,不断思索,他分析了以往实验都是在电流方向上寻找电流的磁效应,结果都失效了,莫非电流对磁体的作 用根本不是纵向的,而是一种横向力,于是奥斯特继续进行新的探索。1820年4月的一天晚上,奥斯特在为精通 哲学及具备相当物理知识的学者讲课时,突然来了“灵感”,在讲课结束时说:“让我把通电导线与磁针平行放 置来试试看!”于是,他在一个小伽伐尼电池的两极之间接上一根很细的铂丝,在铂丝正下方放置一枚磁针,然 后接通电源,小磁针微微地跳动,转到与铂丝垂直的方向。小磁针的摆动,对听课的听众来说并没什么,但对奥 斯特来说实在太重要了,多年来盼望出现的现象,终于看到了,当时简直使他愣住,他又改变电流方向,发现小 磁针向相反方向偏转,说明电流方向与磁针的转动之间有某种。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之电与磁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之电与磁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之电与磁电与磁是初中物理中重要的知识点,涉及到电流、电路、磁场等概念。

本文将围绕电与磁这一主题展开,从电流、电路和磁场等方面进行总结。

电流是指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用I表示,单位是安培(A)。

电流的方向是由正电荷的流动方向决定的。

当正电荷向右流动时,电流方向为右;当正电荷向左流动时,电流方向为左。

电流的大小与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截面的电荷量成正比。

在电路中,电流通过导线、电阻等元件流动。

导线是电流的导体,它能够提供通电的路径,使电荷得以流动。

电阻是电流的阻碍者,对电流的流动起到阻碍作用。

电流的大小受到电压和电阻的影响。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欧姆定律的数学表示为I=U/R。

电路是电流在导线和元件中的路径,是电流流动的通道。

电路由电源、导线和元件组成。

电源是提供电流的能源,可以是电池、发电机等。

导线是连接各个元件的通道,通过导线,电流可以在电路中流动。

元件是电路中起特定作用的元件,有电阻、电容、电感等。

电路可以分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在串联电路中,各个元件依次连接在一条线上形成闭合电路;在并联电路中,各个元件直接连接在相同两个节点上形成闭合电路。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相等;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之和等于总电流。

磁场是由磁体产生的力场,具有方向和大小。

磁体可以是永久磁体和临时磁体,永久磁体通过自身的结构和材料产生稳定的磁场。

磁场由磁力线表示,磁力线是描述磁场的一种方式。

磁力线的方向是由磁南极指向磁北极。

在磁场中,磁体受到磁力的作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磁场与电流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即安培定律。

根据安培定律,电流在导线周围产生磁场,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垂直。

电与磁是紧密相关的,电流可以产生磁场,磁场也可以产生电流。

当电流通过一个螺线管时,螺线管内会产生一个磁场,这就是电磁铁工作的原理。

当导体相对于磁力线运动时,导体内会产生电动势,这就是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所遵循的法则有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

磁荷与磁流-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磁荷与磁流-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磁荷与磁流-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磁荷与磁流是电磁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对于理解和研究磁场的行为和性质至关重要。

磁荷是指在磁场中产生磁势能的源,类似于电场中的电荷,可以分为正磁荷和负磁荷。

磁流则是指磁场中传递的能量流动,类似于电流,由磁荷的运动产生。

磁荷和磁流是磁场形成的基础,也是磁场与其他物理量相互作用的重要媒介。

磁荷的概念最早由法拉第提出,他发现了磁场中存在磁荷,从而揭示了磁场与电场之间的关系。

与电荷不同的是,磁荷通常不会独立存在,而是与电荷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电磁场。

磁流的概念则是由麦克斯韦在对电磁现象的研究中提出的。

他发现,在磁场中存在一个环路积分值为非零的量,即磁通量。

这个积分值可以看作磁场中的能量流动,也可以被理解为磁流。

磁流的存在使得磁场具有了动态性和能量传递的能力。

磁荷和磁流密切相关,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通过磁荷的运动,磁场中会形成磁流,从而产生了磁场的变化。

反过来,磁场的变化也会影响磁荷的运动。

这种互相作用的关系使得磁荷和磁流成为了研究磁场行为和性质的重要手段。

总之,磁荷和磁流是磁场形成的基础,它们的存在和相互作用使得我们能够理解和研究磁场的行为和性质。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探索磁荷和磁流的性质,以及它们与其他物理量的关系,为电磁学的发展做出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贡献。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磁荷和磁流展开探讨,旨在深入了解它们的概念和特性,并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文章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对文章进行一个简要的概述,介绍磁荷和磁流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接着,说明文章的结构,列出各个章节的内容和主要讨论的重点。

最后,明确本文的目的,即为读者提供对磁荷和磁流的全面了解,强调它们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正文部分将分为三个章节。

首先,将详细介绍磁荷的概念和特性。

通过阐述磁荷的定义、单位以及一些基本性质,让读者对磁荷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电流的磁效应及电磁感应中的能量问题

电流的磁效应及电磁感应中的能量问题

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中的能量问题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把一段直导线平行地放在小磁针的上方,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小磁针就会发生偏转,这说明不仅磁铁能产生磁场,电流也能产生磁场,这就是电流的磁效应。

电流的磁效应发现以后,人们很自然地想到:利用磁场是不是也能产生电流呢?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重大突破,在1983年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

由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称为电磁感应现象。

在这里我就这两类问题中的能量转化情况谈谈我的看法:一、在电流产生磁场的现象中:无论是通电直导线产生磁场的现象,还是通电线圈产生磁场的现象,都是原来空间没有磁场,现在有了磁场,这个过程中必然有了磁场能量的增加。

磁场的能量显然是来源于给导线或线圈提供电流的电源。

二、在电磁感应现象中:原来电路中没有电流,现在发生电磁感应产生了电流,电流通过有电阻的导体转化成了焦耳热;或者电流通过化学电源给其充电;总之,消耗了电能,那么这个电能从哪里来呢?是来源于磁场能量吗?在电磁感应中一部分情况感应电流的电能是来源于磁场能量;而还有一部分感应电流的电能不是消耗了磁场能量,而是以磁场为桥梁实现的其他形式的能量和电能的相互转化或者转移。

我们分情况来讨论:1、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线(或线圈)与磁场相对运动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中(切割类)的情况下,显然电能是来源于磁铁、导线、导线框的机械能或者控制它们运动的人的内能或者其他物体的能量。

例1、在含有电阻的水平光滑导轨上有一导体棒AB,整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导体棒开始具有初速度v,试分析AB运动中的能量转化情况?分析:导体棒向右运动时由于切割磁感线而产生了感应电流,而导体棒就会受到向左的安培力;导体棒就做向右的减速运动;导体棒克服安培力做功动能减少转化成了回路中的电能。

如果要保持导体棒匀速运动人或者其他物体必须对导体棒做正功,而导体棒对人或者物体做负功,从而消耗人或者其他物体的能量转化成回路中的电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苑首页动学堂在线考场电磁课堂科教影院诺贝尔奖科技图库论文集粹物理趣史社区论坛
|论坛精华|网络课堂|课堂讨论|科学影院|课件园地|科普之窗首页
生命科学概论
普物实验精品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现在位置电磁学苑->电磁课堂 -> 第七章 -> 第七章学习指南ffdsfdsafdsaffffffsafsafdsaffffffdsa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
fd
第七章教学指南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基本概念:(电流观点与磁荷观点对照理解)
磁介质(顺、抗、铁磁质),分子环流,磁荷;束缚电流,体磁荷;
面磁化电流密度,磁荷面密度;分子磁矩,磁偶极矩;
磁化强度,磁极化强度;磁化强度环量,磁极化强度通量;
真空磁导率、相对磁导率、绝对磁导率、磁化率(磁极化率);
磁化场,磁极化场;退磁化场,退磁化场。

2.理解介质的磁化规律,并与电介质的极化对照
3.掌握介质中的高斯定理、安培环路定理,并与电介质的对照
4.理解铁磁质的磁化规律及磁滞回线,并与一般介质的磁化规律对照
5.掌握简单磁路的串、并联计算,并与电路计算对照
6.掌握磁场的能量和能量密度
二、本章重点
介质的磁化规律、介质中的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铁磁质的磁化规律及磁滞回线、简单磁路计算、磁场的能量和能量密度
三、本章内容
1.磁介质
(1).磁介质的一般分类
磁介质:电介质:
(2).超导体的抗磁性:在外磁场中B内→0,,,成完全抗磁体。

2.介质的磁化规律
(1).磁介质与电介质中两组场量关系的对照
电场:
磁场:
(2).磁介质理论的两种观点及其与电介质理论的对照
物理量
及规律
分子电流观点磁荷观点电介质
微观模型
分子环流i
分子磁矩
磁荷
磁偶极矩
电荷
电偶极矩
磁化、极化的程度
磁化极化后的关系及相关公

宏观效果
与平行的界面上出现
束缚电流与垂直的界面上出现
非自由磁荷
与垂直的界面上出现
束缚电荷
基本场量
磁感应强度
用电流元受力来定义
磁场强应
用点磁荷受力来定义
(模拟)
电场强度
用点电荷受力来定义
辅助场量
磁场强应磁感应强度电位移矢量
两种场量
间的关系
介质对场
的影响
磁化电流产生附加场磁荷产生附加场极化电荷产生附加场
高斯定理
环路定理
讨算结果殊途同归—————
联系磁荷观点公式→→电流观点公式磁荷观点的理论与电荷电场的理论更具有对称性
3.铁磁质的磁化规律
(1).铁磁质的18个基本概念
铁磁质、磁化曲线、起始磁化曲线、-H曲线、磁滞效应、磁滞回线、磁饱和、剩磁、矫顽力、完全退磁曲线、磁畴、居里点、硬磁材料、软磁材料、矩磁材料、永磁体、铁电体、电畴。

(2).一个曲线七个点
一个曲线:磁滞回线;
七个点:起点、正负饱和点、正负剩磁点、正负退磁点
4.简单磁路
(1).基本概念
磁路、磁流、磁阻、磁势差、磁动势
(2).磁路与电路物理量的对比
表7-3 磁路与电路物理量的比较
电动势电流电导率电阻电势降落电路
磁动势磁感应通量磁导率磁阻磁势降落磁路
磁通、磁阻和磁动势不仅在形式上服从相应的串并联规律,而且还形式地服从基尔霍夫定律。

(3).磁路定理
闭合磁路的磁动势等于各段磁路上磁势降落之和,公式记作
5.磁场的能量和能量密度
(1).磁场的能量和能量密度密度
能量密度:
磁场的能量:
(2).两个耦合线圈的自感磁能和互感磁能
总磁能:
自感磁能:
互感磁能:
[本章学习][单元测试][学习讨论]
推荐给好友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BEST VIEW 1024*768 ::::建议使用IE5.0以上版本浏览 ::::
图标链接:
文字链接:大连大学海天网翔宇在线中国人易唐新浪大连艺博福特利网易大连理工新加坡教育网等待加盟
关于我们| 登陆论坛 | 加入我们 | 联系方式| 聊天室
[大连大学物理系] 版权所有 [2003.11] 制作维护:<沁苑工作室>E-mail:jcqgoo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