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的几种有效记忆法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基础知识记忆歌诀

高中地理基础知识记忆歌诀

高中地理基础知识记忆歌诀中学地理知识内容丰富、范围广大、识记点多、如果一味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不但会增加学习负担,而且会降低学习兴趣。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轻松记忆,提高效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地理基础知识记忆歌诀,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地理基础知识记忆歌诀1.七大洲名称及按面积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世界主要矿产资源:世界重要三矿产,煤铁石油是重点。

俄巴中澳印加美,七国铁矿储量大。

亚欧大陆和北美,煤矿分布也不差。

石油分布很集中,一半以上在中东。

3.世界人口超亿十国名称:南极大洋均无他,人口超亿十国家。

中美两印俄两巴,日尼外加孟加拉。

4.中亚五国名称:哈吉塔连我肩,乌兹别克咸海边。

里海岸边土库曼,中亚五国记心间。

5.中亚知识概括:中亚距海位置远,冬冷夏热降水难。

植被草原和荒漠,卡库沙漠居西南。

东和东南地势高,天山米尔边境间。

北、西丘陵和平原,最大哈丘与图兰。

河流多数为内流,锡尔阿姆水量减。

里海最大世著称,咸海变化危机现。

土库棉田产量增,功在卡库运河建。

额尔齐斯外流河,流经三国向北穿。

产棉基地次中美,“白金之国”美名传。

民族多信伊斯兰,最大城市塔什干。

6.中美地狭七国名称:(1)中美地狭有七国,色地马拉伯利兹。

萨、洪、尼、哥、巴拿马,香蕉咖啡天下知。

(2)危洪刷(萨)泥(尼)哥爸(巴)离(伯利兹),中美七国永牢记。

7.北美五大湖:(1)北美五大湖,苏密休伊安。

(2)北美五大湖,相互连成群。

冰川作用下,构成湖泊因。

美加共有四,中间分界明。

“伊利”、“安大略”,“苏必”与“休伦”。

另一美独有,称之“密歇根”。

五湖总面积,世界居第一。

淡水资源丰,特别利航运。

8.美国农业带及其分布:美国农作形成带,中部冬麦北春麦。

五大湖区及东北,典型乳肉畜牧带。

南部地区条件好,成为集中玉米带。

密河下游平原区,棉花似海处处白。

西部山地高原区,牧业农业需灌溉。

9.西亚、北非地理位置:亚欧非洲紧相连,滨临四海一湖间。

五个有效的初中一年级地理学习方法

五个有效的初中一年级地理学习方法

五个有效的初中一年级地理学习方法地理学习作为一门学科,在初中一年级就开始了解并学习。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以下介绍了五个有效的初中一年级地理学习方法。

一、建立基本概念初中一年级的地理学习主要通过建立基本概念来帮助同学们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

在学习新的地理概念之前,可以先预习相关内容,了解相关概念的定义和背景。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综合运用课本、电子媒体和实地考察等资源,将概念和实际情况相结合,以帮助巩固记忆和深化理解。

二、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地理学习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巩固和应用所学内容。

同学们可以参加地理考察、实地观察等活动,亲身体验并应用地理知识。

通过亲自观察实地景观、测量实际尺寸,同学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地理概念。

同时,参与实践活动也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建立知识框架在学习地理知识时,建立知识框架是非常重要的。

同学们可以将所学内容按照不同的主题和章节进行分类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

借助思维导图、笔记本等工具,将相关概念、地理要素和地理现象有机地连接起来,帮助理清地理知识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

这样一来,同学们在学习中可以更快地找到所学知识的关键点和主线,提高学习效率。

四、多媒体辅助学习随着科技的进步,同学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地理学习。

通过观看地理视频、使用地理软件和互动教学平台等,同学们可以更形象地了解地理现象和过程。

多媒体辅助学习还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地图、图表和统计数据等地理资料。

同时,同学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关地理资料,拓宽地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五、进行评估和反思在地理学习中,进行评估和反思是很重要的环节。

同学们可以通过做练习题、参加小组讨论和定期考试等方式进行自我评估。

通过评估,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调整。

同时,同学们也应该进行反思,思考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是否合理和有效,从而不断地改进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地理知识的记忆方法技巧

地理知识的记忆方法技巧

地理知识的记忆方法技巧地理知识的记忆有方法很多,要采取适合自己的记忆力方法,你使用什么好的方法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地理知识的记忆方法,欢迎参阅!地理知识的记忆方法1、发现记忆法所谓发现记忆法,就是在学习、复习地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重点解决,以此加强记忆的方法。

比如,当学生在听课、做练习、解答问题时,经常会发现自己有概念不清、不得要领以及遗忘的地方。

针对这些问题,应扎扎实实地依据课本,逐个解决,这也是再学习、再复习的过程,同时又是加强记忆的过程。

尤其是复习时,要将所学地理知识系统化和概括化,逐章按节进行复习,一定会发现自己存在的薄弱环节,有了不足,及时解决,搞懂学通,加强记忆。

2、口诀记忆法这种方法读起来朗朗上口,情趣盎然,简洁明快,新颖独特。

不仅易学易懂,而且记忆方便,是名符其实的地理快餐。

如学习《中国地理》中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其口诀(看中国政区图):黑、吉、辽;内蒙古、京、津;晋、冀、鲁;陕(秦)、甘(陇)、新;苏、皖、豫;鄂、湘、赣;川(蜀)、黔(贵)、滇(云);宁、青、藏;沪、浙、闽;台、粤、桂;海南简琼,好记忆。

再如,我国主要大山口诀:(看中国地形图)喜马拉雅(山)、横断山,冈底斯山、昆仑山,天山、祁连山,阿尔泰山、贺兰山,大小兴安岭、长白山,阴山、燕山、太行山,秦岭、巫山、大别山,南岭、武夷(山)、台湾山。

口诀记忆法,最适用于年岁偏小的学生,是他们在学习地理时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他们善于背诵,若能对照地图记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3、联系记忆法就是以点连线,以线拓面的方法联系记忆。

如以铁路站为点,再沿铁路线向周围拓宽,或延伸的面来记忆。

当然,完全可以以任何城市或其它重要地理事物为点,延线、拓面,相互记忆。

如学习西北五省、区主要铁路交通时,先以熟知的西安为点,向西沿陇海线经宝鸡,再向西偏北到兰州。

又以兰州为点,向西北沿兰新线到乌鲁木齐;由兰州向东北,沿包兰线经银川到内蒙古的包头;由兰州向西,沿兰青线到西宁。

如何高效记忆小学生地理地貌

如何高效记忆小学生地理地貌

如何高效记忆小学生地理地貌地理地貌是学习地理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对于小学生来说,如何高效地记忆地理地貌是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方法,帮助小学生高效记忆地理地貌。

一、图例法地理地貌通常可以通过图表或图例来进行描述和说明。

小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准确的地理地貌图例,把图例上的标志与对应的地貌名称进行一一对照,这样在脑海中形成对应关系,有助于记忆。

同时,小学生还可以通过练习画地貌图例,加深对地貌特征的理解和记忆。

二、动画教学法在现代科技条件下,小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地理地貌的动画教学视频来学习和记忆地貌。

动画教学能够将地理地貌的形成和特征进行生动图像化的展示,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能力。

小学生可以反复观看相关的动画教学视频,加深对地理地貌的印象,并做好笔记备查。

三、实地考察法带领小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地理地貌的方法。

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实地环境中的地貌特征,小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地貌的形成和变化。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地质公园、地理博物馆等相关活动,以多角度、多层次的方式学习地理地貌,深化对地貌的认识。

四、积极参与互动在地理地貌的学习中,小学生应积极参与互动,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通过和他人的讨论,可以加深对地理地貌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

小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向同学请教,也可以在学习小组中进行合作探讨,提高学习效果。

五、学以致用小学生在学习地理地貌的同时,还应该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可以通过观察周围的环境,寻找和认识各种地貌特征。

小学生还可以读一些与地理地貌相关的书籍,依据书中的描述和知识,去探索和发现身边的地貌现象,加深对地理地貌的记忆和理解。

总之,通过采用图例法,动画教学法,实地考察法,积极参与互动和学以致用等多种方法,小学生可以高效记忆地理地貌。

每个学生都应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同时要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相信自己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

地理教学的几种有效记忆法 有些学生认为

地理教学的几种有效记忆法   有些学生认为

地理教学的几种有效记忆法有些学生认为:初中地理不好学,不好记。

的确,地理知识头绪繁多,课时有限,要想全记住,如果采用一般记忆硬背形式的简单机械记忆法,那就太耗费精力了,效果也会很好。

那么要想使学生轻松地学到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而不忘,记忆犹新,在教学中教师就应多想办法,有所创新,帮助学生克服记忆中的困难。

下面是几种有效的记忆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趣味记忆法: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及机械式记忆模式,不断探索创新,为学生驾起兴趣这一记忆桥梁,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在充满情趣的教学状态中记住零散、难记的地理知识。

例如,在讲西亚的“五海三洲”的分布图时,可让学生把西亚中世界最大半岛—阿拉伯半岛想象成胳膊肘的形状,再通过胳膊肘这一轮廓引出西亚四周所环绕的“五海”:胳膊肘下方为阿拉伯海,外侧是红海,肩膀临的是地中海,地中海的右上有个拇指形状的半岛,半岛上方为黑海,再往内陆深入,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里海了。

这样通过饶有趣味的比喻,就把几个容易混淆的地理事物的确切位置就可很快的记住、记牢。

二、图示记忆。

地图是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结构,是地理学科的形象语言,也是形象思维赖以进行的表达工具。

因此,利用地图教学和记忆,必然能图文并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一些城市名称难记,教师可让学生先在图上找,再自己描,最后标出,这样在图上把知识记住。

再如:一些河流像黄河,长江,黄河像个大“几”字,长江像个英文字母“W”。

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出此形,然后让学生沿着图形分出上中下游,这个略图栩栩如生,因此借助此图加深了记忆。

三、对比记忆法。

对比法是一种很活跃的思维方式,它能够由一个知识点联想到其他的几个相对立或相似的知识点上,记忆起来,费时少,收益大,能够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例如,讲西欧大陆西部的岛国英国的海陆位置时,联想亚欧大陆东端的岛国日本,可以对比出它们的共性都是岛国,不同之处就是英国是个大西洋中的岛国,日本是一个太平洋中的岛国。

地理教学的几种有效记忆法

地理教学的几种有效记忆法
拇 指 形状 的半 岛 ,半岛 上方 为黑 海 ,再往 内陆深 入 ,就 是世 界
上最 大的 湖泊里 海 了 。这样通 过 饶有 趣味 的 比喻 ,就 把几 个容 易 混淆 的地 理 事物 的确 切位置 就可很 快 的记 住 、记 牢 。
四、谐 音记忆 法。
是 把枯 燥 的记 忆 变成 形象 生动 的一 种简单方 法 。如 中 国储 量 位 于前 列 的矿 产 种类 可记 为 “ 我哭 心太烦 、没 同人签 定 ( 合 约 )”… 钨 锑 锌 钒 钛 ,煤铜 银铅 铁 ;岩 石 的 主 要成 分 可 记 为: “ 养 龟 驴 铁 盖那 加 美 ” 、中 国省 市名 称 如黑 龙 江 像 天 鹅
不忘 ,记 忆 犹新ຫໍສະໝຸດ ,在教 学 中教 师就 应 多想办 法 ,有所 创新 ,帮 助学 生 克服 记忆 中 的困难 。笔 者 多年从 事 高 中地 理教 学 ,总结
了几 种 有 效 的 记 忆 法 。


引用记 忆法 。
教师 在讲 授 一些 学生较 难记 忆 的地 理 知识 时 ,以错 的方式 询 问学 生 ,是这 样 的吗 ,这样 做对 吗 ,错 在 哪 里 ,应 该 怎样 ,
域 。还 有 ,地理 事物 的 空间 分布 (如经 纬 网格 ),发 展 变化 特 征 都常用 此法效果更 好 。
六 、纠错记 忆法 。
绪繁 多 ,知 识面也 广 ,要 想全 记住 ,如果 采 用一般 记忆 硬 背形 式 的简单 机 械记 忆法 ,那 就太 耗 费精力 了 ,效果 也不会 很 好 。 那么 要 想使 学生 轻松 地学 到知 识 ,达 到事半 功倍 的效 果 、学而
引用 “ 新疆 的瓜 果特 别 甜” 、讲 西北 气候 特点 时引 用 “ 早 穿棉 袄 午穿纱 ”等效果 非 常好 。

地理知识的联系记忆法

地理知识的联系记忆法

浅谈地理知识的联系记忆法摘要:地理知识容量大、涉及面广,有些知识又非常零碎,如何有效记忆就成为学习地理的关键。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而记忆方法则是加快事物反映的必要手段。

良好的记忆方法不但能使记忆变得敏捷,而且准确性增高,保持长久,运用时能迅速提取。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吸取前人的经验,主要介绍了联系记忆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作为教学经验和各位同仁探讨一下。

关键词:地理;知识;联系;记忆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7-0169-01一、形状联系记忆法很多地理知识需借助于该事物的形状来记忆,如我国的省区、湖泊、岛屿的轮廓、河流、道路、海岸线的形状等,每一个区域都有自己独特的空间形状、大小、轮廓,因而在学习时,联系它们在地图上的轮廓、形状,有利于加深印象、巩固记忆。

区域的轮廓与形状对于我们了解区域的地理特征是极有意义的,如欧洲曲折的大陆轮廓,非洲平直的海岸线对该洲的地理环境均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地理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地图上有关区域的轮廓形状,鼓励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

有的像几何图形,如法国国土轮廓像六边形,我国山西省的轮廓像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像动物图形,如我国黑龙江省的轮廓像一只天鹅,山东省的轮廓像一头卧着的骆驼,青海省的轮廓像一只奔跑的兔子,云南的轮廓像孔雀开屏,内蒙古的轮廓像展翅翱翔的雄鹰,中国的版图像一只昂首高啼的雄鸡;有的与生活中的一些实物很相似,如意大利的国土轮廓像一个伸入地中海的长统靴,我国陕西省的轮廓像一个跪着的陶俑,湖北犹如一顶军帽,西藏像只鞋子,海南像菠萝,台湾状似纺锤。

不过,利用图像进行记忆,图像必需鲜明、具体,生动强烈、新颖独特最好。

这样才能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强烈的刺激,事后才容易在大脑中呈现出来。

二、联系地图记忆法看地图,读地图,绘示意图等,都是学习地理最基本的方法,具有容易学、速度快、简便实用等优点。

地理教学的几种有效记忆法

地理教学的几种有效记忆法
通 过 “ 推 导 “ ” 者 由 “ ” 析 出 “ ” . 忆 的知 识 就 因” 果 或 果 分 因 来 记

趣 味 记忆 法
爱 因斯 坦 说 :兴 趣 是 最 好 的 老 师 。 ” 就要 求 教 师 改 变 “ 这 传 统 的填 鸭 式 、 堂 灌 课 堂 模 式 , 学 生 驾 起 兴 趣 这 一 记 忆 满 为 桥 梁 。 学 生 集 中注 意 力 , 充 满 情 趣 的 教 学 状 态 中 记 住 零 使 在 散 、 记 的地 理 知 识 。例 如 : 讲 西 亚 的 “ 海 三 洲 ” 分 布 图 难 在 五 的 时. 我让 学 生 把 西 亚 中世 界 最 大 半 岛— — 阿 拉 伯 半 岛 想 象 成 胳 膊 肘 的 形 状 . 通 过 胳 膊 肘 这 一 轮 廓 引 出 西 亚 四周 所 环 绕 再 的“ 五海 ” 胳 膊 肘 下 方 为 阿 拉 伯 海 , 侧 是 红 海 , 膀 临 的 是 : 左 肩 地 中海 . 中 海 的 右 上 方 为 黑 海 , 往 内 陆 深 入 , 是 世 界 上 地 再 就

内 在 联 系 , 环 境 一 自然 资 源 一 人 类 环 境 为 线 索 , 知 识 有 以 把 机 地 联 系 在 一 起 , 环 相 扣 。 如 : 亚 气 候 属 热 带 、 热 带 干 环 西 亚 旱 气 候 , 这 个 问 题 作 为 “ ” 出 “ ” , 副 热 带 高 气 压 以 果 找 因 来 即 带 的 控 制 , 水 少 , 候 炎 热 、 燥 。再 以 开 始 的 问 题 作 为 降 气 干 “ ” 出 “ ” , 面 河 流很 少 , 业 适 宜 发 展 畜 牧 业 。这 样 因 找 果 来 地 农
界线 。
六 、 头 记 忆 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教学的几种有效记忆法
有些学生认为:初中地理不好学,不好记。

的确,地理知识头绪繁多,课时有限,要想全记住,
如果采用一般记忆硬背形式的简单机械记忆法,那就太耗费精力了,效果也会很好。

那么要想使学生轻松地学到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而不忘,记忆犹新,在教学中教师就应多想办法,有所创新,帮助学生克服记忆中的困难。

下面是几种有效的记忆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趣味记忆法: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填鸭式、
满堂灌的教学及机械式记忆模式,不断探索创新,为学生驾起兴趣这一记忆桥梁,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在充满情趣的教学状态中记住零散、难记的地理知识。

例如,在讲西亚的“五海三洲”的分布图时,可让学生把西亚中世界最大半岛—阿拉伯半岛想象成胳膊肘的形状,再通过胳膊肘这一轮廓引出西亚四周所环绕的“五海”:胳膊肘下方为阿拉伯海,外侧是红海,肩膀临的是地中海,地中海的右上有个拇指形状的半岛,半岛上方为黑海,再往内陆深入,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里海了。

这样通过饶有趣味的比喻,就把几个容易混淆的地理事物的确切位置就可
很快的记住、记牢。

二、图示记忆。

地图是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结构,是地理学科的形象语言,也是形象思维赖以进行的表达工具。

因此,利用地图教学和记忆,必然能图文并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
一些城市名称难记,教师可让学生先在图上找,再自己描,最后标出,这样在图上把知识记住。

再如:一些河流像黄河,长江,黄河像个大“几”字,长江像个英文字母“W”。

教师可在黑板
上画出此形,然后让学生沿着图形分出上中下游,这个略图栩栩如生,因此借助此图加深了记忆。

三、对比记忆法。

对比法是一种很活跃的思维方式,它能够由一个知识点联想到其他的几个相对
立或相似的知识点上,记忆起来,费时少,收益大,能够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
的效果。

例如,讲西欧大陆西部的岛国英国的海陆位置时,联想亚欧大陆东端的岛国日本,可以对比出它们的共性都是岛国,不同之处就是英国是个大西洋中的岛国,日本是一个太平洋中的岛国。

这样,通过对比,两个地理事物的特征就鲜明有力地显现出来了。

四、因果记忆法。

地理事物、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统一体,所以记忆地理相关问
题时,要注重地理事物、现象间的内在联系。

以环境—自然资源—人类环境为线索,把知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环环相扣。

例如:西亚气候属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以这个问题做为“果”找
出“因”来—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降水少,气候炎热、干燥。

再以开始的问题做为“因”找
出“果”来—导致地面河流很少,农业适宜发展畜牧业。

这样通过“因”推导“果”或者由
“果”分析出“因”来,记忆时知识就系统多了。

五、归纳记忆。

是对某些知识总结分类,串成一条线。

如我国有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秦岭—淮河。

归纳后可知可知①它是我国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②是800MM等降水量通过的地方。

③是暖温带与亚热带通过的地方。

④是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

⑤是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

⑥是南方与北方的分界
线。

六、理解记忆。

是针
对该记的知识,先分析其原因,使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如在第一册学习日本的经济时,
可先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鸟国,多港湾,资源靠进口,因此,对外贸易发达。

再如第一册影响
气候的因素,其中有“地形因素”也可用此法记忆,通过分析同纬度的喜马拉雅山和长江中下游
气候的差别,可知海拔高气温低,理解后方可记
忆。

七、字头记忆,是在记忆一组知识时,把字头排成一段文字,从而记住此内容.如我国55个少数民族,很难记,如果这样按字头排成“蒙回藏,维苗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哈哈傣黎美……。

”再如东南亚的国家名称可把第一个字串接起来记“新越印,马泰菲。

”这样用等一个字来提示,很快就记起全称。

八、重复记忆法。

根据《心理学》中讲到的遗忘规律,知识要及时必要的重复几次记忆,
这样才能提高记忆效率。

具体的做法如下:新课内容讲述完毕后,留点时间给学生识记,加强学
生瞬时记忆,下节课上课前提问,把存在的问题再点拔。

其后一个周再重复提问一次,讲完一章内容后,再把知识内容串一遍,再重复记忆一次,这样反复记忆遗忘的概率就大大减低了。

九、列表记忆。

是把内容易混的地理知识通过列表进行对比,加深记忆。

如在学习世界的
自然第一节时,对各自然带的名称、范围,气候特征、动物、植物可列一张表格进行上下,左右
对比,使几个自然带的知识一目了然。

再如:记德国地形与农业也可采用此法,列表比较南、北
的气候、土壤、地形、形成鲜明对比。

十、谜语记忆。

是通过猜谜语来帮助记忆,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想
象力。

如:风平浪静——宁波。

船出长江口——上海。

海中绿洲——青岛。

星洲、星岛——狮子城。

除以上几种方法之外,还有很多,对不同知识的记忆要采用不同方法,无论哪种方法,它的最终目的就是记住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