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化学和生活联系在一起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的生活化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的生活化一、生活化教学的意义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高中化学课程的内容繁杂,抽象性强,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较高。
而将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化学的魅力。
学生在生活中常常能够看到一些化学原理的应用,如水的蒸发和冷却、饮料的发酵过程等,这些都是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学生更容易产生兴趣,主动去了解和学习化学知识。
2.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而生活就是最好的实验室。
通过将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通过化学实验展示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让学生亲身参与并体验化学的奥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
3.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化学知识是非常抽象和理论性的,在学习中往往很难理解和掌握。
而通过将化学知识与生活情境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把握化学的原理和规律。
学习化学知识不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理解和运用。
1.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案例来引入化学知识。
在讲解氧化还原反应时,可以用物质的燃烧和生锈等实例,通过现象勾勒出化学反应的本质,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化学反应的存在。
2.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是生活化教学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通过有趣的化学实验展示,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化学现象,增强他们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理解。
通过酵母发酵生气实验来讲解发酵反应,通过铁的电解实验讲解电解质的离子结构等。
3.生活化情境教学在教学中,通过引入生活化的情境,可以让学生更自然地理解和接受化学知识。
在讲解化学平衡时,可以通过生活中的酸碱中和反应,让学生了解酸碱中和时反应向右进行,产生盐和水。
通过情境的设定,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平衡反应的原理。
在教师角度来说,生活化教学也更能够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加灵活地引入生活化情境,更容易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
初中化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初中化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初中化学教育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科学观念和现代化学知识、方法和技能,提高科学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
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学习化学知识,不仅需要理论知识,更需要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下面我来谈一下初中化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首先,化学中的反应和生活中的反应互相影响。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化学反应,如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酸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像日常生活中的白醋(酸)、洗衣粉(碱)在我们的衣服和污渍之间发生的酸碱中和,显然是典型的化学反应。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课程更好地了解化学反应的应用,学会如何用酸来除锈、如何用氢氧化钠把家里的污渍清洗掉等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实际地认识到化学对日常生活的实际帮助和贡献。
其次,化学的知识与食品质量密切相关。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会注重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安全性,所以了解化学知识有助于提高我们的饮食健康。
例如,对于家庭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剂的选择,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化学课程,了解这些添加剂对人体是否有害,从而更好地掌握自己饮食的健康安全。
最后,暴露于化学剂中可能带来一定危害。
化学教育不仅对学生学习知识有很大的帮助,也有可能在生活中对我们产生危害。
比如我们在进行实验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化学物质,有一定的危险性。
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重点学习安全教育知识,加强化学实验安全知识的实践培训,保证化学实验安全。
这也是初中化学教育与生活实际联系的另一方面。
综上所述,了解、掌握化学知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非常重要。
学习化学的过程不仅是为了理论知识的掌握,更要把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初中化学教育应使学生们懂得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促进学生们实际掌握所学科学,提高学生们的科学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
息息相关。
从我们的饮食、医药、日常用品到环境保护,都离不开化学的应用和影响。
首先,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对我们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
化合物、脂肪等都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它们在我们的身体中发挥着重要的营养作用。
此外,食品的保存、加工和烹饪也离不开化学技术的支持,比如防腐剂、食品添加剂、调味料等都是化学产品。
其次,医药领域是化学应用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药物的研发、生产和治疗原理
都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化学分析技术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药物的合成和结构设计也是化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许多常见的药物,比如头痛药、抗生素、维生素等,都是由化学家们设计合成的。
此外,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用品也离不开化学的影响。
比如洗衣粉、洗洁精、洗
发水、护肤品等,都是由化学物质制成的。
化学技术还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比如净化水源、净化空气、处理垃圾等,都是化学技术的应用。
然而,化学技术的应用也带来了一些环境和健康问题。
比如化工厂的排放、化
学废物的处理、化学品的安全使用等,都需要我们重视和解决。
因此,我们需要在享受化学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注意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环境保护。
总之,化学与生活的关系密不可分。
化学技术的应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
便利,但同时也需要我们关注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环境保护。
希望我们能够更加重视化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让化学与生活更加和谐共处。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
1. 食物的烹饪:烹饪食物涉及到许多化学反应,如蛋白质的变性、糖类的焦化、蔬菜的酸碱平衡等等,这些化学反应决定了食物的味道、口感和颜色。
2. 药物的制备:药物的制备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合成和分离纯化工艺,以获得纯度高、活性好的药物。
3. 洗涤剂的使用:洗涤剂中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改善水的润湿性,使油污和污渍更容易被溶解和清洗。
4. 化妆品的制造:化妆品中包含了许多化学成分,如防晒剂、保湿剂、着色剂等,这些成分可以改善皮肤的保湿度、防晒效果和颜色。
5. 塑料制品的生产和应用:塑料是由化学原料合成而成的,广泛应用于包装、电子产品、建筑材料等领域。
6. 燃料的利用: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化学反应的产物,燃烧时会释放能量,用于发电、供暖和交通等方面。
7. 化学肥料的使用:化学肥料中的氮、磷、钾等元素可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增产。
8. 汽车的燃烧反应:汽车内燃机燃烧汽油或柴油时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能驱动汽车运行。
9. 电池的使用:电池中的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用于供应电力给电子设备、车辆和家庭用电等。
10. 空气污染:化学物质的排放和反应会导致空气污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臭氧等。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及解释50例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及解释50例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并且对有些现象能加以解释。
下面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搜集体现渗透于生活中、生产的化学50例,将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1.在山区常见粗脖子病(甲状腺肿大),呆小病(克汀病),医生建议多吃海带,进行食物疗法。
上述病患者的病因是人体缺一种元素:碘。
2.用来制取包装香烟、糖果的金属箔(金属纸)的金属是:铝。
3.黄金的熔点是1064.4℃,比它熔点高的金属很多。
其中比黄金熔点高约3倍,通常用来制白炽灯泡灯丝的金属是:钨。
4.有位妇女将6.10克的一个旧金戒指给金银匠加工成一对耳环。
她怕工匠偷金或掺假,一直守在旁边不离开。
她见工匠将戒指加热、捶打,并放人一种液体中,这样多次加工,一对漂亮的耳环加工完毕了。
事隔数日,将这对耳环用天平称量,只有5.20克。
那么工匠偷金时所用的液体是:王水。
5.黑白相片上的黑色物质是:银。
6.很多化学元素在人们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缺少它们,人将会生病。
例如儿童常患的软骨病是由于缺少:钙元素。
7.在石英管中充入某种气体制成的灯,通电时能发出比萤光灯强亿万倍的强光,因此有“人造小太阳”之称。
这种灯中充入的气体是:氙气。
8.在紧闭门窗的房间里生火取暖或使用热水器洗澡,常产生一种无色、无味并易与人体血红蛋白(Hb)结合而引起中毒的气体是:CO。
9.地球大气圈的被破坏,则形成臭氧层空洞,致使作为人们抵御太阳紫外线伤害的臭氧层受到损坏,引起皮肤癌等疾病的发生,并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冷冻机里氟里昂泄漏。
10.医用消毒酒精的浓度是:75%。
11.医院输液常用的生理盐水,所含氯化钠与血液中含氯化钠的浓度大体上相等。
生理盐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0.9%。
12.发令枪中的“火药纸”(火子)打响后,产生的白烟是:五氧化二磷。
13.萘卫生球放在衣柜里变小,这是因为:萘在室温下缓缓升华。
14.人被蚊子叮咬后皮肤发痒或红肿,简单的处理方法是:擦稀氨水或碳酸氢钠溶液。
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化学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以下是从日常生活、环境科学、医疗健康、工业生产、新能源开发和生物科学等方面探讨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1.日常生活化学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化妆品、洗涤剂和建筑材料都是化学技术在生活领域中的具体体现。
化妆品中的各种成分需要通过化学反应起到清洁、保湿和抗氧化的作用。
洗涤剂中的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得污渍易于去除。
建筑材料中的各种高分子材料和添加剂也需要通过化学合成来实现其功能。
2.环境科学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学科。
化学在解决环境问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化学治污可以去除污染物,恢复环境质量。
同时,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的开发利用也依赖于化学技术。
例如,太阳能电池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而风能则需要化学技术来提高其能量密度。
3.医疗健康医疗健康是化学最为贴近民生的应用领域之一。
化学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药物研发、医疗器械制造等。
药物研发需要经过化学反应和药理实验等步骤,以确定其疗效和安全性。
医疗器械制造也需要利用化学技术来生产高质量、安全的医疗设备,例如医用高分子材料、医用金属等。
4.工业生产工业生产是化学工业最为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
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包括化工反应、化工品制造等。
化工反应是工业生产的核心,例如硫酸、硝酸、合成氨等基础化工产品的生产都是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的。
化工品制造则是利用化学反应将原材料转化为具有特定性能的化学品,例如塑料、橡胶、纤维等高分子材料的生产。
5.新能源开发新能源开发是化学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的产物。
化学在新能源开发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光伏发电和核能利用等方面。
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而太阳能电池中的光电材料如硅、硒等则需要通过化学技术制备和提纯。
核能利用中的核燃料制备和核废料处理等也需要用到化学技术。
让化学作业走进生活

中、 水 中和在空气与水 同时存在 , 各会发生什 么变化
教 材 教 法
曲
0
0 0
让化掌作业走进生活
● 文/ 李 志 斌
生活 中处处有化 学 , 也处处要用到化学 。 让化学 的实验 。通过这样的训练 , 学生 自己慢慢体会到化学
作业走进生活 , 不仅加强了化学与社会生活 的联 系 , 知识在生活 中的运用 ,并 留心观察生活 中的化 学现 也使化学教学贴近 了学生 的实 际生 活 ,更重要 的是 象 , 提高了他们学 习化学的兴趣 。 使他们 了解 了化学在现代 生活中的价值 。学生通过
之 间的密切关 系 , 让课堂 紧密联系生活 , 让化学走 进 也 可让学生认 识 P M2 . 5就 是指粒径在 2 . 5 微 米 以下
学生生活 。 经过几年工作经验的积累 , 使笔者深刻认 的可吸入颗粒物 ,这就极大地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识到 了化学作业对学 生学 习化 学的 内在影响 。在此 和兴趣 。课后 布置 关于如何保护我们 周围的空气 的 笔者就将 自己的一点心得 和大家分享一下 。 小论 文 , 经过查 阅资料和撰写 的过程 , 能极大地刺激 在教学过程 中 ,笔者把化 学作 业建立在学生 已 学生理解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再如在讲完“ 燃料 的合 有 知识 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首先设计一些 与学 生 理开发和利 用” 一课后 , 可 让学生 写一篇有 关煤 、 石 生 活相关 的书面作业 , 引导学生动 手 、 动脑 , 自主探 油或其他有机 物的小论文 。让学生真 正体会化学能 索化学问题 , 让学生用 已学的化学知识去分析和解 决 源的不足 , 树立节 约能源 的意识 。学生通 过这些作业 生活 中的实际问题 , 从而使所学的知识得到拓展和延 的训练 , 既能提 高化学学 习 的兴 趣 , 又能开 阔视 野 , 伸, 同时体会到化学 的应用价值 , 真切感受到化学 就 会使 学生终身受益 。 在身边 。比如在学习 了金属 资源 的利用和保护后 , 笔
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浅析化学与生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浅析化学与生活的关系引言:美国西博格说过的一句话非常好的说明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化学——人类进步的阶梯.提到化学,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初高中时代所学习的化学课程,我记得我第一节化学课时,任课老师这么说:化学来源于生活,可是化学又致力于生活。
化学就在你身边,因为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既然我这篇论文是浅析化学与生活的关系,其实就是化学与人的关系,那我就从人的衣食住行各方面来找出化学所在。
关键字:衣食住行1.衣:人们穿的衣服就离不开化学,现在的衣服样式繁多,制作衣服的布料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丝,纱,麻,涤纶,尼龙,人造毛等等很多种,有些天然的棉花和羊毛也是需要通过一定的化学加工才能用来被人们使用。
就以涤纶为例来讲,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是我国聚酯纤维的商品名称。
它是以经对苯二甲酸(PTA)或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乙二醇(EG)为原料经过酯化或者酯交换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成纤高聚物——聚对本二甲酸乙二醇酯,经纺丝后处理制成的纤维。
涤纶具有极优良的定型性能,并且由它所制成的织物经过定型后生成的平挺、蓬松形态等,在使用中多次洗涤,也能经久不变。
所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涤纶还有强度高,弹性好,耐热性强,耐磨性好,不易褪色等很多优点,所以在很多顾客在选择仿真丝织品和仿毛织物时,都会青睐涤纶制品。
在我国古代,一般制作衣服的材质都是一些天然的棉、麻、蚕丝等等,可是这些天然的材质都需要很大的精力和很多的时间才能获得,所以人们就开动脑筋,利用一些高级或低级的化学反映制作出更多的布料借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而在天然的棉麻制品中也存在着一些化学反应,棉花是白色的,可是很多衣服是五颜六色的,这就体现的化学的所在,布的印染技术,和染料的制成,多数都是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的。
2.食:再来就要说说食这方面,能说的可就多了。
维持生命离不开化学元素,必须摄取食物,食物中则含有蛋白质、糖类、油脂、无机盐、水这六大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化学和生活联系在一起
【摘要】脱离了生活去讲化学就不是全面的化学教育,其结果只能是陷入“学科本位”的圈子,使得原本丰富多彩的化学失去了意义。
笔者力图结合新课标及教学实践,让学生贴近生活学习化学,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体现化学教育的意义。
【关键词】化学教学生活情境生活资源生活小实验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Kormberg教授曾经做过一个演讲一一《把生活理解成化学》,他认为生命的许多方面可以用化学语言来表达,化学是美丽的,活泼的。
可以说,脱离了生活去讲化学就不是全面的化学教育,其结果只能是陷入“学科本位”的圈子,使得原本丰富多彩的化学失去了意义。
笔者力图结合新课标及教学实践,从以下几点入手,让学生贴近生活学习化学,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体现化学教育的意义。
1.在社会生活情景中认识化学物质的性质。
案例1氯气性质的教学(片断)
学生活动1:观看2005年3月,在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发生的氯气泄漏事件报道的有关录象画面,从中认识氯气的一些物理性质。
学生活动2:观看事故发生地麦田在一夜时间由绿变黄的现象,结合以下实验认识氯气与水反应的性质。
[实验探究1]实验仪器及药品:集有氯气的小试管、集有氯气并装有红纸条及固体CaCl2的小试管、注射器、新制氯水、AgN03溶液、稀HN03、pH试纸、NaHC03固体、稀盐酸、蒸馏水、小试管5支、滴管2支、药匙。
要求学生推测新制氯水的可能成分,将验证方案写在“实验探究实验探究卡片”上,小组讨论后完善方案,合作完成实验。
结论:氯水中有一种成分具有漂白性。
【实验探究2]实验目的:探究氯水中的漂白性成分
方案:①向PH试纸上滴加稀盐酸。
②在盛有固体CaCl2及红纸条的一试管氯气中用注射器注入少量水。
现象:①PH试纸只变红不褪色。
②不褪色,注水后红纸褪色。
结论:真正起漂白作用的不是氯气单质和盐酸,而是另有其它物质。
提出问题: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是什么?从而引入次氯酸的学习。
教学反馈:借助液氯泄露事件进行氯气部分的教学是基于“社会中心论”的教学思想。
突破了传统的物质中心模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去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常见物质,将物质性质学习融入有关的生活现象的分析解决活动中,充分体现元素化合物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对物质性质的学习,加深对环境和社会生活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的价值。
2.开发生活资源,将抽象问题生动化。
案例2: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片段)
学生活动:利用家庭中常用的消毒剂:双氧水、灰氧猛(高锰酸钾)、碘酒、84消毒液、白酒,查出其主要成分,并据此涉及三个氧化还原反应是试验方案,完成实验并说明其反应原理。
活动结果:I、双氧水加到酸性高锰酸钾中使其褪色,并冒气泡。
2、84消毒液能使碘酒褪色。
3、双氧水加到84消毒液中冒气泡。
教学反馈:通过学生自己动脑设计实验,动手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查找原理的过程,分析了反应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基本结论。
学生感悟到生活中的基本常识。
3.设计生活小实验,感受自然生活的美。
案例3:Fe、I等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教学(片段)
学生活动1:海带中碘离子的检验
将海带灼烧为海带灰浸泡后过滤,得含碘离子溶液,加二氧化锰和稀硫酸,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用淀粉溶液检验,从而确定海带中含碘。
学生活动2:鸭血中微量铁的检验
教学反馈:通过学生亲自参与实验,在亲眼所见的实验面前,确立了“药补不如食补”,对学生今后的生活起到积极作用。
只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多思考,勤钻研,一定会开发出更多的化学课程资源,为新课程建设服务,为学生学好化学服务,学生爱上化学,“从生活走进化学,用实验研究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